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舞结缘的正能量句子简短
时间:2022-03-25 03:31 | 分类: 正能量句子 | 作者:镜象娱乐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镜像娱乐原创
文丨栗子酒
编辑丨李芊雪
第一次出现在镜头里的时候,李紫鹃扎着一对丸子头。透过这样一个俏皮可爱的形象,大多数人确实很难看出她是一个舞龄11年的芭蕾舞女孩。这样的认知偏差,几乎无时无刻都笼罩在她身上。
“可能大家对芭蕾舞的女孩印象就是像天鹅一样,线条很优美,很清冷、很有气质的那种,但是到我身上就可能确实不是吧,我可能就是芭蕾中的丑小鸭。”面对镜头和采访,她的话中总习惯性地带着“可能”两个字,似乎对自己并不自信。
一直以来,因为外在条件与人们常规认知的偏差,李紫鹃在学习舞蹈的过程里,得到的总是“打压式的鼓励”。对她来说,比起舞台带来的热度,曝光,她更想“借这个舞台,来参与看一看,自己能不能从丑小鸭变成一次白天鹅。”
李紫鹃提到的“这个舞台”,是爱奇艺最近播出的一档综艺——《舞蹈生》。节目邀请到佟丽娅、金晨、孟美岐担任导师,共集结40名“舞蹈生”,李紫鹃也是其中之一。
看过她们的舞台“初印象”后,其实很容易发现这些“舞蹈生们”从性格、文化背景,到成长经历、舞龄、舞种各不相同,但正是这种个性化的差异,折射着当下兼容并包的中国舞蹈生态。而因为共同的“热爱”集结,她们在追梦过程中呈现出积极、努力、不服输的态度,也正与奋斗中的年轻人一次次达成精神共振,引领着新的时代潮流。
40人,一个圈层,窥见整个生态
来参加节目的舞蹈生们,大多都有着超过10年的跳舞经历。其中舞龄最长的李惠玥,已经与舞蹈相伴23年了。长时间接触舞蹈,她们总会在身上刻下一些属于舞者的成长烙印。
舞龄20年的张领领,在自我介绍时还原了舞蹈生梳头发的过程,让不少人直呼真实。在她看来,丸子头已经成了一种身份标识:“不管穿什么衣服,每当开始梳这个丸子头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是一个舞蹈生。”
当然,扎丸子头更多时候是舞蹈生出于方便的选择,而肌肉线条的共性则是她们身体共同的记忆。节目休息时间里,“晒肌肉”一时间在舞蹈生之间“内卷”,她们蓦然发现,原来大家都有这样相似的舞蹈“痕迹”。
同样相似的还有她们面临的发展难点,热爱舞蹈的大多数人,很难真正以一个舞者的身份生存。舞龄15年的王奕婷对此感受深刻:“我们这个群体,其实努力和付出是最多的,但是我们却不是那么容易被认可,也不是那么容易被看到。”因为就目前的市场环境来说,很少有为热爱舞蹈的人专门打造舞台,以至于她们在个人成长中可以抓住的机会非常少,以至于很多人的舞蹈梦想不得不在中途慢慢熄灭。
这不只是节目中40位“舞蹈生”所面临的困境,也是舞蹈圈层、乃至整个中国舞蹈生态共同面临的发展痛点。正因如此,当《舞蹈生》尝试打造一个面向全舞种开放的舞台时,很快便吸引到丰富多元的舞者。
她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喜欢上舞蹈的原因也千差万别:有人自小热爱,有人被父母“逼着”学习,有人因广场舞陷入其中,有人因动漫与舞蹈结缘……不同的成长轨迹和性格差异,让她们与不同的舞种产生羁绊,从民族舞、古典舞、现代舞,到芭蕾、拉丁、爵士、hip-hop……不一而足。
第一期节目中,在擅长舞种上差异巨大的佟丽娅、金晨、孟美岐三位导师,也献上了各自的初舞台表演。“舞蹈生”李承汐看过之后感慨道:“我觉得三个老师的舞台,是在给我们传达《舞蹈生》的一个精神,就是所有的舞种都可以在同一个舞台上去演绎,而且大家可以很好地融合。”
而在群体差异碰撞之下,“舞蹈生”群体所代表的圈层缩影,也不只反映出舞台的包容力,更折射着中国舞蹈生态的包容力。每一个舞蹈爱好者的热爱和坚持,正让这个生态变得越来越青春、多元且充满活力。
不设限下的更多可能性
“我的一个身份是理科生,但我也是一个热爱跳舞的人。”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林津伊,本科主修数学专业,目前是一位准研究生。在大多数人的固有认知中,似乎很难将她与舞蹈联系起来。来到《舞蹈生》,林津伊也尝试着去打破人们的认知偏见,她把这次的经历当作自己“在走上设定的人生道路之前,做的一个关于舞蹈生的梦。”
