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家庭的正能量句子简短

时间:2022-03-21 17:07 | 分类: 正能量句子 | 作者:半边天观天下 | 评论: 0 次 | 点击:

⦾本刊记者 刘 洋

新五口之家——三孩家庭的诗与远方

“生还是不生,这是个问题。”在各地相继出台支持三孩政策落地的具体措施后,摆在适龄夫妻面前的是一道选择题。参考答案或许就在过来人的经历中。

名校毕业22年 她的角色是妈妈

说起三胎家庭,政策出来前很多家庭连想都没想过,但是小齐的家庭却早就步入了“三孩时代”,而且她当三个孩子的妈妈已将近20年。说起家里的三个宝宝,出现得都很巧。小齐并不是甘当家庭主妇和妈妈角色的人,相反,她一直很优秀,可以说完全能当女强人。

小齐一直英语较好,高考如愿考上了北京外国语大学,作为毕业于名牌211高校的她,踌躇满志,很想自己开拓一片天地。毕业后,她与同为校友的男友一起在北京打拼。男友先到了待遇颇丰的外企,她则通过层层考试、应聘到了一家资质很好的学校当英语老师。稳定下来后,两人结婚了,之后很快迎来了第一个儿子。

在外地打拼的年轻人生活总是紧巴巴的,为了给初生的儿子更好的生活,小齐的丈夫毅然放弃了自己的专业转了行,投入到跨行业的医药企业,开始了忙碌赚钱养家的职业生涯。由于丈夫奔波在外,经常出差,养育孩子的重任落在了小齐一个人身上。在北京,两个初涉社会的年轻人是负担不起保姆工资的,父母在老家,身体都不是很好,也无法前来照顾,再说,他们的房子也太小,根本住不下这么多人。小齐早就说好要支持丈夫的事业,自己一人全力承担照顾孩子的重任,让丈夫安心无忧地拼事业。思来想去,小齐在工作和养育儿子之间不堪重负,只能选择一头。想着等孩子大了,自己又是名校出身,肯定还有机会大有作为,小齐跟丈夫商量得到支持后,毅然辞去了很多京漂都羡慕的教师工作,暂时回归家庭,自己带娃。

没想到,小齐这一回归家庭就再没有机会重返职场。儿子5岁时,可以上幼儿园了,可小齐计划外怀孕了。本打算孩子6岁就重返职场的她,一时间不知道如何选择。当做彩超的医生告诉她是双胞胎时,小齐和丈夫不知道该喜还是忧。喜的是,毕竟为人父母,有了孩子还是双胞胎,这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喜庆事;忧的是,孩子来的时间真不巧,小齐刚把儿子养大,自己可以重返职场,这下可怎么选择呢?小齐说,现在想来,当时真是人生中最纠结的时刻,她和丈夫都是独生子女,符合当时的二胎政策,家里父母都期待他们把孩子生下来,说是有困难全家人一起面对,孩子来了,就要好好地迎接。可是,这一下子多了两个孩子,一共三个孩子,是他们夫妻俩想都不敢想的重任。丈夫经过多年打拼,家里的经济状况渐入佳境,可一下子来了双胞胎,经济状况又要回到过去了。而且,小齐的职场梦又将破碎,两个孩子的出生,作为养育了一个孩子的母亲势必不忍心放手。经过多次家庭会议的讨论,最终决定,排除万难,全家人欢欣迎接这两个上天赐予的小生命。丈夫承诺努力打拼,给小齐娘四个一个温暖的靠山。小齐也不得不再次为家庭作出牺牲,把要飞出家庭、重返职场的翅膀轻轻收起,继续安心养胎,留守家庭。

