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 你好,非洲!这是一场摩洛哥奇幻之旅
时间:2022-04-04 13:00 | 分类: 唯美句子 | 作者:花儿说事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期待已久的旅行即将开启,早上 3 点 20 起床开始我的旅行行程,面对未来几天完全陌生的旅程,陌生的人和事,我充满期待,内心的深处深深渴望与人交流,与世界链接,与内心对话。
深深记得田老师一句话,其他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你的心!我想跟随自己的心的指引去到我想去的地方,而不是外界的声音,我曾忽略自己太久,内心的声音被弱化,此刻想真真正正陪伴自己一次旅行。
处在体制中工作的我,需要这种新鲜的空气,就像《肖申克的救赎》中写到的一句话,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座监狱,时间长了就会被体制化,而这是非常可怕的,你以为那是稳定,其实那是在消耗你的内生力量,让你心甘情愿的在监狱里享受这“稳定”,最终碌碌无为,而有些鸟儿是关不住的,他们渴望自由,一种灵魂的自由,那些鸟儿会用尽一切可以应用的力量,飞出牢笼,追求自由。
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都是向往自由的,而自由的代价往往是很大的,需要付出很大的勇气和力量,自由的另一面是孤独,你有多自由就会有多孤独,而这孤独你必须独自面对。对于跑过马拉松的我来说,这种感受尤为深刻,21 公里的路不算短,每一位跑者都是孤独的,不论身边多少人陪你一起跑,你终究要一步一步跑完每一公里的旅途,和自己的呼吸在一起,和自己的感受在一起,汗水出来凝结成盐粒布满衣服,最终跑向终点之后的幸喜
在迪拜机场,我们同行的伙伴在这里汇合。
他们来自全国各地,不同行业,我喜欢交朋友,喜欢聊天,喜欢接触新鲜事物,那种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和交流,会有很多不同的人生经历,丰富了我的认知,拓宽了我的认知,人也变得越来越柔和越来越包容。我和我们同行的队员们还有我的小猫咪在迪拜机场合影留念。
卡萨布兰卡——你好,非洲
第一站是摩洛哥最大的港口城市卡萨布兰卡。游览摩洛哥最大的清真寺哈桑二世清真寺。
作为伊斯兰教的最大的寺庙,整个清真寺可同时容纳 10 万人祈祷,是世界第三大清真寺,排在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和麦地那清真寺之后,清真寺的建造与已故国王哈桑二世有着直接关系,也是唯一一个对非穆斯林开放的寺庙。伊斯兰教不同于佛教,它是排外的,只有穆斯林和教徒可以进入,其他的人是不能进的,今天有幸进入到清真寺深入到这个宗教内部感受它的与众不同。
远远望去哈桑二世清真寺雄伟壮观,让人惊叹,它是一座坐落在海边的清真寺,一边是浩瀚无边的大西洋,一边是摩洛哥的城市,在大海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肃穆。至于清真寺为何建在海上,据说是缘于国王的一个梦,梦里国王曾接获安拉的真言:“真主的宝座应建在水上。”为实现国王的梦想,摩洛哥举国捐赠,筹措建筑资金 5 亿多美元,其中 3/5 是国内外的捐款,其余由政府出资。工程由一家法国公司承包,1987 年 8 月正式动工。3 万名工人和技术人员移沙填海,日夜奋战,用掉了 30 万立方米混凝土、4 万吨钢材和 6.5 万吨大理石。经过 5 年的施工建设,清真寺于 1993 年 8 月 30 日建成启用。国王的梦终于化为现实。清真寺从此成为卡萨布兰卡的新标志。
