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澜名言

时间:2022-04-14 13:27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党建网微平台 | 评论: 次 | 点击:

范文澜名言

1.求十位著名历史学家的名言

牛津大学著名历史学家威尔逊:与其说英美两国是兄弟关系,不如说英美是母子关系

著名历史学家麦考莱曾给一个小女孩写信说,如果有人要我当最伟大的国王,一辈子住在宫殿里,有花园、佳肴、美酒、大马车、华丽的衣服和成百的仆人,条件是不允许我读书,那么我决不当国王。 我宁愿做一个穷人,住在藏书很多的阁楼里,也不愿当一个不能读书的国王

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埃及是尼罗河的礼物

阿基米德::“等我算完这道题再去

著名历史学家梁启超评价管仲:是“国史上第一流人物

郭沫若:要使祖国早日觉醒”,“必须创立新文学

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历史学家范文澜评价林则徐: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福柯在其《规训与惩罚》的书中提出:工厂、学校与部队是对人身体规训的三个重要的空间

柏拉图: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

谢谢采纳

2.“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1、历史是记忆的生命。——西塞罗

2、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列宁

3、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郭小川/4、历史不能长久被欺骗,正像民众不能长久被欺骗一样。——华岗

5、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曹植

6、欲安其家,必先安国也,——武则天

7、会当报国耻,岂必怀封侯——陈子龙

8、欲讲富强以刷国耻,则莫要于储才——谭嗣同

9、士大夫的无耻,是为国耻——顾炎武

1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宁做流浪汉,不做亡国奴。——丰子垲

11、爱国高于一切。——肖邦

12、为国捐躯,虽死优荣。——荷马

13、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曹植

14、欲安其家,必先安国也。骇—武则天

15、宁做流浪汉,不做亡国奴。——丰子垲

3.十句关于读书的名言

立志是读书人最要紧的一件事 —— 孙中山 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

—— 《宋诗纪要》 劝君莫将油炒菜,留与儿孙夜读书。 —— 《增广贤文》 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

—— 赵树理 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 —— 富兰克林 各种蠢事,在每天读书的影响下,仿佛在火上一样,渐渐溶化。

—— 雨果 勤者读书夜达旦;青藤绕屋花连云 —— 《对联集锦》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岳飞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孔子 非静无以成学 —— 诸葛亮 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

—— 利希顿堡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 历史学家范文澜 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

—— 郭沫若。

4.有关历史的名言警句

1、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个现实的部分,是自然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的部分。——马克思(德)《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2、历史并没有真正的科学价值,它的唯一目的乃是教育别人。——乔治·屈维廉(英)《克莱奥――一位缪斯》

3、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马克思和恩格斯(德)《神圣家族》

4、历史不仅是知识中很有价值的一部分,而且还打开了通向其他许多部分的门径,并为许多科学领域提供了材料。——休谟(英)《论历史研究》

5、历史不能长久被欺骗,正像民众不能长久被欺骗一样。——华岗(中)《中国历史的翻案》

6、历史不时表现为一团乌七八糟的偶然事件,像急转的洪流一样。——雅斯贝尔斯(德)《人的历史》

7、历史不应该仅有消除偏见,它还应该孕育热情。——乔治·屈维廉(英)《克莱奥――一位缪斯》

8、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李道钊(现代)《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9、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径丛林。——车尔尼雪夫斯基(俄)《车尔尼雪夫斯基》

10、历史的第一页是从互相猜忌、搞阴谋和耍手腕开始的。——米·左琴科(苏)《一本浅蓝色的书》

11、历史对事业的是否崇高,是以它的结果来评定的。——乔万尼奥里(意)《斯巴达克思》

12、历史多么无情而又有情,不遗忘每一个对历史的贡献,也不宽容每一个对历史的障碍。——范文澜(中)《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13、历史给我们的最好的东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热情。——歌德(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14、历史和哲学负有多种永恒的责任,同时也是简单的责任。——雨果(法)《悲惨世界》

