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门尼德的名言

时间:2022-04-14 00:22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哲学史研究 | 评论: 次 | 点击:

巴门尼德的名言

1.如何理解巴门尼德的存在

哲学如果离开了争论便会丧失生命。这就好比树木一样,离开了风雨的树木将会枯萎。赫拉克利特认为“所有东西都是流动的,每一件事物都在不断变换”;而比他生活在稍晚一点时代(公元前5世纪)的巴门尼德则针锋相对地指出“没有事物会改变;我们的感官认知是不可靠的。”

巴门尼德哲学的出现是古希腊哲学史上的一个转折和质的飞跃,它不只是对过去唯心主义哲学的继承与发展,更是对此前整个古希腊原始朴素哲学的继承和发展。无论在哲学理论还是在思维方式上,他的贡献都是显著的。他所提出的“存在”范畴与此前原始朴素哲学家们提出的“始基”范畴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存在”是巴门尼德哲学的基本范畴。他把“存在”规定为具有“不生不灭”、“永恒不变”、“独一无二”、“完整不可分”等特性。也就是说,在巴门尼德看来,存在是永恒的、唯一的、不动的。他有一句名言:“作为思想和作为存在是一回事情”,而由此,引发了后人关于什么是“思想”与“存在”内涵的争论。有人认为巴门尼德的‘存在’体现了一种本质的意义。而“存在”只有“思想”才能掌握,这样“巴门尼德第一次在哲学史上明确地表达了思维和存在这一哲学基本问题。”这种观点是大多数学者所认同的。有的学者则持不同看法,认为这样简单化地理解巴门尼德的“思想与存在”不妥当。他们认为“思想”是指“领悟”之意;“存在”则指“万物显现,出场,涌现的过程”。这也许是一种新见解,但是笔者持保留态度。

那么巴门尼德哲学的高明之处在哪呢?这要从古希腊哲学的源头说起。“哲学”在古希腊是“爱智慧”的意思。古希腊人把认识宇宙万物共同的本原问题(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即寻找“始基”看成是最智慧的事情。古希腊哲学家们乐此不彼,并各有所得。有的认为万物的始基是“水”(泰勒士),有的则认为是“气”(阿那克西米尼)、“无规定者”(阿那克西曼德)、“火”(赫拉克利特)、“数”(毕达哥拉斯)等等,他们的主要倾向是把“始基”归结为某一感性事物或者说只能外在地规定“始基”,这是一条向下的、向外的认识道路,从而使他们心目中的始基、本原始终纠缠于感官接触的事物现象,使得理性的东西纠缠于感性的东西,其结果,理所当然地引起纷争。

巴门尼德采取了一条新的道路,即纯理性的、形而上学的认识道路,也就是他所说的“真理之路”。 找到了“存在”范畴,建立了“存在论”哲学从而结束了纷争。“他严格区分了本质与现象、真理与意见,并让它们处处对立。他通过对潜在于前人们理性结构中的“始基”等观念的反思,通过逻辑推理,而得出“存在”的一系列基本特性——唯一、不动、永恒等。于是,巴门尼德就用“存在”这个更灵活、更抽象、摆脱了更多感性规定的范畴来代替“始基”范畴。从此,古希腊哲学的抽象思维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已能理解过去的哲学暗示,已能进行纯逻辑的抽象的思维推理,也表明人类认识已达到了对自己所追求的东西即思想客体的自觉。”