孩子出生后,全家人惊喜异常,是一对漂亮的龙凤胎。看到三个孩子,小齐觉得再苦再累都值得,只是,自己出身名校,多年苦学练就的流利口语,全都湮灭在家里孩子们的奶瓶和各种家务杂事之中了。有妻子和三个孩子要养活,小齐的丈夫越发努力,几年后通过拼搏开起了医药公司,成为一家五口的经济后盾。小齐与丈夫各司其职,她的职责就是做好家庭主妇,当合格的妈妈,照顾好孩子们。可以说,小齐夫妻俩遵守了各自的承诺,为这个家,男主外,女主内,丈夫兢兢业业赚钱养家,公司越开越大,如今在北京买了别墅,一家五口其乐融融,小齐更是担负起家庭主妇和模范妈妈的职责,把三个孩子培养得健康茁壮,各有所长。老大打冰球获得了全国名次;老二钢琴造诣颇深,轻松晋级;老三特长是舞蹈,无论是家庭聚会还是学校比赛,都是崭露头角的小明星。这背后,小齐付出的辛苦可想而知。她告诉记者,多年来,三个孩子的成长是她心中最重要的事情,甚至有的时候,老家的父母都有点顾及不上。她在别人眼里是令人艳羡的完美主妇,丈夫成功,孩子成材,但是她20年来的辛苦和酸楚只有自己知道。由于自己是全职主妇,她一直没有请保姆,只是偶尔请上门家政帮忙收拾庭院和卫生。

小齐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早上四点半起床,给老公和孩子们准备营养早餐,早餐的搭配要一星期每天都不重样,还要兼顾美味的同时照顾到老公终日陪客户喝酒的身体补养,以及三个孩子各个年龄层需要,以及男孩女孩成长的差异。因为人口多,所以品种非常丰富。就拿采访的当天来说吧,小齐发在朋友圈里的早餐图片中,饮品有豆浆、牛奶、鲜榨果汁,面食有面包、豆沙包、小笼包,主食有小米粥和面条。这些精心的准备,每天早上都得两个小时左右,小齐为此还报了家庭营养餐高级班。早餐过后,丈夫顺路送老大上学,小齐开车送老二老三上学,双胞胎兄妹一直在一个班级里,也省去了很多烦琐。送完孩子,小齐要去菜市场买菜,晚餐才是一天中的重头戏。白天的时间,除了打扫家务和清洗衣物,小齐只有两个钟头是完全属于自己的,白天家里的安静让小齐很享受,她不敢想起孩子们小的时候,白天自己是怎么鸡飞狗跳熬过来的,所幸,孩子们都大了,她也年过四旬。想起自己20多年前的校园生活,小齐恍如隔世,也心有不甘,自己毕竟是英文口语一流的高材生,有时想起当年父母对自己的悉心培养,可自己却几乎一毕业就成了家庭主妇,小齐内心满是酸楚。

好在丈夫理解小齐,孩子都成长起来后,小齐的时间越来越宽裕,丈夫支持她做些喜欢的事情。经过一番筹划,小齐投资经营了一家年轻人现在很喜欢的自习室。由于经营模式很现代很智能化,不会占用小齐太多时间,小齐能够把家庭和自己的小事业完美地统一,这让小齐有了小小的成就感。说到自己被人人羡慕的生活,她也经常遗憾,没有在职场中体现自身的价值,人生最黄金的时间都在当妈妈,但是,面对三个可爱的小家伙,她却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现在四十有余的小齐,要重新开启自己的事业,但她觉得一点都不晚……

出租车司机 为孩子奔走在路上

遇到这位出租车司机,是记者在去朝阳采访的路上。下了朝阳牛河梁高铁站,听说记者要去建平,一堆出租车鱼贯而过,都摇头拒绝了。只有陈大哥犹豫很久,车开出去了十米,又折返回来。上了车,他苦笑着解释:“没人愿意跑这么远,也要不上高价,回来要是拉不上人就是空跑,拉上回程的人,还有可能被罚。”看到记者疑惑的眼神,陈大哥叹了口气,“这都是为了养家糊口嘛,家里有三个孩子哩。我在这空等也是等,牛河梁高铁站下来的人不多,有的有车接,有的人家就直接坐公交车了,我在这停车等着,还不如拉你一趟,赚少点也比不赚要强。不信你看,如果是赚钱不嫌少的,都是家里孩子多的……”

