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去黄埔军校的优美句子

时间:2022-04-14 04:22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退休老炮 | 评论: 次 | 点击:

描写去黄埔军校的优美句子

1. 五年级秋黄埔军校游作文400字

来到军校,我们把行李放进旅馆.下午2:30,我们就在门口集合,来到了黄埔军校校本部.走进里面,只见柱子旁有两个小池塘,种满了美丽而高贵的睡莲,它们都像一个小姑娘,收着花朵,不让你看见它最美丽的一面.睡莲叶下,还有几只小乌龟在游泳呢!接着,我们走进了黄埔军校群英馆.里面挂着许许多多伟大革命战士的肖像,如: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还有他们在军校用过的日常用品.他们的衣服,箱子……都是破破旧旧的,没有一处是不用补的.看到这里,我不禁对他们这种行为而感到钦佩.他们吃的都是粗茶淡饭,穿的全是满身补丁的衣服,但他们仍没半句怨言.这种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离开那里,我们又去了黄埔军校史迹馆;孙中山在南洋等地方参观.回到了军校,我来到沙地上,坐在假坦克里当了一次驾驶员,上阵杀敌去了.大约10点左右,主任买来了宵夜在露台上吃,看着雨淅沥淅沥地下者,听着蝉儿扒在树上叫者,还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呢!。

2. 寻一句蒋老爷子在黄埔军校的一句名言

1924年5月25日黄埔军校正式成立开学典礼时蒋介石的发言:

学生领了枪,就是正式的军人,就要严守军纪。枪是军人的第二生命,要随时随地,谨慎保护。军人枪刀在手,即为革丵命的急先锋,为主义奋斗,为国家牺牲,是他唯一的责任。

一个人有了枪,就叫军人,没有枪就不叫军人,所以没有枪第一就不能做军人,第二如果军人没有枪,就没有性命。

射击最要紧的条件,是要同命令一致,第一就是要枪与心一致,第二就是要枪与命令一致,第三还有枪与枪也要一致。

枪是杀人的,不是杀百姓的,乃是杀敌人的。然而枪之真正的性质,是在维护人道,保障正义,所以拿了枪先要认定我们敌人是在什么地方,我们的敌人第一是叛逆,第二是国贼,如果认定了敌人,就要拿起枪来与敌人去奋斗。

3. 求一篇去广州的黄埔军校的感想,300字,跪求

参观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诞生于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见证,在中国现代史和军事史上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它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军校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积极开展革命宣传,支援工农运动,进行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斗争和北伐战争,成为国民政府的支柱。在当时是与美国西点军校、日本士官学校、英国皇家军官学校、苏联伏龙芝红军大学齐名的世界著名军校之一。

走近军校大门,首先看到的是“陆军军官学校”的醒目牌匾,大门两边各有一个士兵岗亭,给参观者一种军旅特有的庄重与威严.校门口左右两面围墙上用毛笔书写了国父孙中山先生对革命目标尚未实现,在病床上弥留之际,给满目疮痍的国家和饱受苦难的同胞留下 了最后的遗言,给中华民族寄予最激越也最沉重的声音:“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我们就可以想象,在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所肩负的特殊使命.

步入校门,一个侯等间的两侧墙上题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它真实地表达了军校师生投军报国的心愿,时刻告诫军人能要时刻谨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为物质诱惑而堕落。校本部建筑面积不是很大,但建筑别具一格,是两层砖木结构,三路四进,即三条主要通道,四排房舍。在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东西两侧,房舍排列的形

1/2

式一致,且相互对称。四排房子之间以走廊连通,漆上油棕色的走廊明亮雅致。

我们参观黄埔军校,是为了学习”黄埔精神”,“黄埔精神”是在孙中山先生的期望和军校师生在大革命斗争之中形成的。“黄埔精神”的内涵实质,即是“亲爱精诚,英勇向前,血洒中华”。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的军人是“党军”,这支军队区别于以往任何一支军阀部队,是一支有政治抱负的军队,“都担负着救国救民的责任”,“革命军是救国救民的军队”。军校师生具有的“黄埔精神”不仅在大革命年代发挥了巨大的积极的作用,直到今天仍有着深远的历史影响。继承和发扬“黄埔精神”,就是为了国家民族的振兴,国共两党再次精诚团结,亲密合作,朝着谋求祖国统一的道路英勇向前,决不后退。

