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名言录

时间:2022-04-19 15:07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好句子迷 | 评论: 次 | 点击:

佛教名言录

1. 佛教哲理语录

何谓佛】

学佛人首先要明确的认识「佛」。「佛」是梵文音译,意思是圆满的智慧、究竟的觉悟。智慧、觉悟达到究竟圆满的人,就称之为「佛」,所以佛不是神仙。

中国古代教育的目标是「希圣希贤」,希望作圣人、作贤人,而圣贤与富贵、功名、权势是毫无关系的。孔老夫子是个平民,晚年从事於教学的工作,在中国历史上尊称他为「至圣先师」。就如同释迦牟尼佛在印度被尊称为「佛」,佛有究竟圆满的智慧,也就是说他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通达因果变化的道理,这在中国称之为「圣人」,所以圣人与佛的意思是相通的。

【智慧的教育】

佛的教学枢纽,就是「破迷开悟」。觉悟之后,在大宇宙中,自己就能做得了主宰。所以,佛家是以智慧作主,因为智慧才能解决一切问题。圣贤的教育,可说都是智慧的教育。因为智慧开了,自然就离苦得乐。此乐不是富贵之乐,不是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享受之乐。释迦牟尼佛一生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他是真乐!孔老夫子的学生颜回,在物质生活上贫困不堪,「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用竹篓盛饭,以葫芦瓢当茶杯,这样的生活,一般人认为是苦不堪言,颜回却能过得很快乐。所以,离苦得乐不是改变我们生活的方式,而是完全在心境上做一个大转变。明白这些道理,所谓是「心安理得」;安是得定,清净心现前就快乐了。

其实,养这个身很容易,身的需要不多,所以有智慧、聪明之人,决不为这个身去造罪业,反而是愈简单的生活愈健康。何以会健康?快乐,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人只要遇到自己欢喜的事情,就特别有精神。什麽事情是最欢喜的?明白宇宙人生的大道理,这是最欢喜的。这种欢喜、快乐称为「法喜充满」,是从内心里发出来的,而不是外来的,还能永远保持。何以故?自性觉是无有穷尽的,天天觉悟,年年觉悟,时时觉悟,处处觉悟,当然快乐!外面五欲六尘的享受,那是刺激,那种乐是无常的,不能常久保持,所以称为「坏苦」。

「佛」不但对现前清楚、明了,对过去无始、未来无终也都清楚、明了。他生於富贵是富贵佛,生於贫贱是贫贱佛,富贵、贫贱与他毫不相干。所以,不论是贫贱还是富贵,作佛的快乐是相同的、是平等的,决不是说富贵人快乐多一点,贫穷人快乐少一点。功名、富贵、权势有也好,没有也好,他都能自在随缘的度日。由此可知,唯有佛法能带给一切众生,真实究竟圆满的幸福。诸佛菩萨证得了,证得就是他真的得到了。

诸佛菩萨在哪里?各行各业都有。《华严经》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有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他们都觉悟、明白了,所以他们都是佛菩萨。学佛一定要对「佛」的概念清楚、明白,这非常重要。若不清楚、不明白,就是迷信,迷信决定与智慧相违背,为世人所厌弃。

虽然世间人厌弃迷信,可是实际上迷信的人很多。世间人喜欢觉悟、智慧,可是真正觉悟、有智慧的人并不多。这个趋向不只现前如是,过去如此,未来还如是。正因为事实如是,我们才肯定圣贤教育必定能够恢弘广大,普利一切众生,佛法讲是普度一切众生,因为这是众生所希求的。佛法何以不能推广?《大智度论》云「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因为说的人太少了,没有人推行。

什麽样的人才能说、才能推行?智慧开了才行。所以,要想开智慧,希望自己像佛菩萨一样讲经说法,把佛法介绍给别人,就必须将障碍智慧的东西舍弃;用最浅显的话来讲,障碍智慧的是自私自利的念头,自私自利的行为。智慧不开,永远迷在事实真相之中,这是迷惑。人迷惑,必定随顺错误的知见、思想,於是就造业,造业就是错误的行为。由於错误的思想与行为,产生错误的果报,这个果报称为「六道轮回」。我们今天的处境就在其中,生生世世都沦落在六道里面。

2. 求一些常用的佛教经典语句(禅语)

要禅语啊

那就要看慧律法师编撰的〈佛心禅话〉

截录一小部分,给你看

1.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2. 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3. 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4. 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5.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6. 众生念念在虚妄之相上分别执著,故名曰妄念,言其逐于妄相而起念也;或难知是假,任复念念不停,使虚妄相于心纷扰,故名曰妄念,言其虚妄之相随念而起也。

7. 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8. 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无净无无净,即是毕竟净。)

9. 与外不染色声等,与内不起妄念心,得如是者名为证;得证之时不得作证想,名无证;得无证时,亦不得作无证想,是名无无证。(无证无无证,是名毕竟证。)

10. 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11. 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12. 不以有行,亦不以无行。

