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音乐正能量句子2022

时间:2022-03-22 15:07 | 分类: 正能量句子 | 作者:庸常生活里的诗意 | 评论: 次 | 点击:

给音乐一个宁静的世界

春花绽放的时候,嗅到了远方的硝烟

乐声隐约,伤感如一缕香飘散

如肖斯塔科维奇的圆舞曲

静守最后的狂欢

还有那——

满目疮痍的

家园

给音乐一个宁静的世界

因为战争,俄罗斯的猫惨失“猫籍”;

因为战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在意大利米兰的大学遭禁;

因为战争,英超切尔西的老板、俄罗斯人阿布含泪出售球队,退出英超;

这个世界,在战火与仇恨的绵延中变得越来越陌生,也似乎越来越荒诞。

每一个人都会受到影响,即使在远离战场的桃源,春天已然来临的时候,你还会感受到高企的油价,动荡的股市……

自然还有音乐,如果你是一位爱乐者。

捷杰耶夫被慕尼黑爱乐和鹿特丹爱乐辞退了,因为他拒绝跟祖国划清界限。

受牵连的还有捷杰耶夫的爱徒莫斯科大剧院管弦乐团音乐总监图甘·索契耶夫。3月5日晚,莫大乐团演奏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以纪念这部交响曲首演80周年。但这也是音乐总监图甘·索契耶夫的告别演出。

“被迫面对我心爱的俄罗斯音乐家和心爱的法国音乐家之间做出不可能选择”的索契耶夫,指挥完这场演出后决绝而去,辞去莫斯科大剧院管弦乐团总监职务,同时辞去法国图卢兹国家交响乐团音乐总监的职务。

索契耶夫说,他将永远反对任何形式的冲突。但在政治正确的图卢兹市长眼里,那样的说辞是否依旧不顺耳,甚至有些苍白。

聆听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第一乐章展开部那段有点冗长的“侵略插段”。在极轻微又极快速的小鼓声中,长笛与大管展开了对话,接着双簧管与之对答起来……宁静的田园风流淌着一股不祥的气氛。那整齐的鼓点声,听得那颗心渐渐慌乱了,恐怖感远远地逼近。

这支旋律在其它乐器上不停地反复,每一次的配器都有所变化,只是鼓点始终保持着这样的节奏,弦乐的拨弦时而来凑和,助长鼓点的威风。音乐演奏的力度越来越强,待管弦乐声齐作时,听得那颗心悬在了半空,空气中飘浮的气球终于一个个凌空爆炸——那鼓点变成了爆炸声,或像是隆隆的炮声。

这种以配器的变化逐渐增加音量和乐队色彩的手法,让人想起拉威尔的波莱罗舞曲。相似的创作手法和风格,但不同于波莱罗舞曲的热烈气氛,这一“侵略插段”肃杀而渐露狰狞之色。

不知道索契耶夫这次指挥乐团演奏这部交响曲,特别是这段音乐时,会否想起什么?想起了——会是拿破仑率领法军入侵俄国吗?还是德国法西斯入侵苏联?或是当前的俄乌战火?再或更多的披着民主外衣的霸权蹂躏和侵略战争……

最好什么也没有想起。

其实,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表达更深的是对胜利的渴望与欢呼。

1942年3月5日,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在萨马拉歌剧和芭蕾舞剧院举行首演,苏联指挥家萨莫苏德指挥;3月9日,《第七交响曲》在莫斯科演出,《真理报》以相当大的篇幅作了赞颂的评论;7月9日,在托斯卡尼尼指挥下由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乐队作了一次场面宏大的露天演出。

给音乐一个宁静的世界

肖斯塔科维奇

然而,《第七交响曲》最为重要的一次演出,是1942年8月9日,在作品所题献的城市列宁格勒中演出,并作了无线电实况转插。

那还是炮火连天的战场,《第七交响曲》那激动人心的乐声回响在满目疮痍的这个城市,鼓舞着经历了德军数月围困的英勇将士。

“我把我的第七交响曲献给我们跟法西斯进行的斗争,献给我未来的胜利,献给我的故乡——列宁格勒。”肖斯塔科维奇说。

在列宁格勒演出绝非易事,可供演奏的乐器十分缺乏,就连乐团只剩下15名演奏员,其他的不是饿死、离去,就是拿起武器参加到保卫城市的战斗中去了。但苏军的前线指挥部克服了重重困难:用飞机空运总谱,并从前线抽调演奏人员,用密集的炮火掩护,使列宁格勒免遭德军的侵扰。

终于,这部深刻表现人民对法西斯侵略者的愤怒与反抗的正义乐声,在这座英雄的城市奏响了。人们从街上、从掩体里、从住所里聚集到广播扩音器前,聆听这英雄的乐章,《第七交响曲》响彻列宁格勒的上空!

