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人名言
时间:2022-04-16 20:45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中国网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江阴人名言
1. 江阴的名人有哪些
江阴的名人有徐霞客、刘天华、俞敏洪等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汉族,明朝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
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中国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的作者。被称为“千古奇人”。
其一生志在四方,不避风雨虎狼,与长风云雾为伴,以野果充饥,以清泉解渴。足迹遍历北京、河北、山东、河南、江苏、浙江、福建、山西、江西、湖南、广西、云南、贵州等16省,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
俞敏洪,1962年10月15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夏港街道,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英语教学与管理专家。曾担任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常委、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委等社会职务。
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1991年从北大辞职,进入民办教育领域,1993年创办北京新东方学校,现任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等职。刘天华(1895-1932),江苏省江阴市澄江镇西横街人,中国近代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
清末秀才刘宝珊之子,与诗人刘半农、音乐家刘北茂是兄弟。自幼受到家乡丰富的民间音乐熏陶。
辛亥革命爆发后,回到江阴参加“江阴反满青年团”,执掌军号。1912年随兄刘半农去上海,工作于开明剧社,业余加入万国音乐队,并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开始接触西洋作曲理论。
曾任教于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1932年因猩红热病逝于北京,年仅37岁。
代表作有《光明行》、《良宵》、《空山鸟语》、《歌舞引》、《飞花点翠》等。
2. 描写江阴的诗句
华夏园林第一家,宜兴陶器遍天涯.
秦淮河畔歌声美,刺绣评弹四海夸.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扬州
三分天下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扬州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南京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苏州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廿桥仍在,年年知为谁生?《扬州慢》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镇江)——辛弃疾
永 遇 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
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
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
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3. 江阴从古至今的名人
徐宏祖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汉族,明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