13. 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14. 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15. 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16. 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给你个链接,这个链接有慧律法师编著之《佛心禅话》1~7

共600多句,古来禅宗祖师的禅话,您可以慢慢看

3. 佛教经典语录带哲理的在哪里能找到

佛教的故事,有哲理的东西:《百喻经》很好,还有《佛教哲理故事》《佛教哲理名言》》《佛陀圣典》《佛教格言》《佛教圣众因缘集》《佛陀本生故事》《释迦牟尼佛传》《佛陀十大弟子传》《百业经》《五灯会元》《净土圣贤录》《莲宗十三祖略传》《高僧传》《神僧传》《善导大师传》《道绰法师传》《佛教故事》《因果故事》《轮回故事》《人生故事》《念佛感应录》《观世音菩萨感应颂》《地藏菩萨感应录》《金刚经感应灵》《善女人往生传》《莲池海会》《现代往生录》《近代往生录》《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等等. 祝六时吉祥!南无阿弥陀佛。

4. 请教佛家经典语录,要原经典的语句和具体出处,不是转译

有一个我以前回答的,供参考: 佛经的经典段落 ?si=1 (一)人类殊胜,人身难得 尔时有一比丘白世尊言:“三十三天云何得生善处?云何快得善利?云何安处善业?”世尊告曰:“人间于天则是善处,得善利者生正见家,与善知识从事,于如来法中得信根……。”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人为天善处,良友为善利,出家为善业,有漏尽无漏。 比丘当知:三十三天着于五欲,彼以人间为善趣,于如来法得出家为善利而得三达。

所以然者,诸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 《增一阿含经》卷二六《等见品》 佛言:人离恶道得为人难;既得为人,去女即男难;既得为男,六根完具难;六根既具,生中国难;既生中国,值佛世难;既值佛世,遇道者难;既得遇道,兴信心难;既兴信心,发菩提心难;既发菩提心,无修无证难。

《四十二章经》 若人寿百岁,远正不持戒,不如生一日,守戒正意禅。 若人寿百岁,邪伪无有智,不如生一日,一心学正智。

若人寿百岁,懈怠不精进,不如生一日,勉力行精进。 若人寿百岁,不知大道义,不如生一日,学惟佛法要。

《法句经·述千品》 (二)人间缺陷与社会弊病 一切归于尽,果熟亦当堕, 合会必当散,有生必有死。 《增一阿含经》卷二六《等见品》 佛言:出息不还,则属后世,人命在呼吸之间耳。

《处女经》 如河驶流,往而不返,人命如是,逝者不还。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由何乐! 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法句经·无常品》 (三)正命生活,得现法乐 能善求财,得已能护,用以道理,如法惠施。

《优婆塞戒经》卷七《般若波罗蜜品》 无病最利,知足最富,厚为最友,泥洹最快。 《法句经·泥洹品》 (四)知恩报恩 世间之恩,有其四种: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王恩,四三宝恩,如是四恩,一切众生平等荷负。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三 众生恩者,既无始来一切众生,轮转五道,经百千劫,于多生中,互为父母,以互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昔生生中有大悲故,犹如现在父母之恩,等无差别。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 (五)敦伦尽分,尽职尽责 父母为东方,师长为南方,妻妇为西方,亲族为北方, 僮使为下方,沙门为上方,诸有长者子,礼敬于诸方, 敬顺不失时,死皆得生天。惠施及软言,利人多所益, 同利等彼己,所有与人共,此四多负荷,任重如车轮。

世间无此四,则无有孝养,此法在世间,智者所选择, 行则获大果,名称远流布。 《长阿含经》卷十-《善生经》 (六)自塑人格,即人而佛 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譬如画师、画师弟子善治素地,具众彩色,随意图画种种像类。

《杂阿含经》卷十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

应知佛与心,体性皆无尽。 《华严经·夜摩宫中偈赞品》 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罪充满,从小积成。

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福充满,从纤纤积。 《法句经》 无害于天下,终身不遇害,慈念于一切,孰能以为怨? 《法句经·刀杖品》 不恐怖他,不违他,不害他,慈心哀彼,是名护他自护。

《杂阿含经》卷三二 一切为天下,建立大慈意,修仁安众生,是为最吉祥。 《法句经·吉祥品》 爱人如爱己,率已以随人。

《四十华严》卷十二 若有功德,当自覆藏;若有过失,当自发露。 《长阿念》卷十六《坚固经》 (七)佛法在人间,菩提向心求 佛法不异世间法,世间法不异佛法。

佛法世间法无有杂乱,亦无差别。 《华严经·十行品》 不舍一切世间事成就出世间道。

《华严经·十回向品》 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

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疑问品》 (八)布施奉献,利乐众生 不求自乐,喜他得乐。

《大宝积经·文殊师利授记会》 为诸众生除无利益,是名大慈;欲与众生无量利乐,是名大悲;于诸众生心生欢喜,是名大喜;自舍己乐,施与他人,是名大舍。 《涅盘经·梵行品》 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牛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身故,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故常行放生,……教人放生。

