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素食名人名言

时间:2022-04-13 17:59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十点读书图书旗舰 | 评论: 次 | 点击:

世界素食名人名言

1.素食的名人语录

1. 我对人=权和动物权益一样重视,这也应是全体人类该有的共识 。

——林肯2. 一个人如果向往正直的生活,第一步就是要禁绝伤害动物。——托尔斯泰3.我在年轻的时候便开始吃素,我相信有那么一天,所有的人类会以他们现 在看待人类互相残杀的心态,来看待谋杀动物的行为。

——达芬奇4.不要使你自己的胃成为动物的坟场。—— 一位回教先知5.人类谋生的方法进步之后,才知道吃植物。

中国是文化很老的国家,所以中国人多是吃植物,至于野蛮人多是吃动物。—— 国父孙中山6.一个国家的道德是否伟大,可以从其对动物的态度看出.-- 印度圣雄甘地7.一个对动物残忍的人,也会变得对人类残忍。

—汤玛斯.艾奎纳8. 吃肉正是一种没有正当理由的谋杀行为。—— 发明家班杰明.富兰克林9. 在人类逐渐进化的过程中,不再吃荤是宿命的一部份,就像以前野蛮民族接触文明生活后便不再吃人肉一样的道理。

——梭罗美国诗人短文作家10.“关心动物是一个人真正有教养的标志;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越高,其道德关怀的范围就越宽广”。 ——达尔文11.当悲悯之心能够不只针对人类,而能扩大涵盖一切万物生命时,才能到达最恢宏深邃的人性光辉! -- 非洲之父史怀哲12. 除非你能够拥抱并接纳所有的生物,而不只是将爱心局限于人类而已,不然你不算真正拥有怜悯之心。

——史怀哲13. 除非人类能够将爱心延伸到所有的生物上,否则人类将永远无法找到和平。——史怀哲(Albert Schweitzer)14. 有思考能力的人一定会反对所有的残酷行径,无论这项行径是否深植传统,只要我们有选择的机会,就应该避免造成其他动物受苦受害。

—— 史怀哲15. 我的生命对我来说充满了意义,我身旁的这些生命一定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如果我要别人尊重我的生命,那么我也必须尊重其他的生命。

道德观在西方世界一直仅限于人与人之间,这是非常狭隘的。我们应该要有无界限的道德观,包括对动物也一样。

— 史怀哲16. 在我心中有一股坚定的信念油然而生,除非有不可避免的理由,我们没有权利在其他动物身上加诸痛苦和死亡。我们应该觉得在无心之下造成其他生物的受害和死亡是件非常可恶的事。

——史怀哲17. 如果我们比动物高等的话,那么我们重复动物的行为就是错误的。——甘地18. 我个人认为,单凭素食对人类性情的影响,就足以证明吃素对全人类有非常正面的感化作用。

——爱因斯坦19.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倘若未能学到以爱心对待动物的观念,将来可能造成其人格及行为发展的偏差。 — 欧美研究报告20. 以下两种人绝不会是好人:一种是挥动武器的人,另一种是大啖肉食的人。

——提鲁克鲁经(Tirukural 印度教手稿)21. 人的确是禽兽之王,他的残暴胜于所有的动物。我们靠其他生灵的死而生活,我们都是坟墓。

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发誓再也不吃肉了。总有一天,人们将视杀生如同杀人。

——达芬奇22. 我觉得,当心灵发展到了某个阶段的时候,我们将不再为了满足食欲而残杀动物。——甘地23. 无论是任何时期、任何地方,我都不认为肉食对我们来说是有必要的。

——甘地24. 如果人类不压抑自己的七情六欲的话,那么他应该会以爱心善待动物;因为对动物残忍的人,对待人类也一定不会好到哪里去。我们可以从一个人对待动物的方式来断定他的心地好不好。

