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三白名言
时间:2022-04-16 23:53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细雨微风0931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沈三白名言
1. “跳巢”这个词的来历
跳巢?跳槽?
“跳槽”一词因其新鲜、生动、俏皮,很快挤占了“换工作”、“换单位”之类用语的位置,《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更将其收编门下。然而《现汉》是一本异常干净的词典,它没有提到“跳槽”在历史上最常见的一个意思,《汉语大词典》收了这个意思,不过还是不免含糊其辞:“指男女间爱情上喜新厌旧,见异而迁。”其实近人徐珂《清稗类钞》中“跳槽”一条说得甚为明白:“原指女支女(没办法,这个词都会被屏蔽!以下***均指此词,不再注明)而言,谓其琵琶别抱也,譬以马之就饮食,移就别槽耳。后则以言狎客,谓其去此适彼。”
至少可以找到两个名人为《清稗类钞》的说法作证,一个是明代冯梦龙,他编的民歌集《挂枝儿》里有一首就叫“跳槽”,“你风流,我俊雅,和你同年少,两情深,罚下愿,再不去跳槽”云云,这女子抱怨冤家“偷情别调”,提到“姊妹们苦劝我,权饶你这遭”,分明是青楼口吻;冯梦龙编的《警世通言》里《赵春儿重旺曹家庄》一篇,名妓赵春儿的情人疑心她厌薄自己,忿然离去,“春儿放心不下,悄地教人打听他,虽然不去跳槽,依旧大吃大用”。另一个是沈三白,《浮生六记》自叙冶游生活,说同伴徐秀峰“今翠明红,俗谓之跳槽”,而他本人“则惟喜儿一人”。
也有人说“跳槽”是元明间江淮地区的“行院隐语”:那时***被隐指为“马”,嫖妓隐指为“入马”,换了别的***,便是“跳槽”。然而这说法不大让人信服,因为“马”“入马”之类隐语并不单指行院人家,《水浒传》、《喻世明言》等古典小说里提到“入马”,都是泛指与女子发生关系,并非特指嫖妓。
“跳槽”原本的意思,很可能并不是指家畜“移就别槽”饮食。《金瓶梅词话》里吴月娘与女婿陈经济发生口角,书中有一篇韵文体的对话,月娘骂陈经济与潘金莲有染:“也有那没廉耻斜皮,把你刮剌上了。自古母狗不掉尾,公狗不跳槽。”看这话的意思,“掉尾”“跳槽”分明是指发情或发春。家畜发情,自然不必遵守一夫一妻制,古人以此度彼,不免视为“不安于室”“用情不专”,再转回来把“跳槽”用到同类身上。
将“跳槽”用于变换工作或职业,最早或许只是句开玩笑或嘲讽的话。不过现在大家已经习以为常,早就不再有原意了。词语的变迁可见一斑
2. 谁有庞祥麟的详细资料
台湾资深演员,
曾经为周润发、秦汉配音。
与寇世勋、沈海蓉、张晨光
等合作演中视的电视剧,
后去三立、民视、台视演闽南语剧。
电视剧
《一剪梅》饰 梁永昌
《天地有情》饰 林义海
《我最爱的人》饰 陈百川
《天下第一味》饰 洪坤龙
《老师错了》饰 林海
《飞龙在天》饰 魏永来
《台湾龙卷风》饰 黄平秋
《非常黑白道》饰 张永
《浮生六记》饰 沈三白(沈复)
《狐妻》
《扬子江风云》饰 李云
《少年十五二十时》
《无间有爱》饰 齐允天
《七世夫妻之梁山伯与祝英台》饰 马太守(马守义)
《不良笑花》饰 唐父
《美梦成真》饰 方鹏飞
《恋爱女王》饰左腾飞(左少棠的父亲)
电影
《背叛》(现代夏娃系列)
《中国洞房奇谭》
喜剧
《一定爱幸福》
《幸福好滋味》
3. 收集格言、警言
1、勤能补拙,俭以养廉。 ——清·金缨
2、在世一日,要做一日好人;为官一日,要行一日好事。
——清·金兰生
3、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资治通鉴》
4、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唐·魏徵
5、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斯于利民。 ——清·魏源
6、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唐·刘禹锡
7、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清·梁启超
8、人要立心做大事,不要立心做大官。 ——孙中山
9、莫作名利双收之想,但立名扬万古之志。 ——清·曾国藩
10、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唐·魏徵
1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清·吴研人
1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13、敏而好学,不耻下学。 ——《论语》
1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唐·韩愈
15、近贤则聪,近愚则聩。 ——唐·皮日休
1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战国·屈原
