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孟子的某一句名言为题作文(以孔子或孟子的某一句名言为题写一篇作文)
时间:2022-04-13 20:35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国学论坛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以孟子的某一句名言为题作文(以孔子或孟子的某一句名言为题写一篇作文)
1.以孔子或孟子的某一句名言为题写一篇作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翻开历史的书卷,五千年里一个又一个朝代从烟尘翻滚中怒吼而来,又伴着靡靡之音哀怨地走远。
人说“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并不是守住一方土地有多难,而是在长年的安逸中,一颗心渐渐变得迟缓愚钝,早已没了当年的锋芒。 遥想始皇当年,君临天下,意气风发,自比三皇五帝,以为万世千秋都在掌握;修长城,建丽陵,阿房宫雄伟至及。
可惜,秦朝二世即覆,阿房火数日不熄。这不就是安乐的好处吗?孟子说:“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如此看来,自古英雄不都是多磨砺的吗?周文王坐牢成《周易》,孔子仕途失意作《春秋》,屈原流放时创《离骚》,左丘失明后着《国语》,韩非子囚秦写《说难》,司马迁遭宫刑完《史记》。纵观千古,有几个伟人又不是“苦命人”?于是,孟子又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而欧阳修所言“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莫不是这个道理?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犯错误时)在内心受到困扰,思虑阻塞以后才能奋起;憔悴枯槁之色表现到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然后才被人了解。在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像这样的)国家经常会灭亡。
纵观千古,哪一个朝代又不是这样?难道守住一方江山很难吗?不,不难。只是那一颗颗励精图治的心,在长年累月的纸醉金迷中,失去了当年锐利的光芒。
相信生在海边的人知道:珍珠是蚌等一些软体动物体内发生病变或外界沙粒和微生物等进入贝壳而形成的。而对大多数人来讲,珍珠只是一种奢侈一点的装饰品而已,可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条件——那是血与肉的代价啊!所以,孟子又说:“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还记得有这样一则寓言:一个波斯商人坐船出海,之前没尝过坐船的苦,哭闹得让人心烦,大家百般安慰也无济于事。
一位哲学家把他推入了大海,几经沉浮才拉他上船。从此,波斯商就非常安顿,有说有笑。
原因何在?哲学家说,历经灭顶之灾的忧患,才知安乐的价值。生活不就是这样吗?没去过地狱的人,永远都不认识天堂!如今,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富二代?把父辈辛勤闯下的一片天地,挥霍干净。
也许,他们的父辈给他们了许多财富,但独独就忘了一件宝贝——磨砺。自古英雄多磨砺,不是吗?磨砺不也是成功必须的一块基石吗?我们才不是要做温室之绽放,而是想在蓝天中搏击!对于个人而言,“生于忧患”是千古不变的名言,勾践卧薪尝胆就是这样的楷模。
而纣王建酒池肉林,是“死于安乐”的典型。海尔张瑞敏常说“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微软比尔•盖茨亦有言:“我们离破产永远只有十八个月”,正是强烈的忧患意识使他们常备不懈获得成功。
“安不忘危,盛必虑衰”,让我们在忧患中求得生存与发展,不能在享乐中走向衰败。对于团队而言,忧患意识促使团队不断进取,反之,团队则将“死于安乐”。
昔日的诺基亚,雄霸天下,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公司对市场的变化不以为然,公司仍固执地相信自己拥有足够的优势,公司对iPhone的发展是那么置若罔闻,最终导致今日的诺基亚四面楚歌。古人云:“安危相易,祸福相生”。
在自我陶醉中,危险必然悄然降临;不能居安而思危,就不能防范于未然;没有高瞻远瞩,就容易“死于安乐”。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优酷和土豆处安而不沉溺,虽居前而不松懈。
2个月前,惊蛰刚过,优酷和土豆就宣布合并,这一不亚于春雷的声音立刻震惊我们。是什么迫使这对排名前二的网络视频冤家牵手合作?是激烈的商业竞争,更是骨子里强烈的忧患意识。
商海沉浮的危机感、紧迫感,促使两家大佬强强联手。“畏亡者存,畏危者安”,团队要时刻警惕未来的困境和危难,才能不断进取。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良策。地震高发、资源稀缺的日本,将花期短暂的樱花作为国花,来告诫国人美好易瞬间即逝,要有忧患意识,要把握当下。
当日本跃居世界第二经济强国时,他们不谈“崛起”,仍在谈论《日本沉没》等科幻小说和“列岛沉没、资源匮乏、生存危机”等,人人持续强化忧患意识。金融危机的当下,冰岛、希腊因过度安乐而破产。
而我国亦曾经类似。 “万方来朝,海内承平”的康乾盛世中,忧患意识日渐消磨,武备不修,防务废弛,终在帝国主义列强坚船利炮的攻击下,丧权失地,生灵涂炭,蒙受百年国耻。
而如今在大兴土木、好大喜功、“国际大都市”等政绩工程中,又尚存几许“忧患意识”?为此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两个清醒”,提出“要增强忧患意识,要居安思危”,一个国家要如此未雨绸缪,才能立于不败。鲁迅说:“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
