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最喜欢的教育名言读后感(有关教师教育的名言及感悟)
时间:2022-04-13 20:27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春来雪融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教师最喜欢的教育名言读后感(有关教师教育的名言及感悟)
1.有关教师教育的名言及感悟
心念决定言行,未来拥有什么样的人生,取决于现在的起心动念。
若能活出自我自然不与他人攀比,不在意他人的评价,变得乐观坦荡,生命也就变得单纯而喜悦了,每一个夜晚都是一次死亡,每一个黎明都是一次重生,每天都欢喜地面对人事物,便是对生命最好的回报。教师教育格言经典语录1. 教师,是播撒知识的种子,传递文明火炬的使者。
2. 如果我们对于教师要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这一点估计不足,那也是错误的。有了这方面的知识,教师才有可能把教材变成学生的真正财富。
3. 每天我都微笑着向快乐出发,因为前方有需要我传播快乐的人。—— 章隽4. 心地善良的人首要的一点就是爱人。
他对共同事业的忠诚来源于这种对人的热爱。我们认为培养热爱人的感情和关心人的强烈意向是苏维埃学校最重要、最崇高的任务之一。
5. 生命在闪光中现出绚烂,在平凡中现出真实。——伯克6. 用真诚的心去温暖孩子们,伴随他们成长。
7. 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8. 懒惰的人,给他再多的时间,也不会得到真正的收获。
愚蠢的人,给他再多的青春,也不会得到真正的生命。9. 做事不能只做想做的,而应该做该做的。
10. 教师——黑夜中的明灯引领学生驶向成功的彼岸——黄黎明11. 爱是一门艺术,爱学生则是一种享受。——朱湘民12. 什么是负担,他不喜欢的事情,你叫他干1分钟,这就是负担;他喜欢干的事情,干到废寝忘食,也不是负担。
13. 露珠不愿跟珍珠比美,只顾默默地滋润绿叶和鲜花。14. 教育是人们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权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摇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雅斯贝尔斯15. 每时每刻都能用耐心和爱心去发现孩子,欣赏孩子,培养孩子。
只有欣赏孩子的现在,才能塑造孩子的未来。——何小花16. 是宽容而不是纵容,是诱导而不是命令。
17. 主善为师德业所资,狎而敬之,畏而爱之,亦趋亦步,朝斯夕斯,熏陶既久,其益无涯。18. 教师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孩子们在成长!19. 人之情,恶异于己者,此师徒相与怨尤也;人之情不能亲其所怨,不能誉其所恶:学业之败也,道术之废也,从此生矣。
善教者则不然,视徒如己,反己以教,则得教之情也。所加于人,必可行于己,若此,则师徒同体。
20. 教育不能改变受教育者生命的长度,但能挖掘受教育者生命的深度。21.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思想形成人的伟大。22. 要有平常心,敢做平常人,才能教出不平常的学生来。
23. 孩子提出的问题越多,那么他在童年早期认识周围的东西也就愈多,在学校中越聪明,眼睛愈明,记忆力愈敏锐。要培养自己孩子的智育,那你就得教给他思考。
24. 生命是一条艰险的峡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米歇潘25. 教师面对的孩子都是最终要独立的成人。
26. 在集体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地要求每个孩子,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每个孩子,让每个孩子对自己都有信心。27. 为了孩子,一定要给他们新作品,使他们敢于面对纵横交错的新世界,不断发芽滋长。
28. 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融入了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29. 打电话的时候请你微笑,对方一定感觉得到。30. 严于己,而后勤于学生,这个无愧为教师的天职。
31. 我愿化作-爱的天使,用真情浇灌小天使的心灵。——陈小环32. 教师如果对学生没有热情,决不能成为好教师。
但是教师对于学生的爱是一种带有严格要求的爱。3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34. 真正的教师,极力防止自己的坏习惯及于学生。
35. 关爱童心,感受真爱,欣赏童趣。36. 师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汇之处是爱的圣地。
37. 教师要以东风化雨之情,春泥护花之意,培育人类的花朵,绘制灿烂的春天。38. 你们永远是我心中最美妙的旋律。
——归晓艳39. 导师应该记住,他的工作不是要把世界上可以知道的东西全部交给学生,而是使得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在使学生采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去改进他自己。 ——英国教育家洛克40. 教师施爱宜在严爱与宽爱之间。
41. 母爱的伟大之处在于可以容纳孩子最可谴责的行为。42. 每一个学生都是好学生。
43.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44. 将幼教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去经营,孩子就是我事业的基础,用心去对待每个幼儿,让每个孩子喜欢我爱是我不解追求的目标。
45.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本深奥的书,我要用毕生的精力去读懂每一本书。46. 强迫学习的东西是不会保存在心里的。
——《柏拉图论教育》47. 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卢梭48. 严是爱,宽是害。
宽严适度,和诣永远。——周美清49. 不要简单地向后进。
2.教师《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读后感3篇