17、厚以责已,薄以责人。 ——蔡元培
18、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 ——《三国志·魏志》
19、宁公而贫,不私而富。 ——元·张养浩
20、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 ——唐·王勃《上刘石相书》
21、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 ——唐·吴兢
22、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 ——汉·桓宽
23、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宋·朱熹
24、忧苦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宋·欧阳修
25、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 ——汉·刘向
26、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
——宋·苏轼
27、威与信并行,德与法相济。 ——宋·苏轼
28、事能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 ——清·陈自崖
29、廉者常乐无求,贪者常忧不足。 ——隋·王通
30、富贵贫贱,总难称意,知足即为称意;山水花竹,无恒主人,得闲便是主我。 ——清·沈三白
31、贫贱是苦境,能善处者自乐;富贵是乐境,不善处者更苦。
——清·金缨
4. 沈三白和云娘有什么故事
?沈三白是没大出息的人,除了教书和画画外,几乎没别的本事了,而且不治产业,一辈子都过得很穷。还有些精巧的让人莫名其妙的雅趣,比如他小时候就能把夏蚊成雷,看成是群鹤舞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这种趣味多少有点变态了。但他自己不觉得,反以炫耀。还有他在盆景、花石方面的讲究,“其插花朵,数宜单,不宜双。每瓶取一种不取二色,瓶口取阔大不取窄小。不拘自五七花至三四十花,必与瓶口中一丛怒起…若盆碗盘洗,用漂青松香榆皮面和油,先熬一稻灰收成胶,以铜片按钉向上,将膏火化粘铜片于其中。捱冷,将花用铁丝扎把,插于钉上,宜斜偶取势,不可居中…”你看得烦了吧?我引得都烦了,这还是一小部分。而这些是沈三白在跟妻子颠簸流离寄居于朋友处干出的,如果他把这些精力用在谋生上,会如何?芸娘也许就不会因病早夭,坎坷记仇那最动人的一卷内容也不会写得那么长了。你不能说我在苛求古人。
??
他和父亲决裂,借居在萧爽楼的时候,常邀几个文人哥们喝酒。并规定四忌四取。四忌为谈官宦升迁、公廨时事、八股时文、看牌掷色。四取为慷慨豪爽、风流蕴藉、落拓不羁、澄静缄默。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沈三白一个相当潇洒的人,就像现在,做学生不谈高考、入官场不求晋级、与朋友处不打麻将一样,你只能佩服赞叹,却不能步其后尘。有时候为了风雅,他们还到野地里边赏菜花边喝酒,或坐或卧,或歌或啸,其乐陶陶。在书中沈三白得意地说了件芸娘做得聪明事,如何租用卖混沌的锅灶弄了场好聚会。还有月湖泛舟等。当然这些都是要花钱的,你总不能老让别人慷慨豪爽吧?钱的事沈三白没大提,只是老在哀叹他的穷,称赞芸娘的贤慧,他不想为什么会穷,妻子不贤慧有什么办法。我对他想当的厌恶了,这样的人,不穷才怪。
??
书中有些场景我怀疑是假的。比如他们的月下联句,你唱我和,真情有之,未免失之肉麻,比如她老说芸娘如何爱读书,十一二岁就能做“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之句,还有两人在一块儿论李白杜甫,论香料类的。我觉得一个女人不会真心喜欢写诗,跟人谈论词赋,除非她太寂寞,或者是为了取悦丈夫。沈三白眼中的灵秀之举,是一些精巧的小玩意儿,没有任何实用价值,像为了装饰盆景把“螳螂蝉蝶之属用针刺死,用细丝扣虫项吊于花草间,整其足,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以一个女人而论,有这样的主意显然是很病态的,也恶俗,但沈三白听了大喜。
??
还有就是为丈夫纳妾一事。芸娘真是百般用心,又请吃饭又送蓝翡翠。后来那个憨园还是被有钱人夺去了,芸娘为此竞血疾大发,一病不起。我读第一遍的时候觉得很奇怪,以为漏看什么了。天下哪有这样的妻子?芸娘或许是没有儿子吧?那时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沈三白老爹又不是善鸟,经常劝儿子逐妻的。不能用今天的眼光要求古人。又看了遍,芸娘是一子一女。可见这种心理让人不可理喻了。我记得李银河在一篇文章中说过,浮生六记里的芸娘是古代女同性恋者一个代表。还有书中一些记载,比如沈三白和妓女调笑,芸娘不为之吃醋,我不相信不含嫉妒的爱情。假如是真的,芸娘肯定双性恋无疑了。
??
