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好句批注每一面 昆虫记的每章批注和赏析

时间:2022-04-15 07:59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社会奇云 | 评论: 次 | 点击:

昆虫记好句批注每一面 昆虫记的每章批注和赏析

昆虫记章节的批注有:

刚才我从上面跳到院子里来的那个树权还在晃动呢,有一片黄树叶正从上面落下来

批注:烘托(渲染)的作用。通过“树杈还在晃动”和“一片黄树叶正从上面落下来”这一景物描写,烘托出“我”救助小弟弟时动作迅速,充满了自豪的心情

昆虫记章节中还有的句子是

它们身体鼓鼓的,像半粒豌豆,鞘翅光滑或有绒毛,通常黑色的鞘翅上有红色或黄色的斑纹,或红色、黄色的鞘翅上有黑色的斑纹,但有些瓢虫,鞘翅黄色、红色或棕色,没有斑点,这些鲜艳的颜色具有警戒的做用,可以吓退天敌。

赏析:这段话是《昆虫记》中描写虫子的一段话,通过比喻,列举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将昆虫的样子展现在读者眼前,将它们“可以吓退天敌”的原因淋漓尽致得表现了出来,起到点明主旨的作用。

要每一章的

昆虫记的好句,外加赏析

1在这个绿色的小小世界里,不知道会有多少忙碌的小生命生生不息。

赏析:简单的一句话,字里行间表现出作者对自然浓厚的兴趣与热爱。

2它的胸下有一片胸翼,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佩带在一个威武的大将军胸前的一块闪着银光的胸甲。

赏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水甲虫的胸翼。

3在水面上,我们可以看到一堆闪着亮光的“蚌蛛”在打着转,欢快地扭动着,不对,那不是“蚌蛛”,其实那是豉虫们在开舞会呢!

赏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出豉虫在水塘里的热闹场面。

4离这儿不远的地方,有一队池鳐正在向这边游来,它们那傍击式的泳姿,就像裁缝手中的缝针那样迅速而有力。

赏析:把池鳐的泳姿比作裁缝的缝针,凸显其迅速有力和熟练。

5那池水浅浅的,温温的,水中露出的土丘就好像是一个个小小的岛屿。

赏析:温馨的叠词,表现作者对池塘的喜爱,比喻句表现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第三章《石蚕》

6有时候它也会利用极小的贝壳七拼八凑地拼成一个小鞘,就好像一件小小的百纳衣;有时候,它也用米粒堆积起来。布置成一个象牙塔似的窝,这算是它最华丽的住宅了。

赏析: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拟人表现出石蚕的艺术才能,让人会心一笑。

7野蛮的水甲虫还在继续凶狠地撕扯着小鞘,直到知道早已失去了想要的食物,受了石蚕的骗,这才显出懊恼沮丧的神情,无限留恋又无可奈何地把空鞘丢下,去别处觅食了。

赏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水甲虫和石蚕的斗争,“无限留恋又无可奈何”,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8我们人类有潜水艇,石蚕也有这样一个小小的潜水艇。

赏析:运用类比的手法说明石蚕的鞘的完美。

第五章《蝉》

9四年黑暗的苦工,一月日光中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厌恶它歌声中的烦吵浮夸。

赏析:作者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把四年和一日作对比,突出蝉生命的不易,表现出对蝉的喜爱,对美丽一生无悔一生的叹服。

10那种钹的声音能高到足以歌颂它的快乐,如此难得,而又如此短暂。

赏析:以这样一句结尾,让人感慨非常,蝉是聒噪的,但同样也是勇敢的。

《昆虫记》精彩片段(两段)每段300字左右,必须批注片段在第几章,第几页

假使那贼安然逃走了,主人艰苦做起来的东西,只有自认倒霉。它揩揩颊部,吸点

空气,飞走,重新另起炉灶。

2、它们身体鼓鼓的,像半粒豌豆,鞘翅光滑或有绒毛,通常黑色的鞘翅上有红色或黄色的斑纹,或红色、黄色的鞘翅上有黑色的斑纹,但有些瓢虫,鞘翅黄色、红色或棕色,没有斑点,这些鲜艳的颜色具有警戒的做用,可以吓退天敌。

品析:这段话是《昆虫记》中描写虫子的一段话,通过比喻,列举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将昆虫的样子展现在读者眼前,将它们“可以吓退天敌”的原因淋漓尽致得表现了出来,起到点明主旨的作用。我颇羡慕而且嫉妒它这种百折不挠的品质。

