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庚名言
时间:2022-04-14 21:24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酷玩实验室Coolla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袁庚名言
1. 影响中国近现代的广东籍名人有哪些
[115]雷州雷州文化发源地之一,徐闻县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始发港之一[116]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6个高州、连州、新会、平海、佗城、碣石、揭阳、揭西、惠州、南雄、罗定、德庆、韶关、英德、海丰、东莞[117]广东名人编辑影响中国近现代的广东籍名人(部分)政治军事界著名人物有洪秀全、洪仁玕、丁日昌、伍廷芳、伍朝枢、邓世昌[118119]、唐绍仪[120]、孙中山、司徒美堂、廖仲恺、朱执信、苏兆征、谭平山、蒋光鼐、蔡廷锴、陈铭枢、陈其尤、张云逸、邓演达、彭湃、杨匏安、叶挺、叶剑英、阮啸仙、周士第、陈郁、冯白驹、邓兆祥、谢晋元、雷洁琼、邓发、李坚真、廖承志、曾生、袁庚。
2. 介绍一些借力创业的案例可以吗
武学的最高境界是借力打力,即传说中的四两拨千斤的功夫。
胡雪岩就是个2113中高手。胡雪岩的一生始终是一个借力前行的过程。
首先是几家店铺的老板。他们没有扣住胡雪5261岩不放,给了他做他想做的事的机会。
他们赞赏胡雪岩,他们的赞赏给了他机4102会。其次是王有龄。
可以说,王有龄是胡雪岩的风险投资。胡雪岩赌对了,王有龄功成名就,不再是那个1653落第书生,胡雪岩的风投有了巨大的回报。
借着王有龄的力,胡雪岩的人生更上一层楼了。后来是左宗棠。
专传说中国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左宗棠的地位可见一斑。
而这样的大人物,成了胡雪岩的亲密战友和忠诚的朋友,胡雪岩这次借上了千钧之力,终于成属为名动天下的红顶商人。
3. 推荐几本励志书
卡耐基_<;人际关系学>;(靳西)
卡耐基_<;人性的弱点>
卡耐基_<;人性的优点>
卡耐基<;成功之道>
卡耐基<<;口才艺术>>
卡耐基是美国著名的企业家、教育家和演讲口才艺术家。
在本世纪,卡耐基演讲口才艺术曾风靡世界,掀起了一股经久不衰的卡耐基口才热,使亿万人获益非浅。仅在欧美地区,就有近2000个卡耐基演讲口才训练班,仍满足不了越来越多的卡耐基口才热者的参训要求。甚至许多地方出现了卡耐基演讲口才俱乐部,供人们交流运用卡耐基演讲口才艺术的经验和感想。在参加训练的人们中,有著名作家、政治家、商界大亨、学者、大学生、职员,甚至还有几位国家元首,可见其影响之巨,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和各个方面。
为了适应广大国内读者了解卡耐基演讲口才艺术的要求,我们编写了这本《卡耐基口才学》。本书不仅详细地介绍了卡耐基演讲口才方面的方法和技巧,而且根据国外最新资料,全面地介绍了卡耐基口才艺术在商业和贸易谈判方面的具体应用,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编者坚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也必然掀起一股卡耐基演讲口才热,因为它的方法和技巧在任何商业发达、市场繁荣、观念先进的社会里都是需要的,这已为实践所一再证明。
卡耐基的名人名言:
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心理·情绪|忧郁]
精神振作的商人,除了有小心谨慎的习惯之外,还得要有敏捷和不因循两种长处。——卡耐基
[成功·方法与技巧|成功者品质]
朝着一定目标走去是“志”,一鼓作气中途绝不停止“气”,两者合起来就是“志气”。一切事业的成败都取决于此。——卡耐基
[励志·激励|志气]
想交朋友,就要先为别人做些事——那些需要花时间体力、体贴、奉献才能做到的事。——卡耐基
[人际·沟通|交友]
私有财产,财富的积累法则,竞争法则,所有这些都是人类经历的最高结果,是迄今为止社会结出最佳果实的土壤。——卡耐基
[人性·社会|社会]
其实他写的几本书,你要是看了有收获的话,本本都是名言集
卡耐基_人际关系学(靳西)
卡耐基_人性的弱点
卡耐基_人性的优点
卡耐基成功之道
卡耐基口才艺术
4. 中国的名人有那些
中国改革开放30年30人杰出人物”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1、袁隆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2、杜润生 原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
3、吴敬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4、厉以宁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
5、柳传志 联想控股有限公司总裁
6、于光远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
7、袁 庚 蛇口工业区创始人
8、张瑞敏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
9、吴仁宝 江苏华西村原党委书记
10、王 蒙 文化部原部长,作家
11、张艺谋 广西电影制片厂电影导演
12、林毅夫 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
13、高尚全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
14、邓亚萍 北京奥组委奥运村部副部长,前乒乓球运动员
15、钟南山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广州医学院院长
16、陈锡文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17、江 平 中国政法大学原校长、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
18、李 锐 中组部原副部长
19、仇 和 中共昆明市委书记,江苏省宿迁市原市委书记
20、季羡林 北京大学原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原所长
