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致女儿书经典语录

时间:2022-11-11 08:32 | 分类: 经典句子 | 作者:卿月月 | 评论: 次 | 点击:

王朔:致女儿书,大胆诉说自己的缺点,让孩子不患皮肤饥渴症,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卿月月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王朔致女儿书经典语录1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物。做了妈妈后,才发现育儿是个历史大难题,我能做的是,不断的学习和积累,让孩子知道妈妈怎样的,给孩子树立榜样。




最近不知道怎么啦,在写文章的时候总是没有头绪,没有灵感,总把时间花费在刷视频,不知不觉中荒废了一天又一天,一种罪恶感浮上心头,让我自行惭愧,毕竟当初还大言不惭的跟爱人说,一定会在育儿领域深耕下去。

然而,最近这段时间状态迷茫导致断更了。直到昨晚,爱人的一句话,让我感觉像个做错事的小孩子,我努力地掩饰说辞,却被他一句一句地戳开问题的所在点。

我们坐在沙发上,倾听他对我的鼓励和写作的方向,最大的感受就是:“人不能永远地输出,而是在不断的学习之后思考一番,站在育儿方向,你才会用方式方法帮大家指导。”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当你写作没有头绪时,有个人在旁边说一下,就会茅塞顿开,一下子就 敞亮了。

今天,我从书架上拿了一本王朔的《致女儿书》,看了60页,读到耐人寻味的句子或者段落,我都用标注笔画出,细品两遍。

从这本书中,让我知道一个父亲对女儿的爱是这般柔情,表露细腻,更让我大为赞叹的是,王朔揭开自己童年的经历,不良的情绪,以及利益等方面,他是怎么过来的,所缺失的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好让孩子知道利弊。

原生家庭成长环境

王朔自小在军队大院生活,他说很长时间都不知道人是爸爸妈妈生的,以为是国家生的,有个工厂,专门生小孩,生下来放在保育院一起养着。

王朔的父亲是国防大学的教员,待人极为严厉,年少的王朔没少挨父亲的打。他说印象里最深的一次挨打是父亲打他打到筋疲力尽,抽完一支支烟,缓过来继续打。

而母亲,则“要一个孩子永远正确,就是她的爱。”

原生家庭关怀的缺失,以及年少时留下的创伤,让王朔内心留下的伤疤久久不能愈合。

所以王朔在经历过这一段之后,他希望她的女儿将来不会有这般遭遇,所以他更加爱护和用心对待女儿。

2019年,有一部动画片很火,《哪吒之魔童降世》。里面有个很让人心疼的角色,这个人就是敖丙。

敖丙的父亲为了让龙族重见天日,就将龙族所有的期望压在儿子敖丙身上。他让敖丙拜申公豹为师,自小苦练功夫,为的就是将来有一天可以除去哪吒,名扬四海。

甚至在敖丙去杀哪吒的时候,老龙王将身上的最硬的两块龙鳞,连同龙族其他龙的龙鳞,合力打造成了一副无坚不摧的万龙鳞甲,为敖丙出战助力。却不知这鳞甲却像枷锁一样,重重地压在敖丙的身上。

敖丙原本是一颗拯救苍生的灵珠,却不得不违背自己的心愿,做出活埋陈塘关这等违背心愿的事来。

敖丙开心吗?当然不,即便最后他成为万人景仰的大英雄,怕也难以治愈心中的痛。

这让我想起了蒋方舟说的一番话:

“很多人原生家庭有问题,本质是因为权利结构。因为在你小的时候,家长是一个比你更强大更有权威,你必须去服从的这么一个存在。”

害怕皮肤饥渴症

王朔回忆说道:“小时候对爷爷的第一印象就是怕。”

因为爷爷是搞情报出身的,在他眼皮底下做什么事他都一清二楚,每次听到爷爷喊,都觉得头皮发麻。

印象最深的是,爷爷吼过别人家的孩子。

王朔最羡慕的邻居家,因为邻居家的父母对小孩之间很是友好,很是欢迎其他小朋友去家里玩耍,不会喊小孩回家时,那般歇息底里带着恶气,而是那般的自然和温柔,很是照顾孩子的心灵。


相对于王朔的家来说,他们家不太欢迎小朋友来家里玩,其少数能够来家里玩的小孩,一看到爷爷奶奶的面孔,都会吓得跑回家,因为有时候爷爷会训别人家的孩子,看见孩子淘气还动手打别人家的孩子。

则对父亲的的感觉就是紧张而忧心,因为父亲一早晨就离开家门,对他的印象是非常的模糊,隐约记得是一个个子不高的阴郁暴躁的黑胖子,跟家里照片上那个头发梳得接近一丝不苟尽管是黑白摄影也显得白净的小伙子毫无共同之处,每天下班他回来,在都穿着军装的人群中这第一面,总像是突然冒出的一张脸,每次都吓我一跳,陌生大过熟悉。

