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尔菲名言
时间:2022-04-19 02:05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金汐月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德尔菲名言
1. 关于反思的哲学名言有哪些
1、最伟大的胜利,就是战胜自己。——高尔基
2、吾日三省吾身。——孔子
3、人生最困难的事情是认识自己。———特莱斯
4、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5、认识你自己。——希腊德尔菲神庙
6、我思故我在。——笛卡尔
7、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爱因斯坦
8、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巴尔扎克
我自己也说两个自己的名句:
1、认识自己,是一个人的第二次生命。
2、人如果没有反思,就永远不会创新,不会进步。
2. 求老狐狸格言
伊索寓言作者简介
伊索,弗里吉亚人,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一个丑陋无比、智慧无穷的寓言大师。据希罗多德记载,他原是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因得罪当时的教会,被推下悬崖而死。死后德尔菲流行瘟疫,德尔菲人出钱赔偿他的生命,这笔钱被老雅德蒙的同名孙子领去。传说雅德蒙给他自由以后,他经常出入吕底亚国王克洛伊索斯的宫廷。另外还传说,庇士特拉妥统治期间,他曾到雅典访问,对雅典人讲了《请求派王的青蛙》这个寓言,劝阻他们不要用别人替换庇士特拉妥。13世纪发现的一部《伊索传》的抄本中,他被描绘得丑陋不堪,从这部传记产生了很多有关他的故事。公元前5世纪末,“伊索”这个名字已为希腊人所熟知,希腊寓言开始都归在他的名下。得墨特里奥斯(公元前345—公元前283)编辑了希腊第一部寓言集(已佚)。1世纪和2世纪,费德鲁斯和巴布里乌斯分别用拉丁文和希腊文写成两部诗体的伊索寓言。现在常见的《伊索寓言》是后人根据拜占庭僧侣普拉努得斯搜集的寓言及以后陆续发现的古希腊寓言传抄本编订的。
3. 关于文明行为习惯的名言警句
一、物质文明,与心性文明相待,而后能进步。
出自:〔中〕孙中山,《孙中山选集》
介绍: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
二、人类文明的前进都是一交一交跌出来的!没有跌交的人,哪有今日的文明!如果都照那些站在后面的拘谨小心的先生们那个样子,人类哪得有今天的文明程度!
出自:〔中〕茅盾《稳健》
介绍: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
三、文明就是指人的安乐和精神的进步。
出自:〔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第33页
介绍:福沢谕吉(ふくざわゆきち,1835年1月10日—1901年2月3日),大阪人。日本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明治时期杰出的教育家、日本著名私立大学庆应义塾大学的创立者。
四、“文明”只不过是意指人类对自然之防卫及人际关系之调整所累积而造成的结果、制度等的总和。
出自:〔奥〕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
介绍: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
五、一部文明史,如果是用智慧的眼光写出来的,那末它本身就可以成为促进文明的一种工具。
出自:〔美〕俾耳德、玛丽《美国文明之兴起》
4. 苏格拉底在申辩篇里讲述了什么
在柏拉图的《申辩篇》里,苏格拉底讲述了一个他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探寻智慧的故事:苏格拉底的一位朋友凯勒丰曾到德尔菲神庙去问神,有谁比苏格拉底更有智慧,传神谕的女祭司回答说没有。苏格拉底感到非常困惑,因为他认为自己并没有智慧,于是他就遍访了许多著名的政治家、诗人和工匠,试图发现他们比自己更有智慧。然而结果却是令人失望的,这些人不仅没有真正的智慧,还自作聪明,对自己的无知一无所知。苏格拉底因此明白了神为什么要说他是最有智慧的,因为只有他“自知其无知”。苏格拉底由此进一步推论,真正的智慧只有神才配享,而人充其量不过是爱智慧而已。“那个神谕的用意是说,人的智慧没有多少价值,或者根本没有价值。看来他说的并不真是苏格拉底,他只是用我的名字当作例子,意思大约是说:‘人们哪!像苏格拉底那样的人,发现自己的智慧真正说来毫无价值,那就是你们中间最智慧的了。’”正是受了这条神谕的启发,苏格拉底毕其一生都在坚持不懈地以一种批判的态度探寻智慧,对那些自称有智慧的人(特别是智者)进行揭露,因此得罪了不少人。当他被推到法庭上时,他依然不改初衷,公开表示:“时至今日,我仍然遵循神的意旨,到处察访我认为有智慧的人,无论他是本城公民还足外地人;每想到有人不聪明,我就试图通过指出他是不聪明的来帮助神的事业,这个事业使我无暇参与政治,也没有时间来管自己的私事。事实上,我对神的侍奉使我一贫如洗。”
