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欢的名言理由
时间:2022-04-13 06:20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乐享趣闻轶事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你最喜欢的名言理由
1.写一句你最喜欢的名言并说出理由100字
我最喜欢的一句的名言是“人生有两出悲剧抄。一出是万念俱灰;另一出是踌躇满志。”它是英国著名的讽刺戏剧家和评论家肖伯纳说的。它的意思也就是说:人生有两2113种不幸的遭遇,一种是一切想法与打算都破灭了,还有一种就是自己对自己的现状与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在人生的征途中,懒惰之性总会冷不防地侵袭你、干扰5261你,让你奋进的脚步停滞不前,甚至让你红火的事业功亏一篑,半途而废。松懈情绪便是侵袭你、干扰你的毒4102素。松懈情绪便是惰性的1653产儿。
任何人要成就事业,都需要付出坚强的心力和耐性,付出十年、几十年甚至一生的心血。
2.我最喜欢的一句名言+原因
“失败乃成功之母。”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名言。人生就象一张多姿多彩的图画,成功和失败都是必不可少点缀。有人说:成功是鲜明的,失败是灰暗的。也有人说:成功是美丽的,失败是丑陋的。可我并不那么觉得。我认为,有失败,才有成功。
我听说过爱迪生的一个故事。一天,老师让每个同学做一张小板凳。当老师看到爱迪生交上来的那个小板凳的时候,问他:“这个世界上还有比这个更差的小板凳吗?”爱迪生老实地回答:“有。”说着把他做的前两个板凳拿出来。最后,爱迪生成了世界上很伟大的发明家。这也说明失败是成功的踮脚石,它可以为成功积累经验,激励我们向前进。
我也有过失败的经历。那是去年的暑假,太阳火辣辣地照射着大地,知了不停地叫着。外面有许多小孩子在外面买冰棍吃,而我,却在家里做着暑假作业中的数学题。闷热的天气让我汗流浃背,又遇到了“拦路虎”。我左思右想,都不对,思路对不上。再打电话问同学,他们都做好了,就是不肯告诉我。我已经热得不行了,头上直冒汗,连风扇也吹不凉。我双手一摊,不写了。可我那不服输的拽脾气又上来了:为什么别人可以我就不可以?我一定也可以!想着,立即拿出草稿纸,“刷刷”地算起来。“对了!”终于把那道题解开了。突然感到不那么热了。 失败是土壤,成功是种子;失败是阶梯,成功是顶峰.没有失败激励你的意志,就没有成功光临你理想的世界;没有失败奋发你的斗志,就没有成功为你的未来添彩。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一句名言:失败乃成功之母。我把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提醒着我,要奋发向前!
3.写一句自己喜欢的名言并说出理由
1. 名言: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朱熹)
理由:熟能生巧是真理,只有不断巩固、熟悉才能把它变为自己的。
2.名言:“人生有两出悲剧.一出是万念俱灰;另一出是踌躇满志.”
理由:它是英国著名的讽刺戏剧家和评论家肖伯纳说的.它的意思也就是说:人生有两种不幸的遭遇,一种是一切想法与打算都破灭了,还有一种就是自己对自己的现状与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在人生的征途中,懒惰之性总会冷不防地侵袭你、干扰你,让你奋进的脚步停滞不前,甚至让你红火的事业功亏一篑,半途而废.松懈情绪便是侵袭你、干扰你的毒素.松懈情绪便是惰性的产儿.任何人要成就事业,都需要付出坚强的心力和耐性,付出十年、几十年甚至一生的心血。
3.名言: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够到达彼岸。——[法国] 马克思
理由:我很喜欢这条名言,它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只有拥有坚强的意志力,才能够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到达胜利成功的彼岸。生活如同是广阔的海洋,时不时会遭遇狂风大浪,只有用坚强做远航的白帆,挑战这些困难,才可以安然度过困境,重见风浪之后的宁静。
1. 作者:朱熹
出处:语出自朱熹《性理精义》卷七.不会背诵的文章,反复诵读就可以记住;不能深知的道理,细细思考就可以有所领悟;但是惟有那不立志的,根本就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挽救的.告诉我们的道理是:立志对于成才来说意义重大,只有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如果一个人没有志向,那么及时力气再大,也难以做成大事.