前不久,我拜读张平老师主编的《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这本书,感受颇深。
全书分为:做人篇、学习篇、做事篇和交往篇四个部分,围绕着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这样一个主题问题给出了66个小的教育主题(即本书所说的教育细节)。它从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教会学生如何做事、教会学生如何交往四个方面入手,充分阐述了教师如何更有效地关注教育细节,如何身体力行地搞好教育工作,成为出色的人民教师。
可以说《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教师最需要关注的66个教育细节》是我们教师的良师益友。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本书赵国忠认为“最好的教育”是“无为教育”:它不为感知,却又深深影响人心灵的教育。
同时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这与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儿》中道:“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人的心灵,帮助人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的观点是一致的。我也非常赞同这一观点。
那什么是“无为教育”?“无为教育”实际上追求的是种无痕教育、适机教育,重视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方式的认同度和接受度,重视教育本身对人的生存、发展、再学习的持久强烈的影响。是一种以学生的自我教育为主、教师的间接教育为辅的教育。
如何做到“无为教育”?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隐蔽教育意图,以教育情境的熏陶、教育技能的感染、教师自身的示范等为间接教育手段,潜移默化,摒弃单调、枯燥的说教,充分信任学生,因势利导,使学生在没有直接冲突式的说教中自觉接受教育,在获得的亲身体验中领悟道理,在以自身为主体的自我教育中达到精神的升华和认识的飞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意图的隐蔽性 学生喜欢在淡化说教的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参与学习活动,而不喜欢刻意呆板的说教,因为这样的说教不易于学生理解、接受和内化。
教学的目标要通过教师指导下学生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实现,在活动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悟出做人、做事的道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追求“明确目标与隐蔽意图的和谐统一”,努力创设一种真实的和不露痕迹的教育情境,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隐性化教育中心情愉快地感悟道德,将正确的道德认识与积极的社会角色意识逐步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并指导自身的行为实践。
而不应当由教师讲解枯燥乏味的道德观点和道德规范,不应当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第二,情境的重要性 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单一而固定,教师就是讲解、提问、灌输,学生则是听记、回答、接受。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受到抑制,处在一种被动的、消极的学习状态之中,学习效率可想而知。创设情境就是通过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多种多样的转换角色的机会,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课堂这块天地里,充分展示他们的手脚,锻炼他们的才华。
情境的创设,要以“不显露目的”的间接目的形成学生的无意识心理倾向,诱发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或非理性心理,以无意识导引有意识,以非理性带动理性,从而在有意或无意中触动了受教育者的心灵,促使其顿悟,激发学生的潜在智慧,最终使学生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发展,真正收到教育的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教师行为的示范性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教师对学生而言,是最具直接的象征意义的人物。
教师的行为举止对学生具有无声的示范作用,这是一种虽无丝毫强制,却最具震撼人心力量的无声教育。因为在老师与学生的交往中,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都在起着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作用。
因为行动更直接、直观,所以往往比任何演讲说教具有更为有力的渗透作用。第四,学生的主动性 我们要摒弃过去教学中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的情况,要让学生在教学中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活动的主角,使教学成为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建构的过程。
教师要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促进者,正确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辩证关系,结合不同的教育内容采用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等学习方式,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空间,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学生喜欢上你的学科。第五,学习的体验性 体验是无为教育的核心。