3、我已经说过,古代埃及人以为神圣甲虫的卵,是在我刚才叙述的圆球当中的。这个

已经我证明不是如此。关于甲虫被放卵的真实情形,有一天碰巧被我发现了。

4、梨紧贴着地板的部分,已经敷上了细沙。其余的部分,也已磨光得像玻璃一样,这

表明它还没有把梨子细细的滚过,不过是塑成形状罢了。

5、在我自己的工作室里,用大口玻璃瓶装满泥土,为母甲虫做成人工的地穴,并留下

一个小孔以便观察它的动作,因此它工作的各项程序我都可以看得见。

6、这时候它的颜色是红白色,在变成檀木的黑色之前,它是要换好几回衣服的,颜色

渐黑,硬度渐强,直到披上角质的甲胄,才是完全长成的甲虫。

7、这些时候,它是在地底下梨形的巢穴里居住着的。它很渴望冲开硬壳的甲巢,跑到

日光里来。但它能否成功,是要依靠环境而定的。

8、当然,我也曾做过这种试验,将干硬壳放在一个盒子里,保持其干燥,或早或迟,

听见盒子里有一种尖锐的摩擦声,这是囚徒用它们头上和前足的耙在那里刮墙壁,过了

两三天,似乎并没有什么进展。

9、一会儿,它就要吃了。没有人教它,它也会做,像它的前辈一样,去做一个食物的

球,也去掘一个储藏所,储藏食物,一点不用学习,它就完全会从事它的工作。

《童年》阅读摘抄及批注(2个),《昆虫记》阅读摘抄及批注(8个)

【童年】

摘抄:刚才我从上面跳到院子里来的那个树权还在晃动呢,有一片黄树叶正从上面落下来

批注:烘托(渲染)的作用。通过“树杈还在晃动”和“一片黄树叶正从上面落下来”这一景物描写,烘托出“我”救助小弟弟时动作迅速,充满了自豪的心情

摘抄:这使我怅然若失,但我也不想先开仗

批注:因为三个小男孩发现了“我”后也不在意“我”,“我”失去了与他们玩的机会。

《童年》的第二句摘抄不够30字,批注不够50字~~~~而且~~~~~~《昆虫记》的呢???

昆虫记我没读过

《昆虫记》之《蝉出地洞》好词、好句摘抄及赏析

一、好词摘抄。

1.人来人往: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2.畅通无阻:毫无阻碍地通行或通过。

3.毫不逊色:指一点儿没有不及之处。

4.重见天日:比喻摆脱了黑暗的环境,又见到了光明。

5.货真价实:货物不是冒牌的,价钱也是实在的。

6.风和日丽:和风习习,阳光明媚,形容天气晴朗暖和。

7.谨小慎微:对待细小事情也要谨慎小心。形容待人处世态度小心谨慎,怕生是非。

8.无可争辩:没有什么可以争辩的。表示确定无疑。

9.困难重重:一个困难接着一个困难。

10.取之不尽:形容物质或精神的原料极其丰富。

11.果不其然:果然如此。指事物的发展变化跟预料的一样。

12.牢不可破:坚固得不可摧毁。

13.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14.信以为真:相信就是真的。指未加验证,把虚假的谎言、情况当成真的。

15.晃晃悠悠:摇摆、飘荡的样子。

16.粗心大意:形容做事不细心,随便马虎。

17.惊诧不已:惊讶诧异到不能停止,形容事情的结果出乎意料,令人非常吃惊。

18.奉若至宝:敬奉为最珍贵的宝物。

二、好句摘抄及赏析。

1.除了耕耘过的田地以外,几乎到处可见一些这样的洞。(33页)

赏析:运用了“除了……几乎……”的句式,突出了夏至时分出洞的蝉非常多!

2.地洞口是圆的,直径约二点五厘米。(33页)

赏析:“约”表示大概的意思,说明“二点五厘米”并不是一个准确的数字,只是一个概数。表现了“我”科学、严谨、认真,力求准确无误的工作态度!

3.食粪虫是挖土进洞,所以在洞口留下了一个鼹鼠丘;而蝉的幼虫是从洞中出来,无法在尚未做成的洞口边堆积任何东西。(33页)

赏析:通过对比,更好地说明了食粪虫的洞口留下一个鼹鼠丘和蝉的洞口没有堆积任何东西的原因。

4.蝉洞约深四分米。洞是圆柱形,因地势的关系而有点弯曲,但始终要靠近垂直线,这样路程是最短的。(P33页)

赏析:蝉洞“始终要靠近垂直线,这样路程是最短的”突出了蝉非常聪明。

5.洞的上下完全畅通无阻。想在洞中找到挖掘时留下的浮土那是徒劳的,哪儿都见不着浮土。洞底是个死胡同,成为一间稍微宽敞些的小屋,四壁光洁,没有任何与延伸的什么通道相连的迹象。(P33页)

赏析:通过对蝉洞的内部环境进行描写,突出了蝉洞干净、光滑、舒适和整洁的特点。

6.根据洞的长度和直径来看,挖出的土有将近两百立方厘米。(P33页)

赏析:“将近”表示差不多的意思,说明“两百立方厘米”并不是个准确无误的数字,表现了“我”工作记录时的科学和严谨。

7.洞壁实际上并不是十分光洁,差得远了,但是,粗糙的表面被一层涂料盖住了。洞壁那易碎的土料浸上黏合剂,便被粘住不脱落了。(P34页)