列宁格勒保卫战中,苏军用成排的喇叭将《第七交响曲》的声波传到敌方,射穿了无人之地的寂静,直指德军的嚣张气焰。而苏军在激昂的乐声中誓死英勇保卫列宁格勒,直至战争夺得最终的胜利。

如同《第七交响曲》第四乐章“胜利之来临”所描述的那般:在双簧管、圆号和定音鼓奏出类似贝多芬“命运主题”的音型后,弦乐奏响了刚毅的C小调主题;随后,木管乐器尖锐的呼啸,铜管乐器富有特征的顿音,弦乐那一阵阵巨浪般的连音,小号、长号和小鼓那如战马奔驰的节奏音型,以及定音鼓猛烈的敲击,酣畅淋漓地构筑起一个个胜利冲锋的场景。

当然,音乐描绘的绝不仅仅是战场上直观的胜利,而是肖斯塔科维奇内心的庄严宣告:“光明对黑暗、仁慈对野蛮、理性对反动的胜利!”

这样的胜利具有永恒的意义。

给音乐一个宁静的世界

拉赫玛尼诺夫

再一次听到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的引子,会不会让一个看不到希望的人或群体警醒?

2022年3月5日,在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演出的同一个晚上,俄罗斯国家管弦乐团在莫斯科扎里亚季耶音乐厅演奏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尼古拉·卢甘斯基钢琴。

独特的引子几乎成了这部钢琴协奏曲的招牌。由八小节的钢琴和弦直接切入,像是灰暗而沉重的钟声,由弱到强,由远而近,缓慢、均匀、庄严,感召着每一颗激奋的心灵。

“每当一声警钟响起,你就会感到整个俄罗斯跃然奋起。”俄罗斯作曲家梅特涅尔曾如是说。1900年,革命的前夜,俄罗斯的文学艺术家于孤寂的等待中张望着黎明的到来。同样,这也是拉赫玛尼诺夫的人生暗夜。每天,他都会冥坐于漆黑的房间内,寻找着心灵的阳光。心理医师尼古拉·达利不停地对他说:“你是作曲的天才,你所创作的伟大乐章即将问世……你会工作得称心如意……你的协奏曲会是最好的……”

陷入创作危机的拉赫玛尼诺夫需要钟声——警醒的钟声、希望的钟声。是心理医生为他敲响了钟声。最终,他也将这部第二钢琴协奏曲献给了达利医生。

当年的俄罗斯也需要钟声——革命的钟声、黎明的钟声。20世纪初的俄罗斯,经济举步维艰,革命风起云涌,新兴的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探寻一个没落帝国的出路。

现在的俄罗斯更需要钟声——和平的钟声、未来的钟声。兄弟阋墙,相煎何急……祈盼钟声敲醒昏梦,熄灭战火,抚平创伤。

弦乐随那钢琴漫涌而来,那是宽广的俄罗斯大地上流淌的忧郁之河,让人深爱着沉思着的母亲河。蓦地一声转,在钢琴的牵引下,音乐的色彩转为明朗,第二主题的旋律仿佛黎明之光中河水泛起温柔的波浪,轻轻地拍打着心岸。

旋律错动着,和声交织着,酝酿出激奋的热情,夹杂了缕缕淡淡的幻想。渐渐地,听到了沸腾的欢呼声,排山倒海般地席卷过来。那不是梦中期待的胜利吗?

不,那是和平!是充满希望的未来!

艺术有无国界?音乐有无国界?

“音乐创作时期的各种文化背景和价值观都必然影响作曲家,并融入其作品。而演奏音乐的人都是有国界有思想有情感的,怎么可能对这个世界熟视无睹?”

“如果历史是进步的,在一个崭新的、越来越包容、越来越开放的新世界中,文化是否依然要受政治裹挟?音乐是否需要音乐家的立场才能被表达?”

网友留言评论,却是针锋相对。战争不仅将生命撕裂,也会将更多人的思想撕裂。

所以,这世界太吵闹了,吵闹得让人不安。唯有音乐,能给人一丝安宁。

给音乐一个宁静的世界

柴可夫斯基

蓦然想起了俄罗斯音乐家柴可夫斯基的《故地回忆》,这首乐曲中,他是否回味了年少时与妹妹在基辅郊外度过的无忧无虑的时光?柴可夫斯基创作的音乐作品中融入了不少乌克兰民间音乐,譬如《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中,第一乐章呈示部的主题是作曲家在乌克兰采集到的一首盲艺人的民歌,但把哀怨的曲调改编成了洋溢着欢快情绪的音乐主题;第三乐章的旋律来自乌克兰的轮舞歌曲《伊万卡,快来唱春歌》……

柴可夫斯基曾说:“我在乌克兰找到了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找不到的平和心境。”在作曲家洒下深情的这片土地上,最终在基辅建立起了乌克兰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想来,老柴的音乐如今能让交战的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感动一瞬吧!

“尊重艺术和历史,才能不让自己陷入盲目和非理性的情绪中。”

不去评论,好好听音乐!无法言说的时候,音乐响起……

也请给音乐一个安静的世界!

给音乐一个宁静的世界

水印木刻版画《乐·韵》 | 朱燕

文字:木 火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