由于巴门尼德哲学的影响,在随后的时代,古希腊哲学沿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个方向发展,而两者之动力皆源自巴门尼德的“存在哲学”。沿着客观的道路发展,巴门尼德的“存在”演变为德莫克利特的“原子”;沿着主观道路发展,巴门尼德的“存在”则演变为柏拉图的“理念”。 亚里士多德集以往哲学之大成,对“存在”( “有”、“实体”、“本原”、“本体”、)作了详尽的研究。他全面地揭示出了一般与个别、本质与现象、思维与存在、理性与感性、潜能(即“可能”)与现实、不变与变等等的矛盾关系,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具有内在矛盾的思想体系,致使历史上的各种哲学或思想派别,都能从这个思想宝库中受益。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成就与巴门尼德对“存在”范畴的提升和把握是分不开的。在巴门尼德那里,就已经有了“存在”与“非存在”、“真理”与“意见”、“理性”与“感觉”等等成对的矛盾范畴。而在方法论上,那种开一代先河的逻辑分析、推理方式可能对亚里士多德的启蒙更大。

参考资料:

2.巴门尼德的存在如何理解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原话不是如此。也不要以你现在理解的去直接理解这句话,去读一本正经的哲学史,还原到当时的历史及哲学环境下,理解了再做思考。

“思想和存在是同一的”→源于“能够 被说和被想的 与 是者 是同一个东西。”的缩写。

首先是 是者 这个概念来自于希腊文“是”(einai)动词。巴门尼德利用“是”动词的普遍用法,来说明“是者”的普遍性。(就是说,你要表述任何东西都离不开“是”如:XX是XX的句式)

所以,这个“是者”(就是存在)就是世界的本原,认为“是者”最具有世界的概括性和统一性。

古希腊哲学家都在寻求世界的本原,找到一个背后普遍性的东西,巴门尼德就找到了这个“是者”。当然它和“水是万物的本源”等等不同,它好像是个抽象的概念(方便理解,但巴门尼德表示是者还是时间空间中的实在)。

在此之下,它提出了两条道路:“存在者 存在”;“不存在者 不存在。”(即:“所是的东西不能不是”“不是的东西,必定不是”)

简单的理解,你能表述出来的一切东西,甚至你思想的东西,就一定在这个普遍性的本原“是者”之下。否则,它就“不是”,即不存在。即 非“是”者 是不能被表述和思想的。

所以,思想的对象只能是(有这个普遍性“是”的)“是者”,不是非存在的。

存在就也只能被思想所把握,依靠我们的感觉,是无能为力的。(因为感性认识中不可能有确立知识与对象的同一性,只有理性认识才能达到这一点。)

“能够 被说和被想的 与 是者 是同一个东西。”

那,你的问题:

我思考到天使的时候,世界上根本没有天使啊,怎么能说它存在呢?

那么 世界,就是自然世界(感性世界?/或物质世界?)吗?包括你思维世界吗?

如果只是自然世界,那你的思维以及思维的一切东西,还属于世界吗?那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如果包括思维世界,那天使不就存在于你思维世界中了吗?

你怎么表述呢?“那是天使。” 无论是你臆想的一个长着翅膀的人的形象,还是无形无相的“那一个”东西,当在你思维中存在时,就给定了“那是天使”。

“天使”就是“是者”,是“是的那一个”。就和巴门尼德所说的一样了。

“能够 被说和被想的 与 是者 是同一个东西。”

就是被简化了的“思维与存在的同一”。

这是在巴门尼德的界限下来解释。

巴门尼德只是最早提出了思维与存在同一的观点。在哲学史上开了逻辑论证的先河。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这个论题是在后面诸多哲学家不断解释,阐发的一个重要论题。

或许问题在于 你理解的所谓“存在”的问题,存在一定是你看的见摸得着的实存的物理之物?“我存在一个想法。”这个“想法”算不算“存在”着的呢?(*^_^*)

哲学的讨论是要把话说得极为精准的(这有时候很麻烦),所以其实你这个问题是很多哲学家不做处理的。

当我思考到天使的时候,世界上根本没有天使啊,怎么能说它存在?我尝试着翻译下:

我思维世界中的东西,在现实的感性世界没有直接的完全相对应的对象,怎么能说它(思维世界中的东西)存在(于感性世界中)?