——康德(Immanuel Kant)25. 什么是好的行径?好的行径就是能够反映如何避免残害其他动物的行径。——提鲁克鲁经(Tirukural 印度教手稿)26. 何谓有道德的行为?就是绝不残害生命,因为杀生是所有罪恶的根源。

——提鲁克鲁经[Tirukural] 印度教手稿)27. 素食主义其实就是一种心灵革命,素食亦是「放下屠刀」的一种形式,对於自己的精神宣示不再沉沦於物质的深渊。——黄怡资深记者.作家28. 我个人对于人类是否能很快的结束对动物生命的漠视颇为悲观。

我有时候甚至担心我们又会回到猎杀人类的时代。我个人认为,只要人们让动物淌血一次,世界和平就没有到来的希望。

猎杀动物和希特勒制造毒气室、史达林建造集中营等残暴行为只有一线之隔——但是这一切的举动都被冠上了冠冕堂皇的「社会主义」字眼。只要人类不放弃拿刀枪毁灭弱势动物,正义便没有到来的一天。

——艾讽克.巴绪维.辛格(Isacc Bashevis Singer) 1978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29. 如果人类对正确生活方式的渴望够热切—— 他们就会开始戒荤。简单的说,吃荤是不道德的,因为吃荤需要靠违背道德的行为——杀生来达成,只有贪婪、好吃的人才会这么做。

——托尔斯泰30. 我并不是基於健康的因素才吃素,成为全素者是基於道德的因素。素食主义绝对会变成全人类的运动。

——迪克.葛列格里清教徒与人权领袖31.禁绝肉食就是远离罪恶,重拾纯真。——塞尼加(Seneca)着名文学家32. 问题并不是它们会不会讲理,也不是它们会不会讲话,而是它们会受苦吗?——杰瑞米.边沁33.吃素的行为应该会赋予那些一心想要将天国带到地上的人很大的喜悦,因为吃素象徵了人类对完美道德的渴望是很真切的。

——托尔斯泰34. 动物是我的朋友,我不会去吃我的朋友。——萧伯纳(Geoege Bernard Shaw)英国喜剧作家35. 我深信吃荤不但没有。

2.关于宣传素食的名人名言有哪些,阿弥陀佛

素食名言22则1.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我认为素食者的人生态度,乃是出自极单纯的生理上的平衡状态,因此对于人类的影响应是有所裨益的”。

“我认为素食生活有自然净化人类性情的效果。因此它对感化人生最有助益。”

2.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富兰克林16岁便当素食者。他在笔记里提到:”吃素使头脑清晰,思考敏锐,带来更大的进步。”

他在自传中,称吃肉为”无缘无故的谋杀。”3.中国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4.中国北宋文学家苏轼“人一杀生,则五常尽犯焉,盖屠戮他身,肥甘自己,为不仁也;离他眷属,延我亲朋,为不义也;将他肉体,供献神人,为不礼也;称言食禄,当受刀砧,为不智也;设饵妆媒,引入陷阱,为不信也。噫!人居尘世,全藉五常,知而故犯,又何足为人。”

5.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夫素食为延年益寿之妙术,已为今日科学家、卫生家、生理学家、医学家所共认矣。而中国人之素食,尤为适宜,惟豆腐一物,当与肉类同视。”

(《建国方略》)6.印度圣雄甘地“我的确觉得人类要增进精神生活,必须停止只为满足一己的口欲而屠杀动物的行为。”7.爱尔兰作家萧伯纳萧伯纳25岁时便开始素食,到他年纪大了,有一次,有人问他为什么看来还这样年轻,他说:“不是我看来年轻,我的相貌与年岁相仿,只是其他人看来比他们的实际年岁苍老罢了,吃尸体的人便是这样,还能冀望他们怎样呢?”“这真是很可怕的事,除了动物的痛苦与死亡之外,人类毫无必要地压抑自己高贵精神的本质:对一切动物如待自己的那份同情与仁慈,并且还背自己的感觉,变成残酷的人。”

