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柯的名言
时间:2022-04-13 13:11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福柯的名言
1. 福柯的话语权利出自哪本著作
话语即权力的提出,最早是在福柯的《话语的秩序》一书中。
福柯在《话语的秩序》以及1970年法兰西学院的就职讲座上第一次提到了话语与权力的结合:很明显,话语绝对不是一个透明的中性要素——性在当中放下屠刀,政治在其中安定团结——话语其实是某些要挟力量得以膨胀的良好场所。
话语乍看上去好像空无一物——话语与禁令交锋的地方恰恰说明了它与欲望和权力的联系,这很好理解,正如心理分析所告诉我们的:话语无非就是表白(或者遮掩)欲望。
话语同时也是争夺的对象,历史不厌其烦的教诲我们:话语并不是转化成语言的斗争或统治系统,它就是人们斗争的手段和目的,话语是权力,人通过话语赋予自己权力
2. 福柯的话语权利出自哪本著作
话语即权力的提出,最早是在福柯的《话语的秩序》一书中。
福柯在《话语的秩序》以及1970年法兰西学院的就职讲座上第一次提到了话语与权力的结合:很明显,话语绝对不是一个透明的中性要素——性在当中放下屠刀,政治在其中安定团结——话语其实是某些要挟力量得以膨胀的良好场所。话语乍看上去好像空无一物——话语与禁令交锋的地方恰恰说明了它与欲望和权力的联系,这很好理解,正如心理分析所告诉我们的:话语无非就是表白(或者遮掩)欲望。
话语同时也是争夺的对象,历史不厌其烦的教诲我们:话语并不是转化成语言的斗争或统治系统,它就是人们斗争的手段和目的,话语是权力,人通过话语赋予自己权力。
3. 论述福柯的具体思想
福柯的思想核心可以从他的名言——“人死了”来看出。
他的“人死了”承接尼采所说的“上帝死了”。尼采是对中世纪压制人类理性的神权进行批判,而福柯则是对工业时代中人道主义的主体性崇拜与本质主义崇拜的批判。因为对人的主体性的过度强调否定了人作为一种复杂多元化的个性存在,而在本质主义的追问中,由于对本质的追求,抽取掉了很多所谓非本质因素,而这些因素恰恰是人性中最具有多元色彩的部分。因此,福柯认为,这个时代的“人”已经死去,取而代之就该是强调个性多元,反本质与无中心的后现代状态。
他的主要著作《癫狂与文明》、《性史》、《规训与惩罚》等,都贯穿着这样的核心思想。
4. 求十位著名历史学家的名言
牛津大学著名历史学家威尔逊:与其说英美两国是兄弟关系,不如说英美是母子关系
著名历史学家麦考莱曾给一个小女孩写信说,如果有人要我当最伟大的国王,一辈子住在宫殿里,有花园、佳肴、美酒、大马车、华丽的衣服和成百的仆人,条件是不允许我读书,那么我决不当国王。 我宁愿做一个穷人,住在藏书很多的阁楼里,也不愿当一个不能读书的国王
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埃及是尼罗河的礼物
阿基米德::“等我算完这道题再去
著名历史学家梁启超评价管仲:是“国史上第一流人物
郭沫若:要使祖国早日觉醒”,“必须创立新文学
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历史学家范文澜评价林则徐: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福柯在其《规训与惩罚》的书中提出:工厂、学校与部队是对人身体规训的三个重要的空间
柏拉图: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
谢谢采纳
5. 二十位可知论哲学家的名人名言
使一切非理性的东西服从于自己,自由地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去驾驭一切非理性的东西,这就是人的最终目的。——费希特
凡是现实(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存在)的就是现实的。——黑格尔
万物的和平在于秩序的平衡,秩序就是把平等和不平等的事物安排在各自适当的位置上。——奥古斯丁
凡是活着的就应当活下去。——费尔巴哈
假如进化的历史重来一遍,人的出现概率是零。——古德尔
客观世界只是精神原始的,还没有意识的诗篇——谢林
凡夫俗子只关心如何去打发时间,而略具才华的人却考虑如何应用时间。——叔本华
我们喜欢别人的敬重并非因为敬重本身,而是因为人们的敬重所带给我们的好处。——爱尔维修
人类的生命,并不能以时间长短来衡量,心中充满爱时,刹那即永恒。——尼采
荣誉的桂冠是用荆棘编织而成的。(卡莱尔)
什么是成功的秘决: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爱因斯坦)
