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对待父母的名言警句

时间:2022-04-15 20:17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安享幸福幸福萌爸 | 评论: 次 | 点击:

孔子对待父母的名言警句

1. 求所有的孔子关于孝顺的名言

1、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年轻人应该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认真诚信,广施爱心,亲近仁人志士。能轻松做到这些,才可以从事理论研究。

2、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译文:现在的所谓孝,就是说能够养活父母便行了,至于狗和马都能够得到饲养,若不存心严肃的孝顺父母,那养活父母和饲养狗马怎么去区别呢?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译文:父母的年龄不能不知道,一边替他们高兴,一边担忧4、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译文:当他父亲活着(父在,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他父亲死了,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对于父之道长期地不加以改变,可以说做到孝了。

5、父母,唯其疾之忧。译文:做父母的只是为孝子的疾病发愁(意在做孝子的应该体谅父母,保重健康,不要让父母担忧)注: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

2. 父母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就是要求子女经常在父母面前尽些孝心。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子贡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3.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4.君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5.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 8.不因果报方修德,岂为功名始读书。

9.鱼离水则鳞枯,心离书则神索。 10.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

11.立足定须成白璧,读书何止到青山。 12.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

13.读书有四个字最要紧,曰阙疑好问;做人有四个字最要紧,曰务实耐久。 14.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

15.处草野之日,不可将此身看得小,居廊庙之日,不可将此身看得大。 16.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17.自责之外,无胜人之术;自强之外,无上人之术。 18.语言间尽可积德,妻子间亦是修身。

19.勿施小惠伤大体,毋借公道遂私情。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20.品诣常看胜如我者,则愧耻自增;享用常看不如我者,则怨尤自泯。 21.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

22.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23.怒宜实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

24.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 25.直不犯祸,和不害义。

26.道生于安静,德生于卑退,福生于清俭,命生于和畅。 27.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28.处人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处理不可任己见,要悉事之理。 29.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

30.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

31.能容小人,是大人;能培薄德,是厚德。 32.宽厚者,毋使人有所恃;精明者,不使人无所容。

33.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3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5.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3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7.事父母,能竭其力;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38.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3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0.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4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4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4.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45.乐而不淫,衰而不伤。 46.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47.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48.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4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50.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5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52.德不孤,必有邻。 53.见其过而内自讼。

5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5.仁者先难而后获。

56.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57.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60.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61.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 62.克己复礼以为仁。

63.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64.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65.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6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67.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68.君子以文会友,以反辅仁。

69.居外恭,执事敬,与人忠。 7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71.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72.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7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74.君子通达于仁义,小人通达于财利。

7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76.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

77.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78.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

7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0.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81.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82.见事贵乎明理,处事贵乎心公。

83.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84.聪明者戒太察,刚强者戒太暴,温良者戒无断。

85.心慎杂欲,则有余灵;目慎杂观,则有余明。 86.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87.寡欲故静,有主则虚。 88.敬守此心,则心定;欲抑其气,则气平。

89.处逆境心,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90.名誉自屈辱中彰,德量自隐忍中大。

91.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92.毋毁众人之名,以成一己之善;毋设天下之理,以护一己之过。 93.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

94.困辱非忧,取因辱为忧;荣利非乐,忘荣利为乐。 95.见人不是,诸恶之根。

见己不是,万善之门。 96.以耐事了天下之多事;以无心息天下之争心。

97.大学者,非大楼之谓,大师之谓也。 98.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99.请留心你的行动,因为行动能变成习惯。

请留心你的习惯,因为习惯能成为性格。请留心你的性格,因为性格能决定你的。

3. 父母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就是要求子女经常在父母面前尽些孝心。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子贡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3.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4.君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5.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 8.不因果报方修德,岂为功名始读书。

9.鱼离水则鳞枯,心离书则神索。 10.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

11.立足定须成白璧,读书何止到青山。 12.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

13.读书有四个字最要紧,曰阙疑好问;做人有四个字最要紧,曰务实耐久。 14.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

15.处草野之日,不可将此身看得小,居廊庙之日,不可将此身看得大。 16.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17.自责之外,无胜人之术;自强之外,无上人之术。 18.语言间尽可积德,妻子间亦是修身。

19.勿施小惠伤大体,毋借公道遂私情。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20.品诣常看胜如我者,则愧耻自增;享用常看不如我者,则怨尤自泯。 21.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

22.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23.怒宜实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

24.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 25.直不犯祸,和不害义。

26.道生于安静,德生于卑退,福生于清俭,命生于和畅。 27.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28.处人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处理不可任己见,要悉事之理。 29.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