8.意大利艺术家达文西“真的,人是一切动物的主人,因为他的残忍超过任何动物。以别人的死亡,换取自己活命,我们的身体因此成了坟场!我从很小就摒弃了肉食。

未来有一天,人们看杀人和屠杀动物没有什么两样,这一天终会来临。”“鄙视生命的人,不配拥有生命。”

9.古希腊哲学家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我的朋友们,不要为了罪恶的食物沾染你们的身体,有玉米,有从树上垂下来的水果,还有葡萄园里的葡萄供我们食用,更有甘美的食用植物和蔬菜,大地供给了许多无罪的丰盛食物,也提供人类不用杀戮即可获得的大餐。”他还付钱给渔夫,将他们捕回来的鱼放生。

10.希腊传记作家蒲鲁塔克“你真的要问为什么毕达哥拉斯不吃肉吗?在我而言,我反而会问第一个口舐凝血,把死尸的肉放到唇边的人,他所处的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精神状态?他大排筵席,筵席上的是死了的腐烂的身体。这些身体不久以前还在呜叫、号泣、挣扎求生,他竟胆敢称这些支离的肉块为滋养食物。

奇怪的是有什么意外事催使他这样做?他的眼怎忍见它们的喉被割破、皮被剥裂、尸碎万段?他的鼻怎能忍受薰天的臭味?他品尝的是别人的痛伤、他啜饮的是别人伤口流出来的血汁,这些污秽怎不会倒他胃口?他吃的肯定不是他出于自卫而杀的狮子、豺狼;相反,他宰杀的都是温驯善良的动物。为了这一点儿的肉,我们剥夺了它们与生俱来的权利:阳光和寿命。”

11.俄国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托尔斯泰于1885年成为素食者。他提倡”素食和平主义”。

故他在著作中写道:”吃肉简直是不合乎道德的,因为它牵涉违反道德的行动——杀戮。”他认为素食是人道主义严格的考验。

“当我们的身体是被宰杀动物的活动坟场时,我们怎能期望这个世界能有理想的境地呢?”“素食主义可用为一种标准,我们可以从它而知道人类追求完善道德的心是真实而诚恳的。”“肉食的益处,只有增高动物性的情感,刺激性欲,并且增长暴饮,嗜食而已。”

12.缅甸前总理吴努“世界和平,或其他类型的和平,都是取决于心灵的态度。素食主义能产生带来和平的正确心灵态度。

它能导向较好的生活方法,如果能将其普遍实行,也将在国与国之间带来更多的正义与和平。”13.英国议员马丁感觉人类杀害动物,是一种弱肉强食,也就是恶性表现,为对不起良心的事。

所以他在议会中,提议成立“保护动物会”,虽经十次以上的失败,终于达到成立的目的。现在英国的女皇,也是该会的会员,且对动物的保护,成效卓著。

14.英国博士华而绪“要想避免人类流血,必须从餐桌上做起。”此正与我们佛教所主张之因果关系相合:“欲免世上刀兵劫,除非众生不食肉。”

15.我国医学教授陈瑞三“我国人之心脏病、血管硬化、高血压症,是今日人类最大敌人,死亡率很高,都与饮食有很大关系,如欲减少上述诸症,应该多食素食,而少吃动物性脂肪为宜。”16.美国营养学家兼医学家米勒尔博士“吾人若偏食各种动物肉,则身必多病,因肉类中缺少维生素、石灰质、碳水化合物故也。

又肉类中屯积原有之废料,及各种动物之疾病而带来之毒素,与屠宰后所起之腐化作用,故食肉类须排泄多量之废物及毒质。久之各种并发症相继而起,必致志气萎靡,体力衰弱;成为庸懦无能之人,贻误一生。”