伟大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和探险家。崇祯十年(1637)正月十九日,由赣入湘,从攸县进入今衡东县境,历时55天,先后游历了今衡阳市所辖的衡东、衡山、南岳、衡阳、衡南、常宁、祁东、耒阳各县(市)区,三进衡州府,饱览了衡州境内的秀美山水和人文大观,留下了描述衡州山川形胜、风土人情的15000余字的衡游日记。
他对石鼓山和石鼓书院的详尽记述,为后人修复石鼓书院提供了一笔珍贵的史料。 曹鹏:(1925年?-),著名音乐指挥家。
曾任上海乐团艺术总监、首席指挥。 邓传鼎(甲三):邓传楷长兄。
安庆鸳鸶桥安徽省高等农业学校校长。 邓传楷(阿楷):民国元年七月廿六日生于江阴石子街。
国立暨南大学法学士,驻西雅图助理领事,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文学士,历任国立英士大学校长,台湾省教育厅长,中国奥委会主席,中华民国教育部次长,中央考核纪律委员会主任,铨叙部长,远东区童军主席,华侨协会总会监事长,世界邓氏宗亲总会理事长、江阴县旅台同乡会理事长、江苏省长江两岸旅台县市敦睦联谊会永远荣誉会长。获抗战胜利勋章、景星勋章、一等实践奖章、美国最高荣誉奖铜豹奖、世界铜狼奖。
《景印江阴县志》主要发起人之一,亲自题封面、第二编撰、出资人。1999年1月3日病逝台北。
邓传鑫(贡三):邓传楷堂兄,民国政府法官、县长,安徽、台湾省民政厅主任秘书,安徽省政府设计考核委员。1968.1.为《景印江阴县志》编撰、出资人。
著《安全教导》1959版。 邓传镛(韵和):邓传楷堂弟,民国政府江阴澄江镇镇长。
1968.1.为《景印江阴县志》编撰、出资人。 邓之莹:1968.1.为《景印江阴县志》编撰、出资人。
邓之杰(镜澄):邓传鼎长子。民国时期上海毛纺厂老板,香港当选太平爵士,是全国工商界十大巨头之一。
邓之达:邓传鼎幼子,1968.1.为《景印江阴县志》编撰、出资人。 邓之鑂:1933.12.4.生于江阴,邓传楷长子。
1956.台中市省立农学院毕业,1957.到台湾土地银行总行工作;1959.夏赴美国纽约,华人餐馆工作;1961.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麦迪逊总校区数理统计研究院非直线性估计专业双重硕士,1964.毕业后在美国氰氨化学公司做数理统计研究工作;1985.退休在纽约独资经营两家中式餐馆;1992.父身体虚弱,就放弃美国事业返台陪父亲,台湾嘉义私立大同商业专科学校教授兼教中国海专。1999.8.中国海事商业专科学校董事长兼环球书局董事长、青柳日本怀石料理餐饮公司董事长、中华两岸文教工商事业促进会副理事长、世界邓氏宗亲总会理事长、江阴县旅台同乡会总干事、江苏省长江两岸旅台县市敦睦联谊会长,2004.4.23.华侨协会总会常务理事。
邓之嘉:邓传楷幺子,邓之鑂胞弟;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统计超博士,IBM高级行政主管;夫人楚传菁,《中央日报》前董事长、中国新闻学会理事长楚崧秋之长女。 邓之浩:邓传鑫三子,考试院会计主任,行政院卫生署会计主任。
1968.1.为《景印江阴县志》编撰、出资人。 邓萱庆:邓传楷孙,邓之鑂次子,美国圣塔芭芭拉加利福尼亚大学博士后,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英国文学系教授。
顾铭洪:(1939年1月21日-),水稻遗传育种学家。1981年赴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Kansas State University,Manhattan)遗传系留学,1983年11月放弃攻读博士学位回国。
曾任扬州大学校长。 顾明远:(1929-),中国教育理论家。
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胡山源,(1897年9月16日-1988年1月1日),原名胡三元,作家、文学翻译家。
曾参与创立'''弥洒社'''。任职于上海师大中文系。
主要作品有散文《睡》,长篇小说《散花寺》、《三年》、《龙女》、《罔两》,回忆录《坎坷的一生》、《文坛管窥》等。早年作品有短篇小说《虹》等;译作《莎士比亚译传》、《欧亨利短篇小说集》、《日本和日本人》等;编著《古今茶事》、《古今酒事》、《幽默笔记》、《小说综论》、《文艺综论》等。
蒋春霖:(1818-1868),字鹿潭,江阴城内蒋家巷人,词人。曾为官东台富安场盐大使,一生落拓。
蒋春霖早年致力于诗,以《东淘杂诗》20首为最著;中年一意为词,负盛名,晚年编集名《水云楼词》。近人谭献(1828-1901),近代词人、学者。
