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格言正能量句子图片
时间:2022-03-17 21:58 | 分类: 正能量句子 | 作者:讲古先生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说到古代知名的模范父亲,就不可不提到康熙皇帝。
1699年康熙帝读书像(45岁)
清朝康熙皇帝是历史上的一代明君,治国六十年期间,为著名的「康乾盛世」奠定基础。他非常重视家教,其教子方法,透过法国传教士白晋的亲身见闻转述,连法国皇帝路易十四也略知一二。据白晋回报,康熙皇帝以父爱的模范,施以皇子教育,令人敬佩。
历代皇帝,特别重视皇子们的道德教育,为了培养其王者风范,也教育他们「十八般武艺」,诸如:通读经史、能吟诗作对、写得一手好字、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要学习数学、骑射、游泳、各式兵器等。
以康熙的后辈子孙来说,各个能文能武,尤其他之后的两位伟大皇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更为清朝立下两百多年的辉煌盛世。这些都归功于康熙皇帝展现出的身教、言教之道德风范。
雍正皇帝即位后,感念其父(康熙皇帝)点滴家训,于是编《康熙教子庭训格言》,其中共收录二百四十六条康熙教子家训,内容生动而具体的详述了康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种种经验与处世之道。
在书中,我们可以看见康熙皇帝引述诸子先贤之言,教诲子女:重视品德,严以律己,以诚敬待人接物,有仁爱之心。同时,要立志于道,「盖志为进德之基,昔圣昔贤莫不发轫乎此。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志之所向,无坚不入。」读书以明理,躬身力行,在生活上崇尚俭朴。此外,治国者要以身作则,把人民之事放在首要等。
以下,为介绍部分内容,值得吾辈细细思量,古人以传统文化中敬天信神、坚守道德良知、仁民爱物、明辨是非、与人为善、与万物和谐共存等理念,教育子女之道:
心欲小而胆欲大
【原文】训曰:凡人于无事之时,常如有事而防范其未然,则自然事不生。若有事之时,却如无事,以定其虑,则其事亦自然消失矣。古人云:「心欲小而胆欲大。」遇事当如此处也。
【语译】凡是在无事的时候,应保持一种有事在身的状态以便防范可能发生的问题,这样,就不会有任何意外之事发生。如果在有事的时候,能够像没事一样泰然自若,静定自己的思虑,那么,事情就会在迎刃而解中自然消失。古人说:「心要小而胆要大。」遇事都应该如此啊!
持身处世以恕存心
【原文】训曰:凡人持身处世,惟当以恕存心。见人有得意事,便当生欢喜心;见人有失意事,便当生怜悯心。此皆自己实受用处。若夫忌人之成,乐人之败,何与人事?徒自坏心术耳。古语云:「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如是存心,天必佑之。
【语译】一个人立身处世,当有宽容之心。看见别人有得意的事情,就应该生出欢喜心,看见别人有失意的事情,就应该生出怜悯心。这些实际上对自己大有好处。如果是嫉妒别人的成功,快意于别人的失败,那怎么能和别人一起共事呢?徒然坏了自己的心术罢了。古人说过:「看到别人有所得,就如同自己有所得;看到别人有所失,就如同自己有所失。」保持这样的心态,上天一定会保佑的。
自任其过大人之为
【原文】训日:凡人孰能无过?但人有过,多不自任为过。朕则不然。
于闲言中偶有遗忘而误怪他人者,必自任其过,而曰:「此朕之误也。」惟其如此,使令人等竟至为所感动而自觉不安者有之。大凡能自任过者,大人居多也。
【语译】作为一个人我们谁能没有过失呢?只是人们有了过失,往往不愿意主动正视过失承担责任。我就不是这样的。
平常和人闲谈,偶有因为遗忘而错怪他人,察觉之后,我一定会主动承认错误,并且说道:「这是我的过错啊!」正因为这样,有时候竟至于使人大为感动并且觉得不安起来。大凡能够主动正视过失承担责任的人,大多是德行高尚的人。
好坏出自一念
【原文】训曰:凡人处世,惟当常寻欢喜。欢喜处自有一番吉样景象。盖喜则动善念,怒则动恶念。是故古语云:「人生一善念,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人生一恶念,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此诚至理也夫!
【语译】为人处世,应当常存喜悦安详之气。内心喜悦安详,周围的景象自然吉祥美好。究其原因,喜悦就容易产生善念;忿怒就容易产生恶念,所以古话说道:「人只要一产生善念,即使还没有付诸行动,吉祥之神就已经跟上他了,一产生恶念,即使还没有行恶,凶邪之神就已经跟上他了。」这的确是至理名言啊!
择善固之 始能日进
【原文】训曰:孟子言:「良知良能。」盖举此心本然之善端,以明性之善也。又云:「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非谓自孩提以至终身,从吾心,纵吾知,任吾能,自莫非天理之流行也?即如孔子「从心所欲,不逾矩」,尚言于「志学」、「而立」、「不惑」、「知命」、「耳顺」之后。故古人童蒙而教,八岁即入小学,十五而入大学,所以正其禀习之偏,防其物欲之诱,开扩其聪明,保全其忠信者,无所不至。即孔子之圣,其求道之心,乾乾不息,有不知老之将至。故凡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其择善固之,克己复礼,循循勉勉,无有一毫忽易于其间,始能日进也。
【语译】孟子说:「良知良能。」是想举出良知、良能这些心中固有的善端,以此来说明人性有善良的一面。他又说:「品行高尚的人,也就是没有失掉婴儿纯净良善之心的人。」这不是说从孩提一直到老死,品行高尚的人都遵从着良心,传播着良知,使用着良能,无时无刻的体现着天理吗?即使像孔子这样的圣人,他能达到「随心所欲而不超越任何法度」的境界,尚且说达到这种境界是在十五岁立志苦学、三十岁成家立业、四十岁不再迷惑、五十岁而知天命、六十岁耳顺之后。
所以古人在孩童蒙昧无知时就着手教育,八岁就进小学,十五岁就进大学,目的是为了纠正他们禀性、习气中偏邪的地方,防止他们被物质欲望所引诱,开启他们的聪明才智,保持他们的忠信,培养他们道德教育中的方方面面。即使像孔子这样的圣人,他的求道之心,也是永无休止,甚至不知自己已经将步入老年。所以,凡是有志于圣人之学的人,必须选择善良的、正确的,并且加以坚持不再改变,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的要求。恭顺有序,勤恳不懈,中间没有一丝一毫轻视和疏忽,才能每天都有进步。
相关文章:
- 上一篇:感悟朋友的正能量句子励志
- 下一篇:早安语录正能量心情好的句子可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