15、历史还不是一门科学,仅仅靠伪造和删节才会被弄得像门科学似的。——罗素(英)《自由与组织》

5.字数少的,10首古诗,20句名言或谚语10首古诗,20句名言或谚语

古诗唐?杜甫: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清?郑燮: 读书数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 明?杨继盛《言志诗》: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唐?颜真卿《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宋?刘过《书院》: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陆九渊《读书》: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唐?韩愈《劝学诗》: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民国?熊伯伊《四季读书歌》春: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语莺歌希领悟,桃红李白写文章.元?翁森《四时读书乐》冬: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名言警句郭沫若: 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 朱熹: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培根: 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儒林外史》: 读书好,耕田好,学习便好;创业难,守城难,知难不难. 切斯特菲尔德: 读书能获得知识;但更有用的知识对世界的认识却只能通过研究各种各样的人才能获得.顾宪成: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奥斯特洛夫斯基: 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鲁迅: 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书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来的东西.周恩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孙中山: 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造烛求明,读书求理.至乐蜞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读书有味于回少,对客无情一句多.傍百年树 读万卷书 (朱熹为白鹿书院题)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杜甫) 养心莫若寡欲 至乐无如读书 (郑成功) 精神到处文章老 学问深时意气平 (石韫玉) 喜有两眼明,多交益友 恨无十年暇,尽读其书 (包世臣) 世间唯有读书好 天下无如吃饭难 (包世臣) 读古人书 友天下士 (包世臣)少年说剑气横斗 长夜读书声满天 (李文田) 世上几百岁旧家,无非积德 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姚文田)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传为明代 顾宪成作)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 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 (汤显祖《正觉寺示弟儒祖》)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于谦) 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袁枚) 读书已过五千卷 此墨足支三十年 (袁枚) 书从疑处翻成悟 文到穷时自有神 (郑板桥)真读书人天下少 不如意事古今多 (金圣叹自题书斋联) 至乐无声惟孝悌 太羹有味是读书 (鲁迅 三味书屋木刻对联) 都无做官意 唯有读书声 (蔡元培自撰联) 闭户读书真得计 当官持廉且不烦 (增国荃) 读书身健即为福 种树华开亦是缘 (吴廷康) 与有肝胆人共事 从无字句处读书 (周恩来)愿乘风破万里浪 甘面壁读十年书 (孙中山) 韬略终须建新国 奋飞还得读良书 (郭沫若) 有关国家书常读 无益身心事莫为 (徐特立) 板凳要做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句空 (范文澜) 绝交流俗因耽懒 出卖文章为读书 (郁达夫) 有打瞌睡豪杰 无不读书神仙 有奇书读无他好 与古人游何所期 好书悟后三更月 良友来时四座春 鸟欲高飞先振翅 人求上进多读书 文要醒人方为贵 论当济世始称真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做舟。

6.摘抄谚语、歇后语、名人名言各十五个

谚语:

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

◆会说的不如会听的,会教的不如会学的。

◆众人里面有圣贤,土石里面有金银。

◆好铁要经三回炉,好书要经百回读。

◆学在苦中求,艺在勤中练。

◆话中有才,书中有智。

◆河水不再倒流,人老不再黑头。

◆细想出智慧,细嚼出滋味。

◆细工出巧匠,细泥浇好瓦。

◆要得会,天天累;要得精,用命拼。

◆要得惊人艺,须下苦功夫。

◆树靠人修,学靠自修。

◆种田不离田头,读书不离案头。

◆修树趁早,教子趁小。

◆泉水挑不干,知识学不完。

◆活到老学到老,学到八十仍嫌少。

◆积钱不如教子,闲坐不如看书。

歇后语:

望江亭上度中秋----近水楼台先得月

中秋的天气----不冷不热

中秋过了闰八月----团圆过了又团圆

中秋节的月亮----光明正大

中秋节赏桂花----花好月圆

六月间喝冰水--寒心

半天云里雨——成不了气候

雨后送伞--不领你的情

半天云里的雨——成不了气候

二八月的天气——一冷一热;(忽冷忽热)

八月的天气- 一会儿晴,一会儿雨

半天云里的雨——成不了气候

半天云里吊口袋——装疯(风).

二八月的天气--一冷一热;忽冷忽热

二八的衣服---形形色色

二八的庄稼--青黄不接

八月的天气--一会晴,一会雨

名人名言: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历史学家范文澜

读书心细丝抽茧;练句功深石补天-------当代作家柯灵

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书是一代传给下一代的精神遗产,是残年老年给开始人生的青年人的忠告,是准备休息的哨兵给接班的哨兵的命令。人类的全部生活完全写在书里面。-----赫尔岑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乌申斯基

读书而不能运用,则所读书等于废纸。-----华盛顿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高尔基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东坡

除了野蛮国家,整个世界都被书统治着——福尔特尔

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学者孙星衍

书籍使人变得思想奔放——革拉特珂夫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鲁迅《彷徨》

书籍是前人的经验——拉布雷

7.谁知道人生格言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意思

古人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意即学习贵在勤奋刻苦。没有止境地学习,是每一个向上者必要的,是每一个做教师所必要的。

人要想不断地进步,就得活到老学到老。在学习上不能有厌足之心。从古至今,有成就的人,哪一个不是从勇于学习,不断钻研中受益的呢?更何况是现在文化、理念更新很快的时代。

----------------------------------------------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出自我国唐代著名诗人、哲学家韩愈的治学名联。《增广贤文》亦收有此联