初名廷献,字仲修,号复堂。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曾辑选清人词为《箧中词》6卷,续4卷。)《箧中词》中分词为“才人之词”、“学人之词”、“词人之词”,而蒋春霖正是词人之词的代表。
又说:“《水云楼词》,固清商变徵之声,而流别甚正,家数颇大,与成容若(纳兰性德)项莲生(项鸿祚),二百年中,分鼎三足。”后为情事而投水自杀。
后人刻遗诗,题为《水云楼剩稿》。 巨赞:(1908-1984)法师,俗姓潘,名楚桐,字琴朴。
著名佛学家。1931年经'''太虚大师'''(法名唯心,字太虚,号昧庵,俗姓吕,乳名淦森,学名沛林,生于清光绪十五年十二月十八日(1890年1月8日),1947年3月17日圆寂于上海玉佛寺直指轩,原籍浙江崇德(今浙江桐乡。
4. 赞美江阴名人诗歌
站在红五月首端
深入劳动者中间
感悟阳光里那跳跃的音符
一不小心
滴落下来
打动了无声的果林
沉寂的大地上
顿时
响起劳动的那支劲歌
回荡在亿万劳动者心中
回荡在蓝天白云之间
震落满树鸟声
铺红挂彩的早晨
情不自禁
阳光
雨露
春风
催开着城市的文明之花
催长着乡村的劳动之果
满眼的美景
在飘飞的音符下
欢快传唱着劳动之歌
劳动之歌
带来春播的佳音
捎去夏耘的希冀
令大地充满诗情
任金秋点染画意
劳动之歌
永唱不衰
音符般自地底不断拱出
丰硕的果实
味美
香甜
5. 江阴的名人有哪些
曹鹏:(1925年?-),著名音乐指挥家。
曾任上海乐团艺术总监、首席指挥。 邓传鼎(甲三):邓传楷长兄。
安庆鸳鸶桥安徽省高等农业学校校长。 邓传楷(阿楷):民国元年七月廿六日生于江阴石子街。
国立暨南大学法学士,驻西雅图助理领事,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文学士,历任国立英士大学校长,台湾省教育厅长,中国奥委会主席,中华民国教育部次长,中央考核纪律委员会主任,铨叙部长,远东区童军主席,华侨协会总会监事长,世界邓氏宗亲总会理事长、江阴县旅台同乡会理事长、江苏省长江两岸旅台县市敦睦联谊会永远荣誉会长。 获抗战胜利勋章、景星勋章、一等实践奖章、美国最高荣誉奖铜豹奖、世界铜狼奖。
《景印江阴县志》主要发起人之一,亲自题封面、第二编撰、出资人。1999年1月3日病逝台北。
邓传鑫(贡三):邓传楷堂兄,民国政府法官、县长,安徽、台湾省民政厅主任秘书,安徽省政府设计考核委员。 1968。
1。为《景印江阴县志》编撰、出资人。
著《安全教导》1959版。 邓传镛(韵和):邓传楷堂弟,民国政府江阴澄江镇镇长。
1968。1。
为《景印江阴县志》编撰、出资人。 邓之莹:1968。
1。为《景印江阴县志》编撰、出资人。
邓之杰(镜澄):邓传鼎长子。 民国时期上海毛纺厂老板,香港当选太平爵士,是全国工商界十大巨头之一。
邓之达:邓传鼎幼子,1968。1。
为《景印江阴县志》编撰、出资人。 邓之鑂:1933。
12。4。
生于江阴,邓传楷长子。1956。
台中市省立农学院毕业,1957。到台湾土地银行总行工作;1959。
夏赴美国纽约,华人餐馆工作;1961。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麦迪逊总校区数理统计研究院非直线性估计专业双重硕士,1964。
毕业后在美国氰氨化学公司做数理统计研究工作;1985。退休在纽约独资经营两家中式餐馆;1992。
父身体虚弱,就放弃美国事业返台陪父亲,台湾嘉义私立大同商业专科学校教授兼教中国海专。 1999。
8。中国海事商业专科学校董事长兼环球书局董事长、青柳日本怀石料理餐饮公司董事长、中华两岸文教工商事业促进会副理事长、世界邓氏宗亲总会理事长、江阴县旅台同乡会总干事、江苏省长江两岸旅台县市敦睦联谊会长,2004。
4。23。
华侨协会总会常务理事。 邓之嘉:邓传楷幺子,邓之鑂胞弟;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统计超博士,IBM高级行政主管;夫人楚传菁,《中央日报》前董事长、中国新闻学会理事长楚崧秋之长女。
邓之浩:邓传鑫三子,考试院会计主任,行政院卫生署会计主任。1968。
1。为《景印江阴县志》编撰、出资人。
邓萱庆:邓传楷孙,邓之鑂次子,美国圣塔芭芭拉加利福尼亚大学博士后,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英国文学系教授。 顾铭洪:(1939年1月21日-),水稻遗传育种学家。
1981年赴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Kansas State University,Manhattan)遗传系留学,1983年11月放弃攻读博士学位回国。 曾任扬州大学校长。
