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君子的名言警句
时间:2022-04-15 18:43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北欧阳光1103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有关君子的名言警句
1. 有关君子的名言警句
●君子之心不胜其小,而气量涵益一世(清·金缨)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 ●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宋·苏轼) ●君子不重则不威〈论语〉 ●君子有终生之忧,无一朝之患也〈孟子〉 ●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唐·孟郊) ●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史记〉 ●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忧,亦不可不耽风月之趣(明·洪自诚) ●君子于细事未必可观,而才能足以任重;小人虽器量浅狭,而未必无一长可取(宋·朱熹)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同利为朋(宋·欧阳修) ●君子山岳定,小人丝毫争(唐·孟郊) ●君子之为利,利人;小人之为利,利已(明·方孝孺)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 ●君子之游世也以德,故不患乎无位;小人之游世也以势利,故患得患失,无所不为(宋·胡宏) ●君子以道德轻重人,小人以势轻重人(清·宋缍) ●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礼记〉 ●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左传〉 ●君子有容人之量,小人存忌妒之心 ●君子扬人之善,小人扬人之恶(唐·吴兢) ●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论语〉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通鉴〉 ●君子得时如水,小人得时如火(汉·刘向) ●君子暇豫则思义,小人暇豫则思邪〈阮子〉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君子小人,如冰炭之不相容,薰莸之不相入(宋·朱熹) ●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宋·朱熹) ●君子浩然之气,不胜其大,小人自满之气,不胜其小(明·薛萱)。
2. 有关君子的名言警句
1,君子之心不胜其小,而气量涵益一世。
——清·金缨君子的为人志向不失其纯,仅在为人、为天下万民,可谓欲小,而为民为天下谋事,不存偏私利己之行,气量自大。2,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诸葛亮作为君子应当以不受外界影响来修养自身,用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对名利如果不采取淡薄的态度就无从使志向清白,不排除外界干扰就不能有所前进达到远大的目标。
3,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宋·苏轼君子要想达到长远的目标,就一定要等待时机;要想成就伟大的功业,就一定要能够忍耐。
4,君子不重则不威。——〈论语〉君子的举止态度如果不庄重,那就会没有威信。
5,君子有终生之忧,无一朝之患也。——〈孟子〉君子仁义,只有会让他终生无法忘记的忧心之事,但却没有短暂的忧心之事。
3. 古人关于君子的名言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君子以夸夸其谈为耻。
而行动中总是力求做得更好!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别人不了解我,但我并不为此而感到愠怒,感到郁闷,感到烦恼,这,不也是胸怀坦荡的君子吗?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君子树立做人的根本,也就出现了大道的最高境界。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破坏别人的事,而小人却与之完全相反。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人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不懂得天命,就不能做君子;不知道礼仪,就不能立身处世;不善于分辨别人的话语,就不能真正了解他。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大意是说,君子做什么事情,首先考虑自己怎么做,失败了,也是检讨自己的过失。小人做什么事情,总是指望别人,失败了,也认为是别人的问题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
学则不固。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君子不厚重就没有威严; 学习,就可以不粗鄙浅陋; 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失不要怕改正." 过,则勿惮改.指出了对过失的正确态度,是闪烁着真理光辉的格言.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事情。
如果有争的话,也必定是射箭比赛吧!即使这比赛也先是互相作揖致敬然后登堂,比赛完后走下堂互相敬酒。这样的争,也还是君子之争啊!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君子不会致力于饮食及居住环境上追求安饱,努力勤快地做事而且谨慎地说话,又能主动地向志向行为高尚的人请求教导指正,这样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的人了。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看中义 小人看中利 与君子谈事情,他们只问道德上该不该做;跟小人谈事情,他只是想到有没有利可图。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君子广泛地学习文化知识,并且用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啊!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的心胸平坦宽广,光风霁月; 小人的心胸狭窄不平,常怀忧愁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坦荡而不骄狂,小人骄狂而不坦荡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行君子之道的人群里,可能有言行不一,达不到要求而不仁者。
行小人之道的人群里是不可能有仁者的 其兴也,君子常多而小人常鲜。其亡也,小人常多而君子常鲜。
君子多而去之者,小人也;小人多而去之者,君子也。君子好生,小人好杀;好生则世治,好杀则世乱。
君子好义,小人好利。治世则好义,乱世则好利。
君子常坦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常泰然,小人常忧劳。
君子常失于厚,小人常失于薄; 君子过于爱,小人过于忍。君子常念及刑法,故谨于自守。
小人常念及恩惠,故勇于求乞。君子常怀念于德性,小人常怀念于乡土。
君子常重义,小人常重利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礼记·中庸》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为政》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论语·宪问》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论语·宪问》 君子乐与人同,小人乐与人异。
君子同其远,小人同其近。《易·同人·彖》 小人当退黜之时,往往疾视其上。
君子则穷通皆乐,未尝一日忘其君。《读易详说》解《易·否·初六》 臣闻为人君者,在乎善善而恶恶,近君子而远小人。
善善明,则君子进矣; 恶恶著,则小人退矣。《贞观政要》卷五 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
《庄子·山木》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荀子·天论》 太多了,说不完。
4. 含有君子的名言
孔子曰:「侍於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 色而言,谓之『瞽』。
」 孔子曰:「侍於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 色而言,谓之『瞽』。」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 人之言。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 难,见得思义。
5. 孔子说过的带有“君子”名言
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2.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为政》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4.孔子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卫灵公》5.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6.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卫灵公》7.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8.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其实 要想知道并不难 这样的还有很多 继续努力~~~ 嘿嘿。
6. 儒家,关于 君子 的名言或者语句都有哪些
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 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 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 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5、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 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取义者也。
(孟子) 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 学则殆。” 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 内自省也。”
