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专业的名言
时间:2022-04-21 00:08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逍遙玄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关于专业的名言
1. 与专业严谨态度有关的名言
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 —— 陈毅
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 —— 鲁迅
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 —— 葛洪
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 —— 魏相
放荡功不遂,满盈身必灾。 —— 张咏
虚已者进德之基。 —— 方孝孺
满盈者,不损何为?慎之!慎之! —— 朱舜水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 王阳明
不骄方能师人之长,而自成其学。 —— 谭嗣同
人生至愚是恶闻已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 —— 申居郧
盛满易为灾,谦冲恒受福。 —— 张廷玉
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 老舍
昂着头出征,夹着尾巴回家,是庸驽而又好战的人的常态。 —— 冯雪峰
我们不要把眼睛生在头顶上,致使用了自己的脚踏坏了我们想得之于天上的东西。 —— 冯雪峰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 毛泽东
我们不能一有成绩,就象皮球一样,别人拍不得,轻轻一拍,就跳得老高。成绩越大,越要谦虚谨慎。 —— 王进喜
2. 与专业严谨态度有关的名言有哪些
1. 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 —— 陈毅
释义:你做的事就像九头牛身上的一根毛一样微小,不要自我夸大,骄傲自满的人总有碰到麻烦的时候。我经历阅览了多少古今之事,都是因为谦虚谨慎而成功,因为奢侈而失败啊。
2. 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 —— 葛洪
释义:谦和的人,身边的朋友/追随者就多,傲慢的人,则相反。
3. 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 —— 魏相
释义:靠着自己的国家国土面积大,国民数量多,就想在敌人面前显现威风的,就叫做骄兵。
4. 放荡功不遂,满盈身必灾。 —— 张咏
释义:人小志弱的成功不是真正的成功,满足一次的成功也不是真正的成功。只有耐久的、持续的挑战才会得到真正的成功。挑战者必须经得起成功的熏陶,从不成功到成功,从小成功到大成功,从一次成功到经常成功,日久月累,不断前进。
5.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 毛泽东
6. 盛满易为灾,谦冲恒受福。 —— 张廷玉
释义:盛气凌人、骄傲自满的人容易发生灾祸,而谦虚的人就会恒久地受到福赐。
7. 真正厉害的动作本来就无关优美,而是精确, 美与不美都太单一,严谨到位远比美观更有质感。 ——橘鱼月《妄想照进现实》
8. 音乐就是这样,抛开逻辑和严谨性,它就是我们人类的“感觉”,音与音的距离,音与音的碰撞,音与音的交互,这就是音乐。它能走进你心里,可以触动你,可以影响你,就是有价值的。
9. 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情可以一蹴而就,做任何事都需要讲究方法,有精确的步骤,就像在实验室里做试验,要想得到最好的结果,不仅需要严谨缜密的态度,还要耗得起时间。如果爱是一场实验,他想要得到最好的结果,而试验对象是她,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最好是用她能适应的方式和步骤,一步一步慢慢来。 ——唐七《四幕戏》
10. 谨慎比大胆要有力量得多,来证明看起来什么也不怕的人,是多么害怕对什么都小心翼翼的人。——雨果《论司各特》
《论语》: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本文继续品读《论语》第十三篇“ 子路篇 ”本章主要充分体现了孔子在人格问题上追求完美的对等关系定义。
在上文品读了“《论语》:名不正,则言不顺!孔子说,做事前要先正名正分”卫灵公想给孔子安排官职,子路就前来问孔子有何打算。
孔子回答子路,要去当官,首先要正名分。
子路不解,莽撞地说孔子为何如此迂腐,还要正名分干嘛。
孔子听到子路如此顶撞,就说子路这个人真是粗野呀!君子对于自己不明白的事情,是不能乱说话的。
随后告诉子路为何要正名,说了一段流传广泛的话。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孔子告诉人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名正言顺的开头,才有底气和把握做好事情。
继续下章,樊迟来向孔子请教种田种菜的知识。
樊迟请学稼。
子曰:“吾不如老农。”
请学为圃。
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注释:
圃:菜地,引申为种菜。
用情:情,情实。以真心实情来对待。
襁(qiǎng):背婴孩的背篓或布兜。
原文解析:
樊迟向孔子请教学习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
樊迟又请教学习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
樊迟出去后,孔子说:“樊迟这个小子。居于上位的人爱好礼仪,老百姓就没有敢不恭敬的;居于上位的人爱好道义,老百姓就没有敢不服从的;居于上位的人爱好诚信,老百姓就没有敢不诚实的。
如果做到了这一点,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背着自己的小孩来投奔,哪里还需要自己去种庄稼呢?”
有感解读:
樊迟来向孔子种菜种地的方法,孔子对于这个问题表示得很无奈,只说“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而已。老农就是农民,老圃就是菜农。
樊迟可能是农家的思想,当时还有农家这个分支,农家的思想就是以种地为核心,不管什么事,种地是最重要的,因为种地才有粮食,人都要以吃饭为主。
而樊迟又是一方官员,就来问孔子这些问题,孔子的回答很明显是不愿意回答这个问题,况且他是属于研究文化的,在孔子看来作为一个士,作为一个管理者,是没必要去学习种地这一块的知识。
后来樊迟没得到答案,也不敢再继续问,就离开了,等樊迟离开后,孔子气还没消,说:“小人哉樊须也!”
孔子说樊迟这人真是个小人呀!这里说的小人并不是形容品德低的人,不是贬义之词,这里是形容地位比较低的那些人,大概就是说樊迟想法太单纯,没什么出息。
孔子接着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意思是说,作为一方官员,就不要去想着种地,要多去学习礼仪,爱好礼仪,百姓就都会尊敬你;
“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如果爱好道义,讲究道德操守,那老百姓就会听你的话,没人敢不服;
“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如果做到守信用,以信用为本,那老百姓就会变得诚信可靠;
“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最后一句说,如果做好了这些行为的话,那四面八方的老百姓都会背着小孩投奔而来,就是背着家眷一起投奔到这里来,到那时候还要种庄稼吗?
所以,孔子认为,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需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上,如果没有侧重地消耗自己,最后只能一事无成。
尤其是居上位者,应当更多地让注意力集中在全局性的战略和方向上,而不是一些细枝末节上。
俗话说得好,“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我们在自己的领域里做好分内之事,把自己不熟悉的事情交给懂得的人去办,不仅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节约社会资源,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那何乐而不为呢?
相关文章:
- 上一篇:每日格言警句
- 下一篇:关于努力坚持名言警句