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论斤名言
时间:2022-04-13 14:14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澎湃新闻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图书论斤名言
1.关于图书论斤卖作文素材有哪些
一、”通通论斤卖,每斤11元!”乍一听,以为是身在菜场,可是这却是在书店。
近日笔者路过杭州延安路凤起路交叉路口一家书店,只见门面和店内到处贴着大幅醒目海报,上面写着几个醒目的大字:书店倒闭,书论斤卖!路人纷纷侧目,连手机一族也忍不住进去看看。然而笔者一圈看下来,却是看的人多,买的人少。
顾客选好书称重后,大多选择不付款离开,嘴里都会嘟哝一句:想不到书本竟然这么重!称斤的价格都赶上书本原价了。不过也有人欢天喜地地当场付款,认为检到了大便宜。
图书论斤卖,到底划不划算?笔者本想当场验证,但因赶路来不及。回到家后,越想越觉得图书称斤卖内有乾坤,于是翻找出家里不同重量的书籍,用精确到克重的厨房秤来称斤,以其价格与书本原价比对。
二、也许你认为它太遥远了,没有想过,没关系,就让我们一起来幻想一下,也许,100年后……100年后会产生一利多功能手表。它就像电脑一样,可以上网聊天、查资料。
可能有人会问,那键盘在哪呢?不要担心,这有两种选择:可以选择滑盖式键盘,或者是开启触屏形式,这样就可以了。除了可以上网,还可以打视频电话、玩游戏、看电子书、听音乐……别看这么一块小小的手表,可包含着许多功能呢!100年后还会有一种电子信鸽,专门负责寄信。
这种信鸽除了身上有个小屏幕以外,别的都同真鸽子没什么区别。你只要在屏幕上写出收信人所在的城市,收信人的姓名、性别和工作单位及学校,然后输入内容就可以了。
你只要按一下“发送”按钮,电子信鸽就会飞到收信人手中。你可不要认为它送信慢,也不要认为它会被击落哦,它送去信的时间最多不超过3分钟。
而且,它的身体里装有防御系统,是不会被击落的。三、图书如同萝卜白菜般论斤售卖,令人心痛不已!不可否认,在数字阅读率已超过传统阅读率的时代,此举对普及大众阅读,缓解“手机依赖症”有一定作用,然而,知识的传播,图书的推广,非得用如此贱卖的方式吗?饥者不食嗟来之食,渴者不饮盗泉之水,何也?只为尊严。
文化知识也是有尊严的,岂容贱卖亵渎?现实中,忽略文化产品的巨大价值、尊贵身份而轻贱它们的事并不鲜见。不久前,一桩有关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文物损坏赔偿案引发热议。
为何?这两件被运送到台湾参展的清末国宝,因运送不当受损,举办方与故宫联合起诉,结果台湾司法机构判决按每公斤100元台币赔偿。无独有偶,一位乘客从上海乘飞机到天津滨海国际机场,飞机落地后发现其托运的行李箱中价值2.6亿元的两件“珐琅彩描金大碗”毁坏成了碎片,航空公司也称按照有关规定,只能按1公斤100元的标准赔偿。
好笑?震惊?愤怒?当书籍等同于萝卜白菜被论斤售卖,当国宝级的古玩如同锅碗瓢盆被论斤赔偿,我们的文化体面何在?尊严何在?可见,作为知识与文化的载体的文化产品,已不是普通商品,过度商业化的行为,只会让它失去原有的格调与品位,只会扭曲人们的价值观。论斤售卖、论斤赔偿不仅有辱于知识文化的尊严,更是对如同鱼翅般的精品文化、精品艺术的大不敬。
试问,当看到司马迁忍辱含垢、呕心沥血二十多年创作的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成就的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百科全书”的《红楼梦》,和那些“文化快餐”混在一起被低价叫卖时,你感受如何?难道不觉得汗颜吗?一些精品图书遭受如此待遇,这是对经典的亵渎,是对创作者的极不尊重,更是对祖先的大不敬,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中国文化的悲哀。相反,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同样一本书,它的价格要高许多。
并非他们的纸张要贵得多,印刷成本要高得多,出售者追求的利润要大得多,根本的原因在于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对文化的敬畏。贱卖图书会让知识贬值,文化尴尬,作者伤心,还会给读者留下许多后遗症。
袁枚在《黄生借书说》中提到“书非借不能读也”,此说很有见地。的确,书往往因其难得而备受珍惜,人们也因此而更懂它的价值。
如果一些精品图书、精品艺术长期如此戏卖,还有几个人看到他喜欢的书会有“如获至宝”的感受?还有几个人会对它如饥似渴,“如同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恐怕只会多出许多乱扔乱丢的废纸而已,热爱知识,尊重文化的价值观也会同这些废纸一起被践踏。一个真正尊重知识的爱书之人,哪怕“洛阳纸贵”,也会倾其所有,何用这种贱卖方式诱惑?蕴含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的图书虽不是高居金台、傲视凡尘之物,却也非萝卜白菜,岂能论斤售卖?肩负文化传播者的使命,如若真想在喧嚣闹市、俗世红尘、数字围城中营造书香世界,何不学学台湾诚品书店改变服务方式,而非处心积虑地与读者打价格心理战?满店的实木地板,清洁无尘,错落有致,只为读书人可以方便而坐;二十四小时恭候,你可以买书,也可以读书,一连五六小时,无人打搅:那种安静而又高贵的氛围,让你觉得读书买书是件多么有尊严的事!这就是诚品。
难怪白岩松说:“如果今后经常选择台北为旅游目的地,理由之中必有一个:这里有诚品。” 所以,书若真香,蝴蝶自来,心若真诚,何须。
2.图书论斤卖作文素材
通通论斤卖,每斤11元!”乍一听,以为是身在菜场,可是这却是在书店。近日笔者路过杭州延安路凤起路交叉路口一家书店,只见门面和店内到处贴着大幅醒目海报,上面写着几个醒目的大字:书店倒闭,书论斤卖!