赏析:这句话写出了蝉非常聪明能干和勤劳。

8.蝉的幼虫这个毫不逊色的工程师用泥浆涂抹四壁,让地洞能够长期使用而不堵塞。(P34页)

赏析:“毫不逊色”指一点儿没有不及之处。把蝉的幼虫称为“毫不逊色的工程师”,表达了“我”对蝉的幼虫高超的挖洞技术的赞美和惊叹之情。

9.如果我惊动了从洞中出来爬到近旁的一根树枝上去,在上面蜕变成蝉的幼虫的话,它会立即谨慎地爬下树枝,毫无阻碍地爬回洞底小屋里去。(P34页)

赏析:“立即”是立刻马上的意思,写出了蝉非常机警和敏捷。也从侧面反映了蝉洞设置得非常合理和安全。

10.这个上行管道不是因为幼虫急于重见天日而匆忙赶制而成;这是,一座货真价实的地下小城堡,是幼虫要长期居住的宅子。 (P34页)

赏析:把蝉洞称为“货真价实的地下小城堡”,表达了“我”对蝉洞的欣赏和赞美之情。

11.幼虫几个星期、也许几个月地耐心挖土、清道、加固垂直洞壁,但不把地表挖穿,而是与外界隔着一层一指厚的土层。(P34页)

赏析:这句话写出了蝉的幼虫在挖洞时非常小心谨慎,非常认真,非常有耐心和毅力。

12.只要稍微预感到风和日丽的话,它就爬到高处,透过那层薄土盖子探测,看看外面的温度和湿度如何。(P34页)

赏析:运用了“只要……就……”的句式,突出了蝉的幼虫非常机警,做事谨小慎微。

13.但是,不好解释的是,挖出的浮土都跑到哪儿去了?一个洞平均得有两百立方厘米的浮土,怎么全都不见了踪影?洞外不见有这么多浮土,洞内也见不着它们。再说,这如炉灰一般的干燥泥土,是怎么弄成泥浆涂在洞壁上的呢?(P35页)

赏析:连用3个问句,提出问题,引起读者的思考,极大地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14.这个小洞穴很短小,仅够关在里面的囚徒行动的。(P35页)

赏析:“仅够”突出了洞穴非常短小和狭窄。

15.蝉在地下要呆四年。(P35页)

赏析:“四年”突出了蝉在地下呆的时间非常长。

16.这么多的浮土,必须有一个很大的空间才能存放得下,而挖成这个空间也同样要出现许多的浮土,要存放起来同样是困难重重。这样就又得有一个空间,同样也就又会有许多浮土,如此循环不已。(P36页)

赏析:这句话说明要处理这些挖掘洞穴时出现的浮土非常困难,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

17.它的挖掘工具——前爪尖尖上沾了不少泥土颗粒;其他部位像是戴上了泥手套;背部也满是泥土。它就像是一个刚捅完阴沟的清洁工。(P36页)

赏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这只正在往外爬的蝉的幼虫比作一个刚捅完阴沟的清洁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只蝉的幼虫身上的污泥非常多。

18.它身体内充满了液体,就像是患了水肿。用指头捏住它,尾部便会渗出清亮的液体,弄得它全身湿鹿鹿的。(P36页)

赏析:蝉的幼虫“身体内充满了液体”,一捏就会“弄得它全身湿鹿鹿的”,上文中蝉的幼虫一身污泥地爬出洞外的疑问终于迎刃而解!

19.我极其小心地整个儿地挖开了几个地洞,发现洞底小屋壁上嵌着一根生命力很强的树根须须,大小有的如铅笔粗细,有的如麦秸管一般。(P37页)

赏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树根须须和铅笔、麦秸管相比较,更好地写出了树根须须的细小。

20.果不其然,三天后,我看到被埋着的幼虫耗尽了体力,终未能爬上一拇指高。浮土被扒动过,因无黏合剂而无法当场黏合,无法固定不动,刚一拨弄开,便又塌下来,回到幼虫爪下。老这么挖、扒,总也不见大的成效,总是在做无用功。第四天,幼虫便死了。(P38页)

赏析:经过实验,很好地印证了上文“我”的关于蝉的幼虫挖掘洞口时需要靠树根补充体内的液体的推测是正确的。也很好地回答了前文提出的没有根须和体内液体的蝉的幼虫最终会出现的情况。

21.双翼湿润,沉重,透明,上面有一条条的浅绿色脉络。胸部略呈褐色。身体的其余部分呈浅绿色,有一处处的白斑。(P39页)

赏析:外形描写,细致生动地描绘了蝉从壳中蜕变出来后的外形特征。

22.旧壳质地坚固,硬如干羊皮,如同蝉儿的替身似的久久地待在那儿。(P39页)

赏析:“久久地待在那儿”突出了蝉的旧壳非常坚硬、牢固、结实。

23.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后,也会信以为真吗?(P41页)

赏析: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我”对那些荒谬的偏方的嘲讽之情。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