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纸质书籍名言(鲁迅说过的名言关于读书不积极是读纸质的书还包括生活的名言是什么)

时间:2022-04-15 13:47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书房读书 | 评论: 次 | 点击:

读纸质书籍名言(鲁迅说过的名言关于读书不积极是读纸质的书还包括生活的名言是什么)

1.鲁迅说过的名言关于读书不积极是读纸质的书还包括生活的名言是什么

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鲁迅

必须和社会现实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鲁迅

鲁迅的读书名言:

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鲁迅名言 要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鲁迅名言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鲁迅名言

有地方特色,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被别国所注意。--鲁迅名言

写小说,说到底,就是写人物。小说艺术的精髓就是创造人物的艺术。--鲁迅名言

勇者举刀向强者--鲁迅名言

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鲁迅名言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名言 一滴水,用显微镜看,也是一个大世界。--鲁迅名言

鲁迅“一劳永逸”的话,有是有的,而“一劳永逸”的事却极少……

鲁迅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鲁迅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

鲁迅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即使自己是教员或医生。但做人处事的法子,却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

鲁迅那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2.用名人名言劝看电子书的人,让他们看纸质书

电子书将会极大地方便我们的生活,

加快生活节奏,

也会消解掉很多的闲情逸致,

使我

们的生活情趣极大地压缩。所以,电子书带来的,不只是阅读习惯的改变,还有生活方式的

改变。

无纸化给我们这个时代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节能环保,

但是它带来的缺陷也是显而易

见的。

文化应该以一种原始的、

本真的、

饱满的方式展示给读者,

让读者真正体会到读书的

乐趣。

纸张作为一种物质的确切的存在比电子载体有它自己的优点,是电子书无法取代的。

视觉疲劳或许可以通过技术的发展加以解决,

但是心理上的疲劳却是毋庸质疑的事实。

因此,

谁都无法断言纸质书会消亡。

3.有关图书的名人名言

读书名言

“书籍是人类的编年史,它将整个人类积累的无数丰富的经验,世世代代传下去。”——坎耶里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笞和棍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德伯里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托尔斯泰

“优秀的书籍是抚育杰出人才的珍贵乳汁,它作为人类财富保存下来,并为人类生活的进一步发展服务。”——弥尔顿

“书籍是生活的加速器。”——尼克拉耶娃

“书是这一代对下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赫尔岑

名人名言 读书篇

书是逆境中的慰藉。

书房是文人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禅堂。

世界上最壮丽的宫殿是藏书最多的图书馆。

年轻时读书就像迎着朝阳走路。

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

精神能补物质的不足。

在学习中取得知识,在战斗中取得勇敢。

勤动笔墨勤看书。

知识好像砂石下的泉水,掘得越深,泉水越清。

如果知识不是每天在增加,就会不断地减少。

语言是心灵和文化教养的反映。

高尚的语言包含着真诚的动机。

勤学和知识是一对最美的情人。

学到很多东西的决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的东西。

一个人的度量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股强大的文明力量。

书都读得来的人,还怕有什么做不来的。

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来自他们的博学。

作者不一定能写到老,但是他一定应该学到老。

再高深的学问也是从字母学起的。

写十卷书要比实际行动打下基础容易得多。

读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养心。

知识上的富有可以享受心灵上的满足。

不断认识自己的无知是人类获得智慧的表现。

学习不但意味着接受新知识,同时还要修正错误乃至对错误的认识。

不信书不能提高境界,光信书不如无书。

掉进知识情网中的人,时时品尝着知识的甜蜜。

穿着饮食可以因陋就简,而搞学问是不能因陋就简的。

努力耕耘,少问收获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苏轼《东坡文集事略》

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朱熹《朱子语类大全》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训学斋规》

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 ——戴震《戴东原先生年谱》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

4.书的名言

读书的名言: 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书是唯一不死的东西——丘特 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 ——巴甫连柯 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卡莱尔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洛廖夫 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 ——库法耶夫 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

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

——雨果 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卡莱尔 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

———弥尔顿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

———赫尔岑 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爱默生 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培根 名人读书的故事: 毛主席怎样读书? 特殊爱好 几十年来,毛主席一直很忙,可他总是挤出时间,哪怕是分分秒秒,也要用来看书学习。他的中南海故居,简直是书天书地,卧室的书架上,办公桌、饭桌、茶几上,到处都是书,床上除一个人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书占领了。

为了读书,毛主席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在游泳下水之前活动身体的几分钟里,有时还要看上几句名人的诗词。

