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修身名言警句
时间:2022-04-13 11:00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大道知行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论语修身名言警句
1. 论语中的修身名句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矣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7.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 《论语》中有关修身的名句有哪些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3. 【请你收集一些《论语》中的关于修身的名言警句,并谈谈他的现实意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说话要谨慎,行动要敏捷勤快,在现代生活中也有着非常大的警示作用.话说的少,不得罪人,还能够显得谦逊,而动作快先于人,能更早的得到更多的机会.难道不是我们现代人值得引以为戒的么?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这则教育我们要安贫乐道,安分守已,不要过分在意外在的物质享受,要充分满足于现有的条件并享受它.而不义之财会有损君子的仁义,对于我们来讲就像浮云一般,不以为意.如果现代人都能做到这点,试问,还会有人不高兴不快乐,还会存在那么多犯罪么?一点个人的浅薄见解,见笑了.。
4. 关于修身的名言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5. 有关修身的名句有哪些
1、君子之修身,内正其心,外正其容。
——欧阳修 2、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3、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论语》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8、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11、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12、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13、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1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15、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16、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17、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解读丨《论语》中的修身之道
学 无 止 境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论语·先进》)
子路想举荐子羔做费这个地方的长官,“宰”就相当于后来的县令这样的官职。孔子就说了:“你这是害了别人家的儿子!”子路就回答了:“那里有老百姓,有土地和五谷,为什么一定要先读书,然后才叫做学问呢?”孔子厉声批评他:“所以我才讨厌强嘴利舌的人。”孔子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朱熹《论语集注》曰:治民事神,固学者事,然必学之已成,然后可仕以行其学。若初未尝学,而使之即仕以为学,其不至于慢神而虐民者几希矣。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辨于口以御人耳。故夫子不斥其非,而特恶其佞也。
范氏(范祖禹)曰:“古者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盖道之本在于修身,而后及于治人,其说具于方册。读而知之,然后能行。何可以不读书也?子路乃欲使子羔以政为学,失先后本末之序矣。不知其过而以口给御人,故夫子恶其佞也。”
朱熹认为,治民事神,固然是学者之事,然而必须学之已成,然后可以入仕以行其所学。若开始未尝学习,而让他立即入仕以便学习,那么能够不慢神虐民的就很少了。子路之言,并非其本意,但是理屈词穷,因而采取狡辩以抵御别人指责。所以孔子不斥责他的过错,而是特地厌恶他的强嘴利舌。
范氏说:“古代人先学习然后才入政,未闻通过从政而学习的。大概道的根本在于修身,而后才旁及于治人,为政的方略在书本上都有。读了然后知晓,然后才能践行。怎么能够不读书呢?子路竟然想让子羔以政为学,就丧失了先后本末的次序。不知道自己过失还以辩解抵御别人,所以夫子厌恶他的强嘴利舌。”
这样我们就明白了古人为什么强调“学而优则仕”。只有学好了,治国安民的方略学到家了,然后再从政去将其学以致用,那么就不但做到了修身,而且能够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代的这种为学和做官的次序是否可行,我们不必过分追究,因为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经验教训已经摆在那里。只是其中有一点,特别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那就是先学做人后学做事。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不是说为了别人如何如何,为了社会如何如何,为了国家如何如何,应该首先想到为了自己如何如何。这也就是孔子所经常提到的那句“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的真正涵义。古代的学者学习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水平,现在的学者学习是为了让别人如何如何,为了让别人对自己如何如何。出发点不同,整个味道就全变了。