这边的人主要的语言是阿拉伯语和法语,英语用到的地方很少,我们的交流主要是肢体语言和领队的法语。买票之后进入到清真寺内部,这里可容纳几万人在这里做礼拜,进入是要脱鞋脱袜,由于我们进去的时候已经是下午 3 点,礼拜的仪式已经结束了。但寺庙里宏伟的建筑风格和华丽的内部装饰还是震惊到了我。
清真寺内部的风格和教堂的风格有些类似,但却又浓浓的阿拉伯建筑风格,平安顶部在做礼拜的时候是要打开的,当地人的说法是可以与上帝相通,与神相同。
清真寺出来之后,逛一逛卡萨布兰卡老城,由于摩洛哥曾经被法国殖民,街道的角落里们会味道很多法国的气息。
这里人的生活节奏很慢,悠闲地小城里本地人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用蹩脚的中文和我们说“你好”,各种商店像是中国 80 年代的风格。这里的主食是法棍,你可以在街道上看到人们拿着一捆一捆的法棍在路上走着。有轻度法国巴黎的气息在。
真正深入到摩洛哥,会发现它是多变的,多层次的,其他的很多地方会呈现给你不同的风景和地貌。
在非洲,摩洛哥作为非洲的门户,相当于中国的上海,经济相对发达,但贫富差距也很大。旅行第三天行程是马拉喀什,从卡萨布兰卡老城到目的地 3 小时的车程中,车外部的风景快速变换,从现代化的城市到戈壁地貌,再到沙漠绿洲。像是走进了非洲腹地的感觉。
车上放着非洲手鼓音乐,特别喜欢这种沉浸式的旅行,当我真正沉浸其中,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同一个星球上不同生活方式的人,不同的人生,让我感觉自己的渺小,让我觉得自己的生活多么的富足。
马拉喀什-南方的珍珠
马拉喀什,位于摩洛哥西南部,坐落摩洛哥的阿特拉斯山脚下,有“南方的珍珠”之称。是全国第三大城市,也是南部地区政治中心,以红色的城市而闻名于世。马拉喀什有摩洛哥最大的柏柏尔人市场(露天市场),也有整个非洲最繁忙的广场,,是摩洛哥历史上最重要的古都之一,同时也是摩洛中部到西南部的马拉喀什-坦西夫特-豪兹经济区的首府。
马拉喀什,意为红颜色的,其原因是当年的城墙采用赭红色岩石砌成,迄今基本保存完好。沿着旧城区红色城墙漫步,眼前所展现的景象仿佛让人又回到那遥远的中世纪时代。
来到马拉喀什圣罗兰花园,圣罗兰花园是一座隶属于已故法国时装大师伊夫。圣·罗兰的私人花园,这位大师也是著名奢侈品品牌圣罗兰的创始人。花园的主基调是蓝色的,因此被世人称之为“圣罗兰蓝”。进入花园一步一景,仿佛穿越到东南亚。如今大师已经远去,但他留下的这抹蓝依旧是那么经典和迷人……
花园内种植了很多植物,大部分是仙人掌植物为主,有的高耸入天,有的枝叶宽大,还有很多我叫不上来名字的植物,我和我的小宠物咕噜游览在花园中,静静感受两代大师的杰作。
此地也作为最佳摄影地点,很多照片随手一拍就是大片,随行的一名姐姐是摄影高手,把我们拍成了大片中的主角。
我们行程时间遇到了当地的斋月,斋月是穆斯林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
据载,斋月系穆罕默德由麦加迁徙到麦地那的第二年作斋月期间,早晨太阳升起之后直到太阳落山,当地人是不吃不喝的。以体会贫苦人民的饥饿之苦,从而心生善心,另一方面,他们用禁食的方式排出身体内积攒了一年污秽,让身体更健康。
作为游客我们每天都有行程安排,无法体会一天禁食的感觉,但当地人白天选择不工作,休息的方式度过这一天,晚上太阳落山之后,广场就热闹非凡。广场上有各种商人,手艺人,卖艺的人。这里可以看到各种摩洛哥热带水果,当地手工艺,饰品,服饰和街边小吃。最让我难忘的是耍蛇人,在这里我见到了真正的眼镜蛇!眼镜王蛇!中间那条蛇是眼镜蛇
它们被拔去毒牙,在街边卖艺,跟随非洲手鼓音乐的节奏晃动身体,蛇的眼睛让站在远处的我不寒而栗。
IMILI 山区——用脚步丈量世界
行程第四天,徒步 IMILI 山区,总路程 16 公里,爬升 800 米,这是旅途中最难忘的一天!
