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做人之道名言警句
时间:2022-04-14 13:59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邻里家的知慧姐姐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孔子做人之道名言警句
1. 关于为人之道的名言名句
1、如果不为待客的话,所有的房屋都成了坟墓。——〔黎〕纪伯伦《沙与沫》
【简介】纪伯伦黎巴嫩作家、诗人、画家,是阿拉伯文学的主要奠基人。出身于马龙派天主教家庭。幼年未受正规学校教育。后随家庭移居美国。在美国上学时显露出艺术天赋。后兴趣转向文学,初期用阿拉伯语,后用英语进行写作。
2、人走进喧哗的群众里去,为的是要淹没他自己的沉默的呼号。——〔印〕泰戈尔《飞鸟集》
【简介】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等。1861年5月7日,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
3、每个人都知道别人在评判自己时会出误差,而没有意识自己在评判别人时也会出误差。——〔法〕莫洛亚《艺术和生活》
【简介】安德烈·莫洛亚(1885—1967)为法国两次大战之间登上文坛的重要作家。出生于工厂主家庭,早年省在该厂主持厂务。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应征服役,奉派至苏格兰第九师。其时根据军旅生活所见所闻,写成《布朗勃尔上校的沉默》(1918)一书,一举成名。
4、进入社交界以后,千万不能被任何事情冲昏头脑,遇事要小心提防,特别要提防最讨我欢心的事。——〔法〕巴尔扎克《两个新嫁娘》
【简介】奥诺雷·德·巴尔扎克(1799年5月20日-1850年8月18日),法国小说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生于法国中部图尔城一个中产者家庭,1816年入法律学校学习。1829年,他发表长篇小说《朱安党人》,迈出了现实主义创作的第一步,1831年出版的《驴皮记》使他声名大震。
5、人注定是过社会生活的;他应该过社会生活;如果他与世隔绝,离群索居,他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完善的人,而且会自相矛盾。——〔德〕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
【简介】约翰·戈特利布·费希特(公元1762年5月19日—公元1814年1月17日),德国作家、哲学家、爱国主义者,古典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人之一。作为一个哲学家,他寻求对哲学思想,特别是康德唯心主义思想的统一;作为一名爱国主义者,他试图唤醒德意志人民要求国家统一。
6、这个广阔的世界有足够的地方让自己生活也让旁人生活,大家大可和平相处,而且每个人在自己才能范围里都有一个够使他感到麻烦的敌人。——〔德〕歌德《歌德谈话录》
【简介】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学家,他是魏玛的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而作为诗歌、戏剧和散文作品的创作者,他是最伟大的德国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学领域的一个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
2. 关于为人之道的名言名句
奸似忠,大贪敝履。
在好言,金钱、美女、铁哥们的面前,可要小心,说不定笑声里突然飞出一把刀子,不偏不邪地扎向你的心。 太祖高皇帝五年(己亥,公元前二Ο二年)臣光曰:夫生之有死,譬犹夜旦之必然;自古及今,固未尝有超然而独存者也。
以子房之明辨达理,足以知神仙之为虚诡矣;然其欲从赤松子游者,其智可知也。夫功名之际,人臣之所难处。
如高帝所称者,三杰而已。淮阳诛夷,萧何系狱,非以履盛满而不止耶!故子房托于神仙,遗弃人间,等功名于外物,置荣利而不顾,所谓明哲保身者,子房有焉。
——《资治通鉴》卷十一【汉纪三】 【评介】 司马光认为一个人应该正确对待功名利禄。汉初三杰,人生结果完全不同,韩信被杀,萧何下狱,只有张良隐居南山,淡出官场,明哲保身。
其中既有君臣之间的矛盾,也有不能正确对待功名的原因。 老子说过一句话:“功成而弗居,是以不去。”
在中国古代政治专制体制下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究竟如何看待人生,有积极的态度,也有消极的态度。
《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有一首道士唱的《好了歌》就是看破红尘,消极对待人生的代表性说法。歌词云: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太祖高皇帝十一年(乙巳,公元前一九六年)臣光曰:世或以韩信为首建大策,与高祖起汉中,定三秦,遂分兵以北,禽魏,取代,仆赵,胁燕,东击齐而有之,南灭楚垓下,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观其距蒯彻之说,迎高祖于陈,岂有反心哉!良由失职怏怏,遂陷悖逆。
夫以卢绾里闬旧恩,犹南面王燕,信乃以列侯奉朝请,岂非高祖亦有负于信哉!臣以为高祖用诈谋禽信于陈,言负则有之;虽然,信亦有以取之也。始,汉与楚相距荥阳,信灭齐,不还报而自王;其后汉追楚至固陵,与信期共攻楚而信不至。
当是之时,高祖固有取信之心矣,顾力不能耳。及天下已定,则信复何恃哉!夫乘时以徼利者,市井之志也;酬功而报德者,士君子之心也。
信以市井之志利其身,而以君子之心望于人,不亦难哉!是故太史公论之曰:“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 ——《资治通鉴》卷十二【汉纪四】 【评介】 受胯下之辱,终成大业者是韩信,战必胜,攻必取者,也是韩信。最后囚于钟室,面壁悲歌,“狡兔死,走狗烹,天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也是韩信。