只有正视自己的无知,才能扩大自己的知识。
我不愿有一个装满东西的头脑,而宁愿有一个思想开阔的头脑。(蒙田)
把你的名字刻在人心上,而不是大理石上。 (爱迪生)
生命的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贡献计算。(裴多菲)
懒鬼起来吧!别再浪费生命,将来在坟墓里有足够的时间让你睡觉。(富兰克林)
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动摇,动摇生失败。(培根)
在时间的钟上,只有两个字—现在。(莎士比亚)
时间有虚实长短,全看人们赋于它的内容怎样。(马克)
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何塞,马蒂)
节约—穷人的财富,富人的智慧。(大仲马)
你最珍重的品德是什么?—朴素。(马克思)
奉承的话,比杀人的刀还狠。(奥古斯丁)
对真理沉默等于为谬误呼喊。
世界上最伟大的美德是爱祖国。(赫,鲍特夫)
清白的良心是一个温柔的枕头。(安徒生)
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于大地之上。——荷尔德林
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非事物的总和。——维特根斯坦
人的意识屈从于物化结构。——卢卡奇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
科学家在思想中给予我们以秩序;道德在行动中给予我们以秩序;艺术才在对可见、可触、可听的外观的把握中给予我们以秩序。——卡西尔
物体的意义是通过它被己身看到的方向而确定的。——梅罗.庞蒂
我不能给自己或是别人提供那种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的快乐。这种快乐对我来说毫无意义,我也不能围绕它来安排自己的生活。——福柯
科学性的语言游戏希望使其说法成为真理,但却没有能力凭自己的力量,将其提出的道理合法化。——利奥塔
任何一种哲学思想只要是它能够自圆其说,它就具有某种真正的知识。——罗素
在任何事物中,美和善二者的本质特征都是相符的,因为它们正是建立在同一形式的基础上,所以善被我们颂扬为美。——托马斯.阿奎那
6. 求一些哲学名家说过的名言~
思想不是你要它来它便来,而是由它自己决定它的来去。
——叔本华 我除了知道我的无知这个事实外一无所知。——苏格拉底 水是万物之本源,万物终归于水。
——泰勒斯 使一切非理性的东西服从于自己,自由地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去驾驭一切非理性的东西,这就是人的最终目的。——费希特 凡是现实(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存在)的就是现实的。
——黑格尔 万物的和平在于秩序的平衡,秩序就是把平等和不平等的事物安排在各自适当的位置上。——奥古斯丁 凡是活着的就应当活下去。
——费尔巴哈 假如进化的历史重来一遍,人的出现概率是零。——古德尔 客观世界只是精神原始的,还没有意识的诗篇——谢林 凡夫俗子只关心如何去打发时间,而略具才华的人却考虑如何应用时间。
——叔本华 我们喜欢别人的敬重并非因为敬重本身,而是因为人们的敬重所带给我们的好处。——爱尔维修 人类的生命,并不能以时间长短来衡量,心中充满爱时,刹那即永恒。
——尼采 真理是时间的产物,而不是权威的产物。——培根 权利的相互转让就是人们所谓的契约。
——霍布斯 给我物质,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康德 一切确定的皆否定。
——斯宾诺莎 知识归根结底由经验而来。——洛克 没有物体,只有运动。
——伯格森 一开始,问题就是要把纯粹而缄默的体验带入狡湟庖宓拇看獗泶镏小——胡塞尔 思就是在的思,……思是在的,因为思由在发生,属于在。同时,思是在的,因为思属于在,听从在。
——海德格尔 思最恒久之物是道路。——海德格尔 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于大地之上。
——荷尔德林 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非事物的总和。——维特根斯坦 人的意识屈从于物化结构。
——卢卡奇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 科学家在思想中给予我们以秩序;道德在行动中给予我们以秩序;艺术才在对可见、可触、可听的外观的把握中给予我们以秩序。
