管子的名言
时间:2022-04-13 05:41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混沌婴孩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管子的名言
1.《管子》的名言
《管子》中的名言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牧民》)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牧民》)
御民之辔,在上之所贵;道民之门,在上之所先;召民之路,在上之所好恶。(《牧民》)
生栋覆屋,怨怒不及;弱子下瓦,慈母操箠。(《形势》)
顺天者有其功,逆天者怀其凶,不可复振也。(〈形势〉)
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国虽小必安;取于民无度,用之不止,国虽大必危。(《权修》)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权修》)
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不虑则不生,不务则不成,不傲则不失。(《乘马》)
智者知之,愚者不知,不可以教民;巧者能之,拙者不能,不可以教民。非一令而民服之也,不可以为大善;非夫人能之也,不可以为大功。(《乘马》)
夫民必得其所欲,然后听上;听上,然后政可善为也。(《五辅》)
千里之路,不可扶以绳。万家之都,不可平以准。(《宙合》)
景不为曲物直,响不为恶声美。是以圣人明乎物之性者必以其类来也,故君子绳绳乎慎其所先。(《宙合》)
善游者死于梁池,善射者死于中野。(《枢言》)
货财行于国,则法令毁于官;请谒得于上,则党与成于下。(《八观》)
民未尝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功。(《法法》)
钓名之人,无贤士焉。钓利之君,无王主焉。贤人之行其身也,忘其有名也;王主之行其道也,忘其成功也。(《法法》)
夫兵,虽非备道至德也,然而所以辅王成霸。(《兵法》)
古之隳国家、陨社稷者,非故且为之也,必少有乐焉,不知其陷于恶也。(《中匡》)
君人者有道,霸王者有时。国修而邻国无道,霸王之资也。(《霸言》)
观国者观君,观军者观将,观备者观野。(《霸言》)
无土而欲富者忧,无德而欲王者危,施薄而求厚者孤。(《霸言》)
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霸言》)
夫兵事者,危物也,不时而胜,不义而得,未为福也。(《问》)
仁从中出,义从外作。(《戒》)
兵者,尊主安国之经也,不可废也。(《参患》)
计必先定而兵出于竟。计未定而兵出于竟,则战之自败,攻之自毁者也。(《参患》)
2.管子名言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
国乃灭亡。
这句话运用的是“互文”手法,意仓禀衣食实足则要知礼节,知荣辱。可按字面意思理解为粮仓充实,百姓才懂得礼节制度;衣食丰足,百姓才知道荣誉耻辱。
管仲有“四维”论:即“礼、义、廉、耻是国家得以维系的精神支柱”,而 “四维不张,国乃死亡”。
唯物辩证论讲: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物质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对精神文明建设起决定作用.
马斯洛也有需求理论。
这句话通俗理解就是商品和文化的问题,物质上富足了,精神上也要相应发展。我不反对物质决定意识说,但是现实生活中精神建设和物质建设总是步调不一,似乎精神“体力不支”,若要跟上物质的步伐难免有点儿“力不从心”。
精神是文化的体现,物质也是文化的体现,社会更是文化的体现。管子这一论断体现了“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的思想,应该肯定,但是事物都是双方面的,不能否认物质发展的同时,对人文精神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现今即便高度文明的国度也不可避免黄赌毒。就像中国的改革开放,好的东西进来了,经济发展了,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也会有一些“苍蝇”之类的东西。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你以什么“经”,什么“道”,什么“纲”,什么“常”为上层建筑,而是以什么为“本”,以什么为“源”,历数前朝今世,谁是真正的主人?谁是真正的本?恐怕没有吧?!