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9、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 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0、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 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兰;冰 水为之,而寒于水。
1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 过矣。 1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 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14、故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 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 舍,金石可镂。
16、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 驾,功在不舍。 17、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 泰;孔子 18、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孔子 19、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 其功;孔子 20、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年罕至焉,故非有 其志者不能至也。
21、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 难者亦为易;不学,则易者亦为难; 22、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 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 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 2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 也。孔子 26、君子五美:惠而不费,劳而不 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孔子 27、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 读而精思。
朱熹 28、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董 仲舒 29、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 阴,时难得而易失也;淮南子 3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 31、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 若醴。
庄子 3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 求索。屈原 3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 下。
孟子。 孔子名言选录: 3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 周; 3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 智也; 3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7、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 未足与议也; 3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9、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40、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 圬也; 41、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 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 也; 4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 倦; 4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 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4、仁远乎哉,我欲仁,其可仁至 矣; 45、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 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4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 舍昼夜; 47、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 惧; 48、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 言,非礼勿为; 4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 怨,在家无怨; 孟子名言选录: 50、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 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51、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 其德; 52、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 之心,非人也; 53、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家之本在身; 54、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 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55、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 可活; 56、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 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 也; 57、善政者得民财,善教者得民 心; 5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大学、中庸选句 59、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 民,在止于至善; 60、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 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 心。
7. 论语中描写君子的名句
1.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译文】有德行的君子努力追求根本的完善,基础建立了社会规范才得以形成。
所以,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应是施行仁政的根本吧!——————《论语译著》郭庆才2.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月食一样:有过错时,人人都 看得见;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3.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小人不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却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
4.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敬畏: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德行高的人,敬畏圣人的话。
小人不懂得天命而下敬畏,轻佻地对待地位高、德行高的人,轻侮圣人的。”5.子曰:“孔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戒忌:年少的时候,血气尚未稳定,要戒女色;到了壮年,血气旺盛刚烈,要戒争斗;到了老年,血气 已经衰弱,要戒贪得无厌。”
6.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九种思虑:看的时候要想想看清楚了没有; 听的时候要想想听明白了没有;侍人的脸色要想想是否温和;对人的态度要想想是否恭敬;说话要想想是否忠诚;做事要想想是 否认真;有了疑问要想想怎样向人请教;遇事发恕时要想想后果; 有利可得时要想想是否正当。”整理了好久啊。
8. 含君子的名句
●君子之心不胜其小,而气量涵益一世(清·金缨)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 ●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宋·苏轼) ●君子不重则不威〈论语〉 ●君子有终生之忧,无一朝之患也〈孟子〉 ●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唐·孟郊) ●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史记〉 ●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忧,亦不可不耽风月之趣(明·洪自诚) ●君子于细事未必可观,而才能足以任重;小人虽器量浅狭,而未必无一长可取(宋·朱熹)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同利为朋(宋·欧阳修) ●君子山岳定,小人丝毫争(唐·孟郊) ●君子之为利,利人;小人之为利,利已(明·方孝孺)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交甘若醴。
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 ●君子之游世也以德,故不患乎无位;小人之游世也以势利,故患得患失,无所不为(宋·胡宏) ●君子以道德轻重人,小人以势轻重人(清·宋缍) ●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礼记〉 ●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左传〉 ●君子有容人之量,小人存忌妒之心 ●君子扬人之善,小人扬人之恶(唐·吴兢) ●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论语〉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通鉴〉 ●君子得时如水,小人得时如火(汉·刘向) ●君子暇豫则思义,小人暇豫则思邪〈阮子〉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君子小人,如冰炭之不相容,薰莸之不相入(宋·朱熹) ●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宋·朱熹) ●君子浩然之气,不胜其大,小人自满之气,不胜其小(明·薛萱)。
