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双向情感障碍正能量句子图片
时间:2022-03-24 21:00 | 分类: 正能量句子 | 作者:妙爸不是灭霸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中国有这样一个群体,
他们学历不低,
985/211大有人在,
还有不少毕业于海外名校。
他们为人类输送精神养料,
帮助一种文化影响另一种文化,
让远隔万里的人心意互通。
他们通常没有升职,没有加薪,
蜗居在家是常态。
他们知识广博,但收入不高,
十年来的收入甚至不增反降。
就在几年前,他们只要月入超过800元,就要缴税20%。
几乎所有人都会接触他们的作品,
但却极少有人真正了解这个群体,
他们就是翻译。
我,就是其中的一员。
01
▼
我之所以发出这样的感慨,都是因为这几天的一篇“全网刷屏”的文章——《我们的天才儿子》,来自《杭州日报》的“倾听·人生”栏目。
相信许多人都已经看过那篇文章,但为防止有人还没有读过,我在此先将故事简述如下:
“你们能不能写我儿子的故事?我儿子是天才,他现在精神病院,他妈妈今天刚走了。”
短短几句话,却包含了无比丰富的信息:父子之爱;母子别离;一面天才、一面疯子。
任何一个社会新闻工作者,都不会拒绝这样的选题。
事实证明,据此采写的文章的确成了现象级的爆文,实现了“全网刷屏”。
故事的主人公叫金晓宇,打电话给报社的是他的父亲金性勇。那一天,晓宇的母亲刚刚去世。
50岁的金晓宇无论如何也也不会想到,自己竟会以这样的方式被大众知晓。
“天才”这样的标签太过诱人,更何况是一个患有“精神疾病”的天才!
金晓宇的父亲金性勇毕业于上海化工学院,母亲曹美藻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
上海化工学院是华东理工大学的前身。换言之,金晓宇的父母一个毕业于211,一个毕业于985。
在那个大学还被称作象牙塔的年代,绝对算得上知识分子家庭了。
他们二人1967年结婚,先是生下了大儿子金晓天,1972年又生下了二儿子金晓宇。两个儿子都继承了父母的良好基因,学习成绩优秀。
老大金晓天考上复旦大学,后来去了澳大利亚。老二金晓宇高一时就被分到了尖子班。
如果故事到此为止,应该很完满,甚至会成为鸡娃大军口口相传的优质案例。
可惜,世事无常。
其实早在晓宇6岁时,金家就曾发生过一场变故:晓宇跟邻居家的孩子玩的时候,一把本该射出小纸球的玩具手枪竟被淘气的孩子放进了一根针。
结果,一枪打进晓宇的眼睛里,左眼晶体碎了。
没有人知道,童年的这场变故与晓宇后来的患病有没有关系,但那场不幸确实加剧了他人生的悲情。
晓宇真正发病是在高中时。他起初告诉父母“我不上大学了,也不要读高中了。”
父母以为他只是压力大,毕竟许多孩子都说过类似的话。
于是,他们使出了缓兵之计,让晓宇暂时去工作。但时间长了却发现,他是真的不想念书。
更可怕的是,晓宇似乎病了,而且是精神病。在此期间,金家总会毫无征兆地传出轰隆巨响。
这就是晓宇发病的直观表现:他会砸坏家里的电视、冰箱、洗衣机、桌子、架子……
“他是疯了吗?”晓宇妈妈绝望地问丈夫。
晓宇得的病名叫“躁狂抑郁症”,也叫“双相情感障碍”,病人会抑郁和躁狂交替发作。
纵然他几年后的高考成绩超过了大学录取线,但却因为疾病而未能完成学业。好在他依然凭借自学拿到了浙江大学英语系的自考毕业文凭。
但他依然是个病人,甚至曾经有过自杀行为。
可以想见,这样的家庭会是这样的生活状态。
“全杭州可能就我家没有电视。”金性勇说。因为怕晓宇乱砸东西,金家这些年来始终家徒四壁。
转机发生在2010年,金晓宇的母亲曹美藻去南大参加50周年同学会,一位留校做了教授的朋友问她:能不能请你儿子在家做翻译?
