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文集经典语录

时间:2022-11-12 00:20 | 分类: 经典句子 | 作者:中国教育新闻网 | 评论: 次 | 点击:

“静”享教育人生,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中国教育新闻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陶行知文集经典语录1

忙里偷闲的日子,我选择读书,让内心沉静下来。读《陶行知文集》,领会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聆听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谆谆教诲;读我的师傅、特级教师华应龙的《当阳光亲吻乌云——华应龙化错数学经典课堂16例》,为他的教育情怀而感动,为他绝妙的课堂创新而叫好;读《江苏教育研究》编辑部主任颜莹的《教育写作——教师教育生活的专业表达》,弥补自己专业发展的短板,“踏上专业表达的快乐旅行”。我也乐得当一次小孩,读韩国《从小爱数学》系列绘本,徜徉于妙趣横生的数学故事,流连于夸张可爱的插画。正如美国童书推广人伦纳德·马库斯所说,真正优秀的绘本不分国界和年龄,能提供给我们人类文明、人生智慧、日常生活的体验。

作家亦舒认为,“做人凡事要静:静静地来,静静地去,静静努力,静静收获”。

2021年12月,师傅华应龙执教了他最新备出的大课《半条被子的故事》,在北京工作的小伙伴都在现场听课、参加研讨,我暗自羡慕,同时也很好奇:这节课师傅又有哪些创新?这节课展现了怎样的育人价值追求?

好奇之余,我向师傅要来那节课的视频,仔细观摩发现:师傅敏锐地挖掘出“半条被子”这个红色故事中的教育因子,引领学生求真知,用手用脑“创造”数学。这是师傅继《台湾长什么样子》《阅兵中的数学故事》等经典课例之后又一节富有教育意义的课。我看师傅的课也反思自己的课,惭愧之中有太多收获。

一缕书香,让思想在文字中漫步。读着读着,不知不觉自己就由“旁观者”成了“参与者”“当事人”,与作者产生了共鸣。这样的共鸣、感动都化为强烈的写作冲动,于是写作便开始了。

写作如推车,让轮子转起来是最吃力的,可一旦转起来就会渐入佳境:写得顺畅时,就像与人聊得投机一样,越说越想说,越说越兴奋,往往上一句还没写完,下一句已流淌出来。当然,也有写得不顺畅的时候,此时我会暂时让车子停下来,读一读其他书或者出门散步,放空思维,放松心情,静待灵感重新来敲门。就像朱自清在散文《匆匆》中写的: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灵感没了,也会在某一时刻重新回来。

新学期开始后,我每天的生活都来去匆匆。上课时,日子从课本里过去;批改作业时,日子从圈圈画画中过去;策划活动时,日子从汗水欢笑里过去……但我仍将在心中筑篱种菊,静静努力,“静”享教育人生。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南通市新区学校)

《中国教师报》2022年04月13日第9版

作者:谢红芳

陶行知文集经典语录2

#教育听我说#品读经典,滋养人生

——读《陶行知文集》有感

最近在《朗读者》中,听到董卿老师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我始终相信我读过的所有的书都不会白读,她总会在未来日子的某个场合里帮助我表现得更加出色。诚然,董卿老师的这番话简直是说到我的心坎里去了。作为教师的我,一直以来都把这本书当成我的“葵花宝典”。那就是记录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文集》一书,这部十年挥毫而成的教育专著给了我很大的启迪。

初次拜读还是在刚走上讲台的时候,那时候的自己空有一腔热情,却把教学工作搞得一塌糊涂,正当我心烦意乱之时,教导室主任找到了我,指出我平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向我推荐了这部巨著,让我从中找寻答案。记得里面有这么一句话:每天四问,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这句话让我体会到了在教学工作过程中,要学会反思自己,遇到问题要积极的与有经验的前辈探讨学习。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有了栽花的技能,花才能栽得好;有了养蜂的学识技能,蜂才能养得好……而一般人对于儿女反不若养鸡、养蜂、养牛、养猪重要。我们每一个人好像都有资格教养儿童,至于怎样教养,怎样培育,事先既毫无准备,事后更不加研究,好像儿童的价值不及一只猪、一只羊。这句话虽然表面上是说父母,其实也是在说我们教师,作为教师的我们,是否真的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在平时上课之前是否真的准备好课前教案?在课上是否大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后是否有详实的向学生解疑答惑?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我觉得如果说《陶行知文集》是一本讲如何教育的书,不如说它是讲全面教育的书,更确切点说是讲根本教育的书。陶行知先生以朴实无华的语言,以对教育事业理想的饱满,发现了教育之内涵——“教育是立国之本,决定着民族的未来和命运”,或者说:“左右国民命运的是倾心的教育”,如果说我从这本书中学到了什么,那就是作为教师的我,要立足当下,结合实际,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做到因材施教。也学会了如何去把自己的学识跟热情更好的融入到自己平时的日常教学中去,如何去更好的用粉笔教书育人。