阿特斯山脉作为北非的最高峰,关于阿特拉斯山的来源,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神话传说:希腊神话中的阿特拉斯(Atlas)神,在看了蛇发女妖美杜莎(Medusa)的头之后,肉身便幻化成了阿特拉斯山脉。
我们徒步的山区是山脉很小的一部分,用脚步丈量世界是徒步者对大自然最为虔诚的尊重。山区徒步从山底到山顶大概 16 公里路途,会看到山区不同的风景,一路上可以看到摩洛哥特有的沙漠仙人掌和仙人掌果,还有很多不知名的植物,最多的也是最好看的是一种黄色的小花,布满山区
越往山上走,云越来越多,最后集成了乌云,要下雨!对于非洲来说,雨水是十分珍贵的,而对于我们来说,山区降雨十分危险。
之前在这里徒步是从来不会下雨,所以我们也没有做好防雨的准备,不料山区降雨说来就来,我们的向导催促我们赶快走,但还是和雨亲密接触。雨越下越大,将近 2 个小时的降雨我们都是在雨中行进,我们只能不停地走,防止自己在雨中失温。浇灌了两个小时雨水之后,雨终于停了,每个人都成了落汤鸡,湿透的衣服紧紧贴在身上加上山区的风,透心的凉,幸好同行的队员们互相帮助,领队蓝梦拿来一位男队员备用的干衣服让我穿,虽然还是冷,但比湿衣服好得多。中午我们在山区野餐,有专门的当地人为我们做饭,是最简单的摩洛哥餐,每个人都感受到了寒冷之后的一顿热饭,倍感温暖。
小雪说,山区的雨水是特别的珍贵,我们的到来给这里带来了最珍贵的甘露,代价是我们都变成了落汤鸡,一个个冻成狗。短暂休整之后我们又开始前进,我们要赶在太阳下山之前赶到我们的住处,好在下午就雨过天晴,一路上干涸的河床涌出了涓涓细流,还有的地方可以看到小瀑布,不知道的是还以为我们去到了热带雨林,我们趟过湍急的小溪,走过泥泞的道路,终于在下午见到了太阳。此刻好想念太阳,暖暖的阳光
太阳把我们的湿衣服都晒干了,度过了徒步强度最大的一天,我们都认为是体验最特别的一天,除了一路上的美景,还有队员们互相帮助和互相温暖。美图抛来,一路的景色美不胜收
寻找遗失已久的古堡
旅行的意义不仅在于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更重要的是在于融入当地的文化中,去用心感受当地的人文和历史,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承载着不仅是一段过去,更是承载着创造这段历史的人的艰辛。
旅行的第 5 天,进一步深入到摩洛哥的村庄,去探寻遗失了很久的一段古堡记忆,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更迭。
古堡始建于 18 世纪,古堡所在的村庄叫做德律特(音译)村庄,有 45 个村共有 2 万人的居民,所有村民都是柏柏尔人。以前有犹太人,后来也就只剩下了柏柏尔人,这个村落是当年非常重要的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中转站,也就是我们说的茶马古道,曾经也是是摩洛哥南部的首都,那时候叫做丝绸之路
当时商人们从马拉喀什运货经过这里,最后到达索维拉港口与欧洲人进行经贸往来,这条路很重要的交通要道时时处处潜藏着危险,途径此路会有很多潜藏于山洞中的山賊,会想尽一切办法,将路过此的货物洗劫一空。
后来来了一个土司,拥有很多财富,这里的柏柏尔人都听他的,他开始掌管这座城堡,一方面保护这里的货物,另一方面收取一定的保护费。他还有一部分财富来源于盐,那时候盐特别贵,一公斤盐等同于一公斤黄金,与此同时,他还拥有很多奴隶,直到 1956 年以前一万三千多奴隶,同时他还从农业,畜牧业这些方面获得财富可以得到更多的钱,在当时可以说是摩洛哥首富了!