游泳上来后,顾不上休息,就又捧起了书本。连上厕所的几分钟时间,他也从不白白地浪费掉。

一部重刻宋代淳熙本《昭明文选》和其他一些书刊,就是利用这时间,今天看一点,明天看一点,断断续续看完的。 毛主席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常常带一箱子书。

途中列车震荡颠簸,他全然不顾,总是一手拿着放大镜,一手按着书页,阅读不辍。到了外地,同在北京一样,床上、办公桌上、茶几上、饭桌上都摆放着书,一有空闲就看起来。

毛主席晚年虽重病在身,仍不废阅读。他重读了解放前出版的从延安带到北京的一套精装《鲁迅全集》及其他许多书刊。

有一次,毛主席发烧到39度多,医生不准他看书。他难过地说,我一辈子爱读书,现在你们不让我看书,叫我躺在这里,整天就是吃饭、睡觉,你们知道我是多么地难受啊!工作人员不得已,只好把拿走的书又放在他身边,他这才高兴地笑了。

认真地学,反复地读 毛主席从来反对那种那种只图快、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他在《读韩昌黎诗文全集》时,除少数篇章外,都一篇篇仔细琢磨,认真钻研,从词汇、句读、章节到全文意义,哪一方面也不放过。

通过反复诵读和吟咏,韩集的大部分诗文他都能流利地背诵。《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小说,他从小学的时候就看过,到了六十年代又重新看过。

他看过的《红楼梦》的不同版本差不多有十种以上。一部《昭明文选》,他上学时读,五十年代读,六十年代读,到了七十年代还读过好几次。

他批注的版本,现存的就有三种。 一些马列、哲学方面的书籍,他反复读的遍数就更多了。

《联共党史》及李达的《社会学大纲》,他各读了十遍。《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列宁选集》等等,他都反复研读过。

许多章节和段落还作了批注和勾画。 不动笔墨不看书 几十年来,毛主席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

有的还把书、文中精当的地方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毛主席所藏的书中,许多是朱墨纷呈,批语、圈点、勾画满书,直线、曲线、双直线、三直线、双圈、三圈、三角、叉等符号比比皆是。

无所不读 毛主席的读书兴趣很广泛,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文学、军事等社会科学以至一些自然科学书籍无所不读。 在他阅读过的书籍中,历史方面的书籍是比较多。

中外各种历史书籍,特别是中国历代史书,毛主席都非常爱读。从《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历朝纪事本末,直到各种野史、稗史、历史演义等他都广泛涉猎。

他历来提倡“古为今用”,非常重视历史经验。他在他的著作、讲话中,常常引用中外史书上的历史典故来生动地阐明深刻的道理,他也常常借助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来指导和对待今天的革命事业。

毛主席对中国文学方面的书籍也读得很多。他是一个真正博览群书的人. 王亚南睡三脚床 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

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

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

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

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

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

5.所有关于书的名言警句 至少10条

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

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卡莱尔

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弥尔顿

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爱默生

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培根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

翅膀.

———莎士比亚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用黑字印在白纸上的 灵魂,只要我的眼睛、我的理智接触了它,它就活起来了——高尔基

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奥斯特洛夫斯基

各种蠢事,在每天阅 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雨果

书籍是伟大的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艾迪生

6.关于书籍的名人名言

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

——高尔基 2、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刘向 3、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 4、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但丁 5、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

——章学诚 6、善于想,善于问,善于做的人,其收效则常大而且快。 ——谢觉哉 7、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世界,好的社会。

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 ——波罗果夫 8、无论掌握哪一种知识,对智力都是有用的,它会把无用的东西抛开而把好的东西保留住。

——达 · 芬奇 9、读书使人心明眼亮。 —— 伏尔泰 10、一个家庭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子。

—— 约翰森 11、勤奋就是成功之母 ——茅以升 12、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培根 13、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上一级,就更脱离畜生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更热爱书籍 ——高尔基 14、人是活的,书是死的。

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

——郭沫若 15、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 ——赫尔岑 16、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

——鲁迅。

7.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短

1、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2、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4、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5、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巴甫连柯

6、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乌申斯基

7、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章学诚

8、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9、书籍是前人的经验。——拉布雷

10、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8.读书名言全部有几条

臧克家 ●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要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样地,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读了很多书的人,而是读了有用的书的人。

亚里斯提卜 ●仅次于选择益友,就是选择好书。 考尔德 ●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

我们必须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 别林斯基 ●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

菲尔丁 ●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优婉的安慰者。 --伊萨克·巴罗 ●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

