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的修身方面名言

时间:2022-04-17 13:15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花开花已谢 | 评论: 次 | 点击:

孔子说的修身方面名言

1.论语中的修身名句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矣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7.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关于孔子的修养方面的名言

你好

修养: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选自于:《论语.学而》

解读:我每天多次检查自己:替人谋划事情,有不尽心尽力的地方吗?同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地方吗?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还有不温习的吗?

引申为:一个人上进与否在于他会不会自我反省。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

选自于:《论语.述而》

解读:要选择好的并向其学习,是不好的就要对照,反省并改掉它。

引申为:生活中人要学会知过改过,以后也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3.孔子的名言关于明德修身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见贤思齐,见不贤则自省。吾日三省吾生。

吾道一以贯之,一就是明德了。

明德贵一,具体体现应该是“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一”也就是以平天下为己任,

明德在王道里:一人奉天下。

明德,如太阳,你的内心是和太阳一样吗?你的言行举止很阳光吗?你能照亮多远。

赵匡胤有个日出的诗:“未到海底千山黑,才至半空万国明”。

正大光明,正:端正自己;大:平天下为目标;光,积极阳光地去做;明,有上三为明德。

4.孔子说的什么成为后世儒家修身座右铭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这是孔子说的话,也是后世儒家修身养德的座右铭.“见贤思齐”是说好的榜样对自己的震撼,驱使自己努力赶上;“见不贤而内自省”是说坏的榜样对自己的“教益”,要学会吸取教训,不能跟别人堕落下去.孟子的母亲因为怕孟子受到坏邻居的影响,连搬了三次家;杜甫写诗自我夸耀“李邕求识面,王翰愿为邻”,都说明了这种“榜样"的作用~

5.结合孔子的论语,说说其在“修身”方面有哪些见解

《论语》中孔子有关道德修养方面的论述涵盖多个方面。

如在修身做人方面孔子教育他的弟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者。”意思是看见道德高尚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讲道德的人就应当自己从内心反省一下,看一看有没有跟他一样的错误。

一次一名弟子问孔子,怎样才能做一个完美的人?孔子答曰:“若藏武仲之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他又说:“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受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孔子说象藏武仲那样智慧过人,象孟公绰那样清心寡欲,象卞庄子那样勇敢无畏,象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用礼乐修养来增加文采,这样可以成为一个完美的人了。他又说,现在完美的人何必一定要这样呢?只要能够做到看见财利就考虑到道义,遇到危险就肯献出生命,长期穷困的日子也不忘记平日的诺言,这也可算是一个完美的人了。

由此看来,孔子对如何做人的见地是非常深刻和有相当高的标准的。《论语》中还多处见到孔子要求他的学生在提高道德修养方面要勇于承认错误和改正错误的论述。

一次孔子的一位学生问,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改正错误,辨别是非呢?孔子对这个问题是这样回答的:“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备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匿与?”孔子说你这个问题问得好啊!做事争先,享受在后,不是提高品德了吗?检查自己的过错,不去过分指责别人的过错,不就是改正了过错吗?他还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就是说品德不加以修养,学问不勤于研究,听到符合道义的事,不能竭力去做,自己有缺点不能勇于改正,这些都是我忧虑的啊!孔子还曾非常严厉地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就是说犯了错误不立即加以改正,这才是最大的错误!孔子一生教授过许多学生,他的教育方法主要是言传身教,在教育年轻人如何学习知识,如何孝敬长辈,如何看待财利等方面,《论语》中也有诸多的论述。

孔子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己”。这句话的意识是,有道德的人吃饭不要求足饱,居住不要求舒适,办事迅速敏捷,语言谨慎,能时常向道德高深的人学习并改正自己的缺点,这样做可以称得上好学了。

孔子还经常从典籍文献,道德实践,对人忠诚,讲究信义这几方面教导他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学生要刚强、坚毅、质朴、不言过其实。孔子在谈到如何孝敬父母方面也有他独特的见解。

他的名弟子曾问什么是孝?孔子回答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必别乎?”这意思是说,现在称作的孝,仅仅是能供养父母就行了。然而就是狗和马也都能得到人的饲养,如果没有对父母的一片孝敬之情,那赡养父母与饲养狗和马有什么区别呢?这里引深的意思能否理解为孝敬父母不仅应只是满足他们日常所需的物质需求,更应注意他们内心情感和精神上的多种需求。

