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我与小我的名言
时间:2022-04-19 11:48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瞭望智库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大我与小我的名言
1.关于“大与小”的名言
1、人的一生中有大大小小的等待,人渐渐忘记了自己等待的是什么。——张爱玲
2、宇宙中唯有两件事物是无限的:那就是宇宙的大小与人的愚蠢。而宇宙的大小我却不能肯定——爱因斯坦
3、成败不在于大小,只在于你是否已竭尽所能。——戴尔·卡耐基《人性的弱点》
4、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鲁迅
5、人生意义的大小,不在乎外界的变迁,而在乎内心的经验。——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
6、从让一个人生气的事情的大小就能看出一个人的价值。——丘吉尔
7、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志向大小决定了你成功的概率。——王健林
8、事无大小,若非当事人本身,永远没法子明了真相。——亦舒《喜宝》
9、本来事业并无大小;大事小做,大事变成小事;小事大做,则小事变成大事。——陶行知
10、人生千疮百孔,每个人总有大大小小不如意之处,总得努力靠自身挨过。——亦舒《如何说再见》
2.关于大与小的名言警句和成语
一、名言
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战国荀子《劝学篇》
没有一步半步的累计,就没有办法到达千里的地方;不积累小河流,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海。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蜀汉昭烈帝刘备《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坏事就去做,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善事就毫不关心。
3、不以小事为轻,而后可以成大事。——法拿破仑
不把小事情看得很轻,才可以成就大的事业。
4、小不忍则乱大谋。——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
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
5、天下事当于大处著眼,小处下手。——清·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431343063曾国藩《致吴竹书》
天下之事应从大事上着眼,从小事上着手办理。
二、成语
1、大题小作
【解释】:将磊韪写成小文章。比喻把重大问题当作小事情来处理。
【出自】:老舍《读〈套不住的手〉》:“这篇作品不是小题大作,而是大题小作,篇幅不长,而意义很大。”
【示例】:对这事要审慎考量,切勿大题小作,草率行事!
【反义词】小题大作、借题发挥、变本加厉
2、大惊小怪
【解释】:形容对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的事情过分惊讶。
【出自】:兄弟,休要大惊小怪的,则他便是杨衙内,是个有权有势的的。 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一折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用于否定句中
【近义词】少见多怪、见怪不怪、失惊倒怪、小题大做、小题大作、神经过敏、蜀犬吠日
【反义词】不足为奇、司空见惯、见怪不怪、行若无事
3、大同小异
【解释】:大体相同,略有差异。
【出自】:说的是侯统领一个,其实如今做官的人,无非与侯统领大同小异罢了。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四回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用于比较
【近义词】如出一辙、求同存异、小异大同、云泥之别、并行不悖、神肖酷似、相差无几、伯仲之间、本同末异、一模一样
【反义词】天悬地隔、天差地别、迥然不同、天渊之别、迥乎不同、天壤之别、大相径庭
4、大呼小叫
【解释】:高一声低一声地乱叫乱喊。
【出自】:元·无名氏《谢金吾》:“是什么人在门口大呼小叫,我去看咱。”
【示例】:擎火把的都是年轻的农民,另一只手提着枪,也有拿镐的,大呼小叫的嚷嚷着。 杨朔《雪花飘飘》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含贬义,用于不懂礼貌
【近义词】大吵大闹、大喊大叫
【反义词】销声匿迹、无声无息、消声匿迹
5、小题大作
【解释】:拿小题目做大文章。比喻把小事情当做大事情来处理。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三回:“没有什么,左不过他们小题大作罢了,何必问他?”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近义词】舍近求远、小题大做、如临大敌、借题发挥、大做文章、大惊小怪
【反义词】大题小作、淡然处之、大处落墨、等闲视之
3.论大我与小我的关系
“大我”与“小我” 关于“大我”与“小我”的意思,过来人大约都该耳熟能详。
一般的认识就是:“大我”代表着国家,民族,组织,团体,简约之,代表着集体;它最经常的抽象形象是“国家”。“小我”不过是单个的个人,代表的不过是个人;它最经常的具体形象是每一个个体张三李四。
在传统意识形态观念影响下,这一概念定位,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具有先验性质的认识论或预设的道德天条。 从它试图作用于道德实践的功能性来考察,它屡屡强调的是这样一个意图:当着种种利益或可或已经发生冲突之际,“小我”应该(事实是:必须)服从于“大我”。
它的潜在的价值系统说明是: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它是“爱国主义”理论的伦理基础之一。
事实上,它也确实总是作为一种认识论或道德规范,以“爱国主义”面目出现在“教科书”式的各种文本文件,或理论宣传与慷慨表态中的。 在持久的宣传与影响下,这种认识论或道德规范,已经享有了天然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极少被人质疑。