--《高尔基论青年》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

--蒲松龄:《阿宝》 ●攀登科学文化的高峰,就要冲破不利条件限制,利用生活所提供的有利条件,并去创造新的条件。 高士其 ●青年同志们必须记住,想要连跑带跳地把过去的一切文化遗产得着,那是办不到的。

这需要有坚定的顽强性和艰苦的劳动。要知道,在这条路上克服困难,这件事本身就是非常好的兴奋剂。

--《奥斯特洛夫斯基》 ●勤勉而顽强地钻研,永远可以使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舒曼论音乐与音乐家》 ●学问对人们要求最大的紧张和最大的热情。

巴甫洛夫 ●……科学是到处为家的,枣不过任何不播种的地方,它是不会使其丰收的。 --赫尔岑:《科学中华而不实的作风》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杜工部集》 ●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决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鲁迅:《读书杂谈》 ●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书……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更深的了解。

--《鲁迅全集》 ●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

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鲁迅:《致颜黎民》 ●我有八位好朋友,肯把万事指导我。

你若想问真名姓,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故、何人、何时、何地、何去、何如,好象弟弟与哥哥。还有一个西洋派,姓名颠倒叫几何。

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

读纸质书籍名言

手机碎片化阅读的时代,你还会坚持阅读纸质书吗?

原题:《你还在读书吗?| 贡发芹》

年轻人大多不读书,严重缺少精神能量,但凡空闲,只能靠玩游戏、刷剧、睡觉来打发时间。

手机碎片化阅读的时代,你还会坚持阅读纸质书吗?

今天是国庆长假第一天,事先没有计划做什么。但读书这个古老而又新鲜的命题却无意中进入了我今天思考的范畴。

早饭后下楼,发现楼下星月书屋门已开了,就漫无目的地走了进去。希望发现新奇,然而没有,却让我非常吃惊,东西两侧倚壁书柜已几乎没有书!东墙南上角有几本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西墙杂志栏有些青少年杂志,不过属于娱乐游戏类的,罕见科技文学类的。原来这个书屋已不再经营租书售书主业,改营入网缴费、下载代购、打字复印、快递快照手机维修,配件(继电器、充电宝、耳机、装饰等等)零售等业务了。改营这么多业务,芜杂繁忙,既浪费时间精力,又需要技能,我估计是无奈之举,也可能很辛苦,但主业如果不赚钱,也别无选择呀。

手机碎片化阅读的时代,你还会坚持阅读纸质书吗?

我记得我住的市二中宿舍西楼一楼门面最早有一个书屋, 一角书屋,顾名思义,在书屋读书无论时间长短,每天一角钱,借阅每天一角钱,非常便宜。后来涨到三角钱,课余时间依旧门庭若市。于是又开了两家,星月为其中之一。每家都有近10000册图书。为什么校门西面40余米之内连续出现3家书屋,主要原因还是有钱可赚。商家开设书屋首要任务是赚钱,其次是传播文艺,传播文化,传播文明。记忆中,一角书屋与另一家书屋好像消失已有近好几年年,至少四五年;星月书屋也早已门前冷落鞍马稀了,改租书售书为副业可能也有几年了,我都没太在意。出现这样结局的原因当然是没钱可赚,可能难以支撑不下去了,毕竟维持生计是第一要素。背后的真正原因并非经营不善,而是租书卖书的人越来越少了,也就是读书人越来越少了。

为此,我非常感慨:你还在读书吗?你身边还有几人在读书?

手机碎片化阅读的时代,你还会坚持阅读纸质书吗?

手机碎片化阅读的时代,你还会坚持阅读纸质书吗?

古往今来,读书一直是人类高尚行为,读书人一直受到全社会尊重。北宋皇帝赵恒曾告诫学子:“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神童诗》第一首就说:“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当然,这些观点现在过于低俗,一不符合时代潮流,但强调读书重要性永远没有错。读书可以开阔人们的视野,让人思考历史,认识社会,领悟人生,确立人的信仰追求,坚定人的意志观念,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踏进“另一个世界”,了解到更多人的经历,获取到更多人的智慧,借鉴到更多人的经验。登高望远,开卷有益,这是生活常识。两千多年前,文圣孔子认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盛唐,诗圣杜甫感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毛泽东常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周恩来青年时代就有励志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鲁迅提倡:“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 胡适分析:“为什么要读书?有三点可以讲:第一,因为书是过去已经知道的知识学问和经验的一种记录,我们读书便是要接受这人类的遗产;第二,为要读书而读书,读了书便可以多读书;第三,读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应付环境,并可获得思想材料的来源。现在我就把以上三点更详细地说一说。”古今中外名人关于读书作用个方法的论述举不胜举。反之,不读书,无以教;不读书,无以言。

手机碎片化阅读的时代,你还会坚持阅读纸质书吗?

