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专业型人才的正能量句子图片

时间:2022-03-25 03:04 | 分类: 正能量句子 | 作者:21世纪经济报道 | 评论: 次 | 点击: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刘茜 武汉报道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加大对青年科研人员支持力度,让各类人才潜心钻研、尽展其能。

3月9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丁烈云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深度融合进各个行业。我国正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迫切需要能够满足“数据驱动”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丁烈云:加快培养满足“数据驱动”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丁烈云接受记者采访。受访者供图)

“新工科人才培养应当面向数字经济情境下行业转型需要,人才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应当与企业需求相匹配。”丁烈云认为,要加强校企合作,制定符合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需求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方案。高校在制定新工科人才培养方案时应主动开展校企合作,企业要深度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共同制定校人才培养方案,并为新工科人才培养提供实践环境。

针对复合型人才所需要的专业基础不全的问题,丁烈云表示,要推进交叉融合,打通不同工科专业应具备的新基础,通过“腾空间、增内容、提难度”来构建知识体系。同时,鼓励分类发展,促进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强化融会贯通,完善实践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

而培养复合型人才,需要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以智能建造专业为例,智能建造是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建筑业深度融合形成的新兴交叉学科。目前,全国设立智能建造本科专业的高等学校已突破60所。

但是,不同于传统学科在教师队伍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等方面拥有较为成熟的机制和体系,智能建造专业面临的普遍问题是,教师的知识结构单一,学科积累不够,难以满足智能建造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打造复合型智能建造教师人才队伍迫在眉睫。”丁烈云的建议包括,成立跨学科的智能建造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充分发挥其在智能建造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指导作用。

同时,布局增设“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智能建造岗位,打造一支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和青年长江学者为代表的高水平智能建造教育教学的主力军。丁烈云表示,这对于加强我国智能建造核心关键技术创新,推动我国工程建造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加强长期稳定支持”成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首要任务,也引起丁烈云的关注。

丁烈云认为,很多基础研究的突破均在学科交叉领域产生,高校具备学科交叉得天独厚的条件,要在基础研究中发挥更大作用。同时,企业也要重视基础研究,企业要解决卡脖子问题、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动能和核心都来自基础研究。

近年来,湖北坚持把创新摆在事关全局发展的核心位置。丁烈云表示,创新驱动发展,创新需要行政力、市场力、社会力等三种力量协同作用。

今年两会期间,湖北代表团提出《关于支持在湖北布局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湖北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议》。丁烈云表示,支持湖北发挥自身优势,争取更多的创新平台落户,在国家创新资源布局中占据优势位置。

“市场力的作用则体现在通过市场的作用,吸引更多企业把创新基地放到湖北武汉。”丁烈云表示,发展总部经济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优秀的人才带着研发任务聚集到武汉,就会带来集聚效应,实现能级的跃升。社会力的作用则体现在为年轻人的创业创新营造更好的环境,使这支极其活跃的群体能够发挥更大的潜能。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