仔细想想,是不是有些奇怪。

3.柏拉图经典名言

1、古希腊 柏拉图《巴门尼德篇》:“看起来,无论一存在或不存在,其他事物存在或不存在,他们都以所有事物的方式和样式,对于他们自身或在他们之间,显得存在有不存在。”

2、古希腊 柏拉图《理想国》:正义就是在国家中做正当的事,当每一个个人只作一种对国家有关的工作,而这个工作又是最适合他的天性时,这个国家就有了正义。

3、古希腊 柏拉图《会饮篇》:这一切就在人类本来的性格:我们本来是完整的,对于那种完整的希冀和追求就是所谓爱情。

4、古希腊 柏拉图《米诺斯》:礼法涉及我们的生活方式,涉及我们灵魂的“善和恶”,并与我们“永世的幸福”息息相关。不弄清法是什么,就不可能制定出善法来。而没有善法维系的政治共同体,显然不会是“幸福”的共同体。

5、古希腊 柏拉图《智者篇》:智者是以收取钱财教授富贵人家子弟的人,他们又是贩卖心灵所仿造的货物的人,他们实在是无知却假冒有知识以欺骗青年人。

4.如何正确理解巴门尼德的存在论

巴门尼德的“存在”哲学及其影响

哲学如果离开了争论便会丧失生命。这就好比树木一样,离开了风雨的树木将会枯萎。赫拉克利特认为“所有东西都是流动的,每一件事物都在不断变换”;而比他生活在稍晚一点时代(公元前5世纪)的巴门尼德则针锋相对地指出“没有事物会改变;我们的感官认知是不可靠的。”

巴门尼德哲学的出现是古希腊哲学史上的一个转折和质的飞跃,它不只是对过去唯心主义哲学的继承与发展,更是对此前整个古希腊原始朴素哲学的继承和发展。无论在哲学理论还是在思维方式上,他的贡献都是显著的。他所提出的“存在”范畴与此前原始朴素哲学家们提出的“始基”范畴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存在”是巴门尼德哲学的基本范畴。他把“存在”规定为具有“不生不灭”、“永恒不变”、“独一无二”、“完整不可分”等特性。也就是说,在巴门尼德看来,存在是永恒的、唯一的、不动的。他有一句名言:“作为思想和作为存在是一回事情”,而由此,引发了后人关于什么是“思想”与“存在”内涵的争论。有人认为巴门尼德的‘存在’体现了一种本质的意义。而“存在”只有“思想”才能掌握,这样“巴门尼德第一次在哲学史上明确地表达了思维和存在这一哲学基本问题。”这种观点是大多数学者所认同的。有的学者则持不同看法,认为这样简单化地理解巴门尼德的“思想与存在”不妥当。他们认为“思想”是指“领悟”之意;“存在”则指“万物显现,出场,涌现的过程”。这也许是一种新见解,但是笔者持保留态度。

那么巴门尼德哲学的高明之处在哪呢?这要从古希腊哲学的源头说起。“哲学”在古希腊是“爱智慧”的意思。古希腊人把认识宇宙万物共同的本原问题(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即寻找“始基”看成是最智慧的事情。古希腊哲学家们乐此不彼,并各有所得。有的认为万物的始基是“水”(泰勒士),有的则认为是“气”(阿那克西米尼)、“无规定者”(阿那克西曼德)、“火”(赫拉克利特)、“数”(毕达哥拉斯)等等,他们的主要倾向是把“始基”归结为某一感性事物或者说只能外在地规定“始基”,这是一条向下的、向外的认识道路,从而使他们心目中的始基、本原始终纠缠于感官接触的事物现象,使得理性的东西纠缠于感性的东西,其结果,理所当然地引起纷争。

