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燕子的名言
时间:2022-04-15 15:49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太湖老楊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有关燕子的名言
1.关于燕子的谚语
关于燕子的谚语有:
1、燕子低飞蛇过道,蚂蚁搬家雨就到。
2、蚂蚁搬家猪叼柴,燕子扑地大雨来。
3、燕子低飞要落雨。
4、燕子低飞蛇过道,水缸穿裙山戴帽。
5、燕子一飞就上塔,蜗牛悄悄爬,最后也上塔。
6、燕子窝垫草多 雨水多
7、一方燕子衔一方泥。
8、燕子低飞狗吃草,这场大雨小不了
拓展资料:
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谚语内容包括极广,有的是农用谚语,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有的是事理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的属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识谚语,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类别繁多,数不胜数。
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使语言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如“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谚语反映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参考资料:谚语-搜狗百科
2.有关燕子的名句
燕
赋得檐燕
【唐】皇甫冉
拂水竞何忙,傍檐如有意。
翻风去每远,带雨归偏驶。
令君裁杏梁,更欲年年去。
晚燕
【唐】白居易
百鸟乳雏毕,秋燕独蹉跎。
去社日已近,衔泥意如何。
不悟时节晚,徒施工用多。
人间事亦尔,不独燕营巢。
新燕
【唐】成彦雄
才离海岛宿江滨,应梦笙歌作近邻。
减省雕梁并头语,画堂中有未归人。
归燕
【唐】杜甫
不独避霜雪,其如俦侣稀。四时无失序,八月自知归。
春色岂相访,众雏还识机。故巢傥未毁,会傍主人飞。
村舍燕
【唐】杜牧
汉宫一百四十五,多下珠帘闭琐窗。
何处营巢夏将半,茅檐烟里语双双。
双燕
【唐】杜甫
旅食惊双燕,衔泥入此堂。应同避燥湿,且复过炎凉。
养子风尘际,来时道路长。今秋天地在,吾亦离殊方。
归燕
【唐】杜牧
画堂歌舞喧喧地,社去社来人不看。
长是江楼使君伴,黄昏犹待倚栏干。
春来燕
【唐】杜荀鹤
我屋汝嫌低不住,雕梁画阁也知宽。
大须稳择安巢处,莫道巢成却不安。
巢燕
【唐】胡玢
燕来巢我檐,我屋非高大。所贵儿童善,保尔无殃祸。
莫巢孀妇家,孀妇怨孤坐。妒尔长双飞,打尔危巢破。
燕来
【唐】韦庄
去岁辞巢别近邻,今来空讶草堂新。
花开对语应相问,不是村中旧主人。
燕
【唐】李山甫
每岁同辛苦,看人似有情。乱飞春得意,幽语夜闻声。
整羽庄姜恨,回身汉后轻。豪家足金弹,不用污雕楹。
燕
【唐】李峤
天女伺辰至,玄衣澹碧空。差池沐时雨,颉颃舞春风。
相贺雕阑侧,双飞翠幕中。勿惊留爪去,犹冀误吴宫。
燕
【唐】李中
豪家五色泥香,衔得营巢太忙。
喧觉佳人昼梦,双双犹在雕梁。
春燕
【唐】刘兼
多时窗外语呢喃,只要佳人卷绣帘。
大厦已成须庆贺,高门频入莫憎嫌。
花间舞蝶和香趁,江畔春泥带雨衔。
栖息数年情已厚,营巢争肯傍他檐。
燕子
【唐】秦韬玉
不知大厦许栖无,频已衔泥到座隅。
曾与佳人并头语,几回抛却绣工夫。
秋燕
【唐】司空图
从扑香尘拂面飞,怜渠只为解相依。
经冬好近深炉暖,何必千岩万水归?
咏燕
【唐】张九龄
海燕何微眇,乘春亦暂来。岂知泥滓贱,祗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轩日几回。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咏燕
【唐】张鷟
变石身犹重,衔泥力尚微。从来赴甲第,两起一双飞。
燕
【唐】郑谷
年去年来来去忙,春寒烟暝渡潇湘。低飞绿岸和梅雨,
乱入红楼拣杏梁。闲几砚中窥水浅,落花径里得泥香。
千言万语无人会,又逐流莺过短墙。
3.关于燕字的名言警句
●燕去燕归
花败花开
四季辗转
汝将安在?
