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死亡的名言
时间:2022-04-13 12:14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汉唐有书君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面对死亡的名言
1. 关于面对死亡很乐观的名言和例子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巴金
===========
新华网约翰内斯堡6月1日专电(记者于大波)在与艾滋病魔搏斗了12个漫长岁月后,南非少年恩科西1日凌晨在约翰内斯堡的家中病逝。他是迄今世界上存活时间最长的艾滋病患者。
恩科西的养母向外界宣布,恩科西是在沉睡中告别人世的。由于长期受病魔折磨,死时他的体重只有10斤。
恩科西出生在南非一个普通黑人家庭,由于母亲患有艾滋病,恩科西出生时便带有艾滋病毒,医生当时认为,恩科西最多能活9个月。恩科西母亲病逝后,白人妇女盖尔收养了这个可怜的孤儿。
到了入学年龄,恩科西因为患艾滋病而被学校拒之门外。他和养母为此开展了一场艰苦的斗争,最后由于政府和新闻界的干预,恩科西赢得了受教育的权利,成为南非第一名在校的艾滋病患者,他的命运从此引起了社会普遍关注。
去年7月,在南非德班举行的第13届国际艾滋病大会上,恩科西发表了感人肺腑的演讲,介绍他与艾滋病斗争的经历,呼吁全世界关注艾滋病患者,重视艾滋病的防治工作,他因此成为国际知名人物。恩科西与艾滋病顽强斗争的事迹鼓舞了南非,甚至世界上千千万万个艾滋病患者。
南非是世界上艾滋病感染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在约4300万人口中,艾滋病感染者高达470万,即9个人中就有一位艾滋病感染者。
2. 文采丰富的前辈们 给点人面对死亡豁达能表示心情名言或句子
诚实的说,这些是我空间里自己写的句子,看看能不能符合你的要求吧。
孤独的人有时候是因为太热情,太想表达,却得不到理解,无法释放,便陷入了自我的世界。但犹如幽梦影上说的那样,人生有一知己,可以不恨,许多孤独的人还是有知己,但是不幸的是,很多的知己是无法在自己的身边交流的,需要时间来充当媒介。
当你下决心去奋斗时,有人泼你冷水,要知道他再嫉妒你有这样的勇气,害怕你成功,那么,就让他更害怕吧,你要做的就是气他气他,气到他开始敬佩你。
乱想往往比结果更可怕。
懒惰是一种自私的习惯。
我们之所以喜欢经历时间沧桑的东西,可能是想感受那种超越时空的厚重,那经过千万人的膜拜与欣爱的物什,是无数感情的凝结,对古今是非的见证,让我们有一种更加成熟的责悟与清晰的向往,或许也是我们本能中对长生的敬畏与期盼,使我们的思维更加深邃的渴望
性格中包含着,你经过很多的潜移默化后认为什么好,什么不好,什么相信,什么不相信,而且是根深蒂固,仿佛与生俱来的那种直觉。
崇拜一个人,是因为他满足了你的欲望和需要,或者是你同类的梦中至深的向往,同样,喜欢追逐某个朋友,也是因为她满足了你的欲望,唤起了你的某些天性。
人活着最重要的事情看来就是找理由。
励志书基本上都是在进行找理由的工作。
因为害怕孤独,所以人需要分享
思维才是最大的黑洞,是永不过时的游戏机与游乐场
可能中国古代以来的固执思想,既因许多觉得自己体内流的是黄金之人的私欲的习惯,又因为即使是美丽的文学,也用无所不在的套子套住了自诩为想要有清明人格的正义者,中国的思维都是在套子里跳舞,发散不出来,想象力永远是那几个或云淡风轻,或悲啊悲啊的事物。
悲哀的青蛙,他的狂妄是随着努力与成功的增加而与日俱增的。他自己还觉得小溪就是大海,云朵就是天空,反而嘲笑别人的视力有问题。
世界上与我而言,最害怕的事莫过于有一天再也找不到一件让自己感动的一塌糊涂的事物,冷莫复冷漠的观望着一切,失去心脏跳下去的理由,所以宁愿所有,也不想让灵魂被刺激到无感。
任何事情都有价值,好的坏的,只是看利用的方式与程度,比如,手轻轻的叫拍,重重的叫打。
淡淡的活着,就是如空气般很泛滥很普通的存在,却又使自己和他人觉得不可缺少。