让我们时时刻刻鞭策自己,努力奋斗,自强进取!“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以孟子或孔子的某一句名言为题,写一篇议论文,700字左右
一)、学与思 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家孔子曾这样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在学习中,倘若只知道死记硬背,而不加以思考、消化,那他就将毫无收获。
孔子的话是很有道理的。 一个人从接受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记与识、学与思的过程。
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补充,这两者是紧扣的两环,缺一不可。正如人体对食物的消化过程那样,只学不思,那是不加咀嚼,囫囵吞枣;举一而不能反三,那是未经消化、吸收,所学知识无法化为“己为”。
只有学而思之,才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学与思想结合,是掌握知识过程中的必由之路,古今中外成功者的事例无不证明了这一点。
在马列主义传播到中国大地的时候,以毛泽东、周恩来等为领导的共产主义者,在汲取马列精髓的同时,结合中国实情,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最终缔造了社会主义新中国。试想,革命先辈们如果不是学与思、思而再实践,而是一味生搬硬套,教条主义,那么中国革命怎能成功?文艺复兴的大科学家伽利略,倘若不是在学习中独立思考,“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能在当时产生?人类能够及早挣脱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理论的束缚?学而思,思而学,正是这些伟人成功的经验,同样也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之源。
今天正是“知识激增”的时代,知识的领域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内,不知扩大了多少倍“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面对如此浩瀚的知识海洋,光靠死记硬背是不可能到达光明的彼岸的。因此,美国教育界正在努力改革原有教学体制,力求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以适应明天的科学;欧洲、日本纷纷不其后尘,我们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明天的创造型人才,正是要从今天学生中培养起来。所以,我们更应该做到: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出独立的见解,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来等候明天的选择。
在学习中独立思考,是学者、大师们成功的经验,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源泉,而培养学生这一能力,是今天的中国在明天得以崛起的希望。 (二)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片面性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这句话,千百年来被人们视为警世格言。其实,这句话是具有极大的片面性的。
不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例子举不胜举。譬如:越王勾践若不是在吴国受尽屈辱,他回国怎能卧薪尝胆呢?不卧薪尝胆,又怎会强盛起来而一举灭吴呢?中国女排如果不是在同世界强手对垒中受尽窝囊气,又怎会一跃而起创造出“五连冠”的奇迹呢?这些事实说明,人确实能在忧患中生存发展。
然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有条件的。这条件是什么呢?那就是看你有无理想,有无毅力,有无奋斗的精神。
只要有理想,有毅力,有一股拼命奋斗的精神。那么处在忧患之中,自会求得生存和发展;同样,有理想,有毅力,有了不断进取的精神,即使处在安逸的环境中,也决不会走向死亡的坟墓。
一个人,为忧患所困扰,不能挣脱忧患的泥潭,索性破罐子破摔,消极沉沦,不与劣境抗争,那么就不能在“忧患”之中求生。是“生”还是“亡”,关键在于人“为”还是“不为”。
“为”,无论是处在忧患之中,还是处在安乐之中,都可以“求生”。“不为”,无论是处在逆境中还是顺境中,都难免一“死”。
时代前进了,人民正在向小康迈进,处在忧患之中的人越来越少了,多数的人处在顺境之中。在强调“忧患之中”求生的同时,也应当讲讲“在安乐之中求发展”。
只要我们正确对待“安乐”,把顺境当作起飞的宽广跑道,那么,我们就能主宰“生”和“死”,就能把握成功的钥匙。 有甲、乙、丙三个工厂,甲、乙两个厂都濒于倒闭,主管部门向甲、乙厂出示了黄牌。
甲厂接到黄牌,干群一心,进行企业改革,大胆任用人才,加强纵向和横向的联系,加强企业管理,结果,第一年扭亏为盈,第二年就获纯利10万元。而乙厂接到黄牌后,领导辞职,职工各自寻门路去了,终于闭门关厂了。
乙厂并没有在忧患中求生。丙厂是个乡镇企业,原先固定资产只有3000元,工人8个。
干了两年,其产品冲向了全省,年产值达21万,工人50人。第四年,全厂职工已有100多人了,年产值达百万元。
现在,丙厂的产品已畅销亚洲了。丙厂越办越红火,并没有在顺境中却步。
