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名言
时间:2022-04-17 00:28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历史妞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卫青名言
1.描写卫青的诗句
古诗词中关于飞将军李广的很多,关于霍去病的也不少,大概一个郁郁不得志,一个少年早夭,很符合文人心中的传奇,所以为他们唱歌的人就多着呢。
关于卫青的就很少了,尤其是最有名的就是那个王维的: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为这两句诗,此生不喜王摩诘。
“唐人以诗为专门之学,虽名世善用故事者,或不免小误;如王摩诘诗:「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不败由天幸乃霍去病,非卫青也,去病传云:「其军常先大将军,亦有天幸,未尝困绝」。意有「大将军」三字,误指去病作卫青耳!”
——《诗学概要》
掘地三尺,找了些关于卫大将军的诗词。
《横吹曲辞·出塞》
窦威 [唐]
匈奴屡不平,汉将欲纵横。
看云方结阵,却月始连营。
潜军渡马邑,扬旆掩龙城。
会勒燕然石,方传车骑名。
2.赞美卫青的诗词
古诗词中关于飞将军李广的很多,关于霍去病的也不少,大概一个郁郁不得志,一个少年早夭,很符合文人心中的传奇,所以为他们唱歌的人就多着呢。
关于卫青的就很少了,尤其是最有名的就是那个王维的: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为这两句诗,此生不喜王摩诘。
“唐人以诗为专门之学,虽名世善用故事者,或不免小误;如王摩诘诗:「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不败由天幸乃霍去病,非卫青也,去病传云:「其军常先大将军,亦有天幸,未尝困绝」。
意有「大将军」三字,误指去病作卫青耳!”——《诗学概要》 掘地三尺,找了些关于卫大将军的诗词。 《横吹曲辞·出塞》 窦威 [唐] 匈奴屡不平,汉将欲纵横。
看云方结阵,却月始连营。潜军渡马邑,扬旆掩龙城。
会勒燕然石,方传车骑名。
3.霍去病名言,故事,功绩
名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故事: 霍去病“倾酒入泉” 2000多年前,西汉大将军霍去病打击匈奴到今天的酒泉地区大获全胜,汉武帝为了嘉奖霍大将军,特赐三坛御酒。霍去病将军说,大获全胜,功在三军将士而不在我一人,酒不够喝,于是倒进一口泉水(即历史上著名的“倾酒入泉”),三军将士舀着泉水畅饮,这就是河西四郡第一郡 —— 酒泉的来历。
几十年来,酒泉市人民一直以霍去病将军的故事自豪,于是汉武御酒不约而同地成了酒泉人民的“霍去病将军酒”。 功绩: 初次征战即率领800骁骑深入护定篙剐蕻溉戈税恭粳敌境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
在两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时年22岁)各率骑兵5万,“步兵转折踵军数十万”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
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70400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内),在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今蒙古肯特山以北)举行了祭地禅礼,兵锋一直逼至瀚海(沙漠别称或曰即今俄罗斯贝加尔湖)。经此一战,匈奴被汉军在漠南荡涤,匈奴单于逃到漠北,“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他和卫青发起的对匈奴的进攻性战争,改变了汉朝长此在对匈奴战争中的守势状态,一举打败匈奴。从而长久地保障了西汉北方长城一带,也就是在漠南地区的边境安全,此战为汉朝进击匈奴最远的一次。
4.霍去病介绍
(前140—前117)西汉名将,军事家。
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汉代名将卫青的外甥。