巴门尼德采取了一条新的道路,即纯理性的、形而上学的认识道路,也就是他所说的“真理之路”。 找到了“存在”范畴,建立了“存在论”哲学从而结束了纷争。“他严格区分了本质与现象、真理与意见,并让它们处处对立。他通过对潜在于前人们理性结构中的“始基”等观念的反思,通过逻辑推理,而得出“存在”的一系列基本特性——唯一、不动、永恒等。于是,巴门尼德就用“存在”这个更灵活、更抽象、摆脱了更多感性规定的范畴来代替“始基”范畴。从此,古希腊哲学的抽象思维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已能理解过去的哲学暗示,已能进行纯逻辑的抽象的思维推理,也表明人类认识已达到了对自己所追求的东西即思想客体的自觉。”

由于巴门尼德哲学的影响,在随后的时代,古希腊哲学沿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个方向发展,而两者之动力皆源自巴门尼德的“存在哲学”。沿着客观的道路发展,巴门尼德的“存在”演变为德莫克利特的“原子”;沿着主观道路发展,巴门尼德的“存在”则演变为柏拉图的“理念”。 亚里士多德集以往哲学之大成,对“存在”( “有”、“实体”、“本原”、“本体”、)作了详尽的研究。他全面地揭示出了一般与个别、本质与现象、思维与存在、理性与感性、潜能(即“可能”)与现实、不变与变等等的矛盾关系,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具有内在矛盾的思想体系,致使历史上的各种哲学或思想派别,都能从这个思想宝库中受益。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成就与巴门尼德对“存在”范畴的提升和把握是分不开的。在巴门尼德那里,就已经有了“存在”与“非存在”、“真理”与“意见”、“理性”与“感觉”等等成对的矛盾范畴。而在方法论上,那种开一代先河的逻辑分析、推理方式可能对亚里士多德的启蒙更大。

5.巴门尼德的简介

巴门尼德(希腊语 Παρμενίδης 或 Ἐλεάτης 英语Parmenides of Elea,约公元前515年~前5世纪中叶以后)是一位诞生在爱利亚(南部意大利沿岸的希腊城市)的古希腊哲学家。

他是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认为没有事物会改变;我们的感官认知是不可靠的。

巴门尼德活动于公元前6世纪末~前5世纪中叶以后,鼎盛期约当公元前五世纪上半叶。他受克塞诺芬尼关于神是不动的的“ 一 ”的理论影响,依靠抽象形象,从感性世界概括出最一般的范畴“存在”。

认为存在是永恒的,是一,连续不可分;存在是不动的,是真实的,可以被思想;感性世界的具体事物是非存在,是假相,不能被思想。他认为,没有存在之外的思想,被思想的东西和思想的目标是同一的。

他第一次提出了“思想与存在是同一的”命题。著有哲学诗《论自然》。

巴门尼德的学说表现在一首《论自然》的诗里。他以为感官是骗人的,并把大量的可感觉的事物都斥之为单纯的幻觉。

唯一真实的存在就是“一”。一是无限的、不可分的。

它并不是象赫拉克利特所说的那种对方面的统一,因为根本就没有对立面。举例来说,他显然认为“冷”仅仅意味着“不热”,“黑暗”仅仅意味着“不光明”。

巴门尼德所想象的“一”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上帝;他似乎把它认为是物质的,而且占有空间的,因为他说它是球形。但它是不可分割的,因为它的全体是无所不在的。

巴门尼德把他的教训分成两部分:分别地叫作“真理之道”和“意见之道”。后者我们不必去管它。

关于真理之道他所说过的话,就其保存了下来的而论,主要之点如下: “你不能知道什么是不存在的,那是不可能的,你也不能说出它来;因为能够被思维的和能够存在的乃是同一回事。”那么现在存在的又怎么能够在将来存在呢?或者说,它怎么能够得以存在的呢?如果它是过去存在的,现在就不存在;如果它将来是存在的,现在也不存在。

因此就消灭了变,也就听不到什么过渡了。“能够被思维的事物与思想存在的目标是同一的;因为你绝不能发现一个思想是没有它所要表达的存在物的。”

