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友谊的经典语录

时间:2022-11-12 05:22 | 分类: 经典句子 | 作者:快乐的苦咖啡 | 评论: 次 | 点击:

送你的友情专属小句子,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快乐的苦咖啡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10年友谊的经典语录1

1.我有一包零食,谁都可以吃,唯独你可以吃完!

2.天上人间如果真值得歌颂,也是因为有你才变得闹哄哄。

3.人生是一段孤独的旅程,但我遇见你,你不是我,却又像世上的另一个我。

4.天气好时去见你,天气不好时带伞去见你。

5.要比肩而立,一起成为更好的大人。

6.好朋友是柔软剂,是充电器,是糖果巧克力。

7.肩比肩的友谊或许会比手牵手的爱情长久一些。

8.你是我亲自挑选的家人,我不允许你伤心难过。

9.喜欢固定的位置,同一款奶茶,不变的朋友。

10.我愿意交这样的朋友,相处不用防备,聊天,毫无顾忌,你帮我不求回报,我陪你,随叫随到。

11.真正的朋友是一生的风景,各自忙碌,又互相牵挂。即使不联系,不见面,也会把你放在心上,时光浅浅,唯念安好!

12.友情:到了最后拼的都是人品,日久见人心,岁月是人品,愿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

13.没什么本事,就是把十二三岁的友谊,一直玩儿到现在,还有以后,以后的以后!

10年友谊的经典语录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9月的努尔苏丹,天阔云舒,清风拂面。伊希姆河穿城而过:一侧,老城风貌牵动着历史遐想;一侧,一座座现代化建筑拔地而起,诉说着这座城市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

“站在这里,回首历史,我仿佛听到了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看到了大漠飘飞的袅袅孤烟。”2013年,也是在金秋9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同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自此,“一带一路”这一植根历史厚土、顺应时代潮流的重大倡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沿线各国带来巨大机遇和红利,成为当今世界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成为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

中哈友好交往始于古丝绸之路,兴于新世纪“一带一路”,呈现出生机勃勃的面貌。中哈两国建立产能和投资对话机制,至今已确定52个项目,为哈矿产、能源、工业、商贸、交通运输等领域发展提供有力推动,哈在许多领域实现“零的突破”。札纳塔斯风电场、图尔古孙水电站等项目为中哈产能合作注入新动力,绿色丝路越走越宽广。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成为哈摆脱内陆封闭走向大海的出口。

在城市的西南方,一个巨型玻璃球体建筑颇为亮眼。2017年,以“未来的能源”为主题的阿斯塔纳专项世博会就在这里举办。当年6月8日,中哈两国元首在这里共同出席中哈亚欧跨境运输视频连线仪式。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指出,中哈跨境运输合作的不断深化,将为地区发展繁荣贡献更大力量。

13日一大早,在努尔苏丹市邮局门外,扎纳特·纳扎罗夫先生手里捧着《哈萨克斯坦真理报》,正在阅读习近平主席的署名文章。70多岁的纳扎罗夫坚持读报多年,对两国共建“一带一路”的成果非常熟悉。他告诉记者,如今越来越多的哈萨克斯坦人开始学习中文、选择在中企上班。说到这儿,他笑着向记者举起手机:“我们家人手一部中国生产的手机,中国商品非常受欢迎。”

此次出访哈萨克斯坦,是习近平主席继2013年、2015年、2017年成功访问后的第四次访问。9年来,中哈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两国人民日益相知、相识、相近,睦邻友好的民间基础更加夯实。今年1月,在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视频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到一个故事:在陕西支援抗击疫情的哈萨克斯坦小伙马文轩的一句“我是外国人,但不是外人”,感动了无数中国人。

努尔苏丹主干道的沿途,中哈两国国旗正迎风飘扬,不时有当地人用中文主动和记者打招呼。一句“你好”,传递着温暖笑意,一种“不是外人”的亲切感油然而生,也让记者对哈萨克斯坦谚语“友谊是永不枯竭的财富”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哈萨克斯坦“诗圣”阿拜·库南巴耶夫有句名言:“世界有如海洋,时代有如劲风”。站在中哈关系新的历史起点上,相信习近平主席此访必将为中哈关系擘画新蓝图、赋予新动能、开拓新气象,开启两国关系又一个黄金三十年。

《 人民日报 》( 2022年09月14日 05 版)

10年友谊的经典语录3

"

《十年》这首歌唱了十多年,很多老朋友却走远了,走散了……


01


一转眼,《十年》这首歌自2003年算起,已发行了19年。

经典就是经典,这首歌如今在KTV依然有着极高的点唱率。

但是,和你合唱的人还是十年前一起“喝通宵唱通宵”的那些哥们吗?

你身边,还有多少十年以上的朋友?