17.英国哲学家安妮·贝桑人道主义者及社会改革者。他说:“吃肉的人,须对因吃肉而引起的一切痛苦负责,而。

3.看看世界上都有哪些名人是吃素的 详细

看看世界上都有哪些名人是吃素的 讲到了建议用“半素食主义”替代即将出台的禁食猫狗肉的所谓《反虐待动物法》即倡议中国的百姓用“尽量多吃素,少吃荤”的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摆脱对肉食的依赖,从而逐步放弃食猫狗肉的饮食习惯。

为了增加“半素食主义”的说服力。我也收集了一些关于世界上各行各业名人中素食主义者的主张,让大家更了解素食这个话题。

我不是素食主义者,但是,我同意素食主义者提倡的低碳和环保的生活方式。人类的这一种善良和健康“教义”的表达是应该得到每一个人的尊重的。

下面就是我收集的素食主义者中世界名人们的素食名言。 毕达哥拉斯 西方素食主义之父 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发现毕达哥拉斯定律 素食名言:我的朋友们,不要为了罪恶的食物玷污了你们的身体,有玉米、有水果、更有甘美的植物和蔬菜,大地供给了无罪的丰盛食物,也提供了人类不用杀戮即可获得的大餐 托尔斯泰 俄国作家,人道主义者 素食名言:我们不需要杀戮无辜的动物来满足自己的富足、健康与快乐。

素食这种崭新的生活方式将立即以经济、环境、道德、灵性与营养方面的帮助,作为对人类的奖赏 萧伯纳 爱尔兰最为著名的戏剧家、评论家 素食名言:动物是我的朋友,我不会去吃我的朋友 达芬奇 意大利画家、发明家 素食名言:我在年轻的时候便开始吃素 爱因斯坦 上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 素食名言:素食对人类很吉祥。如果全世界都采行素食,就可以改变人类的命运。

柯林,坎贝尔 世界营养学界的爱因斯坦 素食名言:植物性食物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很好的效果:可逆转和治愈心脏病,逆转 95%的二型糖尿病,有能力控制对于疾病的一些基因表达,对化学物质毒性和致癌物质也具有巨大的控制作用 圣雄甘地 印度国父 素食名言:一个国家伟不伟大、道德水准高不高可以从她对待动物的方式评断出来 德尔诺夫舍克 斯洛文尼亚总统、哲学家 素食名言:接受一切美善,你自然能将美善给予他人。遵循内在的指引,你就可以和宇宙法则协调一致,而不会有罪恶感、不会抑郁寡欢,更不会违反造化或背叛自己:你将会化为宇宙意识大洋中的一滴水 富兰克林 美国最著名的发明之父、作家、外交家 素食名言:我们拒绝吃荤有时的确会造成不便,经常有人说我是个怪人。

但吃素这种负担较轻的饮食,使我的思路越来越清晰,理解的速度也更快。 爱迪生 美国发明家 素食名言:除非我们停止伤害其他一切生命,我们仍然只是些野蛮人。

梭罗 作家、哲学家、自然主义者 素食名言:在人类进化的历史上,不再吃荤是宿命的一部分 卡尔,刘易斯 奥运会9 枚田径金牌的获得者 素食名言:实际上,在田径赛中,我最好的参赛成绩是在吃素以后的第一年获得的 罗伯,米勒 世界职业自行车赛车手 素食名言:素食带给我充沛的体力和活力。事实上,我可以从素食中摄取到所有能让我保持巅峰状态的能量 保罗,麦卡尼 英国著名披头士摇滚歌星 素食名言:如果人类想要拯救地球,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停止食肉。

这是你可以做到的唯一重要的事 珍,古道尔 动物学家、联合国和平大使 素食名言:成千上万人说他们爱动物,但是每天坐下来一两次享受动物们的血肉,这些动物们的权利完全被剥夺了:他们被剥夺了生存的权利,他们忍受可怕的痛苦虐待,他们忍受恐怖的屠宰场。唯有了解,我们才关心。

唯有关心,我们才会采取行动。唯有行动,生命才会有希望 彼得辛格 《动物解放》致中国读者 素食名言:肉食虐待动物、不利健康、浪费资源、毁坏环境。

请尽力阻止重蹈西方的覆辙吧!西方国家正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醒悟到,那条路原来是个悲惨的错误。