21、王 石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22、刘永好 四川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希望集团总裁
23、鲁冠球 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
24、任正非 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25、马 云 阿里巴巴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26、龙永图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原外经贸部副部长
27、王大珩 中国科协原副主席、两院院士
28、李 灏 深圳市原市长、市委书记
29、张海迪 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
30、郑必坚 中共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
5. 山西或广东有哪些不大不小的名人
孙中山 香山-中山 革命先行者。
李光耀 梅州-大埔 新加坡国父。 洪秀全 广州-花都 太平天国天父。
康有为 南海 维新变法领袖。 梁启超 新会 维新变法领袖。
袁崇焕 东莞 明朝抗清爱国名将 。 詹天佑 南海 中国铁路工程之父。
肖友梅 香山-中山 中国近代音乐之父。 冯 如 江门-恩平 中国航天之父。
冼星海 广州-番禺 人民音乐家。 饶宗颐 潮汕 国学大师。
吴大猷 广州-番禺 中国物理学之父。 丘成桐 梅州-蕉岭 获数学界最高奖菲尔兹奖,哈佛大学教授。
苏曼殊 香山-珠海 清末民初著名文学家。 邓世昌 广州-番禺 甲午战争爱国名将。
叶剑英 梅州-梅县 中国十大元帅之一,推翻四人帮,结束文革。 李嘉诚 潮汕 享誉中外的企业家,华人首富。
宋子文 海南-文昌 国民党四大家族之一。 惠 能 肇庆-新兴 中国佛教禅宗创始人,唐朝人,著有《坛经》。
张九龄 韶关 唐朝著名诗人。 吴研人 南海-佛山 著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屈大均 广州-番愚 清代著名诗人。 黄遵宪 梅州 近代著名诗人。
叶 挺 惠州-惠阳 革命家,抗日名将。 梁思成 江门-新会 著名的建筑学家。
廖仲恺 归善 革命家。 苏兆征 香山-珠海 革命家,1925年香港海员罢工领袖。
容国团 香山-珠海 乒乓球世界冠军。 彭 湃 陆丰 革命家,农民*运动领袖。
蔡铤锴 罗定 十九路军总指挥,抗日名将。 蒋光鼐 东莞 十九陆军军长,抗日名将。
谢晋元 梅州-蕉岭 淞沪战役,抗日名将。 许广平 广州-番愚 鲁迅之妻。
李金发 梅州 现代著名诗人。 杜维明 南海 国学大师,哈佛大学教授。
叶选平 梅州-梅县 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萧 扬 河源 现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骆家辉 台山 现任美国华盛顿州州长。 李小龙 顺德 武术大师,国际影星。
阮玲玉 香山(祖籍) 30年代上海著名影星 伦文聚 南海 广东第一状元. 广东十虎: 无影脚黄麒英 铁桥三梁坤 九龙拳黄橙可 醉拳苏乞儿 软绵掌周泰 鹰爪王苏黑虎 七星拳黎仁超 侠家拳潭济均 铁指陈铁志 鹤阳拳王隐林 陈镜开,中国第一个破世界记录的运动员 李惠堂,中国第一位真正足球世界巨星 关山月 广东阳江 岭南派国画大师 方成,著名漫画家 中山人。 黄苗子,著名画家 中山人。
谢添,著名导演,番禺籍。 王志东,程序员出身的实业家、东莞人。
秦牧,著名作家,澄海人。 黄家驹,著名艺人,台山人。
蔡楚生,中国电影先驱,潮州人。 容志行,伟大的技术型球员,台山人。
蔡楚生——潮州人。著名导演。
胡蝶——江门鹤山人。著名影星。
刘德华——江门新会人。香港著名影员/歌星。
梁朝伟——江门台山人。香港著名演员。
梁家辉——佛山南海人。香著著名演员。
任达华——东莞人。香港著名演员。
郭富城——东莞人。香港著名演员/歌星。
梁咏琪——江门新会人。香港著名演员/歌星。
郑伊健——江门恩平人。香港著名演员。
许绍雄——广州番禺人。著名性格电影/电视演员。
许广平侄孙。 吴思远——珠海人。
香港著名导演/电影实业家。 江志强——佛山南海人。
香港著名电影实业家(拥有三条院线)/制片人(《卧虎藏龙》/《英雄》/《十面埋伏》/《霍元甲》/《满面城尽带黄金甲》投资人)/南海十三郎之侄。 郑君里——潮州人。
著名导演。 郑少秋——潮州人,早期限中国电影开拓者之一。
郑小秋——郑少秋之子,早期中国电影著名导演。 梁波罗——新会人。
电影《51号兵站》主角。 红线女——江门台山人。
著名粤剧演员。 周润发——宝安人。
香港/好莱坞著名演员。 黄宗沾——台山人。
好莱坞第一个华人著名电影摄影师。 甄妮——新会人。
港/台著名歌星。 甄子丹——新会人。
著名香港/好莱坞演员/武术指导。10岁从广州移民美国。
郑秀文——潮州人。香港著名歌星/演员。
张曼玉——宝安人。著名香港/国际演员。
5岁移民英国,18岁返港。 黎北海——新会人。
中国/香港电先驱者之一。 黎民伟——黎北海之弟。
中国/香港电影先驱者之一。 张国荣——梅州人。
已香港故著名歌星/演员。 梅艳芳——合浦(1965年划归广西)人。
已故香港著名歌星/演员。 陈济棠——合浦人。
1930年代著名“南天王”。 黎明——梅州人。
香港著名歌星/演员。 冯如——台山人。
中国第一个飞行员/第一个飞机制造家。 郑裕彤——顺德人。
香港新世界集团/周大福珠宝金行老板。 李兆基——鹤山人。
香港恒基兆业集团主席。 郭炳湘等郭氏兄弟——顺德人。
香港新鸿基集团主席/董事。 何鸿燊——宝安人。
澳门“赌王”。 永安郭家——中山人。
著名永安百贷公司创办家族。 先施马家——中山人。
著名先施百货公司创办家族。 霍英东——广州番禺人。
香港首富。(因为他从来不用上市集资,而李嘉诚则需要,谁更富有,一目了然。)
何贤/何厚华父子——广州番禺人。前者为港澳名流、富豪,后者为澳门特首。
何添——广州番禺人。恒生银行创办人之一。
原恒生1930年代创办于广州,1940年代迁至港。 利铭泽——江门开平人。
恒生银行创办人之一。 利孝和——利铭泽之子。
香港无线电视(TVB)创办人/大股东之一。 苏兆征——广州番禺人。
中国工运第一人,省港大罢工领袖。 利智——江门开平人。
第一届亚洲小姐。现为李连杰夫人。
胡汉民——广州番禺人,孙中山战友,国民党最要重要领袖之一。 汪精卫——广州番禺。
6. 2007~2008有关祖国建设新成就的内容,急