陈大哥看上去略显沧桑,但实际年龄并不大,他是1982年的,今年才40岁,却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了。陈大哥自小在朝阳凌源附近农村长大,由于农村结婚早,他19岁就有了大女儿,当了爸爸。那时候,初为人父的他还是个孩子,不懂怎么照顾媳妇、疼爱孩子,每天除了下地干活,整天想着玩,玩牌玩游戏机,总去镇上游戏厅,最后把媳妇气跑了,扔下一个嗷嗷待哺的女娃娃。这下子,陈大哥傻了眼,手忙脚乱地抱着软乎乎的孩子去找邻村丈母娘家,谁知连吃三次闭门羹。丈母娘和大舅哥堵着门,根本不让他们爷俩进屋,连孩子也不看一眼就给撵回去了。再去,就说孩子妈妈离开家了,去南方打工了。丈母娘看到他就生气,觉得女儿好好的人生都被他毁了,小小年纪就生了孩子,现在出门打工,也算重获新生。关于孩子,丈母娘明确表态,自己有那么多农活要干,家里的猪和牛要喂,还有孙子孙女要带,根本无暇顾及,孩子是陈家的,让他自己负责养活!

陈大哥只好抱着孩子回了家,家里父母年纪虽不大,但是身体也都不太好,也想让陈大哥尝尝生活的苦,就让他自己带孩子。从此,陈大哥开始了带着孩子打拼的艰难生活。为了养活女儿,他做过力工,进城给别人装修,但赚的钱多,却有时无暇顾及女儿的吃喝拉撒,把孩子交给别人又不放心,他真正体会到了为人父母的滋味。后来,为了随时都能照料女儿,他学会了开车,做起了白班的出租车司机。那时候,牛河梁一带的人都认识这个带着孩子开出租的陈师傅。父女俩也成了小城的一道风景线,孩子在后座乖乖地坐着,几乎很少哭闹,渴了饿了就随时喝水喝奶吃饼干,陈大哥临时下车去个卫生间,孩子还能给他看车呢。上车的乘客每次看到可爱的孩子,都禁不住同情心疼,很少有找麻烦的。陈大哥说,都是女儿带给他的福气,让他挺过最艰难的岁月。那段岁月,父女俩永远无法忘记。

说起来,陈大哥后来遇到的妻子,女儿还是他俩的媒人呢。那是女儿4岁的时候,一天,一个年轻姑娘匆忙上车,直接坐到了后座,与陈师傅的女儿并排。看到孩子可爱的笑脸,姑娘的心被融化了,一直拿着围巾逗她玩。姑娘下车后,陈师傅发现女儿手里紧紧拽着围巾,是那姑娘落下的。陈师傅心想,大冷天的,姑娘没有围巾会冻着,而且可能是女儿一直攥在手里,人家才没好意思拿走,一定要还给乘客。陈大哥赶紧回到姑娘下车的地方转悠,好在地方不大,一打听,就找到了姑娘的家。看到一个男人抱着孩子来找自己,姑娘的脸通红,她的父母也诧异得很。因为外面天气很冷,孩子又那么乖巧,一家人把陈师傅父女俩让进了屋。这样一来二去,陈师傅与姑娘渐生好感,对方父母也没有嫌弃陈师傅带着个女儿,只看到陈师傅努力踏实、心眼实诚,就把女儿嫁给了他。陈师傅说,是女儿让他真正学会成长,学会做一名父亲,学会做一个负责踏实的男人。

迎娶妻子后,他对未来生活的奔头更足了。他不让妻子出去奔波,生活宽裕了些,他就给妻子在家里开了个小卖店,他自己则靠积攒了几年的钱买了一辆出租车。妻子为他先后生下了一个女儿一个儿子。陈师傅说:“农村出来的人,就喜欢孩子多,有儿有女是最完美的,孩子们也好养活,没有什么特别需要花钱的地方,都能好好上学就可以了。”最让他感动的是,妻子对三个孩子一视同仁,大女儿现在大了,懂事了,还能在上学之余帮助妈妈照顾弟弟妹妹。虽然别人都说他是三胎家庭,负担太重,但是陈大哥自己心里虽苦犹甜,他觉得孩子多是好事,生活有奔头,虽然自己苦点累点,但一想到孩子们的笑脸,想到妻子理解支持他,他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自己与大女儿从那么艰难的时刻,一点一点地熬过来,直到今天,他觉得,一家人整整齐齐的,妻子和孩子们围绕身旁,就是最幸福的。