2.作者:英国著名的讽刺戏剧家和评论家肖伯纳
释义:它的意思也就是说:人生有两种不幸的遭遇,一种是一切想法与打算都破灭了,还有一种就是自己对自己的现状与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3.作者:法国马克思
释义:只有拥有坚强的意志力,才能够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到达胜利成功的彼岸。生活如同是广阔的海洋,时不时会遭遇狂风大浪,只有用坚强做远航的白帆,挑战这些困难,才可以安然度过困境,重见风浪之后的宁静。
我们为什么崇拜毛主席?说说我的十个理由
“哪个中国人的名字会使你想到英雄”?
“谁是你最崇拜的中国历史人物”?
据一项网络调查显示,有接近七成网友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时选择了“毛泽东”;
在回答第二个问题时,超过八成的网友同样选择了“毛泽东”。
伟大领袖毛泽东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在做出上述这种选择的网友中,35岁以下的年轻人居然占了六成以上。
在此之前,我对当今的年轻人是有成见的。
他们出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相比于50后、60后、70后,他们对毛泽东这三个字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是因为他们的父辈还会经常提起这个名字;
陌生,是因为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不再有“毛主席语录”、“毛主席最高指示”相伴左右。
因此,他们可能会唱“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却不清楚毛泽东这个名字对于那个时代、那个时代的人意味着什么。
然而,正如本文开头所说“网络调查”显示的结果那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毛主席。
他们崇拜毛主席,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故事,向毛主席学习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
他们中的不少人还成为毛主席的“粉丝”。
如今,毛主席已经离开我们40多年。
中国大地为什么又现“毛泽东热”?
毛主席为什么成为我们(包括当代年轻人)崇拜的偶像?
这绝对不是一种偶然现象,在我看来,我们之所以崇拜毛主席,起码有以下十个理由。
第一、毛泽东是一个“接地气”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中国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发源地。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也不是第一个接触、接受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中国人。
但是,他却首先发现了中国与欧洲在阶级斗争特点上存在的差异。
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不能脱离中国的实际情况,必须考虑中国的特殊性。
因此,毛泽东把了解中国,特别是了解中国农村、农民当作自己的首要任务。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就是毛泽东在这一时期的重要成就;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就是毛泽东对中国社会清晰的认识。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毛泽东一针见血指出了中国革命的关键所在。
建党之初,年轻的中国共产党效仿“俄国革命”,主张走不切合中国实际的“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是毛泽东第一个提出“中国有自己的国情”,“中国要走自己的革命路线”,率先打破了思想禁锢。
尽管他的政治主张曾经不为许多同志所理解,甚至屡遭错误的打压和排斥。
但是,事实胜于雄辩,后来的事实证明毛泽东是对的。
是毛泽东让来自欧洲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毛泽东也因此成为中国最“接地气”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毛泽东主席
第二、毛泽东是具有超前意识、极有预见的政治家。
毛泽东有许多令人啧啧称奇的预言。
比如:
毛泽东1916年7月25日预言-“中日之间20年内必有一战”;
毛泽东1919年7月28日预言-“日本与德国将会危祸世界”;
毛泽东1936年7月15日预言-“希特勒将在欧洲发动侵略”;
毛泽东1939年9月23日预言-“罗斯福将会使美国参加二战”;
毛泽东1945年8月13日预言-“核战争打不起来”;
毛泽东1946年12月9日预言-香港问题将来可按协商办法解决。
这些预言后来都奇迹般地一一得到了应验。
1955年,毛泽东还大胆预言-中国将在“十五个五年计划”期间赶上或者超过美国。
如今,距离毛泽东预言中所说的那个时间已经不远。
不出意外的话,历史将再次应验毛泽东的伟大预言。
毛泽东是伟大的预言家,但首先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
他有政治家“透过表面看实质”、准确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的扎实功底,因而才能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做出精准的预判。
纵观毛泽东的一生,在中国革命的许多重要关口,毛泽东都及时、正确地做出了重大选择。