青藏铁路创造中国乃至世界多项铁路史纪录 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铁路今日全线开通试运营,并创造中国乃至世界多项铁路史上的纪录。
青藏铁路从西宁至拉萨全长一千九百五十六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气候条件最恶劣的高原铁路。 在这世界高原最具挑战性的工程项目上,中国铁路建设者破解并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难题”的严峻挑战。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自二00一年六月二十九日开工以来,铁道部根据由北向南,逐步推进,分段建设,分段铺轨的总体部署,二00一年在格尔木至望昆段展开施工,在南山口建成世界最大的高原铁路铺架基地,冻土工程试验段开始建设,首战告捷; 二00二年展开唐古拉山以北冻土工程和西藏段部分重点工程施工,铺轨到达望昆站,取得了重点突破; 二00三年展开唐古拉山越岭地段“无人区”和唐古拉山以南工程施工,唐古拉山以北桥隧路基工程完成,全面攻坚年喜获全胜; 二00四年全线路基桥涵隧道基本完成,并在海拔四千七百多米的安多建成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铺架基地,结束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整体推进年再传捷报; 二00五年站前工程全部完成,铺轨架梁全线贯通,全线决战年胜券在握,为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00六年三月一日,青藏铁路货物列车工程运营试验时速目标达到每小时一百公里。
五月一日旅客列车(不载客)工程运营试验时速目标达到每小时一百公里,部分地段达到每小时一百二十公里。七月一日全线开通试运营时速线路要求冻土地段每小时一百公里,非冻土地段全部达到一百二十公里。
青藏铁路总投资逾三百三十亿元人民币;全线路共完成路基土石方七千八百五十三万立方米,桥梁六百七十五座、近十六万延长米;涵洞二千零五十座、三万七千六百六十二横延米;隧道七座、九千零七十四延长米。 与此同时,青藏铁路在冻土攻关、卫生保障、环境保护、质量保证等方面也卓有成效,屡创佳绩。
青藏铁路七月一日投入试运行,届时可望成为沿线基本实现“无人化”管理的世界一流高原铁路。 三峡工程造福百姓 在世界能源日益紧缺、江河开发与保护备受重视的今天,三峡大坝横空出世,再次显现出决策者的高瞻远瞩。
5月20日,三峡大坝全线浇筑到185米设计高程,主体工程提前9个月完工,这一跨越世纪、创造多项世界第一的伟大工程,开始显现其在防洪、发电、航运等方面的综合效益。 防洪:抑洪驱兽,安澜兴邦 洪水,一直是长江中下游人民的“心腹大患”。
富饶的粮棉油基地、密布的村庄城镇、密集的工矿企业以及近8000万人口,长期被长江水患所困扰。特别是荆江险段,随着泥沙的不断淤积,一到汛期就成了水位高出两岸地面6米~10米的“悬河”。
兴建“截断巫山云雨”的三峡工程,首要出发点就是为了根治长江水患,推进中下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当三峡水库蓄水至175米时,防洪库容高达221.5亿立方米,防洪效益及其连带的环境效益十分显著: ——如遇“千年一遇”或类似1870年特大洪水,经三峡水库调蓄,配合运用荆江分洪工程和其他分蓄洪区,可使荆江南北两岸、洞庭湖区和江汉平原避免发生毁灭性灾害。
——可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从“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即遇到不大于“百年一遇”洪水时,经三峡水库调蓄后,可不启用荆江分洪区和其他分蓄洪区。 ——提高对城陵矶以上洪水的控制能力,配合丹江口水库和武汉附近分蓄洪区的运用,可避免武汉市汛期水位失去控制,对武汉市防洪起到保障作用。
——减轻了洪水对洞庭湖区的威胁。三峡工程能减少汛期分流入洞庭湖的洪水和泥沙,有效减轻洪水威胁,还可延缓洞庭湖泥沙淤积速度,延长洞庭湖寿命。
——增加了长江中下游防洪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如若遇特大洪水需要运用分蓄洪区时,因有三峡水库拦蓄洪水,即可为分蓄洪区人员转移、避免人员伤亡赢得时间。
一份调查资料显示,按1992年价格水平计算,三峡工程防洪多年平均直接经济效益为每年22亿~25.2亿元。除直接经济效益外,还可避免因大堤溃决而造成的人口伤亡、铁路干线中断、灾区生态恶化、疾病流行以及灾民安置、家园重建等其他连带损失。
依据今年汛期三峡水库的调度方案,仅2006年,三峡水库就可在需要时提供至少72.9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尽管这一防洪库容只是三峡工程完建后总防洪库容的1/3左右,但已超过了荆江分蓄洪区调蓄洪水的能力。
发电:电出高峡平湖,光照半壁河山 华东、华中地区经济发达,但能源长期紧缺,电力一直依靠“北煤南运”来维持。动力资源严重不足,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我国是世界上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可开发量为3.78亿千瓦,年发电量可达1.92万亿度。然而,在近十几年,我国水电所占比重却每况愈下,水电占发电总装机的比重已降到14%,远远低于22%的世界平均水平。
水电作为清洁环保的生态型工业,其与火电的不均衡发展现象,显示了我国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的不合理。 三峡工程总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为847亿度。
这就相当于建设一座年产5000万吨原煤的特大型煤矿或年产2500万吨的特大型油田,。
7. 谁有李清照的鹧鸪天 的一字一句的拼音呢
数字1、2、3、4分别表示声调的一、二、三、四声
寒 日 萧 萧 上 锁 窗,
han ri xiao xiao shang suo chuang
2 4 1 1 4 3 1
梧 桐 应 恨 夜 来 霜。
wu tong ying hen ye lai shuang
2 2 1 4 4 2 1
酒 阑 更 喜 团 茶 苦,
jiu lan geng xi tuan cha ku
3 2 4 3 2 2 3
梦 断 偏 宜 瑞 脑 香。
meng duan pian yi rui nao xiang
4 4 1 2 4 3 1
秋 已 尽, 日 犹 长,