功劳是什么?有时是金钱、地位、美色,有时也是大牢,是地狱,其中的奥妙,深着呢! 孝惠皇帝元年(丁未,公元前一九八年)臣光曰:为人子者,父母有过则谏;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安有守高祖之业,为天下之主,不忍母之残酷,遂弃国家而不恤,纵酒色以伤生!若孝惠者,可谓笃于小仁而未知大谊也。
——《资治通鉴》卷十二【汉纪四】 【评介】 司马光认为惠帝没有处理母亲亲情与国家大事的关系。在仁孝与国家大事发生矛盾时,应该以仁孝服从于国家大事。
惠帝对自己的母亲的行为不是劝谏而是消极逃避,“遂弃国家而不恤,纵酒色以伤生”,这是不可取的。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逃避也是一种解脱,只不过是一种痛苦的解脱。
中宗孝宣皇帝地节四年(乙卯,公元前六六年)臣光曰:霍光之辅汉室,可谓忠矣;然卒不能庇其宗,何也?夫威福者,人君之器也。人臣执之,久而不归,鲜不及矣。
以孝昭之明,十四而知上官桀之诈,固可以亲政矣。况孝宣十九即位,聪明刚毅,知民疾苦,而光久专大柄,不知避去,多置亲党,充塞朝廷,使人主蓄愤于上,吏民积怨于下,切齿侧目,待时而发,其得免于身幸矣,况子孙以骄侈趣之哉!虽然,向使孝宣专以禄秩赏赐富其子孙,使之食大县,奉朝请,亦足以报盛德矣;乃复任之以政,授之以兵,及事丛衅积,更加裁夺,遂至怨惧以生邪谋,岂徒霍氏之自祸哉?亦孝宣酝酿以成之也。
昔椒作乱于楚,庄王灭其族而赦箴尹克黄,以为子文无后,何以劝善。夫以显、禹、云、山之罪,虽应夷灭,而光之忠勋不可不祀;遂使家无噍类,孝宣亦少恩哉 ——《资治通鉴》卷二十五【汉纪十七】 【评介】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威福、权势、金钱、地位,人人趋之若鹜。殊不知,在得到的时候,说不定会失去,甚至会失去更多。
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功成而身退,得全其身,得福其家,可以为鉴矣! 孝元皇帝初元元年(癸酉,公元前四八年)臣光曰:忠臣之事君也,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补其所短,则其长者不劝而遂。孝元践位之初,虚心以问禹,禹宜先其所急,后其所缓。
然则优游不断,谗佞用权,当时之大患也,而禹不以为言;恭谨节俭,孝元之素志也,而禹孜孜而言之,何哉!使禹之智足不以知,乌得为贤!知而不言,为罪愈大矣! ——《。
3. 孔子有哪些有关于做人的名言
不学礼,无以立.己所不欲,匆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过,则匆惮改.不迁怒,不二过.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巧言乱德.巧言令色,鲜矣仁.刚、毅、木、讷近仁.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听其言而观其行.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礼之用,和为贵.放于利而行,多怨.。
4. 形容为人之道的名言名句有哪些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战国 孔子《论语·公冶长》
白话译文: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形容谦虚好学。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战国 孟子《孟子·公孙丑下》
白话译文: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人的支持和帮助;违背道义,必定会陷入孤立。帮助支持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帮助支持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春秋 老子《道德经》
白话译文:能够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能够战胜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是真正的强者。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战国 孔子《论语·颜渊》
白话译文:自己不希望他人对待自己的言行,自己也不要以那种言行对待他人。
5、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春秋 老子《道德经》
白话译文:知道满足而不妄想的人是富有的,努力不懈地去奋斗的人是有志气的。言行不离道之规律中的人能够活得长久。躯体虽死而精神仍然存在于世的人才是真正的长寿。
5. 孔子有哪些有关于做人的名言
1、不学礼,无以立。
2、己所不欲,匆施于人。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8、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9、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10、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1、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2、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1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14、过,则匆惮改。