由此,为金晓宇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
10年,一只眼,22本书,600余万字。
这就是金晓宇迄今为止的翻译成就。
单看字数似乎不算太多,毕竟我也号称翻译了“2000万字”。
然而,当我看到新闻中金晓宇的最新译著是《本雅明书信集》时,立刻就明白他作品的分量,也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
金晓宇的译注内容横跨小说、电影、音乐、哲学等多个领域,每一个领域都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但他真的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
这就是故事的梗概。
请原谅我能力有限,时间仓促,无法还原那些感人至深的细节。没有读过原文的朋友,还是强烈建议去检索一下。
02
▼
不过,我今天写这篇文章,不只是为了叙述金晓宇的故事。还希望借此机会跟大家好好聊聊“翻译”这个职业。
这个故事确实很令人动容,但同时也让外界有机会了解图书翻译这个看似常见但却很小众的群体。
我翻过几本书,也认识不少图书翻译,所以勉强算是其中的一员,所以今天也借此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些我所了解的情况。
在后台跟我沟通的读者中,有不少跟我聊起了我的工作。他们有的是替子女询问翻译职业有没有前景,有的是想自己转行做自由译者。
很感谢大家的信任,虽然我与优秀的翻译还有很大距离,但还是很愿意用我自己的经验帮助大家更加了解这个行业。
由于金晓宇从事的是笔译,而我本人的工作也以笔译为主,所以今天也主要探讨笔译。
关于翻译这个职业的前景问题,可以看看我的一个老朋友兼老同事昨天发的朋友圈:
千字五六十,他确实没有开玩笑。这种定价在图书翻译行业很普遍。
如果不相信,大家可以去网上搜一搜出版社招募图书译者的条件。
所以,我给大家算个账:
金晓宇用了10年,翻译600万字。因为他水平很高,所以假设出版社“开恩”,给到100元/千字,也就是1个汉字1毛钱,那这600万字给他带来的毛收入也只有60万。
10年!60万!这个收入是高是低,相信大家都心中有数。尤其是跟“天才”这两个字联系起来……
别急,还没完。图书翻译通常是要等到图书出版后才会支付稿费。也就是说,如果一本书历时半年翻译,而期间没有其他工作,那么译者在这段时间是完全没有收入的。
即便是翻译完成,要到正式出版,中间隔上一年半载也是常事。所以稿费不会那么轻易到手。
新闻报道中也提到过,金晓宇翻译的《本雅明书信集》“因为出版社的原因,迟迟没有出版。”
诚然,晓宇当然不是为了赚钱才去翻译。但不考虑经济因素而纯凭兴趣翻书,并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不要轻易用圣人的标准去要求任何一个人。
此外,在我国前几年没有对个人所得税进行合并计算的时候,翻译的稿酬许多都按照劳务税计算,起征点是每月800元,超出部分最低征收标准为20%。
也就是说,如果53万字的《本雅明书信集》按照100元/千字的标准给付金晓宇,大约会有五六万的稿费。
倘若按照之前的标准,那么800元的免税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即便按照5万收入计算,也要支付足足1万元的劳务税。
好在,最近几年已经实现合并计算,所以虽然这笔税也会在支付稿费的时候扣除,但如果金晓宇没有其他收入,下一年度应该可以通过退税程序全额退回。
看到这里,你还会觉得翻译有前景吗?至少,大概率是没有“钱景”的。
起码跟翻译需要付出的精力和掌握的知识是不符的。
03
▼
可是,好多翻译的生活似乎过得还不错呢,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除了图书翻译,还有其他许多翻译类型。
而且,同时也有“幸存者偏差”的因素使然:那些“过得不错”的翻译之所以能被你看到,恰恰是因为他们“过得不错”。
比如,本文没有提到的口译,尤其是同声传译,收入就远高于此。
而在笔译行业,由于图书翻译收入低,要求高,所以绝大多数人都会转行去做商业翻译。比如我,主要从事新闻、研报、文档翻译。
这也就牵扯到另外一个话题:我虽然身为翻译,但却不建议你轻易买翻译过来的书籍,因为真的很难保证质量。
口译跟笔译最大的不同在于后者更注重“咬文嚼字”,这倒不是说口译可以“信口开河”,但在细节的处理上,确实较笔译逊色很多。
我虽然没有读过金晓宇翻译的作品,但有公号推送了他翻译的《诱惑者》片段:
生命的开始是个偶然。我常常在想那个小小的泳者,在所有的同类中,他孤零零的一个,发狂似的游向那烈日炎炎的小镇、那白色的房间,而他的卡斯托耳已经死了。
以及
这就是多年以前,那个矮子骑坐在三轮车上跟我说话的地方,他时而用手抚平他涂了护发油的头发,时而掸掸他洁净无瑕的袖口。
虽然内容有限,但足够看出他确实是一名优秀的译者。
对于有足够经验的翻译,我们通常不会过于关注准确性,因为这基本不是问题,即便偶有瑕疵也无伤大雅,可以直接阅读译文就能看出水平高下。
换句话说,应该把译文当成母语文章来看。
通过他的译文足以感受到文字的意境,让读者迅速进入阅读氛围,优质原著与优美翻译的交汇,让不同语言之间的间隔消失无踪。
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具备足够的语言功底,还要真正沉浸到文字的氛围中,体会作者想要传达的意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用合适的语言再现原文的意境。
我甚至能想象金晓宇在翻译这些文字时闭着眼睛用心感受,在脑海中检索合适语句的场景。
这就是优秀的翻译的功力所在,所以我才经常说,对翻译来说,母语水平远比外语水平更重要。
看懂原文不难,优秀的表达才是最难的。
我手头刚好有一个反例,下图是《阿西莫夫机器人短片全集》(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中的一部分
我随手标记出了一些很容易就能优化的内容。
这样的译文夹杂着太多不够流畅的表达,读两句就很容易跳出文章的氛围。
在翻译过来的图书中,这样的现象非常普遍。
但这全怪译者吗?