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 《佛说梵网经》卷下 (九)王法政道 人以王为命,王以法为身。

世道既和平,佛祛由兹始。 《四十华严》卷十二 共同和合,欢乐不诤,同-一心,同-一教,合一水乳,共同游行。

《中阿含经》卷五二《周那经》 (十)建设人间净土 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随成就众生净,则佛土净。 《维摩经·佛国品》 一者布施,二者爱语,三者利行,四者同事,善男子!如是四行,趣菩提路,利生根本,一切菩萨皆应修学。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七。

5. 佛教经典语录带哲理的在哪里能找到

佛教的故事,有哲理的东西:

《百喻经》很好,还有《佛教哲理故事》《佛教哲理名言》》《佛陀圣典》《佛教格言》《佛教圣众因缘集》《佛陀本生故事》《释迦牟尼佛传》《佛陀十大弟子传》《百业经》《五灯会元》《净土圣贤录》《莲宗十三祖略传》《高僧传》《神僧传》《善导大师传》《道绰法师传》《佛教故事》《因果故事》《轮回故事》《人生故事》《念佛感应录》《观世音菩萨感应颂》《地藏菩萨感应录》《金刚经感应灵》《善女人往生传》《莲池海会》《现代往生录》《近代往生录》《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等等.

祝六时吉祥!南无阿弥陀佛!

6. 佛语录,关于爱情和放下的佛教语录

《大佛顶首楞严经》【若诸世界六道众生。

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

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纵有多智。禅定现前。

如不断淫。必落魔道。】

又云【菩萨见欲。如避火坑。】

《华严经》如来出现品第三十七,云【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四十二章经》【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

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

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

名之为道。】又云【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

又云【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睹其影者。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

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又云【佛言:财色于人,人之不舍。

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又云【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

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

透得此门,出尘罗汉。】又云【佛言: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

若离于爱,何忧何怖?】《佛遗教经》【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佛说无量寿经》康僧铠版本【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当行至趣苦乐之地,身自当之,无有代者。】

又云【从小微起,遂成大恶。皆由贪著财色,不能施惠,痴欲所迫,随心思想,烦恼结缚,无有解已。

厚己诤利,无所省录。富贵荣华,当时快意。

不能忍辱,不务修善。威势无几,随以磨灭。

身坐劳苦,久后大剧。】又云【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诸苦业增长,皆贪爱为因,故先於六根,永断诸贪欲。】《大爱道比丘尼经》女人八十四态。

佛教名言录

25句佛学智慧禅语,句句入心,相信总有一句会触动你!

1. 百种多知,不如无求最为第一。

2.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

3. 本净明心非别处,惟在众生妄心中。

4. 若有众生一见佛,必使入于深信海。

25句佛学智慧禅语,句句入心,相信总有一句会触动你!

5. 本净明心非别处,惟在众生妄心中。

6. 生活中,快乐的人一定是一个豁达的人。

7. 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法,总在心源。

8. 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

25句佛学智慧禅语,句句入心,相信总有一句会触动你!

9. 十有一二,尚恶习在。吾亦分身千百亿,广设方便。

10. 生世为人难,值佛世亦难,犹如大海中,盲龟遇浮孔。

11. 若有诸众生,未发菩提心,一得闻佛名,决定成菩提。

12. 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25句佛学智慧禅语,句句入心,相信总有一句会触动你!

13. 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14. 不分彼此随处随时,皆是现量,这就是平等独立,大无畏,本来的面目。

15. 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

16. 鹭江水静月铺白。雪岭枫高霜染红。更感会公多雅意。烹茶相对话无穷。

25句佛学智慧禅语,句句入心,相信总有一句会触动你!

17. 落叶已随流水去,春风未放百花舒。青山面目依然在,尽日横陈对落晖。

18. 佛日千光恒照世,利益群生度有缘,无缘不睹佛慈光,犹如盲者无所见。

19. 生活不是和时间赛跑,更应该给自己留一些时间思索苦与乐、悲与喜,品味生活。

20. 面对生活,真就需要一点点勇气,岁月的磨砺、人情的冷暖会让自己不自觉地偏离善良的坐标。

25句佛学智慧禅语,句句入心,相信总有一句会触动你!

21. 生活里我们总希望完美,有时候甚至扩大、扩散一点点遗憾和缺憾,让烦恼一次又一次地破坏心情。

22. 在生活里找到自己恰当的位置,生活就是一场互相担待,每个人的能力既有限又渺小,撑不起这宽宽的世界。

23. 或有利根,闻即信受;或有善果,勤劝成就;或有暗钝,久化方归;或有业重,不生敬仰。

24. 如是等辈众生,各各差别分身度脱。

25. 没有谁的心不够柔软,没有谁的心不会被感动,生活的方法更应是一种善良的变通,谁委屈了谁并不重要,关键在于是否给自己足够的自尊,尊重生活,放过别人。

25句佛学智慧禅语,句句入心,相信总有一句会触动你!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