15、不迁怒,不二过。1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8、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9、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20、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21、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22、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23、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25、巧言乱德。
26、巧言令色,鲜矣仁。27、刚、毅、木、讷近仁。
28、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29、听其言而观其行。
30、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31、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32、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33、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34、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35、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36、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37、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38、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39、礼之用,和为贵。
40、放于利而行,多怨。
6. 孔子有做人的名言吗
孔子哲理名言--做人格言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巧言乱德。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礼之用,和为贵。
放于利而行,多怨。
7. 孔子做人格言2句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对于诚实在人追寻知识过程中的重要性在此讲得十分透彻,是国人学子所通晓的名言。老师所教导的,都明白了吗?明白了就说明白,不明白就说不明白,这才是一个有真知的人。那明明不明白却要说来头头是道的是真正的蠢人,因为被骗的恰是自己。在任何事情上,哪怕是听来最崇高最正确人人都赞赏的,如果没有真的明白它的意义,那就应该老老实实地说:我不明白!这才是一个可能走向真智慧的人。
推荐: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其实对“色难”一词有深刻印象却是来自一个小故事。老师出一个上联:色难。学生大大咧咧回答:容易。老师拍案叫绝。其实这就是一个笑话。该对联只能算诡巧,对仗工整,意思却大相径庭。色难:表示脸色难看。其实子夏对孝道的一种理解就是:尊长身体不舒服了,晚辈尽心尽力服侍,这就是孝道了。其实不然,孝道最难的是让尊亲保持和颜悦色。从古至今,这是最难做到的。现在电视里经常有这样一则小广告吧。一位在家中的老人等来儿子、女儿、孙子的若干电话,都是问寒问暖,却没有一个回家。老人叹气:都忙。其实父母需要的不是物质的满足,而是精神上的充实,正所谓天伦之乐。这一点,从古至今,做的好的也只有一人:老莱子。老莱子七十岁还装孩童在父母前面嬉戏,以娱双亲。因此老莱子能跻身二十四孝。尊亲色难,小子尚觉容易否?圣人知道“色难”不易解,故“里仁第四”再强调: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但与“色难”相比,其蕴意稍差矣。
孔子做人格言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巧言乱德。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礼之用,和为贵。
放于利而行,多怨。
参考资料:
《论语》中的10句经典名句,解读孔子的为人处世及从政核心思想
今天,我把《论语》里面带有“仁”字的句子,一一用红笔圈了出来。总共有42句经典名句,74个“仁”字。我从中选择了10句非常经典的来对孔子的为人处世及从政核心思想进行解读。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01
【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 学而篇》)
【大意】孔子说:“满口花言巧语,伪装出讨人喜欢的伪善神色,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孔子在为人处世方面是很注重一个人的内心的仁德的,他是讨厌别人表面花言巧语迷惑讨人、哗众取宠的。
02
【原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 学而篇》)
【大意】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就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要谨言慎行,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去广泛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去做了之后,如果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孔子认为我们人不仅是在家的时候要仁爱爱我们的亲人,出门在外也要广泛的仁爱爱人。而与人交往的时候,要亲近有仁德的人,所谓近朱者赤。