当着“国家”的某个代表或自以为代表国家利益发言的人物祭出“大我”“小我”的翻天印时,张三李四除却放弃个人利益已经没有了其它选择。 但是,当你一旦放弃了个人利益,服从于“大我”利益时候,你也能够获得一份源于“大我”利益获得者的代表人物的嘉奖,赋予你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桂冕。
该嘉奖的通常形式是口头上的,或颁发给你一份奖状、锦旗什么的;堂皇一点儿的,还要开一个会,由相应规格的官员出场讲话,给予你相应的鼓励,而你,也可能会得到一次在大会发言的机会,“宣讲”被审定通过的书面文稿。 “大我”获得了它必须获得的利益,“小我”失去了他必须失去的利益;“大我”给予了“小我”他认为应当给与的嘉奖,“小我”得到了期望中或意料外的来自于“大我”的表彰。
一次又一次地,“大我”,“小我”,就在这种“祥和”的气氛中维持了共同体间的平衡。 这个现象,是从来如此的。
但是,细说它的来龙去脉,现在还似乎不合时宜。不过可以像鲁迅那样发一问:从来如此,便对么? 就说是“爱国主义”吧,张三李四人人都“奉献”着“个人利益”,那么,最终的获利者是谁呢? 假如能够从计量角度考察,这个“大我”事实上是不存在的——谁能说出“大我”是什么样子的吗?——它不过是一个观念。
更多的时候,它还是一种工具。 是观念为人,还是人为观念?这是两个不同的考量。
是工具为人,还是人为工具?这是两个不同的考量。 ——在当今这个话语环境中,老金固执地相信,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就像对许多类似问题的回答一样,只能是个性化的。
即使这样,也已经是一个进步了。所以这样说,一个理由就是:当着意识形态居于绝对统治地位的时候,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事实上是只能有一种答案。
当着可能出现两种或更多答案的时候,动摇绝对统治的个人自由时代已经悄然惠临了。假如我们能够不去歪曲地理解个人自由,这个时代的最终期望是指向一个整合中的社会现象的,这个现象应该表现为:自己爱自己,也爱别人——张三不仅爱着自己,也爱着李四;李四不仅爱着自己,也爱着张三。
它将成为最贴近爱国实质的认识论与道德规范。赖此,“大我”,“小我”将成为一个历史名词,去承担它应该承担的什么名义。
附一:网友“夸父”讨论意见 集体主义有一个含糊的进化(“社会发展”)观作基础:生命的进化从简单倒复杂,到了个体的人之后,还可以进化为“社会的人”。这个“社会的人”的人性本质就出奇的奥妙了,它不是人人所自发感觉得到的个体的经验,而是根据一种理论推演出来的集体的“认定”,就是所谓的阶级性、“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非常奥妙,在这个理论基础上,个体存在的意义被彻底消解了,人性可以根据“阶级利益”需要任意曲解。现在我们终于可以将人性解释终结于身心健康、社会成熟的个体了,所谓“大我”以非人格化方式回到它应该的位子上。
要说总结,我觉得可以有个这样的总结:对人性本质和其当然价值的认定,不能够超越独立个体的人的自然本质。 附二:网友“穹天巨野”的讨论意见: 在我们的权力以及法制系统里面,如果你留心,你会发现处处透着伟大和崇高,处处透着小我面对大我的卑微与服从。
怎样保证大我的意志之最严格的统一?这就只有使千百万人的意志服从一个人的意志。确定这个“当选人”的机制却一直没有被确定下来,时而首长负责制,继而集体领导。
而人民总是会配合,使得这种机制绕过他们。 在我们的文学里呢?说话人自己常常是可有可无的,他只是某种强势话语的传声筒,而听众也应该是匍匐在下的。
我们所谓的“草根的”文学,那些收进我们从小就学的课文里的东西,据我看来,其实背叛了鲁迅那一代人的理念。因为这种历来就有的农民的语言其实就是奴隶的语言,处处透着对绝对者的渴望。
在中国(对不起各位,又是这样的语气),如果要向一个“从来如此”的东西发难,是很需要勇气的。因为正如鲁迅先生说过的那样,“只要从来如此,便是宝贝。
即使无名肿毒,倘若生在中国人身上,也便是‘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溃烂。
4.关于大与小的名言
1、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唐代·白居易《续座右铭》
白话译文:要走千里的路途,也得从脚下的第一步开始。高大的山峰是由一粒粒微尘堆聚起来的。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战国后期·荀子《劝学篇》
白话译文:所以没有一步半步的累计,就没有办法到达千里的地方;不积累小河流,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海。
3、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南朝·丘迟《与陈伯之书》
白话译文:放弃燕子麻雀那样的小志向,而像大雁天鹅一样高飞。
4、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卫灵公》
白话译文:花言巧语能败坏德行。小事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5、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秦·李斯《谏逐客书》
白话译文:因此,泰山不拒绝泥土,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江河湖海不舍弃细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续座右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不积跬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弃燕雀之小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不忍则乱大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谏逐客书
5.如何处理“小我”和“大我”的关系
一下纯属本人的议论并不能代表什么
我认为“大我”与“小我”这个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高贵之分
大我与小我因人而异,最主要是顺从个人意愿
有人说崇尚小我那是一种自私,牺牲小我实现大我那是一种无私
我倒不这么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每一个都有权利为自己活着
小我确实能成就大我
但一定不能牺牲小我来实现大我
为什么?这样不是自私?