3.管子简介名言
管子
管仲(公元前725-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被称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中国春秋时代齐国的政治家,哲学家,周穆王的后代。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周穆王之后代。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有“春秋第一相”之誉,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所以又说“管夷吾举于士”。
管仲虽然是齐国下卿,却被视为中国历史上宰相的典范,任内大兴改革,重视商业,并因开创国营娼妓制度而曾被中国性服务业供奉为保护神。《国语·齐语》、《史记·管晏列传》、《管子》、《左传》等都有记载他的生活传记,《论语》、北宋苏洵的《管仲论》对管仲做出了分析和批判。
【名言】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
君子使物,不为物使。
先易者后难。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4.《管子》中关于“培养人”的名句是
1、“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意思是说,有充实的粮仓,民众就会讲究礼节;吃得饱、穿得暖,民众就会知荣辱。背后的哲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和意识互相作用。
2、“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意思是说,对于一年的计划来说,种谷子很重要;对于十年的计划来说,种树很重要;对于终身的计划来说,培养人很重要。背后的哲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认识自然,改造自然。
3、“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意思是说,人与自然要协调,才能让自然更美。背后的哲理:尊重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和谐。
4、“凡道无根无茎,无叶无荣。万物以生,万物以成,命之曰道。”意思是说,规律是无形的。背后的哲理:规律是无形的,但是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我们应该了解规律、尊重规律、把握规律;不能因为规律是无形的,就忽略了规律的存在,做出违背规律的事来。
5、“誉不虚出,而患不独生,福不择家,祸不索人。”意思是说,荣誉靠实力才能获得;坏事往往也是事出有因的。背后的哲理:尊重客观事实和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
供参考。
5.求韩非子 鬼谷子 管子 晏子的名言
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不吹毛而求小疵。——《韩非子·大体》 胜而不骄,败而不怨。——《商君书·战法》 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快,苦则求乐,辱则求荣,生则计利,死则虑名 商君书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韩非子·喻老)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韩非子·难一) 欲速则不达。 《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 长袖善舞,多钱善贾。《韩非子·五蠹》 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韩非子·说林上》 华而不实,虚而无用。 《韩非子·难言》 《韩非子》
1.观阴阳之开阖以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
2.物有自然,事有合离。有近而不可见,远而可知。近而不可见者,不察其辞也,远而可知者,反往以验来也。
3.人之情,出言则欲听,举事则欲成。
4.计谋之用,公不如私,私不如结;结比而无隙者也。
5.事有不合者,圣人不为谋也。
6.人言者,动也。己默者,静也。因其言,听其辞。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应必出。
7.古之大化者,乃与无形俱生。
8.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
9.微排其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实,贵得其指。阖而捭之,以求其利。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
10.智者达于数,明于理,不可欺以不诚,可示以道理,可使立功。
参考: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
国乃灭亡。
这句话运用的是“互文”手法,意仓禀衣食实足则要知礼节,知荣辱。可按字面意思理解为粮仓充实,百姓才懂得礼节制度;衣食丰足,百姓才知道荣誉耻辱。
管仲有“四维”论:即“礼、义、廉、耻是国家得以维系的精神支柱”,而 “四维不张,国乃死亡”。
唯物辩证论讲: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物质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对精神文明建设起决定作用.
马斯洛也有需求理论。
这句话通俗理解就是商品和文化的问题,物质上富足了,精神上也要相应发展。我不反对物质决定意识说,但是现实生活中精神建设和物质建设总是步调不一,似乎精神“体力不支”,若要跟上物质的步伐难免有点儿“力不从心”。
精神是文化的体现,物质也是文化的体现,社会更是文化的体现。管子这一论断体现了“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的思想,应该肯定,但是事物都是双方面的,不能否认物质发展的同时,对人文精神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现今即便高度文明的国度也不可避免黄赌毒。就像中国的改革开放,好的东西进来了,经济发展了,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也会有一些“苍蝇”之类的东西。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你以什么“经”,什么“道”,什么“纲”,什么“常”为上层建筑,而是以什么为“本”,以什么为“源”,历数前朝今世,谁是真正的主人?谁是真正的本?恐怕没有吧?!(来自百度知道)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
——晏子
挂羊头卖狗肉。(晏子)
桔生淮南则为桔,生於淮北则为枳。(晏子)
6.《管子》中关于“培养人”的名句是