qiu yi jin ri you chang
1 3 4 4 2 2
仲 宣 怀 远 更 凄 凉。
zhong xuan huai yuan geng qi liang
1 1 2 3 4 1 2
不 如 随 分 尊 前 醉,
bu ru sui fen zun qian zui
4 2 2 1 1 2 4
莫 负 东 篱 菊 蕊 黄
mo fu dong li ju rui huang
4 4 1 2 2 3 2
8. 广东有哪些名人
孙中山 香山-中山 革命先行者。
李光耀 梅州-大埔 新加坡国父。 洪秀全 广州-花都 太平天国天父。
康有为 南海 维新变法领袖。 梁启超 新会 维新变法领袖。
袁崇焕 东莞 明朝抗清爱国名将 。 詹天佑 南海 中国铁路工程之父。
肖友梅 香山-中山 中国近代音乐之父。 冯 如 江门-恩平 中国航天之父。
冼星海 广州-番禺 人民音乐家。 饶宗颐 潮汕 国学大师。
吴大猷 广州-番禺 中国物理学之父。 丘成桐 梅州-蕉岭 获数学界最高奖菲尔兹奖,哈佛大学教授。
苏曼殊 香山-珠海 清末民初著名文学家。 邓世昌 广州-番禺 甲午战争爱国名将。
叶剑英 梅州-梅县 中国十大元帅之一,推翻四人帮,结束文革。 李嘉诚 潮汕 享誉中外的企业家,华人首富。
宋子文 海南-文昌 国民党四大家族之一。 惠 能 肇庆-新兴 中国佛教禅宗创始人,唐朝人,著有《坛经》。
张九龄 韶关 唐朝著名诗人。 吴研人 南海-佛山 著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屈大均 广州-番愚 清代著名诗人。 黄遵宪 梅州 近代著名诗人。
叶 挺 惠州-惠阳 革命家,抗日名将。 梁思成 江门-新会 著名的建筑学家。
廖仲恺 归善 革命家。 苏兆征 香山-珠海 革命家,1925年香港海员罢工领袖。
容国团 香山-珠海 乒乓球世界冠军。 彭 湃 陆丰 革命家,农民*运动领袖。
蔡铤锴 罗定 十九路军总指挥,抗日名将。 蒋光鼐 东莞 十九陆军军长,抗日名将。
谢晋元 梅州-蕉岭 淞沪战役,抗日名将。 许广平 广州-番愚 鲁迅之妻。
李金发 梅州 现代著名诗人。 杜维明 南海 国学大师,哈佛大学教授。
叶选平 梅州-梅县 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萧 扬 河源 现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骆家辉 台山 现任美国华盛顿州州长。 李小龙 顺德 武术大师,国际影星。
阮玲玉 香山(祖籍) 30年代上海著名影星 伦文聚 南海 广东第一状元. 广东十虎: 无影脚黄麒英 铁桥三梁坤 九龙拳黄橙可 醉拳苏乞儿 软绵掌周泰 鹰爪王苏黑虎 七星拳黎仁超 侠家拳潭济均 铁指陈铁志 鹤阳拳王隐林 陈镜开,中国第一个破世界记录的运动员 李惠堂,中国第一位真正足球世界巨星 关山月 广东阳江 岭南派国画大师 方成,著名漫画家 中山人。 黄苗子,著名画家 中山人。
谢添,著名导演,番禺籍。 王志东,程序员出身的实业家、东莞人。
秦牧,著名作家,澄海人。 黄家驹,著名艺人,台山人。
蔡楚生,中国电影先驱,潮州人。 容志行,伟大的技术型球员,台山人。
蔡楚生——潮州人。著名导演。
胡蝶——江门鹤山人。著名影星。
刘德华——江门新会人。香港著名影员/歌星。
梁朝伟——江门台山人。香港著名演员。
梁家辉——佛山南海人。香著著名演员。
任达华——东莞人。香港著名演员。
郭富城——东莞人。香港著名演员/歌星。
梁咏琪——江门新会人。香港著名演员/歌星。
郑伊健——江门恩平人。香港著名演员。
许绍雄——广州番禺人。著名性格电影/电视演员。
许广平侄孙。 吴思远——珠海人。
香港著名导演/电影实业家。 江志强——佛山南海人。
香港著名电影实业家(拥有三条院线)/制片人(《卧虎藏龙》/《英雄》/《十面埋伏》/《霍元甲》/《满面城尽带黄金甲》投资人)/南海十三郎之侄。 郑君里——潮州人。
著名导演。 郑少秋——潮州人,早期限中国电影开拓者之一。
郑小秋——郑少秋之子,早期中国电影著名导演。 梁波罗——新会人。
电影《51号兵站》主角。 红线女——江门台山人。
著名粤剧演员。 周润发——宝安人。
香港/好莱坞著名演员。 黄宗沾——台山人。
好莱坞第一个华人著名电影摄影师。 甄妮——新会人。
港/台著名歌星。 甄子丹——新会人。
著名香港/好莱坞演员/武术指导。10岁从广州移民美国。
郑秀文——潮州人。香港著名歌星/演员。
张曼玉——宝安人。著名香港/国际演员。
5岁移民英国,18岁返港。 黎北海——新会人。
中国/香港电先驱者之一。 黎民伟——黎北海之弟。
中国/香港电影先驱者之一。 张国荣——梅州人。
已香港故著名歌星/演员。 梅艳芳——合浦(1965年划归广西)人。
已故香港著名歌星/演员。 陈济棠——合浦人。
1930年代著名“南天王”。 黎明——梅州人。
香港著名歌星/演员。 冯如——台山人。
中国第一个飞行员/第一个飞机制造家。 郑裕彤——顺德人。
香港新世界集团/周大福珠宝金行老板。 李兆基——鹤山人。
香港恒基兆业集团主席。 郭炳湘等郭氏兄弟——顺德人。
香港新鸿基集团主席/董事。 何鸿燊——宝安人。
澳门“赌王”。 永安郭家——中山人。
著名永安百贷公司创办家族。 先施马家——中山人。
著名先施百货公司创办家族。 霍英东——广州番禺人。
香港首富。(因为他从来不用上市集资,而李嘉诚则需要,谁更富有,一目了然。)
何贤/何厚华父子——广州番禺人。前者为港澳名流、富豪,后者为澳门特首。
何添——广州番禺人。恒生银行创办人之一。
原恒生1930年代创办于广州,1940年代迁至港。 利铭泽——江门开平人。
恒生银行创办人之一。 利孝和——利铭泽之子。
香港无线电视(TVB)创办人/大股东之一。 苏兆征——广州番禺人。
中国工运第一人,省港大罢工领袖。 利智——江门开平人。
第一届亚洲小姐。现为李连杰夫人。
胡汉民——广州番禺人,。
45年前他还站在粪坑里,今天他能让全世界“打不上”疫苗
相信大家都听说了,现在有些地方缺集装箱缺的,已经到了火烧眉毛的程度。
一些海运航线上涨近10倍,仍然是“一箱难求”。现在更是一天一个价,热门的40英尺集装箱比一辆五菱宏光EV还贵。
有外贸公司的人说,现在订一个集装箱比住八星级酒店还要“奢侈”。
有人实在是等不起了,真的从国外把上万只空箱子拉回了宁波港,算一下一回+一去的成本,竟然比订国内箱子单去一趟成本还低。
但奇怪的是,另一些地方上万只箱子堆积如山却无人问津。
比如澳大利亚各港口的空集装箱数量超过5万个,英国菲利克斯托港的集装箱从港口蔓延至周边郊区。
新西兰港口堆积集装箱情况严重
有人认为这应该由中国企业来背锅。
因为根据德鲁里(Drewry)的数据,全球超96%的干货集装箱,还有100%的冷藏集装箱,都是由中国生产的。
光中国TOP 3的企业就占了全球产能的82%。
其中中集集团一家就占了42%的份额。
那全世界缺箱子,是中国企业“不给力”造成的吗?