可见,“为”字是多么重要啊!历史表明,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单位,或者是一个人,只要“为”,只要奋斗不息,就可以“弱变强”“强更强”;如果“不为”,坐等幸福或享清福,那么,“强”必转“弱”, “弱”则趋于“亡”。 所以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还不能算作完美的警世之言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个富人去请教一位哲学家,为什么自己有钱以后很多人不喜欢他了。
哲学家说:因为你有钱后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别人了,富人仔细体味着这句平淡无奇的话,百思不得其解。其实,人往往是自私的。
只是有的人私心特大,有的人私心较小而已。但这个世界是公平的,自私的人永远是不受欢迎的。
世界是由许多人组成的一个整体,我们都是只有一只翅膀的天使,只有拥抱着才能飞翔,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和。
3.以孔子或孟子的某一句名言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孟母三迁 [白话]过去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氏守节。
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足辟]踊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
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
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
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孟子受教免休妻 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在屋里,蹲在地上。孟子进屋看见妻子这个样子,就向母亲说:“这个妇人不讲礼仪,请准许我把她休了。”
孟母说:“什么原因?”孟子说:“她蹲在地上。”孟母问:“你怎么知道的?”孟子曰:“我亲眼看见的。”
孟母说:“这是你不讲礼仪,不是妇人不讲礼仪。《礼经》上不是这样说吗,将要进门的时候,必须先问屋里谁在里面;将要进入厅堂的时候,必须先高声传扬,让里面的人知道;将进屋的时候,必须眼往下看。
《礼经》这样讲,为的是不让人措手不及,无所防备。而今你到妻子闲居休息的地方去,进屋没有声响人家不知道,因而让你看到甫礌颠啡郯独奠扫订激了她蹲在地上的样子。
这是你不讲礼仪,而不是你的妻子不讲礼仪。”孟子听了孟母的教导后,认识到自己错了,再也不敢讲休妻的事了。
孟子思想 政治思想: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
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
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
所谓“经界”,就是划分整理田界,实行井田制。孟子所设想的井田制,是一种封建性的自然经济,以一家一户的小农为基础,采取劳役地租的剥削形式。
每家农户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吃穿自给自足。孟子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只有使人民拥有“恒产”,固定在土地上,安居乐业,他们才不去触犯刑律,为非作歹。
孟子认为,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保障,统治者再兴办学校,用孝悌的道理进行教化,引导他们向善,这就可以造成一种“亲亲”、“长长”的良好道德风尚,即“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认为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拥护,这样便可以无敌于天下。
孟子所说的仁政要建立在统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基础上。孟子说:“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不忍人之心”是一种同情仁爱之心。但是,这种同情仁爱之心不同于墨子的“兼爱”,而是从血缘的感情出发的。
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政就是这种不忍人之心在政治上的体现。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
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
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
为了说明这些道德规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他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是他们的人性却是同一的。
他说:“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这里,孟子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摆在平等的地位,探讨他们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
这种探讨适应于当时奴隶解放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潮流,标志着人类认识的深化,对伦理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进。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的道德是天赋的。