古人关于君子名言
古人关于君子的名言
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2、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
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7、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8、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
9、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
10、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
11、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12、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13、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14、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
1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16、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论语·卫灵公》
17、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18、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
1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20、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论语·阳货》
21、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
2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後君子。-----《论语·雍也》
23、君子周急不继富。
24、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
25、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论语·卫灵公》
26、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
27、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论语·宪问》
28、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29、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
3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论语·里仁》
31、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32、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
33、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论语·子张》
34、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论语·子张》
3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36、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37、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
38、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39、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40、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
41、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
42、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论语·公冶长》
43、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
44、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45、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论语·雍也》
46、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47、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论语·子张》
48、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子张》
49、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
50、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佾》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2、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3、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荀子》
4、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
5、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礼记·中庸》
6、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左传》
7、君子有容人之量,小人存忌妒之心。-----《左传》
8、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唐·孟郊)
9、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
10、君子得时如水,小人得时如火。-------(汉·刘向)
11、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史记》
12、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资治通鉴》
13、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宋·苏轼)
14、君子于细事未必可观,而才能足以任重;小人虽器量浅狭,而未必无一长可取。-----(宋·朱熹)
15、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同利为朋。----(宋·欧阳修)
16、君子之游世也以德,故不患乎无位;小人之游世也以势利,故患得患失,无所不为。----(宋·胡宏)
17、君子之为利,利人;小人之为利,利已。-----(明·方孝孺)
18、君子以道德轻重人,小人以势轻重人。-----(清·宋缍)
19、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
20、君子表不隐里,有暗同度。-----《意林·魏子》
21、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礼记·表记》
22、君子山岳定,小人丝毫争。-----唐·孟郊《秋怀》
23、君子之行,动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后汉书》
24、君子无易由言,耳属于垣。-----《诗经·小雅·小弁》
25、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明·朱衮《观微子》
26、君子见人之厄则矜制之,小人见人之厄则幸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27、君子之于人也,苟有善焉,无所不取。-----欧阳修《宦者传论》
28、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29、义动君子,利动贪人。-----范晔《后汉书·班固列传》
30、君子交绝,不出恶声。----- 刘向《战国策·燕策二》
31、君子之言,信而有征。-----左丘明《左传·晤公八年》
32、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周易》
33、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王肃《孔子家语·颜回》
34、君子遗人以财,不若善言。-----王肃《孔子家语·六本》
35、君子交有义,不必常相从。----- 郭遐叔《赠嵇康诗二首》
36、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曹植《君子行》
37、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易经》
38、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孟子·尽心下》
39、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骆宾王《萤火赋》
40、君子不待囊而劝,不待贬而惩。----- 苏洵《史论上》
41、君子之学也,其可一日而息乎。----- 欧阳修《杂说三首》
42、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而改节。----- 王肃《孔子家语·在臣》
43、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 刘安《淮南子·缪称训》
44、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之千里。----- 戴德《大戴礼记·礼察》
45、夫君子之不骄,虽暗室不敢自慢。-----王安石《周公》
46、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刘向《说苑·说丛》
47、君子独立不惭于影,独寝不惭于魂。-----《晏子春秋·外篇八》
48、君子暇豫则思义,小人暇豫则思邪。----- 《阮子》
49、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孟子·离娄下》
50、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 欧阳修《左氏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