4.吃素的食名人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1931):美国人,尽管一生只在学校里读过三个月的书,但通过勤奋好学,勤于思考,发明了电灯、电报、留声机、电影等一千多种成果,成为著名的发明家,被誉为“发明大王”,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爱迪生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企业家,1879年,爱迪生创办了“爱迪生电力照明公司”,1880年,白炽灯上市销售,1890年,爱迪生已经将其各种业务组建成为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1891年,爱迪生的细灯丝、高真空白炽灯泡获得专利。

1892年,汤姆•休斯顿公司与爱迪生电力照明公司合并成立了通用电器公司,开始了通用电气在电气领域长达一个世纪的统治地位。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美国物理学家,犹太人,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相对论——“质能关系”的提出者,“决定论量子力学诠释”的捍卫者(振动的粒子)——不掷骰子的上帝。

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爱因斯坦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工业大学,并入瑞士国籍。

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在伯尔尼专利局任职。

苏黎世工业大学、布拉格德意志大学教授。1913年返德国,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长和柏林大学教授,并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

1933年因受纳粹政权迫害,迁居美国,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教授,从事理论物理研究,1940年入美国国籍。有一句熟悉的格言是“任何事都是相对的。”

但爱因斯坦的理论可不是这一哲学式陈词滥调的重复,它是一种精确的用数学表述的方法。此方法中,科学的度量是相对的。

显而易见,对于时间和空间的主观感受依赖于观测者本身。 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男,1889年4月20日(也有一说为7月23日,但无从考证,故存疑)下午18时30分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和奥地利的边界城市布劳瑙(Braunau am Inn,林茨,莱茵河上的Braunau),1945年4月30日下午3时30分卒于柏林。

希特勒是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即国社党(缩写音译为:纳粹党)的主席和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头号战犯。同时,他也是名演讲家、政治家和冒险的军事家。

1945年4月28日,苏联红军攻入柏林市区。当天夜里希特勒与爱娃·布劳恩举行婚礼。

30日15时30分,希特勒夫妇双双自杀身亡。1945年5月8日夜,纳粹德国正式投降。

德国战败。 1919年9月,希特勒参加了德国工人党,依靠他的机智狡猾和反动宣传鼓动才能,希特勒最终将德国工人党更名为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简称纳粹党,并正式成为纳粹党的党魁。

从此,他开始正式推行以集权与扩张为核心的纳粹政治理念。 阿道夫 爱因斯坦说:「我认为素食者所产生性情上的改变和净化,对人类都有相当好的利益,所以素食对人类很吉祥。

」 爱迪生是因为健康的原因而改吃素的,汤马森.比特先生曾在《纽约太阳报》中这样评述道:“据他一个朋友说,汤马森.爱迪生是一个素食主义者,不吃任何鱼、家禽和肉,他更锺情于任何的水果、蔬菜,特别是那些沐浴并生长在阳光下的作物。爱迪生平时非常注意自己的饮食,他确信素食生活对他的行为、思维方式及身体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908年6月的《素食者信报》亦有这样的报导:“著名发明家汤马森.爱迪生最近患乳突炎,但因为停止使用肉食而痊癒。爱迪生先生非常欣喜自己的生活有如此的改变并重获健康。

自此后他便弃绝肉食坚持素食的生活。” 希特勒曾经有个外甥女叫吉莉·拉包尔,希特勒和她见面后不久就爱上她了,当时是1929年。

两人经常去山间散步,在慕尼黑上咖啡馆和戏院。希特勒还为他们俩租了一套有九见房的豪华公寓,从当时看希特勒是打算同他的外甥女结婚的。

但由于希特勒对她的控制欲太强,不准她同任何别的男人一起在公开场合出现,禁止她学音乐,学戏剧等等她喜欢的事情,两人经常发生争吵。 1931年夏末的一天,希特勒因反对吉莉去维也纳学声学,两人当时在公寓里发生了激烈的争执,随后希特勒由于公事去了汉堡。