——卡西尔 物体的意义是通过它被己身看到的方向而确定的。——梅罗.庞蒂 我不能给自己或是别人提供那种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的快乐。
这种快乐对我来说毫无意义,我也不能围绕它来安排自己的生活。——福柯 科学性的语言游戏希望使其说法成为真理,但却没有能力凭自己的力量,将其提出的道理合法化。
——利奥塔 任何一种哲学思想只要是它能够自圆其说,它就具有某种真正的知识。——罗素 在任何事物中,美和善二者的本质特征都是相符的,因为它们正是建立在同一形式的基础上,所以善被我们颂扬为美。
——托马斯.阿奎那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的首要价值一样。——罗尔斯 那隐藏着的宇宙本质自身并没有力量足以抗拒求知的勇气。
对于勇毅的求知者,它只能揭开它的秘密,将它的财富和奥妙公开给他,让他享受。——黑格尔 能被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
——伽达默尔 本文之外,别无它物。——德里达 存在就是统摄。
——雅斯贝尔斯 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无知,粗浅的无知存在于知识之前,博学的无知存在于知识之后。——蒙田 谁占有法律语言谁就占有相关的资源和利益。
——布迪厄 在这个世界上,平等地待人和试图使他们平等这两者之间的差别总是存在。前者是一个自由社会的前提条件,而后者则象D?托克维尔描述的那样,意味着“一种新的奴役方式”。
——哈耶克 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不知自己过失是最大的病痛。 ——亚里士多德 惊奇是哲学家的感觉,哲学开始于惊奇。
——柏拉图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莱布尼茨 知识是为了预见,预见是为了权力。——孔德 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
——卡尔.波普尔 目的总是为手段辩护。——马基雅维利 人有自由意志,成人成兽全靠自己。
——卢克莱修 人生的本质在于运动,安谧宁静就是死亡。——帕斯卡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因为无论是这条河还是这个人都已经不同。
——赫拉克利特 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之为自由的人——毕达哥拉斯 认识错误是拯救自己的第一步。——伊壁鸠鲁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如何存在的尺度,也是非存在者的尺度——普罗泰戈拉 万物所由之而生的东西,万物消灭后复归于它。
——阿那克西曼德 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 习惯就是人生的最大指导。
——休谟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卢梭 人在生存每一瞬间,都是在必然性掌握之中的被动工具。——霍尔巴赫 作为瞬间,它当然是短暂的……然而,它却是决定性的,是充满永恒的。
——克尔凯郭尔 我象村里最年轻的人一样年轻,象村里最年迈的人一样年迈。——泰戈尔 痛苦就是被迫离开原地。
——康德 水是最好的。——泰勒斯(古希腊) 苏格拉底,从不著书立说,推崇“无拘无束的辩论或讨论”。
比较出名的一句是,他被法庭判死刑后安详地说——“死别的时辰已经到了,我们各走各的路吧——我去死,你们去活。哪一个更好,唯有神才知道。
7. 请举例世界上的著名哲学家以及他们各自的主要思想和经典名言
*人在生存每一瞬间,都是在必然性掌握之中的被动工具.——霍尔巴赫*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卢梭*习惯就是人生的最大指导. ——休谟*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水是万物之本源,万物终归于水.——泰勒斯 *万物所由之而生的东西,万物消灭后复归于它.——阿那克西曼德*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如何存在的尺度,也是非存在者的尺度.——普罗泰戈拉 *认识错误是拯救自己的第一步.