这里居住了三代土司,第一辈是 18 世纪,第二辈 19 世纪,第三辈从 20 世纪到 1956 年,第一代土司还不错,第二代马马虎虎,第三代不可思议,最后一代是大独裁者。1912 年摩洛哥已经被法国殖民,最后一代土司和法国人勾结在一起,想要划分摩洛哥这片土地。默罕默德五世(摩洛哥的开国国王)在 1956 年以前是被关在马达加斯加岛上的,1956 年默罕默德五世回到这里,最后一代土司向默罕默德道歉,和法国殖民者划清界限。默罕默德五世在 1956 年将摩洛哥变成一个独立的国家,这一年也是摩洛哥的建国年。
建国之后的第 3 年之后最后一代大土司去世,他已经 91 岁了。他们的子孙树倒猢狲散,土司们的子孙都活着,并散落在各个地方,但这座承载了几个世纪摩洛哥历史的古堡却渐渐被人遗忘。
它并没有被列为世界物质文化遗产,由于这座古堡是土司的住处,而且土司当年还和法国殖民者勾搭在一起,所以政府觉得这是一段很耻辱的历史,不承认这是摩洛哥的建筑,也就没有得到政府保护,古堡没有资金去修复和重建,所以就遗落在这里,任凭风吹雨打,外部只剩下了一些断壁残垣,多年来村里的经济来源主要是旅游业,但仅仅依靠旅游业很难维护这座古堡,它在不断的被风雨侵蚀。我们有幸走进它,了解它,并了解一个国家不为人知的历史,觉得很是震撼。
走在古堡中,外部的墙壁被风蚀的很破旧,它承载了太多历史,见证了一个国家的兴衰。摸着墙壁,穿越回 18 世纪,我好像看到了坐在门口的吐司的孩子们,院子里修正院子的园丁,仿佛听到了来自于中世纪人们的交谈和孩子们的嬉戏声。
古堡的内部保留了一个保存非常完好的建筑与外部的断壁残垣形成了极大的对比(当然这座古堡被人遗忘,所以内部建筑得以保存)、室内建筑中色彩各异的马赛克瓷砖铺满整个宫殿的墙壁,色彩鲜艳,图案精致墙壁的上方可以看到很多白色的岩石,上面刻着精美的花纹,是当时的艺术家,踩着梯子在上面扣出来的。非常的精致美丽。
晚餐过后,非洲小哥突然在门口探出他的小脑袋,调皮的他准备和我们一起在晚上开 party 。他的出现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多才多艺的小哥不仅会法语,西班牙语,英语和当地的柏柏尔语,还会唱歌,他用吉他和非洲手鼓给我们唱歌,把我们的思绪带到了非洲腹地,感受非洲人们一起唱歌跳舞的情景,此时此刻每个人都融入了一个国度的文化中,那种感受是实实在在而且真切的,非常具有感染力,我们一起度过了难忘的一晚。
阿伊特·本·哈杜村——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阿伊特·本·哈杜村,一座保存最为完好的古村落。始建于 1000 多年前的,是当时世居于此的柏柏尔人为抵御流寇劫掠而修建的防御型居住区。几个世纪以来,那些采用烘干的红泥土搭建而成的建筑群,一直被看成非洲最杰出的建筑精品,它就象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泰姬陵、柬埔寨的吴哥窟一样,以建筑中一种独特的方式,展现着非洲建筑魅力。
它是依山丘而建,底下有一条河流,像护城河一样的延绵在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它是典型的摩洛哥堡垒式建筑,它有最标准的 4 个塔楼,它是一层一层夯土做出来的,当地的柏柏尔人因地制宜用红色的泥土,加上这些麦秸秆,和成的泥作为建筑原材料,先用木头做架构,然后造出来这个房子整体框架,然后再把泥土一点一点夯进去,所以说它这个房子它是冬暖夏凉的。
阿伊特·本·哈杜村以它特有的人文风貌,讲述着柏柏尔人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传承。
街巷里记录了 1000 多年的一部分非洲历史,是非洲历史的缩影,荒凉的土地上,单调的黄土色,简单的食物,单一的信仰,组成摩洛哥穆斯林古城的生活写照。由于这座古城独具特色,它还是《权力的游戏》《木乃伊》电影的拍摄地。行程继续向前我们参观了当地一个村落,该村落由于地处峡谷之中,有很多水源,所以可以种植一些作物,比如当地作物,有橄榄,杏,核桃树。