学会做人,主要在生活体验中实现。亲身体验即通过教育者积极创设特定的情境,让受教育着自己“内心角色”去感悟,去体会,引导教育对象在亲身经历中实现情感体验,以此获得丰富的感受,真切的感悟、内心的感染、心灵的感化,从而将外在的行为规范转化为内在的道德要求,于不经意中见匠心。
在亲身的体验中,学生们能够在不断的磨练中使各种能力和素质得到全面提高,逐步获得了“我行”“我能行”的意识,自信心倍增。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我们要大力提倡“无为教育”。
当学生有过错时,要多想办法,用“无为”的批评教育给学生以良性的刺激。教育无痕,润物无声。
虽然“无为”却有着惊。
3.最喜欢的教育名言
1、“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礼记》2、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陶行知3、“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陶行知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5、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 ——李贽6、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无益。
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纳也,今夫石田虽水润沃,其干可立待者,以其不纳故也。——张载7、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
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
——斯宾塞8、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 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 ——斯宾塞9、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
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 ——陶行知10、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陶行知11、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达尔文12、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 交给学生。
——陶行知13、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陶行知14、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叶圣陶15、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就是说咱们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
——叶圣陶16、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 ——苏霍姆林斯基17、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
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18、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卢梭。
4.读陶行知的名言警句有感
闲暇时,拜读了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些名言警句,这些警句寓意深刻,影响巨大,具有深远的历史穿透力。
“教师的任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任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这既是陶行知先生的为师之德、为师之道,同时又是其教育目标及人生追求的目标。先生毕生从事教育工作,其教育思想、教育实践、高尚情操、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彰显示出先生的人格魅力和伟大的“师爱”精神。
虽然,我国古代就有“教子当在幼”,“养正当于蒙”,“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的传统。但一段时间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一些家庭、一些学校,单纯强调学生的分数,注重学生的智育教育,而忽视了学生的德育教育,以至于青少年犯罪率较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上升,成了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
这类教训实在惨痛! 1988年,全世界7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会聚一堂,有记者采访一位老教授。记者问:“请问您在哪个大学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老教授回答说:“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东西呢?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儿,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自己的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
