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真博物馆经典语录
时间:2022-11-11 03:22 | 分类: 经典句子 | 作者:老谢语文堂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练,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老谢语文堂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纯真博物馆经典语录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英国学者泰勒认为:文化意识就是人们对于文化的一种自觉的能动的认识活动。文化意识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等。
在文学阅读中应注意培养下列几种意识:
文化的挖掘意识。文学反映的是人学、是社会学,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厚的人类社会文化知识。读周作人那些以“平和冲淡”见称于世的美文,我们读到的不仅是恬淡从容、庄谐并出的风格,更重要的是了解了今人古籍、宇宙昆虫乃至故乡野菜、北京茶食的文化知识;读巴尔扎克的作品,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高老头悲苦的命运,而且体察到了当时封建贵族阶级的衰亡、资本主义社会金钱主宰一切的社会文化心态。文化的挖掘意识就是对文学作品中写作主体在特定时代的心灵状态、生命状态、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的感悟。北师大教授刘锡庆认为:“作文的本质是写作主体内在精神、独特个性的自由显现,是其生命力、创造力的文字外化。”这就需要学生阅读时不仅要读作品,还要读与作品相关的资料:作家传记、创作手迹,了解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风尚,这些与作品相关的文化知识对解读作品大有裨益。
文化的反思意识。反思是一种再思考。学生在阅读活动结束后,对自己的阅读理解、阅读感受以及阅读判断进行分析思考的一种心理需求和习惯。文学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学作品中反映的人的生存状态、生存意义、人与人交往沟通情况以及人所憧憬的理想必然与作家不同的文化取向和文化理想有关。任何时代任何民族的作品,它作为文字符号总是负载着文化意义,这些文化意义深入到文学作品的深层,成为一种“底色”,学生通过艺术文本内部反观作品文化思想、文化意义,就是寻求这个“底色”的过程。有些文学作品本身就包含了浓郁的文化反思意识:鲁迅从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反思中深入剖析了中国国民的精神弱点;老舍则通过北京市民社会这个独特的角度对中国文化进行了崭新的透视,体现了“笑中有所思”的艺术魅力。但多数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内涵是需要读者经过反思才能体悟到的。读者需要透过人物事件、故事情节本身去体察、探究它们存在的缘由,透过故事表象去思考深含其中的创作动机、创作旨向以及支撑作品存在的文化根基、文化底蕴。反思意识是使作品解读走向深入的一条途径,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分析判断能力的有效方法。
文化的对比意识。文化对比意识就是指把两部作品或一组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的思维方法。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两篇(部)以上的文章、作品放在一起研读,逐步提取内容要点,归纳表达特色,比较分析其共同性和特殊性。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还是多比较、多归纳。”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摘编自陈静《浅论培养文学作品阅读中的文化意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是人学和社会学的反映,因此,阅读文学作品能让人了解丰富的人类社会文化知识。
B.阅读文学作品,既要读原著,又要读作家传记、创作手迹,了解相关时代背景和社会风尚。
C.对文学作品的文化意义的反思,就是通过艺术文本内部反观作品的文化思想和文化意义。
D.文化对比意识是指把不同作家的作品或一组作品放在一起比较、对照和鉴别的思维方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段引用泰勒的话,指出什么是“文化意识”和“文化意识”的范围,引出下文论证。
B.第三段,先指出文学作品中包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知识,并举例加以论证,然后对文化的挖掘意识进行阐说,最后指出挖掘方法。
C.文章论证方法灵活多样,既有引用论证,也有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更有举例论证,因论证角度有别,所以并无重复累赘之感。
D.文章全文采用总分结构,主体部分从文化的挖掘意识、文化的反思意识、文化的对比意识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形成并列式结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读巴尔扎克的作品,不仅能看到高老头悲苦的命运,还能体察到当时封建贵族阶级的兴衰和资本主义社会金钱主宰一切的社会文化心态。
B.鲁迅的作品从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反思中深入剖析了中国国民的精神弱点,可见从灵魂深处唤醒国民是鲁迅小说的重要主题。
C.培养文化对比意识就是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借助于比较思维过程而进行的一种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的积极主动的阅读。
D.只要运用文化的挖掘意识、反思意识和对比意识来阅读文学作品,就能全面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诗书礼乐到钟鼎彝器,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素来为国人所津津乐道。然而一到谈及传统建筑,多数人不是一脸茫然,便是心怀遗憾。保存下来的古建筑本就不多,往往还被岁月剥去了光彩,有几分“土里土气”,相形之下,欧洲古建筑遍地开花,如风光片里古堡的坚固伟岸、教堂的华丽炫酷,让人如何与之一较高下?此言差矣。
以中西古建筑最显著的对比,即材料上的土木和砖石为例。乍看之下,木质建筑简朴,易朽,扁平,似乎很难与巍峨高耸的石头教堂一争高下。有人把这归咎于古人的技术不行,或材料短缺。但事实上,中华大地并不缺石材,古代冶金技术的世界领先,石料开采加工的器具也更先进。同时,老祖宗们并非完全不用石料修筑,譬如陵墓,在他们看来,才是该用石头堆砌的。而从秦汉陵墓的空间布局、工程结构之精妙来看,早在那个时代,我们的砖石建筑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因此,对于砖石建筑,古人“非不能也,乃不为也”。就像中国传统绘画对散点透视的情有独钟一个样,形式和质料上的偏好,其实是一种文化选择。
追根溯源,审美偏好的出发点,还取决于人与环境的相处方式。欧洲建筑多以石砌,呈竖向耸立之势,以求“飞升天国”的不朽。而中国建筑的外部形态,基本是横平舒展,寄寓着华夏先民对土地的依恋。在中国古人心中,石头冰冷坚硬,缺乏生气,太过疏离自然,至于寻常起居,则一定要置身于“生生之气”的土木之中,以求“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
中西建筑在文化体系中的“地位”也不尽相同。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载体,法国作家雨果就曾说过,“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一切艺术门类都须为建筑服务,绘画之,雕刻之,咏叹之,摹写之,以图将其打造为“高大上”的永恒纪念碑。而古老的东方中国就不这么看了:文字才是千古之承载,不朽之盛事。相比于文字上的“理想主义”,中国人在对待建筑上体现出了充分的“实用主义”态度。
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曾说过:“君子不器。”重道轻器,由是成为中国人精神上的一抹浓重的底色。在传统文化里,精神远比物质更受尊崇。国人向来不求物质之长存,即便建筑,也和世间万物一样都有新陈代谢、自然生灭。儒家倡导“卑宫室”,往往把“大兴土木”等同于“劳民伤财”,更抑制了对建筑规模的奢华追求。
纵观世界历史,宗教信仰对于建筑技术的进步、人力物力的投入都至关重要。一座哥特式大教堂的建造往往耗时百年,这样的不计人力物力的投入,只能是为神而非人服务的。中国则不然,“敬鬼神而远之”。老百姓追求的是现世的幸福,土木之事也以现世为重。连佛教传入中国后,也变得越来越世俗化:寺庙布局从以佛塔为中心渐渐演变为以殿堂为重,似乎暗示着人们更倾向于在现实营造佛国净土;中国的重楼式佛塔,在全世界更是独一无二,比之只能仰望敬畏的高塔,逐层登临更显亲近;到后来竟至“此心即佛”,已无需以建筑或其他物质的渲染来吸引信徒了。
由此观之,中国古建筑的貌不惊人其来有自,完全不必妄自菲薄。传统文化真正的精髓,不正在于精神的包容与意境的博大吗?