深刻是很多美感重叠的结果,或眨眼般轻盈的划过,或重重的落于心灵深处,心醉的是隐藏于其中的不可捉摸,因为最吸引人的就是不可琢磨的东西。
天天想着死亡的未知与可怕,你会不知道生的意义,而你唯一要做的便是尽力学,因为多一些钱和技能,你的寿命肯定能比别人延长一分。
诗是一种华美的拐弯抹角,有些个寻常道理,换个马甲,变成了经典
估计人的骨子里面就有着想要获取荣誉与资本的欲念,祖先的渊源之所以能带来即使是公平年代也有的尊卑之心,只是被金钱的经济重量和权利所远离和淡化罢了,否则现在听说xx公主,人还是又敬畏与讨好之心呢?是因为人的本质或些许本能是自私的,虚荣的,我们深深的渴望着分等级,渴望着成为凌驾别人之上特别的存在。
每一个民族的文化或许都有契合人心灵深处的某一种情感的特质,所以才会令人向往。
或许人类尊严的发展是一种附属品的成长,一条开口向下的抛物线,从简单的纯质夹杂自然崇拜和动物本能的聚合生存,平等,崇尚纯粹的武力的不自知,到生产力加深私利后,不知道怎样发泄的那种思维本能的提炼后,人的悲愤或报复的极端分化,这种极端经历了人类历史的大多数,再随着生产力的进步,成长为表面的平等。
叛逆可能是最牛角尖,但是也是自己对自己的创新。不仅是对他人的否定,更多的是对自己的否定。
古代的屈服力源于人的不自信与教育上勾起人性中很容易被刺激的顺从,聪明的人以它为底,侵占财富。
3. 应怎样面对死亡
死亡,对于中国古代文人来说,是道德的最高峰。
孟子说:“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其意不言自明,表明将舍身殉道,九死不悔。儒家认为人应当为“忠孝仁义礼智悌信”这八德而死,但这却回避了死亡的话题。因为多数人或死于战乱或死于疾病与衰老,他们的死并发不伴随生与义的决择。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在他看来,人活在世上有高低贵贱,就是死也要分轻重凡俗的。可是“死去原知万事空。”人死不过是三尺黄土埋枯骨,千里孤坟百世哀,难道封建等级意识要从生延续到死吗?死亡对死者而言是相同的结局:死亡将记忆和生命一股脑儿抹掉。他生活的印迹将会被漫长的时间洗刷干净;他的喜怒哀乐将会消散在空中;也许他的作为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后人享受着他的成果,阅读着他的传记并铭记着他。他的传记或是聊聊数语或是洋洋洒洒千万言,但是与一个人沧桑曲折的一生相比,这也太微不足道了。一个人的死亡对于生者而言,会给他们的生活与情感带来影响,甚至成为他们一生难以抹去的烙印。
相传孔子门人子路被人追杀,临死前喊道:“君子死,冠不免。”面对死亡,他应是潇洒的了。但反过一想,这与“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儒家名言何其相似?一方面即使是死也不可以撼动人的尊严,当真可敬;另一方面临死前对“礼节”仍然念念不忘,渴望一个“君子”式的死法,好强烈的封建等级意识!
是啊,对待死亡,要顺其自然,也就得到了自由。死亡与生命都是自然的产物,甚至婴儿出生比死亡更加痛苦。而且人之一生与人类历史或是宇宙之历史相比,更是渺小至极。正所谓“蜗牛角上争何事;电光石火寄此生。”
4. 表达死亡的句子
表达死亡的句子:
1. 原来死亡也不过如此:世界黑漆漆的一片,没有任何光源罢了。
2. 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死亡的那一瞬间;死亡也并不困难,困难的是活下来。
3. 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当我在等待死亡的时候,死亡也正在等我,在我们彼此相遇的刹那才能体会。所有的所有不过如此!
4. 人们都很害怕死亡,实际上活着要比死亡更可怕。
5. 多数人都恐惧死亡,我却认为相对于死亡,永生更加可怕。
6. 死亡本身,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死亡的,过程。
7. 死亡所在,我不在彼。我之所在,死亡不至。何忧之有?
