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智慧:卑晓高之危,晦知明之患,静觉动之劳,默明言之躁
时间:2022-04-05 23:00 | 分类: 哲理句子 | 作者:学思观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居卑而后知登高之为危,处晦而后知向明之太霭;守静而后知好动之过劳,养默而后知多言之为躁。
——[明]洪应明
《菜根谭》一书,是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思想精华的汇集。汇人生感悟之精粹,聚生活智慧之精妙,可谓处世立世之宝鉴,修身养心之真经。
网上,对《菜根谭》虽有很多不同的解读,但大都过分拘泥于字面的解释,而不能站在中华文化基因和思想融贯体系的坐标上,作以追根溯源上的诠释和理解。这样的解说,往往难以把握其中的思想真谛和精神实质,有时不免出现与本意相背的误解。我的诠释理解,仅限于学术上的探讨和心得上的交流。
围绕《菜根谭》“居卑而后知登高之为危,处晦而后知向明之太霭;守静而后知好动之过劳,养默而后知多言之为躁”论说,下面谈一谈人生在对立两极之价值比较和映衬中的精神体验。
从字面上看,这一论说的意思似乎是:先站在低处,然后方知登高的危险性;先居晦暗,然后方知明处会刺眼睛;先保持宁静,然后方知好动会有过劳的危害;先保持沉默,然后方知话多的烦躁之患。
实则,原文的论说乃旨在揭示人生的价值真谛为:心性保持谦卑,方能体会到人生登高中会有危害;心性保持隐晦,方能感知到人生知明中会有苛察之患;心性保持宁静,方能领会到妄作中会有劳瘁;心性保持沉默,方能感悟到言多中会有躁妄。
人生有居卑的心境,方可知登高之为危。
在“居卑而后知登高之为危”的论说中,言“居卑”而不言“居下”,旨在揭示人生的道理:只有保持谦卑心,方能体会到人生登高中会有危害。攀登高处非必有危害,而人生地位和身份的登高,若不能以道德加持,就必然带来危害。
人生若是失去谦卑心,则登上高位、拥有富贵身份之后,必然志骄气满,骄盈跋扈。“矜者不立,奢者不长;强梁者死,满溢者亡。”(《文子·九守》)登高位而矜伐者,不能有宏大的建树;登高位而奢侈者,不能有长久的安康;登高位而逞强者,必因你争我夺而夭折;登高位而骄盈者,必因狂妄而身败名裂。
对于一个人来说,只有树立居安思危的意识,方能体会登高或因致危而反修谦卑之德的人生哲理。确立谦卑的心境,方能做到“高上尊贵不以骄人”(《荀子·非十二子》),不骄凌于人则人不危害之;“禄位尊盛而守以卑者贵”(《说苑·敬慎》),以谦卑之德居持“禄位尊盛”,方能长保其贵。
从为文的立意上看,“居卑而后知登高之为危”的论说,乃针对人之好尊而恶卑的习情而言。习俗之人,若没有道德的修养,而一味追逐于名位的登高,而不知“以卑取尊”(《文子·道原》)的道理,必然导致登高之危害。
在道家思想看来,圣人之所以能以“卑谦清静辞让”(《文子·九守》)之德,而保持“见下”的德行,就在于“见下故能致其高”。只要谦卑、谦下,去奢骄而不敢行强梁之气,方能达致“致其高”的人生价值目标。
人之常情,是心服于德而不服于力。“欲贵于人者,先贵于人;欲尊于人者,先尊于人”(《文子·符言》)。谦卑而敬重人,则人必敬重而推高自己。自谦卑以为下,就能达致“卑则尊”(《文子·道德》)的效验。积谦卑之德,方能成其高贵、高尚之功德。
人生的谦卑、谦逊和谦下修为,当持守“俨兮其若客”(《老子》)的道术。这一“谦恭敬”(《文子·上仁》)的修为,又是“自卑下,尊敬人”。人生的道理,就在于“自卑下故能高人”。只有保持“居卑”的心境,持守谦卑、谦逊和谦下之德,方能在人生登高中保持敬慎心性,步步高升而无招危患。
人生有处晦的心性,方可知向明之太霭。
在“处晦而后知向明之太霭”的论说中,“处晦”非只是表面意思上的在阴凉处,“太霭”也非是过分光亮的地方会刺眼睛,而旨在揭示这样的人生道理:只有保持隐晦心,方能感知到人生的知明中会有苛察之患。
人的“向明”之过咎,在于自恃聪明,自以为是,严苛待人。“向明之太霭”的祸患,乃在于聪明反被聪明误,亦即是《红楼梦》所说的“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价值意旨。
保持“处晦”的隐晦心,不以聪明的明察为自以为是,方能不严苛于人。严苛待人,必遭致人们的抵制。在《老子》中,“向明”是“昭昭”和“察察”的价值意旨。“俗人昭昭,我的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我的“独昏昏”和“独闷闷”,便是“处晦”的心性。
俗人的“昭昭”和“察察”,在于苛察于人。在看待人上,“向明之太霭”者,必是与人斤斤计较,而过分严苛,甚至上纲上线。相反,我的“独昏昏”和“独闷闷”,则是宽以待人,不强加于人。
人的“向明”之过咎,又体现为政治上的苛察,亦即是“其政察察,其民缺缺”。为政苛察,令人难以承受,必然导致人们为避免祸患而冒险于欺骗、狡诈之行为。反之,便是“其政闷闷,其民淳淳”。行宽厚之政,人们可以正道而生存,就会保持淳朴之真,而无为于冒险的侥幸。
