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销售正能量句子图片

时间:2022-03-20 08:12 | 分类: 正能量句子 | 作者:36氪 | 评论: 次 | 点击:

作者 | 宋婉心、范亮、谢芸子、王林、王晗玉

编辑 | 郑怀舟

规避消费陷阱和风险成为 3.15这天备受关注的话题,对于二级市场投资者来说,如何不“踩坑”则是伴随着整个投资生涯。在市场行情极具不确定性的当下,36氪二级市场资深作者回顾过去,整理出了一份“风险指南”,关心3.15之余,不妨也关注一下股市那些年的“陷阱”。

01 双汇发展:被“瘦肉精”判“死刑”

2011年年报中,双汇发展在《董事会报告》中开头第一句就是:“2011年,是公司发展历史上刻骨铭心、最为难忘的一年。”

那年3·15曝光被曝光后,“瘦肉精”曾让双汇发展蒸发数百亿市值。

3·15节目透露,为了抑制动物脂肪生成、促进瘦肉生长,不良养猪场在饲养中添加违禁药品“瘦肉精”,而人在吃了这样的猪肉后,轻者恶心呕吐、重者则可能导致猝死。如果长期食用,还会导致染色体畸变的可能,诱发恶性肿瘤。

双汇作为产业链中关键的上市公司,其所宣称的“18道检验关”并没有起到作用,反而任由河南省孟州、沁阳、温县等地的“瘦肉精”猪肉流入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

丑闻曝光当天,双汇发展股价以跌停报收,买入的56只基金浮亏接近20亿元。

第二日起,双汇发展申请停牌一个月,但4月19日复牌后,双汇再次收获两个跌停,并于几个交易日内,股价暴跌近36%,数百亿市值瞬间蒸发。

而在消费者端,遭曝光后,双汇显然被判了死刑。曝光后仅半个月内,双汇销售额便损失15亿元。

从财务表现来看,2011年,双汇发展综合毛利率额为7.3%,创15年历史新低。双汇的解释是,瘦肉精事件导致产品销量下滑,双汇只好推迟产品提价,同时原材料价格上涨,毛利率受到了挤压。

02 南极电商:央视“315”晚会热门候选人终登湖北“315”

2020年,因贴牌业务毛利率高达90%,万物皆可“南极人”的南极电商受到二级市场的热烈追捧,但在消费者市场,由于其贴牌产品频频发生质量问题,南极电商数次成为央视315晚会的热门“候选人”。

终于,在2021年的湖北315,南极电商的数款贴牌产品被曝出存在众多质量问题,逐渐清醒过来的投资者开始对南极电商业务模式的可持续性提出质疑。

而就在2021年初,一份券商分析师关于南极电商涉嫌财务造假的PPT已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这位券商分析师指出,南极电商主要通过资金体外循环的方式实现收入造假。简单来说,公司以虚假采购的方式向供应商输送资金,供应商再伪装成公司客户,利用收到的资金向公司下达虚假的订单,从而虚增收入。

由于虚增的收入总是高于虚增的成本,体外循环的资金不足以弥补收入与成本的差额,因此公司账面会出现巨额的应收账款,而南极电商的财务情况则与这种类型的造假高度相似。尽管公司马上采取公告澄清、股票回购等方式试图挽回这场危机,但都无济于事。

2021年,南极电商净利润预计同比下跌53%-63%。同时,公司的内审负责人、董秘相继辞职,签字会计师也发生变更。目前,南极电商股价已深度回调近一年,从高位下跌近80%,笼罩在其头顶的造假疑云,恐怕更难消散了。

03 业绩暴雷、高层被调查,昔日“药茅”还能重新回归吗?

从历年3·15各地发布的典型案例中,从不乏阿胶产品的身影,其中包括“虚假宣传”、“假冒厂牌”、“产品造假”等诸多问题。在整个阿胶赛道,东阿阿胶无疑是最受关注的那个。就在不久前,东阿阿胶又一次成为风暴中心。

3月2日,华润医药官网一则消息引爆网络。东阿阿胶原党委书记、总裁秦玉峰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华润医药控股有限公司纪委和山东省聊城市监察委员会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同时,东阿阿胶原党委委员、高级副总裁吴怀峰同样涉嫌违纪违法被调查。

此消息一出,东阿阿胶股价加速下跌。截至3月15日发稿前,东阿阿胶股价又跌1.8%至33.37元每股。与2017年68.04元每股的历史高点比,东阿阿胶的股价已折腰。而在秦玉峰退休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东阿阿胶包括财务总监、副总裁在内的8位高层陆续离职。

实际上,秦玉峰曾是东阿阿胶的灵魂人物。自其接任后,公司净利润高速增长,但支撑增长的核心却是不断上涨的产品价格。

2019年4月,浙商证券指出,东阿阿胶的阿胶块自2005年起已经累计提价18次,价格增长20倍。对于此,秦玉峰始终强调产品的涨价是基于“价值回归”,但隐患也因于此。