向导是一位柏柏尔人,有着黑黑的皮肤,深邃的双眼,比典型的阿拉伯人眼睛长的还要好看。跟随向导的脚步我们逐渐深入到了峡谷深处,有一种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感觉,好像到了世外桃源,两侧高达 300 多米的悬崖还是很多攀岩爱好者的攀岩圣地,他们用自己的身体力量去征服悬崖峭壁,有的无防护的攀岩者会把生命交给这里。
向沙漠进发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下午 4 点,我们进入到沙漠,以前看过很多关于非洲的纪录片、电影,对非洲这片神秘的土地有些极大的好奇,今天走进它才真正看清楚它的样子。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地,绵延数千公里的沙漠,带着对撒哈拉的崇敬,走进它,回味三毛笔下那片神秘而广大的非洲沙漠。
撒哈拉沙漠——见众生,见自己
撒哈拉沙漠位于非洲北部,约形成于二百五十万年前,气候条件非常恶劣,是世界第二大荒漠,世界最大的沙质荒漠,也地球上最不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之一。
三毛,这个才情卓绝却备受命运捉弄的女子在遭遇丧夫之痛时,说过: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也因为三毛,承载了太多我们这代人对遥远世界的向往,和浪漫爱情的想象。撒哈拉沙漠有壮观的沙漠风光、浩瀚的沙海、精致的沙丘以及迷人的沙漠风情。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到它滚烫的温度和细腻的沙粒,能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和世界的广大。
下午我们骑骆驼徒步沙漠。坐在骆驼背上,看云层中的太阳,在沙丘上看最美的沙漠日落,第一次骑骆驼,脑补骆驼商队经过沙漠的情景。
驼队三队,每队 5 匹骆驼,借着落日的夕阳,缓慢行进到准备看落日的沙丘,坐在摇摇晃晃的骆驼身上,这沙漠中特有的奇特生物,总是高傲的抬起头,面对酷暑和干旱,从不畏惧。我们一起爬上沙丘顶部,等待日落,在这里看到壮美的景色,真的有队员在这里落泪。撒哈拉的眼泪。
每天沙漠都会迎来日出和日落,有幸在沙漠看日落,是很欣慰的,太阳的光穿透云层,透出散射的万丈光芒,将沙漠尽头的云染成橘红色,最后在薄薄的云层下,我们看着太阳的脸渐渐消失在远方的地平线,很是感动。
感动着有生之年能够来到这里,来到地球上最大的荒芜之地,感受这种荒芜的宁静,一种在繁华世界中无法感受的奇妙景色。日落时间很短,也很壮美,美好的东西总是短暂的所以我们需要去珍惜。大自然有着数不尽的壮美的景色,只有真正走进它才可以领略。夜晚太阳落山后,沙漠迅速退去白天的好热,变得凉爽,晚上我们住在沙漠帐篷里,躺在帐篷外,看夜空满满的繁星和银河,满天的星星,我开始拿出手机对着手机寻找星座,真的在夜空中数出了各种星座,还有很多很多叫不上名字的。第二天一大早,早饭过后我们开始沙漠徒步,真正进入沙漠,感受它的温度。
上午的沙漠徒步,我们只是上了一小片沙丘,我们亲密接触这片沙漠,越临近中午沙子越来越热,气温越来越高,太阳烘烤着沙漠,感觉自己就快被烤熟。可爱的队员蹦跳着跑过沙丘,像小松鼠一样可爱极了哈哈哈。我们跟随当地向导拜访了当地的游牧民族居民,这里简陋的帐篷里居住着居民。游牧民族以骆驼为生,每天生活简单而枯燥,他们生在这里,长在这里,与沙漠为伴,与信仰为伴,与孤独为伍。
最后向导带我们寻找化石。
在亿万年前,撒哈拉并不是沙漠,而是海洋,很多海洋生物,甚至是高等动物的祖先生活在这里,有生命起源的意义。向导用水冲洗一块化石石滩,我发现石头里面藏着海螺、蜗牛、和鱼的形状,记载着一万年前生物的演变。每一块都是来自亿万年前远古的礼物,记载着生命最初的样子。
达戴斯峡谷——摩洛哥的山川
今天一天的时间基本在路上,我可以有空写我的旅行日志,一路上窗外的依然是美丽的风景不断变换的。途中经过猴掌山,这个地区的地貌很特殊,外面看来石头是一层一层的,错落有致,石头的上缘边缘圆润,好像是猴子的手掌,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啊!