再婚重组家庭 三宝让他们成为真正的一家人

2021年10月,大伟和小洁的家庭喜迎三胎,全家老小围着这个新生儿,百感交集。大伟的亲戚特别多,知道的人都懂,他们这个再婚重组家庭不容易。大伟是一名公务员,因为前妻有了更好的选择跟他离婚了。当时前妻一心要另嫁,说什么都不要儿子。大伟的工作赚钱不多,可特别繁忙,根本顾不上儿子的生活和学习。即便这样,大伟还是咬紧牙关把8岁的儿子带在身边。爷俩一路摸爬滚打坚持了一年,有一天,大伟深夜忙完工作回家,看到家里所有的灯都亮着,电视也响亮地开着,儿子却趴在作业本上睡着了,桌子上却有儿子吃剩的泡面,和给他留的早已泡好的面。大伟含着泪吃完儿子为自己泡的面,他突然想给孩子找一个好妈妈,让孩子有温馨完整的家庭。

大伟开始了相亲,虽然遇到了不少合适的女性,但很少有人愿意接受他的儿子,直到他遇到小洁。小洁是一名单身妈妈,带着5岁的女儿,经营一家教育机构。两个人的相亲很有意思,他们一人领一个孩子,在一起吃了顿火锅。他们事先商量好,如果互相看对了眼,孩子也不打架,就能在一起。没想到,两个孩子还真玩到了一起,一见面,火锅都没好好吃,就拉手跑到火锅店的儿童游戏区玩了起来。大伟和小洁也彼此心仪。在外人看来,他们就像温馨的一家四口……

经过三个月的相处,大伟和小洁闪婚了。结婚后,应小洁的一再邀请,也考虑到小洁和女儿上班上学比较方便,大伟和儿子搬到了小洁母女俩的住处,开始了一家四口的新旅程。两个孩子被分别安排到了两个房间,大伟和小洁的妈妈则轮流到家里带孩子。晚上,小洁会尽可能把工作安排好,接两个孩子放学,然后回家准备晚餐,两个孩子就一起做作业。

孩子毕竟是孩子,时间长了,也有闹矛盾的时候。他们会为抢玩具或争得爸妈的宠爱而暗暗较劲。有时,大伟夸了女儿几句,儿子便会闷闷不乐;小洁回家先跟儿子打招呼,女儿就会觉得妈妈不再是自己的妈妈了。一开始,夫妻俩没当回事,尽可能一碗水端平,可孩子们会把很多小事当作天大的事,慢慢累积下来,两个孩子的矛盾越积越深。直到有一天,大伟的妈妈告诉大伟,看到儿子偷偷抹眼泪,一问才知,两个孩子因为争一支笔吵了起来,女儿让儿子离开她的家。儿子自尊心受不了,委屈地哭了,还央求大伟,“我们又不是没有自己的家,我想回自己的家,上学也不用那么远,也不用起那么早了……”大伟心里很难受,他知道儿子一向比较懂事,自己也总叮嘱他让着妹妹,这次确实是伤害他的自尊了。晚上,大伟把小洁拉到小区散步,委婉提到两个孩子矛盾的解决方案。小洁也特别重视,还专门制定了一个针对两个孩子年龄段的教育心理方案,家庭成员都要参与,让两个孩子感到这是一个完整的家庭,哥哥妹妹是自己的亲人,可以陪自己玩耍学习,可以一起长大。同时,大伟还安排了全家海南游,一家四口一起旅游,到哪里都同出同进,两个孩子的感情加深了不少,吵闹也少了很多,孩子们也学会了互相谦让与包容。