1927年,当中国革命陷于困境之时,毛泽东果断决定领兵上山,在井冈山开辟了中国第一个革命根据地。
因为他相信“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农村包围城市”才是中国革命的必由之路;
抗日战争前夕,毛泽东清醒地看出:“民族矛盾才是主要矛盾,抗日才是中国的头等大事”。
因而扛起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面大旗;
张学良、杨虎城发起西安事变时,毛泽东出人意料地主张“放了蒋介石”。
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毛泽东不仅成功维护了全民族团结抗日的大局,实现了“逼蒋抗日”,同时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抗战胜利后,虽然毛泽东预言“国共和谈没有一丝一毫谈拢的希望”,却仍然以最大的诚意冒险亲赴重庆谈判。
尽管蒋介石最终撕毁了和平协议,毛泽东却已将中国共产党和平建国、民主建国的诚意昭示全国,获得了最多的民意支持。
这就叫“高瞻远瞩”,这就是“未雨绸缪”,毛泽东就是这样一个出类拔萃的杰出的政治家。
第三、毛泽东是“无师自通”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和战略家。
众所周知,毛泽东早年毕业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如果不是参加革命,他的理想是当一个“教书先生”。
与那些“讲武堂”、军校毕业的“科班生”相比,毛泽东属于“半路出家”。
然而,毛泽东却“无师自通”,在后来成为举世公认的军事家。
在漫长的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成功打造出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人民军队。
在军事指挥上,毛主席还留下了数不胜数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
比如,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围剿作战,娄山关之战、四渡赤水等等。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集中优势兵力,以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的军事策略。
在毛泽东的指挥下,人民解放军越战越勇,逼得国民党频繁调整应对战略部署。
不到三年时间,国民党每况愈下,被迫从“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继而转入“全面防御”、“重点防御”,最后全面败北。
毛泽东不仅是善于治军又善于打仗的军事家,他还是善于总结战争经验的军事理论家。
在长达22年的军事生涯中,毛泽东与朱德、周恩来等革命战友一起,不断总结斗争经验,形成了一系列指导革命战争的理论巨著与战术方法。
比如:
脍炙人口的“游击战争十六字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论持久战》;
《十大军事原则》等等。
毛泽东主席 朱德总司令
毛泽东还是一个善于统筹全局、高瞻远瞩的战略家。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力排众议,提出了以“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开辟敌后战场、配合国民党军队作战的战略方针。
这是毛泽东站在全局的高度,鉴于当时的敌情、国情和八路军、新四军的实际情况而作出的英明决定;
还在抗战胜利前夕,毛泽东便一眼看出了东北地区的重要性,并果断采取了行动;
后来的中原突围、刘邓大军直出大别山、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毛泽东的战略部署越来越严密,“手笔”越来越大,取得的胜利也越来越辉煌。
如此大谋略、大手笔,古今中外很难有人能够与毛泽东相匹敌。
第四、毛泽东是博古通今、极具东方智慧的哲学家。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毛主席在他的卧室(兼书房)接见了尼克松、基辛格。
当尼克松向毛主席谈起一些具体的国际现象时,毛泽东说:“这些问题应该同周总理去谈,我只谈哲学问题。”
基辛格发现,毛主席有着哲人的睿智和机辩。
他似乎随随便便地引导着这次“苏格拉底式”的对话。
在轻松、诙谐的话语中,毛主席始终把握着谈话节奏,“牵”着对话者转来转去。
基辛格后来回忆说:“毛泽东省略的词句像墙上的人影,虽然是现实的反映,却没有现实的内容。”
“他的话指点了一个方向,却不规定前进的道路。”
就是在这样“苏格拉底式”的哲学对话中,毛泽东表明了他对中美关系的态度,其中包含中美之间建立联系的合理性、长远性和战略前景。
毛泽东就是这样一个博古通今、极具东方智慧的“高人”,他写出了《实践论》《矛盾论》等经典性哲学著作,至今仍然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我们来看看毛主席充满哲理的著名语录: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第五、毛泽东是纵横捭阖、折冲樽俎的外交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外交经历了“一边倒”、“反两霸”、“一条线”和“全方位”等几个阶段。
抗日战争刚刚结束,毛主席就对战后的国际格局有了预判。
毛主席任务,战后世界将分为两个阵营,一方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另外一方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全国解放后,毛泽东分析认为,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平等对待新中国,因此决心采取“一边倒”的外交策略。
