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名言解释

时间:2022-04-13 14:18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读书广记 | 评论: 次 | 点击:

王夫之名言解释

1.王夫之名言有哪些 王夫之名言大全

16.君子择交莫恶于易与,莫善于胜己。

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有德篇》。易与:轻鄙之词.犹言容易对付。这几句大意是:有才格的人择友交游,最坏的是结交那些庸碌无能易于对付的人.最好的是结交那些才识卓绝超过自己的人。要作强人就要敢于结识强者,在噼子群里逞能算不得英雄。在社交活动中.~具有启示意义。

《张子正蒙注·有德篇》

17.学易而好难,行易而力难,耻易而知难。

清·王夫之《俟解》学习知识容易但不容易学得好,做容易但认真去做就难,羞愧容易而知理就难。

《俟解》

18.含情而能达,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

19.情之所至,诗无不至;诗之所至,情以之至。

20.耳限于所闻,则夺其天聪;目限于所见,则夺其天明。

21.政着于一时,而传于后世者显而易见,教垂于后,而其在当时则隐而难知。

22.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

2.白居易的古诗和王夫之的名言分别反映了什么哲学思想

白居易:闲适诗和讽喻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作,二者都具有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但在内容和情调上却很不相同。

讽喻诗志在“兼济”,与社会政治紧相关联,多写得意激气烈;闲适诗则意在“独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 (《与元九书》),从而表现出淡泊平和、闲逸悠然的情调。 白居易的闲适诗在后代有很大影响,其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格、淡泊悠闲的意绪情调,都曾屡屡为人称道,但相比之下,这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闲适”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较为吻合,所以影响更为深远。

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佛、道三家。立身行事,以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其“兼济”之志,以儒家仁政为主,也包括黄老之说、管萧之术和申韩之法;其“独善”之心,则吸取了老庄的知足、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二者大致以白氏被贬江州司马为界。

白居易不仅留下近三千首诗,还提出一整套诗歌理论。他把诗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观点,他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与元九书》),而情感的产生又是有感于事而系于时政。

因此,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

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弊端的功能。 王夫之:“太虚一实”的唯物论思想 他认为,客观世界万事万物的本质和现象都是客观实在的,“从其用而知其体之有”,“日观化而渐得其原”,可以通过认识各种物质现象而概括出它们的共同本质。

从而否定了唯心主义空无本体的虚构。 唯物主义的道器观 王夫之坚持“无其器则无其道”、“尽器则道在其中”的唯物主义道器观,系统地驳斥了割裂、颠倒道器关系的唯心主义思想。

他给传统道与器范畴以新的解释,认为“形而上”的“道”与“形而下”的“器”所标志的一般(共同本质、普遍规律)和个别(具体事物及其特殊规律),两者是“统此一物”的两个方面,是不能分离的。他提出“天下惟器而已矣”的命题,肯定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具体的存在,任何具体事物都具有特殊本质,又具有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道者器之道”,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终无有虚悬孤致之道”。

犹如没有车马便没有御道,没有牢醯、璧币、钟磬、管弦便没有礼乐之道一样。他明确指出,在器之外、器之先安置一个“无形之上”的精神本体,乃是一种谬说。

他通过论证“道”对于“器”的依存性,得出了“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的结论,驳斥了“理在事先”、“道本器末”的观点。王夫之的唯物主义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顶峰。

“太虚本动天地日新”的辩证法思想 王夫之与宋明以来流行的主静说相对立而坚持主动论。他提出“物动而已”,“动以入动,不息不滞”,“天地之气,恒生于动而不生于静”,把自然界看作永恒运动化生着的物质过程。

他否定了周敦颐、朱熹所宣扬的太极动静而生阴阳的观点,指出:“动而生阳,动之动也,静而生阴,动之静也,废然无动而静,阴恶从生哉”。说明运动是物质世界所固有的,否定从气以外寻找事物运动原因的外因论。

王夫之发展张载的气化论,强调“天地之化日新”,把荣枯代谢、推移吐纳看作是宇宙的根本法则。旧事物的死亡准备了新事物诞生的条件。

这种变化发展观,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并富于革新精神。 王夫之把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明确地归结为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但他更强调“由两而见一”,认为矛盾双方绝非截然分开,而是“反者有不反者存”。按他的分析,矛盾双方互相逼迫、激烈搏斗的状态是“反常”的,而互相联合、贯通,保持同一性状态才是“正常”的。

