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笔公考名人名言(关于粉笔无私奉献的名人名言和成语)

时间:2022-04-13 22:39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展鸿教育 | 评论: 次 | 点击:

粉笔公考名人名言(关于粉笔无私奉献的名人名言和成语)

1.关于粉笔无私奉献的名人名言和成语

【成 语】:舍己为人

【拼 音】:shě jǐ wèi rén

【解 释】:舍弃自己的利益而去帮助别人.

【出 处】:《论语·先进》朱熹注:“曾点之学……初无舍己为人意.”

【示 例】:共产党员要有~的共产主义精神.&^^&我们应当学习刘英俊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

无私奉献

成语:损己利人

发音: sǔn jǐ lì rén

释义: 损害自己,使别人得利。

出处: 明·李贽《与庄纯夫书》:“孝友忠信,损己利人,胜似今世称学道者。”

示例: 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

2.赞美粉笔的名言警句

“沙沙沙,沙沙沙……”这是粉笔无言的歌。

课堂里,粉笔总是在黑板上默默地奉献着自己,永远都用它那小小的身躯为我们做着贡献。它没有一丝怨言,用自己的青春换取了大家的智慧。

当粉笔在黑板前一截一截消失时,那最后一首赞歌已在我的心头荡漾,它与老师的一生是如此的相像。

我赞美粉笔,因为它心胸宽广,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我赞美粉笔,因为它质朴的外表,从不刻意修鉓自己。

我赞美粉笔,因为它无悔的誓言,黑板下无数的“尸体”是它生命最后的赞歌。

……

每晚,盒里的粉笔,静静地睡着,没有一个为明天将失去自己而感到悲哀,它们睡得是那样香甜,常常在梦中发出自豪的笑声与激动的感叹……。

3.赞美粉笔的格言

“唰……唰”,粉笔在黑板上移动着,书写着,渐渐地缩短了它自己的身躯,却铺长了同学们眼前的知识之路。那一行行清晰的字迹变成了一个导游者,带领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扬起理想的风帆;带着我们在知识的果园里,摘取秋天的硕果,品尝着它的甘甜的果汁,那里又好似甘甜滋润着求知若渴的心田……

擦黑板时,粉笔默默无怨言地站在旁边,任板擦儿轻轻地擦向黑板,擦去它用身体写下的那一行行字迹,无数细细的粉笔末儿徐徐飘落下来,像纷纷的雪花……但我想这更像一种精神,一种默默奉献的精神;更像高尚的人,这就是默默耕耘、辛勤培育祖国花朵的教师。他们一心扑在神圣的教育事业上,度过了多少不眠之业,洒下了多少汗水,耗费了多少心血?又为祖国培育了多少美丽的花朵,奉献出多少有用人才?他们呕心沥血,从春到秋,从……拿着刻薄的工资,却半无怨言,任学生踏着自己的肩头登上成功的宝座,接受鲜花、掌声和奖杯,却从不居功自傲。这不正像粉笔那种无私的精神吗?

我赞美粉笔,更赞美具有粉笔精神的人,因为他们 与世无争,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只知默默耕耘,无私奉献!

4.关于粉笔无私奉献的名人名言和成语

【成 语】:舍己为人【拼 音】:shě jǐ wèi rén 【解 释】:舍弃自己的利益而去帮助别人. 【出 处】:《论语·先进》朱熹注:“曾点之学……初无舍己为人意.” 【示 例】:共产党员要有~的共产主义精神.&^^&我们应当学习刘英俊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无私奉献成语:损己利人 发音: sǔn jǐ lì rén 释义: 损害自己,使别人得利。

出处: 明·李贽《与庄纯夫书》:“孝友忠信,损己利人,胜似今世称学道者。” 示例: 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

粉笔公考名人名言

【素材必背】面试中的名言警句——无私奉献篇(收藏~)

主题:无私奉献

✎名言警句早知道

1.我是世界的公民,应为人类而生。——[瑞典]诺贝尔

2.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报酬。——[印度]泰戈尔

3.人需要有一颗牺牲自己的私利的心。——[俄]屠格涅夫

4.凡可以献上我的全身的事,决不献上一只手。——[英]狄更斯

5.应该让别人的生活因为有了你的存在而更加美好。——[俄]茨巴尔

6.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于谦

7.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文天祥

8.有一分热,发一分光。——鲁迅

9.燃烧自己!这样,即使你化为灰烬,人们也会从火光中找到你。——朱德

10.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华罗庚

✎论证素材要记牢

2018感动中国人物·王继才 王仕花:夫妇守岛卫国32年

在离连云港燕尾港12海里的黄海海面上,有一座弹丸小岛――开山岛,面积仅有0.013平方公里。1939年,侵华日军从灌河口登陆,首先就是占领了开山岛。岛虽然小,可却是军事要塞连云港的右翼前哨阵地。岛上除去几排空荡荡的营房,只剩下满山的野草和呼啸的海风。