是人心所固有的,是人的“良知、良能”,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本质特征。他说:“仁义礼智根于心”,。
4.求以孟子的一句名言为题目的作文
好费劲哦
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片面性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千百年来被人们视为警世格言。其实,这句话是具有极大的片面性的。
不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例子举不胜举。譬如:越王勾践若不是在吴国受尽屈辱,他回国怎能卧薪尝胆呢?不卧薪尝胆,又怎会强盛起来而一举灭吴呢?中国女排如果不是在同世界强手对垒中受尽窝囊气,又怎会一跃而起创造出“五连冠”的奇迹呢?这些事实说明,人确实能在忧患中生存发展。
然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有条件的。这条件是什么呢?那就是看你有无理想,有无毅力,有无奋斗的精神。只要有理想,有毅力,有一股拼命奋斗的精神。那么处在忧患之中,自会求得生存和发展;同样,有理想,有毅力,有了不断进取的精神,即使处在安逸的环境中,也决不会走向死亡的坟墓。
一个人,为忧患所困扰,不能挣脱忧患的泥潭,索性破罐子破摔,消极沉沦,不与劣境抗争,那么就不能在“忧患”之中求生。是“生”还是“亡”,关键在于人“为”还是“不为”。“为”,无论是处在忧患之中,还是处在安乐之中,都可以“求生”。“不为”,无论是处在逆境中还是顺境中,都难免一 “死”。
时代前进了,人民正在向小康迈进,处在忧患之中的人越来越少了,多数的人处在顺境之中。在强调“忧患之中”求生的同时,也应当讲讲“在安乐之中求发展”。只要我们正确对待“安乐”,把顺境当作起飞的宽广跑道,那么,我们就能主宰“生”和“死”,就能把握成功的钥匙。
有甲、乙、丙三个工厂,甲、乙两个厂都濒于倒闭,主管部门向甲、乙厂出示了黄牌。甲厂接到黄牌,干群一心,进行企业改革,大胆任用人才,加强纵向和横向的联系,加强企业管理,结果,第一年扭亏为盈,第二年就获纯利10万元。而乙厂接到黄牌后,领导辞职,职工各自寻门路去了,终于闭门关厂了。乙厂并没有在忧患中求生。丙厂是个乡镇企业,原先固定资产只有3000元,工人8个。干了两年,其产品冲向了全省,年产值达21万,工人50人。第四年,全厂职工已有100多人了,年产值达百万元。现在,丙厂的产品已畅销亚洲了。丙厂越办越红火,并没有在顺境中却步。可见,“为”字是多么重要啊!历史表明,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单位,或者是一个人,只要“为”,只要奋斗不息,就可以“弱变强”“强更强”;如果“不为”,坐等幸福或享清福,那么,“强”必转 “弱”, “弱”则趋于“亡”。
所以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还不能算作完美的警世之言。
5.以孔子或孟子的某一句名言为题写一篇议论文600字左右
近来翻阅《论语》,我在其中了解、领悟。
我想对孔子说,你的思想,在经历漫长的千年隧道,依然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滋长着,不曾停息。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从中我读懂了你,读懂了你那博大精深的学问的来源。
请允许我在此将笔稍微拐一下。纵观世界文学史,最为悲壮、高亢的诗文,往往是在人生最激烈、惨痛的旋涡里分娩。
因为写它的不是笔,是生命的孤注一掷。 你是首次提出“有教无类”,认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受教育的的权利。
在教育实践上您提出了很好的推荐: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就应“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你认为学生就应有好的学习方法如“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学习还要结合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好学“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态度要端正。
您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有启发和教育的重要好处。 我想对孔子说,当你在世界的某处地方停驻,留下的是你的渊博,教出的是无穷的学子,我为你感到自豪。
你渴望着统治者的赏识,可却从不因此而违背自己的原则。你那谈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让我懂得了一个人学到的知识,别人是拿不走的,因为它已成为个人的财富,是心灵的智慧。
只有用自己的才智观察周围的世界,并认真地思考,得到的答案才真正属于自己。正如一个人的气质,不能拿别人的一样,务必经过个人的学习,长期的训练才能成为一个知识渊博,通晓世界的人 孔子,在你的弟子整理出的《论语》中,记录了你一生的言语,不管是道德,学问,还是品质我们都得到了升华,如滚滚的江水永不止息,你的知识已贯通中外古今,你的博大胸怀令你那上千个弟子臣服,更令我惊叹。