但我还是倾向于一种悲观的看法。她这么做无疑是想获取丈夫的欢心。因为一封无关紧要的书信的事,沈三白老爹大发神经,已经与儿子不相往来。沈三白又软弱无能之人,除了发些豪语牢骚外干不了别的事,夫妻俩穷困交加,又有病在身,有时竟至于为躲债半夜偷坐船跑。芸娘一直在担心被抛弃,所以为了取悦丈夫的变态情趣,不择手段也是情理中的事。我不怀疑沈三白的真情,但光有真情是不够的,他应该站在妻子的角度多想一想。行书至此,我似乎看到一张悲苦的脸,穿过五百年的风尘,在向我倾吐着什么。
??
在苏州市郊避暑的时候,芸娘曾深情地对沈三白说“他年当与君卜筑于此,买绕屋菜园十亩,课仆妪,植瓜蔬,以供薪水。君画我绣,以为诗酒之需。布衣菜饭可乐终身,不必作远游计也”,这是一个女人可怜巴巴的愿望,不求锦衣玉食,只希望能平安度日,可就这点愿望,沈三白也没能满足她,而他一口一个的愿生生世世为夫妻,月下说得那些肉麻话,也只是一口一个的愿生生世世为夫妻,月下说的肉麻话而已。其实妻子的愿望是那么简单,这不用费多大劲就能做到的。我在替芸娘深深惋惜着,当初嫁这无聊赖男人,真是错了!
5. “闻其地有戈园之胜”,何谓“戈园”
音近扬州个园:位于扬州盐阜路。系清嘉庆年间,由盐商两淮商总黄应泰在明代寿芝园的基础上扩建而成。主人性爱竹,盖以竹本固。取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俗”的诗意,在园中修竹万竿,因“个”字乃“竹”字之半,且状似竹叶,故取名“个园”。
沈复虽是苏州人氏,却与芸娘一起在扬生活、居住、工作,与扬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沈复本人也多次在文中提及扬州。
在《浮生六记》里,沈复用纯朴真挚的文笔刻画了芸娘贤淑、聪慧的女性形象,被视为中国古典文学里的经典,林语堂赞其曰:芸,我想,是中国文学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鲁迅也曾批语云:像《浮生六记》中的芸,虽非西施面目,并且前齿微露,我却觉得是中国第一美人。
根据《浮生六记》中的记载,芸娘病逝后,即葬于扬州金匮山(即今维扬路北首附近)。如今,随着城市的发展,金匮山早已不见踪影,成了大型工地的场所,只有些许残留痕迹,可以依稀辨出当年金匮山的身影。
6. 沈三白和云娘有什么故事
建议你去读> , 讲的就是他们两个的爱情故事: 姑苏城里的沧浪亭,是依傍着一条小河而建造的精巧别致的江南园林。
移步换景,曲尽其妙。清朝末年,《浮生六记》一书中的两位主人公,三白和芸娘,就住在沧浪亭的隔邻。
他们家中也有曲曲回廊。 芸娘,字“淑珍”,可真的是位淑女。
芸娘小时丧父。家贫。
家中的生计,都靠她做女红刺绣供给,包括她弟弟上学的学费,从来不会短缺。芸娘长得怎么样?书云:“其形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唯两齿微露;似非佳相。
一种缠绵之态,令人之意也消。” 芸娘通文墨,乃是全靠自学,而且自学得方法独特:“生而颖慧,学语时,口授《琵琶行》,即能成诵。”
“一日,于书簏中得《琵琶行》,挨字而认,始识字。刺绣之暇,渐通吟咏,有“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之句。”
沈复,号三白,元和(今苏州)人。 乾隆二十八年(1763)出生于衣冠之家。
他的父亲一生当幕僚,先是生活小康,尔后家道中落。他自称“少年失学”, 然而却是多才多艺:能诗文,好书画,工花卉,“爱花成癖”。
其为人也,“多情重诺,爽直不羁,转因之为累。” ---这,就是《浮生六记》中的两位主人公。
