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名言
时间:2022-04-17 08:53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狂乱的戈尔贡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叶嘉莹名言
1. 叶嘉莹诗词
1930年,6岁的叶嘉莹就随家庭教师读《论语》,9岁考入笃志小学,一年以后,以同等学历考入北平市立二女中。[8]
1941年,叶嘉莹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 专攻古典文学专业。时值抗战,北平被日本占领已有将近4年之久。她的父亲已因“七七事变”随国民政府西迁,与家中断绝了音信。同年9月,其母因癌症住院,术后不久即去世。叶嘉莹便与伯父、伯母及两个幼弟一同生活。沦陷区中,生活艰苦,幸而一应家务尚有伯母操持,叶嘉莹在读书方面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在丧母的悲痛中,叶嘉莹反而写作了大量的诗词。[9]
1945年叶嘉莹大学毕业,先后在当时的北平佑贞女中、志成女中、华光女中任教。
1948年叶嘉莹南下到南京结婚,不久随丈夫迁居台湾,并在台湾生活了十八年,度过了人生中一段极为艰辛的岁月。[8]
1954年,叶嘉莹到台北二女中任教,1950年被台湾大学聘为教授,并先后受淡江文理学院、教育广播电台、教育电视台和辅仁大学的聘请,教授诗选、文选、词选、曲选、杜甫诗等课程。[8]
1956年夏天,台湾的教育主管部门举办文艺讲座,邀请叶嘉莹讲了几次五代和北宋的词,叶嘉莹遂由创作逐渐转至评赏。
1958年,叶嘉莹为《淡江学报》写了《温庭筠词概说》一文,评词态度渐渐由主观转入客观,不过叶嘉莹仍在后来评赏诗词时带有一种心灵与感情的感发之力量,并作为一种特色保留下来。
2.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本文段主要是叶嘉莹用自己的诗句抒发感怀.A.此句选自范成大的《重阳后菊花二首》,此处的“花”是菊花.B.诗意为娇嫩的竹竿未经人摩物触,仍裹着如霜的白粉;初生的荷叶没有尘埃聚集,还蒙着如蜡的绿光.应该是描写新生的竹子和荷的清新无瑕.是徐陵的诗句.且此句不合文段语境.C诗意为.只有绿色的荷叶衬着红色的荷花,不管是卷是舒都随性自然.吟咏了荷叶荷花“任天真”的品质,借以歌颂真诚而不虚伪的美德.是李商隐的诗句.且此句不合文段语境D.诗意为逝水的流年是不可再返回来的,但生命却是不会死的.是叶嘉莹的诗,切合叶嘉莹一生的经历.故选:D。
3. 关于《叶嘉莹说初盛唐诗》的诗人
叶嘉莹,号迦陵。1924年7月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加拿大籍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叶嘉莹结合西方文论中的阐释学、符号学和接受美学等理论对中国传统词学不断反思,将词分成了歌词之词、诗化之词、赋化之词三大类别。这三类不同风格的词,同样具有一种属于词体之美感特质,叶嘉莹对于这种美感特质在词体的演进中,对于歌词之词、诗化之词及赋化之词不同体式的词作中的影响和作用,做了推源溯流的说明。
1927~1928年,即叶嘉莹3、4岁时,父母就开始教叶嘉莹背诵古诗,认识汉字。1930年,6岁的叶嘉莹就随家庭教师读《论语》,9岁考入笃志小学,一年以后,以同等学历考入北平市立二女中。1945年叶嘉莹大学毕业,开始了叶嘉莹的教学生涯。叶嘉莹以她出色的才华,同时被三所中学聘为国文教师,深受学生的爱戴。1966年,叶嘉莹被台湾大学赴派往美国讲学,先后任美国密西根大学、哈佛大学客座教授。嘉莹教学与研究领域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叶嘉莹是当时为数不多的用英语讲授中国古典诗词的中国学者之一
4. 以叶嘉莹先生的小故事为材料的作文大全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历史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语言艺术,诗词以言志表情谊,是汉字文化的最高表现形式,也是华夏文明传承千年的艺术瑰宝。而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在闪烁的霓虹灯下,在车水马龙的道路上,难免私欲扰心,心智枯寂。那就让我们沉浸于唐诗宋词的柔美中,和潜伏在各个时代里的深邃的灵魂,剪烛西窗,把酒夜谈;和流淌在各个情景中的深刻的文字,相互交融,倾诉生平,在静美的夜色中盛开一树芳华。
而通过阅读叶嘉莹先生的《唐宋词十七讲》,让我们更好的在诗词的海洋中徜徉,探寻到蕴藏在诗词中一种古朴,本土的美感,宛如在寂静的江南小城中走过斑驳的青石板,走过弯弯的小石桥,在绵绵细雨中嗅到淡淡的芳香。
她说,我是在苦难之中成长起来的,伴随着我的苦难,给了我理想给我力量的就是中国古典诗歌。1924年,叶嘉莹出生于一个北京的书香世家,在父辈的耳濡目染之下,她对于中国古典诗词尤为热爱。17岁时她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此时的她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感发生命与人生智慧,注定此生与诗书相伴。20世纪60年代,叶嘉莹在美国哈佛大学和密歇根州立大学任客座教授,她将西方的文学论融入中国诗词教学研究之中,学贯中西,自成体系。1979年,在海外漂泊多年的叶嘉莹,毅然选择回国教书,已至花甲之年,治学仍然仔细严谨,兢兢业业,将泉泉诗意注在诗中。她说