老教授的话无疑是在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信息——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基础教育十分重要,它关系着一个人一生的前途和命运,且不可等闲视之。由此看来,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知识、学会生存,既是每个父母、每个老师的良好愿望,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每个家庭、每个学校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笔者还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某学校的一个学生在一篇作文里,列举了春天的一些不好和自己不喜欢春天的一些理由,尽管论点、论据、论证条理清晰、中心突出、文笔流畅,却被判卷的老师认定为思想不健康而被判为不及格。”
笔者猜想:是不是因为“春天”在这位老师心目中已成为某些伟大事物伟大人物的象征,既然你不喜欢“春天”,那么你的作文就是再好那也甭想及格了。坦率地讲,这个学生仅仅就这么一次作文不及格,对其后天的成长的确无关紧要。
毕竟,不是所有的孩子将来都要当记者、当作家,但是仅仅因为这次“打击”,致使这个学生从此远离了真诚,这就不能不说是教育的一种悲哀! 之所以很多学生现在喜欢写网易日记,而每当一提作文就头疼的很,还有不少和我一样喜欢文字排列组合的人喜欢在新浪博克里天马行空,这就是因为网易日记,新浪博克可以写隐私,可以说自己想说的话。说着说着,笔者又想了陶行知先生的一句名言:“教育是什么?教人变!教人变好的是好教育。
教人变坏的是坏教育。活教育教人变活。
死教育教人变死。不教人变、教人不变的不是教育。”
一些人认为“中国目前的教育缺钱、缺人才、缺公平、缺教育观念、缺服务意识、缺人文意识、缺特色、缺理想……”,此话不假,但在笔者看来,其它的缺都是次要的,惟有缺“真”才是最根本的。如果教育都不再求真了,影响的将是几代中国人的生命质量;如果教育真的不再求真了,即使拥有了再多的钱,又有何用呢?。
5.教师资格证面试结构化你最喜欢的教育格言是什么
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自己也曾是孩子的人,才可能成为真正的教师。
爱心有时比知识与技能更可贵。
教师对学生心灵的窗口不陌生,才能把爱的鲜花端放在他们的窗台上。
注重特点,伸张个性,发挥专长、全面培养。
你能感知孩子的明天,就能客观地把握孩子的今天。
教师的使命在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并使之熠熠生辉。
不论成绩,不论年龄,不论家庭,不论性别,公平地毫无偏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不要吝啬把爱给予后进的学生。
爱生如己、教生如子、待生如友。
爱生如子,学生就是我的生命,只有把全部的爱奉献给学生,才能开启他们的心灵之窗。
真正的爱基于尊重。
宽容与严格并行,谆谆教诲;平等与尊重相融,循循善诱。
鼓励更易使人改正错误。
多一分关心、多一分鼓励,就是给学生多一分进步的动力。
严字当头,爱在其中。
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
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能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快乐是教师的最大本领。
让学生体验快乐,在快乐中学会学习。
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人格的魅力教育人。
当我面对自己的孩子时,我知道该如何面对我的学生。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看见学生们满心愉快地走进教室,意犹未尽的迎来下课。
学生只有得到尊重和理解,才能学会自尊、自重和自信。
快乐很简单,多一点参与;开心也容易,多一点付出。
6.感悟一句教育名言
人类进入了21世纪。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教育不再是一个封闭的领域。教育置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之中,着眼营造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氛围,实现“全世界人的潜力都得到充分发挥”的人的发展,乃是教育和文化的最终目标。教育格言名言,作为长久的、有价值的全人类教育经验结晶,作为民族意识和民族传统文化的浓缩,它对于教育的传承和革新将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歌德说过:“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宝”。奥地利作家卡夫卡也说过:“巴尔扎克携带的手杖上刻有这样的一句名言:‘我粉碎了每一个障碍’,可我的格言却是‘每一个障碍粉碎了我’。”在教育改革中,要建立新体制,首先要建设新型的教师队伍,关键是树立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许多人的成功都得力于一句格言的鼓励”,许多发明创造,得力于一句格言的启迪,“聪明人的智慧,老年人的经验,都在格言里面”。高尔基说:“在用格言进行的思维中,我学会了很多东西。”之所以把此书奉献给读者,就
是希望能给广大教师、家长和青年们提供一个更广阔的文化背景,提供一个浩如烟海的思想宝库,用人类优秀文化的结晶去认识自我、丰富自我、完善自我、更新自我,不断实现自身潜力的发挥和拓展。之所以把此书奉献给读者,就是要进一步给青年们证实弗兰西斯·培根在《学术的推进》中的哲言:“智慧和学术给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影响远比权力与统治持久。在《荷马史诗》问世以来的2500年或是更长的时间里,不曾有诗篇遗失,但却有多少宫殿、庙宇、城堡以及城市荒芜或是被焚毁?”