他以这样“快刀斩乱麻”的方式结束了百年屈辱历史,肃清了美国等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
1953年底,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外交五项原则”。
这五项原则是: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这是毛泽东外交思想的具体体现,体现了中国奉行的独立自主和平的外交政策。
“五项原则”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至今仍然是各国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在外交领域,毛主席还有一个为全世界认同的伟大贡献。
这就是毛主席在1974年2月提出的“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
毛主席认为,现在的世界实际上存在着互相联系又互相矛盾的三个方面,即三个世界。
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和其他地区发展中国家是第三世界,处于这两者之间的发达国家是第二世界。
毛主席表示,中国是属于第三世界,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决支持一切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的正义斗争。”
毛主席还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现在不是,将来也不做超级大国”。
毛主席的外交政策为中国指明了方向,中国的外交活动范围从此逐步扩展到了整个国际舞台。
第六、毛泽东是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实干家。
毛主席有思想,有胆略,他有非凡的组织能力和执行能力,是一个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实干家。
秋收起义之后,毛泽东率领不足千人的起义队伍来到井冈山。
这是一支由工人、农民和一部分军人组成的队伍。
如何让他们成为真正合格的革命军人,这是毛泽东一个时期里特别注重的问题。
在这个时期,毛泽东对这支队伍进行了整顿,首创“支部建在连上”的做法,并在营以上单位设党代表,建立士兵委员会、实行军事民主。
抓住了主要矛盾,这支队伍的面貌很快就焕然一新。
毛泽东后来又提出了“党指挥枪”的英明论断,从此确立和加强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
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毛泽东就摸索建立了一支区别于任何旧式军队的新型人民军队。
因此,毛泽东思想不是空洞的口号,它可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战斗力、生产力。
毛泽东主席
第七、毛泽东是伟大的教员和成功的演说家。
毛主席曾经说过:“我过去从来没有想到我会当共产党的主席,我原来只想当一名教师匠。”
他是湖南师范毕业生,师范就是专门培养老师的学校。
有人称毛主席为“教员”,我认为,这个评价显然太低了。
在“教育”这个方面,毛主席的能力高度和巨大贡献绝对不是一个普通“教员”能够达到的。
让我来说说毛主席的几个“看家本领”:
毛主席说一口乡音浓郁的湖南话,殊不知,他还会说一口“蹩脚”的江西话。
在井冈山,为了跟“老表”们无障碍地交流,毛主席曾经下了一番工夫,认认真真地学过当地的“土话”。
毛主席晚年跟他的卫士说:“我的江西话同志们听不懂,老表们听得吃力,但基本能够听得懂。”
尽管说者费劲,听者吃力,毛主席还是“乐此不疲”,“老表”们也愿意跟他讲话、拉家常。
毛主席认为,“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与交谈对象讲一样的话,讲他们能够听得懂、理解得了的话,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毛主席说:“这是联系群众的好方法。”
西安事变后,许多同志强烈要求“公审蒋介石、枪毙蒋介石”。
毛主席这样对他们说:
“蒋介石欠下全国人民无数的血债,大家要求杀他,可以理解,不算过分。”
“但是,蒋介石是不能杀的。”
为什么不能杀?
毛主席娓娓道来:
“在目前的形势下,杀了蒋介石,会使国内形势更加复杂和混乱,只会有利于日本帝国主义。”
“何况杀了一个蒋介石,还会出现第二、第三个蒋介石。”
“诸葛亮当年‘七擒七纵’孟获,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有这样的气度呢?”
毛泽东一席话说得在情在理,同志们最终理解了党中央的决策。
“形象生动”,这是毛主席讲话的另外一个特点。
“抗大”校训是三句话: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毛主席是怎么解释这三句话的呢?
毛泽东提到了大多数干部、战士都熟悉的几个人物-唐僧、孙悟空、猪八戒,还提到了那匹白龙马。
毛主席说:“唐僧一心一意去西天取经,百折不回。但他也有缺点,思想麻痹、警惕性不高,敌人换个花样就不认识了。”
“猪八戒的缺点很多,但也有一个优点,就是能吃苦。”
“孙悟空灵活、机动,他最大的缺点就是方向不坚定,三心二意……”
毛泽东还特别“表扬”了那匹白龙马:“它不图名、不图利,埋头苦干,把唐僧一直驮到西天,这是一种朴素、踏实的作风。”
毛主席的话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抗大师生对此印象深刻,终身不忘。
“幽默诙谐”也是毛主席的一种语言特色。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释放蒋介石后,有些同志担心:蒋介石如果背信弃义,不积极抗日,这可怎么办?