8. 困于情,伤于钱,人类不能解决,死亡命题由死亡解决。
9. 单纯的死亡不会让人从这个世界消失,当被活着的人忘记时,人才算真正死亡。
10. 活着是为了躲避死亡,而活着的意义在于追逐死亡。
11. 死亡并不一定痛苦,死亡也可以是对痛苦的一种救赎。
12. 死亡是活过的生命,生活是在路上的死亡。
13. 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14. 没有什么比等待将要到的死亡更可怕,也许死亡不可怕,我们都一样,从出生到离开,到在等待死亡,但我们都不会恐惧遥远的死亡。
15. 因为无比热爱生命,所以无比尊重死亡,一种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16. 鲜活的生命突然消失,突然成一堆黄土和一把灰,是我们大多数人心理难以承受的,可是,这是一条必经的路,也是一条解脱的路,生和死都在一笑之间,看懂了,就什么都明白了。
17. 死亡只不过是一个拷问人性的“炼狱”,其实一开头所有的主角全都已经死了。
18. 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了时间。
19. 死亡威胁生命,死亡无法逆转,死亡无处不在,死亡定格记亿,死亡凝固时间,死亡使短暂的东西变成永恒。
20. 生命不过是一场注定惨败的棋局,我们无路可退,跌撞前行,以死亡为最终使命,从来不问前路是一袭红毯,还是万丈深渊。
21. 承受痛苦,比死亡更需要勇气。
22. 人类潜意识里畏惧的并非身体的死亡,而是对恍惚没有来过此世充满了隐忧。
23. 最后一个要消灭的敌人是死亡。
24. 因为死亡无处不在,所以生命才可贵。
25. 不要害怕死亡,因为死亡是在没有出生时已经就被赐予的结果。
5. 名人从容面对死亡的故事
1、阿基米德的故事:公元前212年罗马军队攻入叙拉古,并闯入阿基米德的住宅,看见一位老人在地上埋头作几何图形,士兵将图踩坏。
阿基米德怒斥士兵:『不要弄坏我的图!』士兵拔出短剑,刺死了这位旷世绝伦的大科学家,阿基米德竟死在愚蠢无知的罗马士兵手里。人们为纪念他便在其墓碑上刻上球内切于圆柱的图形,以纪念他发现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均为其外切圆柱体积和表面积的三分之二. 德国数学家高斯在他研究发现了正十七边形的尺规作法后,便放弃原来立志学文的打算 而献身于数学,以至在数学上作出许多重大贡献.甚至他在遗嘱中曾建议为他建造正十七边形的棱柱为底座的墓碑.2、布鲁诺的故事 一六〇〇年,罗马。
亚平宁半岛上的阳光是和煦的,台伯河水被照得闪闪发亮。雪已经在融化哪怕远处山顶还是白茫茫的,毕竟是春天临近了。
一幢灰色石头砌的、顶上盖着铅皮的房子,和周围有着高高尖顶的教堂和宫殿比起来,真像一座坟墓。这就是名震世界的宗教裁判所的囚房。
在那个时代,以罗马教皇为首的天主教的权统治着亚平宁半岛上的各个国家。他们设立了残酷的宗教法庭,专门对付那些发表与《圣经》教义相违背的主张的人。
他们把这些人叫做“异端”。 现在,从囚房的狭小的、隔着铁栅的窗户望进去,可以看到有几个穿着红色、黑色或白色长袍,头上戴着尖尖的高帽子的人,围在一条板凳四周。
板凳上捆着一个头发又长又脏、胡子像野草、衣服破成一片片的人。在他脚下,有一锅热腾腾的油,一个穿黑衣服的人把油一勺勺地泼到他的脚上,每泼一下,他就抽搐一下,并且发出迷迷糊糊的咿呀声。
“他在说些什么呀?”穿红衣服的人问其余的人。其中一个回答道:“他说,高加索山上的冰川,也不能够冷却他心头的火焰。”