三胎政策出台后,小洁有了新的想法。有一天,小洁跟大伟谈心,“我们应该理解孩子们对这个重组家庭有戒心,对彼此有一些排斥。毕竟,我们结婚才两年,孩子们都各自跟着父母走过了6年和8年的时光,偶尔有分歧时或难过时,还会觉得这个家不是自己的家,或者不是一个整体,也可以理解,我们要让孩子们有家的归属感。现在学校因为疫情,也不那么忙了,我趁着身体还可以,想生一个我们俩的孩子,这个孩子跟家里每个人都有血缘,他(她)是每个人的亲人,也是我们家感情的核心和纽带,你说好不好?”大伟激动地连连点头,虽说要三胎对于这个家庭,金钱上和精力上的负担会增加,但是这个孩子会成为凝聚家庭的最大力量,同时,也是夫妻俩的爱情结晶,相信每一个家庭成员,都会期待和欢迎这个孩子的。

夫妻俩实行民主制家庭管理模式,他们把这个想法郑重其事地传达给孩子们,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没想到,两个孩子这次出奇地统一,都欢呼雀跃地期待新成员的到来。就这样,最受欢迎的家庭成员如约来到了大伟和小洁的家庭。新生儿的出生,令一家人手忙脚乱,却也十分欢喜。两个孩子比往常乖巧懂事,从小洁怀孕起,就自发地照顾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小妹妹出生后,兄妹俩围着小宝宝大气都不敢喘,一直盯着看。说来也神奇,真像小洁设想的那样,有了这个血缘的纽带,整个家庭前所未有的融合,兄妹俩共有一个妹妹,让他们感觉到彼此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亲人,他们要一起陪伴妹妹长大,有责任有义务一起保护妹妹。如今,一家五口的新生活正式起航,因为这第三胎,也更加幸福亲密……

家有三宝 全家齐心共谱育儿大计

家住沈阳皇姑区的小丽,有着一个人人羡慕的美满家庭。小丽今年32岁,与丈夫是大学同学,两人育有3个可爱的宝贝。小丽总说,自己是响应号召有了三胎,过得是最按部就班的生活。

由于是同窗,小丽与丈夫小满一毕业就进入了婚姻殿堂。双方家境都很优越,丈夫小满在家里的企业上班,小丽在高校就职,不用坐班,两个人的工作都不需要加班,自由度比较高。看到两个人结婚后也像孩子一样总出去玩,双方家长着急了,开始一波又一波的催生。结婚一年半的时间,小丽顺利怀孕生子。几乎没有太操心,小丽就安心地做完了月子,孩子被双方家长抢着看护,还有月嫂的帮助,小丽觉得自己生孩子之后和生孩子之前的生活差别并不大。就在小丽暗自庆幸之时,家里的矛盾爆发了。

照理说,小丽和小满的结合非常完美。双方学历年龄相当,家庭条件都很优越,小满家经营企业,小丽家父母都是机关干部,可以说是相得益彰,举案齐眉。双方的家庭又都只有他们这一个孩子,从谈恋爱到结婚,双方家庭的家长都处得亲如一家,从来不会在钱上或者家务上有什么纠纷,可没想到,孩子出生后,双方老人进入到“抢孩子大战”中来。小丽和小满生孩子时不过26岁,双方妈妈都年过五旬,是刚退休的年龄,正闲来无事,都将照顾新生儿当作最重要的事。小丽生下儿子后,两位妈妈开始一起照顾,但是谁抱孩子的时间长了一些,另一个就会不高兴,嫌对方抱着孩子不撒手。双方后来发展到抢来抢去抱着孩子,把孩子惹得哇哇大哭才作罢。后来,小丽和小满找来双方父母开了家庭会议,专门针对这一问题探讨解决之道,最终六口人达成了共识,两位妈妈每周轮换着来小丽家照顾孩子,其间不得旁人插手,也不准探视。这样执行了一段时间,家庭和谐了许多。但是小丽的妈妈总跟小丽念叨,“不让照顾孩子的一周,是妈妈和爸爸最受痛苦折磨的一周,我们实在太想宝宝了,要不,你再给咱家生一个,那样我和你婆婆一人照顾一个,趁着我们都年轻,再晚几年,妈妈老了,就带不动了。再说,你和小满都是独生子女,现在有二胎政策。咱们也算响应国家号召,解决家庭内部矛盾啊。”念叨久了,体恤父母想孩子的心情,小丽生了二胎,也是个可爱的儿子。婆婆和公公特别感动,他们主动提出,二宝可以随母姓,体谅亲家想孩子的心。