这一次的参观活动,就是给我上了一次爱国主义的教育课,加强了对党的历史的认识,深刻了解到如今安定社会来之不易。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我们要怀揣一颗爱国报国之心,努力学习,争取早日加入党,为党和国家的繁荣安定奉献.

4. 一首黄埔军校的诗

满江红—黄埔军校1

(魏启赞)

长洲风烟,飘落处,虎帐威严。

同携手,国共精英,重任在肩。

热血澎湃泣鬼神,壮志豪情冲云天。

雕弓硬,愤同仇敌忾,赴前线。

克惠州,平商团2;北伐旗,军阀歼3。

平型关首捷,倭寇丧胆4;

台儿英雄扬正气5,昆仑好汉破敌顽6。

盼统一,兄弟泯恩仇,社稷延7。

注:1、黄埔军校: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次合作时期,孙中山先生在苏联和中共的帮助下创办的军事学校,正式名称是“陆军军官学校”,世称“黄埔军校”。1924年5月成立,孙中山任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校国民党党代表,周恩来任校政治部主任。共产党人恽代英、肖楚女、叶剑英、熊雄、聂荣臻等均在军校中担任军事和政治教官或其他重要职务。军校设教授、教练、政治、军需、军医、管理等部(处)和入伍生总队。分步兵、炮兵、工兵、辎重、政治等科,学制六个月。1924年11月建立军校教导团。1925年起,先后在潮州、南宁、武汉、长沙等地设立分校。1926年3月改组为国民革命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黄埔军校共有四期毕业生近5000人。培养了许多出类拔萃的国共二党军事家,如国民党的张治中、关麟征、杜聿明、陈诚、卫立煌、薛岳、谢晋元、孙元良、戴笠等;共产党的李之龙、林彪、陈赓、徐向前、聂荣臻、左权、黄公略、罗瑞卿、周士第、陶铸、赵一曼等众多将领。这些著名将领多出自黄埔军校第一期到第六期。

2、克惠州,平商团:黄埔军校建校之初,1925年2月和10月,黄埔军校学生军两次东征惠州,讨伐军阀陈炯明的叛乱(陈赓就是在这次东征战斗中救了蒋介石的命);以及镇压广州商团和滇、桂军阀杨希闵、刘震寰的叛乱。初试锋芒即建奇功。

3、1926年7月1日,广东国民政府发表《北伐宣言》,国民革命军八个军约十万人,从广东分三路出发,向盘踞在湖南、湖北一带的北洋军阀吴佩孚和盘踞在江西、福建、安徽、浙江、江苏一带的军阀孙传芳发动进攻。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第四军叶挺独立团为第一路北伐军先锋,所向披靡。在湖北咸宁的汀泗桥、贺胜桥两次战役中,击溃军阀吴佩孚的主力,于10月10日攻下武昌。其他二、三路北伐军也消灭了孙传芳等军阀的主力,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

4、平型关大捷:平型关位于山西省繁峙县东北部,临接灵丘县,是万里长城的九大古关口之一。古称瓶形寨,金时称瓶形镇,清时称平型岭关,向为晋西北交通和军事要冲。1937年9月23日,八路军115师在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下,以一个团和骑兵营向灵丘、涞源、广灵之间前进,牵制敌人。以三个团于24日夜冒雨设伏于平型关东北的公路两侧山地,待机歼敌。25日7时许,日寇坂垣(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团主力和大批辎重车辆全部进入伏击区,八路军设伏部队突然开火,给日寇大量杀伤。尔后迅速发动全线攻击,将日寇分割,包围,展开白刃战。经一天激烈战斗,歼灭日军一千余人,击毁战车百余辆,缴获了大量武器和装备。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出师以后的首战告捷,也是中国军队首次大规模歼灭日军的战例。平型关大捷极大的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的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日战争必胜的信心。