年龄越大,熟人越多,但朋友可能越来越少。

估计好多已过而立或步入中年的人,都有此体会。

来福,是我从小到大的朋友,一个我们彼此打过架、一起和别人打过架,差不多近三十年的朋友。

来福这个“外号”还是我给他取的,小时候总一起偷偷跑到游戏厅,玩街机《恐龙世界》(快打3),当他拿着来福枪冲在前时相当拉风,所以有了来福这名字,这一叫就叫了三十年。

最近宅在家,人一闲,就容易念旧事。

和来福友谊的升华源自八九岁时的一场架。

因为住得近,小时候总是和几个堂弟还有来福凑到一块玩儿。

弹溜溜、搧啪叽(东北发音是pià ji)跳房子、滚铁环,来福都是高手。

有次因为搧啪叽,来福和一个堂弟起了争执。

小孩子不像成年人总是因为选择而痛苦,当时的我在好哥们和堂弟之间,选择了后者,出手“助拳”导致我们俩人闹掰了整个一个学期。

两个倔强的孩子见面都绕着走,都认为谁第一个开口谁就输了,反倒是他和堂弟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继续一块玩儿,自己有时却被晾在一边。

俩倔强的小孩闹别扭,后来还是在家长们的说和下和好的。

作为和好的礼物,来福把他的“大肚子将军”一只肚子特大的蝈蝈送给了我,我则把珍藏的《包青天》中“展昭”何家劲的一套不干胶贴送给了他。

记得特清楚,当时和来福重归于好,俩小孩足足吃了一大碗高粱果,那种只有在大小兴安岭和甘肃省部分地区生长的小野果。

俩倔强的小孩和好如初,坐在院子中的葡萄架下,吹着微风,分食着高粱果,相视咯咯咯地笑着,那种甜,成年人应该很难再体会到了。


02


青春,是最好的下酒菜。

人生第一场酒,是和来福喝的,在十四五岁的时候。

那年寒假,来福爸妈出差,我与另外一个同学去和他作伴,在看完《古惑仔》的录像带后,趁着剧情的豪情涌动,忘了是谁提议说想喝点酒。

搜罗半天,他家里只有点榨菜、几根火腿肠、面粉和他爸剩下的大半瓶高粱酒,大半夜也没处去买吃的,只能将就着,一人一杯差不多二两白酒、一袋榨菜、一根火腿肠、一碗疙瘩汤……虽寒酸至极,但喝得却酣畅无比。

一起谈理想,聊学校哪个女生最漂亮,回顾一起和十多个小混混对峙却没认怂的壮举……不似北岛说的“深夜饮酒, 杯子碰到一起, 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那时,我们有梦,决定将来要一起闯世界,觉得我们会是一辈子的兄弟。

酒就像催化剂,会让青春燃烧得更加炽烈。

这些年,算下来不知和来福一起喝了多少顿酒。

前些年有次他过生日,特地给我打电话,一开腔还是东北人的特有习惯:兄弟你搁哪儿呢?今天我生日,你这北漂也漂不回来,你说咋过吧?

因为当时忙得焦头烂额的,也没多聊,就说你们先喝着,等加完班,我远程跟你喝,就匆匆挂断了电话。

加班一忙就把这茬忘了,快十点的时候,接到了来福的电话,说其他人都走了,他还在大排档等我一块“喝酒”。

当时心里很过意不去,就在附近也找了家大排档,当时还没有微信,就短信聊着天,彩信发着彼此喝酒的进度,那场超前的“云喝酒”,我俩都喝了六七瓶啤酒,区别在于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哈尔滨,一个喝的燕京,一个喝的哈啤。

当时年少,从不觉得,距离会影响朋友情谊。



03


来福结婚那年,提前半年多就给我打电话,说我是第一选择,一定要让我做伴郎。


婚礼前一个多月又再次和我确认,因为伴郎有些特殊环节,得提前几天进行彩排,我因为工作忙实在无法抽身,又不好意思电话说,所以就给来福发了一条长长的微信,说刚换新工作、压力大、不能松懈、希望他理解之类的。


晚上接到来福的电话,并没有不高兴,还开玩笑说:行,那等下回我结婚你必须得做伴郎!工作要紧,你只要赶上婚礼就行了。


后来,因为到了转正的关键期,为了给领导留下好印象,总觉得还没转正请假不太好,所以也就没回去参加来福的婚礼。


当时内心很愧疚,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妥,给来福发了很多条微信,第二天,来福回了几个字:自己兄弟没事。


我当时觉得,唉,多少年兄弟,可能就这么掰了。





04


买房子那年,看中了一个更大的户型,首付超出了预算,因部分积蓄套在股市一时出不来,也不好意思再向父母多要,所以只能向熟人周转。


问了一圈也没啥着落,那几个条件不错的,不是在炒股,就是想换车,再不就是把钱放出去吃利息了。


就在一筹莫展时,收到了来福的微信:用钱咋不和我说呢,还差多少啊?