第二天早上发现吉莉用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希特勒本人悲痛至极,在吉莉死后一个星期,希特勒得到奥地利政府的特别许可,到维也纳她的坟前哭了一个晚上。

从此他决定不再吃肉,这也许是他个人生活上的打击所引起的一种清心寡欲的自我克制,他身边的一些部下也这样认为。后来希特勒就没有认真考虑过结婚问题,一直到十四年后他自尽的前一天。

参考资料:《第三帝国的兴亡》(美)威廉.夏伊勒 著 卡尔.刘易斯是一个严格的素食者。卡尔至今还记得自己在1990年7月做出的决定:成为一名严格的素食者。

当时他正在欧洲比赛,前一个星期六刚吃了一餐西班牙腊肠,然后在紧接着的星期一就开始吃素食。对于他来说,最困难的事就是改变自己的吃饭习惯,从跳过一餐到整天吃东西,他知道这要健康得多。

他还用柠檬汁代替盐来调味。

世界素食名人名言

郑板桥:人生在世,唯真不可辜负

2020年年初,央视《经典咏流传第三季》开播,当红明星肖战演唱了一曲《竹石》。

它是根据名诗《竹石》改编而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整首诗读来字字掷地有声,句句铿锵有力,而肖战激昂清越的音调又让这首诗大放异彩。

古人说,“诗以言志。”每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都藏着诗人的心志和意趣。

这首诗也不例外,它是诗人抗争精神和坚贞品格的形象写照,而这位诗人便是“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

郑板桥笔墨功夫了得,在诗书画方面独树一帆,而他真诚为人、幽默达观的种种言行更为人称道。

清代诗人张维屏在《松轩随笔》中写道,“板桥大令有三绝:曰画、曰诗、曰书。三绝之中有三真:曰真气、曰真意、曰真趣。”

其实,“三真”不仅是对郑板桥艺术成就的评价,也是对其品行的总结,他有真气、真意和真趣的立世原则也为他的人生锦上添花。

郑板桥:人生在世,唯真不可辜负

一身正气荡人间

1693年,郑板桥出生于江苏兴化的一个耕读世家,父亲是一名教书先生。

他自小接受父亲的悉心教育,加之天资聪颖,刻苦勤勉,从而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基础。