路人纷纷侧目,连手机一族也忍不住进去看看。然而笔者一圈看下来,却是看的人多,买的人少。顾客选好书称重后,大多选择不付款离开,嘴里都会嘟哝一句:想不到书本竟然这么重!称斤的价格都赶上书本原价了。不过也有人欢天喜地地当场付款,认为检到了大便宜。
图书论斤卖,到底划不划算?笔者本想当场验证,但因赶路来不及。回到家后,越想越觉得图书称斤卖内有乾坤,于是翻找出家里不同重量的书籍,用精确到克重的厨房秤来称斤,以其价格与书本原价比对。
3.有关图书的名人名言
读书名言
“书籍是人类的编年史,它将整个人类积累的无数丰富的经验,世世代代传下去。”——坎耶里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笞和棍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德伯里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托尔斯泰
“优秀的书籍是抚育杰出人才的珍贵乳汁,它作为人类财富保存下来,并为人类生活的进一步发展服务。”——弥尔顿
“书籍是生活的加速器。”——尼克拉耶娃
“书是这一代对下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赫尔岑
名人名言 读书篇
书是逆境中的慰藉。
书房是文人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禅堂。
世界上最壮丽的宫殿是藏书最多的图书馆。
年轻时读书就像迎着朝阳走路。
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
精神能补物质的不足。
在学习中取得知识,在战斗中取得勇敢。
勤动笔墨勤看书。
知识好像砂石下的泉水,掘得越深,泉水越清。
如果知识不是每天在增加,就会不断地减少。
语言是心灵和文化教养的反映。
高尚的语言包含着真诚的动机。
勤学和知识是一对最美的情人。
学到很多东西的决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的东西。
一个人的度量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股强大的文明力量。
书都读得来的人,还怕有什么做不来的。
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来自他们的博学。
作者不一定能写到老,但是他一定应该学到老。
再高深的学问也是从字母学起的。
写十卷书要比实际行动打下基础容易得多。
读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养心。
知识上的富有可以享受心灵上的满足。
不断认识自己的无知是人类获得智慧的表现。
学习不但意味着接受新知识,同时还要修正错误乃至对错误的认识。
不信书不能提高境界,光信书不如无书。
掉进知识情网中的人,时时品尝着知识的甜蜜。
穿着饮食可以因陋就简,而搞学问是不能因陋就简的。
努力耕耘,少问收获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苏轼《东坡文集事略》
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朱熹《朱子语类大全》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训学斋规》
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 ——戴震《戴东原先生年谱》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
4.关于图书阅览室的名言佳句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书籍是2113巨大的力量——列宁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读一5261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尔
读书4102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虚——雪莱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用1653黑字印在白纸上的 灵魂,只要我的眼睛、我的理智接触了它,它就活起来了——高回尔基
光阴给我们答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奥斯特洛夫斯基
随意选····
5.五一期间重庆图书按斤卖作文 作文立意
本题为任务驱动型作文,所给材料围绕重庆街头图书论斤卖一事引出网友对此评论的三个观点,题目要求考生作出判断,更认可网友的哪个观点,然后在作文中体现自己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作文题型与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相似,要求考生必须作出选择,且只能在网友的观点中选择,不能在此之外提出自己的观点,也不能写三者之间共性的东西。立意一:图书贱卖,是不尊重知识,贬低了书籍的文化价值。
立意二:图书贱卖,利于知识的传播,利于体现图书的文化价值。立意三:图书贱卖,利于引导人们阅读经典的纸质图书,提高阅读品位,有益身心健康。
6.关于书籍的名人名言
关于书籍的名人名言 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
——高尔基 2、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刘向 3、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 4、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但丁 5、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
——章学诚 6、善于想,善于问,善于做的人,其收效则常大而且快。 ——谢觉哉 7、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世界,好的社会。
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 ——波罗果夫 8、无论掌握哪一种知识,对智力都是有用的,它会把无用的东西抛开而把好的东西保留住。
——达 · 芬奇 9、读书使人心明眼亮。 —— 伏尔泰 10、一个家庭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子。
—— 约翰森 11、勤奋就是成功之母 ——茅以升 12、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培根 13、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上一级,就更脱离畜生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更热爱书籍 ——高尔基 14、人是活的,书是死的。
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
——郭沫若 15、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 ——赫尔岑 16、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
——鲁迅各种蠢事,在每天阅 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雨果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读书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高尔基 书 读的越多而不假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 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伏尔泰 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而我对于事业 的勤劳,仍是按照必要,不倦不厌——富兰克林 书--人类发出的最美妙的声音。
---莱文 书籍是伟大的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艾迪生 过去一切时代的精华尽在书中。
---卡莱尔 书,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以是哺育心灵的母乳,启迪智慧的钥匙。
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
---培根 读书之于头脑,好比运动之于身体。---艾迪生 书是个好伙伴。
它满腹经纶,却不喋喋不休。 在你渴望时,它前来给予详细指教, 但是从不纠缠不休。
---比切 读一本好书,象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好的书对青少年的成长乃至他们的一生, 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阅读只是给头脑提供认识的材料; 思考才使我们阅读的东西成为我们自己的。---洛克 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
