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万四千问经典语录

时间:2022-11-11 23:42 | 分类: 经典句子 | 作者:语文梦工厂 | 评论: 次 | 点击:

142句哲理语录集锦:善心,点亮心灯;善行,使心灯长明,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语文梦工厂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八万四千问经典语录1

  1. 知识影响能力,方法增进智慧,修养陶冶品格。
  2. 修养,功于内而形于外, 能做到表里如一和言行一致,为真境界。
  3. 修养,要知羞而学,知错而改,知耻而进。
  4. 人格魅力是毕生修养的结果。
  5. 所以,少年有志,中年有成,老年有为, 都可以成为人生的美谈和佳话。
  6. 修德要身体力行,养性要心无杂念。
  7. 修性莫过一个“度”字,养生莫过一个“节”字。
  8. 修养,男人更看重的是品德,女人更注重的是品位。
  9. 爱无所求,被爱无所累,便是真正的自在和幸福。
  10. 自爱是一己之爱,博爱是众生之爱。
  11. 不弃自爱,弘扬博爱,才是真爱,才有大爱。
  12. 大慈源于大善,大善源于大爱,大爱源于大德。
  13. 大爱无痕, 因为谁也量不出它的长度, 测不出它的深度,看不出它的宽度。
  14. 大爱无边,故凡是可以丈量的爱,都是狭隘的; 大恩不谢,故凡是希望回报的恩,都是自私的。
  15. 一颗平常心,永远不会生出皱纹。
  16. 心无所碍,故能安身立命; 境无所染,故能安居乐业。
  17. 心中不掺私念,度身可消灾祸; 心中不生邪念,度日可避是非。
  18. 能启迪我们心灵的,一定使你仰慕; 能悦服我们心灵的,一定使你尊敬; 能震撼我们心灵的,一定使你感奋。
  19. 无论教化,还是感化, 最终的效果当是心灵和灵魂的净化。
  20. 一颗爱心,便是一缕春风,一片阳光; 一颗善心,便是一生快乐,一世美好。
  21. 浮躁使人心神不宁, 烦躁使人心神不定, 狂躁使人心神不安。
  22. 心如止水,水中常有明月; 心如云天,云开就见苍穹; 心如明镜,镜里笑生莲花。
  23. 心生烦恼,要想办法忘掉,忘不掉就再想办法甩掉; 心生忧虑,要想办法甩掉,甩不掉就再想办法扔掉。
  24. 养生必先养心,修身必先修行,做事必先做人。
  25. 养心五要: 心情,需要经营; 心态,需要调剂; 心境,需要营造; 心灵,需要滋养; 心性,需要修缮。
  26. 难舍而舍,心情不会快乐; 为舍而舍,心态难以平和。
  27. 一切顺其自然,一切随遇而安,乃修养心性之至境。
  28. 心静则思不浊,思清则梦不浊。
  29. 心无奢求,心无贪念,心无妄想, 心智方可扩展和放大。
  30. 情由心生,境由心造,意由心养…… 故,心为本,心是源,心即镜。
  31. 心境沉迷,所以难有顿见; 心境澄明,所以时有顿悟。
  32. 心无所虑,心无所忌,心无所羁, 方可自在、自然、自为。
  33. 心气要高,姿态要低,低成就高; 心胸要宽,心态要平,平自然宽。
  34. 静是一种心灵感觉,静中自有妙趣; 淡是一种心灵味觉,淡里自见佳境。
  35. 守不住宁静,守不住平和, 也就守不住快乐,守不住幸福。
  36. 面对云舒云卷,心境要平; 面对花开花落,心神要定; 面对峰高峰险,心态要稳。
  37. 心定,则心志自在;志在,则志业自成。
  38. 耐心说明爱心,耐力考验心力,耐性验证心性。
  39. 每个人的心都是一道门, 有的人敞开着,有的人半开着,有的人却只有一道缝, 这便是人的心胸。
  40. 朋友失掉一个还可以再交十个, 而自我却只有一个,千万不可失去。
  41. 我行我素,有的人是由于没心没肺,这是性格所致; 有的人是因为不卑不亢,这是品格所为。
  42. 律己,不搬弄是非; 待人,不颠倒是非; 遇事,不混淆是非。
  43. 善待别人,就要学会宽容; 善待自己,就要学会从容。
  44. 了解别人首先了解自己, 相信别人不如相信自己, 战胜别人必须战胜自己—— 只有自己才是自己命运的主宰。
  45. 观雪澄洁,望水澄净,赏月澄明, 心则无时不宁,随处不静。
  46. 无视自己的错误是无知, 粉饰自己的错误是伪装, 掩盖自己的错误却需要处心积虑。
  47. 当别人相信你的时候,你要不怕怀疑自己; 当别人不信任你的时候,你要学会坚信自己。
  48. 当你对的时候,可能遭到别人的指责; 当你错的时候,要首先学会自责。
  49. 自察自省,方可自视自由; 自洁自清,方可自观自在。
  50. 对奉承自己和蔑视自己的人都不要放在心上, 而且忘得越快越好。
  51. 看轻自己,才会自觉地看重他人; 看淡自己,才会清醒地看好他人。
  52. 待人要有平等心, 对己要持平常心。
  53. 多数人的毛病: 批评别人容易,自我批评不易; 批评别人很认真,自我批评不较真。
  54. 能舍弃本来属于自己的, 能放弃可能属于自己的, 能丢弃本来不属于自己的, 还有什么诱惑不可战胜!
  55. 人们常常只注意自己眼中和心中的对方, 而忽略了对方眼中和心中的自己。
  56. 完善自己,才能摆脱卑俗; 挑战自己,才能摆脱平庸; 开拓自己,才能有广阔的视野; 超越自己,才能有高远的境界。
  57. 宽恕他人,就是宽慰自己; 尊崇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58. 既然我们改变不了别人的脾气, 那就学会调整好自己的心情。
  59. 人要聪明,但不要滑头; 人要老实,但不要窝囊。
  60. 明白人偶尔装糊涂,糊涂人常常装明白。
  61. 人有缺点并不可怕, 而企图掩饰缺点的心理却是更大的缺陷。
  62. 太虚荣的人,常常活在自欺之中, 它的代价又常常是被骗。
  63. 一个人,如果太在乎自己,就会遗忘了别人; 如果太在乎别人,又会迷失了自己。