与探索自然奥秘的爱奥尼亚哲学家们相反,苏格拉底认为人只应该关心自己身边的事情。因为自然界是神创造的,充满了神的特殊旨意和目的,是神的智慧的对象,是人无法认识的。如果人坚持要去认识自然,这乃是一种狂妄自大的僭越,其结果不仅不能认识自然,而且也不能认识自己。苏格拉底引用镌刻在德尔菲神庙门前的名言来号召人们:“人啊,要认识你自己。”在他看来,哲学应该研究正义、美德、勇敢、虔敬等与人生相关的问题,而不要把眼光盯在深邃玄奥的自然界。正因为如此,西塞罗才说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了人间。从某种意义上说,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与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似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要人们将注意力从自然界转向自身。但是普罗泰戈拉把人理解为一个个孤立的特殊主体,因此“人是万物的尺度”就导致了相对主义;苏格拉底则把人看作是理性的思维主体,“认识你自己”正是要求人们去发现人的共同的和普遍的本质。智者派通过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而抛弃了本质,苏格拉底则通过强调“认识你自己”而重建起本质,只不过这本质作为普遍的逻各斯(定义),主要是指精神和道德世界中的事物。所以智者派教人说话只是为了卖钱,苏格拉底与人论辩时则有一种道德使命感,认为自己是神派到雅典来的一只大牛虻,为的是刺激雅典这只行动迟缓的笨牛快步前进。
5. 关于古希腊哲学的几个时期的问题
我认为把从苏格拉底以后归为古典时期的划分比较好原因如下:
到公元前五世纪,特别是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时代,“智者”,多指专门以教授青年而获取报酬的职业教师。智者学派宣称他们能够教导人学到真理,以论辩术驳倒别人,最终在参选民主政治的投票中获得多数选票,因而智者在历史上又成为诡辩论者的同义语。最著名的是普罗泰格拉和高尔吉亚
苏格拉底的风格则完全与智者划分清了界限;
首先苏格拉底承认“自知其无知”,认为我什么都不知道,这就和智者宣称通晓一切真理形成了反差;
第二,苏格拉底反对所有人都有投票权的民主政治,他认为治国应当由专精这些方面的人来决定国家大事而非所有人决定,比如做饭就应该让厨师做而不是所有人一起做,智者学派相反,他们教授别人“智慧”的原因就是通过论辩打败其他政客,获得多数选票。
第三,智者教人获得知识,而苏格拉底的“助产术”则是让人们看到,原来我认为的理所当然的东西竟完全是错误的!从而承认其无知。
第四,在道德上有区别:智者学派崇尚将事实上错误的东西通过雄辩让人无法反驳,比如高尔吉亚的名言::“第一,无物存在;第二,如果有某物存在,人也无法认识它;第三,即便可以认识它,也无法把它告诉别人。”他的目的是获胜。苏格拉底则相反,他以追求真理为目的:苏格拉底把德尔菲神殿上的名言“人,认识你自己”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苏格拉底认为,这个世界都有它运行的方式,人的一种行为都有其内在的目的,从而达到最佳的状态,这就是善和美。因此苏格拉底不断地问,追求善和美的事物,因为追求善和美也是人的最高的目的。可以说,苏格拉底把智慧上升到了道德层面,以追求真理为最高美德,从苏格拉底起“哲学就是爱智慧”的观念才算是真正确立。
第五,从传承来看,苏格拉底的思想影响到了2000年来的所有哲学家,而智者学派的目的和思想则相相对没有那么深远的影响。苏格拉底作为与耶稣,孔子相齐名的人类思想上的导师,其思想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绝不是从前人思想继承并总结(代表人物夜里士多德)的集大成者,比智者学派高出好几个档次。
综上所述,我认为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划分在希腊古典时期,与智者学派相区别的划分比合理。
6. 指出雅典人价值观是什么,这种价值观在梭伦改革中是如何体现
材料一 古希腊著名的德尔菲神庙石碑上刻着一句名言“万事切忌极端”,成为雅典人价值观的典型代表。梭伦在执政时指出“自由不可太多,强迫也不应过份”,为缓和社会矛盾他颁布法令规定,“平民所欠的债务一律废除,沦为债务奴隶的雅典公民全部解放;他把雅典公民按土地收入多寡分为四个等级,收入最少的第四等级不能担任官职;……”。梭伦改革为雅典打上了这种“生态平衡”的烙印。
——摘编自密尔顿《希腊方式——通向西方文明的源流》
指出雅典人价值观是什么,这种价值观在梭伦改革中是如何体现
雅典人的价值观是妥协与中庸,
梭伦改革中的体现: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维护平民地位,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权力;财产等级制,打破贵族血缘垄断;
设陪审法庭,四个等级的公民都能参与司法审判过程中;定期召开公民大会,公民都参与到国家政治事务中
苏格拉底给人的启示:应该设立怎样的人生目标?