在他看来矛盾是相互转化的,有时会发生突变,但在更多的情况下,转化是在不断往复、消长中保持某种动态平衡而实现的。 王夫之的辩证发展观,尤其是他的矛盾学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但他过分强调矛盾的同一性,则是时代给予他的局限。

因所以发能、能必副其所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王夫之利用和改造了佛教哲学的“能、所”范畴,对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和客体、主观认识能力和客观认识对象加以明确的区分和规定,主观认识由客观对象的引发而产生,客观是第一性的,主观是客观的副本。从而抓住了认识论的核心问题,表述了反映论的基本原则。

他对“惟心惟识之说”的批判,并非简单否定,而是在否定心学唯心论夸大主观精神作用的同时,吸取和改造其中的某些思辨内容,如把认识对象规定为“境之俟用者”,把人的认识能力规定为“用之加乎境而有功者”,注意到人的认识的能动性。 在知行关系问题上,他力图全面清算“离行以为知”的认识路线,注意总结程朱学派与陆王学派长期争鸣的思想成果,在理论上强调“行”在认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得出了“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的重要结论。

他以知源于行、力行而后有真知为根据,论证行是知的基础和动力,行包括知,统率知。人可以在。

3.王夫之的“六经责我开生面”是什么意思

“六经责我开生面”是清初文化大家王夫之自题画像的中堂联,表明了他凛然大义的崇高气节以及对中华传统文化继往开来的历史责任感。

“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对联表达了王夫之先生的志愿:要总结批判传统儒家哲学,并在此基础上开辟新的思路。

王夫之的这话前一句是说自己致力于儒家的学术研究,他一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进行了详尽的研读、评注和创新,后一句的意思是明朝亡了,七尺男儿岂能屈服。

“从天”的意思,天一般就代指朝廷,就是明朝的灭亡使自己心灰意冷,乞活埋就是说不怕清政府的压迫,整体两句就是表现自己的民族气节和人生追求。

扩展资料

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概括起来有七点:

首先、反禁欲主义,提倡不能离开人欲空谈天理,天理即在人欲之中。王夫之在其《周易外传》、《尚书引义》等书中对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提出了批评。

其次、均天下、反专制、爱国理想。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与《宋论》中指出“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的观点。

其三、气一元论,王夫之认为气是唯一实体,不是“心外无物”。王夫之还指出,天地间存在着的一切都是具体的实物,一般原理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决不可说具体事物依存于一般原理。王夫之认为“形而上”与“形而下”虽有上下之名,但不意味着上下之间有界限可以分割开来。

其四、心物(知行)之辩——反对“生而知之”的先验论。

王夫之说,“耳有聪,目有明,心思有睿知。入天下之声音研其理者,人之道也。聪必历于声而始辨,明必择于色而始晰,心出思而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岂蓦然有闻,瞥然有见,心不待思,洞洞辉辉,如萤乍曜之得为生知哉?果尔,则天下之生知,无若禽兽。”(《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季氏篇》)

意思是说,凭借感官心知,进入世界万物声色之中,去探寻知晓事物的规律,这才是认识世界的途径。也就是说,知识是后天获得的,非生而知之也。

其五、揭示“名”、“辞”、推的辩证性质。王夫之认为,真知识一定是名与实的统一“知实而不知名,知名而不知实,皆不知也。”

对于概念能否如实地模写现实,逻辑思维能否把握宇宙发展法则,这是认识论上的大问题,老子讲“无名”,庄子讲“坐忘”,禅宗讲“无念”,共同之处都在于认为名言、概念不足以表达变化之道,只有破除一切名相,才能达到与本体合一。

王夫之提出“克念”,就是说人能够进行正确的思维。王夫之把概念看作一个过程,既不可执着概念而使之僵化,也不可把概念的运动看作是刹那生灭,不留痕迹。

其六、理势合一的历史观。王夫之提出“理势合一”,并在其著作《读通鉴论》对前人所提出的“复古论历史观”、“循环论历史观”等历史形式进行全面的批判和反思。

其七、性日生而日成的人性论。王夫之在其《四书训义》一书中提出人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同时,人性的形成不全是被动的,人可以主动地权衡和取舍。他说:“生之初,人未有权也,不能自取而自用也。……已生之后,人既有权也,能自取而自用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六经责我开生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王夫之

4.名人名言及解释

书是好的,但必须记住,书捕?引是书,要自己动脑筋才行。——高尔基《在人间》,意思是我们不要盲目地去读,要动脑筋地去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吸收知识。

批评是一门科学。——《普希金全集》第七卷,意思是我们要接受批评,不要逃避,因为有了批评,我们才能不断地进步,不会落后的。

学问是光明。——高尔基《沦落的人们》,意思是我们要学知识,再穷再累我们也要学,知识会给我们带来光明的!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意思是金子宝贵,可金子却买不来时间,说明了时间是最宝贵的,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

仍然文言文的!!!