——伊壁鸠鲁*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之为自由的人 --毕达哥拉斯*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因为无论是这条河还是这个人都已经不同.”——赫拉克利特*人生的本质在于运动,安谧宁静就是死亡.——帕斯卡*人有自由意志,成人成兽全靠自己.——卢克莱修*目的总是为手段辩护.——马基雅维利*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卡尔·波普尔*知识是为了预见,预见是为了权力.——孔德*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莱布尼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当其时命而大行乎天下,则返一无迹;不当其时命而大穷乎天下,则深根宁极而待:此存身之道也.——庄子*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我唯一知道的,是我一无所知.——苏格拉底*惊奇是哲学家的感觉,哲学开始于惊奇.——柏拉图*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不知自己过失是最大的病痛. ——亚里士多德*给我物质,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康德 *他人即地狱——萨特*使一切非理性的东西服从于自己,自由地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去驾驭一切非理性的东西,这就是人的最终目的.——费希特*凡是现实的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就是现实的.——黑格尔*万物的和平在于秩序的平衡,秩序就是把平等和不平等的事物安排在各自适当的位置上.——奥古斯丁*凡是活着的就应当活下去.——费尔巴哈*客观世界只是精神原始的,还没有意识的诗篇——谢林*凡夫俗子只关心如何去打发时间,而略具才华的人却考虑如何应用时间. ——叔本华*我们喜欢别人的敬重并非因为敬重本身,而是因为人们的敬重所带给我们的好处.——爱尔维修*人类的生命,并不能以时间长短来衡量,心中充满爱时,刹那即永恒.——尼采*真理是时间的产物,而不是权威的产物.——培根*我思故我在.——笛卡儿*权利的相互转让就是人们所谓的契约.——霍布斯*一切确定的皆否定.——斯宾诺莎*知识归根结底由经验而来.——洛克*没有物体,只有运动.——伯格森*一开始,问题就是要把纯粹而缄默的体验带入到其意义的纯粹表达之中. ——胡塞尔*思就是在的思,……思是在的,因为思由在发生,属于在.同时,思是在的,因为思属于在,听从在.——海德格尔*思最恒久之物是道路.——海德格尔*他人就是地狱.——萨特*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于大地之上.——荷尔德林*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非事物的总和.——维特根斯坦*人的意识屈从于物化结构.——卢卡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科学家在思想中给予我们以秩序;道德在行动中给予我们以秩序;艺术才在对可见、可触、可听的外观的把握中给予我们以秩序.——卡西尔*物体的意义是通过它被己身看到的方向而确定的.——梅罗.庞蒂*凭什么用“不结婚的男人”去定义“单身汉”.——奎因*虽然它们的属性有赖于我们如何思考,但它们不依赖于我们所认为的这些属性所是的东西.——皮尔士*我不能给自己或是别人提供那种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的快乐.这种快乐对我来说毫无意义,我也不能围绕它来安排自己的生活.——福柯*科学性的语言游戏希望使其说法成为真理,但却没有能力凭自己的力量,将其提出的道理合法化.——利奥塔*任何一种哲学思想只要是它能够自圆其说,它就具有某种真正的知识.——罗素*在任何事物中,美和善二者的本质特征都是相符的,因为它们正是建立在同一形式的基础上,所以善被我们颂扬为美.——托马斯.阿奎那*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的首要价值一样.——罗尔斯*那隐藏着的宇宙本质自身并没有力量足以抗拒求知的勇气.对于勇毅的求知者,它只能揭开它的秘密,将它的财富和奥妙公开给他,让他享受. ——黑格尔*能被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伽达默尔*本文之外,别无它物.——德里达*存在就是统摄.——雅斯贝尔斯*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无知,粗浅的无知存在于知识之前,博学的无知存在于知识之后.——蒙田*谁占有法律语言谁就占有相关的资源和利益.——布迪厄*在这个世界上,平等地待人和试图使他们平等这两者之间的差别总是存在.前者是一个自由社会的前提条件,而后者则象D·托克维尔描述的那样,意味着“一种新的奴役方式”.——哈耶克。