——歌德 每个有知识的人,应该在自己的一生中,好好读上8-10本书。究竟该读哪些书?若想了解这点,那至少得读上15000本才行。
——巴比达 仅在字母、文字和书页中浏览一番——这不是读书。阅览和死记——也不是读书。
读书要有感受,要有审美感,对他人的金玉良言,要能融会贯通,并使之付诸实现。 ——巴金 我觉得,当书本给我讲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态度时,似乎是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
——高尔基 书籍使人变得思想奔放。 ———革拉特珂夫 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
———巴甫连柯 我身上所有一切优秀的品质都要归于书籍。 ———高尔基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 多读书,读好书,然后写出自己的感想,这是写好作文的开始。 ———冰心 书,能保持我们的童心;书能保持我们的青春。
———严文井 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书是唯一不死的东西——丘特 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 ——巴甫连柯 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卡莱尔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洛廖夫 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 ——库法耶夫 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
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 料。——雨果 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
———卡莱尔 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弥尔顿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 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 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
———爱默生 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培根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书是唯一不死的东西——丘特 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 ——巴甫连柯 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卡莱尔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
7.图书论斤卖是不尊重文化的作文800字
,“论斤卖书”终究是别扭的,此举也似乎与读书人的所谓“卖书伦理”相违。因此关于这种模式的争议,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目前实体书店经营受到电商如当当网、京东、淘宝的猛烈冲击,生意清淡。在网络书店,通常新书都打折,甚至新书刚一面世,就打到3折甚至更低,而实体书店面临房租、人工工资等压力,价格优势不复存在;且网络消费中,只要点点鼠标书就送到了手中,而实体书店则需人们实地购买,对于快节奏的人们来说多有不便。
于是实体书店的“图书论斤卖”经营模式应运而生。其最先并不是诞生于杭州,在上海等地书店早已有了相关尝试,而且收效颇丰。在书商们眼里,实际上,“图书论斤卖”仅是变相打折的一种方式,是实体书店摸准人们的捡便宜的心理,博取人眼球,而设计出来的噱头而已。
而精装书论斤贱卖,降价空间惊人,则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目前书籍定价存在的泡沫化。同一本书,一旦包装高档精美,价格必定水涨船高,最后只能沦为专门送人的“礼品书”。市场的不景气,又说明当时高估了定价,在当下崇尚节俭、杜绝腐败的语境下,这类书籍也渐渐失了市场,“论斤卖”成为其最终结局。
8.关于书籍名言警句格言
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 ———狄德罗
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 ———卡莱尔
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 ———弥尔顿
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爱默生
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培根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
翅膀。
———莎士比亚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用黑字印在白纸上的 灵魂,只要我的眼睛、我的理智接触了它,它就活起来了——高尔基
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奥斯特洛夫斯基
各种蠢事,在每天阅 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雨果
书籍是伟大的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艾迪生
世界读书日|论阅读的本质
吴靖
我们这个时代,总是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口号,诸如“得语文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语文”,“21天打卡,轻松养成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悦读’”、“阅读在于走心,何必惧触屏?”……然而,应试取向的阅读就像戴着镣铐的舞蹈,能算真正的阅读吗?注意力涣散的触屏时代,21天就能养成阅读习惯,是商家的忽悠吧?真正的阅读必然伴随着五味杂陈的心智体验,何必是“悦读”?两个孤独灵魂的共鸣必然伴随着内心的极大愉悦,已然是“悦读”,又何以成为?“阅读在于走心”不假,但阅读的介质真的无关紧要吗?读屏和读书真的毫无差别吗?碎片化阅读还是阅读吗?相比于喊口号,我更愿意反复尝试着探究阅读的迷思,探讨阅读的本质,探询阅读的真相。为了在如今这个信息和欲望交织的触屏时代,我们能更好地学会阅读、理解阅读、热爱阅读,让阅读真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明人的基本修养,一种灵魂深处的需要。
阅读是一种身心的沁入
根据现代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研究,阅读是一个认知和语言交互的复杂生理-心理过程,其中包含极为复杂的神经反射过程。除了认知,阅读还需要情感、意志、求知欲等因素的参与(亦即现代心理学所谓的“知、情、意”)。阅读需要高度的身心投入。反而言之,身心疏离,主体崩塌,阅读消亡。阅读之为阅读,因为它是一种身心的沁入。
首先,我来分享一种时常萦绕的感觉:当我在阅读时,我慢慢进入了一种我和文本建构起来的特殊氛围中(阅读的媒介也参与了这一氛围的建构),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在此一过程中,我暂时忘却了身边的人和事,忘记了烦恼和忧愁,全然沉浸在阅读之中。想必,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生命经验。请注意,在此,我既描述了一种感觉,也描述了一种能力,它被现代人称之为“专注”。这是一种强大而奇妙的人生感受,在阅读中时常体现得淋漓尽致——或许你某次在车站的某个角落,曾看到一个小男孩在激动地念着《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他彼时正完全沉浸在一本书之中。正如美国科学作家威妮弗雷德·加拉格尔在《全神贯注》一书中所言:
专注可以让你获得酒神狂欢式的体验,在旧时代人们用一个美好的词“入迷”来形容这种体验——完全被吸引,专心致志,全神贯注,也许甚至“魂儿都被吸进去了”——它会带来生命中最深的快乐。在学者的书房,在木匠的车间,在爱人之间的牵绊中,都有这种快乐。
无疑,身心沁入的状态有助于培养人的专注力,反之亦然。它帮助我们获得“酒神狂欢式的”的生命体验——一种完美的幸福感、一种深沉的满足感,它是阅读这一“圆形闭合环路”中的第一步,或许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英国著名诗人W.H.奥登在组诗《教规时节》中精彩地描述了这种幸福的状态:
你不需要凭一个人在做什么
来了解他是不是在度假,
你只需要看他的双眼:
厨师配置酱汁,
外科医生划下细微的切口,
职员填写提货单,
他们都有同样入迷的眼神,
全身心投入一件事物。
那种目中无他物的神情
是多么美妙啊!
……
忘记吃午饭,
为了做出第一块薄石片的人;
坚持独身,
一心收集贝壳的人。
要不是他们,
哪里会有今天的我们?