30.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

31.能容小人,是大人;能培薄德,是厚德。 32.宽厚者,毋使人有所恃;精明者,不使人无所容。

33.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3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5.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3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7.事父母,能竭其力;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38.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3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0.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4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4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4.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45.乐而不淫,衰而不伤。 46.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47.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48.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4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50.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5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52.德不孤,必有邻。 53.见其过而内自讼。

5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5.仁者先难而后获。

56.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57.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60.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61.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 62.克己复礼以为仁。

63.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64.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65.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6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67.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68.君子以文会友,以反辅仁。

69.居外恭,执事敬,与人忠。 7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71.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72.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7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74.君子通达于仁义,小人通达于财利。

7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76.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

77.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78.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

7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0.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81.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82.见事贵乎明理,处事贵乎心公。

83.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84.聪明者戒太察,刚强者戒太暴,温良者戒无断。

85.心慎杂欲,则有余灵;目慎杂观,则有余明。 86.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87.寡欲故静,有主则虚。 88.敬守此心,则心定;欲抑其气,则气平。

89.处逆境心,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90.名誉自屈辱中彰,德量自隐忍中大。

91.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92.毋毁众人之名,以成一己之善;毋设天下之理,以护一己之过。 93.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

94.困辱非忧,取因辱为忧;荣利非乐,忘荣利为乐。 95.见人不是,诸恶之根。

见己不是,万善之门。 96.以耐事了天下之多事;以无心息天下之争心。

97.大学者,非大楼之谓,大师之谓也。 98.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99.请留心你的行动,因为行动能变成习惯。

请留心你的习惯,因为习惯能成为性格。请留心你的性格,因为性格能决定你的。

4. 孔子说中将讲孝顺父母的名言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汝安乎?”曰:“安。”“汝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汝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5. 用孔子的名言来报答父母.

子曰:父在,观其志。

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6. 孔子说的孝道名言

一、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翻译:有子说:“那种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人,却喜欢触犯上级,是很少见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的人,更是从来没有的。

有德行的人总是力求抓住这个根本。根本建立了便产生了仁道。

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大概便是仁道的根本吧!”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 二、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翻译:孟懿子问什么是孝道。

孔子说:“不要违背礼节。”不久,樊迟替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道,我对他说,不要违背礼节。”

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依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死的时候,依规定的礼节安葬他们,祭祀他们。”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 三、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翻译:孔子说:“如果能够长时间地不改变父亲生前所坚持的准则,就可说做到了孝。”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 四、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翻译:子游请教孝道,孔子说:“现在所说的孝,指的是养活父母便行了。

即使狗和马,也都有人饲养。对父母如果不恭敬顺从,那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 五、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翻译:孟武伯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父母只为孩子的疾病担忧(而不担忧别的)。”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

7. 孔子的感恩的名言

事例一 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

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

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事例二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

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

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 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

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在封建社会,如果父母只有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儿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顾自己去外地做官。

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一般情况下,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会跟随去的。

或者儿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规劝。父母不愿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因为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辞去官职照料自己。

历史书上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无法承受路上的颠簸,包公这才辞去了官职。 不管情况如何,包公能主动地辞去官职,还是说明他并不是那种迷恋官场的人。

对父母的孝敬也堪为当今一些素质底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讲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铁面无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给忽视了。

事例三 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的典范。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10岁失去母亲,父亲多病。

闷热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父亲早一点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袄,为了不让父亲伤心,他从不叫冷,表现出欢呼雀跃的样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种欢乐的气氛,好让父亲宽心,早日康复。 事例四 老一辈革命家朱德著文《回忆我的母亲》,以无限的深情赞颂了母亲无比的爱和高尚的品质。

毛泽东接到母亲病危的家信,星夜上路,昼夜兼程,他抚摸着母亲的棺木放声恸哭,悲痛之中挥笔写下《祭母文》:“吾母高风,首推博爱”。宋庆龄孝心至诚,在母亲灵前“饮泣不已”。

陈毅探母,执意要给瘫痪在床的母亲洗衣服。李鹏事母至孝,每逢假日,李鹏夫妇总要带上母亲喜爱的食物,到母亲处请安问好。

事例五 在全国以实施“跨世纪教育工程”而著称的上海建平中学,一个13岁少年的题为《妈妈,我就是你的眼睛》的发言,使全国女市长考察团的26位成员潸然泪下。这位同学9岁时,母亲双目失明,他幼小的肩膀过早地承受了家庭的较多责任和义务,为了买一盘母亲喜欢的沪剧磁带,他利用休息日在上海的街头整整跑了6个小时! /aspx/detailm.asp?id=857&lm=152&print=yes 二、孝敬父母名家名言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长幼有序。