这种论证的本质便是:当你思想的时候,你必定是思想到某种事物;当你使用一个名字的时候,它必是某种事物的名字。因此思想和语言都需要在它们本身以外 有某种客体。

而且你既然可以在一个时刻而又在另一个时刻同样地思想著一件事物或者 是说到它,所以凡是可以被思维的或者可以被说到的,就必然在所有的时间之内都存在。 因此就不可能有变化,因为变化就包含著事物的产生与消灭。

在哲学上,这是从思想与语言来推论整个世界的最早的例子。当然我们不能认为它是有效的,但是很值得我们看一看其中包含有哪些真理的要素。

我们可以把这种论证表达为如下的方式:如果语言并不是毫无意义的,那么字句就必然意味着某种事物,而且它们一般地并不能仅仅是意味着别的字句,还更意味着某种存在的事物,无论我们提不提到它。例如,假设你谈到了乔治˙华盛顿。

除非有一个历史人物叫这个名字,否则这个名字(看起来似乎)就是毫无意义的,而且含有这个名字的语句也会是毫无意义的。巴门尼德认为不仅乔治˙华盛顿在过去必然存在过,而且在某种意义上他现在也必然还存在著,因为我们仍然能够有所指地在使用他的名字。

这显 \然似乎是不对的,但是我们怎样去对付这种论证呢? 让我们举一个想象中的人物吧,比如说哈姆雷特。让我们考虑这种说法:“哈姆雷 特是丹麦王子”。

在某种意义上这是真的,但并不是在朴素的历史意义上。正确的说法是:“莎士比亚说哈姆雷特是丹麦王子”,或者更明白地说:“莎士比亚说有一个丹麦王子叫作‘哈姆雷特’”。

这里面就不再有任何想象中的事物了。莎士比亚和丹麦和 “哈姆雷特”这个声音三者都是真实的,但是“哈姆雷特”这个声音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名字,因为实际上并没有人叫“哈姆雷特”。

如果你说“‘哈姆雷特’是一个想象中的人物的名字”,这还不是严格正确的;你应当说,“人们想象‘哈姆雷特’是一个真实人物的名字”。 哈姆雷特是一个想象中的个体,麒麟则是一种想象中的动物。

凡有麒麟这个词所出现的语句,其中有些语句是真的,有些则是假的,但是在两种情况中都并非是直接的。 让我们看一下“一个麒麟有一只角”以及“一头牛有两只角”。

为证明后一句话,你就必须去看一看牛;单单说某本书里说过牛有两只角是不够的。但是麒麟有一只角的证据却只能在书本里才找得到了,并且事实上正确的说法是:“某些书里说有一种独角的动物叫做‘麒麟’”。

一切有关麒麟的说法,其实都是有关“麒麟”这个字的说法;正好像一切有关哈姆雷特的说法,其实都是有关“哈姆雷特”这个字的说法。 但是在大多数场合之下,非常显然地我们所说的并不是字,而是字所意味著的东西。

于是这就又把我们带回到巴门尼德的论证上去了,即如果一个字可以有所指地加以应用 的话,它就必然意味著某种事物而不是意味著无物,因此这个字所意味的事物便必然在 某种意义上是存在着的。 然而关与乔治˙华盛顿我们应该说什么呢?似乎我们只能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说。

巴门尼德的名言

巴门尼德:西方哲学的鼻祖

1.什么是哲学?

人人皆言:哲学出于希腊语,本意即是爱智慧。

然而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苏格拉底早已明言:哲学之所以是爱智慧,就在于思考存在这个问题。

苏格拉底对阿德曼托斯说:“一个人的思考若是真正转向了存在,就无暇向下留意人类的事物,也不会因与他们争斗而充满妒忌和坏的意愿。相反,他所见和所专注的,是整齐规划的事物,是永远处于同一种条件下的事物——这些事物彼此间不行不义,也不会遭受他者之手的伤害,而全都处于理性的秩序之下。”

海德格尔认为哲学思考的是世界的本源问题,就是凝视存在之为存在的存在。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凡能得知每一事物必然如此的终极原因的知识,必然优于次级的学问。”

2.什么是哲人?