(节选自周飞亚《建筑的“中国脸”与“中国心”),2016年11月8日《人民日报》)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与诗书礼乐、钟鼎彝器相比,中国所有传统建筑显得黯然失色,土里土气,令人遗憾。
B.中国古建筑少用砖石而多用土木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
C.中国古人对建筑采用的是“实用主义”态度,重视建筑的实用价值而全不讲究观赏价值。
D.西方古建筑是为神服务的,故高大耸立:中国古建筑是为人服务的,故横平舒展。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中华文明说起,顺势提出“中围传统建筑就是不如西方吗”的问题,并当即予以否定。
B.文章主要从建筑材料、文化地位、宗教信仰等方面将中西古建筑进行对比,以揭示两者差异。
C.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由表及里地进行分析论证,从而大大增强了说服力。
D.文章采用总分总式结构模式,材料详实,逻辑严密,有力地论证了中国传统建筑绝对优于西方。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西方古建筑在形式和质料上的差异,看似审美偏好,实为文化选择,这完全由自然环境决定。
B.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载体;但是在中国,文字才是文化的载体,建筑只不过是物质器用。
C.中国传统文化重精神轻物质的理念,儒家“卑宫室”的观念,影响到古建筑的规模与华丽程度。
D.佛教传入中国后变得越来越世俗化,从这个事实中可见百姓追求现世幸福,建筑也以现世为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和越来越多的史前文化遗址的发现,表明在史前时代,淮河流域不仅有着灿烂的史前文明,而且有着自己独立发展的文化体系。先秦淮河流域地区既是一个文化产生、发展的重要区域,也是一个多元文化融合的重要区域,这一区域的文化发展与融合对促进中华文化的形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要确立淮河流域史前文化的独立性和历史地位,首先需要弄清楚这一区域史前文化的主源文化和其后续的继承与发展。研究表明,史前时期淮河流域的主源文化是贾湖文化。可以说,北辛—大汶口文化的主要源头即贾湖文化,而后的山东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又是继承大汶口文化发展而来,所以贾湖文化作为主源文化影响了整个淮河流域的史前文化。
文字的起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至少在新石器中期,我们的祖先已经在他们制作的陶器、石器等生活用品上通过刻画某些符号、绘制形象或抽象的图案来传达某种思想或作为某种标识。尽管这些不能算是后来我们所认可的汉字,但却是汉字的雏形,是汉字在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在淮河中游的安徽蚌埠双墩遗址发现了数量更多的刻画符号,这些具有表意、记事功能的区域性的文字符号或图案尽管不能称为成熟的汉字,更不可能是广为流传的系统文字,但却经过了一个群体在某个时期的使用,并通过文化交流的方式得以在一定范围内传播,最终成为后代汉字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淮河流域也是我国文字的一个重要起源地。
在新石器时代,多支文化在淮河上游和中游地区交汇、融合、发展。随着炎帝、黄帝族的势力进入中原地区,仰韶文化也随之进入淮河上游地区;以太昊、少昊氏为部族首领的东夷人力量得到快速发展,东夷部族在北辛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汶口—龙山文化也随着东夷部族人群的迁徙和文化的交流等原因而渐次进入淮河中游和上游地区;长江流域的屈家岭文化通过豫西南进入淮河上游地区,在豫南广泛传播,并与外来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并存。正是这多种文化因素的相互交流与融合,最终为独具特色的中原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在淮河下游地区,大汶口和良渚文化这两种邻近的文化又有着长期的交流与影响。从考古发现来看,在大汶口文化的早期阶段就与环太湖地区的崧泽文化有了一定的交流,这种交流到了良渚时期则显得更为频繁和密切。良渚文化的一些因素为大汶口—龙山文化所吸纳,又通过文化交流与人员迁徙等因素进入中原地区,为中原文化所吸收并积淀下来,从而对后来的夏商周文明产生了一定影响,如良渚玉器中的玉琮、玉璧、玉钺,陶器中的鼎、豆、壶三者的组合等,都为以后的商周礼制文化所继承,从而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一部分。
正是通过淮河流域这一特殊的过渡与交汇地带的文化融合作用,我国新石器时代主要的文化谱系如裴李岗—贾湖文化、仰韶文化—中原龙山文化、屈家岭文化等跨越长江与黄河得以完成交流与融合,从而奠定了后来中国上古文化大融合、大发展的坚实基础。
经历夏商至西周和春秋战国时代,随着楚人势力的北渐,淮河流域不仅是楚人与中原诸侯争夺的前沿,同时也是中原文化与楚文化交流、碰撞、融合的黄金地带。当吴越势力从长江流域向北发展之时,吴越文化、齐鲁文化、中原文化与楚文化都汇聚于淮河流域,从而实现了几大最具特色的区域文化的大交流与大融合。至战国中后期,随着周代众多诸侯国的相继灭亡、不同族群之间的融合,以中原族群为主体的华夏民族的概念越来越清晰,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华夏文化越来越丰富。淮河流域不仅是先秦时期我国族群演化与文化融合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更是这一时期族群与文化融合最具代表意义的重要区域之一。
(摘编自金荣权《先秦淮河文明的历史地位》)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不断深入的考古发现和越来越多的史前文化遗址表明,古代淮河流域有着灿烂的史前文明,是一个多元文化融合的重要区域。
B.如果能够弄清楚淮河流域史前文化的主源文化和其后续的继承与发展,就能够确立淮河流域史前文化的独立性和历史地位。
C.新石器中期,淮河流域的先民已经在生活用品上通过刻画符号和绘制图案来标识,可以说没有这些,就不可能有后来的汉字。
D.淮河流域是中华文化交汇融合之地,是先秦时期我国族群演化与文化融合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其最具代表意义的重要区域。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分结构方式,主体部分就淮河流域的文化起源、发展、融合的过程进行了阐述。
B.文章从考古实证人手,通过大量的实例,为作者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增强了说服力。
C.文章以安徽蚌埠双墩遗址的刻画符号为例,证明了淮河流域是我国文字的一个重要起源地。
D.文章将淮河流域的文化与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作对比,强调了淮河流域文化的重要地位。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秦时期淮河流域有着独立的文化体系,它在与外来文化交流融合中,对促进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B.淮河流域的史前先民们深受贾湖文化的影响,他们当时往往采用一些刻画符号及绘制图形来表情达意,进行一定的文化交流。
C.正是由于淮河流域上中下游地区以及相邻文化的交汇、融合、发展,奠定了中国上古文化大融合、大发展的坚实基础。
D.淮河流域是中原文化与楚文化交流、碰撞、融合的黄金地带,同时又汇聚其他诸多文化,为丰富华夏文化作出巨大贡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长久以来,某种关于“纯文学”的想象始终影响着我们对于文学的认识,让不少人有意无意地相信,文学审美可以与历史、政治、意识形态切断联系,自给自足。这一认识最为突出地表现为对形式的重视,似乎诗歌的节奏和格律、小说的视角与结构都是历史的法外之地,单纯地属于文学内部。但卢卡奇在《现代戏剧的发展》中早已指出:“文学中真正的社会因素是形式。”不难理解,文学形式同样是历史的产物,超越历史的抽象文学审美是不存在的,而仅仅在审美的层面上进行文学批评当然也就绝无可能。
事实上,如果缺乏最基本的历史感,我们甚至根本无法理解文学作品,更不要说准确地鉴赏、评判,进而将其锚定在文学经典的序列之中。以今天的审美趣味看来,刘心武的《班主任》故事或许简单了一些,笔法也稍显生硬和粗糙。如果对当时的社会状况、民众记忆与读者期待缺乏了解,则恐怕完全不能理解这样一篇小说何以会引起那么广泛的反响,并被视为新时期文学的开山之作。