●叶绿叶枯叶纷飞,
梦真梦假梦如烟.
燕来燕去燕知春,
缘起缘灭缘易散.
●百字令 微情书
见
惊艳
目流连
再难思迁
踌躇欲向前
只恐天上人间
悲欢喜怒一线牵
循环往复恨此心坚
花开花落转眼已三年
天人合一处垂首对漪涟
思或淡情未移口三缄
燕去燕归沧海桑田
倘注定有分无缘
亦感蒙赐初面
纵此生不见
平安惟愿
若得闲
仍念
歉 ----胡慧盈
●百花百叶万物生,万世万代亿年春。亿年春光几时休?春去秋来梦悠悠。百花争春春更艳,千叶凝夏夏翠绝。花开花落古今同,燕去燕归何相似。光阴似箭难追溯,青春年华贵比金。青年朝气蓬勃发,春雨春风化春泥。春泥洒遍春天景,少年须惜春日花。莫待春花渐老时,惘对残枝泪作花。泪花闪烁心也空,憔悴人倦晚风中。晚风黄叶相伴落,落尽天色已黄昏。
●秋来燕去燕离梁,草枯草荣年复年。
●高山虽然经年沉默,但燕去燕回的倒影,已清明了一万个季节。
4.关于燕子的诗句
1、钱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行至孤山寺北,贾公亭西,暂且歇脚,举目远眺,但见水面平涨,白云低垂,秀色无边。
几只黄莺,争先飞往向阳树木,谁家燕子,为筑新巢衔来春泥?
鲜花缤纷,几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刚刚遮没马蹄。
湖东景色,令人流连忘返,最为可爱的,还是那绿杨掩映的白沙堤。
2、双燕离
唐代:李白
双燕复双燕,双飞令人羡。
玉楼珠阁不独栖,金窗绣户长相见。
柏梁失火去,因入吴王宫。
吴宫又焚荡,雏尽巢亦空。
憔悴一身在,孀雌忆故雄。
双飞难再得,伤我寸心中。
译文:天上自由自在比翼而飞的双燕,实在令人羡慕。
它们总是成双成对地在玉楼珠阁中共筑爱巢,在金窗绣户间相互嬉戏低飞。
柏梁台失火了,焚烧了它们的巢窝,它们只好又到吴王宫里筑巢。
吴宫又遭焚荡,这一次更惨,烧了个雏尽巢空。
只剩下憔悴的孀雌一燕身在,雌燕怀着对雄燕的无限眷恋,憔悴不堪。
比翼双飞的日子已难再得,真是使人寸心欲碎。
3、迎燕
宋代:葛天民
咫尺春三月, 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 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 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 相伴过年华。
译文:在近已咫尺的阳春三月,在一户普通的老百姓家中 。
为了迎接新一年里燕子的归来,不放下破旧的帘子把房屋遮蔽起来。
一场春雨后燕子的翅膀上沾着丝丝的雨滴, 土地里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泥土香味,里面还混杂着雨滴砸落的花瓣。
燕巢早已筑修好了,连小燕子都长大了 。一人家一燕家两户家庭相伴着又度过了一个美丽的年华。
4、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唐代: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译文: 江上的燕子都明白我的茅屋过于低小,因此常常飞到这里筑巢。
燕子衔来筑巢的泥弄脏了我的琴和书,它们还不停地追逐飞虫碰着了人。
5、破阵子·春景
宋代: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译文:燕子飞来正赶上社祭之时,清明节后梨花纷飞。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清水,黄鹂的歌声萦绕着树上枝叶,只见那柳絮飘飞。
在采桑的路上邂逅巧笑着的东邻女伴。怪不得我昨晚做了个春宵美梦,原来它是预兆我今天斗草获得胜利啊!不由得脸颊上也浮现出了笑意。
5.关于燕子的诗句有哪些
燕子双飞来又去 苏轼《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
燕子楼空 苏轼《永遇乐 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不用游从夸燕子 苏轼《黄楼致语口号百川反壑,五稼登场。初成百尺》
燕子人亡三百秋 苏轼《和赵郎中见戏二首(赵以徐妓不如东武诗中见》
燕子衔泥湿不妨 杜甫《即事》
泥融飞燕子 杜甫《绝句二首》