孔子的“为己之学”,也不是单纯的为了提高自己,就不管不顾他人了。古人云“学不躐等”(《礼记·学记》)。他这里强调的是一种为学之次第,即首先要把自己的素质和水平提高了,然后才有资格去教导别人,也即“打铁先须自身硬”。儒家的治学本意就是如此。这种治学理路后来发展到宋代,产生了“公、私领域”之分。
根据余英时先生的观点,在王安石那里,就已经出现了“公、私”的分界。为了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水平,可以算得上“私”;但儒家并不局限于此,而是将其运用到社会公共领域,用于为政治国,那就是“公”。其实,从这里来看,所谓的“公、私”的划分,在先秦孔子那里就已经显露端倪了。“为己”即是为“私”,“为人”即是为“公”。古代的学者为了提高自身的素质而学习,然后才去从政,去“为人民服务”,而现在有的学人不管自身素质如何,一心想赚取功名利禄,这样急功近利的心态自然是要不得的。
名 正 言 顺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
子路对老师孔子说:“如果卫国国君(卫出公辄)等着您去治理国政,您打算先做什么啊?”孔子回答说:“那一定是先纠正名分上的不当吧!”子路道:“(真没想到)您的迂腐竟然达到这种程度!这个又何必您去纠正!”孔子此时一定非常生气,批评子路道:“太粗野了吧,仲由啊!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大概采取保留态度。用词不当,那么言语就不能通顺;言语不通顺,那么事情就不能做好;事情做不好,那么国家的礼乐制度就兴办不起来;礼乐制度兴办不起来,那么刑罚也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那么老百姓就会惶恐不安,手足无措。所以,君子用一个词,一定可以说得出来,说得出来也一定能够实行。君子对于措辞说话,要没有一点马虎苟且的地方。”
朱熹《论语集注》对此解说比较详尽。孔子跟子路的对话发生在什么时间?应是鲁哀公十年(前483年),孔子从楚国返回卫国。此时卫出公不以自己的父亲为父亲而称颂自己的祖父,名实紊乱,谢氏说:“正名虽然是因为卫国国君而言,然而为政之道,都应当以此为先。”为什么卫出公不认父而认祖?胡氏(胡寅)曰:“卫国的太子蒯聩耻于他的母亲南子的淫乱,想杀掉她没有成功,只能出奔避难。灵公想立公子郢,郢推辞不干。灵公死后,夫人(南子)想立他,结果他又推辞了。于是便立蒯聩的儿子辄,以便排拒蒯聩。蒯聩想杀他的母亲,得罪了他的父亲,而辄依靠国家来排拒他的父亲,都是无父之人,他们不能治国已经很明了了。孔子为政治国,而以正名为先。一定将具体的事情的本末,告诉天王,请求方伯,命令公子郢立为国君。那么人伦就得正,天理就得顺,名正言顺那么事情就会成功。孔子告诉子路这么详细,可是子路始终执迷不悟。所以一直侍奉卫出公辄不离开,最后死于他的祸难。所以子路是只知道得人之食就不应逃避他人的祸难,却不知道辄的食物是不义之食。”胡氏解释得很好,故在此详细引述。
关于孔子的“正名”,《左传·成公二年》曾经载有孔子的话,说“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即孔子认为唯有国家礼器与名分不可以借给别人。《论语》这一“名”字应该和《左传》的“名”字相同。《论语》中孔子还曾有“觚不觚”之叹: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论语·雍也》)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曰:此章言为政须遵礼道也。觚者,礼器,所以盛酒。二升曰觚。言觚者,用之当以礼,若用之失礼,则不成为觚也,故孔子叹之觚哉!觚哉!言非觚也,以喻人君为政当以道,若不得其道,则不成为政也。朱熹《论语集注》则曰:程子曰:“觚而失其形制,则非觚也。举一器,而天下之物莫不皆然。故君而失其君之道,则为不君;臣而失其臣之职,则为虚位。”范氏曰:“人而不仁则非人,国而不治则不国矣。”
鲁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孔子年三十五岁。鲁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奔于齐,孔子也在此年到齐。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能得而食诸!”(《论语·颜渊》)孔子对齐景公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也是正名。齐景公大为叹服,连连称善,并进一步发挥说,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那么即便有粟米满仓,我哪里能够吃得上呀!可见名正言顺在为政治国中是多么重要。
◎本文原载于《中国纪检监察报》(作者常会营,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副研究员),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 上一篇:超绝情的句子说说心情短语
- 下一篇:描写秋天燕子的优美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