孔子,我想对你说,当我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当老师在传授知识时我想起了你那“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是呀!只有这样才能让知识得到巩固,得到更新,获得更深的体会。你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我铭记于心,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让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还有“士不能够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让我明白:人生路上,每个人都有自己奋斗的方向和生命的目标,如果奋斗方向错了,就应及时调整,人生坐标定位错了,就要移动生命的坐标。
如果所应对的无法改变,那我们就改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改变属于自己的世界。 历史千百次的昭示,千百次啊!当困难绊住你成功脚步的时候,当失败挫伤你进取雄心的时候;负担压得你喘但是气的时候,不要退缩,不要放下。
我想对孔子说,是你让懂得怎样处事,怎样去学习,怎样去应对人生。
6.以孟子的一句名言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圣人之与民亦类也。”
孟子这句话意在表明,圣人和平民又是同类,奴隶主贵族和奴隶当然也是同类。因此,孟子心中的合理社会应该是合于民身之理,保证人民的生活和生产。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
民众的重要作用在于“民”。所以孟子的“人性善”观点,主要目的还是在于如何施“仁政”。
孟子解释“仁”说:“仁也者,人也。”(《尽心下》)即是说,仁是作为一个人必须具有的德行。
孟子从性善论的观点出发,提出其“仁政”、重民思想。“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公孙丑上》) 他在仁政思想中已经提到民心向背是国家兴亡的决定性因素。
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的核心政治价值。孟子认为应该行仁政,重民本。
在孟子的人性论中最为显著的反映了对人的重视。孟子所生活的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型的时代,人不能成为“真正的人”。
在早期思想界,孔子就开始提出“仁”和“智”的观点。他又把仁归结为“爱人”。
把智归结为“知人”。他认为做任何事情,研究任何学问,都应当重视“人”的问题。
孟子继承了孔子重视人的思想,淡在人性问题上改变了孔子模棱两可的思想,直截了当地提出人性皆善的论点。来源: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7.以孔子或孟子的某一句名言为题写一篇作文
孟子:“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梁惠王上》)由此可以看出,孟子认为在推恩于禽兽和百姓的次序上,百姓具有优先性。
如果君王能够关爱禽兽,而说不能关爱百姓,这不是能力上做不到,而是意愿上的不情愿。孟子还说:“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孟子·滕文公下》)如果达官贵人对动物妥善照顾,而让老百姓饿死野外,那么这就是率领野兽而吃人。而反过来,如果率领人来吃野兽,孟子则并不反对。
因此,既要对动物有恻隐之心,又要尊重人的生存。正如陈望衡教授所言:“绝对反对杀生,也伤害了人类。
除少数人外,绝大部分人类是不能做到不食动物的。绝对地不杀生,不就剥夺了人类生存的权利吗?因此,我们对于动植物个体生存权利的尊重是有限的。”
①孟子说:“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孟子·尽心上》)“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
(《孟子·尽心上》)对于动物,需要有爱,但爱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来处理。对自然万物的爱,是最低层次,意味着爱惜;对于民众,是中间层次,意味着仁爱;对于亲人,是最高层次,是亲爱。
孟子还认为,对动物的爱应该以满足其生存需要为基础,可以进一步对之宠爱,但绝不能上升到人的高度,用对待人的尊严的方式去对待动物。这些都告诉我们,关爱动物要讲究方法,把握尺度。
来源:鄱阳湖学刊。
8.以孔子或孟子的某一句名言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十分火急
《沛然莫御——我读孟子》
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孟子·尽心上》
可以说,我最喜欢读的书是《孟子》,虽然正本书也就两万多字,不过其中的学问可是毕生都学不完的。
我觉得读孟子,我们应该有一股浩然之气,正义之气。而这股气就游弋于孟子全书的字里行间,一当让我们读到共鸣之处,那种豪气,那种气魄,是真的“沛然莫之能御也”。
记得有位学者说过,每当他读完孟子,心中就常聚起一股“气”,莫名来之,每当此时都想找个人辩论一下,或者找点事情大干一番,遇到不平之事,正义之事更是会拍案而起!我想,这个来解释“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更合适不过了。
这段话的原文是这样的: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於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我翻译一下,应该是讲:舜住在深山中的时候,与木、石为伴,与鹿、猪往来,跟深山中的野人差别极少.等到他听到一句好话,见到一件好事,从中获得的力最就像决了口的江河,汹浦澎湃没有人能够阻挡的了。
君子即使行于市井阡陌,扼腕一时,一旦让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而反作于其内心,其中所奋然崛起的动力,自然是“沛然莫之能御也”,“虽千万人,吾往矣”,一旦心中有如此之气,自然是如决江河,这也就是孟子给人带来的无穷动力!
