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至理名言(道教名言格言名句大全)
时间:2022-04-13 09:55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诗词古韵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道教至理名言(道教名言格言名句大全)
1.道教名言格言名句大全
道教名言格言名句大全发布时间:2020-05-05 16:16:09 文/贾良云1、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2、治大国,若烹小鲜。3、治人事天,莫若啬。
4、多言数穷,不如守中。5、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6、知者不言,言者不知。7、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8、天网恢恢,疏而不失。9、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0、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11、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12、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13、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14、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15、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16、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17、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18、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9、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0、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21、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22、言有宗,事有君。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23、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24、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25、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26、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7、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28、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29、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30、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31、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32、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33、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34、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35、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36、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37、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38、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39、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40、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41、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42、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4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4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4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46、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47、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48、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49、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50、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5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52、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53、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5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55、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56、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57、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58、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59、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60、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61、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62、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63、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64、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65、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66、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67、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68、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69、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7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人之迷,其日固久。71、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72、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
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故去彼取此。73、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74、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75、古之善为。
2.求道教 名言名句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抟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为乎﹖ 生之,畜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第十七章 大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第二十章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我愚人之心也哉﹗ 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澹兮其若海,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
我独(欲)异于人,而贵食母。 道德经。
3.道家名言名句都有那些啊
1)飘风不终朝, 骤雨不终日。---------《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3)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
5)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篇》
6)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老子》第二十五章
7)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列子·说符》
8)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道德经》第七十六章
9)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淮南子·缪称训》
10)人有盗而富者,富者未必盗;有廉而贫者,贫者未必廉。--------《淮南子·说林》
11)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淮南子·泰族》
12)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淮南子·说林训》
13)同道者相爱,同艺者相嫉; 同与者相爱,同取者相嫉;同病者相爱,同壮者相嫉----《亢仓子》庚桑子
14)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道德经》七十七章
15)多言多败,多事多害。——《训蒙增广》
16)察见渊鱼者不详,智料隐匿者有殃。-------《列子·说符》
17)日极则仄,月满则亏。物极则反,命曰环流。——《管子·白心》
18)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淮南子·缪称训》
4.道家思想的名言
1、和3差不多的意思,都讲的是辩证看待事物。
2、反复循环的理念,老子的思想体现的不适很多。抱歉,没有找到这个。
3、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淮南子·缪称训》
有道德的人不认为小小的好事不值得去做而舍弃它,因为小小的好事积累起来就成了大的好事。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
节选自老子《道德经》第七十六章 题解:这篇是老子的方法论,论证柔弱胜刚强的自然辩证关系。正在生长的东西都是柔弱的东西,而走下坡路的东西都是刚强至极走向反面的东西。这是从大自然万物的生机来说明的。所以说从趋势看,刚强是走向死亡的道路,柔弱是万物生存的路途。比喻之人世,社会之于国家,弱势的一方会渐渐处于优势,太过刚强则会走向反面,就像那些自恃强大而用兵逞强的国家一样,会走向反面。治理国家,手段太强硬会适得其反,柔弱的政治方法才会与社会共振和谐。
淮南子》泰族篇中有“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