燕子衔泥两度新 杜甫《燕子来舟中作》
微风燕子斜 杜甫《水槛遣心》
雨歇春寒燕子家 纳兰性德《采桑子·冷香萦遍红桥梦》
燕子学偎红 纳兰性德《临江仙·丝雨如尘云著水》
尘生燕子空楼 纳兰性德《清平乐·凄凄切切》
6.关于描写燕子的诗句
燕子楼三首并序 【唐】白居易 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
送王著作赴淮西幕府 【唐】岑参 燕子与百劳,一西复一东。 苏溪亭 【唐】戴叔伦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即事 【唐】杜甫 黄莺过水翻回去,燕子衔泥湿不妨。 绝句二首 【唐】杜甫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十二月一日三首 【唐】杜甫 即看燕子入山扉,岂有黄鹂历翠微。 水槛遣心 【唐】杜甫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燕子来舟中作 【唐】杜甫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路入剡中作 【唐】方干 掠草并飞怜燕子,停桡独饮学渔翁。
宫词 【唐】韩偓 燕子不来花著雨,春风应自怨黄昏。 疏雨 【唐】韩偓 卷帘燕子穿人去,洗砚鱼儿触手来。
拟意 【唐】李商隐 鱼儿悬宝剑,燕子合金瓯。 自喜 【唐】李商隐 自喜蜗牛舍,兼容燕子巢。
忆汉月 【唐】李绅 燕子不藏雷不蛰,烛烟昏雾暗腾腾。 赋得盈盈楼上女 【唐】孟浩然 燕子家家入,杨花处处飞。
插田歌 【唐】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春寄尚颜 【唐】齐己 含桃花谢杏花开,杜宇新啼燕子来。
春晚紫微省直寄内 【唐】苏颋 花间燕子栖鳷鹊,竹下鹓雏绕凤凰。 幽轩 【唐】欧阳玭 桃花飘岫幌,燕子语松关。
登凤凰台二首 【唐】殷尧藩 石头城下春生水,燕子堂前雨长苔。 月暗 【唐】元稹 真珠帘断蝙蝠飞,燕子巢空萤火入。
延平门高斋亭子应岐王教 【唐】张谔 片片仙云来渡水,双双燕子共衔泥。
刘禹锡:燕子筑巢百姓屋,林深见鹿不问朝暮
文 ︳大老杨
唐敬宗宝历年间,离隋朝越马长江荡平南陈,结束金陵城这一虎踞龙蟠的东南都会,已经过去近三百年了。风云际会,陵谷沧桑,曾经数次升腾于紫金山和石头山山巅,象征帝王运数的蔼蔼王气,此时早已黯然散尽。
昔日气势磅礴的宫殿城池,雕栏玉砌的亭台楼阁,曲径通幽的轩榭廊舫,珍奇遍地的皇家御苑,如今早已灰飞烟灭,荡然无存。沧海桑田,亘古不变的,便是这一抹历经风云巨变,遍观人生百态,尝尽世间冷暖的千古秦淮月色。今夕何夕,霁月空临,流水无言!
从三国孙吴开始,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相继在这建都,才有了"六朝古都"之美誉。棠邑、秣陵、建业、建康、金陵,这个地方不断在轰隆隆的历史车轮下傲然崛起,并且越来越具有恢弘壮阔、问鼎中原的王者气象。
随着中原板荡,五胡乱华,流光溢彩的华夏文明惨遭浩劫,衣冠南渡,弦歌不辍,薪火相传,一时之间,古都金陵又成为华夏新文明的承接地。久居中原的帝王官家、宗室外戚、高门巨富、世家大族全都迁居到这里。此时的金陵,可谓是富甲东南,盛况空前。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金陵此刻已经是今非昔比了。经过数代苦心经营,无论是文学之昌盛,人物之俊彦,山川之灵秀,气象之恢弘,金陵已远胜山川叠布、关河路绝的长安旧都。作为京畿重地、军事要冲及文脉所在,金陵城已然初具规模,只见那皇城高耸固若金汤,街坊林立熙熙攘攘,民居聚集鳞次栉比,园林遍布曲水流觞,一派大都气象。
作为高门土族的聚居区,金陵城内乌衣巷的名声不可谓不隆盛,孙吴宫廷警卫军宿营之所,东晋一朝的开国元勋、擎天大柱,素有"王与马共天下"之称的名士王导,以及指挥淝水之战、以少胜多一战定国的大才谢安,都曾居住在这里。
王、谢两家均为世家大族,后世贤才众多,王氏一门中有王羲之、王献之、王洵等登峰造极的书法大家,谢氏一门中有谢灵运、谢惠连、谢朓等诗文大家。"王家书法谢家诗"的美谈被世人传诵,一时之间,王、谢两家冠盖簪缨,遂为六朝巨室。平日间,乌衣巷车马喧阗,门庭若市,冠盖云集,真是好不热闹。并且两族子弟都以身着乌衣为荣,为得就是彰显尊贵身份,与众不同。当真是"一条乌衣巷,半部六朝史"!