顾明远:(1929-),中国教育理论家。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胡山源,(1897年9月16日-1988年1月1日),原名胡三元,作家、文学翻译家。曾参与创立'''弥洒社'''。
任职于上海师大中文系。 主要作品有散文《睡》,长篇小说《散花寺》、《三年》、《龙女》、《罔两》,回忆录《坎坷的一生》、《文坛管窥》等。
早年作品有短篇小说《虹》等;译作《莎士比亚译传》、《欧亨利短篇小说集》、《日本和日本人》等;编著《古今茶事》、《古今酒事》、《幽默笔记》、《小说综论》、《文艺综论》等。 蒋春霖:(1818-1868),字鹿潭,江阴城内蒋家巷人,词人。
曾为官东台富安场盐大使,一生落拓。蒋春霖早年致力于诗,以《东淘杂诗》20首为最著;中年一意为词,负盛名,晚年编集名《水云楼词》。
近人谭献(1828-1901),近代词人、学者。 初名廷献,字仲修,号复堂。
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曾辑选清人词为《箧中词》6卷,续4卷。)
《箧中词》中分词为“才人之词”、“学人之词”、“词人之词”,而蒋春霖正是词人之词的代表。又说:“《水云楼词》,固清商变徵之声,而流别甚正,家数颇大,与成容若(纳兰性德)项莲生(项鸿祚),二百年中,分鼎三足。
”后为情事而投 水自 杀。后人刻遗诗,题为《水云楼剩稿》。
巨赞:(1908-1984)法师,俗姓潘,名楚桐,字琴朴。著名佛学家。
1931年经'''太虚大师'''(法名唯心,字太虚,号昧庵,俗姓吕,乳名淦森,学名沛林,生于清光绪十五年十二月十八日(1890年1月8日),1947年3月17日圆寂于上海玉佛寺直指轩,原籍浙江崇德(今浙江桐乡),生于浙江海宁,近代著名高僧。 介绍,从杭州灵隐寺'''却非方丈'''(俗名萧来德,字木旺,清同治癸酉年(1873年)生于泰宁县石辋村,辛亥革命时离家参加北伐军,后因不忍目睹沙场惨杀,而在杭州灵隐寺出家为僧,民国19年(1930年)接慧明法师方丈之职,曾因战事避居上海,民国37年(1948年)在灵隐寺圆寂。
)披剃出家,取法名传戒,字定慧,后改名巨赞。抗战时期,巨赞曾在湖南组织南岳佛道教救难协会和佛教青年服务团。
多次应邀赴台湾、澳门、香港讲学。1949年为改革。
6. 江阴的名人有哪些
刘北茂 原名寿慈,1903年生于江阴城内西横街。
刘半农、刘天华之胞弟。在其兄影响下,自幼酷爱诗词、音乐。
1927年毕业于燕京大学英文系,先后从事莎士比亚作品选读、诗学、作文指导等专业英语课的教学和研究。为继承二哥刘天华"改进国乐"的遗志,刻苦钻研二胡、琵琶演奏技巧,从事民族乐曲的创作实践。
1942年毅然放弃西北联合大学英语教席,转任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院教授,全力投入音乐教学、创作和演奏工作。所作《汉江潮》、《前进操》、《漂泊者之歌》、《小花鼓》等二胡独奏曲在解放区广为流传,并成为二胡演奏和教学的常用曲目。
1947年参与演出人民音乐家聂耳名曲《翠湖春晓》。解放后,任中央音乐学院、安徽艺术学院、安徽师范大学教授。
一生创作百余首二胡独奏曲。晚年,双腿瘫痪,病魔缠身,仍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尊敬,创作《哀思》和《流芳曲》。
1981年9月24日去世。 刘天华 字寿椿,1895年生于江阴城内西横街。
杰出的民族音乐家。系刘半农之弟,刘北茂之兄。
幼时酷爱音乐,好静听钟鼓、管弦之声,乐而忘返。民国元年(1912)随刘半农去上海,进开明剧社乐队工作,业余加入万国音乐队学习,掌握多种西洋管弦乐器演奏艺术,并萌生改进国乐的想法。
后又刻苦学习二胡、琵琶、古琴演奏技艺。为沟通中西乐理,丰富演奏艺术,发扬祖国民族音乐的特色,1928年创办国乐改进社,主编《音乐杂志》,以二胡为中心,开展演奏、创作、教学研究活动。
改进民族器乐二胡、琵琶,使二胡、琵琶的教学规范化、教学化。1929年,为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嫦娥奔月》、《天女散花》、《霸王别姬》等记录唱腔曲谱,翻成五线谱,写出《梅兰芳歌曲谱》,开创京剧唱腔固定成谱的先河。
刘天华演奏代表作有二胡曲《良宵》、《光明行》、《空山鸟语》和琵琶曲《十面埋伏》、《霸王卸甲》等。1932年不幸染上猩红热,治疗无效,于6月8日去世。
刘半农 名复,原名寿彭。1891年5月27日出生于江阴城内西横街。
著名现代文学家、语言学家。6岁能为诗。
1912年3月与弟刘天华同往上海谋生,进开明剧社任编辑,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兼任《中华新报》特约编辑。1917年夏,受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之邀,出任北京大学预科国文教员。