奥登毕竟是奥登,他在这首诗中没有选择其他意象,而唯独选择了“眼神”(双眼)。如你所知,眼睛正是西方圣哲研究阅读时的出发点。更精彩的是,奥登在此诗的结尾处将“专注”与人类文明紧紧地联结在一起,这是审视阅读和文明关系的一个注脚,我们试图沿着奥登所指的方向来寻觅一些双目有神的人。
近代人物中,最符合奥登那个“做出第一块薄石片的人”的形象的,要数英国激进派代表人物、散文作家威廉·科贝特。作为工人的儿子,他少年时期曾在里士满附近的一个大庄园做园丁。某天,休假的他打算去国家植物园看看,不过在半路上,他在一家书店的橱窗里看到了一本乔纳森·斯威夫特写的《一只桶的故事》,定价三便士。他用身上仅有的三便士买下了那本书,然后立刻沉浸其中——虽然书中的很多引经据典之处他都似懂非懂——一直看到天色太暗,看不清字他才罢休,完全没注意到肚子已经饿得发痛。后来,他把那个时刻称为“智力的新生”:从斯威夫特的讽刺作品中,他找到了社会良知的典范,以及对各种残酷行为的愤怒,而且他还看到了文字在抒发和表现这些愤怒方面起到的作用。在他读这本书的时候,书的强大魅力使他无视饥饿和黑暗的存在。他“入迷”了,任何一个经过他身边的人,都能认出他那种“目无他物”的神情。
《读书毁了我》
而在回忆录《读书毁了我》一书中,美国当代作家琳莎・施瓦茨记录了她第一次阅读的经历:
我以为阅读能够改变我的人生,或者说至少能教会我怎么生活。它的确教给了我一些东西,很多东西,但是并不是当时幼稚的我所期待的那些东西……如果不是阅读毁了一个女孩,它也就不会拯救一个女孩了。
这里的毁灭与拯救包含了阅读对施瓦茨人生脱胎换骨的影响,是一种生生死死的刻骨记忆。而随后的一段话更是包蕴着令人极为动容的东西,因为她道出了阅读的真谛:
阅读教给我们的,第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怎样安静地坐上很长时间,并且正视这段时间。我们充满活力、全身心投入这种令人兴奋的精神活动中,忘记了时间,忘记了死亡,也忘记了生命中那些不快和痛苦,完全沉浸在永恒的现在和此刻的快乐当中……阅读给人一种体验的情境,像金字塔一样的氛围。
不幸的是,阅读所需要的高度专注力在如今这个信息碎片化、“微”字横行的触屏时代变得岌岌可危,各种分心和走神总是伴随着阅读过程,无论是中学生,还是研究生。我们似乎已经不再能安静地阅读一本长篇小说,不再能系统地阅读一套思想元典,也不再能深入地阅读一本人物传记。换言之,我们正在失去与伟大的人类文明对话的某种可能,正在失去人之为人的基本能力。
阅读是一种孤独的对话
想必许多人会对本节的标题困惑不解——阅读是一种孤独的对话?既然孤独,又何来对话?既然是对话,又怎么可能孤独?是的,阅读恰恰具备这种极为罕见的奇妙特质——一种在孤独和交会之间的动态极化。或许,这是阅读最大的魅力所在。
《辞海》对孤独的定义是:独自一个人;孤单。这描述了一个人孤然一身的状态。人在阅读时就是这样一种状态。试想,有谁阅读之时不是一个人呢?几个人阅读一本书的情景,或许只在孩童争看连环画时出现过。没有人会否认,孤独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感觉。但是,许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即使你身边有一群人,你依然会觉得孤独。所以古罗马哲人加图所言不虚:“我什么都不做的时候最为活跃,我独自一人的时候最不孤独。”因此,上述孤独的定义只描述了外在的状态,而忽略了内心的感觉。
所幸的是,加拿大哲学家菲利普·科克在《孤独》一书中对此作了精彩绝伦的阐述。他认为,孤独是一种完全没有别人涉入的状态,可以是人多时,更容易是在一个人的时候。当然,完全的孤独是很难的,即便是独处一室的狱囚。他补充道:有局部的涉入的孤独仍不失为一种孤独,无论是感官、认知、情绪或行动上。没错,阅读时常常呈现的正是这样一种状态:我们一边看着文字,沉浸其中;一边又会产生反思、联想甚至幻想,思绪飘远,神游象外。交会与孤独就这样在时间的光影中微妙的转换,构成了大脑中的奇妙图像。
因此,真正的阅读必有孤独感。换言之,完全被作者牵着鼻子走的阅读也就不成其为阅读了,正如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忠告:“独立性是读者所拥有的最重要的品质”。是的,真正的孤独意味着自由,而自由是阅读的核心要素。哲人周国平曾在散文《人与书之间》中写过一段令人难忘的话:
读书犹如交友,再情投意合的朋友,在一块待得太久也会腻味的。书是人生的益友,但也仅止于此,人生的路还得自己走。在这路途上,人与书之间会有邂逅,离散,重逢,诀别,眷恋,反目,共鸣,误解,其关系之微妙,不亚于人与人之间,给人生添上了如许情趣。
人生终究是孤独的,阅读时的孤独岂不恰恰印证了人生的孤独?是的,孤独是人生的底色,也是阅读的底景。真正的阅读,可以发生在喧嚣的人海,也可以在冷峻的荒漠;可以在灯红酒绿的闹市,也可以在月影婆娑的孤岛。无论周围有多少双眼睛,无论声音有多么嘈杂,真正的阅读注定孤独。
渐渐地,飘远的思绪收束回来,我们再次回归文本——出发是为了更好的回归。伴随着一种深沉的孤独感,我们经由文本与作者进行各种对话。这种对话可能是平和的,也可能是激烈的;可能是幸福的,也可能是疲惫的;可能是深深的欣赏和信服,也可能是强烈的质疑和蔑视。正如作家、心理咨询师毕淑敏在《阅读是一种孤独》中所写:
当合上书的时候,你一下子苍老又顿时年轻。菲薄的纸页和人所共知的文字只是由于排列的不同,就使人的灵魂和它发生共振……阅读的时候,我们不断同书的作者争辩。我们极力想寻出破绽,作者则千方百计把读者柔软的思绪纳入他的模具。在这种智力的角斗中,我们往往败下阵来。但思维的力度却在争执中强硬了翅膀。
是的,作者在努力塑造着读者的涵养和品味,而读者也在试图给出自己的理解和阐释,甚至对其中的观点进行质疑和反驳。无论怎样,只要基于自由和理性,都不会影响对话的品质。当然,对话并不意味着排斥学习,而是一种带着省思的学习。正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阅读中的对话不是随声附和,亦不是无病呻吟,而是双方知识和文化的碰撞,阅历与修养的交锋。或争辩,或激赏,或沉思,或狂喜……无论如何,都是一种生命体验的真情流露,一份心智角力的真实记录。是的,沉默的凝思、会心的微笑也是一种对话——因为(心智的)沉默是对话的一种形式。当两人有了心有灵犀的默契,才能享受那片刻沉默的欢愉。要知道,这可是阅读中的至高境界。