1、“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意思是说,有充实的粮仓,民众就会讲究礼节;吃得饱、穿得暖,民众就会知荣辱。背后的哲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和意识互相作用。
2、“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意思是说,对于一年的计划来说,种谷子很重要;对于十年的计划来说,种树很重要;对于终身的计划来说,培养人很重要。
背后的哲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认识自然,改造自然。3、“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
意思是说,人与自然要协调,才能让自然更美。背后的哲理:尊重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和谐。
4、“凡道无根无茎,无叶无荣。万物以生,万物以成,命之曰道。”
意思是说,规律是无形的。背后的哲理:规律是无形的,但是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我们应该了解规律、尊重规律、把握规律;不能因为规律是无形的,就忽略了规律的存在,做出违背规律的事来。
5、“誉不虚出,而患不独生,福不择家,祸不索人。”意思是说,荣誉靠实力才能获得;坏事往往也是事出有因的。
背后的哲理:尊重客观事实和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
管子:经典名言26句,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
《管子》,是战国时期的重要著作之一。虽名为“管子”,但不是管子本人所写。是战国学者研究管子为政理念的专著。
管子,名仲,春秋时期齐国丞相。孔子曾言“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说他辅助齐桓公成就霸业,靠的不是武力。还说没有管子率领军队抵抗外敌入侵,华夏文明的生活方式将不复存在。评价不可谓不高。
本文撷取书中经典名言26句,附上译文和点评,以飨读者。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粮仓充实,民众就能知道礼节;
衣食充足,民众就能知道耻辱。
点评:民众衣食无忧,就能知礼节、明耻辱。为政的第一要务是发展生产。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一年规划,没有比种植五谷更好的;
十年规划,没有比种植树木更好的;
终身规划,没有比培养人才更好的。
点评:人才是国之根本,发展之源。
天道之数,至则反,盛则衰。
自然界运行的规律就是,
发展到尽头则走向反面,
发展到极盛则走向衰落。
点评:老子曾言“反者,道之动”。循环往复,是“道”之规律。
形不正者,德不来;中不精者,心不冶。正形饰德,万物毕得。
外表不端正,是因为没有培养好德行;
内心不精诚,是因为没有修治好心灵;
端正外表、修养德性,才能了解万物。
点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谋无主则困,事无备则废。
谋划事情无主见,就会陷入困境;
做事没有准备好,容易归于失败。
点评:“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事情不仅要做好准备,还要善于抓住时机。
先王贵诚信;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历代君王都很重视诚信,
诚信是凝聚人心的纽带。
点评:立身处世,当谨守诚信。
乌鸟之狡,虽善不亲。不重之结,虽固必解。
乌鸦般的交情,虽然看上去挺好,但实则不亲密;
绳子结在一起,虽然看上去牢固,但能轻易解开。
点评:乌鸦常聚常散,乍合乍离。
俭则金贱,金贱则事不成。
用度少,则金价低贱;
金价贱,则事情难成。
点评:书中认为财物用度少,会导致金价低贱,进而会伤害民众从事生产的积极性。
必得之事,不足赖也;必诺之言,不足信也。
容易得到的东西,是靠不住的;
轻易许下的诺言,不值得信赖。
点评:谨言慎行。
观其交游,则其贤不肖可察也
观察他交往的是什么人,
就能知道他的品行如何。
点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得众而不得其心,则与独行者同实。
拥有众多军队不能得到军心,
这和单人行动有什么区别呢?
点评: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今日不为,明日忘货。
今天不努力劳动耕种,
明天就没有财富货物。
点评:书中的“重农思想”。
闻贤而不举,殆;闻善而不索,殆;见能而不使,殆。
知道是贤人而不举荐,很危险;
知道是善事而不表彰,很危险;
知道他能干而不任用,很危险。
点评:好人好事要表彰,贤而有才要重用。
货尽而后知不足,是不知量也,事已,而后知货之有余,是不知节也。
物资用完了才知道不足,是因为不懂得计量;
事情做完了才知道有余,是因为不懂得调节。
点评:书中认为实现财富增长,要懂得计量调节。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大海不拒绝水流,所以成其大;
高山不拒绝石块,所以成其高。
点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多言而不当,不如其寡也。
说话过多会有不当之处,
不如沉默寡言以保无虞。
点评:老子曾言“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知者善谋,不如当时。
智者虽然很善于谋划,
但是不如能抓住时机。
点评:时机对于能否成事非常重要。
骄倨傲暴之人,不可与交。
骄傲暴戾的人,
不能作为朋友。
点评:孔子曾言“益者三友”,要与““益者”交朋友。
名进而身退,天之道也。
功成名就之时隐退,
这样做才符合天道。
点评:老子曾言“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
事情产生于谋划,
成功于竭心尽力,
失败于骄傲自大。
点评:做事情不努力不会成功,骄矜自大招致失败。
圣人畏微,而愚人畏明。
圣人警戒于事情发展的苗头;
愚人恐惧于事情明显暴露后。
点评:圣人明白防微杜渐的道理。
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
懒惰奢侈,招来贫困;
勤劳节俭,累积财富。
点评: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
务为不久,盖虚不长。
弄虚作假不能长久,
遮掩虚假不能长远。
点评:此处的“为”,即“伪”。管仲病重。齐桓公到他家里问他还有什么可以教导的。管仲建议齐桓公远离易牙等四人。说他们虽然在桓公面前表现得不错,实则是伪善。时间长了就能看出来。
管仲死后。齐桓公憎恶这四人的作为,免去了他们的官职。
誉不虚出,而患不独生。
荣誉不能凭空得来,
祸患发生也有原因。
点评:祸不单行。
夫人必知礼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
人们知道礼节,就会恭敬他人;
做到恭敬之后,就会懂得尊让。
点评:尊让就是礼让、谦让、尊重他人。
伐矜好专,举事之祸也。
骄矜自大,
独断专行,
招祸之源。
点评:君子行为低调、谦虚谨慎。
相关文章:
- 上一篇:关于中庸之道的名言(关于中庸之道的语句)
- 下一篇:传家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