好,给你几个吧

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译】

君子庄正自重而不与人争夺,与人友善,团结友爱却不相互偏袒。

【注】

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朱注》:庄以持己曰矜。然无乖戾之心,故不争。和以处众曰群。然无阿比之意,故不党。

《正义》:矜易于争,群易于党,故君子绝之。

党;偏私,偏袒。

群;与人和善相处,而团结众人。

【解】

这是孔子提倡的一种儒家的处事态度和哲学。君子尊重自己而不侵犯别人,所以他们的态度庄重而不与人争斗;君子团结友爱而不互相偏袒,所以他们能够合群而不与人勾结。

《八佾》:“君子无所争。”

《述而》:‖衣司败曰:‘吾闻君子不党。’”

《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以上这些说的是相近的意思。

在今天我们可以将之看作是一种社会应该提倡的高尚人格的体现。作为一个正直而有操守的人,其在思想上是应该做到如上所说的——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并且这里强调的不是说个人的行为上的固持,而思想上的“矜”。这也是我们一向强调的,“慎”的一个具体的表现。更是中华民族,追寻“淳善”的一个特别好的途径,而这个过程,就是被我们称之为“教化”的了。

5.30句名言,解释意思

一、诚*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意思是:诚是自然规律,追求诚是做人的准则。*修身处世,一诚之外更无余事。

意思是:诚信是修身处世最重要的品质。*养其心莫善于诚。

意思是:培养自己的心,最重要的是要培养诚挚的品质。*至诚则金石为开。

意思是:对人真诚,象金石那样坚硬的东西也会被感动的。*君子诚之为贵。

意思是:君子把诚实看成人生最宝贵的东西。*神莫神于至诚。

意思是:最使人感动的,莫过于一颗赤诚的心。*诚信者,即其心易知。

意思是:诚实忠信的人,他的心是容易了解的。*诚信相接,如坐人春风中。

意思是:待人诚恳有信义,使人觉得像接受一个善于教育的老师的教诲。*诚之所感,触处皆通。

意思是:以诚心待人,就会使人感动,所以触及到任何地方,都会把事情办成。*诚则始终不忒,表里一致,敬信真纯,往而必孚。

意思是:为人真诚,始终都不会发生差错表里如一,谨慎有效,真挚诚正,就会得到别人的信服。*为人如构室,必须根基坚固,始可承载。

忠诚,敦厚人之根基也。意思是:做人就像建房子,先要打好地基,这样才能经得起重压。

忠诚敦厚就好比地基。*为人贵忠实,百巧输一诚。

意思是:为人贵在忠诚老实,有百般机巧但缺乏真诚也难得成功。*自欺欺人,不诚极矣。

意思是:欺骗自己又欺骗别人的人,是不诚实到了极点。*高论而相欺,不若忠论而诚实。

意思是:高谈阔论而互相欺骗,不如忠诚老实的言论。二、信*天行不信,则不能成岁;地行不信,则草木不大。

意思是:如果时序乱了,就不能成岁;要是地行不信,草木也就无法生长壮大。比喻人不讲诚信,则什么事都办不成。

*立身存笃信,景行胜持金。意思是:人生贵于能够诚挚笃信;具有高尚的德行,胜过手中拿着黄金。

*兄弟敦和睦,朋友笃信诚。意思是:兄弟之间应该和睦,朋友之间应该讲诚信。

*兄弟不信,则其情不亲。意思是:兄弟之间如果不讲诚信,他们的感情就不会亲密。

*能信不为人下。意思是:能坚守信用并不是屈居人下。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意思是:要想修养自身;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要想端正自己的思想,首先要有诚信的态度;要想有诚信的态度,首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

*可欲之为善,有诸己之谓信。意思是:自身确实具有善德,才称为“信”。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该怎么办了?*失信不立。

