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正能量句子励志
时间:2022-03-19 11:47 | 分类: 正能量句子 | 作者:大众日报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视频加载中...
“加快推动弱有所扶向弱有众扶转变”。
刚刚过去的淄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江敦涛在报告中论及“深化民生赋能,打造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新淄博”时,发出了这样掷地有声的宣言。
从“弱有所扶”到“弱有众扶”,一字之变,体现的是“厚道齐地,美德淄博”的城市文明底气。
这底气的现实支撑,则来自这座城市点点滴滴的凡人善举。比如,还不怎么为外界所知的“淄博正能量家人群”。
这个成立于2020年的微信群,用一桩又一桩的善事,擦亮了“厚道齐地,美德淄博”的城市文明招牌……
善意,在群聊中化为善举
2020年初,土生土长的淄博人赵波与几个关系不错的本地人,成立了“淄博正能量家人群”。
“大家只是想尽微薄之力,做些有意义的事情,让身边的人感受到温暖。”说起成立微信群的初衷,赵波说得很淡然。
微信群成立一年多,他们自发捐款,为淄博高新区的环卫工人换了新冬衣,为淄博特教中心的孩子送去关爱……将群聊的善意,化为“弱有众扶”的善举。
有意义的事情做得多了,便开始影响到了身边的亲人、朋友,加入群聊的人越来越多。
只是,微信群的壮大之迅速,还是让赵波有些意外,“加入微信群的,大都是一些有着不错的经济基础的朋友,大家有余力把善意化为善举。”赵波告诉记者,这些人中,既有淄博当地的军转干部、国安干警、公安干警、普通党员及其家属,也有从河南、上海、湖南等省市来淄的外乡人,甚至还包括了生活在北京的著名表演艺术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张金玲和她的丈夫张正……群里的“家庭成员”中,年龄最小的23岁,年龄最大的已是耄耋老人,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的年龄架构。
加入微信群后,大家线上线下频繁互动,以“家人”相称。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出生于淄博的丁邦海很享受群里的这种友好氛围,“家人们身上的品质吸引了我。力所能及地做些小事,感觉挺提神的。”淄博真空设备厂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毅很珍惜这份感情,“我们大家彼此珍惜,在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的过程中,也为彼此点赞。”
红色,在奔赴中成为底色
去年6月3日,群里的“家人”自发组织,看望了博山小山村里的两名老党支部书记。在那里,党员们一起重温了入党誓词,激励自己不忘初心、勇担使命。
党员,成为“淄博正能量家人群”的骨干,他们的存在,让“家人们”在善意的奔赴中,将红色变成了善举的底色。
去年国庆假期刚过,群里的张金玲和她的丈夫张正便专程由北京赶到博山,向焦裕禄纪念馆捐赠了自己的3幅书画作品。“把我的书画作品敬献给焦裕禄纪念馆,表达我的敬仰之心。”谈及自己的捐赠,张金玲话语中透着坚决。“淄博正能量家人群”的善举,得到了焦裕禄纪念馆(故居)的工作人员焦玉星由衷赞扬:“这是一群充满正能量的人,他们组成的大家庭走到哪里,就把温暖带到了哪里,把正能量‘种’在了哪里。感谢生活中有这样的一群人!”
类似这样的肯定,其实很有很多。比如今年1月15日,群里的“家人”为特困户党员和孤寡老人送去慰问金和过节物资时,拿到2000元慰问金的博山区山头街道北神头文姜社区的老党员孙兆利,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淄博正能量家人群里的家人,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他们有了帮助别人的能力之后不忘初心,毫不犹豫地帮扶我们这些老党员,我很感激。”
最近,54岁的孙庆文博士带着他的干细胞治疗健康项目加入了家人群,“希望给家人和更多的群众,带去健康。”
群里的善意,再一次聚集起来——
“清明节致敬先烈的活动要提上日程了。”
“我们还想到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参观,对标先烈,激发动力。”
“家人们,咱准备行动起来吧!”
……
家人们的计划很多,正在一步步实施……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马景阳 任灵芝 王继洋 报道)
相关文章:
- 上一篇:人生格言励志正能量经典句子2022
- 下一篇:捐款正能量的句子经典语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