可当你到头来那个举着你的墓碑的人高喊牺牲小我实现大我实
你都已经在地狱了,你牺牲小我变成了无私者,而那大我却活着
他说的话变成了名言那些话是他说的可却是你实践的
没人会知道你却有很多人知道他说过这样的话
而你却恰好是大我他却恰好是那个小我
而他却出名了你却在地狱无人问津可人们却无法知道
“存天理,灭人欲”,灭的究竟是什么?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些耳熟能详的诗句,作者都是宋代大儒朱熹。
朱熹集孔孟以来儒学之大成,创立朱子理学,其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则成为宋末及元明清开科取士的标准典籍。
今天,库叔来讲一讲朱熹的“理”。
文 | 许纪霖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编辑 | 谢芳 瞭望智库
本文为瞭望智库书摘,摘编自《脉动中国:许纪霖的50堂传统文化课》,理想国2021年3月出版,原标题为《“存天理,灭人欲”,究竟什么意思》,原文有删减,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在讲朱熹之前,先要提一下“二程”兄弟俩:程颢和程颐。他们出身于名门望族,家学渊源,是宋明理学的奠基人物,新儒家的两大流派都是这兄弟俩开创的。弟弟程颐开创理学,后来由朱熹集大成,所以称为“程朱学派”。哥哥程颢开创另一门派,后来由陆象山、王阳明阐发完备,称为“陆王心学”。
这两大门派究竟有什么区别呢?理学和心学争论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这世界,究竟是一个?还是两个?
程朱理学说,有两个世界,一个是抽象的理的世界,另一个是具体的心的世界。陆王心学说,不对,世界只有一个,心就是理,我心即世界!
这个区别至关重要。当今中国的哲学,依然在理学和心学的延长线上。
1 理一直在
先秦时代的名家中,有一位公孙龙,他提出“白马非马”,用逻辑的方式提出了两个世界的问题,一个是抽象的马的世界,另一个是具体的白马、黑马世界。
中国哲学家比较讲究实用,对名家所说的抽象世界没有兴趣。一直到程颢和朱熹,才重新注意抽象世界的问题。
儒家不是要治国平天下吗?为什么朱熹对这个抽象的天理这么有兴趣?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从“唐宋转向”谈起,这是中国文化发展中的重要转折点。从唐末到北宋,发生了什么转折?转向了内在心灵秩序。
人与天沟通的模式有两种,一种是董仲舒建立的外在的“天人感应”模式,但这种模式太神秘了,比较低级,经不起佛教的撞击。所以,“唐宋转向”在佛教的刺激下,转向“天人合一”的模式。这个“合一”,是天理世界与心灵秩序的合一。你不是要理解天理吗?天理与人性是相通的,想更了解天理,可以回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像佛教那样探究人的心性。
朱熹有一句名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都山崩地裂了,但是那个至高无上的、抽象的天理竟然还岿然不动!
朱熹与柏拉图可以说是心有灵犀,柏拉图也说过,抽象的理先于具体的事物而存在。
朱熹雕像。图|图虫创意
“形而上者,无形无影是此理;形而下者,有情有状是此器。”抽象的形而上叫“理”,具体的形而下是“事物”。每一个事物的背后,都有它自己的道理。
人类在发明车和船之前,脑瓜子里面已经有了车船的概念。具体的事物总是有生有死,但理是永恒的,天理不死。你不要去问天理是否存在,天理的存在不是“是否”的问题,而是“应该”的问题,假如没有天理,就像西方人没有了上帝,那么什么恶都可以做。
2 月印万川
天理高高在上,又是存在于如此虚无缥缈的形而上世界,那么,人如何认识到这个至高无上的天理呢?