  64. 既不要让你的尊严伤害了别人的自尊, 也不要使你的自尊屈从于别人的尊严。
  65. 自卑的人喜欢与智能比自己低下的人结交, 并从中得到自慰; 自信的人喜欢与智能比自己优秀的人结交, 并借此增进自强。
  66. 太善良的人有时柔弱, 过聪明的人有时胆怯。
  67. 善良的人,往往可以逢凶化吉; 智慧的人,常常可以化险为夷。
  68. 自负的人有药难救, 自贱的人无药可救。
  69. 待人,要一视同仁; 对人,要一如既往; 做人,要表里如一。
  70. 自信的人从来不轻易从别人嘴里寻找答案。
  71. 人最愚蠢的时候, 是其自作聪明、自以为是、 自鸣得意和自命不凡的时候。
  72. 人的可悲有时在于自己变得可悲之前曾经那么可敬。
  73. 成熟使人练达,成熟也使人世故; 成熟使人缜密,成熟也使人犹豫。
  74. 一只眼不要钱眼里看人, 两只眼不要门缝中瞧人, 三只眼切不可目中无人。
  75. 不谙世事,人会显得有点呆; 太过世故,人又会变得有些俗。
  76. 勇于自我批评的人,受人尊敬; 敢于自我批判的人,令人崇敬。
  77. 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走近伟大,但许多人可以成为高尚。
  78. 大度的人,不计较得失; 宽容的人,不看重毁誉; 自信的人,不苛求是非。
  79. 人的本能是爱自己, 人的本性是不伤害他人。
  80. 痛苦时的心境如何,快乐时的心情怎样, 既可以验证一个人的品格,更可以检验一个人的修养。
  81. 有自知之明的人, 很少自寻烦恼和无端抱怨。
  82. 人,谁能以乐人之乐为乐,谁便可忘一己之忧; 谁能以利人之利为利,谁即可舍一己之得。
  83. 知道“该做什么”的是明白人, 知道“能做什么”的是聪明人, 知道“不该不能做什么”的是高明人。
  84. 做个好人和更好地做人当然有关, 但这是不同的两回事。
  85. 做人,要学会说“不”,但是不能只会说“不”。
  86. 真禅,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87. 只要心净、气静,只要心诚、气沉,就是禅定。
  88. 禅是自然,禅是自在,禅是自悟,禅是自定, 哪怕只有一丝一毫的刻意,也难得真禅。
  89. 常读禅语,常怀禅思,常用禅心, 便常有禅悟。
  90. 用佛性待人,自己即佛; 用佛性悟人,人兼可佛。
  91. 有就是有,无就是无,这是常理; 有即是无,无即是有,这是禅宗。
  92. 心佛则佛,心魔则魔。
  93. 是佛是魔,一步之界; 孰佛孰魔,一念之间。
  94. 佛性,人性,只要结缘就能以性养性; 你心,我心,只要施善,便可心心相印。
  95. 法门八万四千种,恐怕一生也修不完。
  96. 所以,只有一门心思、一门深入,才会悟得正果。
  97. 大家自嘲,小家自誉; 真佛不语,假佛自诩。
  98. 仙洞非洞,佛门无门,禅境至境。
  99. 佛性,最讲一个“善”字; 禅境,最讲一个“淡”字。
  100. 大德不求虚名,大志不图近利, 大勇不邀头功,大智不施小计。
  101. 点火者自明,近火者自暖,玩火者自焚。
  102. 淡泊似春江暖水,淡泊如夏夜清风, 淡泊像秋日闲云,淡泊若冬雪白梅。
  103. 水中无月,捞月起于妄想; 镜中无花,拈花缘于贪念。
  104. 古语云,流言止于智者。
  105. 所以,流言杀人,被杀者愚; 流言伤人,被伤者蠢; 流言烦人,被烦者笨。
  106. 俗话说,深水不响;古语云,海纳百川。
  107. 所以做人一是心态要平,二是姿态要低。
  108. 儒家主张“三省”, 佛家躬行“面壁”, 基督则劝人“忏悔”…… 修身,有时可以殊途同归。
  109. 无福造福,造福积福,积福布福, 福则广大无边。
  110. 一泓清水,可洗手,亦可濯足; 一面明镜,可照脸,亦可鉴心。
  111. 欲壑,使人的灵魂越陷越深; 贪婪,使人的手臂越伸越长。
  112. 懊悔, 第一次是可贵的, 第二次就会贬值, 第三次便一文不值了。
  113. 自负使偏见变得固执, 权力使偏见变得疯狂。
  114. 利欲, 引导了少数人,却误导了大多数人。
  115. 奢侈成了主人,节俭就永远被拒之门外。
  116. “自嘲”,只有与“嘲讽”针锋相对时, 它才是一种修养。
  117. 济世,有时需要助人以物,有时更需要救人以心。
  118. 烦恼多了,有时不得不深刻反思: 苦恼久了,有时不得不深刻自省。
  119. 自负是由于低估了别人, 自卑是由于轻看了自己。
  120. 错误可以改正, 却不能改写。
  121. 宽容, 既感化了别人,又完善了自己。
  122. 贫,不一定是钱的奴隶; 贪,一定是钱的俘虏。
  123. 害羞,使人缩手缩脚; 害怕,使人畏首畏尾。
  124. 厄运,更多的是考验人的意志; 幸运,更多的是考验人的智慧。
  125. 恶性,能认贼做父; 善心,可化敌为友。
  126. 慎言,不是沉默寡言; 缄默,却要守口如瓶。
  127. 苦恼,有时不是因为我们拥有的太少, 而是想得到的太多。
  128. 贪,使一切人与智慧远离; 欲,使一切人与美德远离。
  129. 智者,不乏容忍之智; 志者,当有坚忍之志。
  130. 贪者敛财,智者慎言,圣者戒行。
  131. 纯洁可爱,贞洁高贵,圣洁美丽。
  132. 欲望只有用理智做缰绳, 才不会放纵,甚至发疯。
  133. 善心,点亮心灯;善行,使心灯长明。
  134. 人,所以高尚,就是因为不仅有善心,更有善行。
  135. 弱者,等待机会; 志者,把握机会; 慧者,创造机会; 只有伟人,才会改变机会。
  136. 一念觉,即福;一念错,即祸。
  137. 祸与福,常在一念之间。
  138. 承认错误,只是一种诚实; 改正错误,才是一种勇敢。
  139. 报答是美德,报复是恶行,报应是宿命。
  140. 自信者讨厌恭维,自尊者蔑视恭维。
  141. 喜欢恭维的,起码是虚伪; 喜欢被恭维的,一定是虚荣。
  142. 聪明过人无可非议,忌讳的是聪明过头。