公元前399年, 苏格拉底被雅典的民主政体判处有罪,被投入大牢,等待死刑。
之所以没有立即处死,是因为在审判苏格拉底前一天,一年一度由城邦派遣的朝圣大船出发了,按照当时雅典的习惯,在这艘船回来之前不能进行死刑。
于是苏格拉底就一直被囚禁着,等待大船回来之后行刑。
在此期间,苏格拉底的朋友们积极筹划,已经计划好了让苏格拉底越狱的一切安排,并买通了看守,潜入牢房,劝苏格拉底越狱逃走。
等待自己的死亡,对多数人而言都是一种煎熬。
然而聆听着死亡倒计时的苏格拉底,却在安详地睡着。
苏格拉底的朋友克里托见状,不忍打扰,等到苏格拉底自己苏醒,才告知缘由。
然而,苏格拉底拒绝离开,选择从容赴死。
行刑时分,苏格拉底毫不犹豫地饮下毒药,甚至带有一丝欢愉。当毒性发作,他依然保持镇静,在朋友们环绕的中间安详离世。
苏格拉底即使面对死亡也依然镇静的态度令经常焦虑的现代人觉得很遥远,而他的人生目标具有更大的启发意义。
苏格拉底的人生目标
苏格拉底为什么不越狱逃跑呢?
因为这违背了他的人生原则。
苏格拉底给自己定的人生目标是“不作恶”。
越狱对于苏格拉底来说,就是作恶。
在《克里托篇》中,苏格拉底阐释了不越狱的理由。
在任何处境下,人都不应该作恶。所以没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之说,作恶是绝对意义上的可耻,也是绝对不能允许的,绝对到什么程度呢?
“即使人们受到恶待也一定不能作恶。”
这是苏格拉底的绝对原则。
因为有了这个目标,苏格拉底恪守着这个原则,远离“恶行”。
苏格拉底认为,恶行来自无知。这是古希腊伦理学的基本观点,先不提这种观点的对错以及后世的变化,只说在这种观点下,可以得出有智慧就有助于远离恶行。
所以苏格拉底一生都在追求智慧。在雅典与人们辩论,问他们关于正义以及其他美德的知识。当他得到一个答案,他就更深层次追问,去看答案是否能站得住脚。
他经常发现答案并不牢固,在更深一步探究中,更多的答案破灭,苏格拉底的追问让人们知道,他们并不像他们以为的那样有智慧。
通过这种哲学辩论,苏格拉底使自己离无知远一点,多一点智慧,就距离“作恶”更远一些。
但很多雅典人追求外在性目标,例如金钱、名声、地位,视苏格拉底为障碍,他们不喜欢被人揭露自己无知,于是把苏格拉底投入监牢,宣判了死刑。
苏格拉底说他不知道死是善的还是恶的,因为他还没死过。他认为死是一种永恒的入睡或者另一种人生,但他不知道,他也就不假装知道死是不是恶的。
因为不知道是不是恶的,所以“死亡”与他的人生目标并不冲突,苏格拉底得以从容赴死。
追求与避免
苏格拉底的人生目标是“避免型”目标,也就是说,他没有追求达到某种目的,而是要避免某种结果。
追求型的人生目标的就是要达到怎样的结果,最典型的如变有钱。
因为追求这个目标,所以设定这个目标的人与目标之间就有很大距离,而最终的目的是缩短或者抹平这段距离。
很多人只看到了实现目标之后的光耀,却忽略了从自己所处的位置到目标之间那段路程。
只有能负担那段旅途的荆棘,才能说这是自己甘愿付出一生所实现的目标。
很多时候人们羡慕的不是实现目标本身,而是实现目标带来的荣誉和快感。
而这种正面的东西,任何人都喜欢。
例如日出是壮丽的,然而看日出要经历早起、等待,以及爬山的艰辛。
人们不去看日出,并不是对日出不感兴趣,而是不想为之付出其中的辛苦。