当然,历史感的获得是相当困难的。并不是庸俗地了解一下作家生平、写作缘起和历史背景,就算是有了历史感。也不是无节制、无选择地占有了历史资料,就算是有了历史感。历史如此混沌和庞杂,那当中丰富的细节、复杂的关系,需要谨慎而精微的认识。这就凸显出理论的重要性。
而当我们认识到,所谓的历史感并非指那些浩如烟海的史料,更有赖于理论指导下的理解与见识,我们便触及了历史判断的问题。重要的从来不是掌握大量碎片化的历史知识,而是如何用这些碎片拼贴出一个清晰的历史轮廓,这又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历史立场。如何判断历史立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如何确定理解历史的合适位置?那其实不是由历史决定的,而是由现实决定的。我们终究是站在当下的土地上去回望历史,历史判断是以现实感为前提的。很多时候,那些颇有些硝烟味道的批评文章并非党同伐异,更不是理论空转的文字游戏,而是基于具体的现实情境,出自某种现实责任感的捍卫。在此并非要对曾经的论争的任何一方予以肯定或支持,而是想要说明,只有认识到那时文学批评的现实动因,才能更好地总结历史的经验或教训。
因此,所谓“历史”,并不只是指向过去,也不只是关于现在,更永远向未来敞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那些文学论争的参与者以现实为立足点讨论那些细致的文艺问题的时候,心中怀着一个即将展开的社会主义文艺图景。而今天我们回望过去,清理那个时代的种种创作、事件与言说,也同样不仅仅是为了当下。对于最新文学作品的评价同样如此。从今天往后再过72年,那时候的人们如何理解今天的文学,乃至于通过文学如何想象今天的世界,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文学批评如何选择、如何呈现、如何定义、如何引导。在此意义上,我们的文学批评工作,我们的每一篇评论文章,当然都负有历史的责任。
(摘编自丛治辰《文学批评的历史感、历史判断与历史责任》)
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重视形式是文学审美可以与历史、政治、意识形态切断联系这种认识的最突出表现。
B.历史感是理解文学作品的前提条件,了解作品的社会状况就能准确鉴赏、批评。
C.以具体现实情境为基础的文学批评不是文字游戏,而是对某种现实责任感的捍卫。
D.文学批评工作者肩负着历史责任,为未来的人们理解今天的文学提供理论依据。
1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引用卢卡奇的观点反驳“纯文学”的认识,又引出下文对文学批评的议论。
B.文章以刘心武的《班主任》为例,论述了历史感对于理解文学作品的重要作用。
C.作者认为历史判断取决于历史立场,而判断历史立场是否正确是由现实决定的。
D.文章从历史感、历史判断、历史责任三个方面论述文学批评的问题,层层深入。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与文学形式是历史的产物,故而在审美的层面上进行文学批评绝无可能。
B.历史是混沌而庞杂的,需要谨慎而精微地认识历史丰富的细节和复杂的关系。
C.历史感是对历史的理解与见识,获得途径是用历史知识的碎片拼贴历史轮廓。
D.历史涵盖过去、现在和未来,文学论争都是以现实为立足点,只是为了当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与西方叙事作品的定点透视不同,中国传统叙事作品往往采取流动的视角或复眼映视式的视角。
流动视角的所谓流动,就是叙事者带领读者与书中主要人物采取同一视角,实行“三体交融”:设身处地地进入叙事情境,主要人物变了,与之交融的叙事者和读者也随之改变视角。读《水浒传》的人可能有一个幻觉,你读宋江似乎变成宋江,读武松似乎变成武松,这便是视角上“三体交融”的效应。中国古代句式不时省略主语,更强化了这种效应。比如武松大闹快活林:武松一路喝过了十来处酒肆,远远看见一处林子。抢过林子背后,才见一个金刚大汉在槐下乘凉。武松自付这一定是蒋门神了。转到门前绿栏杆,才看见两把销金旗上写着“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的对联。西方小说往往离开人物,从另一视角描写环境,细及它的细枝末节、历史沿革,以便给人物活动预先构建一个场景,如《巴黎圣母院》在描绘那座伟大的建筑时,就先用了数十页篇幅。而这里的视角则几乎寸步不离地随武松的行迹眼光游动,武松看不到的东西,读者也无从看到。游动视角不仅紧随人物眼光,也投射了人物性情,这只能是武松的眼光,他豪侠中不失精细,看清环境才动手;换作李逵恐怕就板斧一挥图个痛快了。
流动视角有时也采取圆形轨迹。《水浒传》中杨志、索超大名府比武,采取由外向内聚焦的圆形视角;梁山泊军队攻陷大名府,采取由内向外辐射的圆形视角。杨、索比武本身着墨不多,却写月台上梁中书看呆了;两边众军官喝彩不迭;阵面上军士们窃议,多年征战未见这等好汉厮杀;将台上李成、闻达不住声叫“好斗”;观战的诸色人物各具身份神态。金圣叹的眉评甚妙:“一段写满教场眼晴都在两人身上,却不知作者眼晴乃在满教场人身上也。作者眼睛在满教场人身上,遂使读者眼晴不觉在两人身上。”流动视角妙处在于:看客反成被看客,着墨不多自风流。
杨志比武的描写,是在单纯中求洒脱;大名府陷落的描写,要在复杂中求专注,千头万绪由何处着手?叙事者心灵手捷,一下子捉住了梁中书遑遑然如丧家犬的身影和目光,举一纲而收拢千丝万缕。行文没有让梁中书轻易脱险,而是在他逃遍东南西北四门和三闯南门的过程中,由内往外地辐射出圆形的视角,把瞬间遍及满城的战火统一于一人的眼光之中。
视角可以分为内视角、外视角和旁视角等处在不同层面上的类型。视角的流动,可以在同一层面上采取对位的、波浪状的或者圆形的种种流动方式;也可以在不同层面上采取跳跃的或者台阶式的流动方式。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有一则二百余字的故事,使用有如昆虫复眼一般的视角,它先用外视角,写翰林院一位官员从征伊梨,突围时身死,两昼夜后复苏,疾驰归队。随之,作者和翰林院一位同事问起他的经历,采取他“自言被创时”的方式转向内视角。内视角把人物在生死边缘上迷离恍惚的意识滑动,寓于灵魂离体后的徘徊,简直是某种意识流的写法。最后作品又转到旁视角,借同事之口表达对这位官员的赞叹。复眼映视式视角的运用,使小小文本具有多重功能:情节功能、深度心理功能和口碑功能,因而这篇笔记简直成了视角及其功能的小小实验室。
(摘编自杨义《中国叙事学:逻辑起点和操作程式》)
1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体交融”指叙事者以作品主要人物的视角,带领读者跟随人物进入叙事情境。
B.西方语言没有不时省略主语的句式特点,叙事时较难将人物和场景融为一体。
C.如果流动视角采取圆形轨迹展开,叙事者和主要人物的视角有时并不一致。
D.纪昀通过内视角呈现从征伊犁的官员的意识流动,赋予了故事深度心理功能。
14.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通过对中国传统叙事作品视角的分析,证明了流动视角和复眼映视式的视角优于定点透视。
B.文章第二段以《水浒传》中“大闹快活林”为例,论证流动视角更利于人物性格的塑造。
C.文章末段以《阅微草堂笔记》中一则小故事为例,论证视角在同一层面和不同层面流动存在着差别。
D.除了举例论证,文章还使用了对比论证等方法,让专业性很强的叙事学概念变得较易理解。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视角的流动既包括从人物的内视角转为外视角、旁视角,也包括由某一人的内视角转为另一人的内视角。
B.选择由外向内聚焦的圆形叙事还是由内向外辐射的圆形叙事,与叙述的内容相关,也与叙事者希望达到的叙述效果相关。
C.相较于长篇作品,笔记小说短小精悍,在采用流动视角或复眼映视式视角叙事时,更容易实现多重的叙事功能。
D.《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一节采用流动视角,既写“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 举止言谈不俗”,又写黛玉眼中的凤姐、宝玉等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学即人学,这是我们长期服膺的观念。但一味强调人学,会使我们陷于重人轻物的境地。汉语中“人物”一词是个天才的发明,它表明人不能没有物的帮衬。实际上作家在写人时必定会写到物,甚至会通过写物来写人。因为物在某种意义上延伸了人的自我,写物常常能达到更好的写人效果。一个显而易见的理由是,人的外形大同小异,要想突出某人的识别特征,最简便的方法莫过于介绍其身边之物。贾宝玉的通灵宝玉、关羽的青龙偃月刀给读者留下的印象无比强烈,物在这种情况下已经与人紧密贴合、黏合甚至是融合,成了人物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