在东阿阿胶发布2019年财报后,其股价暴跌。该年度,东阿阿胶归母净利润为﹣4.44亿元,同比上年暴降121.29%;库存方面,更是高达2711吨,同比上年暴增234.15%。十几年累积的泡沫,一朝破灭。同年7月,东阿阿胶预告年中业绩大降近八成,短短10天,其市值蒸发近40亿,让不少投资者大跌眼镜。

为了挽救不断亏损的业绩,本在华润医药身负要职的韩跃伟开始“救火”,东阿阿胶再不提涨价的决策,开始进行数字化转型并扩充产品线,希望讨好年轻消费群体。但从目前的情况看,秦玉峰的调查还未画上句号。昔日的白马股,能否渡过难关、重拾市场与消费者信心,有待时间的考量。

04 重庆啤酒:败局、赌局,还是骗局?

A股史上因题材炒作而被人民网点评为缺乏社会责任的典型案例中,重庆啤酒必须“榜上有名”。

20世纪末,在青岛、华润、燕京为抢地盘大打价格战之际,偏安西南的重庆啤酒却剑走偏锋加入了当时大热的疫苗研发大军。

1999年8月25日,重啤通过配股募集资金1.11亿元,其中8710万元用于重庆佳辰生物工程公司增资,就此开启了发掘第二增长曲线之路。

2009年起,重啤一改低调姿态,连发18份关于疫苗研究进展公告。在兴业证券等知名券商摇旗呐喊下,重啤每一次与疫苗相关的公告总能引起股价不同程度的上涨。

截至2011年12月7日,重啤市值为392.30亿元,市盈率高达107倍。相比之下,当时的青岛啤酒市值不过243.57亿元,市盈率为27.97倍。

然而,一纸公告宣告了这场“疫苗神话”的终结。重啤披露乙肝疫苗二期临床试验结果:完全无效。紧接着,该股迎来9个连续跌停,股价从每股80多元跌至每股20多元。

2011年12月15日,第六次跌停时,在重啤股吧,一位上海股民《一边吃,一边哭!!!》的帖子引发一众共鸣——“今天回到家,煮了点面吃,一边吃面一边哭,泪水滴落在碗里,没有开灯”。

这场“南柯一梦”是骗局还是赌局,至今没有定论。人民网的评论是“重庆啤酒并非做事,而是拿疫苗科技概念说事。”

戏剧性的是,就在所有人都以为重庆啤酒注定要被钉在A股的耻辱柱上时,该公司又凭借老本行起死回生。

2013年,嘉士伯携高端啤酒品牌入主后,重啤摇身一变成为了行业高毛利的代表。截至2022年3月14日,其市值已超560亿。

虽然重庆啤酒没能成功“社死”,但也为“韭菜们”上了生动一课,“关灯吃面”已成为这段不堪回首的过往最出圈的“遗产”。

又是一年3.15,还记得买股票差点中的「招儿」吗?

来源:股吧截图

05 上海电气,百亿骗局的“首雷”

2021年5月30日上海电气首曝百亿损失风险,牵扯出了一个资金规模累计超过900亿元的贸易骗局,“隋田力专网通信事件”成了当时搅动A股市场最大的“黑天鹅”。

5月30日晚间,上海电气突发公告,自曝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电气通讯”应收账款普遍逾期,存在大额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风险。彼时,该子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86.72亿元,上海电气向其提供的股东借款合计为77.66亿元,均存在重大损失风险。

其后,“隋田力专网通信事件”浮出水面,隋田力一手操控的资金骗局,利用企业上、下游结算的账期差,将13家上市公司牵扯进骗局,致其损失金额超过200亿元。

在隋田力的骗局中,上海电气等上市公司的下游客户与其签订销售合同后,仅需预付10%货款,交付后再分期支付剩余货款;而上市公司从隋田力指定的供应商处采购原材料,却需100%预付货款。短期内,上市公司或可因此大幅提升业绩,但一旦下游客户欠款或上游供应商逾期供货,上市公司的风险便将彻底暴露。

而尽管该骗局幕后的操盘者指向隋田力,但切实承受损失的却是大批上海电气投资者。5月30日晚曝出“首雷”后,次日上海电气开盘即跌停,并在其后的两个多月里A股、H股两地股价下跌超过两成,市值合计蒸发逾240亿元。

2022年1月28日,上海电气发布业绩亏损预告,表示财务部门经初步测算,预计公司2021年归母净利润将亏损89亿-103亿元,扣非净利润将亏损109亿-123亿元。在其提出的六项业绩预亏原因中,“隋田力专网通信事件”排在首位。此前上海电气预计,该事件导致的最大风险敞口达83亿元。

又是一年3.15,还记得买股票差点中的「招儿」吗?

关注获取更多资讯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