毛主席说:“大家都知道,陕北的毛驴很多,毛驴驮了东西是不愿上山的。”
毛主席风趣地说:“对付不肯上山的毛驴,陕北老乡是有办法的-一拉、二推、三打。”
毛主席说:“蒋介石如果不积极抗战,我们就采取对付毛驴那样的办法,一拉,二推,再不上山就打他。”
毛泽东一番话风趣幽默,道理实实在在,大家的担心在笑声中烟消云散。
为什么说毛泽东是伟大的教员,那是因为他拥有全世界最多的学生,且教会了人们如何学习、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最终走向胜利;
为什么说毛主席是成功的演说家,那是因为他用最朴素的语言赢得了最多受众的共鸣,润物无声,风化于成。
第八、毛泽东是满腹经纶、倚马千言的诗人 。
有学者评价,毛主席的诗词是对古诗词的终结。
毛泽东主席
毛泽东主张“诗言志”,他的诗作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不可侵犯、不受欺侮的铮铮铁骨,也体现了中国人民改天换地,建设祖国的战斗豪情。
他的诗词影响之深,无与伦比,外国曾有人说他是“一个诗人赢得了新中国”,这句话毫不夸张。
毛主席是诗人,更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
他的诗词想象丰富、气势磅礴、寓意深刻、意境高远,革命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并存,浑然一体。
青年时代,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中国内忧外患之际,毛泽东的诘问振聋发聩:“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革命遭遇重大挫折时,毛泽东“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秋收起义一声枪响,从此之后,毛泽东不再“书生意气”,而是横槊赋诗。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经过28年浴血奋战,毛主席领导人民取得了胜利。
从此“换了人间”,“旧貌换新颜”,“天翻地覆慨而慷”,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主席的诗词转向抚今追昔,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和新生事物,讴歌人民群众战天斗地、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毛泽东这些诗句所追求的社会理想,至今读来依然令人心驰神往。
第九、毛泽东的书法汪洋恣肆、虎视鹰扬、独具一格。
毛主席的字体“非行非草”,自成一体,别具一格,人称“毛体”。
他把自己独特的精神气质融入到书法之中,因而具有自己独特的神韵和艺术风格。
在战争年代,毛主席的书法“点画如长枪大戟”,运笔峻拔,势不可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主席的书法开始呈现出一种外柔内刚、柔以抒情的风格。
毛主席的书法为什么深受人们的喜爱?
除书法艺术本身之外,更在于他“字外功夫”,其中包括:
独特的性格、深厚的学养、深邃的思想、传奇的经历、领袖的心理定势、伟人气质……
毛泽东诗词《忆秦娥·娄山关》
第十、“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毛泽东是全民体育运动的倡导者,他也有其引以为傲的体育特长和健身方式。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几乎所有人都记得毛主席这句名言。
毛主席认为,一个人的意志、勇气、体魄是需要锤炼的,这样才能经受住社会实践的考验。
毛主席的健身、锻炼方式没有定式,阳光、风、雨、水都可以是他锻炼身体、锤炼意志的方法。
在湖南一师求学期间,毛泽东就是全校最顽强的锻炼者。
毛泽东参加的锻炼项目主要有冷水浴、日光浴、风浴、雨浴、远足、爬山、露宿、六段操和游泳。
其中,光着上身躺在沙滩上晒太阳,毛泽东称之为“日浴”;
伫立于狂风、暴雨之中,毛泽东称之为“风浴”、“雨浴”。
毛泽东对自己的锻炼方法非常满意,他曾自豪地说:“‘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我们年轻人就是应该提倡这种精神。”
“一个经常注意锻炼身体的人,才不会被风雪的寒威所吓倒。”
毛泽东不仅是“狂热”的健身锻炼者,还是全面体育运动最早的倡导者之一。
“五四”时期,毛泽东曾经给陈独秀先生创办的《新青年》投稿,他的第一篇稿件名称就是《体育之研究》。
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国力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
毛泽东认为,体育能“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
这就是青年毛泽东的“健身强国”思想。
人们也许还记得毛主席的这段指示: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人民领袖毛主席把未来寄托于年轻一代,希望他们成长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革命事业接班人。
1961年 毛泽东畅游长江
鲜为人知的是,毛主席还发明过一套“六段操”。
毛主席还曾经给中南海警卫战士示范过这种运动。
“六段操”包括手部、足部、躯干部、头部、打击运动和调和运动六大部分,与现代广播体操有异曲同工之妙。
因此,有学者说,毛主席的“六段操”是中国现代广播体操的雏形。
我们为什么那么崇拜毛泽东?
以上便是我认为的理由,区区十条足矣,不再需要更多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