之后到达达戴斯峡谷深处,曾经的 f1 赛道,蜿蜒曲折的山路,有些路段转角达到 180 度。短暂停留后,驱车开往菲斯。
作为摩洛哥最早建立的阿拉伯城市(十世纪开始就是阿拉伯人的聚居区),菲斯被视为伊斯兰教圣地之一,1981 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菲斯据说有 9400 多条巷子,126 座清真寺,完全没有规则和方向,几乎找不到直路。我们参观了源于 18 世纪的皮革染坊,这里由数百个大石臼排列组合而成,各色染料提炼自天然植物。然而现在据说很多作坊都改用化学染料了。
看着染匠们站在五颜六色的染缸里,将一块块完整的牛羊皮革放进去,再将已浸泡好的皮革拎出来,劳作的工人完全赤脚站在染缸中,在摩洛哥灼热的阳光下辛苦工作,忍受着染缸散发着的刺鼻气味。我怀疑这种传统技术是否有大规模存在的必要,毕竟现代印染技术已经很发达了。这些染缸还继续存在的理由只能是文化遗产的传承,游客需要亲身感受这种工艺,才能真切体会现代之前,纯手工时代那种辛苦和原始。
菲斯——世界上最大的迷宫
菲斯老城,是摩洛哥四大古城之一,有着深厚的宗教、传统文化和哲学根基,于 1981 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指定为 "世界文化遗产" 保护地区、世界重点文物紧急抢救项目。在摩洛哥四大皇城中,菲斯无疑是最古老的。
当我走进菲斯的老城里,仍旧被古城一千多年的历史所感染。岁月在这里似乎停止了运转,时间仿佛被凝固了一般,人们依旧维持着近乎是神话里描述的那种生活,依旧还是千年前的模样,让游走其中的现代人沉浸在《一千零一夜》的幻影里,仿佛古城就是一个真实的天方夜谭。古城内有 9000 多条街道,稍不留神就会迷失在这座诺大的迷宫之中,这种迷失的感觉像是时空穿越般奇妙。
经过古兰经学院建于 1350 年,是世界上第一所经学院,也是唯一一所内部建有清真寺的学院。整座建筑装饰十分精致,屋檐墙壁上的石刻雕花和木头雕刻美丽繁复。
由于我们行程时间恰逢当地斋月,当天又是开斋节,其重视程度不亚于中国春节,我们来菲斯这天很多人们都出去吃吃吃了,所以很多店铺关门。我们只能随意挑一两个店铺逛逛,顺便买点纪念品。开着的店铺物品玲琅满目,手工皮包,尖头鞋,陶制品,老古董,我想如果所有店铺都开着,我们真的会逛一天,哦不一周哈哈哈
一队的队员买好了东西心满意足的回酒店休息了。每个人都收获满满哈哈哈
舍夫沙万——上帝遗落人间的蓝色调色板
6 月的气温舒适温柔,一到这里就感觉就像掉进童话的盒子里,不敢相信世界上竟然有这么美的地方。
这座小城房屋和大街小巷涂成深深浅浅各种蓝色,每一步都是一幅画,街道中错落有致的红色黄色花盆,装店的这座城市像画一样美丽。
漫步于舍夫沙万弯曲的小道,到处是蓝色,满眼的蓝色,不同色调,不同深浅,不同饱和度的蓝在这里错落排列着,仿佛是上帝的眷顾,将他的蓝色调色板遗落在人间。
晚上在这座蓝色之城看日落,看着阳光下蓝色变成灰蓝色,之后变成黑色,成为当地人以及外来游客度过下午时光的方式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