“真是魔鬼一样顽固的人!” 红衣主教诅咒着,然后又在胸前画一个十字,哺哺地祈祷起来:“主啊,让他扔掉那些可怕思想吧。” ……乔尔丹诺·布鲁诺昏迷过去了,到晚上,他才冷醒过来,脚上像有几千把刀在剜割着。
铅皮屋顶的囚房,像冰箱一样寒冷。可是,他的心头是热辣辣的,有一种说不出的纷乱、恐怖而又烦躁的感觉在搅扰着他。
“不,我不反悔!”他轻轻地、坚定地说,“哪怕像塞尔维特一样被他们烧死。我认为胜利是可以得到的,而且要勇敢地为它奋斗。”
五十年来的生活,一页一页地展示在他面前。他回忆起过去的日子,从四亿中,他总是找得到安慰和力量的。
小乔尔丹诺出生在景色明媚的那不勒斯附近的一个小城镇上。到十岁的时候,贫穷的父亲不得不把孩子送到修道院去。
修道院,对于穷人说来,除了当兵以外,几乎是唯一的出路了。在修道院一直呆到二十二岁,他也成了一个僧侣。
然而,像驴子一样的僧侣生活跟热情、敏感、爱知识像爱阳光一样的布鲁诺是多么不调和啊。别的僧侣都是这样子的:《圣经》上既然说上帝创造了天和地,又创造了太阳、月亮和众星来照耀大地,那么上帝就是一切的主宰了,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呢?可是“胆大妄为”的哥白尼却说什地球只是围绕着太阳运转的 一颗星球。
难道说,被路德叫做“疯子”的哥白尼会比上帝的儿子耶稣的话更正确吗,这种念头,连想一想都是可怕的。 布鲁诺却为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所感动了。
在寂寞的深夜里,修道院的僧侣们都睡着了以后,年轻的乔尔丹诺贪婪地追求着科学的真理。叛逆的火种在他内心燃烧起来,他写了一篇做《诺亚方舟》的短文。
诺亚方舟是《圣经》上的故事,说是某次洪水暴发以前,诺亚先造好大方舟,把世界上的动物都拯救了。在这篇文章中,布鲁诺安排了这么一场讨论:动物们在争辩谁世界上最好的,结果一致公认为驴子。
作者感唱地写着:“噢,神圣的驴子一样的愚蠢,神圣的不学无术,神圣的痴呆和虔诚啊!你使得人们的心地这样的纯良,在你面前,简直没有什么智慧知识哩。”在这篇文章中,布鲁诺不但尖锐地抨击了那些闭着眼睛重复着《圣经》教条的僧侣“学者”们,连罗马教廷,连一向被认为权威的亚里土多德,他都表示怀疑和讥讽。
有人向罗马教廷控告布鲁诺是“异端”,“罪状”一共有一百三十条。在布鲁诺周围,开始布满了恶毒的监视的眼睛。
他逃亡了。在意大利的各个城镇——土伦、热那亚、威尼斯、帕都亚——流亡了三年,这些城市也和那不勒斯一样,到处是残酷的镇压异端的机构——宗教裁判所,大学里则充满了亚里土多德的信徒。
最后,乔尔丹诺·布鲁诺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乡,自己热爱的土地,越过阿尔卑斯山,逃亡到国外去。 从一五七八到一五九一这十三年间,乔尔丹诺·布鲁诺的足迹几乎踏遍了整个欧洲。
他到过日内瓦、图卢兹、巴黎、伦敦、美因兹、威斯巴登、马尔堡、威登堡、布拉格、法兰克福。他在许多大学里的讲课轰动了这些城市,他写的小册子使虔诚的天主教徒和基督教徒战栗,而青年人则用热情的掌声和欢呼来迎接这个“不安分的”教授。
他的博学、热情,滔滔不绝的口才,尖刻的讽刺,尤其是他的大胆的思想,他的天才的臆测,像火把一样点着了每个青年人的心。 就在长时间的流亡岁月中,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关于宇宙的理论。
“星星,。
《在细雨中呼喊》30句经典语录,道尽命运与生死的真谛!
