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轮状病毒性肺炎正能量的句子2022

时间:2022-04-02 14:29 | 分类: 正能量句子 | 作者:女皇故里传奇 | 评论: 次 | 点击:

清风吹拂,蒲公英带着小伞,沐着阳光,飞向远方

一朵,两朵,三朵------越来越多的蒲公英的种子在清风的吹拂下带着小伞沐着阳光向着远方飞去,越飞越远,渐渐消逝了。蒲公英就是这样的一种植物,一种花,给人们带来浪漫带来向往带来希望。其实在地上的蒲公英很不起眼,长在荒地里水渠边,叶片和曲曲菜很像,匍匐在地上,一副任凭别人践踏蹂躏的逆来顺受的神情,只有到了炎夏,开出黄色的菊花样的花,才让人对它另眼相看,轮状的花不大,花瓣整整齐齐的排列着,一片挨着一片,一片压着一片,密而厚实。在太阳的沐浴中发出嫩黄的光泽,也像是一轮小太阳。如果是草滩上,一大片的蒲公英花开了,葱绿的草滩上嫩黄的小花如星星,的确是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的。

清风吹拂,蒲公英带着小伞,沐着阳光,飞向远方

当然,蒲公英最让人哀怜的,就是他的头状花序结成的种子,在成熟之后形成的那个圆圆的绒球,洁白的,圆满的,是那样的圆满柔弱,令谁也忍不住想吹一吹,尤其是孩子。一口将那个圆圆的绒球吹散,蒲公英的种子们各在一簇绒毛的带领下飞向了远方,这也是让人产生无限遐想的地方。谁都有远方,这种不可捉摸中就产生了想象,产生了浪漫,尤其是那么柔弱的纤小的蒲公英的种子,它的远方会在哪儿,他的命运将会怎样,极容易催生出人们心中的遐思。

清风吹拂,蒲公英带着小伞,沐着阳光,飞向远方

于是,蒲公英就不可救药的和文艺作品挂上了钩,以此为题的诗歌小说散文歌曲可以说是数不胜数,我心中记得的是老早的一个电影叫《巴山夜雨》,很诗意的一个名字,情节记得不太清楚了,好像是一个“右派”被押送的过程,故事发生在船上,时时通过主人公的回忆,写一个小姑娘对父亲(也就是主人公)的思念,那首带有儿歌意味的插曲令人印象深刻: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谁也不知道我的快乐和悲伤,爸爸妈妈给我一把小伞,让我在宽阔的田野里飘荡,飘荡……不仅如此,还有以“蒲公英”命名的社区论坛、网站等等,可见在人们心中蒲公英的身上所蕴含的柔弱、追求、立志、刚强等等道德意义是值得挖掘的。

清风吹拂,蒲公英带着小伞,沐着阳光,飞向远方

奇诡的是,这么被现代人喜爱与热捧的蒲公英古人并不待见,数量丰富的古诗完全见不到它的名字。有人不服气,从《红楼梦》中找到了史湘云的一首词《如梦令》“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纤手自拈空,使鹃啼燕妒。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其实这是咏柳花的。第七十回里写到黛玉重建桃花诗社后,并未作诗,一日史湘云感到无聊,因见柳花飞舞,便填了这首《如梦令》,拿去与宝钗、黛玉等人看。后文还有薛宝钗嫌诗社中诸人写的“过于丧败”,于是反其意而成那首著名的“柳絮词”,词中那句“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被当作宝钗立志钻营的证据,让人们津津乐道。