与陈独秀、李大钊、鲁迅、钱玄同等积极从事新文化运动。1920年3月,派赴欧洲深造。
1925年获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其论文《汉语字声实验录》获法国康士坦丁·伏尔内语言学专奖。同年归国,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为北大研究所创立语言学实验室。
他爱国正直,不畏邪恶,揭露军阀政府屠杀爱国青年的罪恶,坚决主张抗日。1933年4月,不顾白色恐怕,与钱玄同等12人联名发出为李大钊烈士举行公葬的募款书,并书写墓志和墓碑。
1934年7月14日在北京逝世。蔡元培为之撰写碑铭。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这个春天,走过十年的新春走基层活动更显厚重。
踏着新春的脚步,光明日报近百名记者奔走在决战脱贫攻坚的基层一线,奔走在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战“疫”前线。他们将镜头对准一鼓作气、迎难而上的贫困地区干部群众,他们用文字点赞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的医务工作者,他们用鲜活生动的报道和丰富多彩的融媒体产品记录了一个个笃定前行、守望相助的新春故事。
今天,光明日报推出《只争朝夕不负韶华·2020新春走基层的故事》专版,让我们共同倾听记者们在基层不断增强“四力”、践行初心使命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让我们永远记住2020新春的故事。
把扶贫成效写在百姓笑脸上
虽是数九寒冬,但河北张家口康保县这方热土上,一场以产业扶贫、异地搬迁扶贫、社会扶贫协调推进的脱贫攻坚战如火如荼,正演绎着脱贫攻坚的生动故事。
1月初,在记者调研采访的几天里,康保县低温接近零下30摄氏度,正值一年中最冷的时节。然而,每至一处,还没开始交谈,乡亲们便一把将我们拉入他们亮堂堂、暖融融的新房里,一群人或围坐或在灶前忙碌,满屋子喜气洋洋的气氛。
在康保县,高寒和干旱的气候条件给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导致这里长期缺乏特色产业,经济基础差,人口大量外移。困难面前,当地干部没有退缩,挂职干部没有退缩,百姓们更没有退缩。
面对困难,康保人并未服输。海拔高、降水少,但光照资源丰富,于是便建设光伏电站,发电受益覆盖全部贫困村;利用本地草原风光发展生态观光旅游,拓宽就业渠道,让老百姓吃上“旅游饭”;开展危房改造、易地搬迁、健康扶贫,提升群众生活水平……
更为重要的是,扶贫不能光靠党员干部唱“独角戏”。扶贫先扶志,要把贫困户的精气神凝聚起来。为了激发贫困群众致富的内生动力,康保县打造了三支队伍——奋战在脱贫一线的驻村干部“小红帽”、从事公益岗位挣工资的贫困户“黄马甲”、奔波在田间地头的医护人员“白大褂”,成为脱贫攻坚战场上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尽管脱贫攻坚战中仍有许多困难要克服,但这样的队伍和他们身上的精神头,让人对未来充满期待。
如今的康保,农村人居环境越来越好,洋溢在百姓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在老乡们的笑容里,我们看到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更足了。73岁的村民王力不但住进了装有暖气、自来水的新房,还穿上了“黄马甲”,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力气足得很,越活越年轻,日子越过越红火!”他的话语中透着力量。
在青年知识分子扎根基层的实干中,我们看到了下沉到广袤田野的新鲜活力。90后大学生驻村干部张志恒从高校来到田间,在康保完成了人生的质变。“个人价值只有和群众幸福感结合在一起,生命才更有意义。”他在奋斗中得出结论。
在康保,这些笑容和笃定,化为广大干部群众积极饱满的信心和坚定前行的脚步。在这里,每一位群众,都成为家乡脱贫致富的实践者,成为实现小康梦的亲历者。
我们,在武汉
对于全国人民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春节。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个“战斗”的春节。
“有出差任务,出发去武汉,家里有什么困难吗?”