孔子还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威。”一般的礼节仪式来说,其过分奢侈,不如朴素节俭;就办丧事而言,与其在仪式上大操大办,不如内心真正悲哀。

这与我们当今提倡的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是极为吻合的。在如何对待财利方面,孔子教育学生更是以身作则,在《论语》中孔子曾说:“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这里他说奢侈就显得骄纵,节俭就显得固陋,与其骄纵,宁可固陋。

他还说:“饭疏食,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意思是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臂膊当枕头枕,乐趣就在这里面了。用不符合道义的手段得到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好像天上的浮云似的。

孔子在教导青年人如何交友和追求真正的快乐方面也有精辟的见解。他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避、友善柔、友便安,损矣。”

这就是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实的人交朋友,与见闻、知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有利,与诌媚奉迎的人交朋友,与巧嘴利舌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年轻人应该追求怎样的快乐呢?孔子说:“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

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这就是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也有三种。

以把得到快乐的调节作为快乐,把赞扬别人的长处作为快乐,把多交贤良的朋友作为快乐,这是有益的。把喜欢骄纵放肆作为快乐,把喜欢纵情游荡作为快乐,把喜欢饮欲作为快乐,是有害的。

诚然,孔子毕竟先于我们这个时代二千多年,《论语》中记录的孔子的言论和思想主张许多是为维护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并且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在学习研究过程中,我们应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针对现实,为我所用的科学态度。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精华,是中华民族共存共荣的内聚力。当前,全国正在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宣传教育,这即是对传统美德的总结与认同,又是继承和发扬民族优良道德的重大举措。

做为肩负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青年一代,。

6.孔子说的名言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名言。君子通晓事理,故待人接物处世犹如在平坦大道上行走,安然而舒泰。小人心思常为物役,患得又患失,故常有戚戚之心。君子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小人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与此义同。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孔子名言。《论语》凡四见,旨同而文小异。《学而》载:“子曰:‘不患人这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为不必担心别人不知我,该担心的是我不知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名言。“罔”,迷惘。“殆”有两义:一为危殆,疑不能定。一为疲殆,精神疲怠无所得。当从前解。此句可与“温故而知新”章合参。孔子首倡学思并重,对孔门弟子有很深影响。如子夏言博学近思,《中庸》言博学慎思,都认为学思不可偏废。

敏于事而慎于言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又《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义相同。意为做事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

孔子说的修身方面名言

《礼记》十句金言,修身养性,一生至少要读一次

《礼记》十句金言,修身养性,一生至少要读一次。

一、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出自《礼记·内则》。孝顺的父母,要让他们能够心情愉悦,做事情不违背他们的意志。

二、富润屋,德润身

出自《礼记·大学》。财富可以装饰房屋,而财德可以修养自身。

《礼记》十句金言,修身养性,一生至少要读一次

三、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出自《礼记·儒行》。只求得对于国家有利,而不求得个人的荣华富贵。

四、可言也,不可行,君子弗言也;可行也,不可言,君子弗行也。

语出《礼记·缁衣》。说得出而做不到的话,君子不说;做得到却不能说的事,君子不做。谨言慎行,是孔子一以贯之的修身思想。在他看来,君子待人接物,必须言而有信,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轻易地许诺,答应别人。做得到,却不足为外人道的龌龊之事,坚决不做。

《礼记》十句金言,修身养性,一生至少要读一次

五、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出自战国子思《礼记·曲礼上》。这句话是《礼记》中十分重要的一句话,礼仪是不能够用在普通人身上,刑法也不能使用在士大夫身上。

六、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出自《礼记·学记》。通过学习之后,才能够明白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在接收到教育之后,才能够知道自己身上知识的贫瘠。

《礼记》十句金言,修身养性,一生至少要读一次

七、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

出自《礼记·曲礼》。修养自身,践行自己的言语,这边是良好的品行。品行达到了完善的境地,言行符合常理,这边是礼的本质所在。

八、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贱己。

出自《礼记·坊记》。君子会使得别人尊贵,而轻贱自己,先考虑别人,在考虑自己。

《礼记》十句金言,修身养性,一生至少要读一次

九、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

出自《礼记·曲礼》。鹦鹉能学舌,但是脱离不了飞鸟的范畴;猩猩能言语,但是脱离不了禽兽的范畴。现在作为人而不懂礼,虽然能说话,不也是禽兽的心态吗?

十、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

出自《礼记·中庸》。使得朋友信任,是有正确途径的。不孝顺父母,就不能够取得朋友的信任。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