并不是。像中集,已经实行每周六天的工作制来加班生产,但还是不够。
中集集团董事长麦伯良说:“全球运营的集装箱4000多万个,我们一个月生产40万个,那一年也就生产500万个,箱子回不来,你还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缺箱少柜的根本原因是海外一些港口受阻,拉货的箱子运过去,卸货要排大队,空箱回流得慢。
欧美港口设施老化,集装箱处理能力跟不上,疫情之后需求一下子反弹,他们处理不了。
外加印度和越南疫情严重,导致当地停工停产,外迁的订单回流中国,集装箱需求大增。
预计这种情况至少会持续到年底。
而说起集装箱这个东西,半个世纪以前它还是西方发明、西方主导的产物。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制造业向亚洲转移,日本韩国各做了十年的集装箱老大。
而到90年代,以中集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取代韩国的霸主地位,彻底改变了世界集装箱制造的竞争格局。
至今,中集的世界第一已经保持了24年。
而这家企业跟我们的关系,还远不止于此。
每次你坐飞机,从登机口到舱门的那段“走廊”,叫登机桥。
这个东西原来也是国外一手遮天的,再后来——中集的登机桥,世界第一。今天中国几乎所有坐飞机的旅客,都要走过中集建造的登机桥。
再比如,你家附近的消防站,里面随时待命的消防车也很有可能是中集的,因为中集消防车市占率中国第一、全球第五。
总共算下来,中集有24项世界第一。
去年,中集全年营收941亿人民币,净利润60.1亿元,同比大涨139.5%。
有趣的是,这家营收近千亿的中字头巨无霸却并不是一家国企。
或者说——目前还不“完全”是。
大名鼎鼎的袁庚,是中集的第一任董事长。
而最近半年来,中集持股近30%的最大股东,是我们隆重介绍过的——深圳国资委。
一部中集的发展史,就是半部深圳蛇口的发展史。
而这故事的起点,还要从一块牌匾的缘分说起。
01
深圳蛇口有一小片草地,命名为“时间广场”,那里立了一块牌匾,上面写着: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这是袁庚的一句名言。
而在不远的152米开外,深圳蛇口港湾大道2号,就是中集的总部。
袁庚和中集的缘分远不止于此。
半个世纪以前,交通部在宜昌曾经关起门来搞集装箱,搞了几年都失败了,所以袁庚要在蛇口工业区引进集装箱项目,把国际先进的技术引进来,加快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他痛感中国计划经济的闭塞落后,希望引进欧洲的资本、技术和管理,于是才办了中集。
1979年7月2日中国内地第一个出口加工工业区在蛇口破土开建,开山第一炮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炮”。
那一年,中国大陆航运业务刚刚萌芽,一些先“吃螃蟹”的国人想尝试集装箱制造,广州广船、广州大旺、深圳中集、上海华海4家集装箱厂先后成立。
1980年1月14日,招商局轮船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集装箱财团有限公司(由丹麦宝隆洋行与美国海洋集装箱公司组成)签订了合资经营“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有限公司”总协议,初期投资规模300万美元,袁庚亲自出任董事长。
但到了下半年,美国人就担心中国集装箱厂过多,把手头的一切留给丹麦人,退出合作了。
这样中集就成了中国招商局+丹麦宝隆洋行两方合资的企业。
为了充分发挥合资的优势,当时工厂的一把手是丹麦派来的总经理莫斯卡,同时使用丹麦一整套质量管理体系,提升了中集从原料、生产到售后的品控水平。
当时蛇口工人第一次见识了,进中集工厂第一关得先“打卡”、迟到1分钟扣5毛钱的硬规矩。
不过待遇也是没得说,中集最早的单身宿舍都配有独立的洗手间兼冲凉房,工人每人都有一本免税购物卡,能买到限量、便宜的进口货。
而中集很快也将迎来那个能“改朝换代”的年轻人。
1981年底,麦伯良从华南理工的机械工程系毕业,他被分配到了交通部的招商局,地点在蛇口开发区,他在耐心等待具体的工作分配。
生长在广东肇庆的他从小就是个“别人家的孩子”。每年开学典礼校长一说完就是他发言,因为他是学生代表,而同龄的孩子也都愿意跟他在一起。
因为家里拮据,他从小干活停不下来:跟着爸爸抓田鸡抓鱼,然后卖给街坊邻居,还跟着妈妈编草席、做板凳,10岁以后的学费都是他自己干活挣下来的。
1975年,16岁的他被下放到广东的一个农场,当排长,管着100多号人。
农场里养着1万多头猪,猪粪人粪堆在一个大沼气池里,农场所有动力——做饭、点灯全靠沼气。
结果那年冬天,广东出奇的冷,到零下五六度,沼气池结冰了,场长叫麦伯良想办法,把沼气池搅动起来。
他带着一帮人用棍子搅,搅不动。
眼看到中午,没沼气大家就没饭吃。
麦伯良脱下外套,跳下粪池,接着十几个小伙子跳了下去,一群人用身体搅动沼气池,农场就这样被“救活”了。
上来之后,没有热水,他们就只能用冷水冲冲,几乎要被冻僵。
1977年恢复高考,整个农场只有他头一年就考上了大学,去了华南理工。