朱熹讲了一句话:“理一分殊。”
世界上最高的天理只有一个,但它太高了,你的确无法直接认识到天理。但是没关系,宇宙的天理只有一个,但它的表现形态却各有特殊性。朱熹怕人听不懂,还借用了佛教常用的比喻:月印万川。晴朗的夜空,月亮照在人间千万条河川上,呈现出无数个月亮。月亮只有一个,但它的光影却是千姿百态。
每个事物都有它的小道理,大道理管小道理,小道理也是条条道路通罗马,都暗藏着大道理的密码。你可以通过认识具体事物的理,来丰富对那个抽象的、最高的天理的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些成语,讲的都是同一个意思,不同事物的理之所以能够相通,乃是因为背后的最高之理是同一个。
讲到这里,我们大概会发现,朱熹的哲学距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你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一流专家,仅仅有专业知识是不够的,世界上的道理都是相通的,你的知识面越是丰富渊博,越是有助于深化你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最重要的,是认识那个最高的知识,那就是宇宙与人生的大智慧。人生战场拼的不仅是专业的本领,而且是一种智慧的境界,对宇宙与生命意义的理解。
在南宋,朱熹是学问最渊博的人,又是最有思想的人。他著作等身,仅仅是他的语录就有一百四十卷。不过,朱熹最重视的,还是《四书章句集注》——他对《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儒家经典的批注。据说他去世前一天,还在修改他的注。到了元代之后,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就成了科举考试的官方文本了。
3 两个自我
宋代的儒家与先秦的儒家是很有一些不同的。孟子谈人有“不忍之心”,就打住了,接下去最关心的是向外拓展,如何实践自己的道德本心。
但是到宋代,发生“内在转向”,从程颐到朱熹,更关心的是人心背后的人性和天理。先秦儒家是伦理学的,而宋代儒家更有哲学本体论的气质。
理学认为这个世界有两个,抽象的世界和具体的世界。这里涉及三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心、性、理。
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国家公园朱熹园。图|视觉中国
先讲心与性。宋明理学受到佛教的影响,非常重视心性问题。那么“心”与“性”是什么关系?“心”是具体的,“性”是抽象的。这里的“心”,指的是感性的道德直觉,孟子讲人有恻隐、羞恶、善恶、是非之心,这“四端”都属于心的活动;“性”呢,则是抽象的人性,是仁、义、礼、智。
“心”与“性”是两个不同的世界。但抽象的“人性”与抽象的“理”却是相通的,程颢讲了一句非常要紧的话:“性即理。”每一事物,都有其本性,所谓“本性”,不过是这个事物应该遵循的规范和标准,也就是它的小道理。因此,所谓“人性”,不过是人所应该遵循的道德伦理。
抽象的人性是善的,但具体的“人心”就不一样了。因为人除了道德的人性之外,还有自然的动物性。“人心”与张载说的“气”相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神气儿,各有各的不同。
这样,每个人内心当中都有两个自我,一个与抽象的“性”和“理”有关,代表道德的“大我”;另一个与具体的“气”有关,有常人的七情六欲,代表自然生命的“小我”。这是两个不同的世界,但又同时躲藏在每个人的内心当中,相互冲突,彼此厮杀,是一场道德与自然、大我与小我的永恒战争。
原来,朱熹对抽象的天理的兴趣,最终还是要回到人间。这与古希腊哲人为求知而求知还是不一样的!没错,朱熹的天理,最终还是为了解决世道的昏暗,而世道如此昏暗,是人心出问题了,人欲横流,泛滥成灾。
天理,就像黑暗中茫茫大海里的一座灯塔,要照亮人心中的幽暗。
4 “幽暗意识”
研究中国思想史的权威张灏教授曾提出“幽暗意识”这一重要观念,意思说基督教文化对人性的幽暗有非常深刻的认识,但儒家文化对人性是乐观的,缺乏幽暗意识。相信人性善的孟子不就是这样吗?
不过,到了朱熹这里,因为受到佛教“无明”观念的影响,已经对人心中的昏暗有了相当正面的重视,所以才将“存天理、灭人欲”作为宋明理学一个最重要的题目提出来。
一讲到“存天理,灭人欲”,很多人大概会觉得怕:我不要生活在宋代!连正常的七情六欲都要被消灭,让我怎么活啊?
其实,朱熹的原意,不是说人的欲望不能存在,而是要有节制,以人性中的天理来约束自然欲望。
有学生问朱熹:“饮食男女,什么是天理?什么是人欲?”朱熹回答:“饮食者,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这话合情合理吧?只有那些过于贪婪的欲望,才违背天理,才是要灭掉的“人欲”。只是后面的道学家们念歪了经,将正常的七情六欲,也以天理的名义,灭了!