由此可以看出王朔当时缺乏关爱,父母每天早上忙于工作,晚上回来还可能加班加点,对身体触摸的频率骤然下降,亲人之间的亲昵和爱护缺乏,让他有些冷漠,慢慢有“皮肤饥渴症”。

所以王朔从小喜欢抱着女儿亲得一脸口水?他怕女儿得皮肤饥渴症,得这病长大了的表现是冷漠和害羞,怕和别人亲密接触,一挨着皮肤就不自然,尴尬,寒毛倒竖,心里喜欢的人亲一口,拉一下手,也脸红。

我也终于明白了我老公为什么喜欢亲女儿的另一种意义了,自从女儿出生后,老公一下班回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对着女儿一顿亲,我有时候笑着说:“怎么感觉像有头猪在吃东西。”直到看完王朔的这一段话,我才深知父亲对女儿的爱很特别的方式。

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和缺点,都会把优点放大,从而把缺点遮挡住。

然而,在致女儿书中,王朔把自己的缺点一览无余地告知自己的女儿,告知女儿他有很多嗜好都是活活练出来的,譬如喝酒,譬如抽烟,不喜欢,也没需求,只是为了跟上大家,抽烟抽醉的感觉比喝酒难受一万倍,天旋地转乘天旋地转,永远除不尽的也吐不出来的恶心。

可见身上的很多习气本来不属于我,就本质说,他是个纯洁的人,如果有条件,他会往理想走。


每个人都存在缺点,人无完人,王朔诉说自己的缺点时,很真实。他不怕女儿嫌弃他的诸多不良缺点,他很坦诚的说道,不去隐瞒,如实告知这些缺点是怎么来的,目的想告诉女儿,每个人都会有缺点,大胆的承认,哪些缺点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给女儿引以为戒。

其实往往父母在子女面前展示真实的一面,子女反而会更加尊重。

王朔致女儿书经典语录2

微信公众号:中外名著语录全集(yuluquanji)每天了解一本书或一位名人~

【作者:王朔(中国)】

《致女儿书》是王朔对女儿关于自己家庭、血缘、历史和个人情感的真实叙述。它原本是一个相当私密的文本,是当遗书写的,准备要有个万一可以给女儿一个交代。他要告诉女儿咱们家是什么来历,你的爸爸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内心深沉的歉疚和痛苦……在书中他细致地告诉女儿什么是正确的世界观,拳拳的为父之情漫洇纸上。

在书里,王朔和女儿交流的尺度相当宽泛,包括他在家庭伦理关系中的困扰、他在自己创作中的种种思考和苦苦探索,以及实际上以己为例,坦率地告示女儿真实的男人什么样。这种非常平等的视孩子为独立个体的父女关系在现代社会也还是仅见的。

【经典语录】

1、我不记得爱过自己的父母。小的时候是怕他们,大一点开始烦他们,再后来是针尖对麦芒,见面就吵;再后来是瞧不上他们,躲着他们,一方面觉得对他们有责任,应该对他们好一点,但就是做不出来、装都装不出来;再后来,一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

2、你必须内心丰富,才能摆脱这些表面的相似。煲汤比写诗重要,自己的手艺比男人重要,头发和胸和屁股比脸蛋重要,内心强大到混蛋比什么都重要。

3、经验告诉我,大部分人不配我用诚实的态度对待。诚实大多数时候不会使事情更简单,反而导致尴尬和不必要的浮想联翩。一般会被指为缺心眼儿,同时助长一种极为不良的心态:自大。

4、我觉得中国人的家庭关系不太正常,孩子承担这么多的义务,父母拼命来要求孩子,说什么赢在起跑线上我特别讨厌这种说法,把孩子训练成一个赚钱机器,这就叫成功,表面是为孩子好,其实是想自己将来有个靠山,无情剥夺孩子童年的快乐。这是一种颠倒,颠倒的人性,这不是爱孩子,所以就会出现那样奇怪的逻辑,就是我为你好我可以打你,我爱你我打你。

5、我越来越觉得我和这个社会有隔阂,有点愤世嫉俗,有这心态应该离人远一点,不要妨碍那些活得正好的人。从别人的生活中退出来。既平静又焦虑,平静在自己的本来面目中,焦虑在于按捺不住表态的冲动。

6、人这一生,是我们精神分裂时的一个浮想。人生的意义止于人生,有不做梦的,没有梦不醒的。

7、诚实大多数时候不会使事情更简单,反而导致尴尬和不必要的浮想联翩。

8、做人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所有说法和实情之间都存在着巨大的空隙,好像一生都在和这个东西挣扎,分辨力越强这空隙越深不见底,最后似乎只好把这空虚视为答案和真相。

9、我曾经以为日子是过不完的,未来是完全不一样的。现在,我就呆在我自己的未来,我没有发现自己有什么真正的变化,我的梦想还像小时候一样遥远,唯一不同的是我已经不打算实现它了。