然而迄今为止对物的研究远远不足,这导致我们读不懂许多与物相关的叙事。一些与人关系密切之物,如服饰、饮食和住宅等,往往携带着多种复杂巧妙的意义。在此意义上,如果承认文学即“人学”,那么说文学是“物学”也没毛病。所谓文学批评中的“物转向”,就是将聚光灯对准原先处于陪衬地位的物,使其和人一道成为文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物只有作为与人有关,尤其是与需求、欲望等有关的隐喻与象征,才会在叙事中获得特别的意义,成为耐人寻味的符号。
文学是一种精神生产,为了尽可能让读者产生类似于真实生活中的“具身体验”,作者免不了要写到一个个具体的物,而物的一个特点是似乎可以按原样复制出来。土耳其小说家帕慕克不但有小说名为《纯真博物馆》,他还在伊斯坦布尔建了一座与作品同名的博物馆,馆内陈设女主人公的裙装、首饰,大量零碎物件。
帕慕克的所作所为,是文学既是“人学”也是“物学”的一个极好证明,作者当然会对自己创造的人物怀有深厚的感情,同样的深情也会倾注于作品中的物——那些在创作期间萦回于脑海的东西,在作品完成后仍然念滋在滋挥之不去,因此他们会有将其实体化的冲动。之所以纯真博物馆等建筑产生,也是因为相关作品中的物叙事太过成功,怀想不已的人们因此要让它们从“心内”来到“心外”,以达到在现实世界中与其亲密接触的目的。
纯真博物馆的存在彰显出精神生产在很多情况下是物质生产的前提。济慈用“真”来形容想象之美,说明他看到了虚构事物有朝一日可能变为现实。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希尔顿在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描绘过的香格里拉,最初给人的印象都是虚无缥缈、无迹可寻的,如今却被人们以各种方式复制到现实生活之中,以其为名的观光地和酒店不胜枚举,由此可以看到物叙事具有超出文学之外的重要意义。
张岱在《西湖梦寻》中说“梦中之西湖”胜过真实的西湖,明代文人喜欢讨论只存在于纸上的图林,此类表述归结起来就是“心中之物”胜过“心外之物”,中国哲学史上有许多人服膺这一重要观念,相近提法有“心即物”“心外无物”“心物不二”和“万物皆备于我”等。对物叙事的认识应该置于这样的文化背景之上,如此方能准确把握我们这方面的叙事传统。
比利时汉学家李克曼认为永恒之物存在于中国人的心中,他甚至还为这种态度提供了原因——之所以物要“存于人心”,是因为历史上每次改朝换代几乎都伴有对大量艺术珍品的抢掠和焚烧。李克曼所说的只是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在农业和手工业时代,建筑物使用的材料一般都不大结实,为此每隔一段时期便要重新修建。比如江南三大名楼之首滕王阁,迄今已经历了29次重修。
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比现象世界更接近真理,因为“诗所描述的事带有普遍性”。亚里士多德对“心中之物”的高度肯定,让我们看到物叙事研究的根本意义所在。
(摘编自傅修延《文学是“人学”也是“物学”》)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可文学即人学的观点,但反对只强调人学而忽视物学,因为物也是叙事的有机组成部分。
B.目前我们要加强对文学中物的研究,尤其是一些与人关系密切的物,探究其携带的多种复杂巧妙的意义。
C.文学是一种精神生产,其作品中的物只有与人有关,具有一定的隐喻与象征,才会获得特别的意义。
D.物叙事是文学作品的组成部分,它是文学作品塑造人物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仅具有文学创作上的意义。
1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文学研究中重人轻物的现象写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新颖独特。
B.文章认为比利时汉学家李克曼分析了永恒之物存在于中国人的心中的原因是不正确的。
C.文章注重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来剖析物叙事在文学中的根本意义,论据丰富而有力。
D.文章论证了“人学”“物学”的统一性,是因为两者自身存在无法剥离的紧密关系。
1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物”一词妙在将“人”与“物”组合在一起,表明两者在识别某人时具有同等作用,都应成为文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B.唯物主义认为精神依赖于物质,在文学作品中也是如此,物质生产是精神生产的前提,作品中的物往往是事先存在的。
C.人们会有将作品中成功的物叙事实体化的冲动,因为人们渴望将物从“心内”来到“心外”,以达到在现实世界与其亲密接触的目的。
D.中国哲学上有人认为“心中之物”胜过“心外之物”,亚里士多德对“心中之物”也高度肯定,这表明中西方都有相同的叙事传统。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们把批评家写小说称为“跨界”奇观,这其实包含着某种担忧——擅长“纸上谈兵”的批评家能否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其实,这种“跨界”的接受差异中隐含着一种“实践”高于“理论”的逻辑认知。
从读者的角度来说,对批评家写小说的关注,除了包含着对批评家能不能写小说、能不能写出好小说的质疑,也隐含着读者对当代文学的不满足,他们实际上是期待批评家能够写出好小说的。随着新媒体和各种艺术形式的发展,读者的审美水平和审美期待越来越高,小说是越来越难写了。评论家李云雷说:“评论家写小说,可以让评论界与创作界更好地相互理解,更好地形成良性循环,甚至有可能催生出一种独特的文体——‘批评家小说’。”他在无意中回应了读者对批评家写小说的这种期待。
从文学社会学的角度来说,文学包括生产、传播和消费三个环节。批评家写小说在文学生产上具有一定优势。批评家有开阔的文学史视野和高深的理论修养,这些为他们文学创作的高度自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作家路遥在准备写《平凡的世界》时,曾列了古今中外近百部长篇小说的阅读计划,后来完成了十之八九,其实他就是想获得或强化这种文学史视野。对批评家来说,这种视野在写作之前基本上已经获得了。当然,有些人担心批评家写小说可能会存在“掉书袋”和炫技现象。虽然钱钟书的《围城》也被有些人认为存在一定程度的“掉书袋”现象,但是这并未影响普通读者的阅读与喜爱。张柠的《三城记》也涉及了很多文学理论,但都像盐入水中一样,化入了文学形象当中,不仅没有给普通读者造成阅读障碍,反而增加了小说韵味。可见,批评家深厚的理论素养有利于批评家在写小说的时候自觉选择合适的写作方法。
从文学传播的角度来看,要坦率地承认批评家写小说在传播环节的优势。因为批评家自身对文学的鉴赏能力是得到认可的,而且他们在文学界有一定的资源,所以有利于作品的传播。不过,批评家写小说在消费环节不会有任何先天优势。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说得好:“批评家写小说没有豁免权,读者不会对他们高看一眼或者低看一眼,无论怎样,还是要回到作品本身。”从根本上来说,批评家的合法性来源于他是普通读者的代表,一旦他脱离了这种合法性,他的批评也将失去有效性。批评家的身份主要是在一个相对专业的文学圈子里为人所知,相关的文学从业者对批评家身份是比较熟悉的,但是庞大的普通读者群体很少知道他们,且没有必要知道。批评家写出来的作品最终还是要脱离批评家的身份,以普通作品的朴素形式进入普通读者的视野中接受检验。
批评家的小说能否经得住时间的检验,不是由哪一个人说了算的。批评界应该以平常心给这些作品以平常待遇,既无须违心溢美,也不能视而不见。我们要相信,那些优秀作品必将会在时间的放大器中发酵出无尽的生命力,嵌入文学史的星空。
(摘编自朱永富《批评家写小说,还是要让作品说话》)
19.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基于“实践”高于“理论”的逻辑认知,人们对批评家“跨界”写小说存在着某种担忧。
B.小说难写的原因之一在于读者的审美水平和审美期待随新媒体等的发展而提升。
C.批评家文学创作的高度自觉与其开阔的文学史视野和高深的理论修养密不可分。
D.在文学的生产、传播和消费这三个环节中,批评家的优势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
20.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读者、文学生产、文学传播和文学消费等角度对批评家写小说进行了分析论述。
B.文章第二段使用例证法,用评论家李云雷的话正面论证了批评家写小说是值得期待的。
C.文章举钱钟书的创作实例,可以说明批评家创作中的“掉书袋”未必一定影响阅读。
D.文章以“担忧”开始,以“期待”结束,提出批评界应该以平常心对待批评家创作的小说。