善骑射。元朔六年(前123),霍去病被汉武帝任为票姚校尉 ,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以800人歼2000余人 ,受封冠军侯。
元狩二年(前121)任骠骑将军。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区的匈奴部,歼4万余人。
同年秋,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在部分降众变乱的紧急关头,率部驰入匈奴军中,斩杀变乱者,稳定了局势,浑邪王得以率4万余众归汉。从此,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打通了西域道路。
四年夏,与卫青各率5万骑过大漠(今蒙古高原大沙漠)进击匈奴。霍去病击败左贤王部后,乘胜追击,深入2000余里,歼7万余人。
后升任大司马,与卫青同掌兵权。他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敢,每战皆胜,深得武帝信任。
元狩六年(前117)病卒。英雄不问出身 霍去病出生在一个传奇性的家庭。
他是平阳公主府的女奴卫少儿与平阳县小吏霍仲孺的结晶,这位小吏不敢承认自己跟公主的女奴私通,于是霍去病只能以私生子的身份降世。父亲不敢承认的私生子、母亲又是个女奴,看起来霍去病是永无出头之日的,然而奇迹终于降临在他身上。
大约在霍去病刚满周岁的时候,他的姨母卫子夫进入了汉武帝的后宫,并且很快被封为夫人,仅次于皇后。霍去病的舅舅卫长君、卫青也随即晋为侍中。
卫氏家族从此改变了命运——这时候恐怕没有人想到被改变命运的不仅仅是卫青和霍去病,被改变命运的还有多年来汉匈之间的攻守易形。 汉武帝刘彻是中国历史上武功颇盛的帝王,而当时的汉王朝,边境不稳,时时遭受匈奴人的侵扰。
作为游牧民族的匈奴,几乎把农耕为生的汉朝当成了自己予取予求的库房,烧杀掳掠无所不为。而面对这样的局面,长城内的国家却从秦以来就无力从根本上改变,胜利的时候极少,更多的时候只能寄希望于以和亲以及大量的“陪嫁”财物买来暂时的相对平安。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希望改变这样的形势,而他很快就在身边找到了和自己有志一同的人,他就是卫子夫的弟弟卫青。 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卫青拜车骑将军,和另三员将领各率一支军队出塞。
在这一次出兵过程中,四路大军出塞三路大败,尤其离谱的是老将李广竟然被匈奴所虏,好不容易才逃归。反而是第一次出塞领兵的“骑奴”卫青,出上谷直捣龙城,斩敌七百,成为真正的“龙城飞将”。
卫青的军事天才使汉武帝刮目相看,他从此屡屡出征,战果累累。横空出世 在卫青建功立业的同时,霍去病也渐渐地长大了,在舅舅的影响下,他自幼精于骑射,虽然年少,却不屑于像其它王孙公子那样呆在长安城里放纵声色享受长辈的荫庇。
他渴望杀敌立功的那一天。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漠南之战。
未满十八岁的霍去病主动请缨,武帝遂封他为骠姚校尉随军出征。 在战场上,霍去病凭着一腔血气骁勇及八百骑兵,在茫茫大漠里奔驰数百里寻找敌人踪迹,结果他独创的“长途奔袭”遭遇战首战告捷,斩敌二千余人,匈奴单于的两个叔父一个毙命一个被活捉。
而霍去病等人全身而返。汉武帝立即将他封为“冠军侯”,赞叹他的勇冠三军。
霍去病的首战,以这样夺目的战果,向世人宣告,汉家最耀眼的一代名将横空出世了。战神无敌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的春天,霍去病被任命为骠骑将军,独自率领精兵一万出征匈奴。
这就是河西大战。 19岁的统帅霍去病不负众望,在千里大漠中闪电奔袭,打了一场漂亮的大迂回战。
六天中他转战匈奴五部落,一路猛进,并在皋兰山与匈奴卢侯、折兰王打了一场硬碰硬的生死战。在此战中,霍去病惨胜,一万精兵仅余三千人。
而匈奴更是损失惨重——卢侯王和折兰王都战死,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被俘虏,斩敌八千九百六十,匈奴休屠祭天金人也成了汉军的战利品。在这一场血与火的对战之后,汉王朝中再也没有人质疑少年霍去病的统军能力,他成为汉军中的一代军人楷模、尚武精神的化身。