八万四千问经典语录2

炎夏时节,骄阳似火,身处喧嚣繁忙的社会,不免心浮气躁,思绪难宁,何处觅清凉?不如在诗词里参禅悟道,体味清净,安心自在!

悟禅

唐-元稹


百年都几日,何事苦嚣然。

晚岁倦为学,闲心易到禅。

病宜多宴坐,贫似少攀缘。

自笑无名字,因名自在天。

读禅经

唐-白居易


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余却有余。

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

空花岂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

摄动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

或谓光嗤景仁谈禅而自谈又因用前韵为景仁解禅

宋-司马光


贱子悟已久,景仁迷自今。

良因拯溺急,是致涉波深。

到岸何须筏,挥锄不见金。

浮云任来往,明月在天心。

卜算子-只管要参禅

宋-沈瀛

只管要参禅,又被禅萦绕。

好笑西来老秃奴,赚了人多少。


你待更瞒咱,咱也今知晓。

只这喃喃说底人,又被傍人笑。

送僧应参禅

宋-沈辽


古寺穷居岁月移,东冈西崦不相知。

从来但识群羊谶,不道亦逢狮子儿。

潇水荤膻从此隔,雪山消息更何疑。

明年我过湘西去,问讯山前我为谁。

参禅图

元-揭傒斯


两山从两禅,异代各谈玄。

绝壁浮春树,空山响夜泉。

共遗行住想,俱断去来缘。

此日开图画,焚香亦爽然。

赠九华山几谷上人

清-了禅


上人高卧处,不与众山齐。

庭树啼归鸟,岩花献野麛。

泉从檐际落,月到榻前低。

妙悟禅那意,青云自有梯。

听禅

清-胤禛


幽斋人迹少,禅翼响疏林。

大火方流序,微凉早托音。

乍听分远近,欲觅隐高深。

旦夕轩亭外,清机伴我吟。

禅悦

清-张问陶


蒲团清坐道心长,消受莲花自在香。

八万四千门路别,谁知方寸即西方。

门庭清妙即禅关,枉费黄金去买山。

只要心光如满月,在家还比出家闲。

八万四千问经典语录3

【味同嚼腊】

《楞严经》卷八:“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同嚼腊。”谓修行人清心寡欲,淡于世味。后世以此比喻寡淡无味,了无情趣。如《儒林外史》:“但世人一见了功名,便舍着性命去求他,及到手之后,味同嚼蜡。”