林语堂在执笔英译《浮生六记》后,感慨地向友人说:沈三白之妻芸娘,乃是人间最理想的女人,能以此姝为妻,真是三生有幸呢。俞平伯说:《浮生六记》俨如一块纯美的水晶,只见明莹,不见衬托明莹的颜色;只见精微,不见制作精微的痕迹。
中表姻亲 佳偶天成,触手都成妙趣 芸娘的父亲是三白的舅舅。 他们是“中表姻亲”。
芸娘比三白大十个月,自幼姐弟相称。三白自小叫她“淑姐”。
无猜的两小,早已心心相印。 三白十三岁的时候,跟随母亲到舅家,见到婷婷玉立的“淑姐”,又见到她“才思隽秀”的诗句,意识到自己的终身伴侣非她莫属。
于是马上对母亲表白:“若为儿择妇,非淑姊不娶。 ” “母亦爱其柔和,即脱金约指缔姻焉。”
其实,芸娘的芳心,也早已归属于三白。 定亲那年年末的一天,芸娘的堂姊出阁,三白过去参加送亲,见到芸娘的诗稿,“有仅一联,或三四句,多未成篇者”,觉得很奇怪。
问她,她笑着说:“无师之作,愿得知己堪师者敲成之耳。 ”那就是说,她盼望着“妇随夫唱”,她要向未来的夫婿索取“画眉笔”。
当晚,三白送亲回来有点饿了,芸娘“暗牵余袖,随至其室,见藏有暖粥并小菜焉,余欣然举箸。”多么体贴! 新婚之夜,三白让她吃菜,才知道她在吃斋:“暗计吃斋之初,正余出痘之期”,得知三白出痘,芸娘开始坚持在斋期里吃斋,一吃就是好几年。
她要为檀郎祈福 ―― 不要变成麻脸。多么深情! 蜜月里,三白送自己的姐姐出嫁,回到家,只见“芸卸妆尚未卧,高烧银烛,低垂粉颈,不知观何书而出神若此,因抚其肩曰:“姊连日辛苦,何犹孜孜不倦耶?” “遂与比肩调笑,恍同密友重逢。
戏探其怀,亦怦怦作跳,因俯其耳曰:“姊何心舂乃尔耶?”芸回眸微笑。 便觉一缕情丝摇人魂魄,拥之入帐,不知东方之既白。”
小夫妻之相得,又是何等香艳! 心心相印的夫妻,用不着刻意去“营造”什么“氛围”、“情趣”。可以说,佳偶天成,触手都成妙趣。
且看他们: 1.亲同形影,厮抬厮敬 他们亲密得很自然:“同行并坐,耳鬓相磨,亲同形影”,“初犹避人,久则不以为意。 芸或与人坐谈,见余至,必起立偏挪其身,余就而并焉。
彼此皆不觉其所以然者,始以为惭,继成不期然而然。” “爱恋之情有不可以言语形容者。”
“是年七夕,芸设香烛瓜果,同拜天孙干我取轩中。余镌“愿生生世世为夫妇”图章二方,余执朱文,芸执白文,以为往来书信之用。
” “鸿案相庄廿有三年,年愈久而情愈密。” 看看他们小别的情景:“。
居三月,如十年之隔。
对景怀人,梦魂颠倒。先生知其情,即致书吾父,出十题而遣余暂归。
喜同戍人得赦,登舟后,反觉一刻如年。及抵家,吾母处问安毕,入房,芸起相迎,握手未通片语,而两人魂魄恍恍然化烟成雾,觉耳中惺然一响,不知更有此身矣。
看看他们怎样“厮抬厮敬” :“余性爽直,落拓不羁;芸若腐儒,迂拘多礼。偶为之整袖,必连声道“得罪”;或递巾授扇,必起身来接。
余始厌之,曰:“卿欲以礼缚我耶?《语》曰:‘礼多必诈’。”芸两颊发赤,曰:“恭而有礼,何反言诈?”余曰:“恭敬在心,不在虚文。
”芸曰:“至亲莫如父母,可内敬在心而外肆狂放耶?”余曰:“前言戏之耳。”芸曰:“世间反目多由戏起,后勿冤妾,令人郁死!”余乃挽之入怀,抚慰之,始解颜为笑。
自此“岂敢”、“得罪”竟成语助词矣。” 2. 亦儒亦雅,爱侣同癖 “其癖好与余同,且能察眼意,锤眉语,一举一动,示之以色,无不头头是道。
” “芸初缄默,喜听余议论。余调其言,如蟋蟀之用纤草,渐能发议。”
夫妻的雅趣:“静室焚香,闲中雅趣。芸尝以沉速等香,于饭镢蒸透,在炉上设一铜丝架,离火中寸许,徐徐烘之,其香幽韵而无烟。”
夫妻的调笑,亦儒亦雅:“异哉!李太白是知己,白乐天是启蒙师,余适字三白,为卿婿,卿与‘白’字何其有缘耶?”笑曰:“白字有缘,将来恐白字连篇耳(。
7. 沈三白《浮生六记》的译文谁能提供下,谢谢