5、台儿庄会战:1938年4月4日到4月7日,中国40万军队在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将军的统一指挥下,与进犯台儿庄地区的日军矶谷(第十)师团和增援的坂垣师团激战数日,以巨大的牺牲为代价,歼灭日寇二万余人。这次会战极大的坚定了中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

6、昆仑关战役:1939年11月15日,日寇为了切断中国从南宁到越南海防港的唯一海上运输补给线,集中十余万兵力五十余艘舰艇,在日寇华南派遣军司令官安藤利吉的指挥下,从广西钦州湾登陆,11月24日攻占南宁和南宁以北的昆仑关。中国军队十五万余人在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将军的指挥下,于11月28日发起攻击昆仑关的战役,战斗激烈残酷,达到白热化,中日交战双方人员死伤惨重。经多次争夺,昆仑关得而复生。到1940年2月下旬,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代替白崇禧任指挥,率领援军再一次发动大规模反击,终于在2月24日夺回昆仑关。

7、社稷:古代君主祭祀的土神和谷神。一般多用作国家和民族的代称。

黄埔军校游记

客居广州期间,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黄埔军校。走水路、陆路 ,或徒步 、或骑行、或公交、或地铁拜谒黄埔军校。自问略有所得,然黄埔历史博大精深,总能不断有新发现和新问题,去的次数越多,便愈发觉得自己所知之渺小。写黄埔游记,题材大了,难;题材小了,轻描淡写,不如不写。一时竟不知该如何是好。却总生“近乡更情怯”之感而逡巡不进的原因所在。今天早晨忽然来了灵感,心想既是游记,又是一个人所熟知的话题,我又何必在此多言历史呢?这样一想思路就顺畅多了,我更多以自身所行、所见、所闻说起也就是了。

孩子2006年大学毕业就在广州谋了一份职业,因此,从这一年开始,我几乎年年利用休假的机会来广州,直至退休以后如候鸟一般春去秋来,南来北往。又几乎年年都去黄埔军校朝圣般旅游,乘坐公交、或地铁到鱼珠站,然后步行至鱼珠码头,花两块钱乘轮渡过江。这一段江面并不宽,船开起来片刻即到,望着江水东流,我不禁有些心潮澎湃,这是多少前贤曾经走过的“黄埔之路”啊!如今的交通手段已多种多样,但需知一百年前,轮渡大概是前往长洲岛唯一的方式。在没有手机导航的年代,在语言不通公交地铁还没有联通鱼珠站的年代,我们两口子凭借地图“按图索骥”,凭借双腿走到之黄埔去,十多年前五十出头,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即使疲惫不堪,只要掌柜的温一壶老酒,炒一碟花生米,身体立刻就恢复状态,拔腿还可以进行新的长征。

记得第一次去长洲岛,由于没有赶上这班轮渡,只好花费二十块钱,搭乘当地鱼户的小船到长洲岛。沿江有黄埔船厂、军校、长洲三个码头,军校码头当然最直接,可惜前两者似乎都不接待游客,乘船过江只能到长洲码头。长洲,是这个江心岛正式的名字。至于黄埔,最初是个村名,后来慢慢就成了这一带的地名,黄埔村又变成了城中村,因为这所改变了中国之命运的军校,让“黄埔”二字如雷贯耳,几乎无人不知。

船到长洲码头,最初的一段小街很是熙熙攘攘,沿着军校路,还需步行一段路。途经一个黄埔军校纪念馆,就来到东门,走几步路到领票处。然后爬上对面小山坡参谒孙总理纪念碑。从下仰望,纪念碑气势非凡,雄伟异常,其上所立铜像,正是孙中山的日本友人梅屋庄吉赠送的四座铜像之一。资料介绍,这座纪念碑的奠基时间,为1928年10月11日。此时由于国府已定都南京,在南京另建了黄埔本校,故一时间同时存在广州、南京两个本校,只不过广州本校在北伐后日趋边缘化,再也没有国共合作、东征北伐时期那般壮怀激烈了。