本书精选编辑了中外一千三百多条格言名言,再加上解读中引用的一千余条,全书汇集格言名言二千三百余条,近30万字。其内容上溯到先秦,下至于当代,从《论语》、《札记》到《朱予语类》、“二程理学”,从近代民主教育家到当代教育名流;从欧洲“文艺复兴”到美国“独立宣言”,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夸荚纽斯,到集教育理论和实践之大成、作为世界教师偶像的苏霍姆林斯基;从我国的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到日本岸根卓郎真、善、荚为一体的“永久的教育论”(《我的教育论》);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教育改革的檄文,到我国有关教育工作的决定决议;从伟人、领袖关于教育问题的远见卓识,到一批批优秀教师对教育的切肤感悟。所选条目内容,紧紧以“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四大教育支柱为核心,以“识自教育”为灵魂,以人的终身发展为目标,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兼容并蓄,广采博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尊重历史,不苛求古人,努力辨析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及其内在联系。以期做到“正衣冠、明兴替、知得失”,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丰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渊薮。
本书的编排体例有三个特点。一是按内容分门别类。根据相同或相近内容共分为8篇35项。其中前四篇,即“读书做人”、“学用探究”、“生存处世”、“道德修养”,以教育四大支柱为统领,针对教育者应达到的目标及其实现目标的途径确定选项内容。后四篇,即“教书育人”、“课程教学”、“师道师表”、“尊师重教”,针对全牡全以及教育部门、教育工作者为实现教育目标,从端正教育方向,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教学氛围和改革举措等方面来确定选项内容。二是本书重在解读,区别于格句名言辞书。所谓解读,只是重点摘采各条目内容的闪光点和现实性,抒发作者的所知、所想、所感、所悟,没有在格言、名言本身的注释和系统解释上下大功夫。解读中,由于作者自身水平限制,同时,想多给读者朋友提供更多的格言名句,试图用格言名言解释格言名言。这不是刻意堆砌,其用心是让处于不同时代、不同种族、不同国籍的名人大师们展开思维暴露、思维碰撞、思维融合或思维沟通,以期达到跨时代跨国籍的交流,来激发读者创造性的思维火花。三是本书所选条目尽量给读者提供原著出处,由于条件所限,找不到原著的就提供摘录书籍或篇目。为便于读者查阅,对于涉及到的主要名人、名著,不在文中注释,在书后以索引形式给以介绍。由于作者水平所限,在选择中免不了受时代的局限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精华之中可能混杂一些糟粕。作者在解读中尽管注意给以提示,但错误和遗漏在所难免,望读者在学习中,注意批判地吸收,努力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7.教师资格证面试结构化你最喜欢的教育格言是什么
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自己也曾是孩子的人,才可能成为真正的教师。
爱心有时比知识与技能更可贵。教师对学生心灵的窗口不陌生,才能把爱的鲜花端放在他们的窗台上。
注重特点,伸张个性,发挥专长、全面培养。你能感知孩子的明天,就能客观地把握孩子的今天。
教师的使命在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并使之熠熠生辉。不论成绩,不论年龄,不论家庭,不论性别,公平地毫无偏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不要吝啬把爱给予后进的学生。爱生如己、教生如子、待生如友。
爱生如子,学生就是我的生命,只有把全部的爱奉献给学生,才能开启他们的心灵之窗。真正的爱基于尊重。
宽容与严格并行,谆谆教诲;平等与尊重相融,循循善诱。鼓励更易使人改正错误。
多一分关心、多一分鼓励,就是给学生多一分进步的动力。严字当头,爱在其中。
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能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快乐是教师的最大本领。让学生体验快乐,在快乐中学会学习。
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人格的魅力教育人。当我面对自己的孩子时,我知道该如何面对我的学生。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看见学生们满心愉快地走进教室,意犹未尽的迎来下课。学生只有得到尊重和理解,才能学会自尊、自重和自信。
快乐很简单,多一点参与;开心也容易,多一点付出。
读陶行知教育箴言,感悟教育之真谛
1.文字是生活的符号。它必须与民众的生活打成一片,才能发生效力。我们要想鼓起民众读书的兴趣,必须拿他们生活所需要的文字来教。
悟:文字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
2.小孩是长进得很快,教师必须不断的长进,才能教小孩。一个不长进的人是不配教人,不能教人,也不高兴教人。
悟:老师,老师,是学到老的师,是一辈子学着做老师的人。
3.一般学校把儿童全部时间占据,使儿童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养成无意创造的倾向,到成人时,即使有时间,也不知道怎样下手去发挥他的创造力了。创造的儿童教育,首先要为儿童争取时间之解放。
悟:对于孩童,我们成人要学会放手,让他们独立去走,独立去探索。
4.我们要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的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解放了空间,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之创造力。
悟:我常在贴图前教一岁半的孩子认识国旗,最近十一国庆期间,一到外面广阔天地,商场、加油站,超市里、马路边,到处国旗飘扬,这远比在家里见到贴图里的国旗有趣多了,自然就认识了。多接触外面的空间,思维就开阔了。
4.看学校的标准,不是校舍如何,设备如何,乃是学生生活力丰富不丰富。
悟:好学校培养出的好学生是灵动的人,不是呆板的机器。
5.“生活即教育”是叫教育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
悟:生活为教育提供了生动的情境,为教育提供了鲜活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