年轻的时候,看到僻静之处有人蹲在那里聚精会神、如饥似渴苦读时,看到灯光之下有人端坐在桌前孜孜不倦、废寝忘食苦读时,我会肃然起敬!能够摒弃浮躁,抑制杂念,静心读书,精心读书,那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读书使人明理、悟道、崇德、启智、思考、探索,我个人喜欢读书,走上工作岗位以来,每天平均读书不少于两个小时,有时五六个小时也是常态。毕竟从事史学研究、文学创作工作重在读书,古人就说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诹。”不过我这些年来,读书博而不专,杂而不精,不够系统,不够深入,存在囫囵吞枣、浅尝辄止、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等欠缺,故而没有成名成家,但也有些收获。为此,我一向主张多读书,读书总有裨益的。

东汉政治家孙敬为读书而“头悬梁”、战国纵横家苏秦为读书而“锥刺股”,已成为天下读书人的典范,“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然而这种现象,不但越来越少见,而且太稀罕了。现在的书店,热销书籍基本上是教辅资料,买书人多是中学生,其次是教育部、人教社为每个年级推荐了课外阅读书目,购买者多是基于功利目的,为了升学考试。一旦毕业,全部扔进了废品收购站,初高中六年几百本甚至上千本课本教材、教辅资料、课外补充读物,很少保存一两本的。学生阅读范围之外的的文学名著、艺术名著、哲学名著、心理学名著、社会学名著、管理学名著,等等,购买者寥寥无几,自然科学更是无人问津。当然,公款购买时政读物除外。

手机碎片化阅读的时代,你还会坚持阅读纸质书吗?

手机碎片化阅读的时代,你还会坚持阅读纸质书吗?

网上有人统计,各国人均阅读量为:以色列60本、日本40本、法国20本、韩国11本中国只有4.35本,也有人说中国人均只有0.7本,总之,远远低于其他国家。各国每年人均购书量为:以色列64本、俄罗斯55本、美国50本,中国平均每人每年购书不足5本,多是学生课本教辅,实际上成年人年人均购书不到1本。不知道准确与否,假如统计属实,我不禁要问,几千年来,一向爱好读书的中国人到底怎么了?我读书时,老师经常用前苏联文学家高尔基的名言“实际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勉励我们,我始终铭记在心,大家还能忘得一干二净了吗?

前两年,我因高血压住院,叫家人送了几本书到医院给我阅读。一年轻护士看到,大为惊讶:“现在还看书?太不可思议了!”我也很惊讶,觉得她太不可思议了,大家太不可思议了,人怎能不读书呢?就问她:“你业余时间干什么?”“玩手机呀!手机上什么都有!”我无语。如果我们是师生关系,我很想再好为人师一次的,谈谈读书的好处,但我们是医患关系,只好选择沉默。

年轻护士的现象不属于个案,而是当今这个社会普遍现象,当今中华民族普遍现象。芸芸众生,特别是年轻人,你见他们有几个在读书的?

手机碎片化阅读的时代,你还会坚持阅读纸质书吗?

手机碎片化阅读的时代,你还会坚持阅读纸质书吗?

诚然,现在上至八旬老翁,吓到三岁幼童,不分男女职业,都在玩手机,公交车上,地铁车厢,候车室里,到处都是低头族,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丢了手机等于丢了魂。也难怪,手机方便快捷,许多东西在手机上都能查到,但手机信息大多是浅显的,趣味的,猎奇的,真假难辨的,错对难分的,好坏难料的。可以断言,手机信息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垃圾,除了吸引眼球、打发时光,一无用途,没有获取价值。年轻人大多不读书,严重缺少精神能量,但凡空闲,只能靠玩游戏、刷剧、睡觉来打发时间。玩手机已是人人生活常态,全社会需要关注这个现象,研究这个现象,治理这个现象,扭转这个现象。回到人人读书的轨道上来。我曾经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着重分析过巴金先生散文《灯》中有一句话:“我们不是只靠吃米活着。” 意思是:一个人活在世上,不能仅仅依赖物质,还需要精神支撑。物质延续生命,精神成就梦想,有了精神,人才能奋发有为、迎难而上,人生才充实丰满,富有意义。

手机信息,网上信息,并非一无是处,也能传播很多资讯、知识,然而毕竟不如读书。这是我个人观点,也许有些偏颇。

你还在读书吗?你身边还有几人在读书?但我希望未来是,你还在读书!你身边还有几人不读书!

2021年10月1日初稿于办公室

2021年10月16日修改于办公室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