2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体独特的“批评家小说”有利于评论界与创作界更好地相互理解,形成良性循环。
B.大凡炫技的批评家,只要理论素养深厚,就能自觉选择合适的写作方法创作小说。
C.批评家的身份几乎不为普通读者群体所知,故其文学界的资源可以帮助其作品传播。
D.文学评论一般是专业人士看的,没有必要像普通作品一样接受普通读者的检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代中国伦理学》一书的出版是对新时代伦理需求的积极回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学研究的有益探索。
首先,该书着眼于社会主义伦理思想和伦理精神的时代表达与时代发展,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底色。在经济全球化的助推下,文化的交汇、碰撞已成常态。异质文化的频繁交往既为文化整合敞开了大门,也加剧了文化的冲突。植根于不同土壤的文化理念在全球化浪潮中正面交锋的几率急剧增加,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得不应对更深层次的共同问题。异质文化曾一废有着自己清晰的地域边界,而全球化则从根本上打破了文化的空间限制,让文化空间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这就意味着,不同文化共处同一语境的现象已成为常态。伦理冲突则是文化冲突的集中体现。面对多元文化的时代,打牢伦理价值基础,是防止不良伦理文化侵蚀的必然选择。我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这就决定了新时代的伦理建构必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当代中国伦理学》牢牢把握了社会主义道德方向,从基本原则的提炼到伦理秩序的构筑,无不彰显社会主义伦理本质。
其次,该书立足民族伦理传统,注重民族伦理文化与伦理精神的传承与弘扬。任何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历史与社会特质,这就决定了引导中华文明道德生活的理念必须源于民族自己的道德体验和智慧。外来的理论属于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可以为我们所借鉴,但并不能为解决中国伦理问题提供完备的答案。民族独有的伦理文化与伦理精神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在新时代已然散发出夺目光彩。新冠肺炎疫情就是对民族伦理道德的重大检验。我国疫情防范及时有效,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安全,这与中华民族“重义轻利”“捐躯赴国难”的家国情怀密不可分。对此,该书有着深刻的洞见,对当代中国伦理学的源流予以了细致的梳理,提出当代中国伦理学虽然需要西方伦理理论的参照,但本质上源自民族道德生活以及所积淀的民族伦理文化与伦理精神。
最后,该书直面国家与社会现实,表现出敏锐的问题意识与时代担当。学术研究必须对接国家与社会重大需求。迈向新时代的进程中,也产生了新的伦理期待、伦理问题。该书没有寓于理论的象牙塔,而是展现了解决问题的担当与勇气。该书系统建构了涵盖新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伦理体系框架,旨在为各领域的道德建设提供完备方案。网络技术的急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网络通讯、网络支付等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网络诈骗、网络信息失真等道德失范现象也严重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该书从道德原则、机制等层面对网络伦理问题予以了积极的回应。以现实问题为导向,兼顾理论与现实的结合,成为该书的显著特点,这也让该书散发出时代的生命力。
时代的进步,注定会产生新的伦理话语,这也决定了当代中国伦理学必然是开放和动态的体系。《当代中国伦理学》一书为我们打开了新的学术视野,有助于我们迎接新的道德生活。
(节选自张宵《<当代中国伦理学>展现新时代伦理学研究的中国特色》,有删改)
22.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这也决定了《当代中国伦理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
B.经济全球化从根本上打破了不同文化间原本清晰的边界,使得不同文化理念的交汇、碰撞成为常态。
C.“重义轻利”“捐躯赴国难”等家国情怀属于中华民族伦理道德,在新冠防疫中展现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D.网络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伦理问题,该书以解决问题的精神积极回应网络伦理问题。
23.下列对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分别从“凸显社会主义伦理底色”“立足民族伦理传统”“以现实问题为导向”三个方面由表及里论述了该著作的特点。
B.第二段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论及伦理冲突,再强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进行伦理建构的必要性,逻辑严密。
C.文章在评述《当代中国伦理学》的过程中,既有相关理论的阐释,也有实例进行印证,二者结合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文章除介绍《当代中国伦理学》一书的特色外,还在首尾两段分别对该书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了该书的现实意义。
2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化的交汇、碰撞已成常态,为此我们有必要打牢伦理价值基础,防止不良伦理文化对我们的侵蚀。
B.《当代中国伦理学》立足于民族伦理传统建构伦理体系,可见本土伦理理论同西方伦理理论难以相容。
C.随着时代的进步,新的伦理期待、伦理问题会产生,伦理学研究如不能与时俱进,将可能失去生命力。
D.解决当下“共享经济”中出现的一些道德失范问题,我们可以从《当代中国伦理学》中获得一些启发。
答案与解析
1.D
2.C
3.B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比阅读,寻找细微的差别。D项,“是指把不同作家的作品或一组作品”错,原文最后一段是“把两部作品或一组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的思维方法。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两篇(部)以上的文章、作品放在一起研读,逐步提取内容要点,归纳表达特色,比较分析其共同性和特殊性”,并未限定是“不同作家”,可以是不同作家的,也可以是同一作家的。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C项,“既有引用论证,也有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更有举例论证”表述不当,文章有引用论证如“英国学者泰勒认为”“北师大教授刘锡庆认为”,引用名人言论;有比喻论证把“民族的作品”比喻成“底色”;有举例论证,第三、四段列举大量作家作品的阅读体验进行举例论证;但没有运用对比论证。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做此类题时,第一步,把握题干信息要点;第二步,逐个选项到点,概括分析,判断正误。A项,“还能体察到当时封建贵族阶级的兴衰”错,原文第三段是“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高老头悲苦的命运,而且体察到了当时封建贵族阶级的衰亡”,是“衰亡”而不是“兴衰”;C项,“去伪存真、去粗存精”于文无据,原文最后一段只说“文化对比意识就是指把两部作品或一组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的思维方法。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两篇(部)以上的文章、作品放在一起研读,逐步提取内容要点,归纳表达特色,比较分析其共同性和特殊性”,并无“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的表述。D项,“只要……就能”表述绝对,原文“在文学阅读中应注意培养下列几种意识”,但并非有了这几种意识就能全面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故选B。