作为爱书人,散文大家周作人可谓阅读的个中高手,在其杂文集《风雨谈》的小引中,他记述了这样的阅读体验:
我取这《风雨》三章,特别爱其意境,却也不敢冒风雨楼的牌号,故只谈谈而已,以名吾杂文。或曰,是与《雨天的书》相像。然而不然。《雨天的书》恐怕有点儿忧郁,现在固然未必不忧郁,但我想应该稍有不同,如复育之化为知了也。风雨凄凄以至如晦,这个意境我都喜欢,论理这自然是无聊苦寂,或积忧成病,可是也“云胡不喜”呢?不佞故人不多,又各忙碌,相见的时候颇少,若是书册上的故人则又殊不少,此随时可晤对也。
在此,周作人与各位作者的对话闲淡恬愉,却又深情款款,可谓神聊,并在不经意间道破了阅读的一大妙处:那就是这种孤独的对话可以摆脱时空的羁绊,横行无阻,穿越古今,贯通中西。你可以和柏拉图共同构建理想国,和莎士比亚相约欣赏悲剧,和爱因斯坦一道研究相对论,和纳兰性德结伴学作古典诗词……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
阅读作为一种孤独的对话,极大地拓展了个体在尘世有限的生命经验,让过去、现在和未来得以交会,让世界各民族的伟大思想得以交锋,让无数的历史片段、宇宙真理、人性善恶、世间百态经由我们的双眼一一呈现,并提供了多种理解和阐释的可能。试想,如果没有阅读,我们可能将一辈子都无法触及那些真实的存在;而我们的文明,也将变得难以想象的野蛮与落后。难怪卡尔维诺在《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中曾发出这样的感叹:“阅读意味着接近一些将会存在的东西。”套用海德格尔的术语,阅读意味着去蔽。
阅读是一种意义的建构
1984年,叙利亚的特尔布拉克出土了两小块略带长方形的泥刻写板,其制造年代可推至公元前4000年左右,这两块刻写板的容貌与通常地下出土的精美艺术品相去甚远:仅在靠近顶部处有一个小小的凹洞,中央部分刻着一个模糊的条状动物,仅此而已。其中一只动物或许是山羊,另一只或许是绵羊。考古学家告诉我们:“凹洞代表‘10’这个数字……我们的一切历史可能皆以这两片不起眼的刻写板为肇端”。它们是现今所知的人类最古老的书写例证之一。当考古学家凝视它们的时候,阅读就开始了。在这种孤独的对话中,读者创造性地进行解读,其中的答案之一是:10只山羊和10只绵羊!无论此种答案是否准确,都代表了阅读者一种思考的姿态,一种探索的精神。当然,要得出这一结论,仅凭幻想是远远不够的。正如英国神经心理学家莫林·威特洛克的发见:
我们不仅阅读它,还为它建构出一种意义。
请注意“建构”这个词,这个建筑学的词汇原指建筑起一种构造,是对结构(力的传递关系)和建造(构件的相应布置)逻辑的表现形式。建构既不是无中生有的虚构,亦不是建筑构造的唯一定案,而是一种从结构和建造间找到的系统。而阅读,正是从文本间构建的系统。因此,阅读不仅是对话,更是一种基于文本的再创造。读者与作者的关系,类似于演奏家和作曲家的关系,伟大的演奏家往往能发掘出作品的深层内涵,并进行创造性的发挥,不同的演奏家弹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被公认为音乐史上作曲技巧所构成的建筑结构最为恢宏、微妙的变奏曲),其节奏、触键、音色、表情等,给人的感受往往不尽相同。因此,演奏也被称为二度创作。
当我们阅读时,我们的认知、情感、意志、品味、经验等会与文本的段落、章句产生奇妙的联结,并在这一复杂的生理-心理过程中为文本建构出属己的意义。无论是诗歌、历史、小说,还是哲学、科学、经济,任何文本的阅读都不例外。千万不要以为严谨的科学文本的阅读不存在意义的建构。否则,当爱因斯坦读到牛顿爵士的大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时,就应该怀着焚香顶礼的心情,亦步亦趋地追随与歌颂。但事实并非如此,爱翁以他的相对时空观推翻了牛顿的机械时空观,发现了相对论,开启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不得不承认,爱因斯坦阅读科学文本有着极大的批判性和再创造性。当然,作为一种再创造,谁都不必怀疑,文学阅读最具代表性,因为文学即人学——人性中包含的无限丰富性经由(多义性的)语言的载体传递给千差万别的读者时,其中具有的可阐释性就呈现多元化倾向,无论是小说、戏剧还是诗歌。
在此,不得不提德国美学家、接受美学的创立者H·R·姚斯。他关键性地区分了文学文本和文学作品这两个不同性质的概念:文本是指作家创造的同读者发生关系之前的作品本身的自在状态;作品是指与读者构成对象性关系的东西,它已经突破了孤立的存在,融会了读者即审美主体的经验、情感和艺术趣味的审美对象。并开创性地指出:文学作品之所以可以引起读者的再创造,是因为其存在“召唤结构”,它使读者并不是被动地消极地接受作品和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而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形象记忆和情绪记忆,对作品和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总有自己的加工、改造、补充和拓展。在此基础上,姚斯提出了他著名的论点:
一个作品,即使印成书,读者没有阅读之前,也只是半成品。
循着姚斯这种接受美学的观点,我们就不难理解那句著名的格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的,数百年来,哈姆雷特这一人物形象在不同读者的眼中千差万别:或自我中心,或神秘无常,或思想深邃,或优柔寡断,或单纯鲁莽,或狂放不羁……人性的复杂与深刻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难怪法国作家阿纳托尔·法朗士这样感叹:哈姆雷特是属于一切时代、一切国家的。可以说,读者、作者和文本共同参与塑造了这一具有永恒意义的不朽角色。这种多义性,同样体现在鲁迅对《红楼梦》的经典评论:
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尽管以上种种让人颇觉可笑,但也从一个个侧面体现了阅读者的学识、情感和趣味对文本意义建构的重要影响。由此可见,阅读作为一种意义的建构,与读者的主体性关系密切。但必须注意,与作者中心、文本中心一样的错误的,是读者中心,因为读者的主体性再重要,阅读仍然受到文本、作者及时代背景的制约。没错,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请别忘了这话还有后半句:
但哈姆雷特不会变成李尔王。
也就是说,这种意义的建构并不是盲目而随意的,而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就《红楼梦》而言,如果只见《易》,就偏于板滞;只见淫,则流于迂腐;只见缠绵,则失于庸俗;只见排满,则伤于附会;只见宫闱秘事,则败于卑劣。至于盛行一时的考证、索隐诸派,更是将小说欣赏引向了历史研究的歧途,此种阅读,可谓剑走偏锋,稍不留神,便易走火入魔,堕入万劫不复之境。
可以说,阅读者本身的综合素养——而不是别的什么——对于此种意义的建构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红楼梦》尽管许多人都读过,但每个人的收获却大相径庭。只有自己从中觉到悟到什么,才能转化为心智的成长。如果仅仅是浮光掠影,雁过无心,则很难从中有所觉悟。而这觉到悟到的质和量,正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高下之分、深浅之别。当然,随着一个人学识、阅历、品味的提升,个人的觉悟也会逐步加深,正所谓“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语)。一般而言,六七十岁的老者看《红楼梦》,总会比一二十岁的毛头小伙读出更多的东西。即使同一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对《红楼梦》的阅读感受也会有深浅精粗之别,对于人生经历丰富者尤其如此。
阅读是一种自我的观照
距雅典150公里的帕那索斯深山中,有着被誉为“世界之脐”的德尔菲神庙,其阿波罗殿前的柱子上镌刻着一句蜚声世界的神谕:“人啊,认识你自己!”两千多年后,一个叫尼采的德国哲人发出了“成为你自己”的呐喊。千年易变,沧海桑田,不变的则是人类对自我的探索和趋近。毋庸置疑,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是文字,自此以后,阅读和文明就形成了紧密的共生关系,相辅相成,相伴相生。之于个人,真正的阅读必然是一种自我的观照,是对个体心智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内观和映照,是自我摆脱蒙昧,走向文明的关键一步。
散文家余秋雨在《山居笔记》的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
人生的道路也就是从出生地出发,越走越远。一出生便是自己,由此开始的人生就是要让自己与种种异己的一切打交道。打交道的结果可能丧失自己,也可能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把自己找回。
阅读,为我们成为后一种可能提供了可能。但在现代社会中,前一种可能往往更容易成为现实:由于人与人的疏离以及社会生活的碎片化(技术的进步加剧了这种碎片化),人在对物欲的追求中迷失了方向,感到人生的虚无,正如叔本华所言: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来回摇荡的钟摆。不过即使悲观如叔本华,也并非没有超越之道。在他看来,音乐和(经典)书籍就是两大解药。显然,叔本华是深谙阅读法门的,在文笔犀利的《论阅读和书籍》一文中,他笔下的生命境界与痛苦、无聊风马牛不相及:
没有什么比阅读古老的经典作品更能使我们神清气爽的了。只要随便拿起任何一部这样的经典作品,读上哪怕是半个小时,整个人马上就会感觉耳目一新,身心放松、舒畅,精神也得到了纯净、升华和加强,感觉就犹如畅饮了山间岩泉。
是的,作品犹如一面镜子,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经由双眼照进了读者的心灵,读者既在阅读作品,阅读作者,也在阅读自己,读到的是自己的心智、情感、记忆乃至灵魂。但要“认识自己”甚至“成为自己”,阅读真的是一条坦途吗?问题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佛家言:如实观照。关键在于“如实”二字,否则便是虚妄。
首先是作品。要想如实观照,镜子就得真实地映照出宇宙、自然、社会和人性的原貌。很不幸,大多数镜子不是放大了,就是缩小了,甚至有许多是哈哈镜——扭曲了,如果以商品的眼光来打量,那么它们只能冠以“劣质货”的头衔。以书籍为例,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数以千万计的书籍被书写和印刷出来,但大多数只能用来娱乐消遣或接受讯息,这些书只消随意地浏览或扫视一下即可,换句话说,它们根本不配“阅读”二字。就我个人的印象,当今时代所生产出来的许多文本即属此类。不过也不必厚古薄今,只要读读叔本华这段冷峻尖刻的论断即知:
读者大众的愚蠢和反常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因为他们把各个时代、各个民族保存下来的至为高贵和稀罕的各种思想作品放着不读,一门心思地偏要拿起每天都在涌现的、出自平庸头脑的胡编乱造,纯粹只是因为这些文字是今天才印刷的,油墨还没干透。从这些作品诞生的第一天起,我们就要鄙视和无视它们,而用不了几年的时间,这些劣作就会永远招来其他人同样的对待。它们只为人们嘲弄逝去的荒唐年代提供了笑料和话题。
事实上,真正有价值的书总是稀少的,或许只占到总量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幸运的是,人类的文明史已经延续了数千年,活在今天的人们坐拥这个巨大的宝库,因为尽管这些(有价值的)书的相对数量很少,但它们的绝对数量依然庞大,即便一个人活上几辈子,依然不可能读完。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内容会成为限制你阅读自由的枷锁,恰恰相反,在任何领域,你都可以找到无数的经典佳作细细品读,也只有像这样的文本,才值得一个人在有限的生命中为之沁入身心、孤独对话、建构意义。当然,偶尔翻翻劣质糟糕的书也不是什么坏事,这会帮你提升比较判断的能力,从一堆书——尤其是新书中迅速定位到最有价值者。要知道,在如今这个充斥着各种信息、资讯、知识、书籍的时代,高超的判断力是何等重要!