同年夏天,汉武帝决定乘胜追击,展开收复河西之战。 此战,霍去病成为汉军的统帅,而多年的老将李广等人只作为他的策应部队。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配合作战的公孙敖等常跑大漠的“老马”还不如两年前的长安公子霍去病,居然在大漠中迷了路,没有起到应有的助攻作用。而老将李广所部则被匈奴左贤王包围。
霍去病遂再次孤军深入,并再次大胜。就在祁连山,霍去病所部斩敌三万余人,俘虏匈奴王爷五人以及匈奴大小瘀氏、匈奴王子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共计六十三人。
经此一役,匈奴不得不退到焉支山北,汉王朝收复了河西平原。曾经在汉王朝头上为所欲为、使汉朝人家破人亡无数的匈奴终于也唱出了哀歌:“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从此,汉军军威大振,而十九岁的霍去病更成了令匈奴人闻风丧胆的战神。 真正使霍去病有如天神的事情是“河西受降”,发生的时间在秋天。
两场河西大战后,匈奴单于想狠狠地处理一再败阵的浑邪王,消息走漏后浑邪王和休屠王便想要投降汉朝。汉武帝不知匈奴二王投降的真假,遂派霍去病前。
5.霍去病名言,故事,功绩
名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故事:霍去病“倾酒入泉”2000多年前,西汉大将军霍去病打击匈奴到今天的酒泉地区大获全胜,汉武帝为了嘉奖霍大将军,特赐三坛御酒。霍去病将军说,大获全胜,功在三军将士而不在我一人,酒不够喝,于是倒进一口泉水(即历史上著名的“倾酒入泉”),三军将士舀着泉水畅饮,这就是河西四郡第一郡 —— 酒泉的来历。
几十年来,酒泉市人民一直以霍去病将军的故事自豪,于是汉武御酒不约而同地成了酒泉人民的“霍去病将军酒”。功绩: 初次征战即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
在两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时年22岁)各率骑兵5万,“步兵转折踵军数十万”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
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70400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内),在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今蒙古肯特山以北)举行了祭地禅礼,兵锋一直逼至瀚海(沙漠别称或曰即今俄罗斯贝加尔湖)。经此一战,匈奴被汉军在漠南荡涤,匈奴单于逃到漠北,“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他和卫青发起的对匈奴的进攻性战争,改变了汉朝长此在对匈奴战争中的守势状态,一举打败匈奴。从而长久地保障了西汉北方长城一带,也就是在漠南地区的边境安全,此战为汉朝进击匈奴最远的一次。
6.中国历史上英雄豪杰的名言有哪些
匈奴末灭,何以家为——霍去病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籍贯河东平阳(属今山西临汾)。
霍去病少年时生活在奴婢群中,贫贱艰苦。但他随舅父卫青习武,骑射、击刺技艺超群,体魄健壮,寡言守信,智勇兼备。
霍去病18岁即为天子侍中(皇帝身边保卫安全的官),同年便随大将军卫青参加与匈奴右贤王争夺河南地(今河套地区)的最后一战,号“票姚校尉”。他率领800精骑,距大军数百里之遥,乘匈奴不备,选择便于进攻的目标,出奇制胜,斩杀敌兵1028人,首战告捷,被封为冠军候。
公元前119年,汉朝决定派卫青、霍去病率骑兵5万,步兵几十万人合围漠北。霍去病出代郡(今河北蔚县一带)右北平(今河北平泉县一带),卫青出定襄(今内蒙和林格尔),分兵越过沙漠,寻求与单于决战。
根据沙漠作战的特点,霍去病大胆选用部分降汉的匈奴人和留居匈奴时间较长的汉人为军校,造成熟知匈奴军情和漠北物候的优势。率领有向导的轻骑兵,离开基地,深入敌后,“取食于敌”,“追奔逐北”两千多里,寻找单于。
由于单于主力西移,他又率部翻离候山(今何地不详),渡弓卢水(今蒙古克鲁伦河),与匈奴左贤王(辖匈奴东部地方的最高长官)部酣战,结果获匈奴顿头等3小王将军、相国、都尉等83人,共斩俘7万余人,匈奴左部几乎全军覆灭。霍、卫两军终于胜利会师于瀚海(今贝加尔湖),为庆战功,在狼居胥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德尔山)立祭天高坛,在姑衍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东)开祭地广场,后班师凯旋。