意思是:一个人不讲信用,就难以立身处世。*祸莫大于无信。

意思是:最大的祸患是待人不诚信。*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意思是:你对别人不讲诚信,别人对你自然也不讲诚信了。*欲信人者必先自信,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意思是:要想信任别人,首先必须自己相信自己;要想了解别人,首先要有自知之明。*信信,信也;疑疑,亦信也。

意思是:相信值得相信的人,叫做“信”;怀疑应该怀疑的人,也叫做“信”。*信者信之,不信者也信之,得信也。

意思是:信任我的人,我信任他;不信任我的人,我也信任他,就得到了他的信任。三、思*为学之道,学本于思。

思则得知,不思则不得也。意思是:学习必须以思考为根本,思考就能得到知识,不思考就得不到知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只是读书,却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茫然不解;只是空想而不去学习,就会疲惫而无所收获。

*博学多识,疑则思问。意思是:广泛学习,增长知识;有了疑问,就向人请教。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意思是:学习要广博,意志要笃诚,肯于恳切地向别人请教,并且要勤于思考。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思是:治学之道是:要广泛地学习,仔细地询问,谨慎地思索,明白地分辨,切实地实行。

*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意思是:不深思就不能掌握道理,不经过深思而得到的东西,得到了也容易失掉。

*不深思则不能造其学。意思是:不深思就不能成就学业。

*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不问,故不知。意思是:不思索,所以困惑;不追求,所以无得;不提问,所以无知。

*动则三思,虑而后行。意思是:做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周密的考虑,要三思而后行,不能莽撞行事。

*思齐则成,志齐则盈。意思是:思虑端正就能成功,志向端正就能长进。

*思曰睿,睿作圣。意思是:思考就能聪慧,聪慧就能成为圣明的人。

*思曰睿,思虑之后,睿自然生。意思是:思考就称智慧,思虑之后,智慧自然就产生了。

*心者,栖神之舍;神者,知识之本;思者,神识之妙用也。意思是:心是精神栖集的地方,精神是知识的根本;而思考就是精神和知识的巧妙运用。

*广积未必皆当,而思之自得其真。意思是:博览群书未必精当,只有善于思考才能体会其要旨。

*虑不及精,思不及睿,焉能无咎。意思是:考虑不精细,思想不深明,怎能不犯错误呢?*学而不思则罔,章句之弊也;思而不学则殆,心学之弊也。

意思是:学习不知道思索就会茫然无所得,这是做学问的弊端;只思索而不学习就会疲惫而无所获,这是思想修养方面的弊端。*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

王夫之名言解释

《船山遗书》:为什么说中国古代哲学的集大成者是王夫之?

《孟子·万章》说:“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在孟夫子看来,伯夷、伊尹和柳下惠虽然都是圣人,但他们各居一偏、独奏一音,只有孔子才集前圣之所成,通过编纂《六经》来“并奏八音”,既能“清”又能“任”还能“和”。与此同时,孔子又是儒学的开创者,是百家争鸣的先驱。对于前代学术来说,孔子是“终条理者”;对于儒学来说,孔子又是“始条理者”,所以孟子用“金声玉振”来赞誉他的学术地位——一首曲子总是以“金声”为开头,用“玉振”来收尾,作为总结者与开创者,孔子能够“兼总条贯,金声而玉振之”,所以获得了“集大成者”的称号。

《船山遗书》:为什么说中国古代哲学的集大成者是王夫之?

“集大成者”既是总结者,又是开创者

究竟什么样的人才是“集大成者”?

后人不理解孟子的原意,而是把“集大成者”歪解成了总结者。例如有些人说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集合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以及慎到的“势”;又有人说朱熹是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道学思想来自二程和张载、易学理论又兼取邵雍,在各家的基础上编出了《四书章句集注》这样的集成之物;还有人说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在他之前,陆九渊只是偶尔谈到“宇宙即吾心”,杨简也只是说“天地,我之天地”,只有阳明用“知行合一”与“致良知”来总结了心学的理论,使这种思想系统化。

然而,韩非、朱熹与王阳明都并未兼具开创者的身份。在韩非之后,法家就逐渐衰落了,朱熹也是理学由盛转衰的转折点,王阳明则是心学最后的辉煌。韩非子的核心思想不过是重新阐述申商之论,朱熹的“理气二元论”也只是调和二程与张载的矛盾,至于王阳明,他的学说基本都建立在《大学》与《孟子》之上,不过是用另一种术语来重新阐述“正心诚意”和“万物皆备于我”的道理而已。

真正的集大成者必然是这样的人——他既是前代学术的总结者,又是后代学术的开创者;既是以往思想的清算者,又是新思想、新方法的建立者。比如西方的黑格尔与明末的王夫之就是这样的人。

《船山遗书》:为什么说中国古代哲学的集大成者是王夫之?