【空中楼阁】

出于《百喻经三重楼喻》:谓昔有富翁,欲造三重楼。木匠依吩咐,开始在地面上砌砖。富翁惊问何故?木匠答道:“作三重楼呀!”富翁急忙说:“我不要下面二重,只要最上一层!”木匠不胜惊异,说明不造下二重就不能造最上一层的道理。但是,富翁还是执迷不悟,引来了众人的嘲笑。佛教用这个比喻说明修行者应筑好根基,循序渐进的道理。今多用以比喻虚幻的东西或空想。

【现身说法】

佛菩萨均有法身、报身和化身。化身是法身的妙用,能够自在变现,度化众生。化身能够根据众生的机缘,随时随地应现于世,所谓“千百亿化身”。佛菩萨出于大悲心,不住于涅槃寂静中,出生入死,方便宣教,普渡众生,称为“现身说法”。释迦佛昔在兜率天为菩萨时,“于十方界,现身说法”(见《五灯会元》卷一)。观世音菩萨自称:“我与彼(众生)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楞严经》卷六)所现之身,包括人、天、龙、鬼乃至禽、鸟,花、树;所说之法,多至“八万四千法门”。后来,人们用自已的亲身经历和行为去劝说别人,也叫做“现身说法”。

【皆大欢喜】

原为佛经结束语中的习惯用语。如《维摩诘经· 嘱累品》:“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又如《法华经· 普贤菩萨发品》:“一切大会,皆大欢喜,受持佛语,作礼而云。”谓参加法会的大众听佛讲经说法后,都感到身心愉悦,无比欣喜。后泛指大家都很高兴。

【挂羊头卖狗肉】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曾说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头于门而卖马肉于内(市)也。”但形成现代流行的这则(挂羊头,卖狗肉)谚语,则是佛教禅宗。《五灯会元· 卫州元丰院清满禅师》说:“有般名利之徒为人天师,悬羊头,卖狗肉,坏后进初机,灭先圣洪范。你等诸人,闻恁么事,岂不寒心?”后来用“挂羊头,卖狗肉”比喻用好的名义做招牌来兜售低劣的货色。

【顺水推舟】

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顺应某种形势而说话、办事。原为禅语,见《续灯录》卷七:“到这里唤著顺水放船。”又如金·万松老人《从容录》:“本要以毒攻毒,长庆只解顺水推船。”“顺水推舟”在禅宗那里比喻随顺众生的机缘,开示说法。

【看风使帆】

原为禅语,意为随缘,对机。语本《五灯会元》卷十六:“看风使帆,正是随波逐浪。截断众流,未免依前渗漏。”这是法云法秀禅师上堂开示的法语。法秀属禅宗云门宗门下。该宗祖师文偃有“云门三句”,名噪丛林,即“函盖乾坤句,截断众流句,随波逐浪句”。“看风使帆”是解释“随波逐浪句”的。后变为“随风倒舵”、“看风转舵”、“见风转舵”等,比喻顺着势头行事,多含贬义。

【前因后果】

因是能生,果为所生;有因则必有果,有果则必有因。这就是佛教讲的因果关系。同时,佛教又说因果必通于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三世”。如《因果经》说: “欲知过去因者,见其现在果;欲知未来果者,见其现在因。”《涅槃经·陈如品》说:“善恶之报,如影取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此生空过,后悔无追。”这就是说善因必有善果,恶因必有恶报,有原因必有结果。后来以“前因后果”指事情的整个过程。

【借花献佛】

佛说法时,诸天散花。佛国净土也有昼夜雨花的祥瑞。释迦佛涅槃时,大众持香花、宝幢等供养。以献花、焚香礼敬佛等三宝,称为“香花供养”,是佛门习见的仪规。“借花献佛”典出《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释迦佛过去世为善慧仙人,闻普光佛出世,欲觅名花供养。遇一位青衣,密持七支莲花而过,莲花感善慧之诚,踊出瓶外,青衣大惊。善慧“为欲成就一切种智,度脱无量众生”,愿以五百钱购取五支莲花。青衣见其诚心,即以五花相赠,愿结生死之缘,又“请寄二花以献佛前,使我生死不失此愿”。善慧旋至普光佛所,“即散五茎,皆住空中,化成台;后散二茎,亦止空中,夹佛两边”。普光佛悬记善慧当来作佛,号释迦牟尼。后因以“借花献佛”比喻借别人之物去做人情。