“没有!随时可以走。”
“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1月27日晚,我们三位记者接到报社的电话,给出不约而同的回答。
1月29日,武汉一线报道组成员在北京西站同捐赠物资的爱心人士(左一)合影。武汉一线报道组供图
接到电话后,章正把妻子和孩子安顿好,第一时间坐上从河南返回北京的高铁;晋浩天搭车刚从山西老家回北京,进了家门就转头准备出行的物资;卢璐从杭州直飞北京,当晚到京,第二天就出发。
从接到任务的那一瞬间,大家都忘记了还在过年,抛开身边的人和事,心心念念只有一个地方——武汉。我们心里都清楚,这是一场新闻报道硬仗,讲好武汉战“疫”故事,是我们此行的共同目标。
听说武汉缺物资,报社已经为我们准备了口罩、防护服、方便面等物资,令人心暖的是还有几大袋水果。我们想,既然去前方,就顺手多做点事情。1月28日,晋浩天主动联系到一位爱心人士,把他们捐赠的5000多只口罩、120瓶酒精棉球、一批药品“人肉”带去武汉。为了带上这大批的物资上路,我们三人商量只带个人的必需用品,省下更多空间,以便多带一些医疗物资去武汉。
戴上口罩,报社同事把我们送到北京西站。此时,做公益的朋友也把物资送到火车站,没有更多寒暄,我们数了数,要运往武汉的医疗物资就有十多箱。道别时对方向我们竖起大拇指,说了一句:“谢谢!多保重!”看到我们搬运困难,火车站的工作人员热心前来帮忙,让我们得以顺利上车。
上了车后,我们一遍遍检查这些物资,生怕漏掉一箱,列车员也主动表示会帮我们照看。此时,简单的物资接力,成为一种爱心和信心的传递。
14时40分,列车还没开动,我们便抓紧时间开始讨论选题。
与以往出差不同,这一次,我们在列车上就开始采访。在这武汉之行的起始,就让我们抓到了一些真实的感动。在南行的列车上,我们遇到了同行苏洲,他的母亲是医生,给他发来一段视频,教他如何戴口罩,如何洗手,这位从除夕开始一直在工作没有休息的记者,看到视频眼圈都红了。采访列车保洁员甘大姐时,她真诚地对我们说:“我们做的事不算什么,不要关注我,多采访一些去武汉一线的人。”
来到武汉,报道组奔忙于武汉各个角落。每一次的采访,都让我们的心深深地被触动,我们认识到,此时在武汉一线工作的每一个人,都是英雄。
2月1日,卢璐在雷神山医院建设现场采访。光明日报记者 晋浩天摄/光明图片
南开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室护士尹楠,刚到武汉就投入工作,穿上隔离衣至少工作4个小时,每次工作完,全身湿透。她说,休息时一放松,感到精疲力尽。
和武汉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员——临时“专车”司机张一驰的第一次见面,就让我们体会到了武汉人特有的豪爽。车一停,摇下窗,一挥手,戴着口罩的张一驰对我们说:“上车,这几天忙呦!”