8. 二十位可知论哲学家的名人名言
使一切非理性的东西服从于自己,自由地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去驾驭一切非理性的东西,这就是人的最终目的。
——费希特凡是现实(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存在)的就是现实的。——黑格尔万物的和平在于秩序的平衡,秩序就是把平等和不平等的事物安排在各自适当的位置上。
——奥古斯丁凡是活着的就应当活下去。——费尔巴哈假如进化的历史重来一遍,人的出现概率是零。
——古德尔客观世界只是精神原始的,还没有意识的诗篇——谢林凡夫俗子只关心如何去打发时间,而略具才华的人却考虑如何应用时间。——叔本华我们喜欢别人的敬重并非因为敬重本身,而是因为人们的敬重所带给我们的好处。
——爱尔维修人类的生命,并不能以时间长短来衡量,心中充满爱时,刹那即永恒。——尼采荣誉的桂冠是用荆棘编织而成的。
(卡莱尔)什么是成功的秘决: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爱因斯坦)只有正视自己的无知,才能扩大自己的知识。
我不愿有一个装满东西的头脑,而宁愿有一个思想开阔的头脑。(蒙田)把你的名字刻在人心上,而不是大理石上。
(爱迪生)生命的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贡献计算。(裴多菲)懒鬼起来吧!别再浪费生命,将来在坟墓里有足够的时间让你睡觉。
(富兰克林)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动摇,动摇生失败。(培根)在时间的钟上,只有两个字—现在。
(莎士比亚)时间有虚实长短,全看人们赋于它的内容怎样。(马克)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
(何塞,马蒂)节约—穷人的财富,富人的智慧。(大仲马)你最珍重的品德是什么?—朴素。
(马克思)奉承的话,比杀人的刀还狠。(奥古斯丁)对真理沉默等于为谬误呼喊。
世界上最伟大的美德是爱祖国。(赫,鲍特夫)清白的良心是一个温柔的枕头。
(安徒生)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于大地之上。——荷尔德林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非事物的总和。
——维特根斯坦人的意识屈从于物化结构。——卢卡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科学家在思想中给予我们以秩序;道德在行动中给予我们以秩序;艺术才在对可见、可触、可听的外观的把握中给予我们以秩序。——卡西尔物体的意义是通过它被己身看到的方向而确定的。
——梅罗.庞蒂我不能给自己或是别人提供那种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的快乐。这种快乐对我来说毫无意义,我也不能围绕它来安排自己的生活。
——福柯科学性的语言游戏希望使其说法成为真理,但却没有能力凭自己的力量,将其提出的道理合法化。——利奥塔任何一种哲学思想只要是它能够自圆其说,它就具有某种真正的知识。
——罗素在任何事物中,美和善二者的本质特征都是相符的,因为它们正是建立在同一形式的基础上,所以善被我们颂扬为美。——托马斯.阿奎那。
追求快感而快意赴死|纪念福柯
米歇尔·福柯
1926—1984年
福柯的思维方式之所以显得极其新颖别致、引人入胜,在我看来关键就在于他对于死亡问题的关注。这种关注是坚定不移的,同时极具含糊性和概然性。他不仅以他的写作这种通俗易懂的形式,而且——我不无苛刻地相信这一点——还以施虐—受虐狂式的性行为这种深奥难解的形式,探索了死亡。
——[美]詹姆斯·E. 米勒《福柯的生死爱欲》