新中国成立后,开山岛曾由济南军区的一个连队驻守,并修筑了军事设施,设有航标灯塔一座。直到1985年,部队撤编,开山岛被列为民兵哨所。

但是有一对夫妇,却自愿独守这个孤岛整整32年。32年来,他们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开山岛上的夫妻哨”。 丈夫叫王继才,守岛的时候才27岁,妻子王仕花,比他小2岁。

守岛32年的日子,几乎每天都是一样的。可是每天清晨举行升旗仪式,却是让他们感觉到是岛上最庄严的时刻。升旗仪式结束后,便开始巡岛,写值班薄。32年来,自己掏钱买了上百面国旗,值班簿写了整整一麻袋。

2018年7月27日,这位守岛英雄王继才在开山岛上突发疾病去世,终年59岁。他的守岛时长,也被永远定格在了32年。

7月30日上午,王继才的遗体告别仪式在灌云县殡仪馆举行。8月6日上午9点多,开山岛夫妻哨所所长王继才的妻子王仕花在女儿王苏、儿子王志国的的陪同下,来到灌云县人武部,想申请正式接替王继才,继承丈夫的遗志,继续守岛。

“就算哪天我走了,也要在岗位上走。他的诺言也就是我的诺言,他走了,我要继续”,王仕花说,作出这样的决定并不难,这些年来深受王继才的感染,而且自己也是一名共产党员。

据了解,由于王仕花当年是自愿跟随王继才上岛,并非由人武部正式委派,因此,要正式接过王继才的接力棒,王仕花还要走申请程序。接下来,是王仕花孤身继续守岛,还是会增派人手陪同,还有待组织审批决定。

“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党和人民却给了我们这么高的荣誉,这是对我们夫妻俩的鞭策激励。”全国“时代楷模”、江苏省“海防模范民兵哨所”、灌云县开山岛民兵哨所所长王继才曾如是说道,并表示,“要在开山岛守下去,直到守不动的那一天!”如今,王继才实现了自己的承诺,永远地离开了开山岛———那个他们夫妻俩守护了32年的小岛。

32年来,王继才同志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祖国海防事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无愧时代的标杆,无愧道德的丰碑,更无愧于百万灌云人民的厚望,他就是一面闪光的旗帜。

支月英:在山旮旯里守望的女教师

日前,以江西省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支月英为原型拍摄的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杀青,进入后期制作阶段。“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人大代表支月英38年来执着坚守偏远山区教育事业的典型事迹,再次进入公众的视野。

1980年,19岁的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只身来到离家乡进贤县两百多公里外的大山深处——奉新县澡下镇泥洋村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

一块旧黑板、拼凑的课桌椅、破旧的教室就是学校的全部,这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很多孩子上学要步行10多公里的山路……简陋的教学条件和艰苦的生活环境,也曾让支月英打过退堂鼓。

“这么年轻的姑娘,留得住吗?”已经习惯了山村小学频繁更换教师的当地村民来说,对于到此任教的支月英能否留下来,没抱任何希望。

然而,面对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看到家长对教师的期盼,支月英坚定了留下来的决心,并用实际行动改变着乡村小学的面貌。

校舍年久失修、窗户四处漏风,她自己买来薄膜和钉子,把窗户钉好;孩子们的课本、教学用的粉笔,是她步行肩挑手提运上山的;有的家长交不起学费,她就帮着垫付;山里的人重男轻女,很多家庭不让女孩子上学,她就挨家挨户、苦口婆心上门做工作,不让一个孩子辍学在家。

就这样,支月英多年来先后辗转于澡下镇最偏远的几个教学点任教,把学校当成了她自己的家,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把村民当成自己的亲人。

长期在艰苦地区超负荷工作,支月英的身体每况愈下。2006年,她还因高血压引起了视网膜出血,一只眼睛视力严重受损。考虑到支月英的困难,组织上多次给她调动的机会,但支月英都婉拒了。“能坚持一天就干一天吧!”正是支月英的坚持,使得学校的教学成绩、综合评估、“普九”指标都达到国家规定要求,并位于全镇的前列,乡亲们也亲切地称她为“铁人”。

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支月英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无私奉献给了大山里的孩子们。38年来,她教育了整整两代人,先后培养1000多名学生走出大山,接受更好的教育,而她依然继续在大山深处坚守。

每当有学生回来看望她,亲切拥抱她的时候,支月英总会高兴地说:“这是我人生最幸福的时刻。”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等众多称号为她贴上一个又一个荣誉标签。2018年1月,支月英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我一个山沟沟里的教师能走进最高的政治殿堂建言,这是党和国家对农村教育的重视和关怀,给我们乡村教师以极大振奋和鼓舞。”谈起即将在今年3月再次参加全国两会,支月英非常激动。

眼看就要退休了,支月英在学校反而更忙了。她想抓住每一分每一秒,用在山区孩子们的教育事业上。支月英说:“如果这里还需要老师,只要我身体允许,我会继续在这里任教。”

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山区守望者,正如央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辞所说:“你跋涉了许多路,总是围绕着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给孩子们的都是甜……”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