黑格尔(1770年-1831年)

为什么说王夫之是“集大成者”?

黑格尔是西方近代哲学的集大成者,这是一个公认的事实。因为在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中,他将前人的思想原则化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概念,纳入自己的体系里。例如笛卡尔的“广延与思想”在黑格尔那里叫做“存在与思维”;康德的“二律背反”在《逻辑学》中被丰富成“矛盾”;“绝对精神”这个概念其实就是对斯宾诺莎的“实体”与费希特的“自我”进行统一和扬弃。

作为一名总结者,黑格尔的著作总结了当时各门学术所取得的成就。其中,《逻辑学》对应传统的形而上学;《自然哲学》包含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精神哲学》相当于社会科学;此外他还有《历史哲学》、《美学》、《宗教哲学》等各领域的专著,几乎涉及所有的学科。

与此同时,黑格尔还是一名开创者,他用可知论来对抗当时广为流行的休谟-康德不可知论;他批判了17世纪的形而上学和18世纪的机械论,提出辩证法的逻辑,将矛盾视为发展的动力,并且自觉在自然界中寻找例证。所以说,黑格尔既是理性主义的总结者又是辩证法思维的开创者。

《船山遗书》:为什么说中国古代哲学的集大成者是王夫之?

明末三大家之中,黄宗羲是心学的总结者,他的《宋元学案》、《明儒学案》都是总结性的著作;顾炎武则是朴学的开创者,他抛开宋明理学,“务当世之务”,开一代之学风;王夫之则类似于黑格尔,既是总结者又是开创者,他有句名言说:“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

三十三岁那年,王夫之抗清失败,“遂决计归隐”,当时他正值壮年,满腹经史,却因遭遇国变,立志不仕二姓,所以作为读书人,他的人生目标已经不可能实现了。苦闷之下,王夫之只得埋首故纸堆,希望通过清算传统哲学来找到新的出路,所以才自称“六经责我开生面”——也就是说他要从“六经”中找出“生面”来,要发明新思想、做出新奉献。而不是像朱熹和王阳明那样,自称得到了古本《大学》,延续了道统的正宗血脉,固执地守旧。

在这之后,王夫之隐姓埋名,潜心著书四十年,同样写出了卷帙浩瀚的著作;这些著作也都涉及各个领域,非常的广博。按中国人传统的经史子集来划分,王夫之的代表作如下:

经类二十四种:包括《周易内外传》、《读四书大全说》、《尚书引义》等;

史学类五种:包括《读通鉴论》、《宋论》、《永历实录》等;

子类十八种:包括《老子衍》、《张子正蒙注》、《思问录》、《相宗络索》等;

集类四十一种:包括《楚辞通释》、《姜斋文集》、《船山经义》等。

《船山遗书》:为什么说中国古代哲学的集大成者是王夫之?

从儒门道统到佛老异端、从正史实录到诗文杂剧,王夫之的笔尖都有触及,即使博学如朱熹,也无法像他这样无所不包、无所不晓。所以王夫之不愧为一名总结者,同时,他又是一名开创者,例如《读通鉴论》的哲学基础其实就是“经世致用”的新思想,王夫之想要通过历史来讲时政,本意也是“务当世之务”。此外,《思问录》这本书还体现了王夫之与前代哲学家两大不同之处:其一、他用辩证法来抨击机械论;其二、他有意将哲学建立在科学之上。

《船山遗书》:为什么说中国古代哲学的集大成者是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692年)

王夫之具有系统的辩证法思想

辩证法的思想普遍存在于古代哲学家的著作中,但多以箴言、断言的形式存在,缺乏系统性,所以经常出现前后矛盾的表述。例如《老子》既说“有无相生”,却又说“有生于无”,一会儿把“有”升到与“无”同等的矛盾地位,一会儿又将“有”贬低为派生者;在某些地方它断言“天长地久。”,在另一些地方却又说“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这些互相矛盾的地方鲜有人去追究,因这本书是由碎片式的句子组成的,所以各种肤浅之人都能各取所需,随意解读,进而随意吹嘘。