只可惜,繁华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随着前隋崛起中原,虎视江南,五十万铁甲雄师,越马长江投鞭断流,以摧枯拉朽之势平定南陈,逼降陈后主。繁华富庶如金陵者,也被烧杀抢掠,铁蹄践踏,顷刻间即成残垣断壁、满目疮痍,昔日的金陵城已不复存在了。随后,为防止这座苦心孤诣经营数百年,曾经多次遭受兵燹之灾,但也屡屡从瓦砾荒烟中,重整繁华的东南旧都死灰复燃,王者之气再度盘旋升腾,隋帝下诏将金陵夷为平地,供民众耕垦。
那远去的往昔,颓垣断壁,人语渐微。岁月偷偷埋葬的,岂止是金陵的今生!今时今日,再度穿行于前世的金陵,残破荒凉,茅草丛生。吴宫那些珍异花草,早被偏僻的幽径所掩埋,不复见天日,晋代的衣冠也已经成为座座古丘,在泥土中变得腐朽。依稀记得朱雀门外正南不远处,有座石桥名为朱雀桥,横跨秦淮河两岸,是秦淮河二十四座浮桥之中最大的一座,更是金陵城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途!信步而行,只见朱雀桥头生满丛丛野草、点点野花。
果真是盛衰无常,陵谷变迁。有几人记得当年王、谢出行,冠盖如云,遮天蔽日,朱雀桥端端是车如流水马如龙,从桥头到桥身,再到桥尾,装饰的花团锦簇,灿若艳霞。石桥两侧纵然不是瑶草奇花,也是芳草碧桃,而决然不是如今的野花野草,恣意疯长。
朱雀桥尽头,便是见证了王、谢文采风流艺术成就,与两大家族权势显赫威震朝野的千古名巷乌衣巷。只是当年衣冠簇簇、车马喧喧的乌衣巷,早已不见了车马辙印和行人踪迹。有的,只是映衬在荒凉冷落的斜径边,笼罩在惨淡寂寥的斜阳下的剩山残水、断壁残璋,和一片破败不堪的残乱景象。斜晖一抹,残碑一阕,衰草一株,饮罢如血的残阳,饱经冽人的西风,在作着无言的诉说。
撩起褪了色的残破酒招,茫然四顾不见乌衣巷今日的鲜活气息,只记得刘禹锡的确曾把一抹夕阳斜斜挂在巷口,微温的金陵便就这样停滞三百年之久。仿佛前一刻还是灼灼其华的桃之夭夭,一转眼就是夕阳下的乌衣巷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回首已是百年残破身躯。
乌衣巷内,没有了高墙深院,没有了高台轩榭,隐约可见的,只有全无围墙的低矮民房。而其主人,则由昔日峨冠博带的累世公卿、庙堂重臣,演变成为了今天这些短褐布衣的稼穑侍农、乡里小民。
这时天空呢喃阵阵,有叫声时而犀利乖张,时而婉转悦耳,原来是一群南归燕。它们在天空盘旋良久,上下翻飞,终于认出了旧日王谢权门高大厅堂的残破门楣。原来它们是过去栖息在王谢两家高门大户檐檩之上的旧燕,只因燕子作为候鸟有栖息旧巢的习惯,北地正值寒气沁身,这才又南返归家寻巢。穿越数百年,历经沧桑,这群燕子眼见乌衣巷起高楼、宴宾客、楼崩塌,可终究还是又回归故里,落到旧日巢前!
愿只愿来世,燕子筑巢寻常百姓家,林深见鹿,不问朝暮。
于是,刘禹锡一首说尽金陵往昔的《乌衣巷》,就这样被流传了下来: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原创不易,严禁抄袭!
相关文章:
- 上一篇:千古名言佳句(千古名句有哪些)
- 下一篇:姓氏名言佳句(每个姓氏专属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