【家贼难防】

本为禅语,见《五灯会元·梁山缘观禅师》:“问:家贼难防时如何?师曰:识得不为冤。”按佛教以色、声、香等“六尘”为“外六贼”,以眼、耳、鼻等“六根”为“内六贼”。家贼即指内六贼而言,谓六根的贪欲。如《杂阿含经》卷四三谓:“内有六贼,随逐伺汝,得便当杀,汝当防护…… 六内贼者,譬六爱欲。”六根以其内在的贪欲,追逐声色等尘染,劫掠人本性中的善法,故称“家贼难防”。后因以指家庭内部的小偷或内奸最难防范。

【森罗万象】

即纷然罗列在眼前的一切事物,指天地万物。如鲁迅《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在宇宙的森罗万象中,我的胃痛当然不过是小事,或者简直不算事。”森罗万象一词出于三国时译出的《法句经》:“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 这两句经偈怎么理解呢?

原来,森罗万象是“色”,即一切物质现象,而物质现象是刹那生灭、虚幻不实的。马祖道一禅师指出:“森罗万象,一法之所印。凡所见色,皆是见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五灯会元》卷三)所谓“一法”,即指能现森罗万象的“一心”而言。佛教主张“三界唯心”,反对“心外取法”。 “森罗万象”也作“万象森罗”。

【聚沙成塔】

把细沙聚成宝塔,也作“积沙成塔”。语出佛典。《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这段偈子的意思是:甚至于小孩子做游戏,也能聚沙为佛塔。象这样的各种与佛结下善缘的人都已注定将成就佛果。后比喻积少成多,常与“积腋成裘”合用。例:要懂得聚沙成塔、积腋成裘的道理,注意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滴油。

【醒醐灌顶】

“醒醐”是从牛乳中反复提炼而得到的甘美食品。印度人不但视为“世间第一上味”,而且认为它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佛教常用“醒醐”比喻“无上法味”(最高教义)、“大涅Pan”、“佛性”等。至于“灌顶”,原来是古印度新王登基时的仪式:取四海之水装在宝瓶中,流注新王之顶,象征新王已享有“四海”的统治权力。

密宗沿用此法,在僧人升任阿She黎(规范师)时,“以甘露水而灌佛子之顶,令佛种永不断故。”(见《大日经疏》卷十五)后来,诗文中多以“醒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佛性,除却疑虑,从而心地清凉。如唐.白居易《嗟落发》诗:“有如醒醐灌,坐受清凉乐。”又如《西游记》第三十一回:“那沙僧一闻孙悟空三个字,便好似醒醐灌顶,甘露滋心。”

【镜花水月】

亦作“水月镜花”。《大日经》等佛经载有十喻:幻、阳炎、梦、影(谓镜中之形像)、乾达婆城(海市蜃楼)、响、水月(水中所现之月影)、浮浪、虚空花(病眼昏花,于空中所见的种种花状幻象)、旋火轮。密宗以此十喻观想此世界虚幻不实,而离贪染执著。故此中“镜”乃指镜像,“花”指虚空花。《景德传灯录》卷十四:“三界六道,唯自心现,水月镜像,岂有生灭?”后来人们多解作镜中花,水中月,用来比喻诗文中空灵的境界。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

【鹦鹉学舌】

《景德传灯录.药山惟俨和尚》:“有行者问:‘有人问佛答佛,问法答法,唤作一字法门,不知是否?’师曰:‘如鹦鹉学人语话,自语不得,由无智慧故。 ’”禅宗强调直指人心的“顿悟”,反对在语言文字上拾人余唾。“鹦鹉学舌”,即使学得维妙维肖,也无补于事。后因以“鹦鹉学舌”比喻人云亦云,没有自已的见解。

【一报还一报】

中国古代原有“报应”之说,谓上天能够降福罚祸。如《荀子·宥坐》说:“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这种观点本于“天人感应”的理论。道教亦有“受天报施”(《太平经》)之说。然而,“报应”之说盛行民间,当在汉末佛教传入以后。佛教把“报应”建立在“三世因果”的基础上,与中国传统的 “报应”说不同。

佛教认为:各人所受的报应都是自因自果、自作自受的,既非天降,亦非神罚。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这种因果报应贯通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民间根据佛教的说法,而有“一报还一报”之说,如《古今小说·月明和尚度柳翠》:“只因柳翠宣教不行阴骘,折了女儿,此乃一报还一报。”意为做了怎样的事,就有怎样的报应。

【一刹那】

时间极短暂,谓之“一刹那”“刹那”,梵语ksana,“时极短者,谓刹那也”(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一刹那”短到什么程度呢?据《仁王护国经》卷上的说法是:“九十刹那为一念,一念中一刹那,经九百生灭。”佛家用“刹那”这一概念表达世间一切事物生灭变化的连续性和迅速性,谓之 “刹那无常”。如《景德传灯录·僧那禅师》:“无一尘许间隔,末尝有一刹那顷断续之相。”