在解说“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上,《文子》认为是:“为政以苛为察,以切为明,以刻下为忠,以计多为功”(《上礼》),必有“大败大裂”之患。苛察、切峻、刻薄和阴险等,都是苛政的“向明之太霭”。
人生有守静的心态,方可知好动之过劳。
在“守静而后知好动之过劳”的论说中,“守静”非只是表面意思上的保持宁静之心情,“过劳”也非是喜欢活动的人太辛苦,而旨在揭示这样的人生道理:只有保持宁静心,方能领会到妄作中会有劳瘁之患。
“好动”之意思,是造为多事,妄作乱为,甚至胡作非为。“好动之过劳”的祸患,乃在于造为、乱作而影响人们的安稳、平静,干扰了合理和正常的秩序。此所言的是《老子》“妄作,凶”的价值意旨。
在《老子》看来,人生的道术智慧是“清静为天下正”。坚守清静之德,方能无有妄作,不挠扰天下,而达致“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的效验。既以“静为躁君”为人生道理,则好动、躁动必然适得其反。
早期道家思想认为,“好动之过劳”的社会影响,乃在于私尚贤则使民争,贵难得之货则使民为盗,见其可欲而使民心大乱。固守清静之德,方能“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在上位者妄求、贪私,必然影响民风、民性。
人生只有保持宁静心,方能清醒认识到“好动”所带来的“过劳”之患。“过劳”之患,或是个人忙忙碌碌、瞎忙乱忙的劳瘁,或是统治者、管理者所强加的令人无所适从的不堪重负。
在修为宁静的心性上,就得绝弃圣智上的自以为是,摒弃情意上的凿伪虚假,舍弃巧利上的机心凿识。“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在上者清静无为,休养生息,则人们复归自然,回归平静、平安生活。
“守静”方知“好动之过劳”的价值内涵,旨在确立人生清静修为的必要性。既可是政治作为上的清静无为,又可是人生修为上的清静无为。前者是无为之治,天下安宁;后者是清静而少嗜欲,精神不耗。
好动者,或是“贪饕多欲之人”(《文子·九守》),以其追逐势利名位,自恃过人之知,而追求高位高名,必是“精神日耗以远”,久之将有自失之患。对于人生修养而言,精神志气是“静而日充以壮,躁而日耗以老”。躁妄必有害,而守静必成祥。
人生有养默的心地,方可知多言之为躁。
在“养默而后知多言之为躁”的论说中,“养默”非只是表面意思上的保持宁静之心情,“过劳”也非是喜欢活动的人太辛苦,而旨在揭示这样的人生道理:只有保持宁静心,方能领会到妄作中会有劳瘁之患。
“多言”之意思,或是造谣中伤,或是言教烦乱,甚至是政令乖出。“多言之为躁”的祸患,乃在于言教烦乱影响人们的安适、安定,干扰正常、平稳的秩序。此说的是《老子》“多言数穷”的价值意旨。
保持沉默心,方能清醒认识到“多言”所带来的躁为之患。躁为之患,或是言而无中、言多繁乱的造为,或是言教烦扰、政令多出的令人难以忍受。统治者的一言之出,便是政令。政令乖,则天下乱。
人生要保持沉默心,就得绝弃“言者不知”的多言、妄言,保持“知者不言”的慎言、寡言,而施行“不言之教”的言必有宗。在上位者能够“希言自然”,政令合理而寡出,做到辅助自然,就能达致民众自化、自富和自正的价值目标。
“养默”方知“多言之为躁”的价值内涵,旨在确立人生守默修为的必要性。既可是政治作为上的“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又可是人生修为上的言必有中,慎言善言。在人生修为上,言多则语失,而寡言则少失。
言行,为人生之枢机,枢机之发便为荣辱之主。“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易·系辞上》)言行可以影响作用天下,可不慎乎?慎言,便是“养默”的人生修为。
对于人生的追求来说,只有认识到登高上会有危害,方能保持谦卑心,以谦下之德保守高上富贵之纯享,做到不骄盈傲慢;只有感知到人生知明中会有苛察之患,方能保持隐晦心以持守聪明圣智,做到不自作聪明。
对于人生的追求来说,只有领会到妄作中会有劳瘁之患,方能保持宁静心,以清静之心持守作为之德真,做到不躁动妄作。只有感悟到言多中会有躁妄,方能保持沉默心,以静漠用其言教,做到不胡言乱语。
中华文明五千年,历经沧桑而绵延不绝,已充分证明中华传统文化的顽强生命力,和迎接各种挑战的开拓能力。这一文化内涵,既本自“学·思·观”的探求真理而来,又呈现着“学·思·观”的理性自觉和开放思维。让我们齐心协力地一道投入“文化自信”的时代洪流之中,为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冷静的思考,清醒的应对,果敢的斗争,无愧的付出。坚信“文化自信”,践行“文化自信”,中华民族一定能够实现伟大复兴。
欢迎评论交流探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感谢版权原作者。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 上一篇:25句简单且道理深刻的哲理句子,经典至极
- 下一篇:25句最富哲理和深度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