哲人自然是思考存在问题的人。

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曾定义哲人:“热爱智慧的哲人渴望整全的智慧”。

巴门尼德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提出“存在”概念的人,“存在”概念,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印度、西方,都是人类文化知识体系与哲学的核心和本根。从这个意义上讲,巴门尼德是当之无愧的西哲鼻祖。

巴门尼德出生于公元前540年左右。比老子大概小30岁,他出生富豪之家,曾以立法者的身份为他的母邦立过法。当时毕达哥拉斯学派影响很大。巴门尼德和一位毕达哥拉斯学派成员阿美尼亚交往甚密,有师友关系。第欧根尼拉尔修说,阿美尼亚贫穷,但颇有思想。巴美尼德宁愿追随他。阿美尼亚逝世的时候,出生豪门富家的巴门尼德还为他建立了祭堂。

根据柏拉图的记载,苏格拉底在年轻的时候(约当公元前450年左右)曾和巴门尼德见过一次面, 苏格拉底受益匪浅。

巴门尼德流传下来的,只有十篇《论自然》。这部诗现仅存残篇25则,19则被认为是可靠的。

3.残篇智慧

巴门尼德的残篇以隐喻方式表达了其深刻的哲学智慧。现简介如下:

A:善良为智慧之母,邪恶为愚痴之根。邪恶的人永远不能获得真正的智慧。正义的人才能逐渐进入智慧之门。

B:举凡世间学问,无不当学也。否则岂能明辨世间是非善恶?

C:远离愚昧的方法就是以意识来认知世界,而非愚者以感觉来臆测天下。

D:“存在者存在,它不可能不存在。这是确信的途径,因为它遵循真理。”

这句话最为重要。且最难理解,做学问者必须了解宇宙整体的、永恒不变的、唯一的、永远的存在,它既是世界的根源,也将整个世界连在一起。这就是第一哲学,是哲学的核心,本质,中国称之为道。这是巴门尼德哲学的基本思路:通过了悟本体真实存在认识宇宙和人生的所有知识。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本立而道生。在序诗,巴门尼德写道,女神“引导有学识的人走遍所有的城”,她向巴门尼德许诺:“走上这条路你就可以学到一切东西,既有圆满真理不可动摇的核心,又有不包含真实信念的凡人的意见。无论如何你也应该彻底学习这些东西,理解它们肯定是可接受的,因为它们遍及一切事物。”

E:“另一条是:存在者不存在,这个不存在必然存在。走这条路,我告诉你,是什么都学不到的。因为不存在者你是既不能认识(这当然办不到),也不能说出的。”

巴门尼德提出“意见”这个概念。“意见”是指变化的现象世界,是一个幻象,是不真实的。如果学者不从第一哲学而入,而是从变化的现象世界开始学习,那么这条求学之路将是一条死路。巴门尼德一再要求我们远离这条求学之路。因为所有不存在的都是假象,唯有永恒存在的才是唯一真理。抛弃第一哲学本体存在来学习世间学问,那终将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世间万事万物皆在变化,不能永恒存在。俗人愚者为分裂化知识所迷惑,不知是非对错,摇摆不定,无所适从。杨朱曾感慨本体哲学的重要性——“学者以多方丧生”。庄子也指出当时的学术思想已经四分五裂,丧失了古代第一哲学本体的完整和纯洁,所以“道术将为天下裂”。

F:“所以只剩下一条途径,就是:存在者存在。在这条途径上有许多标志表明,存在者不是产生出来的,也不能消灭,因为它是完全的、不动的、无止境的。它既非过去存在,亦非将来存在,因为它整个在现在,是个连续的一。”

释义——第一哲学本体能生万物,能杀万物,但是正如列子所言:生生者不生,死死者不死。它无时间、无空间、无变无化。其大无外,是整个宇宙,其细无,是每个原子。连续而永恒,是为数字一。