纪念碑的建设由代理校务何遂主持。何遂此前经历复杂,也并非黄埔嫡系人士,但颇有作为,岛上现存的东征墓园、北伐纪念碑、教思亭等等的修建亦有何氏之功。因经费不足和铜像尚未运到,工程迁延日久,直到1930年9月26日方正式告竣,当日亦在纪念碑下举行了黄埔七期的毕业典礼。黄埔军校在“黄埔”的历史至此也算是大致落下帷幕。

最令游客感兴趣的地方是黄埔军校的正门,2010年之前,轮渡码头就在正门的旁边,上岛的游客稀少,来军校旅游的顶多也就是两位数。拍照游览都极其方便,压根就没有抢镜头的现象。

大概是公交地铁连接上了鱼珠码头,新洲码头,抑或是大学城过桥到长洲岛。游黄埔军校的的游客日渐增多。现在游军校的各式人等在此合影、抢拍、自拍,为拍上面这张场景较空旷的照片,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了。军校在抗战时期被日军炸毁,建国后,可谓货真价实的旧址只剩下这块地了,基本上“身无长物”。如今所见校本部主体建筑为1996年复建,文物属性有限,但却让我确有“只缘身在此楼中”之感。随同游客楼上楼下走马观花一圈后,我也并未在此感怀太久。

自从有了共享单车以后,我先后数次从鱼珠、新洲、大学城,进入长洲岛。凭借手机导航,凭吊辛亥革命纪念馆,北伐烈士纪念碑,东征阵亡烈士纪念坊,蔡光举墓等致敬先贤。

与人头攒动的校本部相比,东征烈士墓这里冷僻了许多,工作人员比游客多,也许绝大部分到黄埔参观的人并不会来此。然我最是喜欢这种幽静肃穆,一路无话,径直往深处行至墓前,鞠躬致意。1925年2月东征讨伐陈炯明,是黄埔建军后的第一战,实有里程碑之意义。墓园落成于1926年,亦属“黄埔军校旧址”国保项下的一部分,在此长眠着两次东征、而牺牲的黄埔军校生烈士达五百余人,他们都是真正的黄埔精英,若非英年早逝,许多人日后必然肩扛将星。

据说,所题“东征阵亡烈士纪念坊”的篆字,是是出自国民党元老吴稚晖之手,名字却是蒋中正亲题。

东征阵亡烈士纪念坊建筑宏伟,朝北正对珠江。骑单车走马观花,却可以面面俱到,甚至都不放过犄角旮旯,立于码头沐浴江风,看那夕阳下金灿灿的江水,一时遐思无限。回程路上又参观了北伐纪念碑和教思亭,掩藏于居民楼间的教思亭,尤是让人唏嘘。 因黄埔造船厂的发展,如今的长洲岛大部成了黄船的生活区,人口稠密,富于生活气息,但大部分社区皆有较长房龄,整体看起来很显破败。 游长洲岛,贴近黄埔军校的地方,致敬先贤吧。随意漫步,仰望长空,耳畔仿佛响起了那嘹亮的歌声:“ 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主义,须贯彻纪律莫放松,预备做奋斗的先锋,打条血路引导被压迫民众,携着手, 向前行,路不远 ,莫要惊,亲爱精诚, 继续永守,发扬吾校精神,发扬吾校精神,怒潮澎湃 ,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主义须贯彻纪律,莫放松,预备做奋斗的先锋,打条血路,引导被压迫民众,携着手, 向前行,路不远, 莫要惊,亲爱精诚 ,继续永守,发扬吾校精神, 发扬吾校精神……”

黄埔军校游记

黄埔军校游记

黄埔军校游记

黄埔军校游记

黄埔军校游记

黄埔军校游记

黄埔军校游记

黄埔军校游记

黄埔军校游记

黄埔军校游记

黄埔军校游记

黄埔军校游记

2007年游黄埔军校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