王夫之的著作却并不如此,《思问录》看似碎片化,但它是以系统的辩证法为基础的,里面鲜有前后不一的地方。在“内篇”中,王夫之着重讨论了“无有”、“幽明”、“聚散”、“清浊”、“得失”等矛盾范畴,提出“两端,其究一也”的对立统一辩证法;在“外篇”中,他的论述范围更加扩大,并且批判了京房、邵雍、蔡沈等人的世界观;这些人根据《周易》与《洪范》的思想,把世界描绘得整整齐齐、井然有序,认为通过卦象与六爻就可以准确预测未来——世界仿佛是一个已经编好代码的机器,保持着严格的秩序。王夫之则利用辩证法的偶然性理论来抨击这种思想,他说:

“天地间无有如此整齐者,唯人所作则有然耳;圜而可视,方而可矩,皆人为之巧,自然生物,未有如此者也。”

地球不是正圆的、行星轨道也并非完全规则的椭圆;一年有365日,但并年年如此,而是有些年头长些、有些年头短些;所谓的严格规则只是人类思维的产物,人们把物体的形状给抽象化,想象出半径到处都完全相等的正圆、四边完全一样的方形等等,这种思想就是一种机械思维,必然要否认掉偶然性与不规则性。

王夫之对机械观进行了出色的诘难,例如邵雍在研究自然时,喜欢将万物“破作两片”,比如他在《皇极经世》中将“太阳与太阴”、“日与月”、“水与火”、“气与质”都破作两片,并且认为两片之间存在天差地别,各自独立。王夫之则说:

“两片四片之说,猜量比拟,非自然之理也。”

他认为对立的两面是相互依存的,不能“破作两片”,否则将变为“死形”和“游气”,进而不复存在。所以,机械思维的人所设想出来的世界并不是真实的世界,而是被他们给理想化了的。

《船山遗书》:为什么说中国古代哲学的集大成者是王夫之?

真实世界并非邵雍所设想的那样,具有严格的精确性

王夫之自觉把哲学建立在科学之上

古代思想家们大多缺乏科学的精神,王阳明根本就不谈科学。张载虽然是唯物主义者,但他存在“执理以限天”的唯心主义倾向,例如天文学家认为地球自转,故而五星看上去运行速度不同,其中金水二星最快,木土两星最迟,所以能够推断前者离大地近而后者遥远,月球行一年经十二天,比众星都快,应距地面最近,这是观测到的结果。

张载、朱熹等人却根据义理的思想,认为月球是极阴之物,要“伸日以抑月”,以便符合“阳动阴顺”的义理,硬说月球运行得最慢,太阳运行得最快。对此,王夫之采用了当时流行的“远镜质测之法”,认可“月最居下,金、水次之,日次之,火次之,木次之,土最居上”的科学结论,即使他很尊敬张载和朱熹,但仍然坚持唯物主义的原则,说:

“理自天出,在天者即为理,非可执人之理以强使天从之也。”

在《思问录》中,王夫之还泛论各种自然科学观点,提及祖冲之、郭守敬、方以智等科学家;可见他非常重视中国传统的自然科学,并且有意利用自然科学来佐证自己的哲学观点。在《张子正蒙注》中,王夫之经常引用自然科学的事例来说明辩证法,这点在张载的原书中是很罕见的。中国的大部分哲学家都喜欢引经据典,擅长独断;而在王夫之的哲学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倾向,他已经意识到要把哲学理论建立在牢固的科学基础之上,而不是以几部古老经典来作为立论基础,这在中国哲学史上是继往开来的创举。当然,也会造成自己的局限性,所以中国传统科学的局限就是王夫之哲学的局限,这种局限即使在西方也有,例如培根的《新工具》和黑格尔的《自然哲学》,都论述了许多错误的科学观点,这不足以苛责古人。

此外,王夫之对于未知的问题始终保持谦逊,绝不肯牵强附会地编造答案。对于那些信口开河,声称“天开于子,子之前无天;地辟于丑,丑之前无地”等毫无科学依据的宇宙起源论,他答复说:“吾无此邃古之传闻,不能征其然否;吾无无穷之耳目,不能征其虚实。”对于那些喜欢在哲学中乱下断言,乱编故事的人,无需去跟他们争论什么,因为他们的东西都是毫无根据的伪哲学。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