尽管文本的价值高低自有公道,但你若让我列出一张最值得一读的书单或文单,我只能无奈地摇摇头,然后轻叹一句:这个见仁见智。或许你会感到莫名,既然自有公道,怎么又会见仁见智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当然不矛盾,这正是阅读中最为奇妙的地方。一方面,乃由于人类的精神积累已过分庞大,任何一个人都没有资格去开列书单;另一方面,随着人类文明的进展,精神和文化的价值也在发展和变化。毕竟,像《哈姆雷特》这样属于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作品,是极为稀罕的。更何况——按照姚斯的理论——文本在被阅读之前,还只是半成品,读者的素养也参与决定了文本的价值。
《普通读者》
读者,不就是镜子面前那个人吗?是的,作为观照的主体,读者实在太重要了。试想,即使面对的是最伟大的作品,在一个心智低劣、情感粗钝、品味庸俗的人面前,依然不过是一堆废纸,谈何“如实”,谈何“观照”。当然,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心智、情感、品味相差不大,却又不尽相同。这时,读者的独立性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正如弗吉尼亚·伍尔夫在《普通读者》一文中所给出的阅读建议:
独立性是读者拥有的最重要的品质。毕竟,关于书籍能制定什么条条框框呢?滑铁卢战役无疑发生在具体的某一天,可是,作为戏剧,《哈姆雷特》就是要比《李尔王》好吗?没有人能这么说。每个人只能为自己找出答案……绝大多数常见情形是,我们带着混沌而又零碎的想法接触书本,遇到小说就会说故事应该是真的,遇到诗歌会说情感应该是假的,遇到传记会说传记中应该有夸张成分,遇到历史会说记录应该加强我们的偏见。如果我们读书时能抛弃掉这些先入为主的观点,就会起了一个令人钦佩的开端。
是的,作为读者,必须有主见,但不能有成见。主见有助于我们洞见自身,成见却将我们的心智蒙上一层阴影。因此,在阅读之前,应抛弃成见,澄心滤意,放空自我,以丰足、宁和的心态,去诱发生命的觉察和观照,唯有如此,方有可能做到“如实观照”。如此想来,便不难理解中国古人读书前为何焚香净手、沐浴更衣,当是为了营造一种特殊的气氛和感觉,为了身心能够更好地沁入其中。
不知不觉,我们关于阅读的探讨已经走过了一个完整的圆。现在,该是我们为“阅读”下一个定义的时候了。如上所论,真正的阅读是从自我(读者)出发,全身心的沁入文本(及其介质所营造的氛围中),在孤独与交会的微妙转换中与之(作者)交谈,并努力建构出新的意义(再创造),最终回归自身,完成自我的观照,实现心智的成长。作为一个首尾相接的圆,真正的阅读象征着生命的圆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
触屏时代的阅读近亲:浏览、观看、检索
尽管对于阅读的探讨看似已圆满收官,但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被我们遗漏了。这个问题让我们从上述的思路中跳脱出来,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来审视和看待阅读,就像菲利普·科克细数“孤独”的近亲“寂寞”、“隔绝”、“隐私”、“疏离”那样,我们也要专程拜访几位触屏时代的阅读“近亲”:浏览、观看和检索,并探讨它们与阅读的区别何在。要知道,对这个问题的辨析在如今的触屏时代显得格外紧要。
首先来看浏览。我敢保证,如今大家对这个词的熟悉程度可能要更甚于阅读,因为这是无数人天天在做的事情,大家都被一样东西迷住了——网络。是的,网络对于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吸引力之巨大,已超过电视、广播、书籍、杂志、报刊等其他媒介,在人们的业余生活中日益占据中心地位。而要想上网,就必须通过浏览器,这个名称真可谓十分准确。是的,浏览而非阅读,注解了人们上网行为的本质。
或许有人会反驳,在网上同样可以阅读。但根据我们对于阅读的界定,在网上想要进行真正的阅读是十分困难的,或者说,网络环境从根本上支持浏览而非阅读。具体而言,网上浩如烟海的信息让人们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这种嘈杂而喧嚣的环境缺乏令人身心沁入的氛围。每一个页面都有无数闪烁的信息(包括视频、图片、文字等)在等着你去开启,你在任何一条信息上停留的时间都很短暂,换句话说,大部分时间花在了从一个页面转换到另一个页面的加载上,专注的一对一的对话很难启动,就更谈不上意义的构建了。
说到底,浏览只是一种浮光掠影式的略观,与本文所界定的阅读有着本质的区别。一般而言,浏览分为扫描式和跳读式两种,前者一目十行,略知大意;后者读一舍二,用于查找和定位相关资料。因此,即使是在非网络的环境中,对书籍、杂志、报刊的浏览也是如此。如上所述,大多数的文本只能作为娱乐消遣或接受讯息用,只消随意地浏览或扫视一下即可,根本不配“阅读”二字。真正的阅读应该是自由的,而浏览往往基于某种工具性的需要,浏览至多只是在为阅读作某种铺垫。因此,两者就有了道术之分,深浅之别,虽为近亲,却依然各自为主。至于浏览对于人类心智乃至文明的影响,可以参见拙作《浅浏览时代的文明忧思》一文。