大学时代的麦伯良(第二排右三)
这个毕了业的年轻人此时已经在蛇口等了一个礼拜,但还是没人“分配”他。
这时中集总经理莫斯卡来到人事处,他缺一个做集装箱报价和图纸说明书的人,于是问麦伯良愿不愿意到集装箱厂帮忙,就把人领走了。
麦伯良被安排在一间小屋子画图,一个星期后完成产品报价。
莫斯卡看他“挺好使”,就把他留在了中集,让他跟着生产技术部经理雷诺学集装箱制造,成为了中国最早的集装箱工程师。
“我记得头一两年,只要一下雨我就得穿水鞋上班,没有水泥路可走,一脚踩下去,都是泥。”
而小麦同学不会想到,他在“被领来”的这家新公司,一干就是39年。
1982年,只有150名工人的中集生产出第一个集装箱,随后稳定下来每天的产能是——6个。
箱体上有两个重要零件——角柱和底侧梁,必须用一台300吨的压床来压,而这台压床是从德国进口的二手设备。
有一天这套压床坏了,工厂全线停产。打电话让德国人来修,他们说维修师傅休假了,要1周后才能派人来。
中集自己的工程师们大眼瞪小眼,没人学过液压,都不懂。
一个人说:“小麦是学自动化的,他可能搞得定。”
洋师傅雷诺就来问他:“反正闲着也闲着,你能不能去修一下?”
麦伯良一个刚毕业的助理工程师,也没想那么多,抄起工具就下了楼。
结果发现这机器压根没图纸,压床原理他也不懂,只能一个一个零件拆,拆开一个阀,开机试一下,再装上一个阀,再拆下一个。
反正都停产了,工厂里里外外围了两圈人看热闹,就他一个人“表演”,弄到晚上12点。
第二天俩工人说:“小麦,反正我们也闲着,你叫我们拆哪,我们拆哪。”有这两个人帮忙,麦伯良搞清楚了设备原理。
第三天,他判断可能是其中的一个阀坏了,试了一下果真是。去仓库查查有没有配件,刚好仓库还真有,拿上来换上去,一试机,设备好了。
莫斯卡特别高兴,当场打电报跟德国说:“你们不用来了”。
晚上在莫斯卡家举行了一个宴会,麦伯良一个助理工程师被邀请参加,刚刚大学毕业,就融入了工厂的管理层。
此后每年圣诞宴会,除部门经理以上人员,麦伯良都被破格邀请参加。
而除了意外地得到领导赏识,小麦还很自然地跟工人兄弟们打成了一片。
两伊战争期间,世界贸易被严重拖累,集装箱需求受到严重影响,中集年终奖发不出来,工人们就搞罢工。
莫斯卡这时又想到了麦伯良,小麦找了六个工头喝酒,他们说:“我们信你服你,你小麦说咋办我们就咋办。”第二天工厂就复工了。
23岁的麦伯良几乎成了工厂的“隐形工头”。
而他眼前要经历的“地狱试炼”才刚刚开始。
02
1973年集装箱制造进入日本,不到10年,韩国就取代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集装箱制造国,垄断全球的70-80%。
那时候的韩国人不会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他们的屁股在头把交椅上也只能坐个十年。
然后,这把“椅子”上就再也没有日韩什么事儿了。
但一开始,还轮不到中集跟外国人叫板。
中集眼看连自己的饭碗都要保不住了。
80年代初期,国内同时成立的4家集装箱厂中,广州的广船和大旺是国有企业,用的是进口的美国一手设备,投资规模是中集的3倍。
而中集用的是德国二手货,和上海华海投资规模小,所以四家当时被称为“两大两小”。
中集没能在80年代方兴未艾的中国进出口货物运输上分到一杯羹,既有外因也有内因。
从投产起,中集订单就严重不足,集装箱价格一路下降,从1982年的2300美元/TEU(20英尺标准集装箱)下降到1500美元/TEU,不做亏损,做亏得更多。
有人建议莫斯卡搞多种经营,开源节流,但莫斯卡只做集装箱,消极等待市场好转。
后来丹麦方换过几任领导也无济于事。到1985年底,累计亏损220万美元,占公司合资资本的74%。
1985年,副董事长祁天胜建议破产清算。
而当时的董事长王世桢基于对中外经济形势的判断,认为集装箱会在中国得到发展,决定先不破产,留下一批国内的干部员工再搏一搏。
1986年,丹麦人撤资撤人,招商局也不肯给钱,前期投资几乎殆尽,公司停产,大量裁员——就裁员这件事,也要找当时的生产技术部经理麦伯良来处理。
袁庚嘱托麦伯良:中集不能倒,你们要想办法自谋生路。麦伯良领命,并成为信守一生的承诺。
前排:袁庚夫妇和麦伯良
中集人当时绝不会想到,短短10年之后,他们的集装箱会是第一。
不是中国第一,是全世界第一。
当时那个难堪的局面裁到最后,330人只留下关键岗位59个,利用设备和厂房优势,把业务暂时转向钢结构产品的机械加工。
副总经理李启元每天背着图章和5个馒头出门,到香港一些素不相识的公司、工地,厚着脸皮拉单子,凭着人工费低的优势争取到一些订单:
钢窗、钢门、配电箱、不锈钢洗衣机部件、法琅盘……啥能来钱做啥,啥能活命做啥。
他每天6点到码头排队,夜晚才回,没住过一晚酒店,没打过一次出租,还主动不拿出差补贴。
就这样三个月,中集在香港接到了470万港币的加工订单,打破了订单为零的冰冻局面,中集终于在市场上生存下来,实现史上第一次赢利,才没有真的倒闭关门。
李启元在外头揽活儿,麦伯良在厂里组织生产。
一次在工地上圆管砸了麦伯良的脚趾头,住院期间工厂的生产调度室干脆就搬到了病房。
中集已经离不开这个27岁的年轻人了。
1987年,由李启元推荐,麦伯良被任命为副总经理。同年中远入股中集,跟招商局各占股45%。
麦伯良(右四)与同事在招商局总部留影