当时是既感动又自惭形秽,自己为了不影响工作,不仅食言没去做伴郎,甚至连婚礼都没到场,而来福却“不计前嫌”雪中送炭。


很庆幸,自己没把兄弟弄丢。


后来,一个共同的朋友来北京参加培训,一起喝酒的时候,才知道,原来是他把我买房缺钱的事告诉了来福。


当时来福自己的小装修公司刚起步,手头也不宽裕,听说我在凑首付后,是用了三张信用卡套出的钱帮我周转的,这些我都是后来才知道。


打电话给来福:哥们,你挺会想招呀,套信用卡花了不少手续费和利息吧?


来福还装作不知道:啥信用卡?净扯没用的?


我说:我都知道了,你说这叫我咋谢你呢?


来福在电话那头笑了几声:拉倒吧,兄弟间不说这个,再说就把嗑唠散了,就是周转那么几天,时间长了我也受不了,呵呵,你等下回我去北京,或者啥时候你回东北,陪我好好喝点比啥都强。


那次通过电话没多久,来福带着媳妇到北京玩。


来之前一个多月就给我打电话,说这回到北京就仨目的,一是陪媳妇去奥莱,第二是去趟欢乐谷挑战跳楼机,再一个就是和我好好喝顿酒。


因为他们要在北京待一个星期,正好那一阵赶上有个项目要开盘在抢进度,天天忙得焦头烂额,所以也就没急着去见他们,心想让他们自己先玩,等忙过这一阵周六日可以陪他们转两天。


结果临近周末,领导通知公司全员加班,而且不接受请假,实在没辙只能给来福打电话,解释一下。


在电话那头,来福倒一反常态,不似平时的戏谑劲儿:没事,知道你忙,在大首都刨食儿不容易,工作要紧,你忙你的吧,以后有的是机会。





05


在那以后,感觉和来福的关系变得很微妙,联系越来越少,他也不像从前隔三差五就在我们那个“中国境内没醉过”的小群嗨聊了。


以前每当在朋友圈发些感触时,来福几乎都是秒赞,要么就调侃式地评论几句,朋友圈步数过万时他也几乎一次不落地点赞。


有时我还调侃他:你可真闲。


他反口道:那是哥们在乎你,呵呵。


后来有一天,刷朋友圈,看到一个哥们儿发的动态,才知道来福妈妈过生日。


少年时代我们几个小伙伴都没少到他家蹭饭,都爱吃他妈妈做的红烧肉,好几个半大小子就着红烧肉,可想而知那饭量,一大锅饭分分钟就见底。


知道我们好这一口,后来每当他家做红烧肉时,他妈妈都会多煮些米饭,叫我们过去吃。


乃至长大后养成了习惯,每年在她妈妈过生日的时候,不管天南海北,只要能抽出时间,我们几个都会聚一块吃顿红烧肉,一起喝顿大酒,无形中成为了每年固有的仪式。


这一次,发现来福和其他哥们集体沉默,都没提前招呼我,不免有些失落。


给来福发微信:看朋友圈才知道阿姨过生日,一忙都给忘了,今年咋没提前和我说呀?


过了一会收到来福的回信:我们都在家,聚一块方便,知道你一直忙,回来一趟不容易,所以就没叫你,等以后的吧。


这是唯一一次,来福和我的对话中,没称呼:哥们或兄弟。


我感觉到,兄弟情谊正在逐渐变淡,甚至消散。




06


后来,只是偶尔联系,彼此过生日时发个象征性红包问候几句,仅此而已。


前一阵,因疫情宅家无聊闹剧荒,又刷了遍《古惑仔》,不由得想起来福,总觉得是自己没经营好这份友情。


毕竟友情也和婚姻一样,都需要经营,都有它的容忍度和临界点。


给来福发微信:哥们想你了!干啥呢,要是方便远程喝点呀?。


来福秒回:整点儿……


俩人隔着屏幕又来了场“云喝酒”,把这几年心里的小疙瘩都解开了,个人境遇、家庭、工作,都聊了个遍。


喝透了,也聊透了,我发现,他还是那个兄弟。


也真是应了那句话,兄弟间的隔阂没有什么是一顿酒解决不了的,一顿解决不了就两顿。


想来也是,不论阻隔多远,不论多久不联系,真正打心里在意你的人,经久但并未曾改变。


曾看到一段话:


“每个人一辈子会认识将近8万人,在我们认识的所有人之中,只有少数几位会变得很特别,保持联系。”


或许这就是时间的力量吧,它给予一些,也拿走一些,比如朋友,比如梦想。


已经失去的,已走得不勉强,留下的要学会更加珍惜。


在我们遇见的所有人中,只有少数人对我们来说是特别的。


也许,重要的人越来越少,但留下来的人越来越重要。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