G:存在者一直存在,所有事物的变化只是表面现象,中间不可能断裂、或者突然自生。

不存在者必然不能生出一个存在,这是基本的逻辑。看似不同的事物,其深处必有暗逻辑以链接。

以暗逻辑看,存在者必然存在,因为有宇宙本体变化规律秩序在,违背者必灭,顺之者必昌。

以第一哲学的角度观之,万事万物没有任何区别。善恶是非好坏对错,在此一律湮灭。

4.真假哲学家

巴门尼德的“存在”概念奠定了整个西方哲学的灵魂,他从系词“是”的语义和逻辑内涵出发,引向宇宙本体绝对真实的存在——它们不仅是永恒不动的本质,而且是真的认识对象,存在与思想是同一的。巴门尼德规定了哲学的任务,透过流变的现象世界认识其身后隐藏的不变的、永恒的世界本质。但是由于本体的知识实在过于抽象,难以被人了解。所以巴门尼德被知识界严重低估,许多知名哲学家都对巴门尼德和本体的存在做出了自己的诋毁。致使后代哲学人普遍对巴门尼德的思想失去了兴趣。

比如黑格尔说:“存在“是纯全(在思想中)最先提出的界说,最抽象也最空疏”。这是《小逻辑》中的名言,对后代哲学产生了极大的破坏作用。大多数哲学家继承了黑格尔的说法,认为巴门尼德的思想太过空虚无物。

尼采说:“冰冷的理性、苍白的真理、空洞的‘存在’、可疑的悖论”又引起哲学人的普遍共鸣。

第尔斯(Diels, H.)居然认为“存在是存在的”这句话是没有意义的同语反复。

哲学家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种事重视存在本体的哲学家,是入门的哲学家。与此相反,第二种是不入门的哲学家,他们的标志是不重视,并且完全无法理解存在和本体。第二种哲学家也可以称之为“伪哲学家”。他们在哲学界拥有大量的存在。

在入门的哲学家中也有一些已经认识到存在和本体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自己思维能力局限,对存在和本体的范畴产生了一些限制和扭曲。这对后世的哲学发展方向却产生了重大的改变。在后面的文章中我们会详细描述。

5.老子与巴门尼德

虽然西方哲学缺乏对第一哲学本体的正确理解,但是在古代中国和印度对形而上学本体的理解较深的哲学家并不在少数,尤其是和巴门尼德同时代的哲学家老子,在其著作《道德经》中,详细而描述了存在的本体,正式开启了中国的第一哲学。

老子的道和巴门尼德的存在有这异曲同工的效果。“道”字在《老子》书中出现了七十三次,老子的道是出自形而上,而贯穿形而下的;而且在贯穿中,不给天与帝这类有意志、有目的的造物主,留下任何插足的余地。

老子的道是一种混沌未分的宇宙本原初始态,是天地之本原开始,是万物之母,它像水一样,善利万物而不与万物争,以柔弱胜刚强,是最高的善;道是无形状,不可言说的,人的感官根本不能直接感知。道既是宇宙的本体,又是万事万物的规律,还是人生社会活动的准则。

在二千五百年前,老子之道是人类哲学的根本飞跃。自老子之后,中国各个哲学流派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第一哲学框架,甚至中国老百姓在普通生活状态下语言描述上,也已“知道”这个词来表达对某一特定事物的认知。

本体论深刻的影响了中国的学术文化,中医认为“治病必求于本”——《黄帝内经》。而西医主要是“对症治疗”,关注重点在于表面症状的消除、压制、掩盖和克服。中医的思路是“辨证论治”,研究的是表面症状深处的“证”——病机,工具主要是整体逻辑辩证法——八纲辨证。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规律,一个哲学家生前多是潦倒而无闻,但是随着时间的发酵,哲学思维逐渐会渗透到科学各界,而对世界产生最大的改变。

所以哲学并非无用之学,恰恰相反,哲学对民族文化、语言、思维方式、能力都有的根本性和决定性的影响力。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