【十恶不赦】

“十恶”是十种当招致地狱、饿鬼和畜生这“三恶道”苦报的恶业,故又称“十恶业道”。“十恶”的具体内容,如《未曾有经》说:“起罪之由,起身、口、意。身业不善:杀、盗、邪淫;口业不善:妄言、两舌、恶口、绮语;意业不善:嫉妒、嗔恚、憍慢、邪见。是为十恶,受恶罪报。”行“十恶”而程度严重的,据说要受大苦报。

如《南史·高逸传论》指出:“今则十恶,坠及五无间地狱,刀树剑山,焦汤猛火。”与“十恶”相反的,称为“十善”,是修行人努力的目标,所谓“行十恶者,受于恶报;行十善者,受于善报”(南朝·梁武帝《断酒肉文》)。

我国古代刑法中出现“十恶”的名称,始见于《隋书·刑法志》,晚于佛教。刑法“十恶”包括谋反、谋大逆、谋叛、谋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等十条重罪,不在论赦之列,如《明史·刑法志》:“十恶及故犯者不赦。”因此,俗有“十恶不赦”之说,谓罪大恶极,不可原宥。

【三头六臂】

佛经上所说的天神和阿修罗(意译非天,貌丑好斗,有福无德)往往有种种异相。如大自在天神,其形像是“八臂三目骑白牛”(见《大智度论》卷二)。天神那吒,其形像是“三头六臂擎天地”(《景德传灯录》卷十三)。阿修罗的形象是:“体貌粗鄙,每怀嗔毒,稄层可畏,拥耸惊人,并出三头,重安八臂,跨山蹋海,把日擎云”(《法苑珠林》卷九)。后来,人们就用“三头六臂”来形容神通广大,本领非凡。

【习气】

犹言习惯,系长期养成的难以改变的行为、语言和意向。如宋·苏轼《再和潜师》诗:“东坡习气除未尽,时复长篇书小草。”陆游《抄书诗》:“书生习气重,见书喜欲狂。”“习气”多含贬义。如谓“官僚习气”、“流氓习气”等。“习气”一词出于梵语Vasana, 谓现行的烦恼历久而形成的种种积习,包括“名言习气”、“我执习气”等。

正如唐·窥基《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所说:“言习气者,心现行气分重习所成。”习气相续到成熟时,能招生死果报。法相宗认为:断除了烦恼的“种子”,伏除了烦恼的“现行”之后,还存在烦恼的“习气”。“习气”在烦恼中程度较轻微,但是难以断除。隋·智顗《四教仪》卷八谓:“十佛地者,大功德力资智慧,一念相应慧观真谛,习气究竟尽也。”这就是说,二乘罗汉还有“习气”,只有佛才能完全断除“习气”。

【不即不离】

“不即不离”指物体若分若合或人际关系即不亲热也不疏远。出于《圆觉经》卷上:“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不即不离”犹言不一不异,“即”谓融合,“离”谓分别。“圆觉”是真性,“众生”是妄相,当然是有分别的,所谓“不即”;然而归根结蒂,妄相亦是真性的显现,二者是融合的,所谓“不离”。犹如波不就是水,但也离不了水。佛家好用否定式的表达方式,除此之外,还可举出“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去不来”等。

【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谓见到似乎是怪异的现象,不大惊小怪,安然不动,自然无事。本见于禅宗典籍。如《五灯会元. 泐潭英禅师法嗣》:“见怪不怪,其怪自坏。”后俗语中多用作“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牛鬼蛇神】

牛鬼,传说为地狱中的牛头鬼卒,又称阿傍。或连称为牛头阿傍。《楞严经》卷八谓:“亡者神识见大铁城,火蛇火狗,虎狼狮子,牛头狱卒,马头罗刹。”又《五句辛经》谓:“狱卒名阿傍,牛头人手,两脚牛蹄,力壮排山。”蛇神,即佛教所说“天龙八部”之一的大蟒神摩睺罗迦,相传它是人身蛇首的乐神,护卫佛法。

后在俗语中衍为“牛鬼蛇神”一词,最早见于唐代杜牡对同时代诗人李贺的评价:“鲸吸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李长吉歌诗序》)比喻诗文、作品的虚幻怪诞。又如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牛鬼蛇神,纷然满纸,不复可以寓目矣。”也比喻歪门邪道、阴暗丑恶的东西。如《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至于外省那班作幕的,真真叫牛鬼蛇神,无般不有,这都是我领教过的。"

【火中生莲】

比喻虽身处烦恼中而能得到解脱,达到清凉境界。源出佛教《维摩诘经. 佛道品》:“火中生莲华,是可谓稀有,在俗而行禅,稀有亦如是。”谓火中生莲是难得的,在有俗的世间行禅亦是难得的。俗语中常比喻稀有难得的事物。唐. 罗虬《比红儿》诗之三五:“常笑世人语虚诞,今朝自见火中莲。”宋. 苏轼《陆莲庵》诗:“陆地生花安足怪,而今更有火中莲。”

