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周年阅兵经典语录

时间:2022-11-12 08:02 | 分类: 经典句子 | 作者:人民政协网 | 评论: 次 | 点击:

政协委员热议庆祝建军90周年阅兵 沙场点兵壮国威,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人民政协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90周年阅兵经典语录1

沙场点兵壮国威

———政协委员热议庆祝建军90周年阅兵

7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为庆祝建军90周年举行了盛大的阅兵。阅兵场上,铁甲疾驰,战鹰呼啸。习近平总书记振奋人心的重要讲话,三军将士的英姿,给政协委员们留下深刻印象,引发了他们的热议。

新华社记者 邓华

人民军队不忘初心

“沙场点兵壮国威,誓言铮铮炸响雷;老兵梦里擦宝剑,统帅挥手我紧随!”全国政协委员王树理激动地赋诗一首。他说:“作为一名老兵,我为人民军队能迎来这样伟大的时代感到高兴。习总书记在阅兵时的讲话更是显示了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惧一切来犯之敌的气概。”

全国政协委员宋家慧当年曾赴土耳其为协助“辽宁”号前身“瓦良格”号回国奔走协调。看到这次阅兵受阅装备中有一大批为首次亮相,他无比激动地表示,“我们的军队不可战胜,人民的军队所向无敌!”在他看来,习总书记的讲话铿锵有力、振奋人心,令国人深受鼓舞,自豪和光荣!

“瀚漠黄沙披锐甲,呕心砥砺谱诗篇。”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和军人后代,全国政协委员骆沙鸣看完阅兵实况转播感到热血沸腾。他说这次阅兵体现了沙场特色,增添了实战味,既是对军队改革的一次检阅,也是一次充满自信,热爱和平的宣言。骆沙鸣说,“90年来,人民军队装备变得更先进,编制变得更灵活,但始终不变的是永远听党的话、跟党走。初心不改,军魂不移,这就是人民军队生命力所在。”

威武之师不辱使命

“战火硝烟中诞生,从胜利走向胜利;浴火重塑中新生,向兴军强军进发”。山西省政协委员陈立雄认为,此次野战化条件下的阅兵,是我国军队革命性整体性改革重塑后的全新亮相,是展示我国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的新重塑,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军队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的生动诠释。

在全国政协委员许钦松看来,此次阅兵贴近实战,显现了军队改革后的“接地气”与务实,展示出军人的崭新风采与军队的崭新气象。他说,“人民军队时刻与时代同行。高新科技、先进武器与现代战争深入对接,是为了更好地维护祖国安全与世界和平。”

“沙场点兵的震撼场面,让我深切感到,我们的人民军队召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在全国政协委员郝振省看来,阅兵场上这种浓重的战场感,凸显了人民军队不是“花架子”,而是厚积薄发,是一支真正长民族志气与底气的威武之师。

此次阅兵亮相的装备让海南省政协委员李小北眼前一亮。在他看来,新时期的人民解放军已经进入一个装备现代化、军事思想现代化、指挥体系现代化的时代。阅兵也显示了我党维护祖国的稳定安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决心。

震撼而鼓舞的国防教育

全国政协委员席强在看完阅兵后不禁感慨道,“祖国的国防力量加强了,人民的军队强大了,这也激励作为民族音乐工作者的我,在本职工作上发扬威武之师刚强坚毅、百折不挠的精神,让民族文化特别是民族音乐更加富有生命力与时代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南京市政协委员何雪峰说:“阅兵还没开始,朋友圈就被各种阅兵信息刷屏了,我和朋友们一样看得心潮澎湃。我所生活的南京城曾经历‘南京大屠杀’这一段惨痛屈辱的历史,阅兵让人民看到了强大的人民军队,相信有在党的领导下的人民军队,那段历史永远不会重演。”何雪峰所在的单位刚刚参与了军民融合发展项目,他表示将竭尽所能,为建设强大的国防作出应有的贡献。

“听了大阅兵时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真是振奋人心!心中充满了自豪和骄傲。”7月30日当天,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委员李云昌利用休息时间下乡为果农提供技术指导,但他还是在车上收听了广播,密切关注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见证祖国的强大、国防的强大。

“看阅兵直播是一次非常震撼而鼓舞的国防教育。”安徽省合肥市政协委员胡鑫昨天上午和五周岁的儿子一同守候在电视机前,观看阅兵直播。胡鑫说,“看完阅兵盛况,更觉和平来之不易,和平倍加珍惜,和平更需强军。我的家乡是著名的将军县金寨县,那里有着浓厚的拥军爱军传统,让我们向人民子弟兵致敬,我们向新时期最可爱的人学习!”