清风吹拂,蒲公英带着小伞,沐着阳光,飞向远方

古人的不写蒲公英,只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蒲公英的卑微,但是广大的劳动人民并没忽略这种卑微的植物,因为它不凡的药用价值,中药故事中记载着几个与蒲公英有关的民间故事。有演绎其药用价值的,例如它可以治乳痈,也有通过它来歌颂浪漫爱情的,都是着眼于它蒲公英的名字而来。其实蒲公英在民间名字很多;凫公英,耩耨草,金簪草,地丁,黄花郎,残飞坠,黄狗头,卜地螟蚣,鬼灯笼,姑姑丁,把儿英等等等等,几乎一地一名,但是都从蒲公英这个名字而来,或音转(孛孛丁之类),或比喻(金簪草、鬼灯笼之类)或表现其特征(狗乳草,奶汁草之类)。这中间最让人动心的是“残飞坠”,即写出了他的特征,有时那么有诗意,还带出了人心中的那么一点哀怜与同情。

清风吹拂,蒲公英带着小伞,沐着阳光,飞向远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蒲公英在现代人的心目中的地位也由精神逐步转向物质,将蒲公英从一种药用植物也逐渐转变为药食两用了,用蒲公英泡茶,做菜。说到蒲公英的药用,令我动心的不是蒲公英可以治什么病,而是在读《本草新编》时的一段文字。“蒲公英,至贱而有大功,惜世人不知用之。阳明之火,每至燎原,用白虎汤以泻火,未免太伤胃气。盖胃中之火盛,由于胃中土衰也,泻火而土愈衰矣。故用自虎汤以泻胃火,乃一时之极宜,而不可恃之为经久也。蒲公英亦泻胃火之药,但其气甚平,既能泻火,又不损土,可以长服久服而无碍。凡系阳明之火起者,俱可大剂服之,火退而胃气自生。但其泻火之力甚微,必须多用,一两,少亦五、六钱,始可散邪辅正耳。或问,蒲公英泻火,止泻阳明之火,不识各经之火,亦可尽消之乎?曰,火之最烈者,无过阳明之焰,阳明之火降,而各经余火无不尽消。蒲公英虽非各经之药,而各经之火,见蒲公英而尽伏,即谓蒲公英能消各经之火,亦无不可也。或问,蒲公英与金银花,同是消痈化疡之物,二物毕竟孰胜?夫蒲公英止入阳明、太阴二经,而金银花则无经不入,蒲公英不可与金银花同于功用也。然金银花得蒲公英而其功更大。”语言极有气势,且对比设问,步步深入,引人入胜,深得文章之法。令人赞叹不已。

清风吹拂,蒲公英带着小伞,沐着阳光,飞向远方

说到蒲公英,不由人不说日本那个和黑泽明齐名的,于1997年跳楼自杀的伊丹十三,他导演了一部古怪的电影,就叫《蒲公英》,上世纪80年代闻名全日本,但是让中国人看起来却感到相当的散漫。一条主线上不断地散佚出副线,写了一系列的人物:主人公蒲公英、穿白衣的男人、一群大亨的小跟班、接受西餐礼仪训练的一群姑娘、一群懂得美食之道的流浪汉、一个牙痛病患者、一个为美食而冒险的老头、一个虐待食物的老太婆、一个装作教授混吃混喝的骗子、一个至死也以做饭为己任的妻子以及片尾的那个给婴儿哺乳的母亲或者说那个躺在母亲怀里吃奶的婴儿,怎么样?有点乱吧?让我们看惯了结构紧凑、线索分明、中心明确的文艺作品的人几乎无法忍受,但这就是日本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特征,从《源氏物语》就开始的传统。就是这样一部作品,让我们认识到日本人的认真、坚韧,乃至“事了拂衣去,千里不留名”的侠客精神或者“武士道”精神。也让我们看到伊丹十三给我们诠释的日本人的食欲和人性的关系。让我们明白“饮食这一行为中隐藏着人性”。

清风吹拂,蒲公英带着小伞,沐着阳光,飞向远方

蒲公英就是一种植物,能够药用也能够食用的植物,但是人们在他的身上寄托了无数美好的感情,赋予了他更高的精神价值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美好,让我们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加丰富。(王旭忠/文)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