“苦难的打击可以是一种催伤,但同时也可以是一种锻炼。”不是说要看破红尘,但有时候我们确实要看破一些纷纷扰扰,获得更大的精神的自由,代价是不得不承受一些常人难以承受的苦痛,而且在苦痛中要支持着不能够倒下去。
中华文化传统中胸怀理想的文人,在精神上往往也是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士人。既要独善其身,又要兼济天下。如果眼见着一种宝贵的文化传统日渐消亡,作为一个深知其价值和意义的人,难免会有一种难言之痛。叶嘉莹心怀这痛苦,担万任于双肩,脚踏实地地做着传承与开拓的工作。
余虽不敏,但余诚矣。
《唐宋词十七讲》是叶嘉莹多年来辗转各地讲课时的录音整理。“一般来说,我自己对于讲课本来就是没有准备讲稿的习惯。这倒还不只是因为我的疏懒的习性,而且也因为我原来抱有一种成见,以为在课堂上的即兴发挥才更能体现诗词中的生生不已的生命力,而如果先写下来再去讲,我以为未免要死于句下了。”她平生喜欢“以无生之觉悟做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心境过乐观之生活”。
下面我分别从叶嘉莹先生笔下的柳永,冯延已和苏轼,来深入探究这本书。
几曲别歌断柔肠——柳永
普通人读叶嘉莹的迦陵说诗系列——读书笔记(初盛唐诗一)
今天同大家分享的是一首不太热闹的诗,诗人徘徊在绝美的秋山秋景之中,感到孤单寂寞(也许还冷)。
初唐是中国近体诗完成的时代,叶嘉莹先生选择从隋末唐初重要诗人——王绩开始讲述。今天标题诗句的原文如下:
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树树皆秋色”,是一种油画一样的景象,进入秋日,落叶林色彩缤纷,红黄相间,美不胜收。斜阳夕照的渲染出了一种静谧、安宁的氛围。如果过着现代生活的我们,同三五好友出游,携娇妻美眷登山,看到这样的秋山秋景,自然是感到无限美好。
但是作者开头的问句,徙倚欲何依,表明他的心情不太好,至少是感到孤单,结合全诗,在这种情况下,看到秋色与落晖,作者感受到的可能更多的是落日余晖的短暂与秋色即将面临的凋零和衰败。
诗的后半部分,秋日的牧人和猎人也都有所收获,度过了充实的一天。可是诗人王绩却依然没有认识的人,只好独自“长歌”以“怀采薇”。(采薇,叶嘉莹先生认为这里主要是引用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典故。)诗人为什么要提及采薇?上一句感叹得“相顾无相识”,是牧人和猎人不仅不认识他,也不了解、不理解他的理想和情怀,所以感到带着秋天凉意的寂寥。
很好奇诗人的烦恼是什么样的。他为什么独自登山,长吁短叹呢?除了长歌采薇,他还有什么办法能排解忧愁呢?
迦陵说诗系列中,叶嘉莹先生详细介绍了诗人王绩的生平,说他是隋朝末年的一个隐士。虽然曾经做过官的,但他同陶渊明一样,是“由仕而隐”,没有很高的官职,自己评价自己是“有道于己,无功于时”,就是说自己对时代没有什么贡献。可是,叶嘉莹先生讲,中国儒家的传统,读书人是要有“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的,是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中国建国初期的识字率也才只有20%左右,古代的读书人在今天来看真的称得上是凤毛麟角一样的精英,那么,儒家教育读书人树立“治国安邦”的理想,致力于培养王佐之才是很切合古代实际的。
既然如此,今天的诗人主角,王绩,在仕途上“无功于时”就已经隐居了,他还会想起当年读书时的理想吗?
“仕隐”的问题,古已有之。柳宗元曾有名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生活在乱世,读书人如果入仕,想凭借自己的才干力挽狂澜,却在现实面前发现自己无异于以卵击石,发现官场的腐败昏暗不可收拾,那么由仕而隐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王绩生活的隋末,同陶渊明生活的南北朝一样是动荡不安的乱世。见识到了官场的败坏和堕落以后,他选择了隐居。他也具备隐居的条件,在乱世之中,家里还有祖传的“东陂馀业”可供养他生活起居的花费。可是他常常饮酒,在醉乡流连忘返,也会登高览秋色,黯然伤心。大概作为读书人的使命感和理想是他难以释怀的原因吧。
石缝中生长的野花
有多久没有拿起书本了呢?希望大家可以同我一道,在碎片化的时间里,发现诗词之美,品味古代诗人的烂漫情怀和哲思,思考一会儿,放松一下。
今天521,也是小满,“夏满芒夏暑相连”,是夏天的第二个节气。南方俗谚有“小满大满江河满”,北方在这个时候气候干燥,有气温超越南方的趋势,你家乡的天气又怎么样呢?
文末和大家分享采薇相关的几个典故。
伯夷叔齐采薇的故事:他们二人本为两兄弟,是商朝孤竹国君的儿子,曾为推让王位离家逃难,投奔西伯姬昌。后来他们认为武王伐纣的行为于德行有亏,于是隐居首阳山,誓不食周粟,采薇为食。
涉及采薇的另外两个典故。一、《诗经·召南·草虫》:“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讲的是思妇怀念征夫的情感。二、《诗经·小雅·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讲的是思归的征夫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