1984年,米歇尔·福柯因艾滋病在巴黎萨勒贝蒂尔医院病逝。他一生中数次尝试自杀,吸毒(从大麻直到迷幻药LSD),尝试S/M、同性恋活动,冒死参加各种抗议活动——自杀与癫狂、犯罪与惩罚、性爱与死亡这一类与“极限体验”(冒着死亡和变得疯癫的危险)密切相关的课题,自始至终都是福柯最感兴趣的研究领域。
福柯不仅通过写作,深入探讨了癫狂、犯罪、同性恋、吸毒乃至自杀等等反常行为的认识论意义,而且经常不断有意识地去实践这一类行为,拿自己的肉躯和心灵去试验,去感受临近精神崩溃、狂乱和死亡的种种“梦幻兴奋”,以期从中获取对“真实”的“顿悟”。
为探索“极限体验”,他主动地拥抱死亡,实实在在地贡献了自己的全部生命。今年,在福柯逝世34周年之际,我们来探讨福柯对死亡的思考与实践。
注:导读内容参考自《福柯的生死爱欲》译者序
福柯,这位极限体验中的酒神狄奥尼索斯式的舞者,死于1984年6月25日,享年57岁。
死亡是贯穿福柯一生的主题,他不仅作为一位哲学家终生在思考死亡,而且作为一位“哲学生活”的实践者,毕生都在尝试体验死亡。
在巴黎高师时,福柯曾用剃刀划破胸膛。他还尝试过割腕。他一生的言论中,都对自杀颇多赞誉。他终身迷恋于S/M、同性恋活动和吸食毒品,因为这些活动带来的“销魂”快感,能使他感到死亡的逼近。而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福柯赴加利福尼亚浴室(1982年被正式命名为艾滋病的首批病例,正是1980年在加利福尼亚和纽约的男同性恋社区被发现的)的行动已经有了一种自杀式耶稣殉道的意味。
快意赴死:无畏地追求快感
福柯写道,死亡是体验“一种绝对单纯的快感的无形之形”,一种“无限的快乐,它的坚忍不拔的准备过程,既无片刻的停顿也无预先的决定,将照亮你的全部生命”。
——《福柯的生死爱欲》
福柯死于艾滋病,这大概已经成为定论。他对于这种致死的疾病的态度,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他对死亡本身的态度。
可以确定的是,福柯是在明确知晓这一疾病的致死性与他自己行动的危险性的情况下,无畏地继续投身到对快感的追求之中的。(当然,这一追求另有其哲学意义)
或许与传统意义上的殉道者(例如耶稣,或许还可以算上尼采)不同的是,殉道者奔赴的是痛苦,而福柯则是在对追求快感的享受中蔑视死亡。这一点就使得福柯的“赴死”不能单单用“无畏”来解释。同时,福柯也曾说过,他进行极限体验的最大动力是好奇心。这就不禁令我们对福柯产生了这样一种想象:他并非传统意义上无畏地投身于苦难的勇敢者,而是一个略显奇怪的,在快乐与痛苦交织夹杂在一起的洪流中,一定程度上又忘却了痛苦的迷恋死亡者。区别在于,前者需要极大的意志与勇气,直面世界的混乱、苦难与危险,而后者是用一种积极的情感掩盖、稀释了痛苦与危险。
所以,无畏地投身于命运之洪流的福柯,他的无畏是某种快意引发的无畏。这种快意引发的无畏,与勇敢引发的无畏都能够直面与接受死亡。区别则在于,勇敢引发的无畏只是坦然接受痛苦与死亡,而快意引发的无畏却会不断地主动追求痛苦与死亡。这大概也是经历过无数苦难的行动者与深思熟虑过死亡的哲学家之间的区别。
自杀:生活这件艺术品的最终完成
一个人的死亡方式,作为他“整个生活”的顶点,仿佛可以在刹那间显示他的生活的“抒情内核”(lyrical core)。
—— 《福柯的生死爱欲》
詹姆斯·米勒在《福柯的生死爱欲》中写道,“归根结底,如若一个人的bios(生命)是按一件能表现‘纯粹超越性’的艺术品的样式塑造出来的,那么这一作品最合适的‘拱顶石’,便只能是对某种美好的死亡的从容接受了。”
真的只是“从容接受”吗?在福柯那里,似乎有一些区别。如我们之前提到过的,对死亡的坦然接受与对死亡的主动欲求,是有所区别的。毕生的自杀尝试,证明福柯显然不仅仅是坦然接受死亡,而且主动欲求着死亡。
加缪在《西西弗神话》一开篇便言明: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这一论断用在福柯身上也丝毫不显得有何不适恰。
我们或许能对福柯对死亡与自杀的迷恋做出一种尝试性的解释。对于我们理解福柯重要的一点是,他是把自己的一生当作创制一件艺术品来过的。
死亡对于这件艺术品来说,是其界限,好似筑造一座建筑,死亡是最后一块“拱顶石”。除了要将生活创制为一个艺术品之外,同样重要的是,这件艺术品是由创制者本人创造出来的,而不是外在的偶然性——如风化、水蚀岩石一般“自然”形塑出来的。那么,作为这件艺术品的最后一笔线条、最后一块砖石,它当然也应由创制者本人“自由”、主动地完成。从这种意义上说,自杀就显得格外必要且诱人了。它意味着对一个人一生中最后瞬间的创造。自我主动创造自己的死亡,而不是顺从一种必然性。
死亡,大概是具有最强的必然性之事。如果在这等必然之事中,仍旧能渗透入一些个人的意志,那对于一生钟爱反抗各种必然性的福柯来说,岂不是一种巨大快感的来源?