非也,最表层的原因其实很简单:给钱太少。
我可以给大家一些数据。
想要做好真正优秀的译文,尤其是哲学、艺术、文学这类优秀的作品,平均每天的成品字数很难超过5000汉字。
如果按照英文原文计算,也就是大约2500词。
因为最基本、最简化的翻译流程是这样的:1)翻译;2)对照原文校对;3)只看译文通读。
最少最少最少也要3遍。
有些译者确实可以一天可以翻译1万字,我也经常可以做到。但这通常是在内容非常熟悉且要求不高的情况下,所以无论是翻译,还是校对和通读,都不会花费太多时间。
须知,如果是稍有一些陌生的内容,校对和通读花费的时间往往会超多翻译时间。作品越长,越是如此,因为需要考虑前后文的一致和衔接。
所以,按照千字100元计算,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一个图书译者一天的收入也就500元。
一个月即便一天都不休息,也只有1.5万元——问题是,一天都不休息是不可持续的。
然而,图书领域拿到100元的稿费并非易事,我上面那位老朋友说的千字五六十确实很普遍,所以很多人的实际情况就要打个折。
要提高收入只有两个办法,要么提高千字稿费,要么提高产量。
千字稿费提高很难,因为出版社不是互联网大厂,本身就利润微薄,唯一有效的就是通过提升水平来提高千字稿费,但是天花板很明显,图书翻译能够达到签字150元,那就是凤毛麟角了。
真正能给出较高稿费的,都不是出版社。
所以就只能提高产量。然而,产量一旦上去,质量就难以保证,于是就很容易陷入恶性循环——稿费低导致质量差,质量差进一步压低稿费。
翻译就是搬砖,这真不是戏言。
真正有能力的人很少会一直做图书翻译,大多都会半路转行,至少也会转去做稿费更高的商业翻译。
甚至,很多刚入行的人都会用图书来练手,毕竟新手更容易接受那么低的稿费。
对于翻译这个经验大于文凭的行业来说,不断出现的新手势必很难给出令人满意的作品。
这就造成了翻译书籍中精品较少的局面。
到头来,真正留下的主要有两类人:一类是真心热爱,另一类是有其他收入。
金晓宇属于前者,许多名气很大的译者多半属于后者。
什么时候翻译的稿酬上去了,翻译作品的质量才会整体提升。
“只让马儿跑,不让马吃草”,换了谁都很难坚持下去。
从这个角度来讲,我真的打心眼里佩服像金晓宇这样依然在坚持的优秀图书翻译。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才让我们可以看到更多优秀的国外作品。一个好的翻译,其作用甚至不亚于作者本身。
04
▼
翻译行业的现状在短期内无法改变,所以“不要轻易买翻译图书”这句话我会一直提醒下去。
翻译的书籍当然有精品,但比例确实不高。很多人说,买书要看出版社,这的确是重要原则。但即便是选对了出版社,也难保不会出问题。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试读。对于文学作品,一定要有代入感,就像我上面贴出来的那本阿西莫夫的书,完全没有代入感可言,那就千万不要买。
而金晓宇这样的翻译作品,就属于优秀的范本。
真正优秀的翻译,肯定要耐得住孤独,一边阅读原文,一边把自己化身为原文作者,体会作者的所思所想,思考作者的语言节奏和风格,然后用自己的母语尽可能还原出来,甚至略加修饰。
如果你能从译文中体会到这些,那才有可能是优秀的译文。
下次选书的时候,可以试试看。
相关文章:
- 上一篇:简短励志的话正能量句子晚上励志
- 下一篇:为生活而奔波的正能量句子可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