就这样,二宝的到来解决了家庭最大的矛盾,也给这个富足的家庭锦上添花。公公婆婆主要负责大宝的生活起居以及接送上课,岳父岳母负责二宝的看护与照顾,时间一长,双方老人经常为了方便把孩子留在家中,小丽和小满又恢复了二人世界,偶尔想孩子了,或者周末与节日,一家才能团聚。这样三年下来,小丽和小满也从轻松快乐的二人世界中感到了一丝惆怅,他们已年过三十,也想尽到为人父母的责任与义务,可是把孩子接来,双方老人担心他们一直没怎么带孩子,缺少经验,他们自己也缺少信心,不把孩子接回来,他们的心里又很失落和自责。2021年,国家出台了三胎政策,辽宁省的三胎政策也相继出台,这一次,没有父母的催生,夫妻俩自己作了决定,想要个三胎,夫妻俩自己抚养,不要老人的参与,他们想通过陪伴孩子的成长,好好地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弥补之前对大宝二宝的遗憾与缺失。

虽然小丽和小满有足够的理由自己决定要三胎,但是考虑到双方父母的感受与情感,仍然就三胎问题召开了家庭会议。他们跟老人们表态,想亲身感受下做父母的责任与义务,亲自养育孩子长大,不再缺席孩子的成长,不想再做“甩手父母”,更不想“啃老”。老人们不但没有一丝一毫的不悦,还特别有感触,他们一致认可小丽和小满的决定,也通过这次家人们的真诚沟通,感慨做父母的介入孩子们的婚姻太多,不该抓着大宝二宝不放,剥夺了小丽和小满做父母的权利。

就这样,在全家的希冀期盼的目光中,小丽夫妻俩再次迎来了新生命,现在小丽已经怀孕两个月了,想到这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新生命,小丽和小满有着从未有过的忐忑与小心翼翼,这一次,他们要真正担负起父母的责任,亲自照顾和抚养孩子,即使再苦再累,也不会放手给老人,推卸自己做父母的责任。虽然是第三胎了,小丽却像怀第一胎时一样紧张,她说,这个三宝太幸运了,他(她)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满满的爱,有父母的期待,有哥哥们的疼爱。两个哥哥都懂事了,大哥已经上小学,担负起了家里老大的责任,经常教弟弟读书写字。哥哥们特别期待三宝的到来,他们说希望有个妹妹。全家人还一起拍了全家福,两个宝贝亲吻着妈妈肚子里的三宝,画面特别温馨……

孕期的小丽常常感叹,自己拥有特别好的父母与公婆,虽然有的时候会埋怨他们“抢”走了孩子,剥夺了自己和丈夫做父母的权利,还因为父母过度的爱,干涉自己的小家庭过多,但是她和小满做父母比较早,如果第一胎第二胎没有父母公婆的全力帮忙,还未必能把孩子养得这么好。现在,他们也成熟了,相信自己和丈夫能做称职的父母,给孩子们树立好的榜样,让父母欣慰放心。她也很感恩三胎政策,感谢三宝的到来,让自己的家庭更加美满,老一辈人总说多子多福,没想到自己年过三十,也是同样的感受,自己的家庭真的实现了儿孙绕膝,老人康健,觉得生活真的很美好。

(应被采访对象要求,文中人物均系化名)

转自/《妇女·女人观天下》2022.01


  • 发表评论
【已经有(0)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