从朱熹到今天,1000多年过去了,文明有进步,人性却永远在原地踏步。世界上各种天灾人祸,很多是因为人性中的贪婪造成的。人性中的永恒战争,不就是一场克服人性异化的“天人交战”吗?用宋明理学的话说,这叫“复性”,将被异化的人心扭转过来,恢复与天理相通的人的本性。
不过,朱熹的“幽暗意识”比较起基督教,还是不够彻底。基督教认为,人性中的恶是根深蒂固、无法彻底消除的,所以,不要相信任何伟大人物,人格再如何光芒万丈,也一刻不能放松制度的规约。但朱熹呢,毕竟是继承孟子“道统”的儒家,相信人性中的幽暗最终是可以被克服的,还是有圣王出现的可能。
5 内圣外王
作为道学家,朱熹是很严肃的,像正襟危坐的老夫子,对学问和做人都很严格。在孔庙里,朱熹的地位很高,他与孔子的弟子们一样,是有牌位供奉在那里,被儒生恭恭敬敬地称为“朱子”。一旦成为“子”,那就是一派学问的鼻祖了。朱熹总是劝人多读书,千言万语,博学最要紧。
不过,不要以为朱熹只是一只两脚书柜,仅仅满足于求知。
儒家与古希腊哲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对知识的渴望,最后都不是为了求知本身,而是为了认识天理。天理只有一个,孔子说过:“吾道一以贯之。”千言万语的道理,归根结底都是服从同一个“道”,既是天理,也是人道。儒家的使命感就是“士志于道”,认识天理,实践人道。
所以,朱熹注《四书》,最看重《大学》中的所谓“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家国天下,是儒家知识分子的终极关怀,但要担当如此沉重的使命,不是一般凡夫俗子所能做到的,必须有圣人的道德人格。
道德人格如何修成?朱熹发展了孟子的功夫论,从佛教那里学来一整套修身术,那就是“八条目”中的前四条。你要修身吧,首先要“正心诚意”,心地纯正,意念真诚,没有丝毫功利的杂念;然后是“格物致知”,通过亲身的实践,考察事物的各种道理,以实现对终极的天理的认识。
到了第三阶段的宋明理学,儒学的根本道理可以概括为“内圣外王”四个字,指的是通过格物致知、正意诚心这套修身功夫,成为道德上的圣人,然后由圣人出来,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
只修身而不救世,那是佛教;一味救世,但不修身,那是墨家;而儒家呢,修身与救世是两个不可缺少的面向,有道德人格的圣人,才有资格出来救世治国、平天下,又是道德实践的题中应有之义。
6 批判、妥协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朱熹不寄希望于制度,还是一心盼着圣王出现呢?
说到根子上,还是与中国文明的突破方式有关。
“内在的自觉”是一种“内在突破”的文明,这与“外在突破”的西方文明不一样。“外在突破”的文明不相信内在的人性,最靠谱的还是外在制度的刚性约束。但“内在突破”的儒家文明坚信人性可以与天理内在相通,人性的完善可以出现大圣人、大救星。
中国人最期盼的,就是“圣王合一”。尧舜禹三代为什么在儒家看来是永远的理想?因为有尧舜这样的圣王。
韩愈建立了一套从尧舜到孔孟的“道统说”,朱熹一生都在捍卫和坚守这个“道统”。因为在他看来,三代以后,圣与王,即儒家的“道统”与王权的“政统”已经分离了,成为两股道上跑的车,渐行渐远。
宋明理学这个“道统说”,原来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三代以后,王者竟然都不是圣,不能与天理沟通,不具有道德的合法性!儒学建立了与君主对抗的二元权威,到了宋明理学的“道统说”,发展到新阶段。
但是,朱子学不是后来成为统治者的官方意识形态吗?还有批判意识?
这是因为,宋明理学有两面性格,一面是“道统”对抗“政统”的批判性,另一面是“道统”不得不屈从“政统”的妥协性。
因为比较起基督教来说,儒学有一个致命的短处被王权捏住了,缺乏像西方教会那样的独立建制。为了实现“内圣外王”的理想,不得不进入政治,屈从于王权。
儒家的二元权威,到宋明理学发展到新的阶段,但还不是它的最高峰。最高峰是明代的王阳明的心学。
库叔福利
库叔的赠书活动一直都在!理想国为库叔提供3本《脉动中国:许纪霖的50堂传统文化课》赠予热心读者。提供整体认识中国文化的地图,认识中国,也是认识自己。请大家在文章下评论,点赞最高的前3名(数量超过50)将得到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