10、你说你爱我,其实我很清楚你骨子里是脏心眼,是叫我将来在你老了失去劳动能力后保障你——你不肯学习意味着你将来不打算为我的衰老负责任。你看这么多父母都快——已经——把孩子打死了。我靠,您这不是爱,爱是不能交换的,无条件付出,不要回报,想都不想,起这念已是罪恶了,付出中已经达成次级回报——快乐奖赏了;跟牺牲肉体放弃清白遗臭万年享受痛苦那种境界又怎么聊呢——听都没听说过吧?我国人群的基本价值观是混乱的,混沌不明的,越老越不懂事。

11、家要有孩子,有晚饭。四十五年,一万五千顿晚饭,我和你吃过有两千顿?

12、什么也瞧不见还站在那瞧,仰着脖子,瞪着白内障,这叫信仰。

13、穷途末路的人才对过去眷恋不已。

14、有趣的人头脑都是开放的,听什么都不大惊小怪。

15、聪明人有一个特点,就是善于把无价值的事做得有声有色,在玻璃鱼缸里游泳,也有乘风破浪的气魄。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外名著语录全集(yuluquanji)欣赏更多书籍书摘、语录。

王朔致女儿书经典语录3

接上篇:《和我们的女儿谈话》中值得我们不时把玩的经典语录(一)

  1. 咱们都是自恋的人,自恋和自我厌恶相交织。刚了解自己一点的时候自恋,很了解自己之后自我厌恶,或者用那个词:沮丧。(从王朔的早期作品,比如说《空中小姐》、《浮出海面》等作品,王朔早期是有一些自恋的倾向。)
  2. 我不痛恨读者,也不畏惧读者,只是痛恨你这种说法,这种把写作后果和写作本身混为一谈的说法。不是每一种写作都是为读者,发表和出版才是要读者,要传播。你凭什么认为这个世界发生的每一次思想活动都意在传播?多少惊世骇俗的思想是在千千万万沉默的大脑里。谁也别吹牛皮,以为人们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影响你,盯着您腰包里那几个小钱儿。我是没那么伟大,但不代表所有人都像我一样爱名。你不要挑拨作者和读者的关系,不要读者就是藐视读者?所以说不能和外行讨论这些问题。我是就写作说写作,最纯粹的写作就是不发表,这才真实——可能真实。一想到读者,花样儿就上来了,不老实就上来了。花言巧语一辈子,老实一次不可以吗?(我们很喜欢的作家三毛后期就是为自己写作,虽然她知道美国人喜欢读什么样的文字,什么样的内容,但是,她就是要写自己想写的东西,而不是为了迎合谁。至于作品是否卖的出去,那不在她考虑的范畴之内。
  3. 普遍的看法就正确吗?你以后不要在我跟前讲普遍的看法,就讲你自己的看法。我才不要听普遍的、流行的、人民的意见。我是在跟你交流,只要知道你的想法。如果你的想法和大众一致,或者你干脆没有自己的想法,只会借用流行观点,你也别不好意思。(有多少人是把大众的想法当自己的想法,或者是将自己扔进大众的河流中,觉得自己的就是大众的?)
  4. 年轻时觉得一切都可以抛下。现在觉得一切都舍不得。宋诗说死去元知万事空,我是看我熟悉的世界一样样被人搬走,认识的人一个个离去,活着眼前就空了。
  5. 不是,是贪,耍小聪明,侥幸心理。以为别人都是弱智,当时大部人也确实是弱智,但忘了还有时间,时间在一旁候着,到一定时候就变成一面镜子,把自己原形找出来。这才是我一生干过的最丢脸又捡不回这张脸的事。
  6. 你放一屁,而且是一蔫屁,第一屁一般都很小声不一定齁臭但是也不香,大家还是听到了,有人闻了闻说这是一臭儿。你的马上反应是看周围,周围都是小人,一双双小人们忠诚的眼睛。他们一齐摇头说他们没闻到,他们说刚才是有一动静,但那不是一屁是一牛逼,叫你自信一点——你说你信谁的?(对周围人的赞赏、表扬和不遗余力的吹捧,我们是否有一定的免疫力。“我知道我没那么好,但是也没那么差”,也许是更自信、更积极、也更值得践行的姿态和态度。
  7. 好到不说实话了,好到一块膨胀了,不是小人,也在起小人的作用——你可以传出去——你以为只有给你使坏的那才叫小人?小人小人,小于你的人。凡是推崇他人,心甘情愿把一个人供到自己头上,发自内心认为这个人伟大、高明,自己永远赶不上,并且也瞧不出这世界还有谁能赶上,那份推崇已经深入心脏,变成爱慕、依恋,提起来眼中竟要含泪,身子骨也自动往回缩,变成依偎,寸寸柔弱,仿佛正被一个博大的怀抱搂着马上就要晕的样子。都是崇拜者——我指的小人。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