我们去采访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际教育学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许峰时,他正在麻利地布置任务,准备对留学生公寓内660个房间全面消毒。许峰的淡定有序,换来的是留学生们的放心。一位留学生说,面对疫情,他们也有过担心,但看到许老师就放心多了。
1月29日,章正在开往武汉的高铁上采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苏洲。 光明日报记者 晋浩天摄/光明图片
面对疫情,武汉人表现出来的精神,也鼓舞着我们。这几天,一个名为《武汉莫慌,我们等你》的短片在武汉非常火。片中,有一句武汉方言让人印象深刻——“我信了你的邪(我服了你了)!”这句方言,道出了武汉人不服输的一面,也一下子戳中了我们的心。
这些人、这些事、这些感动,时时盘旋在我们的脑海中,成为紧张繁忙中温暖的星火。
想说的话,还有很多。抗击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医护人员在与死神搏斗,而我们,也在新闻战线上与时间赛跑……
(武汉一线报道组成员:光明日报记者晋浩天、章正、李盛明、卢璐 光明网记者李政葳)
打响春天保卫战
这个冬春之交太不寻常,新冠肺炎疫情的来临打乱了人们的计划。年前,记者来到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杨湾村采访,村党支部书记徐春福告诉记者,过了年要着力推进两件大事儿。一是乡村旅游项目西巷青蛙村的品质提升工程,村里与专业团队合作,引进“食、宿、礼、耕、读”等各种业态,打造青蛙村夜色经济;二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将集体流转的400亩池塘改造成高标准农田进行试点,引进高科技的设施农业及有机大米种植技术,获得比养殖更高的收益。试点成功后再推广到全村5000亩的面积,促进农民增收。
光明日报记者苏雁(右一)在苏州吴中区东山杨湾村采访村党总支书记徐春福和村民。席时超摄/光明图片
现在,苏州进入了疫情最严防控期。这几天,徐春福带领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地毯式排摸了1000多户3763名村民。“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我们正在按照2019年年末制定的2020年度工作规划,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决不能因为疫情而影响了村里发展和农民增收。”徐春福告诉记者。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徐春福们”自觉做到“两手抓,两手硬”,抗疫和发展经济两不误。“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这是江阴市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的名言,也是对苏南地区各级党员干部和企业家们在任何一个时期,都会拼尽全力谋发展的最好诠释。
苏南人发扬“四千四万”精神,敢为人先、只争朝夕,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全力支持本地企业复工,开足马力为武汉疫区提供物资,并出台政策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苏州市吴江区通过相关程序用96小时“复活”了一家破产口罩企业,当地民企盛虹集团投入3000万元用于恢复生产,日产口罩24万个驰援武汉;2月2日,苏州市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十条政策意见;2月5日,无锡市发布支持企业渡过难关的政策意见。两市出台的政策和措施,均是经过充分细致的调研后作出的决定,受到了广大企业主的肯定和欢迎。
我们还有直抵心灵的人文关怀,这是战胜疫情的强大信心和勇气。记者于1月31日在光明日报头版刊发的《献给“逆行者”的赞歌——江苏文艺界满怀深情用新作驰援武汉》中,南京市的文艺工作者用不到48小时创作的战“疫”歌曲《我相信》,一夜之间在“南京发布”收获了“100万+”点击量。可见,优秀的文艺作品确实发挥着重要作用。