二十岁时,他考中了秀才,一边在教馆教学,一边研习书画,一边备考,以期跻身仕途。

发愤努力二十年后,他终于中了举人。又过了四年,他进士及第,等候授职。

无奈家世卑微,朝中无人,待业六年后,郑板桥才被委任为范县知县。

范县交通闭塞,物产匮乏。连县衙都是瓦草相间,一向淡泊的郑板桥端坐其中审阅簿册也安之若素。

因为出身贫寒,他深知百姓生活不易,走马上任后便以公自约,以廉自律,爱民若子。

当地民间冤案难以平反、隐情难以明示、官场行贿受贿等现象层出不穷,郑板桥为此痛心疾首。

反复考量后,他不顾旁人异样的眼光,与百姓们打成一片。他下乡走访,询问桑麻农事,厕身市集,探寻民间疾苦。

他还力挽狂澜革除弊政,时间久了,范县的各类公事都能得到及时处理,冤屈也被及时伸张,郑板桥的辖地“讼简刑轻”,以致于可以“卧而理之”。

这样一来,廉政立身、勤政务实的郑板桥就为范县树立了清明之风。

郑板桥:人生在世,唯真不可辜负

四年后,郑板桥被调署潍县。当地疫病流行,庄稼不收,民生凋敝,饿殍遍野,但是一些粮商故意哄抬粮价,让饥民的生活雪上加霜。

他当机立断明令其平价出售粮食,不仅打压了粮商们肆无忌惮的嚣张气焰,也阻断了他们从中贪图不义之财的念想。

后来,在与一些尸位素餐的官员共事时,他的正气凛然也多次触及他们的利益,经常惹其诟病。

但对抱持“立功天地,字养生民”志向的郑板桥来说,这些小插曲实在不值一提。

他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用实际行动“泽加于民”,尽心竭力地维护百姓的利益。

但在那个政治风气近乎病态的小城,郑板桥过于刚直的做法引来了同僚的敌意,最终遭致诬告,不久就被免去官职。

至此,他的仕途生涯也走到了尽头。可他的赫赫之功,百姓看得见;他的切切之情,百姓也明了。

临行之前,潍县的众多百姓遮拦归路,牵衣顿足,他躬身致谢后慢慢地离开。

蹇驴人影,形销骨立,百姓们望之,纷纷泪雨。

为官七年,他带走的,除了三只毛驴驮着的几捆书画,还有满面的风霜和满怀的坦荡。

《清官十训》有言: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三省吾身,四肢勤民,五指不伸,六辟律节,七品不嫌,八面纳言,九朝为镜,十世为名。

在宦海沉浮中,郑板桥挥洒两袖清风,拂去乱世尘埃;消解四方混沌,铲除百姓之忧。

纵然被迫离场,但他的正气之举,亦为世人念念不忘。

郑板桥:人生在世,唯真不可辜负

一枝一叶总关情

《格言联璧》中有一副对联,“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余。”

善良,是人生之本、万世之基。一个人,心存善念才能福泽绵长,祥瑞安康。

一直以来,郑板桥都是一个古道热肠的人。

他在家中收拾旧物时,无意间发现藏书中有不少卖身契据,多是他父亲生前与家奴之间所立。

为了让家奴们恢复自由身,他毫不犹疑地全部找出来,一把火将这些契据付之一炬。

这一把火,烧掉了绑在家奴身上的枷锁,也留下了他淳朴厚道的美名。

事实上,郑板桥的善良是刻在骨子里的。因为即便是步入仕途、有了名望之后,他依然如此。

郑板桥在潍县任职时,当地灾害频发,哀鸿遍野的惨象比比皆是,流离失所的灾民随处可见。

他立时着手救灾,将自己微薄的养廉银捐出来接济灾民。

他还命令全城大户设立粥厂救济灾民,对这种无利可图的事情,恶豪劣绅们很是不满。

与此同时,他做了一个更大胆的决定,在没有向上级申请汇报的情况下开仓放粮,救民众于水火之中。

周围的人连连相劝,他却笃定地说,“此何时?俟辗转申报,民无孑遗矣。有谴我任之。”

在灾民的生命面前,个人的安危又算得了什么呢?

郑板桥:人生在世,唯真不可辜负

他的铮铮之言,也彰显了一位爱民之官的担当与情意。

正如他在诗中所言,“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为民如他,他听到了百姓们啼饥号寒的怨声。所以,关乎百姓的每一件小事,他都责无旁贷。这是一种忧国忧民的人本情怀,亦是一种博大济世的赤子之忱。

郑板桥在给堂弟的信中也曾写道:

愚兄平生最重农夫,新招佃地人,必须待之以礼,彼称我为主人,我称彼为客户,主客原是对待之义,我何贵而彼何贱乎?

要体貌他,要怜悯他;有所借贷,要周全他;不能偿还,要宽让他。

字里行间,尽是他对佃户们的宽厚和仁爱。而他对劳苦大众的关爱之情不止于书面,更落于实际。

因为放不下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同乡紧邻,他还经常将微薄的俸银邮寄回家,在信里特别交待堂弟“挨家比护,逐一散给”。

殷殷之情,于他的笔墨之间昭昭可鉴;拳拳之意,于他的寸心之间丰盛盈满。

南北朝时期梁朝皇帝、文学家萧纲在《唱导文》中写,“一善染心,万劫不朽。百灯旷照,千里通明。”