“‘我们的英雄军队可以打败一切来犯之敌’,习总书记坚定的话语传达出强大的正能量,鼓舞着每个中国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作为一名企业家,海南省政协委员潘孝智从此次阅兵看到了未来军事发展和各个行业发展的趋势,特别是军民融合的重要性。他认为很多民用技术可以改装用在军事技能上,比如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装备、物流综合管理等。

(人民政协报记者 毛立军 付裕 孙金诚 张丽 陈启杰 江迪 胡方玉 武珍 肖亮升采访整理)

90周年阅兵经典语录2

90周年阅兵经典语录3

2017-08-02 20:080

胜战之问

■贾 永

在世界各地的港口和海峡,悬挂着五星红旗的货轮川流不息——中国人正以从未有过的开放姿态拥抱世界;

视线拉回到中国周边,外国军事基地密密麻麻,犹如一条条“捆龙绳”——一些国家从未放弃过遏制中国的念头。

习主席在庆祝建军90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安不可以忘危,治不可以忘乱。”显然,中国正在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心,也前所未有地面临严峻的安全压力和风险挑战。

“我想的最多的就是,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我们这支军队能不能始终坚持住党的绝对领导,能不能拉得上去、打胜仗,各级指挥员能不能带兵打仗、指挥打仗?”这一“胜战之问”,萦绕在三军统帅的心头,叩问着三军将士。

“提高军队打胜仗能力”,这是习主席从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战略高度深深思考的课题,也是全军将士履行使命任务必须答好的考题。

2017年7月30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检阅部队并发表重要讲话。记者 周朝荣 摄

(一)

一记震醒全军的重锤

2012年12月10日,在党的十八大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的习近平,第一次视察基层部队,就出现在了炮声隆隆的演兵场,登上了机声轰鸣的两栖战车。

习主席视察的这支部队,是一支战功卓著的陆军部队。抗美援朝之初,部队在朝鲜战场血战黄草岭,整整13个昼夜,顶住了敌人的狂轰滥炸,没有让号称王牌之师的美军陆战第一师前进一步。

对于中国陆军,两位二战名将有过几乎相同的评价。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有记者请麦克阿瑟谈谈他对中国军队的看法时,这位曾在朝鲜战场上与中国军队交过手的美国五星上将直言:“谁想跟中国陆军打仗,一定有病。”而在此之前,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观看中国陆军的军事训练之后,说出了另一段名言:“我要告诫我的同行,永远不要和中国军队在地面交手,这要成为军事家的一条禁忌。”

谁料,半个世纪后内蒙古草原深处模拟外军的蓝军旅,就让曾经久经战火的中国陆军受到了考验:“跨越—2014·朱日和”军演,当时的全军7大军区各派出1支陆军合成旅,与蓝军旅实兵对抗。“车轮大战”的结果,令人大吃一惊:6∶1,蓝军大胜,红军惨败!

演习中战火下奔袭的士兵。特约记者吴苏琳 摄

第二年,依托位于内蒙古朱日和、安徽三界、河南确山、吉林洮南、宁夏青铜峡和甘肃山丹6个大型综合训练基地,包括炮兵部队、防空部队在内的中国陆军29个旅团与6支蓝军部队实战化对抗,均为红败蓝胜。

这样的结果,震惊了全军;暴露的问题,震动了军委!

昨天的辉煌并不等于今天的胜利。习近平尖锐地指出:能打仗、打胜仗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军队最大的短板、最大的弱项,有的甚至可以说是致命的。

2011年底,隶属于原第65集团军的一个坦克师一分为二,一支留在了燕山脚下,一支挺进内蒙古草原。后者,就是中国军队第一支成建制的专业陆军蓝军旅。而这个坦克师正好就是蒙哥马利元帅当年曾经参观过的部队。

一分为二的两个旅,人员一样,装备一样,以往的训练也一样。然而,当这两支几乎一样的部队时隔三年首次交手,胜负的天平却发生了剧烈倾斜。在蓝军面前,红军旅第一次遭遇完败。

张海涛,时任第65集团军某坦克旅政委。兵败朱日和的一幕让他至今难忘:我们两个旅来自同一个坦克师,分开才三年,结果为什么不一样?就是心中的战斗力标准不一样。蓝军旅是在按打仗的标准练兵备战。但我们旅当时的战斗力标准某种程度上还游离在战场之外。现在看来,习主席提出的“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太及时了。它像一把重锤,敲醒了全军。

2013年“八一”建军节前夕,习近平号召全军:要始终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深入开展我军根本职能教育,真正使战斗队意识在官兵头脑中深深扎根。

战斗力标准是什么?战斗力现状怎么看?战斗力建设怎么办?一场思想的风暴,从内蒙古草原刮起。如同当年的真理标准大讨论一样,席卷全军的战斗力标准大讨论,像尖刀,剖开了中国军队战斗力建设顽症痼疾的病因。

“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这就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

“军队打胜仗,最重要的是提高实战化能力。”

“当兵就是要打仗嘛!这就像工人要做工、农民要种田一样,打仗和准备打仗是军人的天职。”

习近平朴实而有力的话语,回荡在演兵场、训练场,回荡在大江南北的一座座军营。

“唯一的”“根本的”这个双重定语,像经线和纬线,标定出战斗力建设在强军兴军征程中的历史方位;就像横轴和纵轴,确立起战斗力标准这个衡量部队一切工作的时代坐标。

这年金秋,由4万多名官兵参加的“使命行动”跨区机动战役演习,在陆海空天电多维战场拉开大幕。习近平亲自审定演习方案。方案明确指示:通过紧贴实战的课题设置、从难从严的临机导调、求真务实的演风训风,全过程锻炼提高部队遂行任务的实战能力。

守不忘战,将之任也;训练有备,兵之事也。从那个秋季开始,训风、考风、演风开始发生悄然变化,参演部队再不怕出错而影响形象,再不怕搞砸而丢了面子,再不怕推倒重来而影响考评成绩。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部队最缺什么就专攻精练什么。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