我想作者的《陶行知文集》这本书不仅仅是强调教育中学生的重要性,也是给了我们教师师德形象塑造的一个方向,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做到以学生为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积极与家长沟通,做到教师,家长两位一体,更好的帮助学生成长。

陶行知文集经典语录3

那是20年前的一个上午,我在中国教育报大楼的908房间审稿,有一位老者来找我。出于对长辈的尊重,我赶忙站起来让座。老者坚定地说:“我喜欢站着说话。”

“你是张圣华同志吧?”

“我是。”

“我是陶研会的方明。”

天哪!他就是传说中的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的会长方明老先生,听说都90高龄了,似乎不像啊。

“我昨天刚刚在会上朗读了你的文章《我们是否抛弃了陶行知》。大家很认可这篇文章,也说出了我的心里话。”

老先生站在我的工位前滔滔说起来。

很显然,老先生有些焦虑。“让考试主导教育是错误的!”他摇着头说。他谈到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教育现象,无视陶行知几十年前的告诫;他谈到现在很多教育工作者竟然不知道陶行知其人,即使知道了,也但闻其名,不识其道;他谈到到各地考察,不少教育界的领导对陶行知没有研究,更谈不上推广宣传陶行知了。

我也给老先生汇报了我们做的调查,当时市面上存在的少得可怜的陶行知著作,只有两千套《陶行知全集》和内部消化的《陶行知教育文集》。老先生当即问我:“圣华同志,你能不能编一本适合中小学老师读的陶行知读本?我支持你!”我汇报说,我们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正在举办“重读陶行知”活动。老先生击掌喊好。突然他低头看了一下手表:“啊!快12点了。我走了。”说罢,扭头便走。转眼就说了近两个小时。

我赶忙追出,企图留他吃饭,一阵小跑竟未追到他前面。他一溜风到了电梯口,回头说:“任务就交给你了,你年轻,要多为宣传传播陶行知的思想作贡献。”

我郑重地点点头。

方老先生那年89周岁了,我对他的步伐之敏捷大感惊讶。后来才知道,他老人家每天早睡早起,5点多就去玉渊潭公园快步走,常年不辍。

方老是陶行知先生的学生,求学期间曾经接受过陶行知的资助。

我深感责任重大,立刻找来《陶行知全集》,重重一大箱子,开始阅读。经过三个月的反复斟酌,终于选定篇目,送方老审核。方老阅后大为肯定:“就这么定!”我说:“我人微言轻,还请您署名指导。”老先生欣然同意。

这就是在全国掀起研读陶行知热潮的《陶行知教育名篇》的产生过程。

本书一面世,反复加印,很受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老师们的热烈欢迎,很多学校人手一册,网上讨论陶行知的文章明显多了。我的那篇文章《我们是否抛弃了陶行知》也因此流传更广,引起老师们的共鸣——做老师,就要研读陶行知。

此后有一天与李希贵老师一起喝茶。我们在清华大学附近的茶馆里讨论陶行知,李老师说,这本《陶行知教育名篇》编得好,如果没有它,陶先生的思想无法传入普通教师。为了流传更广,建议编一本更薄的,篇目少一点儿的,适合老师装在包里,带来带去方便。我非常赞成,反复精选篇目,编成了《陶行知名篇精选(教师版)》,出版后也很受欢迎。

这样,前后两个版本,带动了全国的陶行知热,一些出版社也跟进出版了一批陶行知读本,共同推进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宣传和传播。

现在,研读陶行知的热潮方兴未艾,陶行知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已在神州教师群体中扎根生长。尽管《陶行知教育名篇》一直热销,但相对于千万级的教师群体,本书的销售量还是显得弱势,为了有更多的人深入研读陶行知,我们又推出这本珍藏版,使之成为广大教师的手边常备,以期陶行知教育思想真正落地到教育实践当中。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非常契合现在的教育改革。他怀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苦心培育中国现代教育精神,对教育规律孜孜以求,弯下身来亲近大地、改造现实,为中国留下了光芒万丈的教育财富。在中国做一位教育工作者,不读陶行知,确实是有问题的。

陶行知的思想广布于神州,方老先生地下有知,当含笑九泉。

(本文为《陶行知教育名篇》序言,作者系中国教育报常务副总编辑)

《中国教育报》2022年07月13日第7版

作者:张圣华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