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着色的正能量句子图片
时间:2022-03-21 01:12 | 分类: 正能量句子 | 作者:一条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本文为“一条”原创,不得随意修改、搬运、抄袭,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艺术家史国威,
十多年来掌握着独门摄影手艺——手工上色。
他的每一幅作品,
都是亲自一笔一画在黑白底片上进行人工上色。
由于材料的限制,
一旦下笔,就无法修改,
整个制作过程紧张、刺激,
聚集了巨大能量;
每张作品,都要花费一个月多月的时间才能完成,
在艺术市场上极为稀有。
因为拍摄,史国威常常一个人进山,
在山里,他不与人接触,独自扎营,
看看树林,听听风声、鸟叫声,
会把打动自己的景观,
用散点透视的方式拍下,
做成中国画似的卷轴。
史国威说:“生活中有太多的妥协、平淡,
我想做艺术方面就真的布套太多的妥协,
要紧张、刺激一点。”
撰文 陈稻稻 责编 邓凯蕾
这十多年来,我一直在摄影与绘画的边界上,核心就是在做手工上色,算是在一个“灰色地带”。
大学在当时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读了平面设计,2003年左右就决定去德国留学。
当时选择去德国的原因,是因为国内大学学到的摄影知识不够,想继续深造,德国不收学费,摄影也挺强的,就想出国学习一门技术,毕业之后靠它养活自己。
最后,我选择去了多特蒙德高等技术学院,一个专门学习摄影的院校。
德国人特别严谨,他们对于细节、品质的要求很高。记得有一个翻拍24色卡的作业,翻拍完之后要自己去冲洗,放大出来相纸的颜色要和色卡去校对,两者几乎不能有差别。当时就挺虐的,带我的学长一直在督促我,坚持到很晚才结束。
史国威早期创作
毕业的时候,我想做一个跟德国学生不一样的创作,作为自己在德国的一个结束。
因为自己是学美术出身的,并不是从摄影领域直接切入,手工上色又接近于绘画,心灵上觉得有一部分绘画的成分在,于是就尝试了手工上色。
手工上色,自摄影术发明之后没多久就有了。最早还没有彩色胶片的打印技术,大家都想要彩色的照片,就会在黑白照片上进行手工上色。
史国威父亲手工上色的照片
我父亲也会手工上色,他们那个年代没有彩色摄影,结婚照几乎都是手工上色。我父亲的动手能力比较强,就自己来上色,包括自己的肖像,他都会把照片拿过来,自己画一画,染一染色。
毕业作品
就选择做了一个关于东西文化碰撞的题目,把中国传统戏剧的形象和西方戏剧的形象,混杂放在同一个人身上,像纪念碑一样拍下来,再进行手工上色的工艺把它完成。
2006年,我就从德国回来了。一开始,是在一家图片公司做商业摄影师,很困难。因为在德国学习的,主要是关于摄影技术那一块,不需要跟人打交道。
早期,我创作了很多关于中西方融合的主题,这是我德国毕业创作之后深挖的一个过程。
2013年左右,我慢慢开始从社会、人物题材的拍摄,转到对自然景观的创作,陆陆续续拍了一些没有人物的景观。这是随着年龄慢慢地增长,社会经历慢慢增加,自然而然地对于自己内心的关注、内部的声音更多一些。
进山是我的一个兴趣爱好,这可能跟小时候,父亲带我进山有关。那会还没有禁枪,他会定期带我进山打猎,时不时教我一些野外常识。小男孩不学习的话,都喜欢到野外去疯。
现在,我会偶尔进一下山,背着相机,短暂待个一两天的时间,不住农家乐,会自己扎营,避免与人接触。
面对户外也会豁然开朗,有很多可能性在里面。我几乎没有任何计划、目的性,就是碰,把一些打动我的景观,用散点透视的方式拍下。就是一个物体、景观,从不同的角度拍下,之后会在电脑上做大量的后期合成的工作,把它拼接成一个符合逻辑,没有缝隙的图像。
这跟中国画有一些相似之处,因为都是散点透视,不在同一个点来观看事物,像一个卷轴的感觉。
《有风景的房间》系列 | 2013
《有风景的房间》系列,是我2013年在北京植物园拍的一组照片。那段时间,我尝试往景观方面的作品转变,但还没有做过那么大尺幅的,对于画面的把握、色彩的运用都是一个考验。当时它还处在还原记忆的阶段,色彩、场景都比较符合逻辑,会感觉像彩色照片。
早期,我一直在强调手工上色,因为它确实是在一张照片里面填充颜色,在模仿一个真实的,或符合彩色摄影逻辑的颜色。现在我几乎不再叫它是手工上色,摄影绘画会更准确、更贴切一些,超出了填色的这个范畴,更自由、更多主观的色彩在里面。
对于传统的手工上色的照片来讲,它是不允许有笔触出现的,要完成一个想彩色摄影似的结果,但我的突破点在于不要让它有照片的结果,要让它有绘画的结果。
这就像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不是非黑即白、非好即坏,它是有一个中间的灰色地带。
就如同我很喜欢的一段话:“就像河流的边缘,是最肥沃的一片区域,植物长得最茂盛,因为它既吸收了河水的营养,又有陆地的给予。”
我现在用的是透明水色的材料,由于材料的限制,一旦画上去就没有办法进行修改。所以,下笔时就要决定好下一笔该怎么做,是一个非常刺激的过程。
因为一旦画错,整个就废了,没有悔棋的余地,逼着自己走下去,一直处于一个紧张的状态去完成,这样的话,是集中了很大的能量在画面上。
现在的工作室有5只猫、1条狗,都是些流浪猫、流浪狗,因为各种原因被收养,都跟了我十多年了,很老了。
作品《初春的杨树》
《初春的杨树》也是疫情期间的创作,那段期间生活太黑暗了,春天四月份的时候,从我家窗外望出去杨树发芽的情景,我就把它拍下。这是我作品里面少数比较积极向上,正能力的作品。
生活的点点滴滴对于创作都是有影响的,感受是来自于生活,所以在画面上是会体现出来的,不同时期的情感都会有表现。
我年轻的时候跟现在很多年轻人一样,喜欢去夜店泡吧、喝酒、蹦迪,特别愤青。
喧闹过后,就是两点一线。现在,我早上会带孩子,带完孩子,中午会来工作室,一直工作到下午5、6点结束。
所谓生活方式,都是自己的选择,慢一点的话,才能观察和体会到一些细节的东西。因为生命就这么几十年,我不想特别快地过去,回想起来几乎是空白,要一些冷静的思考。
对于未来也没有什么计划、打算,就一直持续在画,直到画到手工不了为止。
每一件作品都花费了大概一个月的时间,大量的心血、精力完成,每次作品完成,我都会依依不舍,但作品出了我这个工作室的话,也不会知道它流向何处,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默念祝它好运。
我不希望这个东西是主流的,也不希望归为哪个领域,待在这个边缘地带挺刺激的,就像走钢丝一样,也比较刺激,因为生活中有太多的妥协、平淡,我想做艺术方面就真的布套太多的妥协,要紧张、刺激一点
相关文章:
- 上一篇:面对疫情加班正能量的句子朋友圈
- 下一篇:情感句子大全正能量可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