4.B
5.D
6.A
【解析】
4.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比阅读,寻找细微的差别。A项,“中国所有传统建筑显得黯然失色,土里土气,令人遗憾”错误,原文第一段是说“保存下来的古建筑本就不多,往往还被岁月剥去了光彩,有几分‘土里土气’”,是保存下来且“被岁月剥去了光彩”的古建筑,而非“所有传统建筑”。C项,“重视建筑的实用价值而全不讲究观赏价值”表述不当,尽管文中第五六段提到“中国人在对待建筑上体现出了充分的‘实用主义’态度”“儒家倡导“卑宫室”,往往把‘大兴土木’等同于‘劳民伤财’,更抑制了对建筑规模的奢华追求”,但历史上华丽的宫室、园林都很具有观赏价值,说“全不讲究观赏价值”于文无据且不符合事实。D项,“西方古建筑是为神服务的,故高大耸立:中国古建筑是为人服务的,故横平舒展”强加因果,原文并未有此因果关系论述,且原文第七段“宗教信仰对于建筑技术的进步、人力物力的投入都至关重要。一座哥特式大教堂的建造往往耗时百年,这样的不计人力物力的投入,只能是为神而非人服务的。中国则不然,‘敬鬼神而远之’。老百姓追求的是现世的幸福,土木之事也以现世为重。连佛教传入中国后,也变得越来越世俗化”可见,所谓“为神服务”是指宗教建筑而言,并非所有的西方古建筑。故选B。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D项,“有力地论证了中国传统建筑绝对优于西方”错误,最后一段说“中国古建筑的貌不惊人其来有自,完全不必妄自菲薄”,是说不必过于看轻自己,中国传统建筑并非不如西方,两者各有特色,而非“中国传统建筑绝对优于西方”。故选D。
6.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做此类题时,第一步,把握题干信息要点;第二步,逐个选项到点,概括分析,判断正误。
A项,“这完全由自然环境决定”错误,原文“形式和质料上的偏好,其实是一种文化选择”“审美偏好的出发点,还取决于人与环境的相处方式……中国建筑的外部形态,基本是横平舒展,寄寓着华夏先民对土地的依恋……一定要置身于‘生生之气’的土木之中,以求‘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可见,并非由自然环境决定,而是由文化、理念决定。故选A。
7.A
8.D
9.C
【解析】
7.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B项,“如果……就”表述太过绝对,原文第二段说“要确立淮河流域史前文化的独立性和历史地位,首先需要弄清楚这一区域史前文化的主源文化和其后续的继承与发展”,可见“弄清楚淮河流域史前文化的主源文化和其后续的继承与发展”只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C项,“就不可能有后来的汉字”表述绝对化或曲解文意,原文第三段只说“这些具有表意、记事功能的区域性的文字符号或图案尽管不能称为成熟的汉字,更不可能是广为流传的系统文字,但却经过了一个群体在某个时期的使用,并通过文化交流的方式得以在一定范围内传播,最终成为后代汉字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淮河流域也是我国文字的一个重要起源地”,它成为汉字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代表没有它就不会产生汉字,它只是其中一个起源。D项,“也是其最具代表意义的重要区域”表述不当,原文最后一段是“最重要区域之一”,选项拔高了它的重要性。故选A。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D项,“文章将淮河流域的文化与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作对比”错误,文中主要阐述了淮河流域文化的起源发展和与其他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并没有将淮河流域文化跟其他文化作对比。故选D。
9.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做此类题时,第一步,把握题干信息要点;第二步,诸葛选项到点,概括分析,判断正误。C项,表述不完整,不仅是“淮河流域上中下游地区以及相邻文化的交汇、融合、发展”,根据原文第六段,还有“跨越长江与黄河得以完成交流与融合”。故选C。
10.B
11.C
12.B
【解析】
10.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历史感是……前提条件,了解作品的社会状况就能准确鉴赏、批评”错。原文第二段信息是“事实上,如果缺乏最基本的历史感,我们甚至根本无法理解文学作品,更不要说准确地鉴赏、评判,进而将其锚定在文学经典的序列之中”,可见选项表述绝对,文中只是一种假设,并不能由此得出“前提条件”“就能”的说法,只是在强调历史感对于理解文学作品和鉴赏批评的重要性。故选B。
11.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能力。
C.“作者认为历史判断取决于历史立场”错,原文第四段信息是“而当我们认识到,所谓的历史感并非指那些浩如烟海的史料,更有赖于理论指导下的理解与见识,我们便触及了历史判断的问题。重要的从来不是掌握大量碎片化的历史知识,而是如何用这些碎片拼贴出一个清晰的历史轮廓,这又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历史立场”,可见选项表述绝对,应该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历史立场。故选C。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A.“故而在审美的层面上进行文学批评绝无可能”错,原文开头段信息是“不难理解,文学形式同样是历史的产物,超越历史的抽象文学审美是不存在的,而仅仅在审美的层面上进行文学批评当然也就绝无可能”,可见选项表述绝对,应该是仅仅局限于审美层面进行文学批评绝无可能。C.“历史感是对历史的理解与见识”错,原文第三段开头信息是“而当我们认识到,所谓的历史感并非指那些浩如烟海的史料,更有赖于理论指导下的理解与见识,我们便触及了历史判断的问题”,可见历史感并非对历史的理解与见识,而是有赖于,也就是需要或者依靠它。D.“文学论争都是以现实为立足点,只是为了当下”错,原文结尾信息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那些文学论争的参与者以现实为立足点讨论那些细致的文艺问题的时候,心中怀着一个即将展开的社会主义文艺图景。而今天我们回望过去,清理那个时代的种种创作、事件与言说,也同样不仅仅是为了当下。对于最新文学作品的评价同样如此”,可见选项绝对,曲解文意,应该是不仅为了当下。故选B。
13.B
14.D
15.C
【解析】
1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西方语言没有不时省略主语的句式特点”于文无据。文中只说“中国古代句式不时省略主语,更强化了这种效应”,至于西方语言有没有这一特点及其作用文中并未提及。故选B。
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证明了流动视角和复眼映视式的视角优于定点透视”于文无据。文章重在论述中国传统叙事作品的流动视角和复眼映视式视角的特点和效果,虽然也有和西方定点透视视角的比较,但并没有阐明孰优孰劣。B.“流动视角更利于人物性格的塑造”错误。由原文:“中国古代句式不时省略主语,更强化了这种效应。比如武松大闹快活林:……”可知,作者举“大闹快活林”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中国古代句式不时省略主语,更强化了这种效应”这一观点。C.“论证视角在同一层面和不同层面流动存在着差别”错误。根据文中“复眼映视式视角的运用,使小小文本具有多重功能:……”可知作者举《阅微草堂笔记》中的小故事是为了论证复眼映视式视角的多重功能。故选D。
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笔记小说“更容易实现多重的叙事功能”于文无据。原文与笔记小说有关的论述在最后一段:“复眼映视式视角的运用,使小小文本具有多重功能:情节功能、深度心理功能和口碑功能,因而这篇笔记简直成了视角及其功能的小小实验室。”这段论述主要谈复眼映视式视角的多重功能和纪昀的这篇笔记小说的独特之处,没有将其与长篇作品进行比较。故选C。
16.D
17.B
18.C
【解析】
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
D.“仅具有文学创作上的意义”错误。由原文“物叙事具有超出文学之外的重要意义”可知,物叙事不仅具有文学创作上的意义。故选D。