所以其间的联系是很明显的,多读读孟子就能体会到了。
《孟子》10句经典名言,感悟圣人的智慧和胸怀
《孟子》是四书五经之一,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经典著作。
孟子是路过贵族孟孙氏之后,但其出生时家道已经中落。其父在孟子幼年时就已过世,孟子由其母亲抚养成人。孟母对孟子的教育非常严格,历史上流传的“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的故事,足见其用心良苦。
长大成人后,孟子师从子思,奠定了孟子传承和发展儒家学说的基础。孟子和孔子一样,也曾经带领弟子周游列国,还担任过齐国的客卿,但未被重用,不久便辞职回乡讲学。孟子在儒家学派中的重要地位,仅次于孔子,所以被后人尊称为“亚圣”。
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感悟:如果人生不得志,人微言轻,那就先管好自己,不要多管闲事。如果人生得意,事业兴旺发达,有一些能力,那就多做一些对社会、对大众有益的事情,帮助别人也过上好的日子。
二、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则天下归之。——《孟子.离娄上》
感悟:人生遇到挫折、失败的时候,应该好好反省自己,改正自己,而不是怨天尤人,只要自己身心端正了,自然就会得到天下人的尊敬和认可。
三、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孟子.尽心上》
感悟:人穷不能志短,即使生活穷困潦倒,也要坚守做人底线,不做违背道义的事情。如果生活富裕,富贵显达,也不要得意忘形,做一些违背道德人伦的事情。
四、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感悟:作用力是平等的、相互的。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你对别人付出了爱心,别人也会用爱心来回报你。
五、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
感悟:凡事都要分个轻重缓急,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哪些比较重要,哪些比较不重要,才能有所作为。如果连这个都分不清楚,那忙活半天,也会一事无成。
六、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孟子.离娄上》
感悟:为人处世,顺应自然规律,才能得以生存;如果违背自然规律,那就是自取灭亡。比如,晚上是休息的时间,白天才是工作和学习的时间,如果你偏偏违背这个自然规律,白天休息,晚上熬夜,那身体迟早都会熬垮的。
七、人之忌,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上》
感悟:世人最大的毛病,就是自以为是,总喜欢给别人当老师,教训别人。
八、其进锐者,其退速。——《孟子.尽心上》
感悟:凡事都是有利有弊,有好处就有坏处,有优点就有缺点。一个人如果进步很快,那么退步起来,也会是很快的。
九、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感悟:孔子登上泰山后,天下便一览无余。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人的学问高了,境界高了,他的心胸和眼界也就宽广了,相对来说,所遇到的事情,也就变小了。
十、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感悟: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往往能够激发人的潜力和斗志,使人快速地成长和进步。而在优越舒适的环境中,因为缺乏动力,l往往会使人变得好逸恶劳,醉生梦死。所以说无论什么事情,有好的一面,就会有坏的一面,只有守好中庸之道,才是最具智慧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