【心花怒放】

佛教以清净的本心譬为莲花,故名“心花”。《圆觉经》:“若善男子,于彼善友,不起恶念,即能成就正觉,心花发明,照十方刹。”唐译《华严经》卷六六:“又如满月出现虚空,令可化者心花开敷。”南朝梁简文帝《又请御讲启》:“俾兹含生,凡厥率土,心花成树,共转六尘。”后来多用“心花怒放”比喻心情开朗愉快。

【正宗】

佛教禅宗称初祖达摩所传的嫡系学派为正宗。宗,指禅宗。禅宗自称“宗门”、“宗下”,称其他佛教流派为“教”。《云峰悦禅师语录序》:“不受然灯记莂。自提三印正宗。”宋陈师道《清岩化禅师疏》:“绍云门之正宗,入慧林之半座。”后泛指学业技术的嫡传正派。

【功德无量】

佛家泛称念佛、诵经、布施、持戒、了生死、度众生等一切善事为功德。惰慧远《大乘义章十功德义三门分别》解释:“功谓功能,能破生死,能得涅磐,能度众生,名之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故云功德。”如请僧人做佛事,称为“做功德”;护法神吉祥天女,称为“功德天”;礼敬佛、法、僧“三宝”,称为“种功德田”等。一桩善事圆满结束,称为“功德圆满”。

【本来面目】

指不加饰伪的真相。“本来面目”原是禅家语,源于《坛经行由品》,谓六祖惠能接受衣钵后,南行到大庾岭,被惠明和尚追上。惠明声明“我为法来,不为衣来”。惠能先让他“屏息诸缘,勿生一念”。然后,惠能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当下大悟。“本来面目”在禅门中指真心、本性;见到“本来面目”也就是“明心见性”。从《坛经》的故事中可知,不思是非善恶,一念不生,即所谓“本来面目”。

【因果】

佛教用以说明一切事物联系、影响和生灭变化的基本理论之一。释迦牟尼曾驳斥了古印度“外道”所持的邪因邪果、无因有果、有因无果、无因无果等说法。宋知礼《妙宗钞》谓:“了达因果皆是实相,名为深信。”深信因果是佛教徒的基本信念。佛教认为,一切事物均从因缘而生,有因必有果。隋智Kal《摩诃止观》卷五之下谓:“招果为因,克获为果。”因又称因缘,果又称果报。因和果辗转相生,谓之因果报应。

佛教的因果说通于过去、现在和未来,谓之“三世因果”。“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瑜伽师地论》卷三八)是因果说的主要特点。随着佛教的弘传,因果报应之说深入民间。今广泛运用因果一词,泛指原因和结果及其内在联系。如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因为他们有丰富的经验,不但懂得现状,而且明白因果。”

【导师】

最早见于佛经,其本义是引路人。如《百喻经杀商主祀天喻》:“入大海之法,要须导师,然后可去。”佛为让众生迷途知归,指示通向“彼岸”的正道,故称“大导师”。正如《佛报恩经对治品》所说:“夫大导师者,导以正路,示涅磐经,使得无为,常得安乐。”菩萨亦可称“大导师”。如《华严经》谓:“一切菩萨为大导师,引诸众生,入佛法门。”今通常指在学校中负责指导学生学习和教育的老师。

【劫后余生】

佛教认为世界经历一次“成住坏空”的循环,为一大劫。在“坏劫”之末,世界将发生大火灾。此时,地狱、人间等下界众生均修习“无觉无观”而躲避到色界三禅天──光音天。于是,大海枯竭,世界空旷,七日并出,劫火从地狱一直烧到色界二禅天。待世界进入新的一轮循环又重新生成时,光音天的部分众生陆续进入下界,地狱、人间等重又充满了各类众生。这就是佛经所描绘的“劫后余生”的。图景。

【别具只眼】

另有一番独特的眼力与高超的见解,与众不同,俗谓之“别具只眼”。如宋·杨万里《送彭元忠》诗:“近来别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关。”“别具只眼”顾名思义,就是比常人多了一只眼。在佛书上,指的“色究竟天”,天主摩醯首罗(Mahes-vara)竖生在额头上的那只“顶门眼”。《在智度论》卷二描绘道:“摩醯首罗天,秦(汉)言大自在,八臂三目骑白牛。”神话小说中“灌口二朗神”的三只眼的形象,当源于此。那只“顶门眼”不是肉眼而是“天眼”,“天眼所见,自地及下地六道中众生诸物,若近若远,若粗若细,诸色莫不能照”(《大智度论》卷五)。意即超尘脱俗、非同一般的。