同样,人人都享受舞台上的精彩,而“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却少有人能耐得住台下的寂寞。
人人都喜欢经营企业带来的利益,却不想承担背后的责任与焦虑。
追求人生目标就像选择结婚对象,优点人人都爱,重要的是缺点你能否接受。
苏格拉底的人生目标是“不作恶”,而他也知道为甘愿承担为此付出的代价——哪怕是死亡。
这样的人生才是坦然的。
而我们大多数人,是只愿意享受实现目标带来的快乐,而无法付出追求过程中的艰辛。
能接受一个人的缺点才是爱这个人,同样,能愿意为这个目标付出艰辛,才是真正自己所认同的目标,否则,只是成功的虚幻罢了。
内在与外在
设定外在的人生目标容易焦虑。
因为外在的目标是有标准的,既然有个标准,就有很多事情是不由自己决定的。
而自己不能决定,就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比如,对于不要穷,和富有这两种外在型追求,什么标准是富有呢?什么标准又是穷呢?
如果自己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极有可能陷入欲望的无底深渊。
这也给了很多贩卖焦虑的人机会,他们抓住你想要怎样,不想要怎样的心理,来贩卖焦虑。
如果你不买某某课,不做什么什么,就会穷,或者就不会富,反正你怕什么给你来什么。
而这种焦虑又因为网络的快速传播而扩大,例如以前,信息传播没有如此便捷,人们买股票也是去交易所查看,再后来是电话,而今一个手机软件,随时让你查看情况,随时影响你的情绪。
这也是人们面临的信息过载的问题,传播不发达的时候,人获得的信息有限,尚有时间留给自己思考,然而如今,贩卖焦虑通过传播制造“稀缺”的感觉,让你觉得只有抓住他给你的技能(课程)才能实现/远离你的目标。
同时,贩卖焦虑的人还放大了犯错的后果,因为这样,才让你无法承担犯错(不买课/产品等)的代价,因为没有机会,所以要珍惜这次机会。
而对于内向型目标的人来说,焦虑就少了很多,自己变好、不作恶,这些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既不会因为上了几节课,买了什么产品而距离目标近一点,也不会因为犯了错而永世不得翻身再无机会。
犯了错,改正就是了,从错误中分析原因,正好距离我们实现“更好的自己”“不作恶”等目标近一点。
这并不是说追求型目标不对,而是要自己给自己定义,不是以被别人定义和比较的心态来生活。
罗素说,“比较的思维是致人死命的习惯。”
富有和不穷,相对于对自己内心的要求,永远是外在的,也是会变化的,今天赚了钱觉得不穷了,看见朋友或者其他人赚了更多的钱,又会不平衡,所以才焦虑。
对自己设定内在的要求,则不会与别人比较。
把努力变成“不要变懒”,把进步变成“不要退步”,这样“避免+内在”型的目标,会让人更轻松,也更容易实现。
毕竟每天努力是很辛苦的,没有人有那么强大的神经让自己天天勤奋,然而不要变懒却是一个跟自己比能自己衡量也容易坚持下来的目标。
苏格拉底一直是一个快乐的人,因为他的目标是内向型的,没有人能阻止他,也没人能评判他。他一直勇敢而严肃地追寻着他的目标,即使死亡也无法动摇分毫。
人生终归是自己的,人也必须对自己负责,这也是德尔菲神庙上那句名言“认识你自己”的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