此役收复大漠以南所有土地,屯田筑垒防御匈奴,“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解除了西汉初年以来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霍去病也晋升为大司马骠骑将军。两年后,霍去病病逝,年仅24岁。
汉武帝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由披铁甲的官兵列队将灵柩护送到自己的墓穴茂陵东,葬于外形仿祁连山状的高大墓中,墓前还有汉武帝为表彰其战功而立的14件大型圆雕石刻。上书其座右铭:“匈奴末灭,何以家为!”李白《乐府诗胡无人》写道:“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
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
天兵照雪下玉关,虎剑如沙射金甲。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
抗倭名将——戚继光 戚继光(1528--1587)明朝抗倭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
出身将门。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17岁袭父职为登州卫指挥佥事。
三十四年(1555年)调浙江都司佥事,次年升参将,镇守宁波、绍兴、台州3府。9月,倭寇800人进掠龙山所,戚继光等即率10倍于敌的明军前往阻击。
倭寇分3路冲杀,1万多明军竟不堪一击,阵渐大乱,纷纷溃退。戚继光看到形势危急,纵身跳上一块高石,连发3箭,3个倭寇头目应声而倒,倭寇群龙无首,仓皇退逃。
三十八年(1559年)台州倭乱频繁,百姓深受其害。数千名倭寇包围桃渚千户所,戚继光从宁波率兵连夜驰援台州,解桃渚之围,歼入侵海门倭寇。
接着,亲去金华、义乌等地招募精壮农民和矿工3000余人,以岳家军为榜样进行编练,终成闻名天下的戚家军。戚继光针对南方的地形和倭寇作战特点,创造了长短兵器配合,因敌因地变换队形、攻防兼宜的“鸳鸯阵”,使用飞刀、飞枪、飞箭的火箭等,屡次打败倭寇。
三十九年(1560年)春,改任台(州)、金(华)、严(州)参将,驻守台州。在沿海造烽堠,修城墙,训练守军。
四十年(1561年),数千名倭寇在台州登陆。戚继光率军出击,在宁海健跳(今属三门),临海花街、上峰岭、白水洋和太平(今温岭)新河、长沙等地,连续9次挫败倭寇的进犯,救出数千名被掳难民。
史称台州大捷,亦称台州九战九捷。次年夏援闽,捣破倭寇在横屿的老巢,并乘胜破牛田、兴化的倭寇,连克60余营。
四十二年(1565年)与俞大猷剿平广东倭寇,解除东南倭患。后戚继光在蓟州镇守16年,边备修饬,外敌不敢轻易进犯。
因受排挤,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调广东戍守。后遭诬陷,夺职回乡。
戚继光对练兵、治械、阵图等都有创见,他的优秀军事理论著作《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止止堂集》,倍受兵家重视。 七战匈奴——卫青 卫青(?—前106年),字仲卿,平阳(今山西临汾市西南)人,西汉杰出的军事家、统帅。
幼为家奴,饱尝酸辛,及长,为侯府骑士。建元二年(前139),因其同母异父姊卫子夫得幸武帝,始以卫为姓,入宫当差。
不久被武帝升为建章监、侍中,迁大中大夫。元光六年(前129)春,以车骑将军率万骑出上谷郡(治沮阳,今河北怀来东南)击匈奴,进至龙城(今内蒙古东、西乌珠穆沁旗境),斩获700人,受爵关内侯。
元朔元年(前128)秋,率3万骑出雁门郡(治善无,今山西右玉境)反击匈奴,斩获数千。二年春,与将军李息等领兵出云中(今呼和浩特西南),向西至高阙(今内蒙古临河西北),再折向南,围歼匈奴白羊王、楼烦王两部,斩获数千,取得河南地(今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带),开辟其后出击匈奴单于本部的基地,受封长平侯。
五年春,率骑兵3万出高阙六七百里,夜袭右贤王,俘。
中国历史上最霸气的5句将帅名言,霍去病、岳飞、马援上榜!