再谈观看。尽管观看和阅读都需经由人的双眼,但看的对象却十分不同。观看的对象通常是动态性的事物,比如电视、电影等,而阅读的对象通常是静态性的文字。那么观看能否取代阅读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以电视为例,电视尽管没有网络那样海量的信息和感官刺激,但它仍是一个令人注意力涣散的媒介,因为可供选择的电视节目为数众多,你随时都可以按下按钮来更换频道。事实上,每一个看过电视的人都得承认,我们的许多时间花在了不断地更换频道上。即使是观看同一个节目,抓住人注意力的东西往往不是知识、思想和情感,而是无聊的娱乐、感官的刺激和没完没了的广告。正如尼尔·波兹曼在那本堪称经典的《娱乐至死》中所论述的那样:
娱乐是电视上所有话语的超意识形态。
真是一语中的!甚至连人们通常认为的严肃正统的新闻节目也不例外。对此,波兹曼这样写道:
简单地说,新闻节目是一种娱乐形式,而不是为了教育、反思或净化灵魂……他们播报的新闻不是为了让人读,也不是为了让人听,他们的新闻是让人看的,这是电视自身所指引的方向,他们必须遵循。这里没有阴谋,没有智力欠缺,只有坦白的观点:“好电视”同用于陈述的语言或其他口头交流形式无关,重要的是图像要吸引人。
没错,正是色彩鲜艳、变幻莫测的图像——而不是别的什么——在牢牢地把控着观众的注意力,但轮番轰炸的广告却又不断地分散着我们的注意力,和著名的互联网悖论相似,电视也是极大地吸引着人的注意力,却又极大地分散着人的注意力,令人无所适从。其次,看电视更多的时候只是一种被动地资讯接收,真正的阅读是自由、自主的,阅读时可以随时停下来思考,甚至做笔记,但电视显然无法这样,对话也就无从谈起,这是由它的动态本质所决定的,它容不得你思议。一条足以让你感动落泪的新闻之后,可能紧接着一条娱乐性十足的爆料,让你的思想一片空白,情感一片混沌。
至于观看电影,其娱乐属性更是显露无遗。因为它有着较之电视节目更高级的特效,更夸张的表演,更华丽的影音,那些所谓的好莱坞大片几乎每分每秒都牵动着人的神经,但也仅此而已。因为这样的影片看完后过不了多久,就会被你忘得一干二净。当然,电影中也不乏值得反复揣摩的佳作精品,但却乏人问津,至少就我在国内看到的情形是如此。另外,现在根据名著改编的电影实在太多,有人便提出“以观影来代替读原著”的谬论。事实上,即使是最伟大的导演,要想把一部经典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在短短一两个小时中呈现出其全部精髓,那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更何况,许多经典名著被改编地不伦不类,充斥着娱乐和三俗的元素,惨遭肢解、歪曲的厄运,令人不忍猝看。
最后看检索。和浏览一样,这是数字时代又一个时髦词汇。似乎谁不会检索的话,就要被时代所淘汰似的。那何为“检索”呢?它是指从文献资料、网络信息等信息集合中查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或资料的过程。这样看来,检索连浏览的层次都够不上,离阅读简直差好几个位格呢!然而可悲的是,这个显而易见的差别在许多人眼中被忽略了,他们不约而同地认为,有了庞大的网络,高级的“云”,人类文明尽在掌控,只要轻点鼠标检索一下便可,还要阅读做啥?!当代人的可悲与可怜,尽在其中矣!
幸好,我们的周围仍有目光如炬的智者,在这个众生颠倒的时代,为我们传递一丝智性的光芒。《文汇报》曾刊载一篇题为《当阅读被检索取代,修养是最大的输家》的文章,是访谈北大中文系教授、著名学者陈平原的文字稿,全面论述了数字时代的人文困境。和前文所论述的颇为相似,陈先生也谈及了判断力在阅读中的重要性:
现在的读书人比以前来说,选择的眼界和自我的阅读的定力、还有批判的眼光,会更加需要。每天睁开眼睛,打开电视、网络,或者上街,都会被塞入一大堆广告。大部分的文字是没有意义的。
是的,我们每天都会被各种信息和资讯包围,以至于让我们产生了这样的幻象:我们需要知道任何事情,只需要上网检索一下就可以了,太廉价了!在文章的主体部分,陈先生就“阅读被检索取代”的普遍现象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知识变得唾手可得之后,读书的原有的三个功能——阅读,求知,修养,都受到了影响。我们以前读书,求知和自我的修养是同步的,现在求知这个层面被检索所取代,只要知道一个书名和人名,检索就行了;而阅读的功能更强调了娱乐功能。原来苦苦追寻、上下求索的状态消失之后,知识有了,但修养没有了……我常跟学生说,检索能力是很容易学会的。全世界的图书都在一个“云”里,将来稀缺的是独立思考、批判精神,不依附于前人、古人,不盲从于社会,时髦不能动。
陈先生认为阅读最关键的功能是“自我修养”,其实和本文论及的“自我观照”内涵接近,两者都指向个体心智的提升。说到底,检索只是一个技术活,会检索的人充其量只是个技术工人。但如果你会阅读——我是指真正的阅读——你就有可能学会陈先生所谓的独立思考、批判精神,你就有可能改变自己,改变世界。因为这种能力和精神是任何“云”都承载不了的,它只存在于人类的心智和灵魂中,而阅读正是通向这一境界的必由之路。
责任编辑:臧继贤
校对:刘威
- 上一篇:nba名言语录
- 下一篇:关于友谊的常用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