品味读书妙联

●韩士奇

读书人都爱书。自古以来,不少名人将自己勤奋读书的情趣写成对联,用以自勉或互勉。

宋代学者刘载好学不倦,知识渊博,他的书斋配挂一副自书对联:“夜眠人静后,早起鸟鸣先”,说明学习的勤奋和刻苦。

苏东坡年轻时自以为已无书不读,便书一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后经一老翁指点,改成:“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诗人陆游以书为伴,将书斋取名“书巢”, 并自题一联:“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民族英雄郑成功酷爱读书,他的自勉读书联寓意深刻,颇有韵味:“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清代一些读书对联各道志趣,清新可读。咸丰年间学者王文韶手书一联:“好山水游,其人多寿;有诗书气,生子必才”。

学者孙星衍写有一副对联:“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曾有不少人书写此联,张贴于书房,以鞭策自己。

文学家王士祯爱好读书写作,曾自题书斋联:“书搜万卷,读书求实用;笔剩一枝,下笔尚真情”。

《四库全书》的总纂纪晓岚写有一副对联:“浮沉宦海为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联中把自己比喻成“蛀书虫”,热爱读书由此可见。

现代名人的读书对联独具情趣。蔡元培步入仕途仍不忘读书,曾撰写对联悬于书斋:“都无作官意;惟有读书声”。

沈钧儒的书斋也有一联:“立志俯存千载想;闲淡无过五分钟”。他立戒清淡,惜时如金。

鲁迅在北京“老虎尾巴”书房西壁挂有一副集屈原《离骚》句联:“望崦嵫而勿迫;恐鹈鸟之先鸣”。他在《彷徨》的题词也引了《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正好是这一联的注脚。

周恩来读中学时,撰写一联:“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把如何交友,怎样读书说得明朗透彻。

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习期间,曾写一联:“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把读书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道理说得透彻明了。

历史学家范文澜在自己书斋中悬有一联,用以自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高雅美妙的读书对联不胜枚举,常被人们引用的一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出自20世纪30年代《大公报》一个年轻编辑王芸生之手。

当代作家柯灵,从小爱好读书,他的书房也挂一副趣联:“读书心细丝抽茧;练句功深石补天”。

参考资料:送你一篇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

范文澜名言

范文澜先生的治学为人

范文澜先生的治学为人范文澜先生的治学为人

近日翻捡旧藏名人信札,看到一通范文澜致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室函。

此函主要谈及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一书重印事。《文心雕龙》系南朝梁刘勰撰写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名著。范文澜任南开大学教授时,编著《文心雕龙讲疏》,梁启超阅后大加赞赏,认为该书征证详核,考据精审,于训诂义理皆有所发明。并为之作序。范以此蜚声士林,并获得“范雕龙”之美誉。他也从此开始自己的著述生涯,在文史界崭露头角。后来在此基础上又完成《文心雕龙注》,成为其早期代表性的著作。

范文澜,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是以马克思理论为指导,最早撰写中国通史的开拓者和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奠基者。毛泽东对延安版的《中国通史简编》给予高度评价。范文澜的著作长期而深远地影响中国历史学界,也教育影响了几代革命者和学人。

治 学

范文澜出身于书香门第,为宋代名臣范仲淹后裔。早年向往章炳麟等人的学问,想走清代朴学家的治学道路。后考取北京大学,师从古文经学的传人黄侃、陈汉章和刘师培等,朝夕诵习周秦诸子经典,将“追踪乾嘉老辈”作为人生目标。经过古文经学的熏陶和训诂考据学的严格训练,为毕生从事文史研究打下扎实基础。

范文澜在北大追踪的“乾嘉学派”,是清代学术主要思潮。其治学,以严谨求实、不尚空谈著称于世。范文澜北大毕业后,曾被北大校长蔡元培聘为私人秘书,后辞职专门从事国学研究。1922年,他应南开校长张伯苓之邀,任南开大学教授。在此期间,他在讲授《文心雕龙》《国学要略》讲义基础上,撰写出版了《文心雕龙讲疏》《群经概论》等著作。同时接受五卅运动洗礼,毅然走出书斋,加入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其一生作为革命者和学者的道路。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范文澜受到天津当局追捕,出逃北京,在北京各大学任教,并潜心著述,成为北大国学集大成的继承人。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原抗战环境日趋恶化。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找范文澜谈话,让他转移到党中央所在地延安。

1940年1月,范文澜辗转来到延安,出任马列学院历史研究室主任。在马列学院,他利用当时充分的时间和条件,系统学习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用于指导历史研究。他还应邀在中央党校作了《中国经学史的演变》报告,毛泽东听后评价很高,认为他是第一个用马克思主义清算经学的人。