03
【原文】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论语 里仁篇》)
【大意】孔子说:“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够正确地喜爱某个人、厌恶某个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仁德的人,是以客观存在来喜爱一个人或厌恶一个人,而不是以个人的私欲作为准绳去评判一个人。所谓君子坦荡荡,有原则、有底线、有规矩。
04
【原文】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论语 雍也篇》)
【大意】樊迟问什么是聪明。孔子说:“就是致力于从事人民认为合理、协调的工作,敬奉鬼神,但要离开他们远一些,这样可以说是聪明了。”樊迟又问什么才是仁德。孔子说:“有仁德的人会先付出艰苦的努力,然后才收获成功,这样可以说是有仁德了。”不劳而获肯定不是有仁德的人干的事情,所以,我们现在一直都在强调要付出。付出了足够的努力之后,成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这也是谋事的自然规律。
05
【原文】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 雍也篇》)
【大意】子贡说:“如果有这样的一个人,他能广泛地给人们予好处,并且能够帮助人们度过难关,这个人怎么样?可以说他有仁德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德呢,那一定是达到圣德的境界了!尧和舜大概都很难做得到!一个有仁德的人,就是自己要成功,也要帮助别人获得;自己要事事通达顺畅,也要帮助别人事事通达顺畅。凡事能够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可以说是实行仁道的方法了。”孔子的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可谓是几千年来流传给我们每个人的处世箴言。
06
【原文】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论语 泰伯篇》)
【大意】孔子说:“只知道外表恭敬而并非真的懂礼,就会劳倦疲乏;只知谨言慎行也并非真的懂礼,便会胆怯多惧;只是胆大妄为而并非真的懂礼,就会违法作乱;只知道心直口快而并非真的懂礼,便会尖利刻薄伤人。在位君子能用深厚的感情对待自己的亲族,老百姓就会兴起仁德的风气;君子不遗忘背弃他的故交旧朋,那老百姓便不会对人薄情寡义了。”孔子强调了为政者是老百姓效仿学习的对象。君子的仁德与否关系着民风好否。
07
【原文】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论语 子罕篇》)
【大意】孔子很少主动地去谈论功利,却相信天命、赞许仁德。体现了孔子鄙薄功利,敬畏天命,崇尚仁德。
08
【原文】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论语 颜渊篇》)
【大意】仲弓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出门就好像去见贵宾一样敬慎,役使百姓就好像去承担重大祀典一样严肃。自己所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在诸侯之国做官没有怨恨,在卿大夫的封地做事也无怨恨。”相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大家平时经常说,就是出自这里啦。
09
【原文】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论语 颜渊篇》)
【大意】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别人。”樊迟又问什么是智,孔子说:“了解别人。”樊迟还是不明白。孔子便说:“把正直的人提拔上来,使他们的位置在邪恶的人上面,就能使那些邪恶的人变得正直了。”樊迟退了出来,见到子夏,便对子夏说:“刚才我去见老师,问他什么是智,他说:‘把正直的人提拔上来,使他们的位置在邪恶的人上面,就能让邪恶的人改过了’,这是什么意思?”子夏说道:“这话涵义多么丰富呀!舜有了天下,从众人中选拔出皋陶提拔重用,不仁的人就远远地离开了。汤得了天下,也从众人中选拔重用伊尹,那些不仁的人就远远离开了。”所以,孔子的从政思想是要重用正直仁德的人。
10
【原文】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 阳货篇》)
【大意】子张向孔子问什么是仁。孔子说:“能够在世上实行五种美德,就是仁了。”子张问:“请问是哪五种?”孔子说:“恭敬,宽厚,诚信,勤敏,慈惠。恭敬就不会招致侮辱,宽厚就得到民心,诚信就会得到别人的信任重用,勤敏工作则会取得功绩,慈惠就能够使唤别人。”这就是儒家所提倡的仁的五种品德。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以上每句经典名句都包含有“仁”字,多方面解读了孔子的为人处之道是谦恭、仁爱、宽厚、诚信、勤奋、肯付出、亲贤臣、远小人。
孔子一辈子是特别想当官,继而去推行儒家提倡的仁政的。但是,他一辈子不得志。好不容易在他51岁的时候在鲁国先后做过司寇、中都宰,他当政期间正是采取了仁政,做到民风和善、路不拾遗,但是,这并不是当时鲁国国君所希望的。所以,他被冷待之后,就去周游列国去了,
我是知慧,关注我,更多精彩内容分享给你,明天见。
- 上一篇:杀神的名言
- 下一篇:关于读书要比较的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