同样容易被误解的还有陈雨儿,可爱呆萌的外表下,她似乎与街舞格格不入。陈雨儿自己也在节目中坦言:“我长得不像跳街舞的。”
但其实,舞蹈本身就是不设限的,没有任何规定强制要求什么人只能跳怎样的舞,只是人们标签化的固有认知,在无形中为不同舞种画上形象框架。而如今,“舞蹈生”们试着通过自己的舞蹈去打破原有标签和偏见,同时建立更多元的认知。
舞龄10年的任路遥,一身自然随性的穿搭出场。当看到孟美岐光着脚起舞的时候,她不由地兴奋起来,在她看来,“现代舞就是赤脚的艺术。”这样的碰撞让她更期待之后的舞台。其实来到这个节目,任路遥就是想“借助主流媒体平台,让更多的观众去了解到,原来现代舞还可以这样子跳,而不只是抽象的、看不懂的。”
若在以往,这40位“舞蹈生”也只是舞蹈群体中,一个个渺小的热爱舞蹈的人,但现在,她们也可以在《舞蹈生》的舞台上发光,通过自己的实力去影响大众对舞蹈的认知和理解。更重要的是,40位“舞蹈生”皆是女性,她们在节目中的表现折射着差异化的女性力量,让更多人看到,女性不只可以俏皮可爱、美丽动人,也可以又酷又飒、自在野性。
这也意味着,爱奇艺通过《舞蹈生》探索的内容方向,正释放着更深层的行业价值。节目以镜头记录一个群体的成长、蜕变,她们在这个过程中呈现出的状态、精神风貌也将同步被放大,与更大的群体达成连接。
与此相伴,娱乐内容与社会价值的融合有了更丰富的表达形式,同时也为行业打开一个新的切口,洞察年轻群体文化的流行方向和精神内核,加深业内对年轻群体的了解,进而助推更多契合年轻人兴趣的内容走向大众视野。节目中,舞龄10年的张雪菡,在自我介绍时谈及参加《舞蹈生》的初衷:“我想挑战更多的可能性”。而今,平台也正透过《舞蹈生》,为行业创造更多可能性。
用潮流文化回应年轻人的热爱
如今,《舞蹈生》将镜头对准这一群体,不仅呈现她们在舞台上的绽放时刻,也聚焦“舞蹈生”背后的拼搏和汗水、努力和坚韧,甚至是每一次勇敢的抉择和不畏失败的重新出发。而这些正能量的传递并不只局限于舞者圈层,互通的精神内核也能与追梦的年轻大众达成精神共振,甚至引领舞蹈者精神的流行。
这并不是凭空想象。此前,说唱、街舞等小众文化,都曾借助综艺的影响力走向大众视野。与之相伴,越来越多人被说唱文化的keep real、respect感染,而街舞文化对身体极限的突破,以及舞者所呈现出的自信、活力也成为更多人喜欢街舞的理由。显然,这些曾经的小圈层文化之所以能够成为大众的流行,本质上都是文化背后的精神和价值观触动人心。
而在这些青年流行文化崛起的过程中,爱奇艺以娱乐内容创作的形式深度参与其中,不断加深对年轻人的理解。此次,平台再度以舞蹈为切口,并在节目中取消“淘汰制”,不仅是给更多“舞蹈生”创造舞台表演的机会,亦是在舞者群像背后,深挖能够引发年轻群体强共鸣的精神内核,进而尝试在这场潮流实验中创造新的大众流行,为改变舞蹈人生存环境创造更多机会。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于非科班出身的李承汐来说,舞蹈只是自己的一个爱好,但这个爱好一坚持就是20多年。作为北大经济系的高材生,跨界进入舞蹈领域从头开始,是一个相当冒险的决定。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我来到了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领域。”
对未来感到“不确定”是很多舞蹈人成长中的常态。毕业之后,李雪银明显觉得舞蹈正在远离自己的生活,“已经很少有机会能够去好好地跳一支舞,在舞台上用舞蹈说话。”李繁也曾在自己的成长中,选择告别舞台。但是,骨子里的热爱让很多舞蹈人难以真正割舍。离开舞台三年后,李繁“还是想走上舞台,去享受当下的那种氛围、情绪” 。而《舞蹈生》给她了这样一个机会,让她可以继续挥洒自己对舞蹈的热爱。
从这个角度来看,爱奇艺围绕青年流行文化这一大方向,在持续的内容探索中,实际上更能感知不同年轻群体所热爱的东西,以及他们在追梦道路上可能遇到的阻碍。基于此,平台针对各圈层的差异化需求,在不同赛道布局内容,不止是在综艺领域持续输出创新内容,更是从文化和精神层面,以深度契合的内容,对当代年轻人精神世界的多元热爱予以回应。
镜像娱乐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编辑署名,违者必究
相关文章:
- 上一篇:18年正能量的句子可复制
- 下一篇:儿童正能量的句子经典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