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不仅如此,有“欧洲战神”之称的拿破仑也雄辩的认为“一只狮子率领的一群绵羊,可以打败由一只绵羊带领的一群狮子”。由此可见,将军或主帅之于一支部队的重要性。
那么,今天历史妞就和大家一起盘点一下中国历史上优秀将帅的经典语录。
1.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这是冠军侯霍去病的名言。
霍去病是汉武帝时期的名将,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他善于骑射,英勇无比,年仅17岁就被封为骠姚校尉。随后,霍去病跟随舅舅卫青前往漠南征讨匈奴,并在此战中勇闯敌营、活捉了匈奴单于的叔父、杀死了匈奴单于的祖父。从此,霍去病一战成名。
后来,霍去病多次大败匈奴,深受汉武帝喜爱和器重。有一次,汉武帝为了表彰霍去病的功勋,特意命人给他修建了一座豪华的宅子,想让霍去病去看看。但是,霍去病却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霍去病的豪情壮志由此可见,难怪他的军队所向披靡。
虽然后来霍去病英年早逝,但是他却“饮马瀚海,封狼居胥,西规大河,列郡祁连”,甚至让擅长在马背上作战的匈奴人悲号哀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2.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句霸气侧漏的话出自西汉名将陈汤(?-约前6年)给汉元帝的上书,全句为“宜悬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值得一提的是,这句话其实是陈汤在击退北匈奴郅支单于之后说的,并非诛杀之前表明雄心壮志的空话、大话。后来,陈汤官至射声校尉、从事中郎,封关内侯。王莽篡位后,还曾追谥陈汤为“破胡壮侯”,由此可见其功绩也不一斑。
如今,这句话的新版本——“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更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
3.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这是陈毅元帅著名诗作《梅岭三章》(一首4句,共12句)中的经典名句。陈毅元帅戎马一生,常在马背上写诗,《梅岭三章》便是其中的代表作,在诗的开头,陈毅自题诗注:“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全诗如下: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从这三首诗当中,我们可以看到:陈毅元帅虽然身处绝境,但是却对革命前途充满了信心,读来只觉酣畅淋漓、壮怀激烈,“元帅诗人”果然实至名归。
4.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代表作、人们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满江红·怒发冲冠》一词中的经典名句。
《满江红·怒发冲冠》一词充分表明了岳飞抗击金兵、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爱国精神。全诗读来就如岳飞自己在诗中所说的一般“壮怀激烈”。除了这句“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外,“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等词句也同样让人热血沸腾、情难自禁。
5.男儿要当死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这句话出自范晔的《后汉书·马援传》,但原话却出自马援之口,范晔只不过把它写进了历史书里。
马援是东汉光武帝时期著名的伏波将军,曾为大汉抵御外族的侵扰立下过汗马功劳。“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便是他的名言。此后,“马革裹尸”一度成为军人立志沙场报国的代名词。
作为东汉的开国功臣之一,马援的确为汉光武帝刘秀统一天下立下过赫赫战功,比如:二定交趾,助破隗嚣,抚平羌乱,北击乌桓等等。可惜的是,公元49年,马援在讨伐五溪蛮时身染重病,不幸去世,也算是实现了“马革裹尸还”的夙愿。
以上5句话,确确实实出自中国历史上著名将帅之口,句句霸气侧漏,让人热血沸腾。那么,你最喜欢哪一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