1990年,预期中国外贸的持续增长会引起国内集装箱需求的快速增长,中集确立了 “做集装箱制造业的世界第一”的战略目标——尽管当时的中集集装箱产量只占国内产量的10%左右,仅占全球产量的1-2%。
1991 年麦伯良开始全面主持中集工作,放弃了招商局5000元的月薪和外派香港的机会,选择在中集拿着1/10的薪水出任中集代总经理。
麦伯良(右一)与同事在办公室研究工作
1992年,袁庚退休。但无论是1992年开始的股份制改造,还是1994年的上市,袁庚都力挺他。
有时一桌人吃饭,袁庚会说:“小麦的事情你们都尽量支持,我们老同志对中集做的贡献不多,最大的贡献就是选择了小麦,而且支持他”。
袁庚的知遇之恩,麦伯良终身不忘。
但面对国际市场,他只能孤身一人去闯。
为了找订单,麦伯良穿行于欧美各大航运公司之间,到处联系客户,但人家说:“反正我们对中国产品没有信心。”
他用了两年,“求了他没有十次也有七八次”,才从英国GEM公司那里拿到了100个集装箱的试订单,主要是拗不过麦伯良惊人的耐心。
为了这100个箱子,麦伯良从设计到售后全程亲自带队完成。
结果客户验收时的评价是:“大大超出期望,就没想到这么好。”
“这个人真奇怪了,再给你500个。”
同时GEM的人还帮中集做宣传,见到同行就说:“我认识一个中国企业,Mr.麦做的箱不错。”
客户说:“是吗?那我们也试试。”
然后GEM的人就马上给麦打电话:“我有个朋友也想下点订单,你明天或者什么时候到英国来一下。”
国际航运公司每年都有聚会,关于麦伯良和中集的名胜逐渐在圈子里传开,他们拿到了更多的订单。
但开拓国际市场,总归不会那么顺利。
日本铁路货运(日本JR)一直跟日韩厂商有着密切合作,而对中集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
中集业务员发现,日方搞“歧视”:对日本产品免检,对韩国箱子每50抽检1个,对中集的箱子却是逐台检验。
中集提出质疑,日本人听了很生气说:“我们日本的产品是不会有问题的,韩国的产品也是可以的,你们就是不行,就是对你们不信任!”
麦伯良(左)与同事赴日本开拓市场
麦伯良后来提了一个建议:把中日韩三家箱子的出产地都蒙起来,搞一个评比。日本人接受了,安排二十几个专家做了一个测评。
很多项目综合下来,三家得分是87分、86分、64分。
几乎所有日本专家都认为64分肯定是中国的,他们期待看到红布揭开,第一个字母是“C”。
结果打开红布的一刹那,所有人都惊呆了:64分的是韩国产品,中集的产品是86分,与日本的87分仅一分之差。
麦伯良说:“客户从不相信你、到认同你、尊重你、尊敬你、追随你,是一件非常困难但也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90年代,中集先后收购了大连货柜、南通顺达、广东新会大利等三家企业,快速提高产能,成为世界产销量最大的集装箱制造企业。
并购,在外人看来往往是一条“偷懒”还想做大的捷径。但对中集人来说并非如此。
1994年开始,中集从干货箱进军有着“移动冰柜”之称的冷藏集装箱,是集装箱中的“高端机”。
因为要承受海上和起吊时的剧烈波动,两极到赤道的巨大温差,这种箱子的技术含量远远高于冰柜,涉及蒸汽或电加热技术、惰性气体保护技术等等方面。
当时日本企业主导的铝质冷藏箱占据市场95%的份额,而中集选择引进了德国Graaff公司的“三明治发泡”技术。
中集开始“偷师学艺”,一步步“蚕食”德国人的技术积累。
先是在中国把德国人的生产节拍速度提高了4倍,随后中集把“手”从流程优化伸到了设计优化上,把“三明治发泡”升了级,提高了箱子的绝热性,成本也大幅度下降。
随后中集把德国原装、价值150万马克(合当时800-900万人民币)的发泡机“扒了个底朝天”,自己组装了第二台、第三台……直到把发泡剂成本直降到40万人民币/台。
巨大的价格优势让中集在短短十几年间,完全挤占了日本企业主导的“铝制冷箱”市场,从零开始,攻克全球超70%的冷箱市场。
到今天,中集用自己能“冻”到零下70度的冷箱给全世界输送疫苗。
到2005年,中集又收购了德国Waggonbau公司一系列冷藏集装箱制造与设计专利,意味着中集已经完全掌握了冷藏集装箱制造和设计方面的主要技术。
正因为手握核心技术,中集在对外收购谈判中势如破竹,没在怕的。
收购韩国现代旗下的青岛冷箱工厂,中集说我们不需要你们现代的任何技术,也不需要你的品牌使用权,我只要厂房。
结果中集把报价从1.8亿美元一路压低到1920.66万美元成交,还不到工厂实际价值的一半。
类似的,一家英国公司(Clive-Smith Cowley)用“DOMINO”技术垄断了全球70%的集装箱铰链市场。
铰链,就是折叠箱必须用到的一个重要部件。
而因为中集自己也研发了一套有自主专利的铰链方案(虽然还不一定能成为主流),中集跟英国人谈判时就说:
“要不你把DOMINO技术转让给我们,我们就自己生产,反正我们已有自己的技术路线,而且产品肯定便宜过你。”
结果英国人就被镇住了,一番讨价还价下来,这家Clive-Smith Cowley公司竟然就成了中集的子公司,此后中集每个折叠箱降了200-300美元的成本。
很多人都觉得,集装箱就是几块铁皮一焊就完事了。
的确,集装箱几乎是所有机械产品中结构最简单的品种,尺寸标准化,材料标准化,零部件标准化,工艺流程简单,看起来几乎没有什么技术门槛。
但中集把这个简单的箱子做到了不简单。