后来,毛泽东又要求他写一部供广大干部阅读的中国通史。范接受任务后,全力以赴投入材料和理论准备工作。在当年延安那种艰苦环境中,在窑洞油灯下,经过一年半的辛苦耕耘,一个眼睛近乎失明的人,最终完成了60万字的中国史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国通史简编》。此书和后来撰写出版的《中国近代史》上册作为他的代表作,与郭沫若、翦伯赞、侯外庐、吕振羽等人的史著同时驰名于世,被誉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开拓者之一,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奠定其新史学一代宗师的历史地位。新中国成立后,范文澜严于律己,决定重新修订《中国通史简编》,利用新发现的资料和研究成果,提高学术性,但也不放弃其可读性,尽量做到“雅俗共赏”。

1951年制订修订计划,准备“一五”期间,花四年时间,一年写一本,第五年再写中国经学史。从1951年至1965年,历经15年的风风雨雨,范文澜克服年事已高、目力不支的困难,以惊人的毅力,锲而不舍地从事中国通史的修订工作,完成《中国通史》前四册110万字的写作任务。范文澜逝世后,组织上给国务院写报告,建议由范的助手蔡美彪负责续编后八册。2005年续写通史与前四卷合成一部十二册长篇巨著,完成了范文澜的未了夙愿。

育 才

不有先驱,无以创始;不有后学,无以昌流。范文澜作为一代史学大师,不仅自身治学刻苦黾勉,而且言传身教,大力扶植后学,倾注心血培养和壮大学术后备力量,组建近代史研究团队,形成比较稳定的科研队伍。

解放战争时期,范文澜出任北方大学校长和华北大学副校长,同时兼任历史研究室主任,选拔优秀学员作为研究生,培养历史研究人才。他教诲大家,做学问一定要坐得下来,要懂得“十年寒窗苦”的道理。灌输“坐冷板凳、吃冷猪肉”的“二冷”精神,潜心从事历史研究工作。“坐冷板凳、吃冷猪肉”,是一种借喻。古时庙堂上正中供奉孔子,两边是孔子的弟子和孟子等,再下边是两庑,历代儒家名人如董仲舒、韩愈、王阳明、朱熹等人在这里配享。过去只有大学问家才有资格在文庙的廊庑中占有一席之地,分享祭孔的冷猪肉。范以此勉励后学,唯有坐得住冷板凳的人,专心致志,不慕虚名,才能成为大学问家。

范文澜坚持发扬中国经学家、史学家言必有据的严谨治学态度,反对鄙视那种空疏浅薄的学风。他指导研究生进行历史研究,从整理档案原始资料入手。他告诫:从档案中搜求资料如披沙拣金,这是研究工作“从根做起”的重要一步。历史学与哲学不同,是一门实学。历史研究要“务实”。

上世纪60年代初,针对史学界疏于务实而喜发高论的虚浮之风,他在中国史学会纪念巴黎公社成立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上,以《反对放空炮》为题发言,明确提出反对“说大而无当的空话”,要老老实实地调查研究,语出有据,切忌言之无物,无根据地胡编乱写。

此后不久,范文澜同南京大学蒙元史专家韩儒林教授等史学界学者组成民族历史研究代表团,到内蒙考察。考察结束后,韩儒林送范文澜一副对联:“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这副格言对联鲜明独到,生动形象地概括了范文澜毕生的治学风格,以及对青年后学的殷殷期盼。

行 世

范文澜一生虽然曾经沧海,迭经风波,但他为人处世正直清廉,朴实无华,淡泊名利,甘于寂寞,是一位深沉儒雅,非常可敬又略带书生气的纯正学者。

坚持独立思考的学术品格。范文澜在学术研究领域坚持独立思考,用自己谙熟经史之长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他坚持写真史信史,反对见风使舵,随波逐流,曲学阿世。提倡做开风气或集大成的学问。

视富贵如浮云的精神境界。范文澜不仅有很高的学术威望,而且有很高的社会政治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入住王府井东厂胡同胡适的宅院。但他对这一切看得很淡。近代史所的同事对他从未称过职务,均称“范老”。被誉为有“长者之风”,而没有“长官之气”。他平日生活极为俭朴。著作稿酬放在出版社,到年底作为党费全部上交。为了专心致志地写书,他辞去了研究所的行政领导职务。他对儿子范元绶说:“毕一生精力写出一部通史来,富贵于我如浮云。”他在去世前因脑血栓症再次住院时,还对助手说:“做学问,你们要有‘不知老之将至’的精神,我则要‘不知死之将至’。”

清初国学大师顾炎武曾提出理想学者的标准:“愚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学于文,曰行己有耻。”回顾范文澜一生“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立身行世精神,足以成为当代学人的楷模。更重要的是,可以此匡正当今学界之虚妄浮躁浇漓之风。

(来源:《学习时报》2018年8月27日第A7版,作者:李秀潭,原标题:《板凳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半句空——范文澜先生的治学为人》,内容有所删节)

监制/徐遥 责编/刘文韬 编辑/赵丹阳 制作/温婉茹

觉得不错,请点赞↓↓↓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