余闲居,案头瓶花不绝。芸①曰:“子之插花能备风晴雨露,可谓精妙入神。而画中有草虫一法,盍②仿而效之?”余曰:“虫踯躅③不受制,焉能仿效?”芸曰:“有一法,恐作俑④罪过耳。”余曰:“试言之。”曰:“虫死色不变,觅螳螂蝉蝶之属,以针刺死,用细丝扣虫项系花草间,整其足,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不亦善乎?”余喜,如其法行之,见者无不称绝。求之闺中,今恐未必有此会心⑤者矣。
——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注释】①芸:即陈芸,沈复的妻子。②盍hé:何不,为什么不。③踯zhí躅zhú:徘徊,一个人在某一地方来回走。④作俑:制造殉葬用的偶像,比喻倡导做不好的事情。⑤会心:集心,专心。
【翻译】我的居室休闲,案头瓶花许多,芸说:“这样插花,能表现花在风晴雨露中各种姿态风韵,可谓精妙入神。然而画卷中也有草木与昆虫共同相处的方法,你何不仿效一下?”我说:“小昆虫徘徊不定,怎么仿效?”芸说:“我倒有个方法,恐怕始作俑而引起罪过呢!”我说:“你试说说。” 芸说:“小昆虫死了不会变色,寻找螳螂、蝴蝶之类用针刺死,拿细丝线捆着它的脖子系在花草间,再整理它的脚足,或抱在花梗上,或踏在叶上,这样宛如活生生的小虫,不是更好么?”我很高兴,按她的方法去试验了,结果来看的人无不称绝赞美。如今在闺中寻找,恐怕未必有能够如此懂得我心思的人了。
散文:大丈夫贵乎自立
一句哲理名言,可以使一个人终身受用不尽。
我年轻时,读苏州沈三白的《浮生六记》,曾经为他的清丽的文笔和真挚的感情所倾倒。尤其《坎坷记愁》一记,我为他所描写的他们夫妻间纯真的感情和悲惨的遭遇,不知流过多少眼泪。我深深地感受到这才是肝胆相照、生死不渝的好夫妻。尽管如此,随着时光的推移,这文章也渐渐地被淡忘了!但是其中三白先生的一句话,却鼓励了我一生。
事情是这样的:三白夫妇因遭家中某些人的谗言,被逐出门来,在朋友处挂单,生活极为穷困,三白的贤惠的妻子芸娘在贫病交加中含恨而死,他们的女儿给人家做了童养媳,他们的儿子天折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就这样悲惨地破碎了!三白的父亲死后,友人告诉他:尊父升天后,君家房屋田产甚丰,而且尚余三千金(大概是三千两银子)不应由你弟弟一人独吞。你身为长子,至少也应分一半,何至穷困如此?”三自毫无所动地慨然而曰:“大丈夫贵乎自立,何必依赖祖宗遗业。”三白先生的这句话,使我当时感觉像一股清泉冒出了《浮生六记》,成为这部小说中最使人感动的志士之言。它给我留下了一生难忘的印象,使我受用不尽。
所以我每遇艰难困苦之时,这句话总会冒出我的心头,鼓舞我奋进的意志,我没有三白先生文采的百分之一,然而他的意志和品格却是可以学习的。我认为我一生的命运再不好,也没有三白先生那样的坎坷。我认为人只要挣不死,总是可以达到奋斗的目标。
意志是一个人的主心骨,是一个人走出困境,攀越高峰的坚强动力。意志薄弱的人什么事都干不成,犹如一团泥,任人在脚下践踏,只能有气无力地哀叹,即使哀叹到死,也无人怜悯。靠人怜悯地活着,也是生不如死。
“大丈夫贵乎自立。”这是多么发人自省、鼓舞人心的豪言壮语!王阳明曾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无不本于志者。”这就讲得更精辟,更透彻了!不愧为一代理学家。
由此,我联想到大学者陈寅恪先生。他在晚年时,双目失明,下肢瘫痪,犹能愤然拒绝会见炙手可热,巨奸大憝康生。保持了一个读书人的高尚气节。一介书生如果没有无所畏惧的意志,岂敢冒此杀头的危险?又如高士其、张海迪同志,身残力衰,自顾不暇,犹能做出如此伟大的贡献,教育和鼓舞了多少青少年,岂非意志的力量?我对他们坚定的意志和崇高的人生追求,献上至诚至钦的敬意。他们无愧于一个大写的人字,是真正的顶天立地的大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