生产一个集装箱要经过200道流程,几千个动作,在机床上焊一块钢板,先焊哪部分》先组装哪个零件能更省时省料?这些麦伯良都要精确计算。
今天国内制造业热议的“数字化转型”,中集早在90年代就开始布局。
1997-2001年中集人做了大量的系统建设工作,从零件编码开始做起,光编码就做了3年,每卷钢板都要贴条,用在哪个箱子上都可以追溯。
看起来几乎完全一样的标准箱,中集的信息化管理可以跟踪到每一个箱子的全生命运行踪迹,并追溯到每个箱子的钢材、木地板、油漆甚至是铰链的批次。
请注意,这可是20多年前就开始布局的“数字化转型”。
中集完善了供应商优选体系,让零配件质量达到世界水平,而价格是全世界最有竞争力的。1998年公司因此节省502万美元,平均单箱节省15美元以上。
跟养猪一样,很多人看集装箱价钱高了就涌进来做,甚至还有一些乡镇企业也跑来做,结果遇到周期下行跌跌不休。
但中集因为把成本控制和品质把控双向做到了极致,即使在2002年普通干货箱价格跌到1350美元,大部分集装箱企业亏损时,中集的毛利率也在13%以上,平均净利率5%以上。
就像麦伯良说的:“能干与否的这个‘能’字怎么解释是大有文章的。中集1200美元做一个箱,你1500美元做一个箱,这不叫‘能’。”
到2004年,中集销售额突破 200亿大关,净利润突破20亿元门槛,中集全球集装箱市场份额达到55. 96%,实现质的跨越。
那一年,中国集装箱就已经独占全球的80-90%。
2004年的CCTV经济年度人物评委点评麦伯良:
“他领导的企业是打着‘中国制造’字样的、敢说‘第一’的少数企业之一。”
但麦伯良从不认为中集已经足够强大,因为全球集装箱市场每年只有30亿美元,对于一个要做世界级企业的中集是远远不够的。
原来在2002年,在央视的《对话》节目上,麦伯良说:“给我15年,还你一个世界级企业。”
但走到一半的他没有想到,他和中集遇到了“七年之痒”,甚至是痛。
03
2009年,中集的销售额从近500亿暴跌到200多亿。
连续14个月集装箱业务没有一个订单,全球金融危机对中集的影响开始显露,中集第一次遭遇销售重挫。
在麦伯良看来,中集走到了新的十字路口,单一化的组织管理模式难以适应集团多元化业务发展的需求。
这场挑战的对手并不是外部,而是中集自己。
麦伯良为升级行动宣贯题名
2009年,“升级”的想法在中集内部酝酿,2010年后,经历一系列一系列复杂的组织变革和升级战略,中集加快了产业升级的步伐,开始发展天然气装备、海洋工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业务以及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务。
早年间一次在澳大利亚休假的旅行,启发了麦伯良“给集装箱装上轮子”,做起了半挂车的业务,直到2014年成为全球的半挂车销量第一并保持至今。
汶川地震后,中集给灾区学生捐赠了容纳1000多师生的集装化组合小区。
那之后,他们开始考虑怎么让集装箱“舒适地住人”——打造“模块化建筑”。
比如深圳前海的深港创新中心,就是中集模块化建筑的代表作之一。深圳福田区在建的10所学校,有多所都采用了中集的模块化集装箱产品。
同时,中集又把业务拓展到了登机桥等空港设备、天然气存储运输等能源化工设备、酒类储运等食品加工装备、消防装备、钻井平台等海洋工程装备领域。
纪录片《大国重器》里有一集《布局海洋》,讲的就是中集自主研发建造的“蓝鲸1号”平台在南海成功试采可燃冰的故事。
这一台“蓝鲸1号”平均造价5-8亿美元,堪比一艘“轻型航母”。
而中集人认为,不管这东西能挣多少钱,它都是必须有人来填补的国内空白。
到2011年,中集集团实现销售额640亿元。
麦伯良说:“中集在40年的发展中,始终聚焦一流,现在共有24个冠军产品,我们规划将来达到40个。”
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端到高端,中集实现了从物流装备到能源化工装备的产业升级。
今天的中集,作为一家多元化的制造业集团,在中国境内有456家公司,在境外还有421家。
集装箱营收今天只占集团的2成左右,而运输车辆、能源化工、物流服务都成了支柱产业。
作为一家从一开始就向海外要发展的企业,疫情后中集也及时调整思路,从过去的国内外四六开,到2020年国内营收占比超过60%。
可能再过些年,今年62岁的麦伯良就要退休了。
但他并不担心,他说中集有十几个“麦伯良”在成长。
因为一场“机缘巧合”的报道,他把他大学毕业后的一生都给了这家公司。
而他从手上小心翼翼地呈交给祖国的这家蛇口企业,从当年那个濒临破产倒闭的中外合资公司,用40年长成了一家国资控股的千亿营收巨头。
麦伯良说,中集正在整理业务,集中清理一批没有特别优势、看不到未来的业务。
今后,中集将聚焦那些能成为世界冠军的业务。
这是一家再来一次集装箱危机也压不垮的中国集装箱企业。
这是一家用“三头六臂”也无法概括全貌的中国企业。
巨头并不可怕,真正令人心生敬畏的,是一个还在不停生长的巨头。
因为在它的掌门人眼里,“风和日丽是机会,狂风暴雨也是机会。”
相关文章:
- 上一篇:形容风光的优美句子
- 下一篇:余生啥事不在走心唯美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