他还在另一篇文章(发表于1979 年)里写道,自杀是“一种最单纯的快乐”。人们应该“一点一点地”为自杀的行动做准备——“装饰它,安排所有的细节,找到各种要素,想象它,选择它,听取关于它的忠告,使之成为一项没有旁观者的具体工作,一项只为自己、只为那生命最短暂的一瞬间而存在的工作”。
这便是这位生活的艺术家对其艺术品的创制的最后一步的态度。
但如此创制自己艺术品般的生活,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应该在何时选择自杀,完成这件艺术品的创作?试想如果福柯在巴黎高师读书时的自杀尝试成功了,那他或许就只会成为一个默默无名,顶多会令人惋惜一时的历史过客。死亡,或许不会成为无畏者的威胁,但想要将生活创制成艺术品的无畏者,虽然无畏于死亡本身,但对于艺术品尚未完成之时死亡随时有可能到来这一状况,还是会有所担忧的。
但人生这件艺术品,是按照一个既有的设计草图创造出来的么?
或许不是。这也是艺术品般的生活与艺术品之间的最大区别。福柯本人想必也不会将自己生活所面向的无限可能性事先限定起来。这座建筑可能盖到哪是哪,时刻都有完成的可能。
所以如何面对这随时都可能发生的最为致命的必然性?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对我们有所提示。面对随时会到来的毁灭,以及这种毁灭引发的虚无体验,人如何自处?一些人用现实的表象掩盖这可怕的自然基底,为自己划定生活与行动的界限,于世俗与功利中自处;一些人消解掉行动,如佛家遁入空门一般虚无处世;一些人直面毁灭的可能性与虚无的本质,但仍旧积极地行动,无畏于狄奥尼索斯的洪流。与最后一种方式相似的意象是浪漫主义时代投身于天才之作的无数年轻人。虽然每人都有可能走向毁灭,成为歌德与席勒两座高峰之下的泥沙尘土,但每个人都无畏(或被迷惑)地趋赴向这条道路。
毁灭如何?毁灭便毁灭。
福柯也从不畏惧随时毁灭的危险,在这种意义上他是继尼采之后的又一位后浪漫主义时代中的浪漫主义者。
“从存在中取得最大收获和最大乐趣的秘诀,就是过危险的生活。”尼采言说出这条格言,福柯亲身付诸实践。
死亡:对异常的隐喻
正如死亡是人类生命在时间领域的界限,疯癫是人类生命在兽性领域的界限。四周到处都是路,却永远只能徘徊于歧途。
——福柯
在福柯那里,死亡也是作为一个隐喻出现的。他在《疯癫与文明》中强调疯癫与死亡的关系,这与他关于死亡的大多观点一样难解。死亡在这里,或许更可以被看作一系列相似物之一:
只有从死亡出发才有可能建立生命科学,同理,只有从无意识的视角出发,才有可能建立一种并非纯超验反省的意识心理学;只有从性变态的视角出发,才有可能建立一种不至于成为一种伦理学的爱情心理学;只有从愚笨的视角出发,才有可能建立一种至少不会暗中诉诸认识理论的智识心理学;只有从睡眠、自动性和不自觉的视角出发,才有可能建立一种关于醒着的和有感觉的人的心理学,而且这种心理学将不只是一种纯现象学的描述。
——《福柯的生死爱欲》
死亡在福柯那里,与疯癫、非理性、无意识、性倒错位于同一侧,所有这些的共同点是,它们被视作异常。死亡与异常互相隐喻。当然,在福柯那里,异常并非一种“自然”特质,而正如他的一篇文章标题——“疯癫只存在于社会之中”——那样,是社会的塑造,是人造之物,是权力通过排斥来维系自身的运作产物。
死亡并不意味着从来不曾存在,而意味着,由存在成为不存在。异常也是如此,异常从来都不是不存在之物,但异常一直被当作不应存在之物。规范化理性用来排斥异常的方式就是将异常言说为不存在,或不应存在之物。所以,在规范化理性的理想中,异常的结局是死亡,而不是从未存在。