1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李克曼分析了永恒之物存在于中国人的心中的原因是不正确的”错误。由原文“李克曼所说的只是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在农业和手工业时代,建筑物使用的材料一般都不大结实,为此每隔一段时期便要重新修建”可知,选项分析不够全面,以偏概全。故选B。
18.本题考查学生梳理文章内容、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两者在识别某人时具有同等作用”错误。由原文“汉语中‘人物’一词是个天才的发明,它表明人不能没有物的帮衬”可知,“人”和“物”在识别某人时作用是不同的。B.“物质生产是精神生产的前提,作品中的物往往是事先存在的”错误。由原文“纯真博物馆的存在彰显出精神生产在很多情况下是物质生产的前提”可知,精神生产是物质生产的前提。D.“都有相同的叙事传统”错误。文章重点强调的是我们的观点和传统,并没有对西方的观点和传统进行阐释,所以“都有相同的叙事传统”于文无据。故选C。
19.D
20.B
21.D
【解析】
1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D.“批评家的优势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错,根据原文第三段“批评家写小说在文学生产上具有一定优势”,第四段“要坦率地承认批评家写小说在传播环节的优势”“批评家写小说在消费环节不会有任何先天优势”可知,批评家在文学的生产、传播和消费这三个环节并非都具有优势,且文中并没有对批评家的优势进行对比。故选D。
2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B.“文章第二段使用例证法”错误。应是引证法。故选B。
21.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A.“文体独特的‘批评家小说’……”错误。原文的表述是“评论家写小说,可以让评论界与创作界更好地相互理解,更好地形成良性循环,甚至有可能催生出一种独特的文体——‘批评家小说’”,选项逻辑混乱。B.“只要……就能……”表述绝对化,原文第三段说“批评家深厚的理论素养有利于批评家在写小说的时候自觉选择合适的写作方法”,可知“深厚的理论素养”不是充要条件。C.“批评家的身份几乎不为普通读者群体所知,故其文学界的资源可以帮助其作品传播”错误。原文的表述是“相关的文学从业者对批评家身份是比较熟悉的,但是庞大的普通读者群体很少知道他们,且没有必要知道。批评家写出来的作品最终还是要脱离批评家的身份,以普通作品的朴素形式进入普通读者的视野中接受检验”,作者认为批评家写小说要脱离批评家的身份,以普通作品的朴素形式进入普通读者的视野中接受检验。“故其文学界的资源可以帮助其作品传播”无中生有,且强加因果。故选D。
22.B
23.A
24.B
【解析】
2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B.“经济全球化从根本上打破了不同文化间原本清晰的边界”错误,“边界”缺少限定,从原文来看应为“地域边界”。故选B。
2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的能力。A.“由表及里论述了该著作的特点”错误,文章并非“由表及里”进行论述。三个分论点是并列结构,不是递进结构。故选A。
2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观点态度的能力。
B.“可见本土伦理理论同西方伦理理论难以相容”推断有误。原文说“外来的理论属于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可以为我们所借鉴,但并不能为解决中国伦理问题提供完备的答案”,可见,外来理论可以成为本图理论的借鉴。故选B。
纯真博物馆经典语录2
在世界范围内来说,诺贝尔文学奖对任何一个作家都是莫大的殊荣,无数作家对它“心向往之”。一百多年来,一百多位杰出的作家获此殊荣,今天我们不能品读他们的全文,但通过他们的短小精悍的文摘,依然可以窥测他们的内心世界。
石黑一雄
石黑一雄(1954——),日裔英国小说家。获2017年诺贝尔奖。
代表作品:《远山淡影》、《浮世画家》、《长日将尽》、《被掩埋的巨人》。
诺贝尔授奖词:石黑一雄的小说富有激情的力量,在我们与世界连为一体的幻觉下,他展现了一道深渊。
【经典语录】
我认为人的一生总会有某个时刻,需要坚守自己的决定。一个说“这就是我,这就是我的选择”的时候。
——《无可慰藉》
回忆模糊不清,就给自我欺骗提供了机会。
——《远山淡影》
莫言
莫言,中国小说家,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品:《蛙》、《红高粱家族》、《檀香刑》、《丰乳肥臀》。
诺贝尔授奖词: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经典语录】
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檀香刑》
所谓爱情,其实就是一场大病。我的病就要好了。
——《蛙》
海明威
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美国作家、记者,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
代表作品:《老人与海》、《乞力马扎罗的雪》、《永别了,武器》。
诺贝尔授奖词: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其近著《老人与海》之中;同时也因为他对当代文体风格之影响。
【经典语录】
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永别了,武器》
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一个人必须是这世界上最坚固的岛屿,然后才能成为大陆的一部分。
——《丧钟为谁而鸣》
君特·格拉斯
君特·格拉斯(1927.10.16——2015.04.13),德国作家。获得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品:《铁皮鼓》、《猫和鼠》。
诺贝尔授奖词:其嬉戏之中蕴含悲剧色彩的寓言描摹出了人类淡忘的历史面目。
【经典语录】
回忆就像剥洋葱,每剥掉一层都会露出一些早已忘却的事情。层层剥落间,泪湿衣襟。
——《剥洋葱》
他们以爱我来自娱,想通过我来珍视、尊重和认识自己。
——《铁皮鼓》
多丽丝·莱辛
多丽丝·莱辛(1919年10月22日-2013年11月17日),笔名简·萨默斯,英国女作家,代表作有《金色笔记》等,被誉为继伍尔芙之后最伟大的女性作家,获得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品:《金色笔记》,《暴力的孩子们》。
诺贝尔授奖词:她用怀疑、热情、构想的力量来审视一个分裂的文明,其作品如同一部女性经验的史诗。
【经典语录】
当你自己选择了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之后,又是何必去在乎别人以与众不同的眼光来看你。
——多丽丝·莱辛
关键不是人们如何改变:他们自己不会改变;你变了是因为有些关口不闯不行,闯过之后便发觉自己变了。
——《天黑前的夏天》
加西亚·马尔克斯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年3月6日-2014年4月17日),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代表作品:《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
诺贝尔授奖词:由于其长篇小说以结构丰富的想象世界,其中糅混着魔幻于现实,反映出一整个大陆的生命矛盾。
【经典语录】
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复存在,就连那最坚韧而又狂乱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现实。
——《百年孤独》
我去旅行,是因为我决定了要去,并不是因为对风景的兴趣。
——《霍乱时期的爱情》
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文学界“泰斗级”人物,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1968年以《雪国》、《古都》、《千只鹤》三部代表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品:《伊豆的舞女》、《雪国》、《古都》、《千只鹤》。
诺贝尔授奖词:由于他高超的叙事性作品以非凡的敏锐表现了日本人精神特质。
【经典语录】
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如果一朵花很美,那么有时我会不由自主的地想到:“要活下去!”