江南春来早,姑苏城大街小巷的一簇簇迎春花、一树树梅花,在寒风中傲然绽放。“欢迎你明年再到杨湾古村走一走,在旖旎的太湖春光里,感受新农村的发展变化。”想起新春走基层时徐春福向记者发出的邀请,我暗暗期盼,待到春暖花开时,我还要去杨湾,感受西巷青蛙村迷人的夜经济,和退湖还田的村民们一起憧憬在产业转型中赢得大丰收。众志成城抗疫情、谋发展,我坚信,这场春天的保卫战,一定会赢。
(光明日报苏州2月7日电)
“把人间安定来承当”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河南省新乡市平原示范区负责卫生健康工作的曹爱英就没再休息过一天,一直奔波在社区、村庄的防控一线,挨家挨户排查登记,对每家每户每人每日情况都了如指掌。“为了防控疫情,必须确保数据精准,不能有一丝一毫大意。”她一直这样说。
没日没夜奋战在一线阻击疫情,曹爱英只是河南众多党员干部的一个优秀代表。作为和湖北毗邻的交通大省、人口大省,河南的防疫战场范围广、战线长。在河南基层采访,记者深切感受到,从城市到乡村、从社区到村庄,各级党组织和基层党员干部是疫情防控的主力军,他们用一个个“组织网”,织就了一个个“防控网”。
“中国人有脊梁,一腔热血越烧越旺,誓要让正气浩然冲天地,也要把人间安定来承当!”采访中,《中国脊梁》的歌声,一直萦绕在记者耳畔,久挥不去。
疫情之下,每一个乡镇、每一个社区、每一个村、每一个街道、每一个网格,都是一个微型战场。这些微型战场的指挥官,就是“把人间安定来承当”的最广大基层党员干部。
1月27日下午,新冠肺炎疫情阴影笼罩下的河南淅川,冷清却不失祥和,但县应急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俊志却再享受不到这样的祥和了,56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这一天。
在河南基层,有千千万万个杨俊志,不顾个人生死,日夜坚守,“把人间安定来承当”。
“党员干部在岗、人民群众过节”“党员干部24小时值班值守”……疫情这样的公共紧急事件是党员干部的试金石。采访中,记者感受到,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党员身影;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党旗飘扬。
在记者的微信里、短信里,“疫情当前,注意安全”,类似的问候几乎每天都有。作为党报记者、党员记者,我们一样也是“最美逆行者”,也必须用手中的笔“把人间安定来承当”。
疫情终会被我们正在进行的防疫之战所消灭。通过这次疫情,折射出了全体党员干部强大的凝聚力和人民群众的团结力量。
感动我的,是他们灿烂的笑脸
常年在新疆南疆地区采访,见到了我国最大连片贫困地区贫困人员的生活状况。今年春节前的新春走基层,看到的却是这样一番情景:刚刚过去的一年里,各族群众通过党和政府的帮扶,经过自己的努力,摆脱贫困后灿烂的笑脸。
王朋晓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49团17连的职工,去年种植了160亩的棉花,收入比前一年增加5万多元。可有谁想到,这位2015年来到17连的年轻人,曾因不懂得如何种棉花,辛苦一年,不仅没挣上一分钱,还背上了沉重的债务。“我现在种的地是过去老家半村人种的地,能有今天这样的好日子,离不开连队党支部和老职工的帮助与关爱,没有他们,我家哪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啊。”说这话时,王朋晓满脸笑容,一种发自内心的幸福笑容。
阿克苏地区沙雅县海楼乡衣干其村村民苏力堂·阿卜拉,曾因孩子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和家里拿不出钱建新房而发愁。这事被与他结亲的县委办干部周帅寰知道了,周帅寰立即四处打听,终于帮他孩子找到一份工作,每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周帅寰还帮他分析自己的优势所在,最终确定发展养殖业。经过一年的努力,苏力堂·阿卜拉终于脱贫,200多平方米的新房建好了,家里还买了汽车、拖拉机、收割机。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幸福要靠双手创造出来。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我唯一想说的就是:你们的奋斗与幸福同样感动着我,感动着所有关心你们的人。
《光明日报》( 2020年02月08日 04版)
相关文章:
- 上一篇:与勤奋刻苦有关的名言
- 下一篇:送给伙伴的一句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