道家经典警句50则,所见即所悟,助你修身、立世不再难,值得品鉴
道法自然...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
大意: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2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道德经》
大意:狂风刮不了一早上,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3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道德经》
大意:消磨它的锋锐,解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
4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中。《道德经》
大意:如果不能守虚处静,而以多闻博识自许,进而有为多言,那很快就会导致穷败。不如处虚守静,而无为不言,能够取得成功。
5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道德经》
大意:使心灵达到虚的极致,坚守住静的妙境,就能从万物的变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6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
大意:保持本质淳朴无华,减少私心贪欲。
7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
大意:不显示自己,不自以为是,因而更显耀突出;不夸耀自己,因而有功绩;不自以为贤能,因而受到尊重;只有那不与人相争的,世界上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道德经》
大意:能够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能够战胜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是真正的强者。
9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
大意: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
10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道德经》
大意: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丧失主导。
11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道德经》
大意:想要关闭它,就要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就要先强化它;想要废除它,就要先兴旺它;想要夺取一些东西,就要先给予一些东西。
12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经》
大意:最方正的东西看不到它的棱角,越贵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最大的声音听不到声音,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迹。
13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道德经》
大意:天下最柔软的东西,可以在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之间自由驰骋。
14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
大意:过分的爱惜会招致巨大的付出,过多的拥有会招致沉重的损失。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受困辱,知道适可而止便不会遇到危险,如此就可以长久安全了。
15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道德经》
大意:上等的人闻道便努力去践行,中等的人闻道则将信将疑,下等的人闻道会哈哈大笑,不笑不足以是大道。
16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
大意:祸啊,福就依傍着它;福啊,灾祸就隐含其中。
17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道德经》
大意:最大的祸患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想要得到的欲望。知足的人,永远是满足的。
1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
大意:合抱的大树由细小的幼苗长成,九层的高台由一筐一筐的泥土堆成,千里远的行程须从脚下开始。
19慎终如始,则无败事。《道德经》
大意:对待结束时的工作,还像开始时一样认真,则做任何事都没有不成功的。
20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道德经》
大意:我有三种法宝,掌握并保持它:第一是仁慈,第二是俭啬,第三是不敢在天下争先。
21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道德经》
大意: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事外,反而能保全性命。这不正是因为无私吗?反而能成就一己之私。
22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
大意:大自然的规律,利于万物而不加害万物。圣人所遵从的原则,是给天下人带来好处但却不与之争利。
23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道德经》
大意: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24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道德经》
大意:轻易就许下诺言的人必定容易失信于人,把事情看得很容易的人必定遇到很多想不到的困难。
2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
大意:天地无所偏私,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无所偏爱,任凭百姓自作自息。
26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
大意: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
27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
大意:天网广大无边,网眼虽稀,却不会有一点失漏。
28天道无亲,常与善人。《道德经》
大意:天道对人无所偏爱,但其结果却是常常帮助善人。
29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庄子·逍遥游》
大意:举世赞誉也不感到得意,举世非议也不感到沮丧。
3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庄子·养生主》
大意: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必然失败的。
31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人间世》
大意:山上的树木皆因材质可用而招致砍伐,油脂皆因可以燃烧照明而自取熔煎。桂树皮芳香可以食用,因而遭到砍伐;树漆因为可以派上用场,所以遭受刀斧割裂。人人都知道有用的用处,却不知道无用的用处。
32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
大意:泉水干涸,鱼儿困在陆地相互依偎,以唾沫相互湿润求得生存,此时此境却不如彼此不相识,各自畅游于江湖。
33小惑易方,大惑易性。《庄子·骈拇》
大意:小的迷惑能够使人弄错方向,大的迷惑能够使人丧失本性。
34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大意: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人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
35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庄子·应帝王》
大意:极致之人的内心就像一面明镜,对于外物来之即照、去之不留,如实映照而不私藏,所以能摆脱外物牵累而不损心劳神。
36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
大意:天地有大美却不言语,四时有分明的规律却不议论,万物有生成的条理却不说话。
37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
大意:竹笱是用来捕鱼的,捕到鱼后就忘掉了鱼笱;兔网是用来捕捉兔子的,捕到兔子后就忘掉了兔网;言语是用来传告思想的,领会了意思就忘掉了言语。
38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
大意:一尺长的鞭杖,每天截取一半,永远也截不完。
39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庄子·山木》
大意:利用物而不受制于物,那么怎么可能会受牵累呢!
40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
大意: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中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叫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41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庄子·缮性》
大意:一个人如果迷失在物质世界中,在世俗里失去了自己的真性情,这个人就是本末倒置之人。
42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庄子·人间世》
大意:知道是无可奈何的,就当作命运一样去接受,这就是人生最高的德行。
43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庄子·山木》
大意:君子的交谊淡得像清水一样,小人的交情甜得像甜酒一样;君子淡泊而心地亲近,小人以利相亲而终会利断义绝。但凡无缘无故而接近相合的,那么也会无缘无故地离散。
44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大意:人生于天地之间,就像白马跳过一个很小的缝隙,忽然一下而已。
45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庄子·天下》
大意:独自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视万物,不搬弄是非,以与世俗相处。
46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
大意:修养最高的人能任顺自然、忘掉自己,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人无意于求功,有道德学问的圣人无意于求名。
47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庄子·知北游》
大意:古代的人,随外物变化而内心保持不变;现在的人,内心多变而不能随外物变化。
48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庄子·刻意》
大意:如果情绪上放纵自己悲伤或快乐,那么自身的德行就会不正;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喜怒,那么就无法体悟大道;如果心存好恶,那么最原初的心性就会缺失。
49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士尚志,圣人贵精。《庄子·刻意》
大意:多数人看重利,廉洁之士看重名声,贤人君子崇尚志向,圣人看重精神。
50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庄子·列御寇》
大意:有手艺的人劳累,聪明的人忧虑,无能的人无所求,所以逍遥自在。
图文均来自网络 涉及版权 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