这是福柯从本能上就反感与厌恶的状态。在《疯癫与文明》中,理性的“专制”首先被揭示为一种历史产物,一种生成之物,从而被取消了其被从启蒙理性直到萨特所赋予的人道主义式的普遍性与绝对性。更重要的是,在披着人道主义外衣的规范化理性之下,以尼采、萨德、阿尔托等人为代表的非理性,发出了反抗的嘶吼。福柯紧随叔本华和尼采的步伐,从康德为人们限定的理性岛屿走出,走向包围着这个孤岛的广阔的非理性之海。从异常出发,反观正常,从正常的边界之外检视这一边界本身。这样才能发现规范化理性,如帝国之君王安处一片狭域之中统治整个帝国一般,对异常之汪洋大海施加着其权力。这揭示出并要求,正常重新成为无数可能性中的一种,不再享有天然合法的至高地位。
S/M:死亡预演
福柯无视传统道德观念的放浪形骸的个人生活,包括他对施虐—受虐淫同性恋性活动的迷恋,并不能简单地被看作道德败坏,因为这种生活根本就是他的哲学活动的一部分。
明知要冒更大风险,他还是再次加入了那种折磨人的放纵,在“最剧烈的痛苦”中颤抖,心甘情愿地埋没自己,突破意识的界限,让真实的肉体痛苦透过这种性行为的“炼金术”不知不觉地融入快感。
——《福柯的生死爱欲》
作为主动赴死者,同样令人难以理解的是,福柯在死亡体验——确切地说是死亡预演——中能够体验到“痛快淋漓的快感” 。S/M即是被他看作可以从其中体验到快感的死亡预演活动。似乎可以说,S/M对福柯的意义要比同性恋更为重要,因为其有着更为丰富的哲学意涵。
S/M如何可以成为死亡的预演?在其中人又如何体验到界限被突破?我们无法解释。福柯思想的一大难点也正在此处。他的很多观点是一种由体验而得出的“钻石般”的直觉,要想理解、体悟这些,可能非要亲身经历一遍福柯的体验不可。但福柯的“极限体验”又是那么地游走于界线之上,常人的生活状态根本无法企及。更为关键的是,在这条界线上行走,就如走钢丝一般,稍一不慎,就有如《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掉落下来的走钢丝者一般,坠入无底的深渊的危险。福柯令人钦佩之处也正在于,他游走于界线之上时是那样的熟练。
死亡的必然性之强大,足以吞噬一切,福柯也没能逃脱坠入深渊的命运。他最终没能在加利福尼亚的钢索上走到另一头,而被致死的疾病这一小丑从头顶跃过,眩晕着被魔鬼夺走了。
当然,此时,福柯用他的生活创制的这件独特的艺术品,也就完成了。
新
书
推
荐
[美]詹姆斯·E. 米勒 著
高毅 译
◎萨义德说“这部惊人之作是20世纪后期西方文化的关键读本”。
◎北大高毅教授精修译文,作序推荐。
福柯是当代最受关注的思想家之一,他的生活同他的思想一样丰富、迷人又充满争议。
童年时期对同班男孩的别样情感;大学时期屡次的自杀尝试;初入学界,对笼罩学界的大哲萨特的反对与批判;在德里达当场批评《疯癫与文明》时的一言不发;对政治运动暧昧不定的靠近与远离;对伊朗革命的矛盾态度;与德勒兹的学术同盟及其日后的解体……在米勒的这本书中,福柯的经历与他的思想——对法国科学史与认识论传统的继承,对现代人道主义的反对,对非理性、异常、区隔的关注与考察,对现代社会中权力关系的揭示,对结构主义的抗拒,对死亡主题的迷恋——相互交织在一起,为我们呈现出福柯的生与死、爱与恨、行动与思考、体验与激情。
《波士顿环球》评价这本书是对福柯的一生充满想象力的大胆诠释,人类三个世纪的现代性遗赠下来的道德和美学传统被这本书拓广甚至颠覆了。而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思想大师的传记,更是一次关于“人如何成为其所是”的伟大的尼采式探求。
本文编辑|不二斋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