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的正能量句子朋友圈
时间:2022-03-17 16:04 | 分类: 正能量句子 | 作者:大庆网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带头杜绝“舌尖上的浪费”;餐饮行业创新经营方式,推出“半份菜”“小份菜”,推行“公筷公勺”,提醒顾客按需点菜、剩菜打包;群众理性消费、适量点餐,自觉践行“光盘行动”,争当“光盘侠”,不做“必剩客”;全市各大高校、中小学广泛开展校园“文明餐桌”“光盘行动”“公筷行动”主题实践活动……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全市广泛开展“反对浪费、崇尚节约”文明行动,组织动员各行各业和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节俭意识,弘扬勤俭节约之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文明新风已吹进我市千家万户。
机关、企事业作表率,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吃多少、打多少”“不剩菜、不剩饭”“珍惜一粒米,收获一份爱”……走进市直机关餐饮服务中心食堂,电子屏滑动的字幕、墙上的公益广告、宣传画以及餐桌上的提示卡,时刻提醒就餐人员要“珍惜粮食、杜绝浪费”。
“反对浪费、崇尚节约,机关单位要带好头。一旦发现有浪费行为,我们的节约监督员会立即与当事人沟通。”市直机关餐饮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反对浪费、崇尚节约”,特别是餐饮浪费上,我市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走在前,作表率。在制定下发《大庆厉行勤俭节约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行动方案》后,全市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带头示范,认真落实有关要求,通过实际行动,带动更多人践行健康文明节俭的餐饮消费新方式,弘扬社会文明新风。
市妇联以“绿色生活最美家庭”为主题,寻找“最美绿色环保家庭”,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团市委组织全市各级团组织、少先队组织把勤俭节约教育融入到学校活动中,广泛开展校园“文明餐桌”“光盘行动”“公筷行动”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市教育局把“节粮”工作作为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日常学校管理和德育工作,常抓不懈;市民政局深入开展“文明餐桌行动”,每天统计就餐人数,按人数采购原辅材料,把“光盘行动”落到实处;市总工会通过微信平台号召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职工牢固树立节约意识,养成“人人节约,时时节约,事事节约”的良好习惯;市工商联、市餐饮服务业商会发出倡议书,全市餐饮服务行业将制止餐饮浪费纳入餐饮生产、加工、服务的全过程,从源头上全程节约;市商务局组织县区商务主管部门对商贸、餐饮企业开展监督指导,推动联合倡议、餐单提醒、半份小份、打包免费、光盘奖励等措施落实,引导企业牢固树立“厉行节约、制止浪费”的经营理念,增强消费者“理性点餐”“避免浪费”的自觉性;市国资委将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融入单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
此外,在加强公务接待、会议培训等公务活动的用餐管理方面,我市严格执行“三公”经费预算,严防支出超标,对“三公”经费预算及时进行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突出创建导向,把餐饮浪费典型现象纳入“黑名单”
“这是您的‘光盘行动’代金券,感谢您的节约,欢迎下次再来。”近日,在东风新村一家大型自助餐厅用完餐后,市民李先生一家四口每人得到了一张“光盘行动”代金券。这是该餐厅给“光盘”食客的奖励,食客用代金券下次就餐时可直接抵现金使用。
据该自助餐厅负责人介绍,餐厅自成立以来,一直提倡“吃多少、取多少”,自从推行“光盘行动”代金券以来,越来越多的食客自觉践行“光盘行动”,代金券发放率非常高。餐厅作为文明餐饮单位,践行“文明餐桌”义不容辞。
据悉,我市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突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价值导向,将勤俭节约、制止浪费、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等要求贯穿创建全过程。将餐饮浪费典型现象列入各类创建活动负面清单。
在文明单位创建中,突出节能减排、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要求,建设节约型单位,杜绝食堂餐饮浪费、文具纸张浪费、采暖制冷超标、办公设备长期不关等不良现象;宾馆饭店、餐饮企业及旅游景点广泛开展文明餐桌活动,在醒目位置张贴宣传提示,提醒客人适度消费、适量点餐、剩菜打包;在文明村镇创建中,倡导文明餐饮、适度消费,反对大摆筵席、天价彩礼等陈规陋习;在文明家庭创建中,宣传推广勤俭家规家训,讲好节俭家风故事,选树一批勤俭节约的“最美家庭”;在文明校园创建中,突出创建节约型、生态型绿色校园的要求,引导青少年从小爱惜粮食、节约资源,珍惜劳动成果。
此外,我市还积极推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内容入法入规,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内容纳入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团体章程、单位规章等,实现各群体各领域全覆盖,使勤俭节约理念人人知晓、人人遵守、人人践行。
宣传引导出实招,让节俭之风“吹”入人心
“以前我买蔬菜水果图省事,喜欢成堆成堆地买,不但花钱多,还吃不了,造成了浪费。现在在小区、超市随处都能看到倡导节约、反对浪费的标语,社区的工作人员也经常入户宣传,这改变了我以前的消费方式,现在我都是吃多少买多少,一点儿不浪费。”家住东风新村维也纳音乐花园小区的孙女士说。
形成“反对浪费、崇尚节约”的社会风尚,必须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我市除了充分利用机关各单位宣传栏、电子显示屏、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媒体,加强对节约粮食、节俭养德宣传外,还组建社会宣传队伍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讲述勤俭美德故事,普及低碳环保知识,营造全民节约氛围。
同时,依托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以及微信、微博、微视频、客户端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县级融媒体中心等,生动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勤俭节约的系列指示批示精神,让“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勤劳致富勤俭持家”等金句家喻户晓、耳熟能详,并在主流媒体开设“曝光台”,对浪费粮食蔬菜、浪费水电油气、浪费办公用品等行为进行曝光,发动群众“随手拍”举报身边的浪费行为,在全社会形成舆论和道德高压,营造人人谴责浪费、人人杜绝浪费的社会环境。
从城市到乡村,从机关到社区,从学校到工厂,从线上到线下……如今,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绿色低碳的消费理念、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已经融入到市民的工作生活中,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记者 徐卫
相关文章:
- 上一篇:形容走下坡路的正能量的句子简短
- 下一篇:教师节的正能量句子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