——《花未眠》
你连指尖都泛出好看的颜色。
——《雪国》
罗曼·罗兰
罗曼·罗兰(1866年1月29日-1944年12月30日),1866年生于法国克拉姆西,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代表作品:《名人传》、《约翰·克利斯朵夫》。
诺贝尔授奖词: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
【经典语录】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巨人三传》
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他的际遇。如果你喜欢保持你的性格,那么,你就无权拒绝你的际遇。
——《约翰·克利斯朵夫》
奥尔罕·帕慕克
费利特·奥尔罕·帕慕克:土耳其当代最著名的小说家,2006年,帕慕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品:《我的名字叫红》、《雪》、《伊斯坦布尔》。
诺贝尔授奖词:在追求他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
【经典语录】
有时候我们一个星期又一个星期,一年又一年地抱着幻想,以为想的很有逻辑,直到有一天看见某样东西,一张脸,一件衣服,一个快乐的人,然后徒然明白了,我们的梦想永远不可能实现。
——《我的名字叫红》
其实我希望你对我说谎,因为人只为了非常害怕失去的一样东西才说谎。
——《纯真博物馆》
纯真博物馆经典语录3
澎湃新闻记者 徐明徽
38:45
视频加载中...
视频由世纪文景提供(38:45)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静止居家的生活日复一日,不少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也暂时关闭。但在这特殊的时刻,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受世纪文景之邀,为中国读者录制了一期特别的视频节目,邀请大家云游伊斯坦布尔的纯真博物馆。就让我们跟着帕慕克走进他的异想世界吧。
纯真博物馆于2012年开馆,是帕慕克专门为了《纯真博物馆》一书而建造的实体版博物馆,在这里你可以找到书中的一切。
纯真博物馆外观
《纯真博物馆》是帕慕克2006年获得诺奖后随即出版的长篇小说,故事设定于1975年的春天,30岁的伊斯坦布尔富家公子凯末尔与名媛茜贝尔订婚在先,却意外遇到出身贫寒的远房表妹芙颂。两人炽热的爱恋过后,凯末尔最终与茜贝尔解除了婚约,却发现芙颂早已离他而去。凯末尔追随着少女的影子和幽灵,深入另一个伊斯坦布尔,他收集着爱人触碰过的一切:盐瓶、小狗摆设、顶针、笔、发卡、烟灰缸、耳坠、纸牌、钥匙、扇子、香水瓶、手帕、胸针……,以及4213个烟头,将它们珍藏进自己的“纯真博物馆”。
帕慕克说:“在写小说《纯真博物馆》时,我想着博物馆;在建造博物馆时,我想着小说。这个博物馆并不是小说获得好评后我的一时起意,小说的诞生也并非源自博物馆的成功。”
帕慕克在纯真博物馆
2022年,纯真博物馆已落成十年,读者或游客感觉这里如何?游客喜欢这里吗?博物馆是小说的视觉化呈现吗?先有小说还是先有博物馆的创意呢?这是帕慕克先生的一件当代艺术作品吗?这些疑问,在世纪文景最新发布的“与奥尔罕·帕慕克云游纯真博物馆”短片中,他亲自告诉了我们答案。
帕慕克是一位热忱的博物馆爱好者,没人能阻挡他走入世界上任何一个博物馆的脚步。作品中的主人公凯末尔为了想办法收藏心上人的各种物件,去参观了4000座博物馆,他搜集信息,与博物馆里的各式各样的人交流,帕慕克也坦言,他也像凯末尔一样,去各式各样的博物馆,他热爱博物馆,无法解释地愿意待在博物馆里。
在纯真博物馆开馆后,帕慕克又出版了《纯真物件》一书,这本书可以当作“纯真博物馆”的藏品目录,也是按小说家个人意愿进行博物馆的选址、设计、布展等工作,实现这座博物馆的过程手册,其间帕慕克阐明:在写作小说《纯真博物馆》时,他也在为修建一座真正的纯真博物馆做准备。《纯真物件》是帕慕克为现实中这座无与伦比的博物馆创作的一份藏品目录,它以《纯真博物馆》的情节为纲,按照与小说章节相对应的展盒顺序介绍了博物馆里琳琅满目的物品、伊斯坦布尔的城市景观以及城市的风情和传统。整部作品图文并茂,从日常生活的惊鸿一瞥到整座城市的全貌。
《纯真博物馆》
作为纯真博物馆的构思者、设计者、维护者,帕慕克认为,这座博物馆不仅是小说场景的艺术再现,更有作为博物馆自身的神秘特质。它包含他的创造力、想象力,证实文学与物品、艺术博物馆结合的方式是可行的,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未来博物馆的发展趋势和价值取向:更多地表达人性。
帕慕克认为,博物馆和小说拥有相似的动机:它们都是出于保存对象、记忆和事物的愿望而存在的。在文学中,大型的英雄史诗曾占据主导地位,但从19世纪开始,小说的重点开始从英雄、国家和历史转向小人物的日常生活。他在《纯真物件》中写下了《一份谦逊的博物馆宣言》,相信未来的博物馆也会像小说一样,由宏大叙事转向更小、更个人、更亲密的个体叙事。
在此次发布的短片中,帕慕克再次阐明:“你进入博物馆时,会发现小说的第一章出现在第一个展盒中,小说的第二章出现在第二个展盒中,但博物馆的叙事有自己的逻辑,纯真博物馆并不是对小说的图解,小说也不是对博物馆的解释。它们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但它们有不同的逻辑。博物馆不会讲太多故事,小说也没有解释物件。它们之间有联系,但各自也有它神秘的一面。它们相得益彰。最终,博物馆不会帮助你深入理解这部小说。你看到的只是角色所处的视觉世界。”
《纯真物件》
在云游中,帕慕克还谈到了筹建博物馆的过程、藏品和展柜布局、博物馆哲学等等,他不仅让观众和读者们云游到远方的博物馆和城市,也以温柔和耐心,为大家带来了艺术的抚慰。
帕慕克还像在《天真的与感伤的小说家》一书中呼吁人们去阅读小说一样,再一次对观众们喊话:“请带你的孩子去博物馆,也许他们会觉得无聊,但最终那可能会让他们成为博物馆爱好者。”
世纪文景副总经理、“云游纯真博物馆”项目统筹人王玲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我是最初的《纯真博物馆》小说编辑,世纪文景也是帕慕克先生中文简体作品的出版方,出版了作者的几乎全部作品,缘分深厚。2019年我参加了一个在伊斯坦布尔的出版项目,其间拜访了帕慕克先生,同时也去了纯真博物馆,实地探访的感觉非常特别,读过小说自然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但即便没有看过小说,纯粹去参观这样一个独立博物馆,体验也非常好,不应该错过。最近大家居家隔离,我和纯真博物馆的负责人Idil女士商讨了云游的可能性,她非常干脆地答应——yes,let’s do this,之后就是细节安排,怎么做,帕慕克先生也给予了充分响应。”
王玲还介绍,帕慕克的最新作品《瘟疫之夜》正在编辑过程中,该书去年3月在土耳其面市,目前其西语、德语、法语版均已上市。
责任编辑:梁佳 图片编辑:沈轲
校对:丁晓
相关文章:
- 上一篇:孤独无助的经典语录
- 下一篇:社会是现实的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