——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

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孟子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

——《吕氏春秋》 孝子不谀其。

8. 用孔子的名言来报答父母.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孔子对待父母的名言警句

春节正是尽孝时:如何孝敬父母,孔子的建议值得收藏

春节正是尽孝时:如何孝敬父母,孔子的建议值得收藏

春节对中国人来说是最重要的节日,也是万家团聚的节日。由于各种原因分离的家人们再次欢聚一堂,喜气洋洋,一家人和美快乐。但春节往往又是家庭矛盾爆发的时节,原本满心欢喜地奔赴一起,可能会闹得不欢而散。人啊,必须充分认识到理想和现实总是会有差距的,所以从一开始都不要把期望值抬得过高,心理落差就会小一点。

春节期间,对于难得回家陪父母的子女而言,正好是尽孝心的时候。如何尽孝心而不惹父母生气呢?孔子在两千多年前给我们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我们可以来看看。

孔子认为做人的第一要务是孝,孝是根本。抓住了根本,一切事情都好办了。 他认为子女要“入则孝”,就是回到家里就要孝顺父母。孝顺父母要竭尽自己的能力,故“事父母,能竭其力。”

春节正是尽孝时:如何孝敬父母,孔子的建议值得收藏

如何才能算竭力孝顺父母呢?孔子在与不同的人交谈时讲了具体的方法。他对孟懿子说孝顺父母就是不要违背礼节,在父母活着的时候,按照礼节侍奉他们。如果父母不在了,要按照礼节来埋葬和祭祀他们。如果在父母逝后还能秉承父母的美德,那就孝子了(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如果要求当代的子女按照古时礼节来孝顺父母已经很难了,什么早请安晚请安的着实不太必要了,但进出和父母打个招呼还是有必要的。你出门去玩,总得和父母说一声吧,告诉他们你去哪儿玩,大概什么时间回家,免得父母担心,这总是有必要的,或者说也是一种礼了。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物质丰富了,春节回家给父母买了一大堆礼物,甚至还给了父母一大把钞票,觉得自己很有本领,对父母说话也颐指气使了,就不能算孝顺。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有别?”他认为对待父母,一定要敬。孝敬孝敬,没有敬就不能称之为孝。

春节正是尽孝时:如何孝敬父母,孔子的建议值得收藏

怎么样才为敬呢?孔子认为敬不是停留在把好吃的给父母吃,不是抢着帮父母干活。当然这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对父母和颜悦色。所以子夏问孔子怎样才算孝顺的时候,孔子说了“色难”,就是说要让父母不要看你的脸色。

但父母可能会说些你不想听的事情或者让你难堪不中听的话,比如催婚、骂你不上进等等,你是否在他们做得不对的时候还一味无原则地顺从他们呢?

孔子并没有让你愚孝,他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意思是说父母不是绝对正确的,他们也可能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对于他们做得不对的地方,应该委婉地进行劝说。但很多时候父母因年岁大了很固执,或者明知自己不对却放不下颜面,不能因为他们不愿听从你的劝说就不再恭敬他们,心里要想着以后再寻找合适地机会劝说,千万不要在心中怨恨父母。

父母年岁几何了?当子女的要弄清楚,毕竟人越老越固执,何必和父母较劲呢?但有的子女并没有好好想想父母的岁数,如果真切知道父母的岁数,知道不同岁数的人的心理状态,就能更好地理解父母。孔子认为子女要知道父母的岁数,他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知道父母的岁数,如果他们长寿就应该为他们高兴,但另一方面也要为他们的年老力衰而担忧。如果不趁着父母健在时多尽孝,将来只会留下后悔,那时不仅别人,就是自己也会责备自己,“早干什么去呢?”

孔子给的这些建议,不论时代如何变迁,依然有现实价值和指导意义。作为子女,应该竭力孝顺父母,不给自己留遗憾。当然了,父母对子女的要求也不会过高,只要孩子没灾没病不招惹祸患,父母就知足了。所以孔子在回答孟武伯时说:“父母惟其疾之忧。”就是说,子女能够照顾好自己,身体健康无疾病、品行端正无污点,父母就宽心了。

过年了,子女和父母在一起,可以对照孔子的建议来看看自己如何对待父母的,如果做得好就继续保持,如果做得不够,就及时更正,不要等父母不在之时哀叹“子欲养而亲不待”了。

春节正是尽孝时:如何孝敬父母,孔子的建议值得收藏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