【忍辱】

梵语Ksanti,音译“羼提”,意即“忍辱”。是大乘菩萨所修“六度”之一。所谓“六度”(又名六波罗密),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这在佛经中是屡见不鲜的。如《维摩诘经·佛国品》说:“忍辱是菩萨净土。”《法华经·序品》说:“见佛子住忍辱力,增上慢人恶骂捶打,皆悉能忍,以求佛道。”这就是说,修忍辱的人,能够忍受外来的一切侮辱和恼害而不生嗔恚之心,真正能做到象《大集经》中所说的“忍辱如大地”,能承受一切。

俗话说:“逆来顺受”(语见《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十二),也就是这个意思。对出家修行者来说,不论是大乘还是小乘,修“忍辱”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大小乘修持者的目的是了生死、成佛果。要达到此目的,就必须断烦恼。如果修行者对于外来逆境不能忍受,就必然产生烦恼。这就没有了生死、成佛果的希望。所以忍辱,关系到他一生修持的成败。今引申为有事业心的人,若遇到意外挫折、打击和困难而不能忍受,则将一事无成。孔子曾曰:“小不忍则乱大谋”(见《论语·卫灵公》)。忍辱一词在《三国志·吴志·陆逊传》中引申为“忍辱负重”,形容一个人忍受屈辱并承担重任。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佛教语,谓停止作恶,立成正果。后成为一句劝人改恶从善的俗谚。如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夫佛法广大,容人忏悔,一切恶业,应念皆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汝不闻之乎”原来,在宋代的禅宗“灯录”中,已经广泛引用这句俗谚了。最初,《景德传灯录》卷二五谓“抛下操刀,便证阿罗汉果。”

到了《续传灯录》和《五灯会元》中,改成了“飏下屠刀,立地成佛。”意义升格了。其实,“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北凉译出的《涅槃经梵行品》:“波罗倷国有屠儿名曰广额,于日日中杀无量羊。见舍利弗,即受八戒,经一日一夜。以是因缘,命终得为北方天王毗沙门之子。”“八戒”中的第一戒为“不杀生”。佛教认为杀生属于应受地狱报应的最大恶业之一。放下屠刀就是不杀生,亦泛指不造一切恶业。不造一切恶业,就能得到种种福报,进而摆脱轮回,直至成佛。禅宗好谈立地成佛,同慧能所传顿悟之法有关。“立地”是唐宋时的口语,犹言立刻,当下。

【单刀直入】

禅宗高僧启发学者须直截痛快,斩尽“葛藤”(分别杂念),故以单刀直入为喻。《景德传灯录》:“灵佑曰:‘单刀直入,则凡圣尽露真谛。’旻德曰:‘若是作家战将,便须单刀直入,更莫如何如何。’”以后常用来比喻说话、办事直接了当,不兜圈子。

【净土】

“土”即国土、世界。佛教认为,“土”是由“心”而现的,心秽则现“秽土”,心净则现“净土”。一类业报相类似的众生共同感现一个国土,称为“依报”。众生的心识和业报千差万别,因此,国土、世界也是形形色色,无穷无尽。净土相对于秽土而言,其间没有生死烦恼、污浊痛苦。也称为佛土、清净世界。

经上说到的净土很多,如西方净土、弥勒净土、灵山净土、密严净土、琉璃净土等。影响最大的是西方净土,也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一般所说的净土,即特指阿弥陀佛依其 “四十八愿”所建立的西方净土.《阿弥陀经》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经中还描绘了西方净土的胜妙景像。

唐白居易《画西方帧记》也说:“有世界号极乐,以无八苦四恶道故也;其国号净土,以无三毒五浊业故也。”净土思想从汉末即传入中国。东晋慧远在庐山创建莲社,弘扬净土法门。后形成净土宗,专以念佛求得往生西方净土,是流行最广的宗派。俗语中或把未受到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美好之地称为净土。

【现在】

《俱舍论》卷二十指出:“有作用时,名为现在。”意谓事物正在发生作用的刹那间,谓之“现在”。《维摩诘经· 弟子品》谓:“若现在生,现在生无住。”又《金刚经》谓:“现在心不可得。”无住、不可得,均指出“现在”的特点是刹那变迁,不可滞留。佛教还有“三世”之说,即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如《百喻经· 煮黑石蜜浆喻》:“受苦现在,殃流来劫。”今常用“现在”一词,泛指目前、此刻。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释迦牟尼说法之初,便讲“苦谛”。佛教认为,众生在“生死轮回”中,遭受着种种“苦报”;生死之苦茫茫无边,称为苦海。《法华经· 寿量品》谓:“我见诸众生,没在于苦海。”佛教为了救渡众生出于苦海,指出了一个超越生死的“彼岸”作为修行的归宿。苦海是由无数恶业造成的。那么,要出离苦海,到达彼岸,就要回头修一切善事,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民谚“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正是劝人去恶向善的话。

修佛等于修心

人生哪里都需要修行,更何况是包罗万象的佛经。

晓萱探秘——说尽天下古怪事,搜罗世间稀奇事。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