1.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了时间。
2.生的终止不过一场死亡,死的意义不过在于重生或永眠。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时间。
3.当人们无法选择自己的未来时,就会珍惜自己选择过去的权利。回忆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可以重新选择,可以将那些毫无关联的往事重新组合起来,从而获得了全新的过去。
4.回首往事或者怀念故乡,其实只是在现实里不知所措以后的故作镇静。
5.当一个人独自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在日落时让嘴角露出一丝微笑,他孤独的形象似乎值得同情,然而谁又能体会到他此刻的美妙旅程?他正坐在回忆的马车里,他的生活重新开始了,而且这一次的生活是他自己精心挑选的。
6.现在眼前经常会出现模糊的幻觉,我似乎能够看到时间的流动。时间呈现为透明的灰暗,所有一切都包孕在这隐藏的灰暗之中。我们并不是生活在土地上,事实上我们生活在时间里。田野、街道、河流、房屋是我们置身时间之中的伙伴。时间将我们推移向前或向后,并且改变着我们的模样。
7.我突然发现逃跑的意义,它使惩罚变得遥远,同时又延伸了快乐。
8.事实上我过去和现在,都不是那种愿为信念去死的人,我是那样崇拜生命在我体内流淌的声音。除了生命本身,我再也找不出活下去的另外理由了。
9.活着的人是无法看清太阳的,只有临死之人的眼睛才能穿越光芒看清太阳。
10.我不再装模作样的拥有很多友人,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
11.直到很久以后,我才感到她其实并不可怕,她只是沉浸在我当时年龄还无法理解的自我与孤独之中,她站在生与死的界线上,同时被两者抛弃。
12.河水在月光下潺潺流动,一些来自陆地的东西在河面上随波逐流,河水流淌的声音与往常一样清脆悦耳。刚刚吞没了我弟弟的河流,丝毫没有改变一如既往的平静。
13.时间呈现为透明的灰暗,所有的一切都包孕在这隐藏的灰暗之中。我们并不是生活在土地上,事实上我们生活在时间里。
14.回忆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可以重新选择,可以将那些毫无关联的往事重新组合起来,从而获得了全新的过去,而且还可以不断地更换自己的组合,以求获得不一样的经历。
15.我们并不是生活在土地上,事实上我们生活在时间里。田野、街道、河流、房屋是我们置身时间之中的伙伴。时间将我们推移向前或者向后,并且改变着我们的摸样。
16.生者将死者埋葬以后,死者便永远躺在那里,而生者继续走动。这真实的场景是时间给予依然浪迹在现实里的人的暗示。
17.回首往事或者怀念故乡,其实只是在现实里不知所措以后的故作镇静,即便有某种抒情伴随着出现,也不过是装饰而已。
18.我曾经赋予自己左右过去的特权,我的写作就像是不断地拿起电话,然后不断地拨出一个个没有顺序的日期,去倾听电话另一端往事的发言。
19.脚下是松软的泥土和迎风起舞的青草。阳光那时候似乎更像是温和的颜色涂抹在我们身上,而不是耀眼的光芒。
20.当漫漫的人生长途走向尾声时,财富荣耀也成为身外之物,记忆却显得弥足珍贵,一个偶然被唤醒的记忆,就像是小小的牡丹花一样,可以覆盖浩浩荡荡的天下事。
21.我开始喜欢行走,这是苏宇遗留给我的爱好,行走时思维的不断延伸,总能让我轻而易举的抵达过去,和昔日的苏宇相视而笑。
22.这个可怕的亡灵具有旧时代的严厉,他用自己的平庸去教育两个和他一样平庸的儿子,而且异想天开地指望他们光耀祖宗。
23.过早的自由使他像扛着沉重的行李一样,扛着自己的命运,在纷繁的街道上趔趔趄趄不知去向。
24.我祖父在失去妻子的最初几年里,寂寞和忧伤使他对祖母的往事充满热情,当他灰暗的眼睛闪闪发亮时,我祖母就在他的话语里复活了。
25.有时我也会因为寂寞而难以忍受空虚的折磨,但我宁愿以这样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自尊,也不愿以耻辱为代价去换取那种表面的朋友。
26.这个垂暮的老人,在即将与亡妻相遇和彻底诀别尘土飞扬的人世之间曾经无从选择。他整整九年时间犹豫不决,当他最后感到死亡已经无法回避地来到时,他的眼泪表达了对艰难尘世是如何依依不舍。
27.成长的道路上,让人不知所措的真实接踵而来,所有的人都无处藏身。我们恐惧又茫然,我们根本一无所知,我们在黑暗中战栗,在恐惧中触摸至乐,欲望像潮水一样来临,势不可挡,对美的憧憬闪亮了梦境却又旋即破灭。因为禁忌而神秘,因为无知而恐惧,因为压抑而冲动,因为快乐而战栗,青春期的黑暗正在吞噬着我们,竹子拔节的喜悦让位于蛹虫化蝶的痛苦。
28.因为当人们无法选择自己的未来时,就会珍惜自己选择过去的权利。回忆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可以重新选择。
29.我内心涌来的悲哀倒不是冯玉青对我的遗忘,而是我第一次亲眼目睹到美丽的残酷凋零。那个站在屋前迎着朝阳抬起双臂梳头的冯玉青,在我此后的记忆里已经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尘土。
30.我坚信他可以直视阳光,因为这是他最后的目光,因为他付出的代价是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