长夜之中,人之善心,历经万劫而不灭,如明灯百盏,照亮惨淡之境。

因为仁和以政和为人以善,郑板桥的嘉言善行,像一盏盏明灯,温暖了万千穷苦百姓的心。

郑板桥:人生在世,唯真不可辜负

勿学板桥烂兰竹

《世说新语》里讲,“人生在世,兴起而至。”

人之一生,行之匆匆,若是能在日常中咂摸出趣味来,才算是真正地活着。

郑板桥为官清正,又乐善好施,所以只能清贫度日。但他从不介怀,仍将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罢官回乡后,他在家乡建了一座别业——拥绿园。

园子由三间茅屋、四面绿竹围合而成,格外清静。

斑竹摇翠,时有沙沙之声,如浅唱低吟,如细语呢喃。日出日落时,月圆月缺时,还有倩影游移,似徜徉徘徊,亦似闲庭漫步,很是悠然。

有美醉人心的竹子作伴,他恬淡自持的日子里又多了几分趣味。

郑板桥:人生在世,唯真不可辜负

他终日临窗写字作画,耳闻风声竹响,眼看雪白纸窗,当真是犹如置身大自然,加之心有桃花源,也自得人间雅趣清欢。

但迫于生计,郑板桥不得不从丰满的理想回到骨感的现实中来。为了补贴家用,他开始了卖画生活。

不同于扭捏作态的文人墨客,他竟然堂而皇之地亮明了价位:

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物食物,不如白银为妙,盖公之所赠未必弟之所好也。

而且,画与不画要看自己的心情。无论对方是华堂贵客,还是饥寒之子,他都一律表态,“索我画,偏不画,不索我画,偏要画。”

这波操作让人深为叹服,也着实体现了他的风趣与率真。

有了名望的陪衬,有了生活的积淀,郑板桥笔下的墨竹更有清俊挺拔之韵,诗文也更添奇气纵横之格。

久而久之,登门求教者愈来愈多,王公大人有之,卿士大夫有之,山中老僧有之,黄冠炼客亦有之。

饶是如此,他的字画得以远播,前来求索字画的人也络绎不绝。

不过,即便他“年年画竹买清风”,却依然囊中羞涩,因为“大都付与酒家翁” 。

卖画得了碎银几两,他便忙不迭地呼朋唤友,去酒肆歌场放怀畅饮,吟诗作对,挥毫泼墨。

当然,这种苦中作乐的生活,郑板桥也欣然自喜,因为它随性,且有趣。

在郑板桥七十岁生日的时候,朋友为他画了一幅画像,他执笔提了一首诗,“老夫七十满头白,抛却乌纱更便服。同人为我祝千秋,勿学板桥烂兰竹。”

人生七十古来稀,诗中虽已有叹老之意,但不乏幽默之趣。

郑板桥:人生在世,唯真不可辜负

唐代诗人刘沧有诗云,“真趣淡然居物外,忘机多是隐天台。”

人间至乐,莫过于抛却功名利禄和万千烦恼后真正地享受生活。

奔波大半生,郑板桥遍尝酸甜苦辣,看透世态炎凉,日子虽庸常,却已多了诗意,多了真趣。

郑板桥:人生在世,唯真不可辜负

国画大师徐悲鸿评价郑板桥:

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来最卓绝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章奇,书画尤奇。观其诗文与书画不仅相见高致,而且寓仁慈于奇妙,尤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

郑板桥一生诗以言志,书以写心,画以养性,人如兰有清香,如竹有气节,如石有风骨。

所以,他也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

他有真气,面对权贵时不苟同俗,傲然独立,是历史铭记在册的清官。

他有真意,担负重任时枝叶关情,民声在心,是百姓交口称赞的善人。

他有真趣,生活拮据时无锁无枷,自得其乐,是后世仰而望之的趣人。

不得不说,他是当之无愧的千秋不变的真君子。

作者 | 卜一,漫游云水间,闲记红尘事。

图片 | 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